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法增比丘:经行法四阶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2日
来源:   作者:法增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增比丘:经行法四阶

 

  经行

  四威仪

  在四威仪及其它的姿势中应只是努力培育强大的正念,念念分明的知道在行走,在站住,在坐着或在卧着,或其它的姿势。

  《杂阿含636经》中提到照顾根门,离五盖;即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与疑盖。这五盖会使根门接触外头境界时产生烦恼,故通过修习安般念,培养止禅的禅支,以及修观都有帮助,使心在平常的生活中如前进、回返、看前、顾后、屈、伸、着衣、持钵、饮食、咀嚼、尝味、大、小便、行、住、坐、卧、睡、醒、语、默时都能维持正念与定力,免除五盖的影响。

  故此在四威仪中常持正念,离一切恶行,奉一切善行,就是成就威仪行。

  六外处是我们不应去的场所,当然现代社会不该去的场所不只这些。从佛法来看,凡能生欲的地方都不该去,那些地方就广了,它就在我们的周围,色、声、香、味、触的五欲生起处,不去亲近它们,如实的做到不亲近(正不亲近),以及注意产生会亲近这些生欲的缘,并远离它们,这样魔(烦恼,欲)就没办法了。

  所以话说回来,还是要维持正念,那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这么做的话,威仪行一定成就。

  经行法

  经行是南传佛教常教的修定方法,户内经行虽也行,但户内杂物太多,还有其它人与事易生分心。户外林下空气清凉,选择一条直线约二十到三十步的平坦地面,除去杂枝和树叶,要能清楚看得到小径,来回经行。让心平静安祥,缓缓地走,不论以右或左脚先起步,维持不变,转回原行路时以四或六步(左右合计)完成它,右脚先开步右转,左脚先开步左转。走的时候眼看前方约一公尺处,注意足底接触地面的感觉。经行因为速度非常的缓慢,需要有很强的正念,不然若是跌倒将会受伤。经行可以达到三禅的境界。

  经行时应先起念‘我要行’或‘行走’,念三次才开始走,若以右足先行,应先念‘右足’三次才走,‘左足’‘停止’‘转弯’等也一样,念是想,属于名法,身是色法,是四大组合。经行法的观照是:(1) 观照我是名色法;(2)观照名色法无常;(3) 观照名色法是苦;(4) 观照名色法无我。阿难陀就是以经行法,整夜经行然后再修观,而从初果直证阿罗汉的。

  经行法四阶

  (1)经行法初阶应先起念‘我要行’或‘行走’,念三次才开始走,若以右足先行,应先念‘右足’三次才走,‘左足’,‘停止’,‘站立’,‘转弯’等也一样。

  (2)经行法二阶是延续从初阶进入,脚步缓慢以后,改为每一步念‘提起’,‘放下’。其他步骤如‘行走’ ,‘停止’ ,‘站立’,‘转弯’皆同。

  (3)经行法三阶是延续从二阶进入,脚步更加缓慢以后,改为每一步念‘提起’,‘向前’,‘放下’。其他步骤如‘行走’ ,‘停止’ ,‘站立’,‘转弯’皆同。

  (4)经行法四阶是延续从三阶进入,脚步更加缓慢以后,改为每一步念‘提起’,‘上升’ ‘向前’,‘放下’.‘触压’。其他步骤如‘行走’ ,‘停止’ ,‘站立’,‘转弯’皆同。

  经行法的观照

  经行法的观照是:

  (1) 观照我是名色法;念是想,属于名法,身是色法,是四大组合。

  (2) 观照名色法无常;色法的步行一直在生灭,故是无常;名法的想念与脚步的触受也一直在变易,故是无常。

  (3) 观照名色法是苦;变易的名色法是苦。

  (4) 观照名色法无我,若名色法无常,一直在变易,是苦,故是无我。

  佛涅槃后阿难陀以三个月的时间,精进经行,并配合观照,在证悟前夜,他就是以经行法,整夜经行然后再修观,要天亮时,他感到疲倦,走回草寮,坐在床上,慢慢躺下时,头还未触及枕头,他的七觉支波罗蜜已臻圆满,而从初果直证阿罗汉。观照走路的过程,只是一系列的名色法在生灭而已,并没有一个“人”在走,这些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

  阿难陀的例子说明不用静坐,纯靠平常生活中持戒清净,常作观照无常、苦、无我而达到解脱。

  观照要点

  应观照内身、外身与内外身,生法、灭法、与生灭法的部分;简单说是必须观照内外的名色法都是无常,苦和无我,以及观照名色法的因与缘皆是无常,苦和无我,然后观照行法的生灭,及坏灭皆是无常,苦和无我,最后因道智而得消灭烦恼再依果智以证悟涅槃。

  法增比丘,写于沙劳越古晋。

  愿众生安乐!

----------------------------------------------------------------------------------------------------------------

更多法增比丘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