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法增比丘:从安般念到涅槃 五执取蕴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来源:   作者:法增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增比丘:从安般念到涅槃 五执取蕴

五执取蕴

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以前它是称为五阴。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五蕴是我们所常执着的,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并且会认为,每一个造作是我,是我在做。并会想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我,并且会继续到未来去。具这种想法的是‘常见’。当我们在动作时,这是‘色蕴’;当眼在看时,眼晴是‘色蕴’,视觉的看是‘想蕴’,‘行蕴’,辨别物体是‘识蕴’,看时所生的‘喜欢’‘不喜欢’的感受是‘受蕴’。

同样的当我们在听时、嗅时、尝时、身动时、思惟时都有这五蕴的运作。观照是要能够观见五蕴,并能观见这‘我’只是五蕴,或色法(色蕴)与名法(受想行识蕴)而已。

「我们已聆听了此法,故知生是苦;衰老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与失望是苦,怨憎相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执取蕴是苦,它们如下:

色执取蕴(Rūpūpādānakkhandha)

受执取蕴(Vedanūpādākkandha)

想执取蕴(Sannūpādānakkhandha)

行执取蕴(Sańkhārupādānakkhandha)

识执取蕴(Viññanūpādānakkhandha)

为使追随者肯定通晓这五蕴,世尊住世时,常如是教诲追随者,于追随者间,世尊常对他们如是教诲,提醒与强调:

色是无常,

受是无常,

想是无常

行是无常,

识是无常,

色是无我,

受是无我,

想是无我,

行是无我,

识是无我,

一切因缘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我们全体,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失望之所支配困扰着,为苦所困,为苦所障,怎么做才能知悉此苦聚之完全止息?」([南传佛法朝暮课诵])

返回目录

----------------------------------------------------------------------------------------------------------------

更多法增比丘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