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七章 占星与解梦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阿姜达摩达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七章 占星与解梦

  佛教对天文学的看法:

  佛教接受天文学的概念吗?佛陀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他认为一切无助于修行的,都没有必要为它浪费时间。佛教与其他宗教所不同的,就是佛教并没有排斥天文学,信徒有自由去学习一切自己所喜好的,然后利用这些知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如果我们认真的看待佛陀的教诲,天文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生活工具。一个人的生命和整个宇宙的运作有紧密的联系。现代科学与佛陀的教诲是一致的。我们都知道月球的运行和人类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从精神病和行为失常的人身看到,哮喘和气管炎也会因下弦月而加重。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其他的星体对我们也有同样的影响。

  佛陀指示了一条摆脱命运牵引和影响的道路。所有潜在我们的心识中的业绩有善恶之分,业力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必须发展和净化自己的心灵来压抑恶业的影响,防范于轮回到恶趣,没有轮回,就不再有生命,也就不再需要计划或预测将来的生存。当心灵得到发展后,就不再需要和了解运程与生命,所有的烦恼都已经去除了。一个已全面发展的人,不需要再依赖占卜、算命。

  二十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证实了人类的心识,比书本所阐释的还要来得复杂,这世间还有很多事物是我们看不见和感觉不到的。一位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钟斯曾研究病人的命理,从五百位已婚病人的命理中,推断出西方现代的天文学是根据古希腊的占星术为基础而发展的,证明了时至今日,太阳和月亮一样的在影响婚姻的幸福。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马绍尔.高科灵对占星术持反面的看法,他曾经从命理的角度调查和分析了两万人的性格,惊奇的发现,研究的结果和现代心理学的发现是一样的。

  在一年的不同时间里,种植花卉、树木和蔬菜,生长状态都不一样。无可否认的,在不同时间出生的人,性格也绝对不会一样。当一个人从占卜中了解到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后,就能防患未然,消除疑虑和失望,也就能利益他人和社会。离开自己的出生地,有时也能躲避星宿对他的影响。

  莎士比亚说:「错不在我们的星座,而是我们自己。」占卜家说:「星座影响你,但不是强制性的。」St.T.阿奎诺说:「星体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超过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人类透过智慧,可以安排自己的命运与星体协调,发展潜在的天赋,从而使自己进步。

  如果自己不努力,就不要企望幸运会轻易的送上门。如果要有好的收成,就必须选择好的种子来耕种。记住,必须等待幸运的大门自然打开,千万不要破坏锁头强行进入。

  占卜与符咒

  勤奋就是幸运之星。

  佛教从来不鼓励对天神、精灵、星宿、占卜的信仰。佛陀奉劝信徒不要成为这些无聊信仰的奴隶。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善于运用他的智慧和意识,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对天神、精灵、星宿、占卜的信仰,没有宗教的实质意义。人类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而不是祈求天神、精灵、星宿、占卜等媒体。

  在《本生经》里,佛陀这么说道:

  「愚痴的人期待幸运日子的到来,但是幸运却不到来。幸运本身是它自己的星宿,有什么能靠星宿来完成呢?」

  佛陀相信努力工作是最幸运的星宿,一个人不应该浪费时间在占卜和选择黄道吉日。靠自己的努力,比依赖占卜和外在的力量要殊胜的多。

  尽管某些佛教徒假借佛教的名义从事算命、占卜、符咒等行业,但是,佛陀从来就没有鼓励他们这么做。占卜、符咒是一种迷信,没有宗教意义。然而,今天很多人把疾病和厄运归咎于符咒的力量,当某些疾病或厄运无法获得充分的理由来解释时,他们认为是符咒在作祟。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生存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世纪,科学家们早就甩掉所有的迷信,把人送上月球了。

  造成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心理或生理的因素。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有人问麦比特文医生:「有什么良方可以治疗他的妻子。」医生说:「她需要的是宗教而不是药物治疗。」医生的意思是认为疾病是需要纯净的心灵才能获得痊愈,很多疾病是因为心里问题而造成的,如:肠胃溃疡、胃病等等。

  当然,那些疑难杂症,在一些高明医生的护理下,也能痊愈。一些无法治疗的疾病,就如佛教所说的「业报」,是因为过去时所积累的恶业的展现。了解这一事实,我们就会进一步的了解那些无法治疗的疾病的真正起因,也就会变得更容忍了。

  当疾病发生时,就应该找医生诊治,治不好,就要找更高明的专家,再治不好的情况下,才寻求一位适当的宗教导师做心灵的辅导。

  佛陀告诫所有的信徒,不要让不必要的困扰和没有根据的恐惧──可悲的迷信深嵌于我们的内心,这种令人迷惑的感受,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作用。培养坚强的意志,就能抗拒这些迷惑了。

  即使是短暂的,禅修或静坐有助于净化内心不健康的思想。禅定能净化心识,当心灵获得净化后,就能带动纯净和健康的身体。佛法是能使人宽心的镇定剂,也能消除疾病。

  灵媒

  向灵媒谘询是一种不被佛教所推荐的传统活动。

  在很多地方,人们向灵媒咨询,或向他们寻求指示,如何克服无法理解的困扰。

  求助于灵媒有很多种方法和很多种理由。当生病时,药石罔效时,在绝望的情况下,为了找到另外一种慰藉,他们寻求灵媒的协助。有些人在面对很复杂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寻求灵媒的协助。有些人为了快速发达,也找灵媒。

  有些人相信灵媒有与鬼神、精灵沟通的能力,能给予那些求助者超越一般的协助。而有些人相信灵媒是一种潜意识的作用,对一般意识来讲是喧宾夺主。

  一般人都相信灵媒,佛教对灵媒的态度是不予承认也不予否认,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向灵媒谘询是一种不被佛教所推荐的传统活动。

  求助于灵媒是为了获得世间的物质或财富,而佛教的宗旨是为了心灵的发展。

  一个真正了解和修持佛法的人,了解苦与烦恼的性质,他能克服自己的困扰,不需要向灵媒谘询或寻求灵媒的协助。

  梦

  生命无他,只是一场梦。

  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梦的神秘性。从原始到现在,人类不断的尝试透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阐释梦的起因,仍然无法找到答案──什么是梦?

  英国诗人 W.吴得儿次认为:「我们生活在梦中,当我们清醒时,生命结束了,梦也结束了。」 「我们的『生』,只不过在睡眠中,忘记了一切。灵魂是我们的星宿,依我们而生。它来自远方,会在其他地方殒落。」

  在一个传统佛教故事里,这么记载:有一位天人,在与同伴游戏的当儿,感到疲倦便找个地方打盹,他就这样去世了。他转世到人间,成为一个女性。结婚生子,活到很老才去世。去世后,他又转生天界,一切就好像在做梦,他醒觉时,同伴的游戏刚刚结束。这故事也向我们显示了人间与天界不同的时间概念。

  佛教如何看待「梦」呢?佛教和其他的传统概念一样,不认为自己拥有解梦的能力。很多解梦者,为那些愚昧、无知的人解梦,从而赚取大笔的金钱。

  根据佛教的看法,梦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的程序,一种在睡眠中思维不受意识操纵的活动。我们的睡眠经过五个程序:

  一、产生睡意。

  二、浅睡眠。

  三、深睡眠。

  四、浅睡眠。

  五、觉醒。

  在《弥林达问经》(Milinda Pànha,古译:弥兰王问经)里,那噶瑟纳(又称龙军)尊者(Nagasena)为梦做了六种解释。其中三种是因为器官受到呼吸、胆汁分泌失调(暴躁)和痰堵塞了气管的影响。第四种是受到超自然力的影响。第五种是过去经验的影响。第六种是为了将来而造成的烦恼所影响。那噶瑟纳尊者有次序的解释了梦的产生,在心猿意马的情况下入睡,怎么不会做梦呢?其他都是次要的。

  梦是一种心识在无意识活动中而产生的现象。每个人都会做梦,可是往往无法记起自己的梦境。佛教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让我们详细的分析前面所提到的六种解释。

  一、梦境所产生的一切景物,早已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们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意识,只要是因为忧虑。当我们睡眠时,感官活动虽然暂停,可是意识还在活动,为我们呈现了「梦境」。梦境与精神有关,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预言。梦是人类在休息时,心识的反射作用。

  二、第二种梦境也是非意识状态的。是因为内外的刺激,在人们休息时,被心识呈现出来。内部因素是由于身体的干扰,如:入睡吃得太饱。外在的刺激是由于自然现象,如:气候、风、寒冷、雨、树叶的声音等等。潜意识对外在刺激的反应而呈现种种景象──梦境。意识理智的处理这些现象,以致不干扰人的睡眠。这一类的梦境无关紧要,也不需要任何解释。

  三、带预测性的梦是重要的。它向做梦的人预先提示了将要发生的事,这种梦很少发生。佛教认为,除了我们能够看见和感触到的以外,还有其他的天人和精灵是我们无法察觉得。他们可能是我们至亲的人死后轮回转世的,他们维持了以往与我们的关系。他们也会庇护我们,因此,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以梦来提示我们。

  当某些重大的事故将要发生时,他们就会透过梦境向我们警告。这类的梦可以让我们预知危厄和喜事的发生。这些信息要好好的掌握,并以智慧加以分析。不幸的是很多人将这一点和第一和第二项梦境相混淆,浪费了大量金钱在解梦和向灵媒谘询。佛陀告诫出家人,不可以佛教的名誉从事算命、解梦、占卜等活动。

  四、我们的心识,是过去一切业力的积累。有时候,业力现前时,我们在休息中的意识,会显现某些景象来提醒我们。这些即将发生的事,必定是一件重大的事,因此才会有如此清晰的梦境。这类梦境很少发生,只发生在某些特殊的人身。当我们临终时,某些业力也会同样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梦也可以将两个生活在不同空间的人,以他们强烈的意识相互沟通。当一个人想要与另外个人沟通时,他只要集中精神,以强烈的意识发出信息就可以了,当一个人处于心识非常平静的状态,在梦境中就能接受他人的信息。通常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一瞬间,这是因为人们一般意识的动力并非那么强大。

  六、所有人类都是做梦者,他们把梦视为「常」,其实梦是「无常」的。他们还未发现年老将取代年青、丑陋将取代美貌、疾病将取代健康、死亡将取代生命。在这梦幻的世界里,把无常的一切当作真实。在睡眠中做梦只不过是梦境中的梦境。唯一清醒者就是佛陀与阿拉汉。

  佛陀与阿拉汉不会做梦。前三项梦境不会产生,是因为他们的心识,只获得永恒的平静。第四项的梦境也不会发生在他们身,是因为他们已完全断除贪欲,没有触发梦境的因素。佛陀是一位大觉者,他放松自己身体的方式与我们的睡眠不同,因此,他不会做梦。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如:德国的歌德说,他最大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梦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睡眠中,意识与其他五识完全断绝关系,因此能产生清楚的意识,来启发他们最高程度的创造力。诗人吴德兀次认为,好的诗作是来自最平静的灵感。

  信心与治疗

  信心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很多国家都采用信心疗法。医生以感情说服病人、以信心感动病人来获得更高的疗效。某些信心治疗者藉「神」的名誉或宗教事物来达到目的。宗教介入信心治疗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信心治疗者以伪装来诱惑病患、欺骗病患,使病患对他更有信心,引导病患们去信仰他所推荐的宗教。

  实际,信心治疗在宗教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信心疗法也没有把宗教带进来,催眠术就是一种与宗教完全无关的信心疗法。那些结合信心治疗和宗教的人,目的无他,只不过是为了替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争取更多的信徒。他们把信心疗法的功效归功于宗教的神秘力量。

  信心治疗者所使用的方法是调适病患的内心,使病患进入一种特别有利于身心的状况,然后影响病患的心理,使心脏和血液循环及其他的器官,进入一种非常宁静的状况,从而达到最高的疗效。信心治疗完全是一种心理治疗。透过心理的调整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信心治疗看来,有规律和不间断的修学禅定,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佛教经典中多处提到,很多疾病可以透过调御身心而获得痊愈,恐惧、紧张、焦虑也会在禅定中消除或断绝。因此,为了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禅定的修学是值得鼓励的。

  迷信与教条主义

  人们在嘲笑他人迷信的同时,却保留了自己的迷信。

  疾病无法靠迷信而获得痊愈。即使为了某些特殊的理由,也不能让迷信在宗教里扎根,这将会变成无可救药的事。即使在今日,在某些宗教里,我们仍然看到很多受过高深教育的人、知识份子,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智慧,屈服于荒谬的迷信。

  为了吸引信众,某些宗教以荒谬的迷信来伪装宗教。经过一些时候,伪装剥落了,荒谬的迷信反客为主,坐宗教的神龛,宗教成为背景,而迷信则走前台,大唱其荒谬的戏文。教条主义和迷信一样,阻碍了宗教的发展。对教条的执着,与缺乏宽大的容忍有关。当一个人想起西方中古时代时,就会联想到教会如何毫无怜悯心的镇压异端、残酷对待和谋杀异己等暴行,以酷刑、火刑等不名誉的手段,杀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人们也会联想到那鲁莽野蛮的十字军。这一切都是受到宗教权威里的教条主义所影响,是不能宽大容忍所引起的后果。

  当科学还未得到充份发展时,愚昧、无知的人非常的迷信,他们甚至相信日蚀或月蚀,能为人类带来不幸。某些教派的宗教以迷信来蛊惑信徒,从而得到信徒的追随和供养。有些人去除无知,净化自己的心识,了解宇宙真相,不被迷信和教条主义所侵害。他们就是那些自我解救者──佛教徒。

  我们同时也要了解到,要根除迷信和教条主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强大的光芒下,也不足够使我们放弃迷信与教条主义。比如,我们早就知道地球环绕着太阳在运转,可是,在经验我们仍然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划过天空,从西方落下,在感情,我们仍然不愿意承认地球环绕太阳运转。这显示了我们仍然不喜欢以科学知识为依据。

  我们必须了解到迷信和教条主义的危险性。在将来聪明的人可能把宗教与迷信和教条主义分开。如果不把宗教和迷信及教条主义的界限划分的一清二楚,宗教的声誉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打击,到时,不信仰宗教的人就会更加多了。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正道的生活 (佛陀)

  正  见──

  正确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持守道德戒行。

  正思惟──

  断灭恶的欲念、敌意和残酷的心念。

  正  语──

  戒止口恶业,道出善与真诚的言语。

  正  业──

  行为正当,不扰乱及损害他人。

  正  命──

  从事正当的事业维持生活,不侵损其他众生。

  正精进──

  不懈怠的努力,策励自己的心,离恶向善。

  正  念──

  意念法,对修行所缘铭记不忘,不被物欲所诱惑。

  正  定──

  心一境性,心清净。
 

返回目录

 

----------------------------------------------------------------------------------------------

更多达摩难陀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