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清静法师:都市茅棚 234、帮助众亲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7日
来源:   作者:清静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34、帮助众亲眷

  “帮助众亲眷”:主动帮助亲戚眷属们。

  佛法是超世间而又适应世间,所以世尊说法,训诫世人孝顺敬畏,慈悲平等,养亲尽忠。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这是释迦世尊在两千五百年前,指示弟子做人应具的准则。

  儒家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无非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民国太虚大师积极倡导人间佛教,说:“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间生活,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同时代的印光大师也谆谆告诫在家弟子,学佛应从做人学起:“欲学佛祖,须先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

  佛教的慈悲平等是究竟的伦常。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就是“与乐拔苦”。慈悲就是感恩、宽厚、恕道、怜悯、同情,就是大爱。慈悲是由自爱出发最后归结为纯粹的大爱。人都有自爱,进而有情爱、渴爱,不仅感受自己的悲欣,也能感受他人的悲欣,能以亲切的情爱关怀亲属,进而扩展为博爱一切众生。印光大师在《与丁福保居士书》中云:“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份。”

  佛教的慈悲是建立在缘起说和无我说的基础上的。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也可能在过去世就是自己的父母、亲朋眷属。这种人与人的密切相关性是慈悲的出发点。又据无我说,人并无实体的“我”存在,由此产生自、他一体的观念,进而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

  《善生经》云:

  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

  《阿含经》中佛陀照顾生病比丘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散步时,见一病僧卧于粪秽中无人照顾。佛便上前问他:“比丘,你得了什么病啊?”

  病僧回答说:“弟子肠胃不适,得了痢疾病,世尊。”

  “有侍者吗?”

  “没有,世尊。”

  “为什么其他比丘众不照顾你?”

  “长老,因为我没有照顾过他们,所以他们不来照顾我。”

  佛陀闻此,便对阿难说:“阿难,你去取水来,我们一起给他洗一洗怎么样?”

  “可以。”阿难回答说。

  于是阿难提了水来,佛陀亲自倒水,阿难给病僧洗濯全身,并将他抬到床上,让他休息。事后,佛陀召集全体僧人开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照顾老弱病僧。众僧回答说:“他从来不照顾我们,所以我们不想去照顾他。”佛陀便告诫他们说:“你们这些出家的比丘众,都远离了父母,割亲舍爱,如果不互相照顾,以后有谁来照顾你们?诸比丘众,如果你们愿意侍候我,就应该看护患病之人。”

  佛陀就是这样随时随地教化弟子。

  《小笑话二则》:

  懒人家庭:

  有一家人都非常的懒惰,爸爸叫妈妈做家事,妈妈不想做就叫大姊做,大姊也不想做就叫妹妹做,但是妹妹也不想做就叫小狗做。有一天家里来的客人发现小狗在做家事,很惊讶,问小狗:“你会做家事?”小狗就说:“他们都不做就叫我做呀!”客人更加惊讶:“你会说话?”小狗:“嘘!小点声!不然他们知道我会说话又叫我去接电话!”

  屌丝自嘲:

  我们公司是一个好单位! 我们虽然下班晚,但是我们上班早啊! 我们虽然休息少,但是我们值班多啊! 我们虽然冬天冷,但是我们夏天热啊! 我们虽然放假晚,但是我们开工早啊! 我们虽然工资低,但是我们工作多啊! 找工作,就该选这样的!拿最少的钱,上更多的班,放更少的假!

 

 

返回目录

-----------------------------------------------------------------------------------------------------------

更多清净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