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五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来源:   作者:观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五

 

  卷第五

  第十三章 六入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内容提要:

  举瞪目成劳见空花,例眼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举手指塞住两耳听到头腔里有声响,例耳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举畜着鼻子闭住呼吸有冷的感觉,例鼻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举舌舐口唇舐久发劳、有病的人感觉苦味、没病的人感觉微的甜味,例舌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举冷手摸热手,热手觉冷;以热手摸冷手,冷手觉热,例身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举醒时回想前尘叫回忆、熟睡失了记忆是忘记,例意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一 眼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白话解

  佛接着说:“阿难,为什么六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瞪目成劳见空花,这是眼根和尘劳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发劳的妄相。

  因明暗二相,便见种种色,色尘入于眼根,生种种妄相。这种功能称为见性。离明暗二尘,见性毕竟无体。

  原文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还要知道,这见性不从明暗二尘来,不从眼根出,不是空中生。

  为什么?若说从明来,明灭转暗之时,见性随之已灭,应不能见暗。

  若说从暗来,暗灭转明之时,见性亦随之已灭,应不能见明。

  若说从眼根出,应无明暗之分。这样的见性,不能辨色。

  如果说是空中生,能见前边的尘象,回归当能见眼根。空自能观,不是眼入。

  由此可知,眼入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二 耳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白话解

  阿难,有人用手指塞住两耳,耳根发劳,便会听到头腔里有声响。这是耳根和尘劳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发劳出现的妄相。

  因动静二相,便听闻种种声,声尘入于耳根,生种种妄相。把人的这种功能听闻性。离动静二尘,听闻性毕竟无体。

  原文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还要知道,这听闻性,不从动静来,不从耳根出,不是空中生。

  为什么?若说是从静来,动时听闻性已灭,应听不到声响。若说从动来,静时听闻性已灭,应无静的感觉。

  若说从耳根出,应无动静之分,这样一来的闻体,不能辨声音。

  若说是空中生,空中有听闻性,便不成虚空。空自能闻,不能说是耳入。

  由此可知,耳入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三 鼻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白话解

  “阿难,有人畜着鼻子,闭住呼吸,久闭成劳,便有冷的感觉。因鼻子与客尘接触分出通塞虚实,乃至闻出种种香臭之气。这是鼻根和尘劳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发劳出现的妄相。

  因通塞两种现象,香尘入于鼻根,生种种妄相,这种功能称为嗅闻性。离通塞二尘,闻性毕竟无体。

  原文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还要知道,这嗅闻性不从通塞来,不从鼻根出,不是空中生。

  为什么?若说从通来,塞时嗅闻性已灭,应无塞的感觉。若说从塞来,通时嗅闻性已灭,应嗅不到香臭之气。

  若说从鼻根出,应无通塞之分,这样的闻机,不能辨香臭。

  若说是从空中生,这嗅闻性应能嗅出你的鼻子。空中自有闻性,不能说是鼻入。

  由此可知,鼻入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四 舌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白话解

  “阿难,有人用舌舐口唇,舐久发劳,若是有病的人,会感觉有苦味,没病的人,会感觉有轻微的甜味。由于有甜苦二尘,显现出舌根的作用。舌头不动之时,便觉淡性常在。根尘发劳,同是菩提心发劳的妄相。

  因甜苦等变化和恬淡二相,便有种种味道,味尘入于舌根,生出种种妄相。这种功能称为知味性。这种知味性,离恬变二尘,毕竟无体。

  原文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还要知道,这尝味性,不从甜苦来,亦尔不因淡有,又不从舌根出,不是空中生。

  为什么?若说是从甜苦来,淡时知味性已灭,应无淡的感觉。若说是因淡有,甜或苦时,知味性已失,怎能分别甜苦二相?若说是从舌根出,应无恬淡与甜苦之分。这样的知味根,不能辨别味道。

  若说是空中生,是空尝味,不是舌尝味,是空自知,不能说是舌入。

  由此可知,舌入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五 身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仍贿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白话解

  阿难,譬如有人一只手冷,一只手热。以冷手摸热手,热手会觉得冷。以热手摸冷手,冷手会觉得热。两手触摸为合,因有离知有合,觉冷觉热,亦因劳而致。这是身根和尘劳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发劳出现的妄相。

  因离或合二种妄尘,有或违或顺的触觉,触尘入于身根,生出种种妄相。这种功能称为觉触性。离了离合、违顺二尘,觉触性毕竟无体。

  原文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还要知道,这觉触性,不从离合来,不因违顺有,不从身根出,也不是空中自有。

  为什么?若说从合来,离时觉性已经灭了,应无离的感觉。或者说从离来、因违有、因顺有,亦是这样,不成道理。

  若说是从身根出,应无离合、违顺之相。你的身根,不能辨别冷热等性。

  若说是空中生,是空觉知,不是身觉知,不能说是身入。

  由此可知,身入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六 意入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1,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注]

  1见闻逆流流不及地 法尘是无表色,是前尘影事在心里涌现出来的影像,眼根耳根没有了别这些影像的功能,只有意根才能了别心内的法尘。所以说见闻不及。

  白话解

  阿难,人劳倦了便睡,睡够了又醒,睡着是寐,醒来是寤。醒时能忆前事,熟睡则全都忘记。梦中、静坐中的种种颠倒联想,都有生住异灭之相。里别这种影像的功能称为意知根。这是意根和尘劳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发劳的妄相。

  因生灭二相,或忆或忘,便有种种心念,这就是心内的法尘。法尘入于意根,生出种种妄相。把人的这种功能称为觉知性。若离了寤寐、生灭二尘,这觉知性毕竟无体。

  原文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

  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还要知道,这种觉知性,不是从寤寐来,不是因生灭有,不是从意根出,不是空中生。

  为什么?若说从寤来,寐时觉性已经灭了,便不知寐。

  若说因境生而有,境灭时觉性已灭,谁知境灭?如果说因境灭而有,境生时觉性已灭,谁知境生?

  如果说从意根出,寤寐二相,随睡醒与熟眠而变,离了醒眠二体,而有觉知,等于空中生花,毕竟无性。

  若说是空中生,这觉知性是空知不是意知,不能说是意入。

  由此可知,意入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第十四章 十二处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内容提要:

  见性和色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自然有。听闻性与声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嗅闻与香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尝味性与味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身入与触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意入与法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一 见性与色尘二处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

  空亦如是。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佛接着说:“阿难,为什么说十二处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你看这祗陀林中的树木、泉水、池塘,你想想,是因色尘生出眼见,还是从眼见生出色相?

  阿难,若说眼根生出色相,观虚空不见色相,色相既灭,就是说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色相对照,又怎能显出空相?

  同理,也不能说眼根生出空相。

  若说从色尘生出见性,观空时不见色,见性已灭,见性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又谁能分辨空与色?

  由此可知,见性与色及空,都没有处所。见性和色尘二处,都是虚妄,既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而有。

  二 听闻性与声尘二处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祗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祗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

  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你听在这祗陀林中,击鼓开饭,撞钟集合。你听到钟鼓声前后相续。你说说,这是声音来耳根,还是耳根去到了声处?

  阿难,若是声音,来到耳根。比如我到室罗筏城乞食,在祗陀园中,便没有我。如果说钟鼓声来到阿难耳,目连、迦叶应听不到。事实上,一撞钟击鼓,一千二百比丘都闻声一齐来到饭堂。

  若阿难的耳根去到声音处,比如我回到祗陀园中,在室罗城中,便没有我。你只闻鼓声,耳跟已经到了击鼓之处,应听不到同时发生钟声。

  同时发生的象马牛羊等的叫声,它不来你不往,你应都听不到。

  由此可知,听闻性与音声,都无处所。听闻性与声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三 嗅闻性与香尘二处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

  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你嗅这炉中旃檀,燃一铢檀香,室罗筏城方圆四十里都能闻到香气。

  你想想,这香气是从旃檀木出?从你鼻根出?是空中生?

  阿难,若说这香从你鼻根出,就说是你鼻子生的。若是从鼻出,而你鼻不是栴檀,怎会有栴檀气?

  说你闻香,应当是从外面入到鼻里。鼻中出香,不应说是闻香。

  若说香从空中生,应当常有香气,何须炉中燃此木才有香气?

  若说香从旃檀木出,应是香质被爇成烟,烟气到鼻,鼻才得闻。烟气腾空还未到远处,何以离四十里远,也闻到香气?

  由此可知,嗅闻性与香气,都无处所。嗅闻与香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四 尝味性与味尘二处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

  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

  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你早晨和午间食时持钵乞食,或遇到酥酪醍醐,称这些为上味。

  你想想,这酥味生于空中?生于舌根中?生于食物中?

  阿难,若说酥味生于舌根,在你口中只有一条舌。你的舌根已带酥味,当尝蜜糖时,应仍然觉得是酥味。味觉不变,不能说是知味。

  若味觉有变,而你的舌头没有多体,怎能一舌能知多味?

  若说味生于食物,食物没有识别性,怎能觉知?

  假设食物知味,是食物知,不是你知,怎能说你有知味性?

  若说生于空中,你试吃一口虚空,能尝出虚空的味吗?

  假设你尝到虚空的味是咸的,不单咸了你的舌,也会咸了你的面。那么,人们将像海鱼一样,永远感受咸味,不识淡味。只有一味,也就无咸淡之分,怎么知味呢?。

  由此可知,尝味性与味,都无处所。尝味性与味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五 觉触性与触尘二处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

  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白话解

  阿难,早晨,你用手在头部按摩。你想想,你认为这能知触摩的,是手能知,还是头能知?

  若说是手能觉知,则头不能觉知;怎能成为触?

  若说是头能知触,则手不起作用。怎能说是触?

  若说各各都有觉知,那么,阿难应有两个身体。

  若说头和手的觉知是一触所生,那么,手与头应合为一体。

  若合为一体,不能成触。

  若是二体,是谁触谁?能触不是所触,所触不是能触。不会是虚空与你成触。

  由此可知,觉触性与触尘,都无处所。身入与触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六 觉知性与法尘二处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1,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注】

  1 善恶无记三性 世间一切法,分为善法、恶法,无记三类。非善非不善的法属于无记。到了无生佛地,观一切法性都是无记。

  白话解

  阿难,善恶无记等法性在心中积聚,以此为缘,生成种种法。这些法,即是你心所生的,还是离心别有出处?

  阿难,若即心所生,这法就不是尘,不是心所缘,怎能成处?

  若法尘离心另有出处,这法尘有没有觉知性?有觉知性则称为心,尘与你心相同,而又不是你心,难道你有另一个心?

  若法尘没有觉知性,这法尘不是色声香味,不是离合冷暖,又不是虚空,究竟在何处?

  除了色和虚空,不可能人间还有什么可以是心所缘之处。

  心无所缘,哪里还有意处?

  由此可知,觉知性与法尘,都无处所。意入与法尘二处,都是虚妄,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有。”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