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来源:   作者:观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

 

  卷第六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

  内容提要:

  眼色为缘,生于眼识,都无处所。即是说,眼界、色界、眼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耳、声为缘,生于耳识,都无处所。耳界、声界、耳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鼻香为缘生于鼻识,都无处所。鼻界、香界、鼻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舌味为缘,生于舌识,都无处所。舌界、味界、舌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身触为缘,生于身识,都无处所。身界、触界、身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意法为缘,生于意识都无处所。意界、法界、意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一 眼界色界眼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

  白话解

  佛接着说:“阿难,为什么说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依你所明,眼根和色尘为缘,生成了眼识。你认为这眼识是因眼根生,限于眼界,还是因色尘生,限于色界?

  阿难,若说眼识因眼根生,与色界无关,与虚空无关,即使有眼识,有什么用?你的见性又不是青黄赤白,不知是什么,怎能建立眼识界?

  若说眼识因色尘生,当眼对无色的虚空时,则眼识应灭了,你怎识得虚空?

  原文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1,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注】

  1 合则中离,离则两合 如果说眼根与色尘合为眼识,即是说眼识中有一部分是眼根,一部分是色尘。眼根能知,色尘无知,能知与无知之间,应当有一个相离的界,就是“合则中离”。所成的眼识中,一部分与眼根合,一部分与色尘合,就是“离则两合”。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成立的。如此综合推度,不可能建立眼识界。

  白话解

  若色相变迁之时,你能认识这色相在生灭变迁,而眼识无生灭,这样怎能构成眼识界?

  若眼识随色相而变,识与色无界限可言。若只有色在变而识恒不变,说识从常变的色尘生,便不能识得不变的虚空。

  如果说眼根与色尘合成眼识,合则中离,离则两合(见前注解)。体性杂乱,怎能建立眼识界?

  由此可知,眼根、色尘、眼识,这三界都无处所。即是说,眼界、色界、眼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二 耳界声界耳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

  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白话解

  阿难,依你所明,耳根和声尘为缘,生成了耳识。你认为这耳识是因耳根生,限于耳界,还是因声尘生,限于声界?

  阿难,如果说耳识因耳根生,当无动静二相之时,耳根应无所知。

  若肯定耳根无所知,连知都没有,眼识是什么样子?

  若说耳识从耳闻生,无动静的变化,便无什么可闻。难道耳根和色尘、触尘相杂生成耳识界?那么从什么能建立耳识界?

  若说耳识因声尘生,耳识生于声尘,则与耳根闻性无关。无听闻性则不能闻知声相在什么地方。

  原文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

  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

  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若耳识真的生于声尘,又因为耳根能闻而有声相。耳根亦应闻到耳识,若闻不到耳识,也就没有耳识界。

  耳根能闻耳识,则耳识同声尘一样,耳识被闻了,谁知耳识、谁闻耳识?

  若不知谁闻耳识,便同草木一样。

  不会是耳界和声界杂成耳识界。这耳识界中,你能划得出这样的界吗?怎能分出界内界外是什么样子?

  由此可知,耳根、声尘,耳识这三界,都无处所。耳界、声界、耳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三 鼻界香界鼻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白话解

  阿难,依你所明,鼻根和香尘为缘,生成了鼻识。你认为这鼻识是因鼻根生,限于鼻界,还是因香尘生,限于香界?

  阿难,若说鼻识因鼻根生,那么,你心中什么是嗅知香气的鼻?是你像双爪的鼻子还是你的动摇的嗅闻性?

  若说是肉鼻子知香,肉鼻子属于身,身知是触觉,身不是鼻,说是触即是客尘。还没有鼻名,怎能立界?

  若说是嗅闻性嗅知香气,你心中又是什么觉知香气的?若是肉身觉知,则是身触,不是鼻触。

  原文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

  臭则非香,香则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白话解

  若是虚空觉知,是空自知不是你的肉身觉知。那么,你觉知的心在虚空,你的身不能觉知。今日的阿难,不知在哪里了。

  若是鼻识因香尘生,香气自己知香,与你有何相干?

  若说香臭之气必从你鼻生,世间奇臭的的气本是来自伊兰,殊香的气本是来自旃檀,假如没有伊兰和旃檀这类气味,你嗅自己的鼻子,是香还是臭?

  臭不是香,香不是臭。若你同时闻到香臭两种气味,你一个人,应有两只鼻子,应有两个阿难向我问道,有两个阿难,哪个是真阿难?

  若生出气味的鼻子只有一个,则气味无二,香即是臭,臭亦是香,香臭不分,还有什么香界?

  原文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空。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若说鼻识因香味生,识因香而有。就像前面说的眼识因眼能见而有,则眼识不能见自己的眼一样,以此类推,如果鼻识因香而有,那么,鼻识应不知香味。

  因此,如果鼻识知香味,就不是鼻识因香而生,如果不知香味,就不能说是鼻识。

  如果香味不为鼻根所知,则不成香界。

  如果鼻识不知香味,则鼻识界不是从香建立的。

  没有鼻识这个中间,内根外尘也不成立,种种嗅闻性,毕竟同虚空一样。

  由此可知,鼻根、香尘、鼻识,这三界都无处所。鼻界、香界、鼻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四 舌界味界舌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

  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白话解

  阿难,依你所明,舌根和味尘为缘,生成了舌识。你认为这舌识是因舌根生,限于舌界,还是因味尘生,限于味界?

  阿难,若说舌识只因舌根生,那么,在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等等,便不会各有各的味道。

  你试尝自己的舌头,是甜是苦?若你尝到苦味,是哪一处来尝?不是舌头自己尝自己,谁有知觉?舌性不苦,苦味不自生,怎能立界?

  若说舌识只因味生,则舌识自己是味了,舌根尝味就是尝舌识了,等于是自己尝自己了,怎能知是味不是味?

  原文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再说,种种味不是一物所生。既然味从多物所生,而识因味生,就应该有许多识体。

  若舌识体只有一个,舌识体因味生。那么,咸淡甘辛等味,应合为一味,没有差别,便无法识别咸淡甘辛了。既不能识别种种味道,就不应叫舌识了。怎能建立舌界、味界、舌识界?

  不应是虚空会生出你的心识。说舌根与味尘和合生出舌识,则舌识原无确定的自性,怎能成界?

  由此可知,舌根、味尘、舌识,这三界都无处所。舌界、味界、舌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五 身界触界身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白话解

  阿难,依你所明,身根和触尘为缘,生成了身识。你认为这身识是因身根生,限于身界,还是因触尘生,限于触界?

  阿难,若说身识因身根生,当无合离二相时,身根怎能识?如果说身识因触尘生,与你身毫无关系,有谁是没有身能知合知离的?

  阿难,物与身触时,物无觉触性,不知有触,只是身有觉触性,觉知有触。

  身与触合,身能知触,这时可说身即是触,触即是身,二者无异。

  而二者又非一,触并不等于身,身也不等于触。

  可知,身根与触尘,这二处原无处所。

  原文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所触之物与身贴合时,触与身融为一体;所触之物已与身离,觉触性则如虚空一样。

  内合是或外离时,都不成觉触性,怎成建立身识?身识不立,内入与外尘等于空无,从什么建立身识界?

  由此可知,身根、触尘、身识这三界,都无处所。身界、触界、身识界,都是虚妄。既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而有。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

  六 意界法界意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白话解

  阿难,依你所明,意根和法尘为缘,生成了意识。你认为这意识是因意根生,限于意界,还是因法尘生,限于法界?

  阿难,如果说意识因意根生,在你意根中,必有所思,才有你的意念。若无先前的法尘,意念无从生。离了因缘,没有形相,意识怎起作用?

  意即是你的识心,意与思量及识的了别性,是同是异?

  原文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若异意不同,应无所识。

  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1。

  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注]

  1若有所识,云何识意据会解作者惟则注,“若异意而又自有识,则何名意识?盖识意语倒也。”

  白话解

  若意识与意根同,怎能说意根生意识?若意识与意根异,意根则不能有所识。

  若意根不能有所识,怎能说意根生意识?又若意识自有所识,怎能叫做意识?

  说意根与意识同或异,都不成立,怎能建立意根、法尘意识三界?

  若说意识因法尘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你试观察色法、声法、香法、味法与触法,这前五尘,人们都能分明了别其相状。这五尘分别为前五根所摄,不是意根所摄。

  原文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如果确认意识因法尘而生,你认真观察,种种法尘是什么形状?

  若离了色空、动静、通塞、恬变、离合、生灭等法,越过此等法相,不可能另有什么法了。

  生,即因色空等种种法相而生;灭,亦因色空等种种法相而灭。除此之外别无生因,找不到意识的生因是什么形相,怎能立界?

  由此可知,意根、法尘、意识这三界,都无处所。意界、法界、意识界,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答疑

  有人说:

  即使人脑死亡,藏识真相仍然不灭。

  若此【因缘灭】则相续灭,很显然,这个是对于妄识妄心而言的,也即是对于分别事识来说的。这是确定无疑的。

  转识藏识若异者,藏识非彼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然彼真相不灭。大慧,识真相不灭,但业相灭。若真相灭者,藏识应灭。若藏识灭者,即不异外道断灭论。

  这段话可以肯定六识灭,藏识不灭。也是确定无疑的。

  至于说,即使人脑死亡,藏识真相仍然不灭。这句话值得斟酌。问题是脑死亡后,藏识存在哪里?如果无载体,怎么存在?

  藏识是八识中的一种,整个八识理论都属于佛教的认识论。而认识论明显是研究人的认识的。离开了活着的人,认识是不存在的。

  藏识是胜鬘经开始提出来的,藏识的含义就是能持能藏,藏识种子是熏习而成的,在善恶无记三性中属于无记。

  这就是人们的记忆功能产生的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就是人们用以认识事物的参照系。藏识中的种子是无记的,就像仓库里的工具一样,善人拿了工具会做善事,恶人拿了工具会做恶事。所以楞伽经说藏识是兴造善恶诸业之源。

  凡夫六识不能灭,只有圣贤断了因缘才能泯灭六识。所谓六识泯灭,并不是人们失去了认识事物的功能。而是在如幻三昧中,十分灵明,一样有见闻觉知,只是不攀缘,不起心动念,就断了因缘,不再生妄想,达到烦恼的止息,从而获得心的解脱。

  妄识转正智,说到究竟,并不是在灭了妄识后再生出一个正智,而是即妄成真。所以说真妄不二。

  说“人死后,藏识还存在”。应该能找到一个载体才能成立。

  世尊在阿含经就强调无我,在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中,专立一品批判实有补特伽罗(我),如果承认有一个实有的补特伽罗,就把佛教的理论引到迷信离形不灭的灵魂上去。如果有这个永恒不灭的主体,就是承认了有第一因,佛教的缘起理论就全盘瓦解了。

  《楞严经》说的虚妄所【觉受】之性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句话后面的具体解释都是说有为诸法都非因缘性也非自然性。结合楞严经的解说和楞伽经的观点,就容易明白。凡夫与圣贤都有这个妙真如性,问题在于凡夫在迷,未证观自在的阿难及会中未得无学的大众,都认贼做子,颠倒妄想。圣贤在悟,此如幻境界,像坛经说的纷繁永处那伽定。“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涅槃相如是”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一

  内容提要:

  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温陵禅师戒环曰:

  既非因缘自然,是谓妙真如性也。前近取诸身显如来藏,故依阴入处界四科以明,虽悟一身,未融万法。根境尚异,见性未圆。后复远取诸物,圆示藏性,故依地水火风空见识以明,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体。法法圆成,尘尘周遍。法界颂云:

  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此七大之大旨也。

  谓之七大,以性圆周遍含裹十方为义。所以有七者,万法生成不离四大,而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故也。前五无情所具,后二有情兼之。今举其七,则万法该矣!

  然彼大性,先非水火,亦非空识,全一如来藏体,循业发现而已。七大既尔,万法皆然。凡我依正,先非根身,亦非器界,皆即循业之相,性真圆融,初无生灭。所以,阿难蒙佛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了知世间诸所有物,皆即妙心含裹十方。反观幻身,起灭无从,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1,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注】

  1 中道了义一般以不偏不倚为中道,也就是不片面认识,不走极端,不绝对化的辩证观点。《宗镜录》说:“以一真心,不住有无二边,故称中道。”《楞伽经卷二》说:“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 《中论》三是偈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八不偈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八不,具体揭示了不着二边的中道义。未说到实相的方便法门都是不了义法,指出了实相的法门是了义法。符合中道的说法,称为中道了义。

  白话解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来经常说和合性及因缘生,说世间种种变化,都是四大和合发生的现象。为什么如来今时完全排除因缘生及和自然性?我还没有明白世尊所说的意义。请垂哀悯,为我们开示中道了义,离一切世间戏论。”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因为你已厌离了声闻乘、缘觉乘这些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所以我今为你开示第一义谛。

  为什么你还不能舍离世间戏论,还受妄想因缘困扰呢?你虽多闻,但欠实修。譬如口中谈药的人,说得头头是道,真药在眼前,却认不得,如来说太可怜了。

  你好好听着,我今为你分别开示,亦令此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能通达诸法实相。”

  阿难默默地承受佛的圣旨。

  原文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

  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白话解

  佛说:“阿难,你刚才说,世间种种变化,都是四大和合的现象。如果地、火、水、风各各无和合性,则不能互相杂和;

  譬如虚空与种种色,不能杂和。若有和合性,相互杂和即生变化。变化则有始生终灭,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像旋火轮,永无止息。像水结成冰,冰化成水,年年轮转不已。

  一 地大种无自性

  原文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

  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1。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注】

  1 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数学里面有一个命题:把一分为二是1/2,再分为二是(1/2)2,如果无限地分下去,是(1/2)n,其中n是自然数,当n趋于无限大时,(1/2)n的极限值等于零。这个极限值不是真的零,它和零非一非异。把邻虚尘析成空,不是真真正正的真空,它与真空非一非异,说是真空。

  白话解

  你看地大种,粗是大地,细是微尘,直至分成接近虚空状态为邻虚尘。

  这已到极微色的边缘,把邻虚尘再分七次,便说这是真空了。

  阿难,如果邻虚尘真能析成虚空,那么,虚空亦应能合成色相。

  原文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1,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2。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从字面上理解:色的实相即是空,空的实相即是色。离文字相,离是非二相,入中道了义,色空非一非异。下文关于火、水、风等的阐述,都是一样。

  2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众生,指不同的人,亦指人们心中生出的种种不同的相。所知量,指各人心中既有的知识,这既有的知识是对现识进行判断、决定爱恶取舍的标准。业,包括现业和宿业,现业即现前身口意造成的业,宿业即无始以来积聚的身口意三业。循业,指以现业宿业为缘;发,是发生,因妄心而生;现,是显现。合起来的意思是:各人随自己的希望心,以尘缘分别影事及既有的是非标准为缘,思维了别,生成识相。

  白话解

  你说和合生出世间种种变化之相,我问你,你能说明用多少虚空和合而成一邻虚尘吗?不应是邻虚尘能够合成邻虚尘吧?

  把邻虚尘析成虚空,你能说明还有多少色相和合在析成的虚空里吗?

  还有色相组合的不是虚空,虚空不可能合成色相。色还可析成邻虚尘乃至近似虚空,虚空怎能合成色相?

  你原来未了解如来藏之性,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此段文意,参照注解来理解。)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二 火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1,日前求火。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注】

  1 阳燧凸透镜。

  白话解

  佛接着说:“阿难,火大种没有自性。你看,城中准备煮饭的人家要取火,手拿着阳燧,对着太阳取火。

  阿难,和合是什么意思?我和你和一千二百五十比丘,合成一个集体。这集体是个体组成的,各有各身,各有各所生的氏族姓名。例如舍利弗,姓婆罗门,优楼频螺,姓迦叶波,你阿难,姓瞿昙。

  阿难,若说火性因和合而有,他执镜对着太阳求火,烧着了艾绒,这火是从镜出?是从艾出?是从太阳来?

  原文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白话解

  阿难,若火从太阳来,应能烧着你手中的艾绒,阳光照到的林木都应烧燃。

  若火从镜出,自然镜中的火出来烧着艾绒,为什么镜不被烧熔?你执镜之手也不见烫?怎么解释?

  若火从艾出,何必要用镜对着太阳聚光,艾绒才着火?

  你再想想,镜在你手,太阳在天,艾本是地生;这火呢?从何方游历到此地?

  太阳与镜隔这么远,不会和,也不会合,不会是火光无所从来而自有。

  原文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白话解

  你原来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应知世人在哪里求火,哪里便有火生。世界上任何一处都能执镜求火,这火并无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三 水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注】

  1 方诸玉石做的盘子,里面有玉石做的珠子。

  白话解

  阿难,水大种没有自性。或流或止,其性不定。室罗筏城中有几个号称仙人的迦毗罗、斫迦罗、钵头、摩诃萨多,这些幻术师采月精水配制迷幻药。他们在月明之夜,手执方诸6,承接月中露水。

  他们说这是月精水。你想想,这水从珠出?空中自有?从月亮来?

  原文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

  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白话解

  阿难,若说从月来,月能在远方令盘中珠生水,所经的林木都应有水流。

  林木若有水流,何必用方诸求月精水?若无此水流,可知水也不从月来。

  若说水从珠出,这珠应当随时出水,何待半夜月明之时才有水出?

  若说此水是空中自有,虚空无边,水应无际,从人至天都满是水,还有水陆空之分吗?

  你再想想,月在天边,方诸在手,承接珠水的盘,这都是人为的安排。究竟水从何方流注到此?

  月和珠相隔这么远,不能和,不能合,不会是月精水无所从来而自有。

  原文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白话解

  你原来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在哪里执方诸求月精水,哪里便有水出。世界上任何一处都能执方诸求水,这水并无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四 风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1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注】

  1         僧伽梨 又名袈裟,僧人披的外衣。

  白话解

  阿难,风大种无体,没有自性,时动时静。众人在堂内静坐时,你从外边入来,随入随整理衣衫,搧动袈裟角,旁人会感觉到有微风拂面。这风是出自袈裟?是发于虚空?是出自人面?

  阿难,若说这风出自袈裟,等于你披着风,这风已飞到别人面上,这袈裟应不再在你身上。我现在说法,坐着不动,你见我身上的袈裟有风吗?不会是袈裟有藏风之处吧!

  原文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曾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白话解

  若说风发自虚空,你衣不动时,何以无风拂人面?虚空常住,应常有风生才是。当无风时,虚空应当灭了。如果灭风可知,灭的虚空是什么形状?

  若有生灭,不能称为虚空。既然称为虚空,怎会有风从空生?

  若说风出自被拂人之面,风从面生,应当先拂你自己的面。你整衣为什么有风拂别人之面?

  你再认真想想,你整你的衣,面在别人处,虚空寂然,不会流动。这风究竟是从哪里鼓动来到这里?

  风性和空性截然不同,不能和,不能合,不会是风无所从来而自有。

  原文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白话解

  你原来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性,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你一人在一处轻轻搧动衣角,便有微风生。任何人在任何处搧动任何东西,都有风生,应知这风并无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二

  五 空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

  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白话解

  阿难,虚空无形无状,因为与色对比才显出虚空。室罗筏城,距河较远,无论贵族的刹利种姓、婆罗门种姓或是商贾、农夫,不管是利根者或苦行人,建新居时,都挖井取水。

  挖井之时,出土一尺,见井中有一尺虚空;如此乃至出土一丈,便见井中有一丈虚空。井中虚空多少,随出土多少而定。

  究竟这虚空是从土出?是因挖井而有?或是无因自生?

  原文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回无通达。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

  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白话解

  阿难,若说这井中虚空无因自生,未挖井时,何以只见实地,不见下边有无碍的空间?

  若说空间因出土而有,当土出时,应见有空入到井里。若土出时不见有空入去,怎能说空因出土而有?

  若没有出入,应该是空与土原来无异,无异就是同一物。然则,土出之时,为何不见空出?

  若说因挖的动作而有,应不待土出才见到空间。若不因挖的动作而有,挖出了土,怎么会见到空间?

  原文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1。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注】

  1 五大 古印度有四大之说,认为宇宙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称四大元素为四大种。把人体比做小宇宙,用四大说来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认识活动。四大说属于世间法,修学佛法,离妄归真,或说即妄成真,要从破除妄有入手,为了破妄有,佛说空法,依有立空,四大种加上空大种,便成了五大种。简称五大。佛说了空法,为了破除小乘人对空法的执着,引小乘入大乘,佛说如来藏,说离是非二相,引出中道义。

  白话解

  你再认认真真想想,这空间由人用工具挖土而成,泥土移了处所,便见空间,空间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用工具挖土是实事,空间是虚的,一虚一实,不能和,不能合。不会是虚空无因而自有。

  这虚空之性,圆满周遍,本来寂然不动。应知显现在人们面前的地水火风,合称五大,本性圆融无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阿难,你心沉迷,还未悟透四大本是如来藏之理。你观察这挖井所现的虚空,是出是入?非出非入?

  原文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1,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 性觉真空,性空真觉觉的实相是真空,能修炼到觉性空寂,当六尘扰乱时,觉性不动,便说是真空。所谓真空,不是枯木死灰的顽空,不是什么都无的恶见空,而是智慧观照、不离正觉的真空。智者在三摩提中的境界是:非有为非无为,非有觉非无觉,非空非非空。

  白话解

  你全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的本性,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阿难,在哪里挖井,哪里便见井空。十方挖井,十方井里都空。虚空之性,圆满十方,无有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六 见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祗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白话解

  阿难,见觉本来无知,因摄受色相和空相,才有所见。你今在祗陀林,早晨见明,傍晚见暗;半夜时分,月亮当头便见明,无月之夜便见暗。是明是暗,由人的见觉作出分别。

  究竟这见觉与明暗之相及虚空之相,同为一体?各各异相?亦同亦异?非同非异?

  原文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

  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白话解

  阿难,若说这见觉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原来是同为一体。然而明与暗,两种不能并存。暗时无明,明时无暗。

  若见觉与暗同体,明时则见觉亡了;若见觉与明同体,暗时则见觉灭了。亡了灭了怎能分辨明暗?

  明暗性相反,见觉无生灭,见觉怎能与明或与暗同一体?

  原文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白话解

  若这见觉,与暗与明都不能成为同一体,你离了明暗,离了虚空,试分析这见觉究竟是什么模样?

  若离明暗及与虚空,你的见觉只能是龟毛兔角。

  明、暗、虚空,这三事完全不同,怎能建立见觉?

  明暗截然相反,怎能或同?离明暗虚空则无见觉,怎能或异?

  虚空与见觉,本来没有边界,怎能说非同?能见暗亦能见明,而见性不变,怎能说非异?

  原文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白话解

  你再详详细细审察,想到清清楚楚,明随太阳有,暗随黑夜生,通是虚空的属性,塞是大地的本然。能见的见觉,究竟从何而来?

  这见觉本来空寂,不是和成,不是合成,不会是见觉无因而有。

  见闻觉知之性,圆融周遍,本来寂然不动,与无边无际的寂然不动的虚空,加上动摇无定的地水火风,合称六大。本性圆融无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阿难,你心沉迷,还未悟透你的见闻觉知,本来是如来藏之理。你应当观察这见闻觉知,究竟是生是灭?是同是异?还是非生非灭?还是非同非异?

  原文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1,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 性见觉明,觉精明见 性见,指眼根有能见之功能;觉明,指眼根接触尘境产生了视觉。觉精明见的意思是能起分别事识的觉精,缘所见的尘境生出了眼识。

  白话解

  阿难,你还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之性,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眼根能见之性,周遍法界;耳鼻舌身诸根,有听嗅尝觉之性,此等奇妙功能,都周遍法界,遍达十方,无有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七 识大种无自性

  原文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白话解

  阿难,识性没有源头。因虚妄的六根与六尘生出妄识。你看会中诸位圣贤,用眼睛一个一个看,只须像镜子照物那样,不必另做分析,你的眼识便能在人群中逐一指点,这个是文殊,这个是富楼那,这个是目犍连、这个是须菩提、这个是舍利弗。

  你认为这了别的眼识性生于见性?生于色相?生于虚空?或没有因缘,突然而生?

  原文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白话解

  阿难,若说你的眼识是生于见性,假如没有明暗、色空等尘境,四种都没有,原来你的见性什么都没见到,见性无所见,怎能生出识相?

  若说你的识性是从相生的,不是从见性生的,不能见明,亦不能见暗,不能见明暗,则无法分辨色空,无色空等相,怎能生出识相?

  若说生于虚空,无关见性,无关色相。无见性则不能作分辨,自然不知明暗色空。无色相则无所缘,见闻觉知无处可立。

  原文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白话解

  当无见性亦无色相时,识体若空,不外龟毛兔角。识体若有,不同物相。即使你发识,能分别什么东西?

  若说眼识无因而生,为什么白天不在你眼识中生出明月?你再详详细细想想,有眼睛才能见,有尘境才成相;见到形相说是有,不见形相说是无。这识相究竟缘何处出?

  识相变动,见性澄寂,不能和,不能合;听闻觉知之性,与此一样。不会是这识性无因而有。

  若这个识心,本来就无所从出。应知见闻觉知之性,圆融周遍,湛然常寂,亦无处所。识性与见性,加上地水火风空,合称七大。本性圆融无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原文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1,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2,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

  1性识明知,觉明真识 依心内贮藏的藏识种子判别现前诸相,能了了分明,这觉知之性缘尘境了别生成新的识相。是真是妄,因人有别。离相不攀缘,即得正觉。能见如来,妄识即转正智。正智亦名真识。觉与识,非一非异;真与妄,亦非一非异。

  2 含吐十虚 含为收,吐为放。十方界万物万象,能尽收于一心,觉性识性能放至十方,遍览万物万象。

  白话解

  阿难,你心性粗浮,不识从见闻觉知生发的识相本是如来藏之理。你试细细思量,六根、六尘与六识,是同是异?是空是有?非同非异?非空非有?

  阿难,你原来不了解如来藏之性,这如来藏,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无有定处,无非循业而发。

  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其实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见识,无非随缘施设的言说,都无实义。”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三

  原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白话解

  这时,阿难及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顿时身心荡然,涤除尘垢,无有挂碍。

  大众向内观心,可鉴十方,映照十方世界,犹如观看手中拿着的一张叶子,叶脉纹理,看得分明。一切世间所有事物,当下即是菩提妙净圆明的本心,周遍圆融,包含十方色空。

  反观父母所生我的色身,犹如那十方虚空中飘荡的一粒微尘,若存若亡。又如大海中的一泡浮沤,随波逐流,忽起忽灭。了然自知,清净的本来妙心,湛然常住,不生不灭。

  原文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1颠倒想 不历僧祇2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3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4 十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5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6舜若多性可销亡7

  烁迦罗心8无动转。

  【注】

  1 劫 梵文Kalpa,音译劫,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单位。一小劫约一千七百万年,一大劫约十三亿年。

  2 僧祗 梵文Asanknya,音译阿僧祗,表示一个很大的数。一阿僧祗为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一兆为一百亿),即是1045,1后面带着四十五个零。

  3 五浊恶世 形容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是一个很不干净的世界。五浊是:1、劫浊,2、见浊,3、烦恼浊,4、众生浊,5、命浊。(详见卷第八·第二十一章)

  4 泥洹 即涅槃异译。

  5 微细惑 当自心不作意,已离六识之时,在寂静中还有惑乱相,引起烦恼,这是藏识引起的无明烦恼,把这种无明烦恼称为微细惑。

  6 道场 在此,指修入如来地,已获无上觉的境界。

  7 舜若多性可销亡 梵文Sunya,音译舜若多,意译空。有相皆空,空相亦空。

  8 烁迦罗心坚固如金刚之心。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