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张慈田文集:四念处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张慈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张慈田文集:四念处

 

  张慈田 译述

  古早古早,佛陀向比丘众说了微妙的解脱烦恼、生死的法门,这个法门叫做四念处(或四念住),至今佛弟子依然热衷的在遵行修持。

  唯一解脱之道

  彼当时,佛陀与众比丘都坐定了后,佛陀开始说法:

  诸比丘!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达解脱此生此世的忧愁苦恼及断绝来生的受胎轮回,自知自证涅槃,这条道路叫做四念处。什么是四念处呢?

  诸比丘!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自己身躯的活动,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则能消除爱欲、苦恼;对于感受,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则能消除爱欲、苦恼;对于心念的活动或心的影像,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则能消除爱欲、苦恼;对于诸法因缘,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则能消除爱欲、苦恼。

  身念处

  I、呼吸

  诸比丘!怎样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观察身躯呢?

  当你在树林中,在无人静处,或在大众共修会中,盘腿而生,身躯端正,心念专注呼吸的出入。

  当你在呼气的时候,注意呼出去的气,心中明明白白:「我呼气」;

  当呼出长气的时候,注意到呼出长气,心中明明白白:「我呼长气」;

  当呼出短气的时候,注意到呼出短气,心中明明白白:「我呼短气」。

  当你吸气的时候,注意吸入来的气,心中明明白白:「我吸气」;

  当吸入长气的时候,注意到吸入长气,心中明明白白:「我吸长气」;

  当吸入短气的时候,注意到吸入短气,心中明明白白:「我吸短气」。

  你必须要自我训练,觉察自己的每一口的呼气及气息的长短,以及觉察自己的每一口的吸气及气息的长短。

  你还必须要自我训练,使呼气渐渐微细安静,使吸气渐渐微细安静。

  II、身躯

  此外,你应该这样生活:注意观察自己的身躯,或注意观察他人的身躯,或注意观察自己与他人彼此的身躯,或观察自己身内现象的生起,或观察身内现象的消灭,或观察身内现象的生起与消灭。由于这样的专心观察而认识身躯的真相,由于这样的观察与思惟,就得于生活中无所染着,对世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就得无所执着。

  III、姿势与活动

  诸比丘!在行路时,须要明明白白:「我行路」;

  在站立时,须要明明白白:「我站立」;

  在坐着时,须要明明白白:「我坐着」;

  在卧着时,须要明明白白:「我卧着」。

  无论身躯处于行、住、坐、卧,或其它活动,如前行或后退;前瞻或后顾;曲或伸;穿衣或持钵;吃或喝;嚼咀或品味;讲话或静默;都须要明明白白彼当时的状况。

  IV、不净观

  诸比丘!应该观察肉体,自脚底以上,头顶以下,包藏了种种的不净。肉体含藏着三十二种成分,包括:头毛、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脑;心、肺、肠、肠膜、胃中物;肝、胆、脾、胃、肾:血、泪、涕、涎(唾液)、痰、汗;脓、油、脂肪、关节滑液、屎、尿。应该这样观察肉体含藏着种种的不净。

  V、四大元素

  诸比丘!无论做什么事,也无论在什么所在,应该观察身躯由坚硬件(地大)、流体(水大)、冷热(火大)、动静(风大)四大元素的组合。

  VI、尸体观

  诸比丘!在墓地看见腐坏的尸体,死一日,二日三四五日,身躯胀大、黑青、腐烂,恶臭四散。思惟自己的身躯也是具有这种腐坏的性质。腐烂败坏的身躯慢慢就变成无血无肉的白骨,颅骨、手骨、脚骨、胫骨、肢骨、臂骨、脊骨分解四散,年久月深,骨节就渐渐腐败,化为泥土,自己的身躯具有这种腐坏的性质。由于这样观察与思惟,就得于生活中无所染着,对世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无所执着。

  受念处

  诸比丘!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如何观察感受呢?在经历每一个生活的片段时,会产生感受,当生起愉快的感受时,须要明明白白了知生起「愉快的感受」;当生起不愉快的感受时,须要明明白白了知生起「不愉快的感受」;当生起中性(不苦不乐)的感受时,须要明明白白了知生起「中性的感受」。对自己要注意观察感受,对他人要注意观察他的感受,对自己与他人互动也要注意观察彼此的感受变化;要注意观察感受的生起,也要注意观察感受的消灭,要注意观察自己与他人感受的生起与消灭。由于这样的专心观察而认识感受生灭的真相,由于这样的观察与思惟,就得于生活中无所染着,对于世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无所执着。

  心念处

  诸比丘!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如何观察心意?

  当贪欲强盛时,应该明明白白注意观察「贪欲强盛」,若心离贪欲,应知「心离贪欲」;

  当瞋恚强盛时,应知「瞋恚强盛」,若心离瞋恚,应知「心离瞋恚」;

  当愚痴强盛时,应知「愚痴强盛」,若心离愚痴,应知「心离愚痴」;

  当心念修持或躁动;圣洁或卑劣;无染或染着;专注或散乱;解脱或束缚;如是种种心意、种种念头部应该明明白白。

  法念处

  I、五盖

  诸比丘!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如何观察诸法(精神的对象)呢?

  应从障碍修行的五盖去观察。若爱欲生起,须要明明白白了知「爱欲生起」;

  若无爱欲,须要明明白白了知「无爱欲」;

  若爱欲从未生状况而生出,如实了知「爱欲生出」;

  若爱欲从已生状况而舍离,如实了知「爱欲舍离」;

  若爱欲已舍离而于未来不再生出,如实了知「爱欲不再生出」。

  对于瞋恚、惛沈、掉悔、多疑的观察,也须要同样的如实了知。

  II、五取蕴

  诸比丘!应该如何从五取蕴观察诸法呢?自己须要明白色(四大)的性质,色的生起,色的坏灭;感受的性质,感受的生起,感受的消失;思想的性质,思想的生起,思想的消失;业行的性质,业行的生起,业行的消失;意识的性质,意识的生起,意识的消失。

  III、六根

  诸比丘!应该如何从六根接触六境观察诸法呢?须要明明白白眼根对色境(物体),及明明白白对眼根接触物体生出束缚;若束缚从未生状况而生出,如实了知「束缚生出」;若束缚从已生状况而舍离,如实了知「束缚舍离」;若束缚已舍离而于未来不再出生,如实了知「束缚不再生出」。对于耳根接触声音、鼻根接触气味、舌根接触滋味、身体接触外物、脑部接触信息的观察,也都须要同样的如实了知。

  IV、七觉支

  诸比丘!应该如何从七觉支观察诸法呢?若自己有念念分明的觉支,即知「有念念分明的觉支」;若没有念念分明的觉支,即知「没有念念分明的觉支」;若念念分明的觉支从未生状况而生出,如实了知「念念分明的觉支生出」;若念念分明的觉支已生出来而修习圆满,如实了知「念念分明的觉支修习圆满」。对于抉择觉支、精进觉支、喜乐觉支、轻安觉支、禅定觉支、舍(平等)觉支,也都须要同样的如实了知。

  V、四圣谛

  诸比丘!应该如何从四圣谛观察诸法呢?若自己如实知「这是苦」,如实知「这是苦的根源」,如实知「这是苦的消灭」,如实知「这是通达苦灭之道」,对自身这样观察诸法,对他人也是这样观察诸法,对自身与他人互动,也是这样观察诸法。这就是从四圣谛观察诸法。由于这样的观察与思惟,就得于契合法性,而自然的见到法的本质、得到法的本质、知道法的本质、洞澈法的本质,而于生活中无所染着,对世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就得无所执着。

  获得道果

  诸比丘!若七年中坚心决志修持四念处,可获得两种果证之一,一种是究竟解脱果(阿罗汉果),一种是不还果(阿那含果)。若不说七年,则在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或一年间修持四念处者,可获得究竟解脱果或不还果。若不说一年,则在七个月或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二个月、一个月、半个月或甚至七日修持四念处者,可获得究竟解脱果或不还果。

  郑重推荐

  因为这种法门。早起时修持晚时就见到效果,晚时修持隔日就见到效果,若累积其修持道力,对消除忧恼会真可观,所以,最后佛陀再次提醒及郑重宣讲: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达解脱此生此世的忧愁苦恼及断绝来生的受胎轮回,自知自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处。

  佛陀说了这个法门,众比丘听闻佛陀所说,谨记在心,欢喜奉行。(本文参考中部第十经、长部第二十二经、中阿含经九八经、增一阿含经壹入道品第十二之一)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