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林衲子心:关心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林衲子心:关心

 

  文/见风法师

  生活在群体的世界中,总有关心别人或被人关心的机会,但为什么付出关心时总和别人有距离?而被别人关心时却感到负担及压力?为什么自他的一念关怀、善意,不能真正使人受惠呢?

  在《增一阿含经》中有一段记载:佛陀时代,一位比丘起了烦恼去找阿难尊者,经过几次的劝发,比丘仍很苦恼,这时,阿难尊者便陪着比丘去向佛陀求助。最后,比丘不但解除了烦恼,更因为对佛法有深刻的体悟,而受到佛陀的赞扬。阿难尊者一个简单的动作,流露出无量的慈悲,也道尽了“关心”的真谛。

  “关”字中的“”是以丝贯于杼中而织的意思,所以“关”有打通的意思,而“关心”正是藉由自己的真心打通他人因难过、困苦而紧闭的心扉,让人离苦得乐。从上述阿难尊者的行仪来看,怎样才是真正地关心他人呢?

  真正的关心不是滔滔不绝的言语或无止尽的劝说、建议,而是能对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也就是“将心比心”。给对方空间,却又不让对方感到孤单,在必要时伸出援手;给对方一些时间,又不让对方等待,在对方需要时又能及时赶到。一颗慈悲厚道的心,自然能善护念对方而不给予压力,像阿难尊者善待起烦恼的比丘一样,劝发但不沦于唠叨,放下但不放弃,陪伴着对方跨越烦恼。想想,自己情绪低落时,什么样的人最让自己感到温暖?如此就不难明白要如何关心他人。

  一颗能体谅、包容的心,自能明白关心外亦要善观因缘,了解别人真正的需求。如果对方希望安静,何必上前叨扰?如果对方不希望惊扰大众,又何必大肆宣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必须放下自己既有的看法,并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关心他人,体贴别人的需要,给予适切的帮助。

  “关心”更深的一层意涵,是以自己和谐、宽厚、平静、体谅、慈悲的善心,启发他人心中良善的种子,并令其发芽、茁壮,得以转化烦恼。想到三千年前,舍利弗尊者以一颗慈悲心感化人蟒,让人蟒在临终的那一刻发起慈悲心而离苦得乐,不啻是舍利弗尊者关心人蟒而带来的最大献礼。《楞严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无论以何种行动表示,都不离心。只要自己起了一念关怀、护念的心,对方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看似外在的互动,其实更是心念的交流。给对方一个安详、慈悲的法界,让他人感到安慰、启发善心,这便是关心的真谛。

  训练自己的慈悲心,让自己懂得关心他人、关心世界,让一个良善的循环从自己开始,用自己的心光消泯彼此的藩篱,照破黑暗,让彼此的心光照耀大千世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