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圣法长老:2000年帕奥禅修营问答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7日
来源:   作者:圣法长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0年帕奥禅修营问答

  斯里兰卡圣法大长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1、请问怎样克服五盖?

  我们禅修时,经常保持正念,专注在禅修的法门上,这样我们就能够渐渐地克服五盖。譬如说修行入出息念时,如果你保持正念,经常专注呼吸,当正念、定力变强,五禅支出现时,就能够克服五盖。

  佛陀在经典上也谈到个别克服五盖的方法,比如说修行不净观,像三十二身分或者尸体的不净观,就可以克服贪欲盖;修行慈心观,可以降服瞋恨盖;修行光明想,就能够降服睡眠、昏沉盖。如果不管修行什么法门,你都能够很专注你的业处,就可以克服掉举、追悔盖,尤其是入出息念,修习入出息念可以降服掉举、追悔盖。修习佛随念可以降服疑盖。

  2、在定里是否还有杂念或妄想?

  在安止定即禅那里面,是不可能有任何妄想或者杂念的,他只有一心专注在禅相而已。如果你在专注禅相时,有杂念生起,那表示你已经出定,已经不在定中了。举入出息念为例子,禅修者要入定的话,必须一心专注在安般似相,一心融入在似相里面。除了似相以外,没有其他念头,百分之百完全只专注在安般似相。如果这时你有任何杂念或者妄想生起,表示你已经出定,已经不在定中了。

  3、在慧观时,到行舍智,如行菩萨道者,应如何抉择速行心或作决定?

  行菩萨道的人也是必须修行止禅和观禅,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之后,就必须停止在行舍智,不能进一步修更高的观智。因为如果他进一步修更高的观智,就会证悟圣果,然后就会朝解脱的方向而去。譬如说佛陀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他在修行时,修行观禅都只修行到行舍智为止。然后他会从事其他去累积他的波罗蜜,有十波罗蜜、三个层次的波罗蜜就有三十相波罗蜜,他如此修行累积他的波罗蜜资粮。

  4、在生活上怎样去运作,才能使身、口、意清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忆念佛法,觉知佛法的法益,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身、口、意趣向清净。然后我们应当照我们所了解的佛法,尽量去实行。譬如说我们应当守护我们的根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门,不要在接触外界六尘时受到影响。然后在佛陀教导的四护卫禅,我们也可以运用。四护卫禅就是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和死随念。当瞋心强时,可以修慈心观;当信心退失时,可以修行佛随念;当我们起贪欲,贪心强时修不净观;当我们懈怠、懒散时,可以修死随念以提起警惕心、恐惧感。当我们每天持续保持修行,就是每天要有早晚的时间坐禅,这样我们心力就会越来越强,当心力越来越强时,我们的身、口也会跟着清净。因此我们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清净我们的身、口、意。

  5、对一位平日随息入体内外的入出息念抑制呼吸的修行者,如是一在改变为不随息入体内外时,是否呼吸的频率较高?

  在我们专注呼吸时,不应该去控制呼吸,我们应该保持自然的呼吸,然后将我们的心只注意在鼻孔出口处或者是上唇的地方,只注意这个地方的呼吸,而不要注意接触的地方,比如说鼻孔或者上唇、或者人中。这就好比是一位守门的人,他不会去注意已经走进城里或者走出城外的人,而只会注意正在经过城门的人。

  同样的道理,我们专注于呼吸时,只专注于经过鼻孔出口处或者上唇附近的呼吸,而不要随着呼吸跑进体内或跑出体外。这样我们先练习惯之后,就能够固定地在这个地方觉察呼吸,而不会去控制呼吸,所以说我们应当是这样,不要去控制呼吸,让呼吸保持自然。

  有时呼吸自然会变短、变快,这也没有关系,只要它是自然的变化,我们就照着它的情况去专注,呼吸长就照着长的样子专注它;呼吸短就照着短的样子去专注它,一直这样改变时,并不会使呼吸频率变得较高。

  6、这种呼吸法亦适用于平日的作息吗?

  意思就是不随着息出入体内外这种呼吸法,是否适用于平日的作息?如果可以做得到将心安住在鼻孔和上唇之间的地方,这样注意呼吸,这是最好的,就是在平日作息时,如果能这样做到是最好,那你就这样子全天都能够把心安住在呼吸上。但有些人可能会很困难,他没办法把心安住在那边观照呼吸,那么他就可以去注意其他的目标、其他种禅修的方法。但在坐禅时,他还是要用入出息念的方法,将心安住在鼻孔末端的呼吸。至于现在禅修营期间,大家应该是比较没有问题,可以全天都这样子去练习、这样修行。

  7、如何向不信轮回、涅槃的人介绍此法之利,也就是入出息念的利益?

  对于不相信轮回、涅槃的人,我们为他们介绍入出息念时,不必跟他解释这修行是为了脱离轮回或者证悟涅槃。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我们可以介绍说:「你若修行入出息念,你能够得到当下的快乐、能够让心专注、有定力,有定力之后,心可以得到安宁、可以产生快乐。」然后当他们逐步地修行,得到这样的利益之后,进一步我们可以引导他修行接下来的方式。事实上他们如果逐步地修行,就能够脱离轮回而证悟涅槃。

  22/11/2000 7:00pm
 

-----------------------------------------------------------------------------------------------------------------

更多圣法长老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