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五(八集续3)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1日
来源:   作者:南传五部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五(八集续3)

 

  六十六 解脱1

  一  “诸比丘!有八种解脱。以何为八耶?

  二  有色想而观诸色。此乃第一之解脱。

  三  内2无色想,外观诸色。此乃第二之解脱。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一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一四

  四  胜解而知:‘是净’。此乃第三之解脱。

  五  超一切之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3,谓:‘空者是无边’,入空无边处

  具足而住。此乃第四之解脱。

  六  超一切之空无边处,谓:‘识者是无边’,入识无边处具足而住。此乃第五之解

  脱。

  七  超一切之识无边处,谓:‘无少所有’,入无所有处具足而住。此乃第六之解脱。

  八  超一切之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此乃第七之解脱。

  九  超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具足而住。此乃第八之解脱。

  诸比丘!此乃八种解脱。”

  注1 汉译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二六、四四三a),荻原博士梵汉对译佛教辞典七0、一-八。

  2 原本eko之一语多余。

  3 “种种想”。原本manatta是nanatta之误。

  307        六十七 言说1 (一)

  一  “诸比丘!非圣者之言说有八种。以何为八耶?

  二  即: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知、见言不见、闻言不闻、觉言

  不觉、知言不知。

  诸比丘!此乃非圣者之八种言说。

  注1 四集第二四七、二四九经。

  六十八 言说1(二)

  一  “诸比丘!圣者之言说有八种。以何为八耶?

  二  即: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知言不知、见言见、闻言闻、

  觉言觉、知言知。

  诸比丘!此圣者之八种言说。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一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一六

  注1 四集第二四八、二五0经。

  六十九 众1

  一  “诸比丘!有八种众。以何为八耶?

  二  即: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天众、

  梵天众。

  三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刹帝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为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308 四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婆罗门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

  彼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

  慰;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为我。说法

  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

  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居士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沙门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为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四天王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

  彼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一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一八

  慰;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者,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

  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

  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忉利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

  彼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

  慰;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

  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

  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魔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梵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此乃八种众。”

  注1 汉译增一阿含四二、七、众(大正藏二、七五四0),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二六、四四二

  c),长部经典第十六经三章二一-二三节。

  七十 地震1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之大林重阁讲堂。时,世尊于晨朝时,著下衣,持钵衣,

  入毗舍离城乞食。自毗舍离城乞食而还,食后,告具寿阿难言:

  二  “阿难!取坐具!往至遮婆罗塔昼日坐。”

  “唯然,大德!”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一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二0

  具寿阿难回答世尊,取坐具而随从世尊。

  三  时,世尊往至遮婆罗塔,至已,坐于所设之座。坐而告具寿阿难曰:

  309 四  “阿难!毗舍离乐、优陀延塔乐、瞿昙塔乐、多子塔乐、七聚塔乐、婆罗塔乐、

  遮婆罗塔乐。阿难!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阿

  难!若欲则一劫、或住一劫有余。阿难!如来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

  随作、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住一劫有余。”

  世尊如是显示广大之相、显示广大之现,阿难不能通达,未能劝请世尊而白:

  “大德世尊!愿住一劫,大德善逝!愿住一劫,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

  哀愍与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其心为魔所覆之故。

  五  世尊二度[告具寿阿难曰:

  “阿难!毗舍离乐、优陀延塔乐、瞿昙塔乐、多子塔乐、七聚塔乐、婆罗塔乐、

  遮婆罗塔乐。阿难!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阿

  难!若欲则一劫、或住一劫有余。阿难!如来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

  随成、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住一劫有余。”

  世尊如是显示广大之相、显示广大之现,阿难不能通达,未能劝请世尊而白:

  “大德世尊!愿住一劫,大德善逝!愿住一劫,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

  哀愍与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其心为魔所覆之故]。

  世尊三度告具寿阿难曰:

  六  “阿难!毗舍离乐、优陀延塔乐、瞿昙塔乐、多子塔乐、七聚塔乐、婆罗塔乐、

  遮婆罗塔乐。阿难!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阿

  难!若欲则一劫、或住一劫有余。阿难!如来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

  随作、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住一劫有余。”

  310     世尊如是显示广大之相、显示广大之现,阿难不能通达,未能劝请世尊而白:

  “大德世尊!愿住一劫,大德善逝!愿住一劫,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

  哀愍与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2其心为魔所覆之故。

  七  时,世尊告具寿阿难曰:

  “阿难!当知时。”

  “唯然,大德!”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二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二二

  具寿阿难回答世尊,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坐于离世尊不远之一树

  下。

  八  时,具寿阿难离去不久,魔波旬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诸比丘,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

  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

  示、显示、开显、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

  法,则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比丘,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

  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分别、

  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大德!世尊赐说

  此言:‘波旬!若我诸比丘尼,[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比丘尼,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311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诸优婆塞,[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

  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而宣说、教示、

  开示、显示、开显、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

  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优婆塞,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诸优婆夷,[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二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二四

  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而宣说、教示、

  开示、显示、开显、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

  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优婆夷,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梵行未富荣增广,人多增大,人天善所说

  示,则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梵行,已富荣增广,人多增大,为人天善所说示。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波旬!且默!不久如来当般涅槃。自今过后三月,如来当般涅槃。”

  九  时,世尊于遮婆罗塔,正念正知而舍寿行。世尊舍寿行之时,有大地震,令惊

  怖、令身毛竖立,天鼓作响。时,世尊知此义,此时自说偈曰:

  312           “生等无等有3

  牟尼舍有行

  内喜入于定

  如铠破我有”

  一0  时,具寿阿难作思念:

  “大哉!此地震。实大哉!此地震,令惊怖而身毛竖立,天鼓作响。有何因何缘

  而出现大地震耶?”

  时,具寿阿难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

  难白世尊言:

  “大德!大哉!此地震。大德!实大哉!此地震,令惊怖而身毛竖立,天鼓作响。

  大德!有何因、何缘而出现大地震耶?”

  一一  “阿难!有八因、八缘而出现大地震。以何为八耶?

  一二  阿难!大地住于水上,水住于风上,风依空而住。阿难!时,大风起,若大

  风起,则水摇;若水摇,则地摇。阿难!此乃第一因、第一缘而出现大地震。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二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二六

  一三  阿难!又,有神通、得心自在之沙门、婆罗门,或有大神通大威力之天人,

  彼若修习地想少量、修习水想无量,则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此乃第二因、

  第二缘而出现大地震。

  313 一四  阿难!又,菩萨自兜率天隐没,以正念正知降入母胎之时,此地动、等动、

  等极动。阿难!此乃第三因、第三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五  阿难!又,菩萨以正念正知自母胎出现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四因、第四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六  阿难!又,如来现等觉、无上正等觉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五因、第五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七  阿难!又,如来转无上法轮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此乃第六

  因、第六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八  阿难!又,如来以正念正知而舍寿行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七因、第七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九  阿难!又,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八因、第八缘而出现大地震。

  阿难!此为八因、八缘而出现大地震。”

  第七 地震品[终]

  摄句:

  314    (一)欲、(二)有能、(三)略说、(四)伽耶、(五)胜处、

  (六)解脱、(七~八)二言说、(九)众、(一0)地震。

  注1 参照汉译增一阿含四二、五地动(大正藏二、七五三c),中阿含三二八地动(大正藏一、

  四七七b),长部经典第十六经二一章一-二0节。自说经(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二0六

  页注一之文献)。

  2 原本脱落,依前段补正。

  3 “等”、“无等”。此有三解。(一)谓欲尘之业为等,其余为无等。(二)谓欲尘、色尘之业为等,

  无色尘之业为无等。(三)谓异熟之少量为等,异熟之多量为无等。(原注)

  八 集 第七 地震品                                   二二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二八

  第八 双品

  七十一 信(一)

  一  “诸比丘!有有信而无戒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

  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则此分是圆满。

  二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而不多闻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

  有戒、多闻,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则此分是圆满。

  三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而不说法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

  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而说法,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

  而说法,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而不以众为境界之]比丘,彼则此分不

  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而以众为境界,此分可圆满。’

  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说法,而以众为境界,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然不能无畏而于众中说法

  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

  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说法、

  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然非

  随乐欲而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之]比丘,彼则此

  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

  说法、随乐欲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此分可圆满。’

  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法说者、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

  乐欲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

  乐欲而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然非依诸漏尽而无

  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

  315 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乐欲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二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三0

  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

  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

  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乐欲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

  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而自

  证知、现证、具足而住,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是一切端正、相圆满。”

  七十二 信(二)

  一  “诸比丘!有有信而无戒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

  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此丘若有信、有戒,则此分圆满。

  二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而不多闻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

  信、有戒、多闻,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而不说法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

  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

  说法,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而不以众为境界之]比丘,彼则此分

  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此分可圆满。’

  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则此分是圆满。

  316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然不能无畏而于众中说

  法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

  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说

  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然

  不触身于超色、无色之寂静解脱之[比丘,彼则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

  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触身于超色、无色之寂静解

  脱,此分可圆满。’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

  而于众中说法、触身于超色、无色之寂静解脱,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家中说法、]触

  身于超色、无色之寂静解脱、非依诸漏尽而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三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三二

  现证、具足而住之比丘,彼此分不圆满。彼思:‘愿我得有信、有戒、多闻、说法、

  以众为境界、无畏前于众中说法、触身于超色、无色之寂静解脱、依诸漏尽而[无

  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此分可圆满。’诸比丘!

  比丘若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触身于超色、

  无色之寂静解脱、依诸漏尽而[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

  足而住,则此分是圆满。

  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是一切端正、相圆满。”

  七十三 念死1(一)

  一  尔时,世尊住那提迦之砖瓦堂。世尊于此告诸比丘曰:

  317     “诸比丘!”

  “大德”!彼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言:

  二  “诸比丘!若修习、多习念死,则果多,功德多,浴于甘露,究竟甘露。诸比丘!

  汝等当修习念死!”

  三  作如是说之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一日一夜,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

  我如是修习念死。”

  四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一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

  是修习念死。”

  五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半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

  是修习念死。”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三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三四

  六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食一钵食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

  德!我如是修习念死。”

  七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318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食半钵食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

  德!我如是修习念死。”

  八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嚼四、五搏食而咽下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

  多得。’大德!我如是修习念死。”

  九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嚼一搏食而咽下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大德!我如是修习念死。”

  一0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习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习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愿我活入息已而出息、出息已而入息之间,作意世尊之

  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习念死。”

  一一  如是白已,世尊向彼诸比丘言:

  “诸比丘!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一日一夜,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319 诸比丘!又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一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诸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三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三六

  比丘!又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半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诸比

  丘!又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食一钵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诸比丘!又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半钵食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诸比丘!又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嚼四、五搏食而咽下之间,作意世尊之

  教,所作多得。’

  诸比丘!此等之比丘名为放逸而住,修习念死而资于诸漏之尽,其为缓慢。

  诸比丘!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嚼一搏食而咽下之间,作意世尊之教,

  所作多得。’诸比丘!又有比丘,修习念死而为‘愿我活入息已而出息、出息已而

  入息之间,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诸比丘!此等之比丘名为不放逸而住,修习念死而资于诸漏之尽,其为猛利。

  诸比丘!故应如是学:‘我等当不放逸而住,修习念死而资于诸漏之尽,其为

  猛利。’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注1 参照汉译增一阿含四0、二、八(大正藏二、七四一C),上之六集第十九经。

  320        七十四 念死1 (二)

  一  尔时,世尊住那提迦之砖瓦堂。世尊于此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言:]

  “诸比丘!若修习、多习念死,则果多,功德多,浴于甘露,究竟甘露。诸比丘!

  云何修习、多习念死,则果多,功德多,浴于甘露,究竟甘露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昼过夜来之时,如是思择:

  ‘于我有多死之缘,或为蛇所咬、或为蝎所螫、或为百足所螫,依此而死,此

  为我之障碍;或踬而仆、或食而为食所害、或为胆质所乱、或为痰质所乱、或为如

  刀剑之风质所乱、或为人所袭、或为非人所袭,依此而有死,此为我之障碍。’

  诸比丘!此比丘应如是思择: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三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三八

  ‘于我恶不善法未断,若此夜命终了,则为我之障碍耶?’

  诸比丘!若比丘观察而如是了知:‘于我恶不善法未断,若此夜命终,则为我

  之障碍。’诸比丘!此比丘为断此恶不善法,则应起增上之志欲,精进、勉励、势

  猛、不退、正念、正知。

  321     诸比丘!譬如衣之燃烧、头之燃烧,为消灭衣与头[之火]而起增上之志欲,

  精进、勉励、势猛、不退、正念、正知。如是,诸比丘!此比丘为断此恶不善法,

  应起增上之志欲,精进、勉励、势猛、不退、正念、正知。

  诸比丘!又,若比丘观察而如是了知:‘于我恶不善法已断,若此夜命终,则

  不为我之障碍。’诸比丘!此比丘以此欣、喜,昼夜应随学善法而住。

  三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夜过昼来之时,如是思择:

  ‘于我有多死之缘,或为蛇所咬、或为蝎所螫、或为百足所螫,依此而有死,

  此为我之障碍;或踬而仆、或食而为食所害、或为胆质所乱、或为痰质所乱、或为

  如刀剑之风质所乱、或为人所袭、或为非人所袭,依此而有死,此为我之障碍。’

  诸比丘!此比丘应如是思择:

  ‘于我恶不善法未断,若昼命终,则为我之障碍耶?’

  诸比丘!若比丘观察而如是了知:‘于我恶不善法未断,若昼命终,则为我之

  障碍。’诸比丘!此比丘为断此恶不善法,应起增上之志欲,精进、勉励、势猛、

  不退、正念、正知。

  诸比丘!譬如衣之燃烧、头之燃烧,为消灭衣与头[之火]而起增之志欲,精

  进、勉励、势猛、不退、正念、正知。如是,诸比丘!此比丘为断此恶不善法,应

  起增上之志欲,精进、勉励、势猛、不退、正念、正知。

  322     诸比丘!又,若比丘观察而如是了知:‘于我恶不善法已断,若昼命终,则不

  为我之障碍。’诸比丘!此比丘以此欣、喜,昼夜应随学善法而住。”

  注1 参照六集第二十经。

  七十五 具足1 (一)

  一  “诸比丘!有八种之具足。以何为八耶?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三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四0

  二  即:策起具足、守护具足、善友相应、等命、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

  足。

  诸比丘!此乃八种之具足。”

  策起于作业

  整顿不放逸

  平等活命营

  守护于所收

  具足信与戒

  应需而离悭

  常道若能净

  后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信者勤家业

  二世安乐与

  审谛尊所说

  现法有利益

  后世有安乐

  居士舍与福

  越发而增长

  注1 参照八集第五十四经。

  七十六 具足1 (二)

  一  “诸比丘!有八种之具足。以何为八耶?

  二  即:策起具足、守护具足、善友相应、等命、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

  足。

  诸比丘!以何为策起具足耶?

  323 三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若农事、若商贾、若牧牛、若射技、若王事、若依一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四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四二

  技艺等之业处而活命,于此能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诸比丘!此名为策起具足。

  诸比丘!以何为守护具足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有财,为策起精勤之所得、臂力之所积、流汗之所成,

  如法、是法所得。成此而守护、收藏,念令此财王亦无夺、贼亦无夺、火亦无烧、

  水亦无漂、非可爱之相续者亦无夺。

  诸比丘!此名为守护具足。

  诸比丘!以何为善友相应耶?

  五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住于村邑,此处有居士或居士子、或戒德增上者、或

  老戒德增上者,若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则与此相俱而集会、谈论、

  对谈。于如是相之信具足者,随学于信具足;于如是相之戒具足者,随学于戒具足;

  于如是相之舍具足者,随学于舍具足;于如是相之慧具足者,随学于慧具足。

  诸比丘!此名为善友相应。

  诸比丘!以何为等命耶?

  六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了知财入、财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堕奢侈、不堕困

  乏,思:‘如是为我之收入,减去支出,我之支出愿不超过收入。’诸比丘!譬如

  有商人或商人之弟子,取秤而知‘如是则倾下,如是则倾上。’如是,诸比丘!善

  324 男子了知财入、财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堕奢侈、不堕困乏,思:‘如是为我之收

  入,减去支出,我之支出愿不超过收入。’诸比丘!若善男子,入少而作广大之活

  命支出,则有说者言:‘此善男子食财如优昙钵果之食。’诸比丘!复次,若此善

  男子,入多而作下卑之活命,则有说者言:‘此善男子如死于饿死。’诸比丘!然

  而,此善男子了知财入、财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堕奢侈、不堕困乏,思:‘如是

  为我之收入,减去支出,我之支出愿不超过收入。’

  诸比丘!此名为等命。

  诸比丘!以何为信具足耶?

  七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有信而信如来之菩提,此世尊为:[应供、正等觉、

  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诸比丘!此名为信具足。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四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四四

  诸比丘!以何为戒具足耶?

  八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妄语、]离饮酒。

  诸比丘!此名为戒具足。

  诸比丘!以何为舍具足耶?

  九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以离悭吝垢秽之心住于家,[常施、亲手而施,喜于弃

  舍,]相应于乞,喜于分布布施。

  诸比丘!此名为舍具足。

  诸比丘!以何为慧是耶?

  325 一0  诸比丘!此处有善男子,为圣抉择而成就正顺生灭苦尽之慧。

  诸比丘!此名为慧具足。

  诸比丘!此乃八种之具足。”

  策起于作业

  整顿不放逸

  平等活命营

  守护于所收

  具足信与戒

  应需而离悭

  常道若能净

  后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信者勤家业

  二世安乐与

  审谛尊所说

  现法有利益

  后世有安乐

  居士舍与福

  越发而增长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四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四六

  注1 参照前经及八集第五十四经。

  七十七 欲1

  一  具寿舍利弗于此告诸比丘言:

  “友,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回答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言:

  二  “友等!有八种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间。以何等为八耶?

  三  友等!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策起、

  奋励、精进。彼为利策起、奋励、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无利养而忧愁、疲惫、悲

  326 哀,捶胸而哭,堕于迷乱。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策起、奋励、

  精进,因不得而忧愁、悲哀,失正法。

  四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策

  起、奋励、精进而得利养,彼因利养而骄傲,堕于放逸。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

  而住,为利养而策起、奋励、精进,因得而骄傲,失正法。

  五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

  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无

  利养而忧愁、疲惫、悲哀,捶胸而哭,堕于迷乱。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

  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因不得而忧愁、悲哀,失正法。

  六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

  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得利养,彼因利养

  而骄傲,堕于放逸。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励、不

  精进,因得而骄傲,失正法。

  七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

  策起、奋励、精进。彼为利养策起、奋励、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无利养而不忧、

  327 不疲、不悲,不捶胸而哭,不堕于迷乱。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

  策起、奋励、精进,不得而不忧、不悲,不失正法。

  八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四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四八

  策起、奋励、精进。彼为利养策起、奋励、精进而得利养,彼不因利养而骄傲,不

  堕于放逸。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策起、奋励、精进,不因得而

  骄傲,不失正法。

  九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

  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无

  利养而不忧、不疲、不悲,不捶胸而哭,不堕于迷乱。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

  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不得而不忧、不悲,不失正法。

  一0  友等!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得利养,彼不因

  328 利养而骄傲,不堕于放逸。友等!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

  励、不精进,得而不骄不傲,不失正法。

  友等!如是,有八种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间。”

  注1 参照八集第六十一经。

  七十八 有能1

  一  具寿舍利弗于此,告于诸比丘言:

  [“友,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回答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说:]

  “友等!成就六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以何等为六耶?

  二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义;

  知义知法,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言;教

  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六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

  三  友等!成就五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以何等为五耶?

  四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

  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四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五0

  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329     友等!成就此五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

  五  友等!成就四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非有能。以何等为四耶?

  六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

  义知法,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义之语言;

  亦非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四法之比丘,于自是有能,于他非有能。

  七  友等!成就四法之比丘,于他是有能,于自非有能。以何等为四耶?

  八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然不观察所持之法

  义;亦非知义知法,非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

  语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四法之比丘,于他是有能,于自非有能。

  九  友等!成就三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非有能。以何等为三耶?

  330 一0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

  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

  就述义之语言];非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三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非有能。

  一一  友等!成就三法之比丘,于他有能,于自非有能。以何等为三耶?

  一二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然不观察所持

  之法义;非知义知法,非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

  之语言];教示、[观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三法之比丘,于他有能,于自非有能。

  一三  友等!成就二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非有能。以何等为二耶?

  一四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非速疾察忍;非能受持所闻2之法;观察所持

  之法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

  述义之语言;非教示、[观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二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非有能。

  331 一五  友等!成就二法之比丘,于他有能,于自非有能。以何等为二耶?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五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五二

  一六  友等!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非速疾察忍;非能受持所闻之法;非观察所持

  之法义;非知义知法;非法随法行;然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

  述义之语言;教示、观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二法之比丘,于他是有能,于自非有能。”

  注1 参照八集第六十二经。

  2 原本sutanan ca改为no ca sutanam。

  七十九 退失1

  一  “诸比丘!有八种法,资令有学之比丘退失。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爱乐事业、爱乐谈说、爱乐睡眠、爱乐伴侣、不守诸根之门、不知食量、

  爱乐杂闹、爱乐戏论。

  诸比丘!此八法者,资令有学之比丘退失。

  三  诸比丘!有八种法,资令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以何等为八耶?

  四  即:不爱乐事业、不爱乐谈说、不爱乐睡眠、不爱乐伴侣、守护诸根之门、了

  知食量、不爱乐闹、不爱乐戏论。

  诸比丘!此八种法者,资令有学之比丘不退失。”

  注1 参照六集第十四经。

  332        八十 懈怠事精进事1

  一  “诸比丘!有八种之懈怠事。以何等为八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其应作之事;彼思念:‘我有应作之事,若作彼事业,

  则我身当疲惫,应可偃卧。’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

  诸比丘!此乃第一之懈怠事。

  三  诸比丘!又有比丘,已作彼事;彼思念:‘我已作事,作事而我身疲惫,应可

  偃卧。’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二之

  懈怠事。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五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五四

  四  诸比丘!又有比丘,有其将行之道路;彼思念:‘我有将行之道路,若往道路,

  则我身当疲惫,应可偃卧。’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

  诸比丘!此乃第三之懈怠事。

  五  诸比丘!又有比丘,已行道路;彼思念:‘我已行道路,往道路而我身疲惫,

  应可偃卧。’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诸比丘!此乃第

  四之懈怠事。

  333 六  诸比丘!又有比丘,行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不得满用;彼思念:‘我行

  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不得满用,我身疲惫而不能堪任,应可偃卧。’彼偃卧

  [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五之懈怠事。

  七  诸比丘!又有比丘,行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可得满用;彼思念:‘我行

  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可得满用,我身重不能堪任,犹如满月2,应可偃卧。’

  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诸比丘!此乃第六之懈怠事。

  八  诸比丘!又有比丘,得少病;彼思念:‘我得少病,相应于偃卧,应可偃卧。’

  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七之懈怠事。

  九  诸比丘!又有比丘,其病愈、疾愈未久;彼思念:‘我病愈、疾愈未久,我身

  力羸劣而不能堪任,应可偃卧。’彼偃卧而该得未得、该至未至、该证未证而不精

  勤。诸比丘!此乃第八之懈怠事。

  诸比丘!此乃八种之懈怠事。

  334 一0  诸比丘!有八种之精进事。以何等为八耶?

  一一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其应作之事;彼思念:‘我有应作之事,若作事,

  则将不易作意诸佛之教。我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豫精勤。’彼为得未得、

  至未至、证未证,故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一之精进事。

  一二  诸比丘!又有比丘,已作事;彼思念:‘我已作事,作事而不得作意诸佛之

  教。我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精勤。’彼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

  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二之精进事。

  一三  诸比丘!又有比丘,有其将行之道路;彼思念:‘我有将行之道路,若行道

  路,则不易作意诸佛之教。我[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豫精勤。’彼为得

  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三之精进事。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五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五六

  一四  诸比丘!又有比丘,已行道路;彼思念:‘我已行道路,行道路而不得作意

  诸佛之教。我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精勤。’[彼为得未得、至未至、证

  未证,故精勤]。诸比丘!此乃第四之精进事。

  335 一五  诸比丘!又有比丘,行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不得满用;彼思念:‘我

  行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不得满用,我身轻利而能堪任。我为得未得、至未至、

  证未证],故精勤。’[彼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精勤]。诸比丘!此乃第五

  之精进事。

  一六  诸比丘!又有比丘,行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可得满用;彼思念:‘我

  行于村、邑而乞食,粗妙之食可得满用,我身力强盛而能堪任。我为得未得、至未

  至、证未证],故精勤。’[彼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精勤]。诸比丘!此乃

  第六之精进事。

  一七  诸比丘!又有比丘,得少病;彼思念:‘我得少病,我可能有病之增盛。我,

  [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豫精勤。’[彼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精

  勤]。诸比丘!此乃第七之精进事。

  一八  诸比丘!又有比丘,病愈、疾愈而未久;彼思念:‘我病愈、疾愈未久,我

  可能有身之还病。我为得未得、至未至、证未证,故豫精勤。’彼为得未得、至未

  至、证未证,故精勤。诸比丘!此乃第八之精进事。

  诸比丘!此乃八种之精进事。”

  第八 双品[终]

  摄句:

  336    (一~二)二之信、(三~四)二念死、(五~六)二具足、(七)欲、(八)有能、

  (九)退失、(一0)懈怠.精进事。

  注1 长部经典原典第三卷二五五页,汉译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二六、四四一c)。

  2 “满月”。原注“如湿润之豆”译为tintamaso viya。参照中部经典原典第一卷三三二页

  长部经典相应之处则缺此语。

  八 集 第八 双品                                     二五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五八

  第九 念品

  八十一 念1

  一  “诸比丘!若无正念正智,则于坏正念正智者,害惭愧之所依。若无惭愧,则于

  坏惭愧者,害根防护之所依。若无根之防护,则于坏根之防护者,害戒之所依。若

  无戒,则于坏戒者,害正定之所依。若无正定,则于坏正定者,害如实知见之所依。

  若无如实知见,则于坏如实知见者,害厌患离贪之所依。若无厌患离贪,则于坏厌

  患离贪者,害解脱知见之所依。

  诸比丘!譬如树若坏其枝叶,则其幼芽不成满,皮、材、心不成满。诸比丘!

  如是,若无正念正智,则于坏正念正智者,害惭愧之所依。若无惭愧,则于坏惭愧

  者,[害根防护之所依。若无根之防护,则于坏根之防护者,害戒之所依。若无戒,

  则于坏戒者,害正定之所依。若无正定,则于坏正定者,害如实知见之所依。若无

  如实知见,则于坏如实知见者,害厌患离贪之所依。若无厌患离贪,则于坏厌患离

  贪者,害解脱知见之所依。

  二  诸比丘!若有正念正智,则于具足正念正智者,具足惭愧之所依。若有惭愧,

  则于具足惭愧者,具足根防护之所依。若有根之防护,则于具足根之防护者,具足

  戒之所依。若有戒,则于具足戒者,具足正定之所依。若有正定,则于具足正定者

  具足如实知见之所依。若有如实知见,则于具足如实知见者,具足厌患离贪之所依。

  337 若有厌患离贪,则于具足厌患离贪者,具足解脱知见之所依。

  诸比丘!譬如树若具足枝叶,则其幼芽成满,使、材、心成满。诸比丘!如是,

  若有正念正智,则于具足正念正智者,具足惭愧之所依。若有惭愧,则于具足惭愧

  者,[具足根防护之所依。若有根之防护,则于具足根之防护者,具足戒之所依。若

  有戒,则于具足戒者,具足正定之所依。若有正定,则于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实知

  见之所依。若有如实知见,则于具足如实知见者,具足厌患离贪之所依。若有厌患

  离贪,则于具足厌患离贪者],具足解脱知见之所依。”

  注1 参照汉译中阿含四四念(大正藏一、四八五c)及四五、四六惭愧(大正藏一、四八六a),

  上之七集第六十一经。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五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六0

  八十二 芬那

  一  时,具寿弗尼耶来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

  之具寿弗尼耶白世尊言:

  “大德!有何因、何缘,如来有时思说法,有时不思说法耶?”

  二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不来诣,则如来不思说法。弗尼耶!比丘有信,来诣之

  时,则如来思说法。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来诣而不承事,则[如来不思说法。弗尼耶!比丘有信,

  来诣又承事之时,则如来思说法。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来诣、]承事而不请问,则[如来不思说法。弗尼耶!

  比丘有信,来诣、承事又请问之时,则如来思说法。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来诣、承事、]请问而不倾听其法,则[如来不思说法。

  弗尼耶!比丘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又倾听其法之时,则如来思说法。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闻而不受持其法,

  则[如来不思说法。弗尼耶!比丘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闻而受

  持其法之时,则如来思说法。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闻而受持其法、不

  观察所持之法义,则[如来不思说法。弗尼耶!比丘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

  听其法、听闻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法义之时,则如来思说法。

  338     弗尼耶!比丘有信,若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闻而受持其法、]观

  察所持之法义、非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则如来不思说法。弗尼耶!比丘有信,来

  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闻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

  法行之时,则如来思说法。

  弗尼耶!成就此[八]法之时,则如来一向思说法。”

  八十三 根本1

  一  “诸比丘!若外道修行者,如是问:‘朋友!一切诸法以何为根本耶?一切诸法

  从何生起耶?一切诸法从何集起耶?一切诸法以何为趣归耶?一切诸法以何为上首

  耶?一切诸法以何为增上耶?一切诸法以何为最上耶?一切诸法以何为核心耶?’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六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六二

  诸比丘!若如是问,汝等应去何回答彼外道修行者耶?”

  二  “大德!我等于法,以世尊为根、以世尊为眼、以世尊为依。大德世尊,愿显示

  此所说之义,诸比丘从世尊听闻受持。”

  “诸比丘!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言:

  三  “诸比丘!若外道修行者,如是问:‘朋友!一切诸法以何为根本耶?一切诸法

  从何生起耶?一切诸法从何集起耶?一切诸法以何为趣归耶?一切诸法以何为上首

  339 耶?一切诸法以何为增上耶?一切诸法以何为最上耶?一切诸法以何为核心耶?’

  诸比丘!若如是问,汝等应如是回答彼外道修行者:‘友!一切诸法以欲为根本,

  一切诸法从思念生起,一切诸法从触集起,一切诸法以受为趣归,一切诸法以定为

  上首,一切诸法以念为增上,一切诸法以慧为最上,一切诸法以解脱为核心。’诸

  比丘!若如是问,汝等应如是回答彼外道修行者。”

  注1 汉译中阿含一一三诸法本经(大正藏一、六0二b)

  八十四 贼

  一  “诸比丘!成就八种法之大贼,速疾穷尽而不久活。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打掷不打掷者、取而无余、杀妇女、污童女、侵出家者、侵王库、于近[人

  家]傍作业、不巧于守藏。

  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大贼,速疾穷尽而不久活。

  三  诸比丘!成就八法之大贼,不速疾穷尽而久活。以何等为八耶?

  四  即:不打掷不打掷者、不取而无余、不杀妇女、不污童女、不侵出家者、不侵

  王库、不于近[人家]傍作业、巧于守藏是。

  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大贼,不速疾穷尽而久活。”

  340        八十五 沙门

  一 “诸比丘!所谓‘沙门’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诸比丘!

  所谓‘婆罗门’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诸比丘!所谓‘明觉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六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六四

  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诸比丘!所谓‘药师’者,即是此如

  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诸比丘!所谓‘离垢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

  觉者之增上语。诸比丘!所谓‘无垢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

  诸比丘!所谓‘有智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诸比丘!所谓‘解

  脱者’,即是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增上语。”

  沙门、长者婆罗门之所得

  明觉者、药师无上之所得

  离垢、无垢清净者之所得

  有智、解脱者无上之所得

  我乃胜利者、解脱于系缚

  与解脱、以最胜已调之象

  达无学位、已入最胜涅槃

  八十六 名称1

  一  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行于憍萨罗国,到达憍萨罗名为伊奢能伽罗之婆

  罗门村。于此,世尊住于伊奢能伽罗之伊奢能伽罗密林中。

  341 二  伊奢能伽罗之婆罗门居士闻:“释子沙门瞿昙从释种出家,到达伊奢能伽罗,住

  于伊奢能伽罗之伊奢能伽罗密林中。又,彼尊贵之瞿昙,如是善名称举扬,谓:‘彼

  世尊是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世尊。’彼于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人、天家中,自证知现证而

  宣说正法。彼说初善、中善、后善而具足义理、文句之法,显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

  行。]善哉!得见如是应供者。”

  时,伊奢能伽罗之婆罗门居士,过是夜之后,持众多之嚼食、啖食,往诣伊奢

  能伽罗密林,至已,立于门屋之外,发高而大之声。

  三  尔时,具寿那只多为世尊之侍者。时,世尊告具寿那只多言:

  “那只多!彼何以高声大声耶?犹如渔夫之拖鱼者。”

  “大德!此伊奢能伽罗之婆罗门居士,为世尊与比丘众,持众多之嚼食、啖食,

  立于门屋之外。”

  “那只多!我于称不欲求,称于我不欲求。那只多!我随欲而得出离乐、远离乐、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六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六六

  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非随欲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

  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者,令彼味彼不净乐、睡眠乐、利养恭敬名

  闻乐。”

  342     “大德世尊,请受[彼等施]!善逝,请受[彼等施]!大德,是世尊可受之时。

  大德,于世尊所往之处,则有都城与地方之婆罗门居士趣向而来。大德!譬如有密

  云而天降雨之时,水随低处而注;大德!如是,于世尊所往之处,则有都城与地方

  之婆罗门居士趣向而来。何以之故耶?大德,依世尊之戒、慧。”

  “那只多!我于称不欲求,称于我不欲求。那只多!我随欲而得出离乐、远离乐、

  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非随欲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

  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者,令彼味彼不净乐、睡眠乐、利养恭敬名

  闻乐。

  那只多!又一类之天人非随欲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而

  无艰难,得而无梗涩;而我随欲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

  艰难,得而无梗涩。

  那只多!又汝等集会、来集,随聚会乐而住,我如是思惟:‘此诸具寿非随欲

  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而我随欲而

  343 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如是此诸具寿

  集会、来集,随聚会乐而住。’

  四  那只多!我见此处之诸比丘相互以指击触而哄笑、戏乐。那只多!时,我如是

  思惟:‘此诸具寿非随欲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

  得而无梗涩;而我随欲而得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而无艰难,得

  而无梗涩。如是此诸具寿相互以指击触而哄笑、戏乐。’

  五  那只多!我见于此处之诸比丘,随欲满腹而食,随卧乐、触乐、睡眠乐而住。

  那只多!时,我如是思惟:‘此诸具寿非随欲而得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

  乐,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而我随欲此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得

  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如是此诸具寿随欲满腹而食,随卧乐、触乐、睡眠乐而住。’

  344 六  那只多!又,我见于此处之比丘住于村边,入定而坐。那只多!时,我如是思

  惟:‘今守园人或沙弥,乱此具寿,令此人失此定。’那只多!是故,我不悦此比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六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六八

  丘住于村边。

  七  那只多!又,我见于此处之阿兰若比丘,于阿兰若中坐睡而坐。那只多!时,

  我如是思惟:‘今此具寿,除遣此睡眠之疲劳,将专作意作阿兰若想。’那只多!

  是故,我悦此比丘住于阿兰若。

  八  那只多!又,我见于此处之阿兰若比丘,于阿兰若中未得定而坐。那只多!时,

  我如是思惟:‘今此具寿,令未定之心入定,得定而护心。’那只多!是故,我悦

  此比丘住于阿兰若。

  九  那只多!又,我见于此处之阿兰若比丘,于阿兰若中已得定而坐。那只多!时,

  我如是思惟:‘今此具寿,令解脱未解脱心,护已解脱心。’那只多!是故,我悦

  此比丘住于阿兰若。

  那只多!我行大道,前后无见少人之时,乃至为大小便亦安稳。”

  注1 参照五集第三十经、大集第四十二经。

  八十七 钵1

  一  “诸比丘!于成就八分之优婆塞,僧伽若欲,则可作覆钵。以何等为八耶?

  345 二  即:企令诸比丘之无所得、企令诸比丘之不利、企令诸比丘之无住处、毁訾谗

  谤诸比丘、离间比丘与比丘、毁訾佛、毁訾法、毁訾僧。

  诸比丘!于成就此八分之优婆塞,僧伽若欲,则可作覆钵。

  三  诸比丘!于成就八分之优婆塞,僧伽若欲,则可解覆钵。以何等为八耶?

  四  即:不企令诸比丘之无所得、不企令诸比丘之不利、不企令诸比丘之无住处、

  不毁訾谗谤诸比丘、不离间比丘与比丘、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

  诸比丘!于成就此八分之优婆塞,僧伽若欲,则可解覆钵。”

  注1 律藏原典第二卷一二五页。

  八十八 喜悦

  一  “诸比丘!于成就八分之比丘,优婆塞若欲,则可说不喜。以何等为八耶?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六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七0

  二  即:企令在家人之无所得、企令在家人之不利、毁訾谗谤在家人、离间在家人

  与在家人、毁訾佛、毁訾法、毁訾僧、所见非境。

  诸比丘!于成就此八分之比丘,优婆塞若欲,则可说不喜。

  346 三  诸比丘!于成就八分之比丘,优婆塞若欲,则可说喜悦。以何等为八耶?

  四  即:不企令在家人之无所得、不企令在家人之不利、不毁訾谗谤在家人、不离

  间在家人与在家人、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所见有境。

  诸比丘!于成就此八分之比丘,优婆塞若欲,则可说喜悦。”

  八十九 下意1

  一  “诸比丘!于成就八法之比丘,僧伽若欲,则可作下意羯磨。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企令在家人之无所得、企令在家人之不利、毁訾谗谤在家人、离间在家人

  与在家人、毁訾佛、毁訾法、毁訾僧、与在家人约,如法而不行。

  诸比丘!于成就此八法之比丘,僧伽若欲,则可作下意羯磨。

  三  诸比丘!于成就八法之比丘,僧伽若欲,则可解下意羯磨。以何等为八耶?

  347 四  即:不企令在家人之无所得、不企令在家人之不利、不毁訾谗谤在家人、不离

  间在家人与在家人、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与在家人约,如法而行。

  诸比丘!于成就此八法之比丘,僧伽若欲,则可解下意羯磨。”

  注1 律藏原典第二卷一九页。

  九十 行1

  一  “诸比丘!于受觅罪相羯磨之比丘,可正行八种法。[谓]:不可授具足戒、不可

  与依止、不可畜沙弥、不可受比丘尼教诫2之选、不可教诫比丘尼--即使有威、

  亦不可受任何僧伽之选、亦不可任职任何之别处3、又依其因不可受出罪。

  诸比丘!于受觅罪相羯磨之比丘可正行此八法。

  第九 念品终

  注1 律藏原典第二卷八六页,中部经典原典第二卷二四九页。

  2 “比丘尼教诫”。原本bhikkhuno vadaka改为bhikkhun'ovadaka。

  八 集 第九 念品                                     二七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七二

  3 “别处”是为增上处、最上处。

  摄句:

  (一)念、(二)弗尼耶、(三)根本、(四)贼、

  (五)沙门与其他之七、(六)名称、(七)钵

  (八)喜悦、(九)下意、(一0)行。

  [附 优婆夷名1]

  (一)菩阇、(二)尸厘摩、(三)波昙、(四)须头、(五)摩孥茶、(六)郁多罗、

  (七)真珠、(八)差摩、(九)苏摩、(一0)噜毕、(一一)准陀、(一二)频婆、

  348    (一三)善意、(一四)胜鬘、(一五)提莎、(一六)提莎母、(一七)尊那、(一

  八)尊那母、(一九)迦若那、(二0)迦若那母、(二一)没怛啰、(二二)难陀

  母、(二三)毗舍佉鹿母、(二四)拘仇多罗优婆夷、(二五)奢摩缚帝优婆夷、(二

  六)须帕莎拘利女、(二七)须毗耶优婆夷、(二八)诺酤罗长者母。

  注1 原本与暹罗本皆无出现。与原注比较稍有异同;恐烦不一一记载。

  第十 贪品1

  第一章 贪

  第一节 证知

  一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习此八法。”

  二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内2有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七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七四

  想。

  三  即内有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四  即内无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五  即内无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349 六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青、青色、[青现、青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黄、黄色、[黄现、黄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赤、赤色、[赤现、赤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白、白色、白现、白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

  是之想。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习此八法。”

  三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有色想3而观诸色;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胜解而知:‘净也’;超越一切之

  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谓:‘空者无边’,入空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

  切之空无边处,谓:‘识者无边’,入识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谓:

  ‘少无所有’,入无所有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

  住;超越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具足而住。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二节 偏知(一~三)

  一  诸比丘!为偏知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偏知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三节 偏尽(一~三)

  一  [诸比丘!]为偏尽[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偏尽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四节 断(一~三)

  一  [诸比丘!]为断[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断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五节 尽(一~三)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七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七六

  一  [诸比丘!]为尽[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尽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六节 灭(一~三)

  一  [诸比丘!]为灭[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灭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七节 离贪(一~三)

  一  [诸比丘!]为离贪[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离贪贪,当修习此八

  法。]

  第八节 灭尽(一~三)

  一  [诸比丘!]为灭尽[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灭尽贪,当修习此八

  法。]

  第九节 弃舍(一~三)

  一  [诸比丘!]为弃舍[贪],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弃舍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十节 定弃

  一

  一  [“诸比丘!为定弃贪,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为定弃贪,当修习此八法。”

  二

  一  “诸比丘!为定弃贪,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内有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三  即内有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四  即内无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五  即内无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如是之想。

  六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青、青色、青现、青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黄、黄色、黄现、黄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赤、赤色、赤现、赤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七七

  -----------------------------------------------------------------------

  增支部经典五                                        二七八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白、白色、白现、白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而见’

  如是之想。

  诸比丘!为定弃贪,当修习此八法。”

  三

  一  “诸比丘!为定弃贪,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有色想而观诸色;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胜解而知:‘净也’;超越一切之色

  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谓:‘空者无边也’,入空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

  切之空无边处,谓:‘识者无边也’,入识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

  谓:‘少无所有’,入无所有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

  足而住;超越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具足而住。

  诸比丘!]为定弃贪,当修习此八法。”

  第二章 嗔(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嗔[,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嗔,当修习此八

  法。]

  第三章 痴(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痴[,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痴,当修习此八

  法。]

  第四章 忿(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忿[,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忿,当修习此八

  法。]

  第五章 恨(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恨[,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恨,当修习此八

  法。]

  第六章 覆(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覆[,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覆,当修习此八

  法。]

  第七章 恼(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恼[,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恼,当修习此八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七九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八0

  法。]

  第八章 嫉(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嫉[,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嫉,当修习此八

  法。]

  350        第九章 悭(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悭[,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悭,当修习此八

  法。]

  第十章 谄(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谄[,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谄,当修习此八

  法。]

  第十一章 诳(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诳[,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诳,当修习此八

  法。]

  第十二章 傲(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傲[,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傲,当修习此八

  法。]

  第十三章 愤发(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愤发[,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愤发,当修习

  此八法。]

  第十四章 慢(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慢[,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慢,当修习此八

  法。]

  第十五章 过慢(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过慢[,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过慢,当修习

  此八法。]

  第十六章 憍(第一~第十节)

  一  [诸比丘!][为了知]憍[,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定弃憍,当修习此八

  法。]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八一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八二

  第十七 章 放逸

  第一章 证知

  一

  一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二

  一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内有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三  即内有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四  即内无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五  即内无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六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青、青色、青现、青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黄、黄色、黄现、黄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赤、赤色、赤现、赤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白、白色、白现、白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想。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三

  一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有色而观诸色。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胜解为‘净’。超越一切之色想,断灭

  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所谓‘空者无边’,入空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空无

  边处,所谓‘识者无边’,入识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所谓‘少无所

  有”,入无所有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超越

  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具足而住。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八三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八四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第二节 偏知(一~三)

  一  [诸比丘!]为偏知[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偏知放逸,当修习此

  八法。”

  第三节 偏尽(一~三)

  一  [诸比丘!]为偏尽[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偏尽放逸,当修习此

  八法。]

  第四节 断(一~三)

  一  [诸比丘!]为断[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断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第五节 尽(一~三)

  一  [诸比丘!]为尽[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尽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第六节 灭(一~三)

  一  [诸比丘!]为灭[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灭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第七节 离贪(一~三)

  一  [诸比丘!]为离贪[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离贪放逸,当修习此

  八法。]

  第八节 灭尽(一~三)

  一  [诸比丘!]为灭尽[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灭尽放逸,当修习此

  八法。]

  第九节 弃舍(一~三)

  一  [诸比丘!]为弃舍[放逸,当修习八法……乃至……为弃舍放逸,当修习此

  八法。]

  第十节 定弃

  一

  一  诸比丘!为定弃放逸,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为定弃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二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八五

  -----------------------------------------------------------------------

  增支部经典五                                        二八六

  一  诸比丘!为定弃放逸,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内有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三  即内有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四  即内无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五  即内无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六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青、青色、青现、青光,‘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黄、黄色、黄现、黄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赤、赤色、赤现、赤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想。

  即内无色想,外观诸色,白、白色、白现、白光,得‘胜彼诸色而知见’如是之

  诸比丘!为定弃放逸,当修习此八法。

  三

  一  诸比丘!为定弃放逸,当修习八法。以何等为八耶?

  二  即有色而观诸色。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胜解为‘净’。超越一切之色想,断灭

  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所谓‘空者无边’,入空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空无

  边处,所谓‘识者无边’,入识无边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所谓‘少无所

  有”,入无所有处具足而住。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超越

  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具足而住。

  诸比丘!]为定弃知逸,当修习此八法。

  八集[毕]

  注1 原本与暹罗本于本文皆不出此品名。暹罗本之目次单列举第五品(从八集之初算起为第十

  品)。参照增支部原典第一卷一00页及二九九页。于本文中不立章节之细别。今试图区

  分。

  2 参照第六十五经。

  3 参照第六十六经。

  八 集 第十 贪品                                     二八七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