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一之下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慕印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一之下

  五破合处二 一阿难引教谬计。二如来牒计难破。 初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初谬引昔教。常闻者。昔教曾闻。以心生法生等。通大小乘。昔教共说故。今约二乘。且指六识为心。六尘为法。灌顶云。由内心而攀缘外境。境随心起。故曰心生法生。由外尘而激发内心。心逐境现。故曰法生心生。正脉义云。心生法生。见法不自生也。法生心生。见心不自生也。正显心法互倚妄现。俱无实体。阿难失旨。反证缘心。随合随有。可谓迷之甚矣。○我今下。妄计随有。思惟者。思惟心法互生义也。然正当思惟时。妄识力用。行相昭然。自觉别无心性。认此为真。故曰即思惟体。实我心性。而不知如来重重破斥。皆为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是阿难孤负如来为不少矣。随合随有者。随所攀缘何法。心则随有。如现今思惟佛所说法。俨有心生。若更思惟别法。心生亦尔。例而推之。岂非随所合处心随有乎。正脉义引。经云。聚缘内摇。趋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古德谓攀缘妄想。状如野烧。岂可谓之真心。今阿难四番被斥。乃认随合随有。宛尔内摇外奔。真称昏扰。正是攀缘妄想。何异野烧。良由屡被挨拶。露出本相。然犹不觉其妄。亦曲尽迷态而已。○亦非句。总遮前非。言随合随有。处乃无定。非定在三处也。中间且指根里。以根内脏外为中间故。阿难引教谬计竟。

  二如来牒计难破三 一牒其所计。二分宗两难。三指计结破。 初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前阿难所引。虽有四句。其意但取后二句。以前二句心先有故。不可言随合随有。故此如来。亦唯约后二句牒之。

  二分宗两难二 一难无体非合。二难有体无据。 初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初正难非合。承上法生而心始生。则心无自生之体。体尚不有。凭谁说合。故曰无所合也。是则随合已非。况云随有。不益妄乎。○若无下。防其谬执。恐谬执云。心虽无体。不妨暂现能合。故为此防。意谓。凡言合者。必二俱有体。如十八界。因六尘合。(谓六根六识以六尘合之。则成十八界。)此昔教所许。若必谓无体。而能合者。则如妄计十八界外。有十九界。且说因七尘合。今教昔教。皆所不许。以界唯十八。尘唯有六。本无十九及七之说。岂有能合之义。故曰是义不然。难无体非合竟。

  二难有体无据二 一约二义成难。二约四相成难。 初二 一正难二义。二兼破谬辩。 初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初按定令验所自。承上无体。既不成合。自执有体。故又约有体以难。意谓。汝今若言此心有体者。当自验之。如汝以手自己挃触其体。当正挃时。自有知痛知痒之心。汝即验其所以能知之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要必有所据。乃可言有体耳。○若复下。分途取前例破。意谓。若复内出。同前在内。还应先见身中。若从外来。同前内对。先合远见汝面。今俱不尔。则杳无所据。所谓有体者。唯虚妄计度而已。

  二兼破谬辩二 一阿难谬辩。二如来难破。 初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因被如来内出见中。外来见面之难。遂谬辩云。见是眼家之用。心但能知。非同眼之能见。如佛所云。内出还见身中。外来先合见面者。是欲责心为见。如果能见。则非心之义矣。如来其欺我哉。

  二如来难破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初约人生识在破。言心在身中。如人在室内。眼唯通明。而能见者。是身内之心。喻门唯通明。而能见者。是室内之人。法中。若谓眼能见者。喻中。须是门亦能见。但眼之能见。二乘犹不知非。门之能见。举世尽觉其谬。故就喻为难。令自觉其非。○则诸下。约人死识去破。言既以喻问。仍不知非。必谓眼能见者。喻中须是死人能见。故约已死者为难。已死者。心离其身时也。心虽离身。尚有眼存。此时若能自见。则是眼见。故难以应皆见物。明知必不能见。而故意为难。○末二句。约义不符名破。言人唯不能见物。方可名死。若见物者。即是生人。故难以云何名死。如是则人死无见。眼唯空存。以识去故。知此义者。而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之谬。益可见矣。约二义成难竟。

  二约四相成难二 一牒体总征。二约相别难。 初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前难二义。已显有体之谬。恐未心服。定执有体。故重牒再征。下乃一一难破。一体者。四支共一心体。多体者。四支各有心体。此约数征。遍体者。一心遍满四体。不遍者。局在一体不遍。此约量征。必有数有量。有体之宗。方可成立。

  二约相别难二 一难数二相。二难量二相。 初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初难一体不成。四支一体。有生通计。故先约一体为难。意谓。若四支共一心体者。即今挃一支时。四支应当咸觉。以一体故。若汝闻我此语。谬谓咸觉者。则所挃之处。即应无所偏在。以咸觉故。若其触头。头知。触足。足觉。而挃有所偏在者。则汝所计一体之义。自不能成。以四支不共故。○若多下。难多体仍非。破一计多。情所必至。故又约多体为难。意谓。一人一心。是其正理。若谬谓心有多体者。则汝阿难应成多人。设许成多。应有多名。今汝现前。四体中何体为汝。以当阿难之名。试自思之。唯是展转虚妄。无可凭据。则多体仍非矣。难数二相竟。

  二难量二相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初难遍体不成。同前所挃者。取例一体中难。良以一体者。四支共一心体。遍体者。一心遍满四支。虽能所往复。而会义无殊。不须别立难词。故但取例于前。而云同前所挃。谓同前挃一支时。四支应觉等也。(问。既一体遍体。会义无殊。何必重列。答。数量异故。又为与不作对说故。)○若不下。难不遍仍非。遍体招难。自计不遍。故次约不遍以难。意云。若谓此心不遍体者。理应局在一支。请试验之。当汝触头之时。亦触其足。若头有所觉。则是汝心局在于头。则足应无知。若足有所知。例此可思。无烦具说。此先断定其理。今汝不然句。乃破斥其非。谓齐触齐觉。不如上之所说。不遍之宗。岂能成立。所谓有体者。此又无所据矣。分宗两难竟。

  三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是字。指上所辩无体非合。有体无据二义。故字。起下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二非。言无体非合。随合之义不成。有体无据。随有之义安在。故斥云无是处也。破合处竟。

  六破中间二 一阿难引教立中。二如来就中难破。 初二 一谬引昔教。二思惟立中。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例上常闻。故曰亦闻。虽未的指何经。然追述昔闻。应在般若会之前半。及方等深密时也。与文殊等者。以方等深密般若会中。时常以文殊等为当机故。方等。如净名。般若。如文殊问等。诸法王子。指文殊一类。如普贤观音等。迹示极者言之。所谈实相。略明有三。一者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如般若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始教意也。二者诸法皆真。名为实相。如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终教意也。三者真空绝相。名为实相。如无量义云。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顿教意也。若据阿难得闻。应属第一。以是引小乘入大乘故。若约一闻异解。无妨兼闻后二。观下谬引。无庸过拣。非内非外。方等般若诸会。历有是语。多约真心言之。如净名舍利章云。心不住内。亦不在外。阿难真妄不分。谬引谬证。多闻人循名昧义。固如是也。其自意以昔亦曾闻。今仍计内计外。无怪乎为世尊所破矣。谬引昔教竟。

  二思惟立中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不相离故。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初思前两非。如我思惟者。依佛昔教。详佛今说也。今因我计在内。佛以内无所见难之。以不能见心肝脾胃等故。又因我计在外。佛以应不相知难之。以应同彼一食不饱众故。据佛之意。盖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不相离故。在外非义。仍符昔教。不在内不在外之义也。○今相下。待成中相。言昔教今说。既已相符。我又验之于已。现今身心相知故。亦知不在身外。复于身内无见故。亦知不在身内。舍此两途更用思惟。当在中间。无可议矣。阿难引教立中竟。

  二如来就中难破三 一正难在中。二兼遮谬救。三指计结破。 初二 一就中征在。二依在成难。 初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初据理定有。言中。中必不迷者。以迷则不言。言则必能了故。非无所在者。能了必能指授。指授必有所在。今汝下。双征两在。言在虽不无。答应珍重。故教以推中。谓细推中相也。中何为在句。谓总征中相。以何为在。为复在处等者。言一切诸法。不出内之根身。外之尘处。故别约身处两问。要必有定在。乃可以施破耳。

  二依在成难二 一在身不成。二在处亦非。 初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首句按定在身。下二句中边皆过。边附皮。中据内也。言在身有中有边。如谓在边。则不可言中。是自宗相违。如谓在中。则还同在内。于前来已破。既二俱有过。在身尚非。况夫言中。自不成矣。

  二在处亦非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首句按定在处。次二句。征表有无。有表色处。无表空处也。言在处有有表。有无表。如在无表。则同于空无。汝心乃成断灭。如在有表。则绝无定相。汝心乃成杂乱。既二俱有过。在处已谬。况夫言中。凭何立乎。何以故等。乃征释表则无定之义。良以无定言浑。非释莫谕。故须征释。相连二表字。上表字。指能表之物。下表字。谓表显中相。故云以表表中。正脉云。表者标竿。修房舍者立之。以表中位。灌顶云。如周官土圭测景立标之类。东看则西。南观成北。文影西看则东。北观成南。可以意会。末二句。言能表之体。既其四方混淆。所表之心。岂能自立中相。故应杂乱。谓四方交杂。称谓混乱。所谓无定者以此。正难在中竟。

  二兼遮谬救二 一阿难谬救中相。二如来就谬遮中。 初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初异佛现说。意言我所说中。另是一理。非此如来所说二种。谓身中处中也。○如世下。同佛昔教。世尊言者。指在深密教中。如唯识第五云。此中教者。如契经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又契经说。若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眼能发识。是增上缘。色能牵生。为所缘缘。虽有余缘。此二为要。以根境和合。识乃得生故。○眼有下。妄断谬理。破合处中以门喻眼。已显眼无分别。而此又云眼有分别。固为妄断。其意以眼有分别属内身。色尘无知属外境。内外各有定相。识生其中。历然不混。故曰则为心在。然谓之谬理者。略明其谬有三。一者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是昔教所说。今于实教。一一破其相妄。显其性真。而为奢摩他体。阿难求此。而乃引彼为证。是权实不分谬。二者眼根浮胜。俱属色法。无有分别。识乃有别。纵指根性。后文亦云。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今云眼有分别。是根识不分谬。三者前云心生爱乐。属于意识。此云识生其中。乃是眼识。征者在彼。答者引此。是五六不分谬。此亦多闻人。循名昧义之故。阿难谬救中相竟。

  二如来就谬遮中(明知其谬。且不与之分析。但且遮其中相。)二 一按定总问。二分遮两中。 初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汝心句。先以按定。谓按定阿难谬救之语。此之下。方乃总问。谓总问心体兼二。与不兼二也。然阿难计带三谬。如来不与分析。即就谬为问者。亦有三义。一者不了义教。素所习听。了义之教。难以遽领。姑且破其旧见。新悟尚待后闻。二者眼无分别。前已喻明。今复重执。知难顿革。姑且破其中相。余容悟后自分。三者眼意二识。用异体同。破则俱破。阿难既认眼为意。如来即就便为破。阿伽他遇病即除。初无论先之与后。

  二分遮两中二 一遮兼二之中。二遮不兼二中。 初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犹连带。兼二者。谓外连尘物。内带根体也。外连尘物。则杂。内带根体。则乱。曰杂曰乱。难以分中。此约两合言之。若约两离者。物尘无知。非同根体有知。汝心在中。一半外连尘物。则相敌。一半内带根体。则相成。半敌半成。分中两立。自无中相。是则两合两离。俱不可言中。故总以结难。云何为中。

  二遮不兼二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兼二不成。即是不兼二也。然根是有知。尘是无知。各有相状。心若不兼于二。非同有知之根。无知之尘。相状可见。故曰非知不知。如此则漫说无心。纵使有心。亦同龟毛兔角。故曰即无体性。体性尚无。况复云中。故难以中何为相。兼遮谬救竟。

  三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承上在身在处。言中招过。兼二不兼。立义不成。是故应知。汝言当在中间者。唯是妄计。无有是处可凭。破中间竟。

  七破无著二 一阿难引教谬计。二如来据理难破。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初引昔所说。我昔见佛。指在般若。以般若时。佛敕转教。故置与言。如大品云。如是种种法门。汝当为菩萨说。即佛敕转教义也。目连等。华梵释见叙分。学后曰弟。谓学在师后也。法生曰子。谓智从法生也。僧首称大。谓佛弟子中。四人为上首也。领受佛敕。从佛转教。故置共言。说般若法。摧无明惑。故以轮喻。如法华云。我乘佛教。为大菩萨。以诸因缘。说无上道。即指般若会上。领受佛敕。共转法轮义也。般若宗于无住。故曰常言。觉知分别。即是妄心。圆觉呼为六尘缘影。此经斥是虚妄相想。既无实体。焉有定在。故于内之根处。外之尘处。中之识处。觅心了不可得。是曰不在。虽已各言不在。犹恐稍涉帘纤。有碍放舍。故复总结云。俱无所在。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又云。般若者。是无住义。金刚般若云。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然既曰常言。似是义引。或诸部般若中。亦照样有是语也。○一切下。臆断请决。言佛意盖以俱无所在。以显识心虚妄。而阿难不谕其旨。反以一切无著。名之为心。真凭臆妄断也。虽凭臆妄断。因屡被破夺。不敢自是。依然请决于佛。故曰则我无著。名为心不。(昔二祖于达磨大师处。请求安心。师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师云。与汝安心竟。必到觅心了不可得处。方是真无著。妙明寂常心性。亦即于此显现。今阿难实未到此。强说无著。而又不敢体认。脚根不点地者。类多如此。)阿难引教谬计竟。

  二如来据理难破三 一按定双征。二有无并难。三指计结破。 初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初按定所言。虽是佛语。阿难引用。即是阿难之语。故云汝言。此将为破斥。先以按定也。○世间下。征境有无。意谓。汝言俱无在者。即是一切无著。然无著且置。何为一切。如世间虚空。属于依报。水陆飞行。属于正报。依正二报。品类差别。名为诸所物象。诸所物象。总统该括。此即名为一切。汝前言不著者。为是一切俱在。汝自不着。为是一切俱无。汝故不着。明知二俱不成。乃故问以发其端。

  二有无并难(上云在者。即是有也。)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无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初正难有无。意谓。若言俱无。名无著者。其意不成。以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有名无实。且道不着何法。故难以云何无著。若言俱有。自无著者。义亦不成。以既执为有。早已是着。故难以不可名无。○无相下。转释难词。意谓。我言无则同于龟毛兔角者。以既云无相。则全无实体。非龟毛兔角而何。我言有则不名无著者。以非无则相。相有则在。言非无则相者。非无即有。犹云有则有相也。相有则在者。在即是着。犹言相有则着也。相有则着。故不可名无。是则为在为无。俱无无著之义。故总以云何无著难之。无著尚不可说。况夫认为是心。不益妄乎。有无并难竟。

  三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是故等者。谓以是有无俱非无著之故。应当了知。若计无著名心者。浑然俱非。无有一是处也。(问。贼人改业。即是良民。念旧而杀。岂称善治。然识心之所以为害者。为有着故。今既无著。妄即是真。认此为心。何必更破。答。真心如海。妄心如浪。浪起拍舟。所以为害。若不拍舟。须待浪息。浪息风停。唯睹湛海。诸有智者。岂复离海寻浪。今阿难果其无著。自然觅心叵得。觅心叵得。自见真心。岂复遗真认妄。既犹认妄。则其所言无著。亦未足信。故我前言。阿难实未到此。亦如贼人口说改业。心实未革。有讨贼之责者。岂可置而不问。此如来所以为之更破。正脉云。详此七番。确定成处者。一内。二外。三根里。六中间。四处而已。以四还在内。五则无定处。第七则并处亦无也。又一四引众同计。二三已意推度。后三引教谬释。孤山曰。总上七番。似破四性。在内。潜根。救内。破自性。在外。破他性。中间。破共性。随合。无著。破无性。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据此则七番情尽。全身放舍。即入无生忍矣。阿难虽未及此。而平日所恃以为心者。亦杳无住处可跟究矣。)密示妄识无处竟。

  二显呵妄识非心(前已捣其巢穴。此方声正其罪。)二 一阿难责躬请教。二如来示本呵非。 初二 一自责已误当迷。二求佛开示修路。 初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初经家叙仪。尔时者。七处破竟时也。情尽计穷。望佛哀愍。故即从座而起。露肉曰袒。偏袒右肩者。偏露肉于右边之肩也。右表顺从。亦表便于服役意故。灌顶云。此土谢罪顺命则肉袒。西域觐王请命则偏袒。今阿难求佛。礼同觐王。显至敬也。右膝着地者。涅槃疏有三义。一右膝有力。跪能安久。二右膝有力。起止便易。三右膝躁动。着地令安。古德云。三处翘耸。右膝着地。名为互跪。如此者。表谦卑逊顺。合掌者。表收摄散动。上皆身业。严肃曰恭。尊重曰敬。属意业。上示曰告。下启曰白。属口业。三业虔诚。足以感佛。故特为叙出。○我是下。自责已误。四王八子。阿难居末。是故最小之弟。小则偏邀眷注。故蒙佛慈爱。出家尚带俗情。故犹恃憍怜。恃倚仗。憍矜恤。怜愍念也。由有此恃。所以从侍佛来。未受恶辣楗槌。养成憍恣情态。专尚多闻。不务真修。未得无漏。方证初果。一遇娑毗罗咒。不能屈折治伏。而反为彼所转。溺于淫舍。不能自出。若非如来咒护。文殊提奖。唯有远遁。何颜见佛。此犹已往之误。然已不可挽矣。○当由下。犹虑当迷。由字。注多不训。讲者率以因义释之。细玩上文。殊无著落。良以历叙前误。次第各有因起。初则因最小而蒙佛慈爱。继则因蒙爱而久恃憍怜。次则因恃怜而尚闻误证。后则因误证而力不胜邪。既次第各有因起。而又云当由。若作因义。如何销会。今释当由者。谓当来之所经由。真际者。真心实际。是即以妄识为真心。以所在为实际。实不知别有真心实际耳。诣者。在也。谓究竟所在处也。其意。以从前已误。知不可谏。当来所由。冀犹可追。但自觉七番情尽。尚不知真心实际。究竟所在。凭何进修。是所虑焉。观下请示奢摩他路。其为虑当来所由。意自可见。自责已误当迷竟。

  二求佛开示修路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初正求修路。除佛一人。无可归投。故云惟愿世尊。不求小乘之乐。故望大慈哀愍。以必兴大慈。方能与大乐故。哀者。哀前已误。愍者。愍后尚迷。请示奢摩路者。即求知心处。以不知心处。奢摩无路可修故。然阿难只知求路。不知认见为心。即是进步坦衢。只知求开。不知了识非心。即是辟道良吏。至下呵心显见。乃如来密符其请。○令诸下。兼隳恶见。阐提。此云信不具。不信因果。无惭愧故。亦云断善根人。如楞伽云。阐提者。焚烧一切善根。弥戾车。或翻边地。或翻恶奴。或名弊恶地处。或名乐垢秽人。此皆不符本经。兴福曰。恶见。资中云。边邪不正见人。二说合会。是今经义。以阐提知见不正。非边即邪。甚至谤佛谤法。拨因拨果。恶见特甚故。隳坏灭也。言向以奢摩路壅。正修人亡。类多流入边邪。积成恶见。永堕一阐提中。今示修路。不唯阿难等。从此离妄证真。亦令阐提辈。自是改邪归正。故恶见自隳也。按如来行菩萨道时。凡遇加害者。不唯不报。且怜其愚迷。发愿度彼。今阿难无力胜邪。身受其辱。而乃请示修路。令隳恶见。亦菩萨愿度之意。○作是下。同众伫诲。五体投地者。肘膝首俱投于地。七礼中恭敬礼也。将请互跪合掌。请已抚心结拜。亦常仪耳。请意及他。故上云我等。伫诲兼众。故此云及诸。乃经家叙事精详。前后相照。倾渴者。倾心渴仰。翘伫者。翘首伫望。正脉云。如渴思水。如鸟张望。钦敬也。知如来将为示诲。敬心承听。拣彼随班备数。漫不经意闻也。阿难责躬请教竟。

  二如来示本呵非二 一普示二本。二直呵非心。 初二 一现相密示。二发言显示。 初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初密示根性将现。面上眼耳鼻口。近通身处。远通意处。故名为门。能所合论。即表六处根性。言六根各具根性。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谓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亦复各具自性光明。如眼见耳闻等。但众生遗此本明。一向不觉。性虽不无。光乃不现。今将舍妄求真。从眼显现。例余五显现。亦尔。故以放种种光表之。种种者。青黄赤白等。交映互现。色乃无尽故。此性一现。诸法顿朗。如后四科七大。全彰自性光明。十界三藏。无非本体朗照。故以其光晃耀表之。一日在空。照四天而无遗。况夫百千。明耀罔及。用表自性光明。辉天鉴地。一切光无能匹故。○普佛下。密示六识将破。佛世界。一佛化境也。统该四方上下。可表六处识心。言六处识心。即是二根本中妄本。所谓用攀缘心。为自性者。然既属攀缘。即非自性。其柰众生。一向坚执。难为动摇。阿难时节已至。不久放舍。故以六种震动表之。六种者。震兼吼击。动兼起踊。形声各具三动。共为六也。○如是下。密示化他同已。如是者。承上一界震动而言。一界震动。展转及他。如是相连十方微尘国土。俱于一时开通显现。若作表法者。言阿难舍妄。会众同闻。见贤思齐。通行放舍。仍复展转化导。有生皆然。故以尘国开现表之。○佛之下。密示融妄归真。言上虽开现。犹有分隔。见量虽通。畛域宛在。复以佛之威神。掷铁围而偃须弥。会江湖而通香海。无复多地。唯有一天。故云令诸世界。合成一界。若作表法者。融妄归真。须凭三昧之力。故以佛威令合表之。诸界表妄。一界表真。合会融通。能表所表。义亦相似。○其世下。密示三昧成就。其世界。仍指十方尘国。尘国已合。仍云其界者。以未合时。各有分齐。从先为言。大菩萨者。拣非初心。必至登地以上。乃可名大。本国承听者。既成一界。无复隔越。在彼即同在此。常得闻故。若作表法者。融妄归真。识心本自无碍。故仍以其界表之。化众同已。有生从此发心。故即以菩萨表之。既已归真。无复真妄之别。识即是智。常契本觉。故以本国承听表之。智契本觉。即是三昧。若时时常契。即是首楞严三昧也。现相密示竟。

  二发言显示(上智之人。目击而道存。故上以相示。中根者流耳闻而心会。故此以言显。若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者。则是下根。亦令随分结缘。)二 一叹迷标本。二总征别示。 初二 一指所叹人。二标所迷本。 初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初无知造业者。一切众生。通指泛尔凡夫。不知修行之人。从无始来者。指自有妄识已来。违真逐妄。背觉合尘。无我计我。无法计法等。故云种种颠倒。此属惑道。由颠倒故。造种种业。作将来因。故名为种。此属业道。惑道如薪。业道如火。依薪逸火。自相烧然。法身受其熏蒸。慧命由兹悬危。此属苦道。起惑造业。苦果随之。三事相因。故云如恶叉聚。恶叉聚。西域果名。灌顶云。此云线贯珠。一蒂三果。同聚而生。相似三道。故以为喻。○诸修下。有志修行者。凡夫起惑造业。轮转生死。固为可愍。纵令有志修行。中道纡曲。犹在可伤。诸者。大率义。虽云修行。乃指不依正修者言。菩提。此云觉道。三乘皆有。深浅不同。唯佛无上。所以不能成者。正由不依正觉修故。乃至者。超略权教菩萨。大乘也。声闻缘觉。释见叙分。小乘也。虽别成乎此。犹是出世圣贤。然更有误之甚者。故云及成外道等。外道心游道外。趣邪修者。诸天。三界诸天。著有漏者。魔王。居欲界顶。欲乐者。魔眷。精灵妖魅。侣魔罗者。此等亦是住世凡夫。但较彼无知造业者。犹为难救。不益可伤乎哉。指所叹人竟。

  二标所迷本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初出由标迷。言如上所说。无知造业者。固无论矣。至于诸修行人。本期得道得果。而乃中途纡曲。滞窒权小。甚至误入魔外。欲洁偏染。求升反坠。其故何哉。故云皆由不知云云。二本者。一真本。至下十番所显者是。二妄本。如上七处所破者是。前取心显错文云。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义亦同此。但未明其为本。今言本者。以一切真因真果。妄因妄果。无不由此生故。错乱修习者。用妄想为真心。指伪果作实证。不唯错真用妄。且以妄乱真也。○犹如下。举喻显错。言诸修行人。用妄想为因心。期证真果。如煮沙欲成嘉馔。沙非馔本。经劫徒劳。故曰终不能得。妄非真因。亦复如是。由此所以不成菩提。误入权小。及外道天魔队耳。叹迷标本竟。

  二总征别示二 一总征。二别示。 初

  云何二种。

  将欲别示。先总征以发其词。

  二别示二 一先示妄本。二后示真本。 初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初出名。无始以来。浩劫生死。流穷源。不出妄心。故曰根本。○则汝下示相。欲令悟妄。指在现前。故云则汝今者。凡未了真者。无不认妄。故云与诸众生。攀缘心。即六识心也。六识缘境。随处生着。如猿猴攀树。似尺蠖缘木。故以为名。然此本非是心。亦非自性。而众生执为心性。故前云。即思唯体。实我心性。后云。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今则分明指出。是生死本。而阿难犹自不觉。亦可悲矣。

  二后示真本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初出名。此中无始。与上科不同。上科兼于中间。谓无始至今也。此科惟指初际。谓无始之时也。菩提有三。一实智。二方便。三真性。此是真性菩提。以性本自觉。即菩提故。涅槃亦三。一性净。二方便净。三圆净。此是性净涅槃。以性本自净。即涅槃故。元清者。非澄之使清。谓本来离生死浊。即显其为性净涅槃。元净者。非治之使净。谓本来离烦恼染。即显其为真性菩提。能为一切净法之本。故名为体。余二菩提。及二涅槃。亦依此故。是体即根本义也。又二本应作二释。妄本中。生死下加之字。作依士释。真本中。清净下加即字。作持业释。○则汝下。示相。欲令现前体认。故云今者。不言与众者。不比妄心。有生同认故。识精。即是第八赖耶。本经呼为陀那细识。最极微细。故曰识精。于诸识中最为精故。又精者精莹。有明照义。以此明非磨之使明。乃本来自明。故曰元明。如后云。见精映色。闻精映声等。又拣选圆通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知体唯赖耶。应根成六。故下文破识之后。即于根中指出。能生诸缘等者。正脉云。诸缘者。前六转识也。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知前六。皆此识海。所生诸浪。但前六能遍缘一切。而独于本生识海。自缘不及。如眼所起见。能遍见一切。而自不见眼。故云缘所遗者。纵使悟时。须一念不生。方能默契。六识若动。体即隐矣。故学人不舍缘心。毕竟如生盲不见性也。(愚谓。前六转识。六字应是七字。如八识颂云。渊深七浪境为风。则七识皆是识海中浪也。且彼疏亦自问云。唯识何言七缘第八见分为我。答。偈云。随缘执我量为非。既是非量。岂真能缘。此以第七缘八。不合缘所遗者。故为此问。若既唯约前六。则此问无从。或交师意是。而笔误耳。智者详之。)然此本是真心。而众生不知。今已分明指其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至下阿难犹未敢认。如云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又云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所谓把手相牵行不得也。○由诸下。显过。良以阿难不能舍妄。全由迷真。故如来于示真本后。特显其过。过在遗真之故。故曰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行犹历也。谓六根各历自所缘境。如眼见色。耳闻声等。无时暂歇。故曰终日行也。见色不知能见者谁。闻声不知能闻者谁等。故曰而不自觉。既不觉真。必至妄认缘尘。起惑造业。随业受报。故曰枉入诸趣。诸趣。即是六道。谓生而趣此。死而趣彼。如旋火轮。无休息故。枉谓自屈。言众生本具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而乃流入诸趣。岂非自屈乎哉。深警之也。普示二本竟。

  二直呵非心二 一阿难依旧遗认。二如来痛呵非心。 初二 一依旧遗真。二依旧认妄。初二 一乍验似领。二再勘实迷。 初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

  初将问预示。意谓。汝若不求奢摩他路。则是甘受生死。无庸问矣。据汝今者所请。是欲知奢摩他路。依之愿出生死。但此事大非草草。今复问汝。汝宜悉之。○即时下。作相验问。佛身金色。其臂亦然。千辐轮相。指端俱有。即时举屈者。先以相验。若不循尘流转。自然从此见性。故温陵云。金拳举处。直下要识本明。天龙一指。窃比此耳。语言见不者。既验复问。令其无所假饰。所谓放过即不可也。阿难言见者。见中迷悟双关。迷则见尘。悟则见性。科为似领者。以此。

  二再勘实迷

  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初勘定循尘。因上来阿难答见。尘性未分。故复问以汝何所见。其意。以见性者必能忘尘。见尘者自然迷性也。答以见拳。足见循尘。且言耀我心目。更是流转。所谓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也。○佛言下。勘定迷见。明知阿难不悟。未便放舍。仍复亲切提持。故问以汝将谁见。谁字。最宜珍重。肘后具符者。自能荐取。阿难不悟见性。依旧认见为眼。但前云见是其眼。已被佛破。若唯言我者。恐见呵斥。故曰与众同将。所谓临坑拉伴者。阿难是矣。正脉义云。此上有三审试。太煞叮咛。一问见不。二问见何。三问谁见。而阿难初答能见。次答见拳。末答眼见。如来可谓重重显示。阿难可谓头头错过矣。依旧遗真竟。

  二依旧认妄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初牒答纵见征心。屈指为拳。光耀心目。是前阿难答佛之语。今欲就此征心。故言汝今答我等。以牒之也。唯目本不能见。因其引众同计。暂以纵许。故曰汝目可见。至下盲灯二喻。终显其谬。当犹对也。重征对境之识。故曰以何为心。当我拳耀。然如来于密示科中。已知阿难认取思惟为心。今复重征者。以屡施破斥。将谓有所移耳。○阿难下。答以能推即是。征心所在。即指前来密示七征。应征察思曰推。计尽再搜曰穷。反复义路曰寻。七处跟究曰逐。然正当推穷寻逐之时。似有心相。且觉现前得力。便尔误认。不知生死过患。正在乎此。故温陵云。尘相未除。依旧认贼为子。去指见性。良有以也。阿难依旧遗认竟。

  二如来痛呵非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初振喝直斥。咄。振威痛喝也。临济一喝具四义。一如金刚王宝剑。今则斩除妄本。即金刚剑也。二如踞地师子。今则惊散狐疑。即师子吼也。三如探竿影草。今则试闻遮解。(试探闻性。遮障解路。)即探竿影草也。四不作一喝用。今则随心荐取。即不作一喝用也。座有知音。自应吐舌。而又呼名示以非心者。因其耳尚未聋。带累世尊堕老婆禅也。○阿难下。惊索名目。矍然者。惊愕貌。正脉云。经久自恃。唯知有此。一旦夺之。无有不惊者矣。避离也。离座者。恐惧不安之貌。无可如何。唯有待教。故合掌起立。合掌者。待教之意。起立者。白佛之仪。白佛者。反以质索。索以此非我心。当名何等者。以阿难虽闻非心。犹未悟妄。无所称谓。恐落断灭故。○佛告下。指以妄名。前尘色声等。性境也。虚妄相。法尘独影境也。想有二释。一通指六识。以前五识。对性境起。第六识。对独影境起。故合云前尘。及虚妄相上之想。同为妄本。破则俱破。二唯指第六。以第六意识。是前尘落谢虚妄影相上所起之想。正显境且至虚。意识岂实有哉。一向遗真。皆由认此。故云惑汝真性。○由汝下。出其过患。亦是释上惑真之义。如来意谓。我言惑汝真性者。由汝于无始来。至于今生。以妄作真。犹如认贼为子。其祸患可胜言哉。然如来以贼喻妄心者。以能损法财。灭功德故。以子喻真心者。以能持性德。续佛果故。既唯认妄。必至遗真。故云失汝元常。元常者。即真心对彼妄心无常立名。正脉云。失元常者。如人既认贼为子。更不求觅真子矣。受轮转者。元常之心既失。无常之心益炽。起惑造业。六道往复。如人真子既失。贼子益纵。必至家私荡尽。驰骋求食。知此者。当预为辩之。不受其惑。则轮转息。而元常立矣。显呵妄识非心竟。

  三推破妄识无体(上已声正其罪。此乃斩其首级。族其余党。)三 一阿难惊怖求示。二如来示有推无。三会众知非无辩。 初二 一历述得力。二怖无求开。 初二 一已往由心。二例知将来。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

  宠者。重爱义。前云我是如来最小之弟。因小见宠。亦常情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者。见佛相好。知非欲生故爱。愿得佛身。厌家思修故出。又出家义含供佛。以现为侍者故。观下何独句。可知。

  二例知将来

  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初作善由心。意谓我言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是出家唯用此心。出家后。为侍供佛。例此可知。此且约已往言之。若从此回小向大。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一佛。或更供多佛。乃至遍历恒沙国土。亲承供事一切诸佛。亦用此心。不唯供佛。或有具正知见。兼大智识者。亦必亲承供事。又不唯亲承供事。仍复于彼诸佛。及善知识所。披精进铠。发大勇猛。立坚固志。上求下化。于诸一切难行法事。周修行。一一皆用此心。设离此心。则无所能为矣。○纵令下。作恶由心。纵令者。必无之事。而设言之也。意谓。我今只是不敢谤法。纵令被呵生瞋。从此不信佛法。反生诽谤。因而退失善根。堕一阐提。亦因此心所使。是知此心功魁罪首。既得力于已往。知必需乎将来。呵为非心。讵能忘情。因历历叙述。希将有以教我矣。历述得力竟。

  二怖无求开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初按定佛语。若此者。指前呵示而言。如来既呵其非。又斥为虚妄相想。皆发明不是心义。○我乃下。自申怖由意谓。功魁罪首。唯是此心。已往将来。势所必用。此既非是。而我乃成无心之人。人若无心。自应同诸土木。以离此觉知。更无所有故。○云何下。正述惊怖。云何说非者。怪如来所说不宜。我实惊怖者。明自已闻之失措。兼此大众者。仍指小乘一类。以彼唯以六识建立染净根本。乍闻非心。无不疑惑。○末二句。结请开示。惊疑不安。殊属可愍。故惟冀垂大悲心。未悟有二。一者未悟此识。何故不得名心。二者未悟离此。何得不同土木。为释自怖。及决众疑。故求佛开示。至下安慰示有。正开示不同土木。惊怖释焉。就尘推无。正开示不得名心。疑惑决矣。阿难惊怖求示竟。

  二如来示有推无二 一安慰示有。二就尘推无。 初二 一摩顶引说惟心。二况显真心有体。 初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初经家叙意。开示阿难者。以惊怖故。及诸大众者。以疑惑故。欲令句。原佛开示本意。言阿难等。向以识心分别。妄见生灭。今开示无体。令其离于分别。则入无生忍矣。华严云。无生忍者。不见有少法生。仁王云。一切法空。得无生忍。又忍者。信也。谓深信诸法无生义故。○于师下。摩顶为说。师子座者。制座像师。或不必像。但以师名座。表说法无畏义故。以其惊怖。故摩顶相告。示安慰意也。三界唯心。万法惟识。是佛教之大宗。故云常说。灌顶云。诸法者。略唯色心二种。所生者。所以得生也。所以得生。不离藏识。故曰惟心所现。楞伽云。心亦是唯心。非心亦心起。解深密云。诸识所缘。唯心所现。下文亦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足证常说。○一切下。据说以断。谓据常所说。断定因心。成体义故。一切因果。约正报言。有二释。一圣凡各有因果。二从劣向胜。前因后果。世界微尘。约依报言。亦因果义。以聚尘为因。成界为果。如是皆依藏识所现。意显心必不无。至下自见。故曰因心成体。摩顶引说惟心竟。

  二况显真心有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初举诸有体。若诸者。统举现前诸法。于中有总有别。总惟世界。别则一切所有。其中者。一切所有之中。兼显微。该巨细言。乃至者。超略之词。言显者巨者。固自有体。乃至最微最细。如草之一叶。缕之一结。若诘其根本元始。咸有体性可据。如叶以草为体。结以缕为性故。然此犹属有色有碍。纵令无色之虚。无碍之空。亦有状之可名。相之可貌。以虚空即名。苍翠即貌故。○何况下。况显真心。此中清净。即指下带妄所示之见。以性本无染故。妙净。即指下剖妄所出之真。以离染独妙故。清净故。在缠不昏。妙净故。出障圆明。故总号明心。性。四科七大。而为如来藏体。故又名性一切心。统为一真心也。如此之心。岂当无体。取例况显。令易发明。言叶结尚有体性。虚空且具名貌。如何比况。反说真心而自无体。盖深怪阿难。不应作是说故。安慰示有竟。

  二就尘推无三 一据理应有全性。二就尘验其虚伪。三教以微细推审。 初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初按定所执。执谓坚持旧见。吝谓悭吝不舍。分别觉观等。正所执所吝之心。分别者。对境起念。觉观者。内守幽闲。至下验伪中自见。灌顶云。粗心初念名觉。细心后念名观。所了知性者。谓正当分别觉观时所有能了知性也。然此性全是识心。正属妄本。而阿难坚执不舍。认为是心。如来将欲施破。故先按定。如文中曰若。曰必。皆按定意。○此心下。就执以难。即应者据理论。谓上已况显故。色香味触。略举四尘。余有声法二尘。总以诸尘该之。事业者。世间所作。初营曰事。既办为业。言世间所作事业皆依尘成。能所合论。故云诸尘事业。对此分别觉观。方显所了知性。须臾有离。了知便亏。岂能别有全性。乃故意为难。

  二就尘验其虚伪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如汝句。指在现前。谓欲显虚伪。指现前为验故。承听我法。因声有别。例知瞻仰我相。因色有别。嗅我炉烟。因香有别等。超略言之。故曰纵灭等也。见闻。眼耳二识。鼻舌身三。通名为觉。以同是合中知故。知即意识。此复有二。一明了识。与前五识俱时而起。亦名五俱意。缘境明了。亲得法之自体。故以为名。二独头识。此复有三。一散位独头。缘独影境。二梦中独头。缘梦中境。三定中独头。缘定中境。今云灭者。约定中言。以定中眼不观色。耳不听声等。亦无散心。及与梦想。则前五识。与五俱意。及散梦独头。一切皆悉不行。然纵能如此。亦非真灭。以犹有定中独头。守定中境。故曰内守幽闲。内守之心。即是定中独头。幽深闲静。即是定中之境。定中之境。虽微细不离法尘。定中独头。即绵密亦属分别。不唯分别。且属影事。以离于法尘。即无体性故。

  三教以微细推审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敕。强命也。如来意谓。汝前执为是心。我虽重重破夺。亦非强命于汝。令汝转执此为非心。但不可错认。汝自于心。微细揣摩。设若离尘有性。即真汝心。以真心必有体故。若如我上来所说。离尘无体。斯则依附前尘。所起分别。乃属虚妄影事。岂真心哉。如来示有推无竟。

  三会众知非无辩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初出过显非。承上既属影事。又惟依附前尘。执为是心。则有二过。一者。尘是缘生。非常住法。设若缘尽变灭时。此心无所依附。则同龟毛兔角。化为乌有。此有名无体过也。二者。心即法身。属于性具。依之修习。证无生忍。属于修得。心既无体。则法身同于断灭。法忍凭谁修证。此性修俱失过也。○即时下。知已无辩。即时者。如来教以推审时也。微细揣摩。已知无体。又闻成过。情尽词穷。阿难既尔。法会亦然。故云与诸大众。既不知何者为真。又不敢依旧认妄。唯有默然。自觉两失。触籓之羊。可为譬也。总结备破三迷竟。

  三结斥误认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初结斥大众。世间学人。前三果也。三界未出。故称世间。四果未证。故称学人。现前者。从是进修。成次第定。第四果也。以前八(四禅四空)凡位所成。后一(灭尽定也。若但灭六识。名无心定。兼灭七识。名灭尽定。又偏厌受想。亦名灭受想定。)圣位所成故。若论四果。于小乘法中。已为漏尽。即是罗汉。今云虽成不得等者。以向属权许。理实未得。皆由执此等。乃出其未得之故。妄想。即指六识。以是生死根本。故称生死妄想。误为真实者。不了识空。正由不了识空。虽成灭尽。不过如石压草。似绳缚贼。纵能度百千劫。终有坏时。然灭定既非真实。所谓漏尽罗汉者。岂真实哉。○是故下。结斥阿难。是故者。承上罗汉非真言之。言罗汉深修灭定。漏尽尚属权许。阿难唯事多闻。圣果岂是实证。故斥以虽得不成。(问。正脉释九定云。前八凡位所成。第九无漏圣位所成。今云不得漏尽成罗汉者。当知彼所谓无漏圣位者。乃一时权许耳。今疏亦云。向属权许。理实未得。与交师为同为异。答。语虽似同。意实有异。盖正脉以五住究竟。方为漏尽。故深许长水以十地为漏尽。无可疑也。殊不知。若以五住究尽为漏尽者。唯佛一人。可当此名。故十号中。第二名阿罗诃。而诃字即汉字之变音。至等觉犹存生相。尚非漏尽。况十地乎。今之所释。但以妄心不除。断总非真。若能达妄识本空。则一断永断。灭尽正当四果。多闻堪入圣流。所谓但去其病。不毁其身。此则与交师异耳。)通结大科。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竟。

  二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正脉云。上科即是妄本。已破而不用矣。此科即是真本。正修必用。佛云。众生遗此本明。故科名承用遗字。然而现具六根之中。遍为一切法体。故此科始从眼根开显。以至四科七大也。)三 一阿难舍妄求真。二如来极显真体。三会众同信空藏。 初二 一悲感悔责。二知过请求。 初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初悲前迷妄。阿难闻已者。闻如来备破三迷已竟也。中有所感。不觉悲泣流泪。对前淫室归来。顶礼悲泣。故云重复。正脉云。凡深悟者。而后发悲。或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今是悟妄之悲。五体投地者。有所进求。应再拜故。长跪者。两膝齐跽。合掌者。一心归命。而白佛言者。备述迷遗。此上皆进求之仪耳。自我二句。从初叙起。显打头即错也。佛之威德。能遮魔障。佛之神力。能资果证。已向蒙佛慈爱。故自以为恃。常自思惟者。思惟有佛。无劳我修者。加被即是。殊不知。思惟即是妄想。不修终无实证。此正阿难迷妄。为妄所转也。○将谓下。悔现遗真。言当其思惟之时。将谓如来慈惠。施我三昧。自然道成。何劳自修为哉。此自追昔误也。不知二字。反上将谓二字。言将谓如彼。不知竟不能也。身心句。正明其不能之义。言佛与阿难。虽属天伦。身心各异。身异故。食不互饱。心异故。智不互明。至于修因证果。岂能相代。此语亦今日方能言之。失我本心。有二释。一者。身心不相代。失我望佛慈惠之本心。此义于上似顺。以上有将谓惠我之意故。二者。三昧不能得。失我寂常妙明之本心。此义于下似合。以下有寂常妙明之请故。若按下舍父逃逝之喻。后义为正。○虽身下。责当受轮。以失本心故。蓄闻成过。有剃发染衣之相。无修因证果之实。故曰身虽出家。心不入道。不入道故。依旧轮转。故向下以喻明之。穷子即阿难自喻。失三昧福。乏功德财。故以穷喻。幸唯佛性不断。可以子称。舍父即喻失心。逃逝。即喻背道。以背道不入。枉受轮转。如彼逃逝他国。驰骋四方者。无以异故。然阿难以如来为兄。且又依之出家。彼此身心。尚不相代。故正脉云。观此则不知修行。而但求加被者。可以知警矣。悲感悔责竟。

  二知过请求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初知闻无功。今日乃知者。因误堕始知也。言阿难已向恃佛。专事多闻。将谓佛所说法。闻而能说即是。及乎登伽事起。乃知说丈不及行尺。少修胜似多闻。故云虽有多闻。不修与不闻等。阿难身受其误。作如是说。尚恐好闻一类。未便革习。故次下仍以喻明。言如来法味。闻而能说。宛似说食。不修无功。圣果失望。何异不饱。莲师弥陀疏云。话饼何益饥肠。亦是此意。夫阿难以多闻得名。且历劫忆持妙严。尚曰若不修行。与不闻等。故正脉云。观此。则徒恃学问。而不务实修者。亦可以知警矣○世尊下。知障由迷。我等者。自指同等一类。即就现前地位言之。故曰今者。二障者。唯识论云。一烦恼障。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即身见也)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二所知障。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烦恼障。亦名事障。续诸生死。所知障。亦名理障。碍正知见。圆觉云。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二乘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则入如来大圆觉海。又烦恼即界内见思。见。谓分别起者。思。乃任运起者。所知即界外尘沙无明。尘沙。谓于外境。不达唯心。遇事生执。无明。谓于所修证。不达性空。随分起爱。又烦恼障。即是我执。依我执起。能障我空理故。所知障。即是法执。依法执起。能障法空理故。此时阿难方证初果。所知固是俱在。烦恼亦未全离。况不了识空。断非真断。故如来斥以不成圣果。而自己谓为二障所缠。然障不自起。缠非无因。故次下出其所由。良犹诚也。寂常心性。是其意中所求。自觉妄识摇动。生灭无常。想应别有寂常心性。诚由不知此性。方乃认彼妄识。执我执法。无由解脱。所谓二障所缠是也。○唯愿下。请求开发。其意以二障所缠。无由解脱。乏功德财。离涅槃舍。故曰穷。曰露。穷则修证无资。故求哀。露则轮转无依。故求愍也。发谓启发。妙明心者。二死不能系。二障不能昏故。必求发此者。以不得此心。妄识难舍。奢摩无路可修。菩提涅槃无缘可证故。(问。上迷寂常。此发妙明。何缘迷发不相应耶。答。在迷属本觉。既发成始觉。本觉惟寂惟常。始觉便妙便明。前后异称。其实唯一心耳。)开。谓开通。道眼者。见道之眼。即是始觉。仍前妙明心也。妙明虽发。前途尚遥。稍有丝毫凝滞。便是道眼未通。故此求开。为由始觉而至究竟觉故。阿难舍妄求真竟。

  二如来极显真体二 一现相密显。二发言显发。 初二 一正为现相。二教以亲领。 初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初密显全体俱现。如来胸前有纹。十字右旋。名万德吉祥相。谓有此相者。必具万德。为吉祥人故。因翻为万。但翻音不翻字。以字是佛相。翻则失其相故。前从面门放光。表六根各局之性。此从胸前涌出。表藏性浑然之体。恒沙性德。悉皆具足。故又以卍字表之。○其光下。密显大用全彰。言其体既现。其用自显。故以其光晃昱表之。晃昱者。明耀义也。百千色者。表用随缘变之义。用随缘变。法法全彰。故又以尘界周遍表之。○遍灌下。密显上合下同。宝刹者。名译集云。刹摩。正音掣多罗。此翻土田。谓一佛化境也。是则仍指尘界。但从佛尊称。名为宝刹。灌注也。遍灌佛顶者。表此用一现。上合佛界。所谓与诸如来同一慈力是也。旋者。回注义。至阿难及大众者。表此用一现。不唯上合佛界。亦且下同众生。所谓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是也。据此。则藏性全体。圆通胜用。皆于一光处现矣。正为现相竟。

  二教以亲领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此科义有两向。一指前令其现领。二许后教以预知。科依初义。应先明之。既已现相。又复告言者。恐密显不荐。仍用显教故。藏性全体。圆通胜用。即是大法。藏性显而妄识摧。圆通立而邪行灭。故喻如幢。以幢有显立摧灭义故。卍字流光。正为显此体用。故云建也。法幢既建。流光则已。必令十方尘界。一时周遍者。应另有所表。故云亦令十方众生(云云)获得也。妙等七字。即前所求心性。始本异称。迷悟同体。曰妙。此心性合赞也。微密性。净明心。乃各别立名。性即本觉。无动摇生灭之相。故称微密。即前寂常义也。心即始觉。有内莹外照之功。故称净明。即前妙明义也。依此心性。起于观照。观智现前。明见心性。为清净眼。即前道眼义也。是则阿难所求。一光俱应。恐犹未明。此复明明告示。令其亲领。若作许后释者。义通奢摩尽处。及三摩禅那之文。如吾今为汝等。许示奢摩他体。以建大法幢。即该三如来藏之全体大用。亦令十方等。许示奢摩他路。以微密净明。即该近具根中。远通万法之妙真如性。得清净眼者。许示三摩禅那。以三摩中。从根入圆。禅那中。中中流入。皆清净眼也。佛音圆妙。或领前。或伫后。一点水墨。两处成龙。信有之矣。现相密显竟。

  二发言显发三 一就根性以指真心。二会四科而归藏性。三融七大以拂情计。 初(就根指心者。以此经最殊胜处。全在破识心而不用。取根性为因心。良以用识用根。乃权实两教之所由分。如云以生灭为因心。如蒸沙作饭。以不生灭为因心。如依金作器。今阿难欲求无上菩提。故先就根指出。令其取为因心。则果地圆成。可希冀矣。)二 一带妄显真。二剖妄出真。 初(良以根中之性。其体即是阿赖耶识。真妄和合。非纯真者。因阿难急欲舍妄求真。其如众生位中。别无纯真之心可指。若先言有妄。恐其不敢认取。姑且带之。但唯显其是真而已。)十 一显见是心。二显见不动。三显见不灭。四显见不失。五显见无还。六显见不杂。七显见无碍。八显见不分。九显见超情。十显见离见。 初(六根中性。虽同一精明。而就众生位中。最便于领略者。无逾眼中见性。故唯从此显发。余可例知。)三 一取例引发。二正与辩见。三结显是心。 初(欲辩见乃是心。无由发端。故取拳例见。引起正辩义也。)二 一征定拳见。二取例问答。 初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初双征拳见。汝先答我等者。是前直呵非心中语。此以阿难见相不悟。故重理前话而勘问之。见光明拳。正是见性家用。明知阿难不谕。必至循尘流转。故问以光因何有。云何成拳。所谓也须验过也。汝将谁见者。以正当见拳之时。真妄二心。同时俱现。若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则是真心。若推穷寻逐。光因何有。拳云何成。即是妄心。故重为此问。欲其真妄分明。一无所混耳。○阿难下。各答其由。阎浮檀。树名也。须弥山南有此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最胜。故古德义翻胜金。由佛全体同此。故赩如宝山。赩赤焰也。以金体而具赤焰。如十宝山故。多劫熏修。非欲爱致。故云清净所生。正由清净所生。故得全体同金。而有光明。全体既尔。手拳可知。此答光因何有之问。我实眼观者。不知见乃是心。谬计为眼。此答汝将谁见之问。轮指屈握。故有拳相。答云何成拳之问。不依问次答者。随语便故。

  二取例问答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初许以说喻。如上征拳问见。无非指示。因其不能荐取。故许以实言。谓据实而言。不同上文。犹带密意说故。诸众也。有智即指中根。以上智无多。不言诸故。要以等者。谓出厩良驹。已摇鞭影。沉水俊鲤。须设香钩。如法华譬喻品初亦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则有智指中根明矣。阿难下。取例问均。无手无拳。无眼无见。迷观似同。悟见实异。今如来以见例拳。用手譬眼。问以其义均不者。正勘其为迷为悟耳。(此中眼根。应是眼所成见。拳理。应是手所成拳。能例所例。各有不足。应善会之可也。)○阿难下。答以相类。见不属眼之理。究竟不悟。故曰既无我眼。不成我见。正以究竟不悟。故曰以眼例拳。事义相类。佛意亦为问出此语。引发下文辩见之义。取例引发竟。

  二正与辩见二 一辩无眼有见。二辩无明有见。 初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初斥其所答。不类答类。故斥以不然。○何以下。征辩不类。正脉云。手外无拳。故手无拳灭。眼见各体。故眼灭见存。非全无者。见体无亏。唯见明之用。根阙不现也。○所以下。教以事验。将令取事验证。故重征所以。试即验义。必令于途者。众所同听。乃可凭信故。特教询问盲人者。以无眼有见。非盲人无以证也。汝何所见句。乃示以询问之法。犹云你问他何所见也。彼必答汝等是谅其所答。不出此故。唯见黑暗者。见暗之用故在。更无他瞩者。见明之用暂隐。所谓非见全无者。信矣。○以是下。结显有见。意谓。以是盲人瞩暗之义观之。由根缺障明。而前尘自暗。既依然瞩暗。而见何亏损。理既如是。谁不凭信。所以汝言相类。我谓不然者。此也。噫。夫众生聚见于眼。迷性为根。但谓眼见。不知性明。所谓终日行而不自觉。今以此喻。显彼见性。判然有离眼之体。全不系根而为有无。晓了此者。岂唯根具根缺。此性了不相关。乃至舍身受身。亦湛然不动。下之所显不动不灭不失等义。亦即于此可见。辩无眼有见竟。

  二辩无明有见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闇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初不许暗见。阿难意以见明为见。人所共许。睹暗成见。世间相违。故诤以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不许无明有见也。○佛告下。取例令审。无眼见黑。有眼处暗。约见似异。根有具缺故。论境实同。均称黑暗故。问以有别无别者。令其自审。即有眼见暗成见。知无眼见暗。亦成见也。○如是下。答以无异。校量者。比校量度。无异者。总是暗尘。然阿难既答二暗无异。自觉二见是同。故如来不复更结。设结之者。应云以是义观。无明有见。噫。夫众生自结见为根以来。一向迷已为物。见不超色。听不出声。不唯无眼谓其无见。而无明亦谓无见。今以二黑校量。显彼见性。历然有离尘之体。全不系尘而为有无。晓了此者。岂唯明去暗来。此见一无所碍。乃至神入重泉。识沈幽冥。亦全不相妨。古德所谓。不是上天堂。定将下地狱者。亦唯此可恃耳。正与辩见竟。

  三结显是心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初恐辩牒防(恐辨云。见暗之见。或不系眼。若谓见明。定属眼根。如无眼全黑。得眼见色。既因眼见色。非眼见而何。故为此防。)若无眼人。全见前黑。乃至见种种色句。全是牒其致辨之词。名眼见者句。乃是按定所立之宗。欲破其宗。特用异喻反难。故曰彼暗中人云云。意以无眼得眼而后见。既名眼见。无灯得灯而后见。应名灯见。盖灯不名见。人所共知。眼不名见。人所共迷。故用灯反难。令自知眼见之谬。○若灯下。展转成谬。言设许灯见。则有二谬。一有见自不名灯。为转灯成眼谬。二灯观何关汝事。为转见成他谬。既展转成谬。则灯不名见。明矣。眼不名见。例此可知。○是故下。正为结显。是故当知者。谓以是展转成谬之故。应当了知。自有正义可申。所谓灯能显色。是眼见。非灯见。例知眼能显色。是心见。非眼见。然如来如是显发。可谓婆心太煞。闻者极宜深省。试遍观外教经书。及问诸明人达士。凡未亲佛教者。谁不曰见属于眼。今乃显其是心。且明其为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尽古今之迷根。启凡圣之性源。劈破天荒之论。唯吾佛有之耳。显见是心竟。

  二显见不动三 一未悟更希进示。二如来借昔显今。三普责知而故违。 初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正脉云。是言者。是心非眼之言默然者。此中亦有微解。仍具三重。一者。已向但知有眼有见。无眼便谓无见。今验盲人睹暗。始知无眼有见。二者。已向但知见明成见。见暗不得成见。今例有眼暗同。始知见暗成见。三者。已向但知见唯是眼。不名为心。今闻眼但显色。始知见乃是心。默然中。反复研味此意耳。心未开悟者。未大开悟。意谓我前原以妄识动摇。生灭。粗浮。昏暗。别求寂常妙明之心。今虽知见性是心。不知此心。还具寂常妙明等义与否。所谓似悟非真悟也。冀犹望也。如来凡有音声。无非与乐。故以慈称。宣示者。宣演指示。冀因之而得乐故。合掌者。收摄散动。清心者。专注一境。如来凡有训诲。总为拔苦。故置悲言。伫者翘首以待。冀依之而离苦故。又音但言慈。诲但言悲者。以与乐必能拔苦。离苦自然得乐。相因不离。互影说故。

  二如来借昔显今(谓借昔客尘。显今身境动摇。借昔主空。显今见性不动也。)二 一辨定昔悟。二启发今迷。 初三 一如来询究原悟。二陈那详辩客尘。三如来印许其说。 初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初引见现前。兜罗轮指。于前已释。手称网相光者。以如来两手指间。皆有缦网相连之相。兼有光明。即三十二相中。指间缦网相也。无端舒开者。将欲显见不动。引令现前之意。言当时阿难大众。正尔合掌清心。翘首伫望。而如来舒手开指。一众同见。各有能见之性。湛然分明。设能于此直下承当。则无劳费词矣。○诲敕下。述昔所说。诲敕二字。义摄不动科尽。谓诲以见性不动。敕令勿更错认也。我初成道句。指昔说时。谓三七日后。犹是初成时故。于鹿园中者。指昔说处。此处在波罗柰境上古国王。曾养鹿于此。相沿立名。为阿若多等。指昔听众。五比丘者。一阿若多。此云最初解。或云已知。谓如来初转四谛法轮。尊者最初称解。自言我已知故。二十力迦叶。十力。华梵未定。迦叶。此云龟氏。此是母族二人。三頞鞞。此云马胜。四跋提。此云小贤。五拘力。华言未详。即摩诃男。斛饭王长子也。此是父族三人。如来初出家时。净饭王命五人伴修。后以不耐苦行。自奔鹿园。各修异道。佛初成道。演大华严。虽称本怀。不契时机。欲开方便之门。乃思谁应先度。悲二仙而已逝。喜五人而犹在。三七日后。就彼园中。转四谛法轮。令五人得度。今之所述。即其事也。等该八万诸天。四众指僧俗弟子。彼时僧俗弟子。即今现前四众。对今述昔。故云及汝四众云云。众生言富。总该凡外。及诸学人。故云一切。菩提大乘果。罗汉小乘果也。客尘烦恼。即见思二惑。见惑分别。行相不停如客。思惑任运。行相微细如尘。此是三乘通惑。大小共断。如不断此。小果尚不能成。况复大果。故云皆由此误。此如来于四谛法中。略述集谛语耳。○汝等下。正问悟由。当时者。当彼鹿园说是时也。本以佛说客尘烦恼。开悟证果。乃故问因何等者。佛意。欲令详叙客尘主空。用例现前身境见性。动不动之义耳。(此中今字欠妥。或是得字。以五人一时证果。非今成故。再详。)如来询究原悟竟。

  二陈那详辨客尘二 一总答悟由。二别明二义。 初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憍陈那。亦云憍陈如。亦云拘邻如。即阿若多之姓也。此云火器。以先世事火命族。起立白佛者。承佛下问。拟将有对故。我今长老者。语带自负之意。意谓设言别事。则某不敢对。今问鹿园之事。则我今为长老矣。以我当时最初称解。于彼大众之中。独得以解为名。法性长老。聊可自信。佛既有问。敢不实答。然我当时。即因悟得客尘二字。得成圣果。据此则陈那于四谛法中。从集谛入也。

  二别明二义二 一先明客义。二次明尘义。 初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初即喻观惑。(当时陈那。闻说客尘烦恼。不知烦恼何以名客。故即以客字观之。)已知客是比语。故云譬如。名利所牵。离乡在外。曰行客。喻境牵心生。背真逐妄。名见惑也。见惑分别。对境横生。如彼投寄旅亭。旅亭者。途旅亭舍。即行客食宿处也。见惑缘境。久暂无定。如彼或宿或食。以宿喻长时分别。食喻少时分别故。食宿事毕者。食则既饱。宿则既翌。喻或久或暂。分别一定也。俶装前途者。整顿行李。预备他往。喻印定旧境。转思新境也。遑犹暇也。新境既现。分别从起。如彼不遑安住。攸犹所。往犹去也。若实主人。自无攸往者。谓果是旅亭主人。自无所去。喻偏真法性。在小乘中。即许其为常住不灭性故。○如是下。思惟开悟。如是思惟者。既观察已。即以如是客义思惟。所言客烦恼者。盖以见惑不住名客。法性常住名主。是我当时开悟。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二次明尘义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初即喻观惑。(已知客义。复不知烦恼何以名尘。故又以尘字观之。)亦知尘是比语。故云又如。雨后初晴曰新霁。喻见惑已断。初入见道位也。清旸者。日从云中初出。喻见道之智。乍离分别见也。乍离分别。显现于见道心中。故以升天喻之。初入见道。其智眇劣。于法性理。亦惟少分相应。故以光入隙中喻之。隙谓门窗缝间空处。少分法性。义同于此。由有少分相应。乃觉思惑任运。故以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喻之。空中尘相。微细难见。云何发明。盖以尘质摇动。虚空寂然。相形易见。其意乃以尘质摇动。喻思惑任运。虚空寂然。喻法性不动也。○如是下。思惟开悟。如是思惟者。既观察已。即以如是尘义思惟。所言尘烦恼者。盖以法性澄寂名空。思惑摇动名尘。是我当时开悟。以摇动者。名为尘义。然陈那既悟客尘主空。必能舍客尘而取主空。断见思而证法性。今之身境见性。动寂亦然。若果能触类旁通。即客尘而悟身境动摇。即主空而悟见性寂然。始知如来询究原悟。不是等闲说话耳。陈那详辨客尘竟。

  三如来印许其说

  佛言如是。

  此但印其所说客尘主空。动静分明。堪以启发现悟。非印其当日所证也。辨定昔悟竟。

  二启发今迷二 一约外境启发。二约内身启发。 初三 一例示客主。二启发开悟。三一言印定。 初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既已印定昔说。就此启发现会。故云即时。如来观彼大众。望其触类旁通。故例彼所说。先约外境见性。以示客主义也。如来轮指。以阿难观之。则为外境。屈开反复。正显外境不住义故。问以何见者。为是见境。为是见性耶。答以见掌等。只是见境。不复见性也。掌称百宝轮者。如来掌中有千辐轮相。可尊可贵。拟百宝故。然如来于询究原悟之前。舒手开指。大众俱见。至此屈已复开。开已又屈。大众又俱见。是则始终无异者。见也。屈开无定者。境也。宛尔主客。宜应类悟。乃竟只是见境。不复见性。所谓丝毫假饰不得者。唯此事耳。

  二启发开悟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初启悟开合。佛告阿难者。因其不悟。仍欲向亲切处提持也。问以手有开合。见有开合者。提醒阿难。类会客主义故。答以手自开合。非见开合者。因如来提醒。始觉现前境性。宛同昔日客主。故其词不谬。○佛言下。启悟动静。阿难答处依稀。如来未便儱侗。故复问其谁动谁静。要知动静二字。较前开合无开合。更深一层。言开合者。暂时动。犹有不动之时。无开合者。暂时静。犹有不静之时。今问谁动谁静者。令知谁为永动。谁为永静也。答以佛手不住者。不惟目前开合。名为不住。即当未开合前。既开合后。亦始终不住。以本是不住法故。答以见性尚无等者。上说无有开合。乃对动言静。其实见性从本以来。无有动时。对谁说静。故云尚无有静。静相尚无。况复说动。亦不可得。故曰谁为无住。无住即动也。是则动静二相。迥无所有。乃真不动。晓了此者。则楞严大定。常住妙果。不患其不得矣。

  三一言印定

  佛言如是。

  谈理入微。见处自真。故印言如是。正脉云。当知此中。但举佛手。为一切外境之例。既知佛手开合。与见性无干。则凡一切万象。及诸世界。任其纷乱动止。皆与见性无干矣。若人于万象中。忽然觑见此不动之性。常恒不昧。何至为境所夺。妙之至也。约外境启悟竟。

  二约内身启悟(外境与性尚疏。动静易见。内身与性最亲。动静难分。故此复约内身启悟。)三 一例示尘空。二启发开悟。三一言印定。 初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

  阿难已悟外境同客。见性同主。正当举一三反之时。故如来即于是时。例彼所说。次约内身见性。而示尘空义也。飞光左右者。为欲引头令动。乃因之以辨见性耳。头在阿难。即为内身。回首左右者。光引头动。宛同空里之尘。左盻右盻者。头动见静。宛同尘外之空。但此义人所难知。其犹云驶舟行。宛似月移岸动。究竟月岸本无移动。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见分。今头动见静亦然。唯有慧心者。乃可神契。

  二启发开悟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盻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初启悟头动。明知头因光动。乃故意为问者。令知一向循尘。因而身不自在。设不循尘。则内身自若矣。答以见妙宝光。来我左右者。已知循尘也。故左右观。头自摇动者。既已循尘随观。头自然动。设欲不动。亦不可得。以此为例。则此身从朝至暮。劳碌奔波。竟年无休息之日。毕世绝安逸之时。总为循尘。更无他故。此自悟头随境转。宛同空里之尘也。○阿难下。启悟见静。以阿难虽悟头随境转。未说见性无干。恐堕似是。终非真领。故复问其为汝头自动耶。为复兼见亦动。答以头自动摇。而我见性尚无有止等者。自字与上不同。上是自然义。此是拣他义。言一向迷见为眼。只说头摇眼转。并见亦动。今则不然。明其头为自动。与彼见性了不相关。以此为例。则此身千里万里。乃至死此生彼。亦唯自动。迥然与见性无关。此悟头动见静。宛同尘外之空也。又自者。由来义。言我头自动者。不唯顾盻佛光。名之为动。即在未顾盻前。既顾盻后。亦无不动。以由来便是动转法故。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者。止即是静。对动而言。言此见性。不唯于未顾盻前。既顾盻后。名之为静。即正顾盻时。亦无有动。以由来元自无有动故。对谁说静。故云尚无有止。止相尚无。况复动摇。益不可说。故云谁为摇动。此亦深一层义也。

  三一言印定

  佛言如是。

  如是者。印其所说身见尘空。动静酷似。将必舍动摇之身。而取不动之见矣。正脉云。若人悟此。恒常不随身转。则日用动用中。行住坐卧。皆在自性定中。其与闭目想空。自堕法尘之影者。天渊悬绝。志公云。无相光中常自在。即斯义也。如来借昔显今竟。

  三普责知而故违二 一料其必知取舍。二责以故相违背。 初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初料其悟昔。于是普告者。因陈那已悟客尘。阿难俱识动静。欲令大众。同悟同识。与彼二士。把手共行也。若复众生等者。虽泛言众生。而意指现会。言陈那详辩客尘。义亦甚悉。若复现前众生。闻其所说。自应同彼。以摇动者名尘。以不住者名客。此料其于昔必悟也。○汝观下。料其知今。言于昔既悟。于今自应类知。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明是尘空。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明是客主。此何所不明。想已知取舍矣。

  二责以故相违背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初责以故违。云何者。怪责意。意谓。设若不知身境动摇之义。则是彻底迷昧。取舍颠倒。无足怪矣。云何汝今。亦知以动为身。同彼尘义。以动为境。同彼客义。犹故不舍。乃从始初生。洎终将死。一期在身境中执我我所。念念生灭。反将眼根中真常不动之性。遗而失之。明是知而故违。真为颠倒行事。成可怪也。○性心下。判其失利。性心失真。牒上遗失真性。认物为已。牒上念念生灭。以身境皆物。于中执我我所。则是认物为己耳。性心失真。必堕生死。认物为己。不出身境。故曰轮回是中。是中即身境中也。无边生死。浩劫往复。非有魔驱鬼制。岂是地设天成。原其所由。唯以知而故违。取舍颠倒。故曰自取流转。言自取者。亦深警之意也。显见不动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一终

返回目录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