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 第四总纲 所修之法如何而来的情况(2)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9日
来源:   作者:布顿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 第四总纲 所修之法如何而来的情况(2)

 

  再说第四总纲中所分二甲目,其中甲初 总说世间中佛法如何而来的情况已在前面述说。现说:

  甲二 分说西藏佛教如何而来的情况

  此中分三乙目:乙初 前弘时期[1]西藏佛教的情况;乙二 后弘时期[2]西藏佛教的情况;乙三 西藏所译出的佛经和论典目录。

  今说乙初 前弘时期西藏佛教的情况。总说最初西藏地区人的来历:据《胜天赞释》(脱准住杰等所著)说,是般荼王的五个王子和十二个极恶的仇敌军团交战的时候,汝巴底王领着他的军队约一千人,乔装为妇女,逃遁到大雪山丛中,逐渐繁殖起来的。又西藏的传说故事中说,是由猴和罗刹[3]女交配而来的。应阅读其他史书便可知道这些详细的情况。

  至于说到西藏藏王的传统:有一部分人说,最初的王嗣,是从憍萨罗(古印度国名)国王“胜光”的儿子名“五节”传来;又有一部分人说,影胜王最小的一个儿子名“小力”才是“五节”的王子;还有一部分人说,西藏诸魔同十二夜叉[4]小王共同造作灾害的时候,白萨罗王名“能现”生有一子,睫毛盖着眼睛,手指间有蹼(薄膜)联着。该王十分惊恐,将小孩装入大铜盒中,抛入恒河中,被一农夫拾得,将他养了起来,直到他年事渐长,听旁人讲他是拾来的,便心生悲苦,逃到大雪山里。渐次越过“拉日”山口,来到了“赞塘阁西”[5]地方。被当时的本教[6]徒们看见,说他是由天索和天梯下来的。因此,说他是一位神人,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是“赞普”。问他从那里来?他以手指天,彼此不通语言。于是将他安置在木座上。四人用肩抬着,向众人说,这是我们的救主。尊称为“涅赤赞普”(意为肩舆王),这即是藏地最初的王。这位藏王的王子为“谟赤赞普”;“谟赤赞普”的王子为“顶赤”;“顶赤”的王子为“索赤”;“索赤”的王子为“耶赤”;“耶赤”的王子为“达赤”;“达赤”的王子为“舍赤赞普”。以上七王,统称为“七赤王”。在最后一藏王“舍赤赞普”时代,正是“垛本”(最初本教)兴起时期。舍赤赞普王有三子,最小王子(长子名侠赤;次子为枳贡赞波;最小王子即稼赤,又名布德贡嘉。枳贡赞波和大臣交战失败,被大臣杀害。三王子逃往“公波”地方,当了“公波”和“梁波”之王,王被大臣诺昂逮捕。三王子的母亲在梦中,梦见和一白人相交合后,从血球中而出生一子,命名“从因生”)即“稼赤王”,名“布赤贡嘉”,通称此王子叫“布德贡嘉”。他后来制服了大臣诺昂。那时,已有种田、冶炼金银和造桥等事业。稼赤的王子为“阿学勒”;“阿学勒”的王子为“依学勒”,他修建“青哇达哲”堡,这是西藏最初的一座堡寨。“依学勒”的王子为“德学勒”;“德学勒”的王子为“古汝勒”;“古汝勒”的王子为“种杰勒”;“种杰勒”的王子为“脱学勒”。以上六王,统称地上“六勒王”(据说六王的陵墓建筑在天空,身体都如虹而消逝)。“脱学勒”的王子为“嘉萨朗盛德”。从“嘉萨朗盛德”的王子“德洛朗”起,至“赤脱杰脱赞”王之间,以上共传了二十六代王朝。继此由“脱脱日涅赞”王当政,在他享寿六十岁时,他住的“容布拉岗”宫顶从空中落下一宝箧,开箧一看,里面有《大乘庄严宝王经》、《百拜忏悔经》,及金塔一座,起名为“严密宝箧”,而作恭敬供养。从此佛教圣法正式建立,大约延长了一百二十年,在这以前,西藏的政治,都是由本教徒来治理的。该王(脱脱日涅赞)在梦中得到授记说:“王朝再传五代的时候,将有知道此箧中经典的人。”涅赞王的王子为“赤业松赞”(亦译“乞嘌双提赞);“赤业松赞”的王子为“卓业德汝”;“卓业德汝”所生王子名“达日业舍“谟隆”(意为“生盲王子”),他登王位后,因供奉“严密宝箧”双目复明,而能看见达日山上岩羊在跑。由此得名“达日业舍”(达日,山名;业,岩羊;舍,看见)。他的儿子即“朗日松赞”(此王在位时,从汉地传来算法和医药)。朗日松赞配妮“泽邦萨枳萨脱嘎”生下一具足相好的王子,头顶上住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常用彩缎包束佛像以为庄严(装饰)。系丁丑年(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诞生,起名“赤德松赞”。这位藏王十三岁从王都出发,远征边区所有诸小邦国,使之归顺于权下。由于收他国进页礼物须阅读文件,那时西藏没有文字,特派“图弥阿努”的儿子(即图弥桑补扎)和随行人员一行十六人赴印度去学习文字。他们在班智达“拉日巴生格”(神明狮子)座前,学习了《声明》,而与西藏原有的语言配合起来,总摄为藏文三十个辅音字,以及“阿”和四个元音字,并参照“迦湿弥罗”的字体,在拉萨玛如堡,制造出西藏文字和《八种声明论》。藏王也在此闭户专学了四年。继后,也就译出了《宝箧庄严经》、《百拜忏悔经》、《宝云经》等。那时,两藏民众在藏王座前听受指责后,制定十善法规。藏民都被安置于正法中。由此都称他叫“松赞干布”(含有“正直修德王”的意思)。于是松赞干布王从印度南方迎请来“蛇心旃檀”[7]自然现出的十一面观音像;又和尼泊尔王“峨色阁恰”(光铠)王的公主“泊姆赤准”结了婚,由公主迎请来不动金刚佛像、弥勒像、旃檀救度母像等;复与汉地皇帝太宗“生格赞普”(意为“狮子王”)的文成公主结了婚,由公主迎请来幻现的释迦牟尼佛像(十二岁时身量)。王妃赤准很想修建寺庙,但不能如意地兴土动工。经仔细观察发现藏土地形如罗刹女[8]仰卧的形状,须要镇伏。于是在魔女右肩上,修建了“嘎察”寺,左肩上修建了“察珠”寺,右足上修建了“章丈”寺,左足上修建了“仲巴江”寺。这即是“四翼四大寺”。又在右肘上修建了“贡布布曲”寺,左肘上修建了“脱扎空厅”寺,右膝上修建了“噶扎”寺,左膝上修建了“扎冬哲”寺。这即是“四隅四镇寺”。又在右掌心上修建了“江察”地区的“弄伦”(意为镇风)寺,左掌心上修建了“康”区的“登隆塘度母”寺,右足心上修建了“芒裕”地区的“绛真”寺(意为慈云寺),左足心上修建了“门裕”地区的“笨塘”寺、“坝卓杰曲”寺等许多寺庙。又在“堆窝塘湖”上建筑了石堡,系用坚木支架以龙泥(传为龙宫所出粘土)涂抹,驱使山羊驮土填湖,而建成“羊土幻现”寺(即拉萨大昭寺别名)。仓促间将房檐屋板等安装后,迎请自然显现的十一面观音像奉安在里面而供养。此后,藏王来到汉地五台山修建了一百零八寺。文成公主也修了拉萨小昭寺[9]。

  那时,有印度的阿阇黎“古萨惹”、婆罗门“香嘎惹”、尼泊尔的阿阇黎“西那曼珠”、汉地的阿阇黎“哈香玛哈德哇泽”(意为大寿和尚),以及译师“图弥桑补扎”,及其助手“达摩阁侠”和“拉隆多杰”等人翻译了各种经典,并作了审定。传称这位藏王是大悲观音的化身和前生是古黎域(藏北新疆境内)的大德,并有这种传说的史事。松赞干布王执掌藏政六十九年,享寿八十二岁。同时文成公主突然命将释迦牟尼像从“小昭寺”迁到大昭寺奉安供养;并涂抹寺门,在其上面绘画文殊身像。而公主、赤准妃、藏王三者也就(化光)入于观音像中而与世长辞。诸大臣遵照遗嘱将两像(小昭寺原有佛像)更换位置。

  松赞干布的王子为“芒松芒赞”(执政五年,十八岁逝世),“芒松芒赞”的王子为“贡松贡赞”(十五岁时执政,二十四岁时逝世);“贡松贡赞”的王子为“杜松芒波杰”即“洛朗楚王”(癸酉年诞生,二十九岁时执政,不久逝世);“洛朗楚王”的王子为“赤德祖登”。这位藏王修建了“拉萨喀扎”(石堡)、青普朗萨、达普喀塔、垛麦地区的“里曲赤哲”、扎玛地区的“嘎曲侠阁”、澎塘地区的“嘎麦”、嘎曲班穹、“扎玛正桑”等堡、寨、寺庙。并请郑嘎谟那阁侠,及梁礼那古玛惹翻译了《一百羯摩》及《金光明经》,并翻译出星算及医药等书籍,建立了广大教法规范(此一藏王六十三岁逝世)。“赤德祖登”王的王子名“江察拉温”,迎娶汉地皇妃之女金城公主,不幸江察王子夭亡(又说是被大臣所害),金城只得同祖父成亲。寻得释迦牟尼像(释迦像中间一度失去)虔诚供养。这位藏王在戊午年(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生一具足相好的王子,但在藏王为教法的事务,前往澎塘时,王妃“纳朗”夺去初生小王,这一小王也就成为“纳朗”的儿子,称此小王叫“赤松德赞”。“赤松德赞”在少年时曾同“尚喜”(译音)等一行四人派到内地去求佛法。那时,有一具有神通的和尚,事先说西藏派来的使者中,有一位是菩萨化身,他的相貌是这样,说后捏出了面相。他们到时,汉地皇帝对他们很优待,并给了许多经典,派了一位和尚同他们一起返藏。当抵西藏时,藏王已逝世,因王子年幼,由大臣们专权,破坏了善法之规律;驱逐信奉佛法的人们;拟将释迦牟尼像送还汉土,但三百人也未能运走,只好埋在沙坡里面;将拉萨作了屠宰场。那时,当政的“纳朗”王朝的“塘那坝王”突然背裂而死,厥住杰?桑杰贡也焦渴而死。说这是将佛像埋在沙坡下的恶报。于是挖出佛像,用两条骡子运到“芒裕”区的“吉仲”城中。拉萨的喀扎寺和正桑寺也遭捣毁。

  那时,坝朗纳的坝色朗的后裔,有兄妹两人同时死去,汉地和尚给他们修了法事,一年之后,其女投生为子,能回忆前生事情。后来王子派大臣到芒裕去时,恰逢尚喜到了芒裕,尚喜只好隐居却扎寺中。那时,赤松德赞已满十三岁,前来国都擬继承父亲及祖父的事业时,听到先辈对教法所叙述的史实和领授秘法的故事,他大生敬信!当即命“甲麦玛阁”及班智达、阿伦达等三人翻译法典。但当译经事业刚一开始,大臣玛香、仲巴杰等人就前来阻止。敬信佛法的诸大臣派遣尚喜到芒裕办事,“色朗”则未在芒裕住下,而前往印度礼供“玛哈菩提”[10]及“希那烂陀”[11],他路过尼泊尔时,和阿阇黎“菩提萨埵”[12]相会,他发心启请阿阇黎“菩提萨埵”到芒裕,并允修寺庙。此后,他(色朗)起名为“耶喜旺波”(意为智王)。当他启请阿阇黎到西藏去时,阿阇黎作了授记,并同意赴藏而经过尼泊尔。他学习了秘法,并在“弄楚(暴风)宫”中和藏王相会,商谈关于教法事宜。他在藏王前详陈“菩提萨埵”的史实。藏王说:“你暂时藏起来吧!(因不喜佛教的大臣对他不利)我同香?嘉业梁桑商恰善计。”于是香?嘉业梁桑和廓?赤桑等喜信佛法的大臣们商谈振兴正法事宜,香?嘉业梁桑说:“玛香的权力很大,常怀破坏佛教的心,恐怕善业难成!”廓?赤桑说:“我们应该采取妥善的办法,即最后拿出镇压的办法来。”王臣等作出决定后,即由廓?赤桑出了主意,将玛香?仲巴杰诱至墓道里,用大磐石堵塞墓口,将冯香活活埋掉,于是派遣耶喜旺波前去迎接阿阇黎“菩提萨埵”,并派朗仲纳惹、业达?真东日、章?嘉惹勒日等三人作为欢迎使者,在芒裕会见了阿阇黎。于是留朗仲纳惹同阿阇黎在芒裕暂候,其余的人到王宫向藏王呈述了情况。香大臣等说:“还得观察南尼泊尔的邪密派是否从中作怪。”于是派尚喜、生贡?拉隆日、青?麦伦等三人前往芒裕,由于彼此语言不通,即求喀什米尔的阿伦达作译师。他们为了考察阿阇黎是怎样的人物,问了很多话后,一致感觉阿阇黎是一位贤善的大德。他们想不要再扰乱大德的心意了,当即迎请阿阇黎来到藏王宫里,由阿伦达作译师,在藏王的“弄楚宫”中,经四月之久,阿阇黎讲说了《十善道》、《十八界》、《十二因缘》等教法。因此触怒了藏地的邪恶鬼神,发现澎塘被水冲塌,红山被雷轰击,人疾畜瘟都同时发生。以此心怀恶意的人们说:“这是作佛法所得的恶报。”因此,又将阿阇黎送回尼泊尔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复命坝?色朗前往汉地去求法;又派“尚喜”等三十人再去迎请阿阇黎。那时,汉地的和尚说:”经过六月零六天,有一‘马鸣’[13]的化身来到此间,并画出了来人的画像。藏人到汉地后,中原皇帝重赏他们,并对他们优礼有加,赐和尚修身教谕,对其徒众也赐以礼品。”藏王说:“现在阿阇黎还未来到,当继往尼泊尔去迎请”。阿阇黎来到“扎玛正桑”对藏王说:“如不将藏地凶恶鬼神制伏,是难于作佛法事业的;而且藏王寿命也将受害而减短。制伏的办法是,有一位具有神通威力的阿阇黎名叫‘白玛桑坝哇’(意为莲花生),去将他迎请来吧!”据说这是藏王在梦中得到的启示。当即派了坝?芒杰色朗和生贡拉隆二人为主,及随行仆从纳朗?多杰准郡、杰?业纳悉底、青?释迦扎坝、章底?扎雅利克达、须布?伯季生根等五人同去迎请阿阇黎莲花生。阿阇黎莲花生得知此事,来到芒裕的贡塘地方和来人相见。他渐次制伏了诸凶恶魔类使其誓护教法。继来到“黑波山”和藏王相会后,去到麦卓普制伏了藏地一切凶顽魔类使其立誓不再作恶。此后,迎请阿阇黎莲花生来到桑野地区,修“土地仪轨法”。阿阇黎菩提萨埵作了地土观察;并按照“阿旃延那布尼寺”的图样,设计出须弥十二洲、日月双星,周围绕以铁围山,以表庄严。于丁卯年奠基,首先修建了阿雅坝洛洲寺,寺内的菩萨像,系仿照藏人的形象塑造的。藏王元妃“泽邦萨?玛甲麦多卓玛”修建了康松桑康领寺(意为三界铜洲寺);王妃波玉萨修建了乌察色康领寺(金洲寺);王妃卓萨?绛秋麦修建了格杰节玛领寺(意为宏善沙洲寺)等。在已卯年完工后,阿阇黎菩提萨埵和阿阇黎莲花生作了开光法事。在十三年上办了庆祝盛会。在羊年迎请来“说一切有部”的十二位比丘,为了考验在藏地能否建立出家僧伽,最初以应试七人来出家。即所谓“三老三少一壮”。所谓“三老”系坝?曼殊西、巴惹达?那肯达、郑?嘎谟底嘎等三人;“三少”为昆?纳根扎、巴阁?毗若遮那、章?德唉纳扎等三人;“一壮”系朗嘎达那。由达那西来作他们出家的亲教师。以上系一部分人的说法。实际是由菩提萨埵作他们出家的亲教师,首先剃度“嘉亦日”出家,后来成为具足五通[14]的大德。次剃度坝?色朗、坝赤协?舍西达、巴阁?毗若遮那惹肯达、硬朗?嘉哇却央、昆?鲁旺波松哇、麦阿扎惹?仁清却、章?勒珠等七人出家。他们的法名为“耶喜旺波”,或“伯央”等名号。此即所谓“应试七人”。以他们的名末安立有“菩提萨埵”的名号——辛达惹肯达(梵语),细加考察,很显然他们是菩提萨埵的弟子。至于阿阇黎的传承,乃是在桑野寺的壁画中所绘画的师传:舍利弗、罗睺罗、龙树、清辩论师、吉祥隐、智藏、阿阇黎菩提萨埵等。

  此后,阿阇黎莲花生将“昂学沙漠”变成草原,将江河导入地穴中;将银瓶抛向空中,取来满盛乳色的天露,以作藏王洗发之用。由于大臣们拨弄是非,后来送莲花生返回印度。

  此外,由印度阿阇黎毗玛那弥遮、桑杰商哇、辛底嘎坝、毗须达生哈等,及西藏的译师“应试七人”,并却季朗哇、本德朗喀、卓?仁清德、朗巴?弥垛巴、释迦光等作译师,翻译了许多佛教法典。复迎请持密大师“达摩根底”,在伏魔密寺中,传授《瑜伽金刚界》等曼荼罗灌顶。由迦湿弥罗的班智达“枳那弥遮”,及“达那西”等师在净戒寺传授戒律。由汉地和尚在不动禅定寺净修禅定;在修词梵寺中作修词学;在阁卓白哈寺里,安置财物;在毗卢遮那寺中讲说佛法。完成如此种种事业,使佛法圆满地兴盛起来。于龙年住白净宫翻译“声明”的导师本德,伯哲及本德鲁伊旺波等在藏、康地区翻译出佛教法典,并将硃书名签,及卷数和颂偈数目,经审定后,书写于目录中。

  继后,阿阇黎菩提萨埵作授记说:“将来西藏有外道出现,佛教将分为两派,且发生争论。那时,可去迎请我的弟子嘎玛那西那来作辩论,将能息灭邪论,显扬正法。”之后,阿阇黎因被马踢伤而示圆寂。继选举伯央为阿阇黎讲说教法。耶喜旺波逃到妥扎寺中净修去了。于是汉地和尚玛哈雅那的门徒们势力大了起来。他们说:“以身语作善法行,是不能成佛的。当住于一无所作中而成佛。”他们固执此一断见,而不修善行。当时西藏人大都喜学和尚之宗;伯央和坝惹达那等少数人仍宗菩提萨埵之规。因此发生了两种见行不同的争论。藏王吩咐说:“当依阿阇黎菩提萨埵的见行而行。”以此激怒了愚昧的导师们,他们手持利刃,扬言凡不宗汉地和尚者全部被杀掉。藏王心中不安!便派人去召唤耶喜旺波来,连召两次都未召来。第三次派人去如不应召前来。则以违王命论处,即将杀掉。使者来到他的住处岩穴,用六丈长绳吊到洞下请他出来,如再不出来当即杀掉,势将逼他自尽。此时他陈请说:“我恳求藏王不要召我,藏王别忘了,有阿阇黎的遗嘱在呀!”他提醒了藏王的记忆。藏王立即遣使去迎请阿阇黎莲花戒。这情况被和尚知道后,他们取来了《广本般若经》等一切深奥经典进行讲习,并宣说《不修正法睡可成佛论》,著有《禅定睡眠论》,还有发挥此论的《离诤论禅定复书》,及《再次答复书》。以这种理论作为依据的,还有所谓《见之表面》;用教义来成立论点的,有所谓《八十种经根据论》等。当和尚们见到《解深密经》的教义和自己的见行相矛盾时,使用鞋底擦毁经文。那时,耶喜旺波上书藏王说明阿阇黎菩提萨埵的密意是如此这般。藏王心中大悦,称赞说:“你真是我的印度阿阇黎。”相继又迎来莲花戒大师,于是藏王坐在中间,和尚座次排在右边,莲花戒座次排在左边。不以和尚为宗的人们都附坐于莲花戒座次的后面。藏王将两串花鬘分交阿阇黎及和尚,并且说道:“请你两人辩论吧!负者应向胜者献上花鬘,而且不许留驻西藏,必须离开此土。”于是开始辩论,和尚说道:“作善不善业,不外往善趣[15]和恶趣[16]两途,以此仍未解脱生死轮回,而且是成佛的障碍。譬如黑白两云,任何一种云都是障蔽天空的。须任何亦不作息,由任何亦不思想而获得完全解脱生死轮回。任何亦不作意、不加分别、不去观察,即是‘无缘’[17]。这与一时顿入‘十地’[18]无异。”莲花戒大师说道:“如你所说任何也不思想,它即是舍离‘妙观察智’[19],须知‘清净慧’[20]的根本,亦即‘妙观察智’。因此,如果舍离此智,必将舍离‘出世间智’[21]。如果没有‘妙观察智’,瑜伽行者都住入‘无分别’;如果一切佛法都是无想念、无作意的话,则一切修行的体验,都不能想念,不能作意了。如果想我所修是不念法,那将成为极念想作意。如果仅作‘无想念’,那末昏倒或迷失知觉的时候,就应成为证得‘无分别’[22]。在没有清净的‘妙观察智’中,是无法证入‘无分别’(智)的。仅遮止了想念,如果没有清净的‘妙观察智’,如何能证入一切法无自性[23]呢?在还未通达空性时,是完全不会断离障染的。因此,应知是以清净慧来远离颠倒相的。出于正念,是不可不想念的。想念而无作意,如何能忆念往昔处所?如何能成为‘一切智’[24]?如何能离诸烦恼?因此,应知以清净慧抉择诸义的瑜伽行者,他通达了一切三时内外皆‘无自性’,而分别也归寂静,远离了一切恶见,依此善巧通达方便和智慧,断除一切障染,而能获证一切佛法。”藏王吩咐道:“所有徒众侍众也都有参与辩论的机会”。伯央立刻说道:“如和尚所谓‘顿入’的那样,而没有渐修的功用,则凡是施设都会成为六般若波罗密的不顺方(即应治障染)。以布施来说,是依摄受而施设的,舍一切摄受而为最胜施。如是可以类推至智慧度之间。佛世尊灭度后,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不同之见。后来,发生‘中观’三派,彼此之见略有不同。至今所谓‘顿门’(译音)‘顿入’的说法,以致成为不求知,不通达的这般世人。还说什么虽所趣入的门径名言各异,而成佛则一,证果也是一的话。”耶喜旺波说道:“应当细究一下‘顿入’和‘渐入’二者。如果以‘渐入’为长期多事,则和我们的看法不同;如果‘顿入’的话,你还有什么可作的呢?如果一开始就成佛,还有何过失可说?比如登山,须一步一步地登上去,不可能一步登上。若是你们那样连证入‘初地’[25]也很难,更说不上还得一切智。我非和尚之宗,我对于一切经教,是以‘三慧’[26]来研习的,所以能无谬地通晓教义,并习‘十法行’[27]而修,由此而得‘忍位’[28],也才能无过地住入‘初地’,渐次净治得入‘十地’,由此圆满二资粮以成佛。如像你那样,可以说是资粮未圆满,此心未净治,你连世间的事都不懂,何以能通达一切所知境?如你所说什么也不须作只须睡眠,以此就应该连饭也不用吃,那就会饿死,那里还谈得上成佛呢?!以步行来说,如果不观察地势走去,就会失足滑倒,怎能说得上通达正法呢?!”说了诸如此类有理有据的话之后,宗和尚的‘顿门’师们无言以对,只好将花鬘献给阿阇黎,承认自己失败。传说那时,如“厥玛玛”等人(和尚之徒)心生忧恼,用石块捶击自身而死。

  于是藏王命令说:“从今以后,‘见’应依龙树的宗规而行持;‘行’应以‘十法行’,及《般若波罗密》而修学,不许再作‘顿门’之宗规。”于是遣送和尚返回汉地,搜集了和尚的著作窖藏起来。所谓“顿门”和“渐门”是汉语,意为“顿入派”和“渐入派”。后来,和尚一边的四个汉人屠夫行刺莲花戒大师,因而大师肾脏受伤逝世。这时耶喜旺波绝食而示寂,享寿六十九岁。传说他是文殊的化身。他的王子谟勒赞普于壬寅年继掌藏政。他在桑野兴建四大供会,将藏民的食物和牲畜,曾作过三次平分。执政时间共计一年零七个月。他十七岁时,被其母下毒杀害。将藏政大权交给十四岁的弟弟赤德赞,通称此王叫“色那勒”。“色那勒”王修建了嘎穹德嘉寺,大振正教规模。他生有五个王子,即赤德松赞?惹巴瑾、章玛、赤达玛乌冻赞、拉杰伦珠、赤钦波等五人。

  传说惹巴瑾为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十八岁时继掌藏政。他修建了有九层金顶楼房的“乌香多”宫。他观察到过去先辈王朝的时代,由阿阇黎菩提萨埵、耶喜旺波、香?嘉业梁桑、大臣赤协、尚嘉、译师坝扎德哇噶喀、杰漆珠、婆罗门阿烂达等所译的教法术语中,有很多是藏地人们不能通晓的;并且还用汉族、黎域(新疆一地区)、萨霍尔等各种语言来翻译。由于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以致学习教法时,发生困难!于是命利窝阿阇黎(印度人)、乍尼弥遮、苏热那扎菩提、西伦扎菩提、达那西那、菩提弥遮、西藏阿阇黎惹达那惹肯达、达玛达西那,及善巧译师扎纳生纳、扎雅惹肯达、曼殊西哇玛、惹德伦扎酉等人将大小乘中的所有印度语,译成藏语;并将厘定的一切名词,收录在书目中。同时下令,无论何时,均不得逾越已定的教典名词来作翻译。所有人士都必须依此(定规)学习;过去所翻译的,都用新术语作审定。颁布了这三种命令决定。并决定说:“除说一切有部(戒律仪)外,其他律宗,及密宗(暂)不翻译。甚至升斗的大小,称秤的两、钱等,也都一律改成同印度的度量衡相合。对于每一出家僧人,配给俗家庶民七人(以作服役),将头巾置于坐垫上,让出家僧人的双脚置于其上。此时,藏王进兵汉地,得胜而还,将甥舅和好盟文刻石立碑于拉萨(市中。并建吴香垛伯无比增善寺。在这以前,诸王臣所建寺庙有一千零八寺之多)。由于藏王将藏政供献于出家僧众的关系,惹起所有喜作恶业的大臣们的忿恨,他们破坏善法戒律,私自判刑,将已出家为僧的章玛王子,流放到边远的卓姆地方。谗言于王妃昂楚玛和大德高僧吉祥德通奸,私将吉祥德处死,王妃也自杀。藏王三十六岁时,于辛酉年,巴嘉垛热和厥若勒扎二人下了毒手,击断藏王的颈骨,使其脸面扭向后颈而死。

  于是将藏政大权交给朗达玛?乌冻赞王,任命巴嘉垛热为内阁大臣,侍臣纳朗、甲察、赤松等人作了很多与善业法律不合的恶事。译师及班智达们从事翻译经典的译经院也被毁坏,未完的译经事业只好搁置下来。吴香垛伯无比增善寺(惹巴瑾所建)也未行开光法事而搁下。此后藏王虽已成年,但他心中已受魔祟,对所有出家僧人都作了诋毁;对不愿去掉比丘相(如僧装)的,都发给弓、箭、钹、鼓,令其打猎(杀生),不遵命者杀戮无赦;复将释迦牟尼像搬走,但因难于运走,而埋藏在沙坡下面,供佛的寺门被封闭起来,涂抹成泥壁,上绘比丘饮酒作乐的图画;桑野寺门及小昭寺门也被泥封了起来;所有经典卷帙大都被秘藏在拉萨地区的岩穴中。经过了一段如此这般的黑暗时间,在耶巴的拉日领波山中,有一修行人名拉隆?伯季多杰,他在净修中有所察觉,对于藏王生起了一种特殊的悲感!于是他用炭末涂黑了所骑的白马,身着外黑里白的大氅,挟着铁弓铁箭,来到拉萨。当他见藏王(朗达玛)正在甥舅盟碑前念诵碑文,他便在寺庙和嘎登塔前叉腰稍息,在其前面下马,靠着膝盖暗拉铁弓,借上前给藏王礼拜的机会,第一拜暗中拉开铁弓,第二拜箭扣弦上,第三拜放箭射中藏王胸部。他说道:“我是‘雅协纳波’魔王,特来杀死这个作恶的藏王的。”说后逃走,拉萨地区,立刻喧嚷一时,说藏王被害,传令追拿凶手。伯季多杰在黑海边将马洗净,将大氅翻出白色的里子穿了起来,口中说道:“我是‘朗体嘎波’天神。”说着继续逃跑。追拿者没有捕到他。有人说,凶手是妖仙;有人说是凶煞魔王;有人说,追到“汤姆石碑”处,因天色已黑未能捕获。于是伯季多杰携带了《对法集论》、《毗荼耶具足光明论》、《百一羯摩》等三种法典,来到康区。那时,有一部分班智达已被流放边域;一部分被驱逐出境;译师大都逃奔远方;梁?定真桑波、玛?仁清却等人,被派来的刽子手杀害,藏地佛教遂全被毁灭。朗达玛死后,他的元妃假装怀孕,并在外觅得一婴儿,将婴儿出示大众,说道:“这孩子是我昨天生的”。诸大臣说:“昨天生下的小孩,怎会长出牙齿来!”(由于从外找来的小孩已有牙齿,故才有此话)这不过是依王妃而得立(为王嗣),因此名为“妃立王”(从涅赤赞普到脱脱日领侠王之间,历时六百六十年。此后到松赞干布王诞生之间,又历时一百五十年。此后由绛根敦巴撰《王统如意树史册》以前,共历时九百二十三年。继在丙戌前撰《红史》以前,共历时一千七百九十四年。继在庚辰以后,出“一切智慧海”算来,已经过一千八百九十六年)。

  后来这位藏王的王子为赤德贡波;赤德贡波的王子为贡业;贡业有王子二人,为日巴贡波、利窝巴贡。日巴贡波的王子为赤德波;赤德波的王子为赤峨波;赤峨波有子三人,为阿扎惹、贡波真、贡波哲。利窝巴贡的王子为贡厥;贡厥的王子为察伦?耶喜绛称。以上是元妃嗣系。

  妾妃生有一子,系乙丑年生。由于怕元妃谋害或来夺取,昼间向着日光,夜间点着灯来守护,因此称他为峨松(意为“光护”)。这位王子来到王宫登位后,享寿六十三岁逝世。他的王子为伯柯赞,十三岁时登王位,年三十一岁逝世。这位藏王有子二人,为扎喜哲、巴吉赤季德?利玛贡。后来,扎喜哲巴摄持藏政,他有子三人,长子名伯德、次子名峨德、三子名季德。利玛贡被放逐到后藏阿里地区,因此,他也就在布让那里建筑了古喀利绒城堡,遂掌握了那里的政权。他有三子,长子名伯吉德日巴贡掌握了芒裕地方的政权;次子名扎喜德贡掌握了布让地方的政权;三子名德珠贡,掌握了象雄地方的政权。这位三王子有子二人,为柯热、松额。

  那时,前后藏地区,都没有传授戒律及宣讲和听受经教的人。寺庙内的管事穿着圆裙,尽管尊称他们为尊者、罗汉,或说是守持戒律的人,但是仅在夏季三个月里守护四根本戒[29],这段时间一过即开禁,也就不守了。密宗行者们也不通晓《密经》的教义,而以淫乐为解脱,干出种种颠倒是非的勾当。

  乙二 后弘时期西藏佛教的情况。当朗达玛毁灭佛教的时候,江区(西藏西北一带)杰村的人士名章?饶色,及播东巴?约格迥和堆隆巴?玛?释迦牟尼(以佛名为己名)等三人,在吉祥河山中静修时,他们见到比丘僧打猎,彼此攀谈起来,才知道藏王毁灭佛法的情况。于是他们用一头骡子驮著《毗奈耶》经典,从阿里北部逃走,经俄洛地区找到出境的道路,逃到霍尔(今四川甘孜、炉霍等地区)。但是在语言不通的地区,虽想弘法,也不可能。于是又来到垛默(今甘肃西南部)南部的毗若察措地区,住在梅隆?金刚岩的阿穹朗仲城的顶底协寺的分寺中静修的时候,被在黄河岸口放牧的牧人发现,晚间众人聚会的时候,牧人们谈起见到的情况,感动了一位具有善缘的胜解行者名牟暑色坝,他前去观看,心生敬信,请求出家。他们遂将《毗奈耶》经典交给了他,并说道:“你先阅读一下吧!如果生信则可以出家。”他阅读后油然生信,落下泪来。于是由章?饶色作亲教师;“约格迥”作轨范师,而给他传授了沙弥戒[30]。以二师的名称而合赐名为格哇饶色。后来由于他的心智广大,都称他叫贡巴饶色。继后,他又请求为他授比丘戒[31],但是比丘不足五位,未能传授比丘戒。因此想起过去在隆塘地方遇见的拉隆?伯季多杰等三位比丘,立即寻访,和伯季多杰会了面,请求传戒事。伯季多杰说:“我杀了藏王(即朗达玛)作了恶业,因此,我不能充当授戒比丘,但可以代为寻找。”之后,代为请到汉地和尚革邦和记本二人(比丘),首先为自己讲授沙弥戒,贡巴饶色待到授戒满一周年,再由过去授沙弥戒的二师作亲教师及规范师;玛?释迦牟尼作教授师;加上两位汉地比丘和尚补足五比丘之数。此五师会齐,为贡巴饶色传授了比丘戒。在贡巴饶色受比丘戒满五年的时候,从前藏来的纳巴朗巴?鲁麦?楚称协饶、郑?耶喜云登(智能)、惹西?楚称迥勒、坝?楚称洛卓(戒才)、松巴?耶喜洛等五人,以及从后藏来的古谟饶喀巴?诺敦?多杰旺秋、硝?阁安冲准?协饶生格、阿里人峨杰兄弟二人、播东巴?乌巴德嘎哇等五人。两处共十人都来到章?格哇饶色师座前,请求传授具足戒。章?格哇饶色师说:“我已年迈,难以教抚新徒。你们去请求大喇嘛‘思明’吧!”他们去到大喇嘛座前请求时,大喇嘛说:“我受具足戒后,仅满五年,不能作你们的亲教师。”后来得到章师的同意说道:“可以例外开许。”于是大喇嘛作阿阇黎;章、约二师作羯摩师及教导师;玛师和汉地和尚补足五师之数,为他们传授了具足戒。大喇嘛对他们吩咐道:“洛敦?多杰旺秋能力大,你负起责任护持教法吧!鲁支?楚称协饶戒行精严,你作阿阇黎吧!冲?比丘协饶生格心智锐利,你作教导师吧!郑?耶喜云登很善巧,你就掌握寺庙住地吧!”于是这批比丘们西上返藏。鲁麦?楚称协饶则留守住地,依止仲?耶喜绛称座前听受《毗奈耶》,那时惹西?楚称迥勒之弟,及坝?楚称洛卓之弟齐来迎接他们的兄长,在隆圹地方弟兄相会,两兄弟都对兄长生起敬信,两兄弟拜洛敦?多杰旺秋作戒师;惹、坝两位兄长经教授师的允许,离俗出家。因此现在的坝、惹二系合成一家,就是这个因缘。洛敦?多杰旺秋说道:“你们在这里住下吧!我愿和商人结伴同行,奔赴前后藏各地,先看一下那里能不能弘法,如果能的话,我就在那里住下,然后你们再西上。如不能,我仍返回这里。”说后就和登玛地方的商人结伴起程了。当时商人们想返回到松昌地方行商,洛敦师说:“你们不必到那里去,可先到后藏的‘故谟饶喀’地区,那里有一名叫诺勒珠纳的座前,你(商人)的儿子可以在那里出家,然后到前藏来吧!”他们照他的话行事,并将儿子送走之后,才到那边行商,获得了很大利润。由此直到如今故谟地方仍旧有贸易集市的习惯,这应算是洛敦师的恩惠。第二年,鲁麦?楚称协饶在阿阇黎座前请求说:“我要到前后藏各地去,请给我一‘供施地’(要到远方,先修供养以培福)。”阿阇黎给他一僧帽,并赐以放置剩余食物的黄土供房一间说道:“你戴上此帽,作为我的纪念品吧!”他别离导师西上,师友们也都来到了前藏。拉萨地方,过去是大德们的法座传承所在地,而现在成了惩罪施刑的地方。因此,不能到拉萨去,只好转道前往桑野(前藏山南扎朗县一地名)。于是鲁麦?楚称协饶住持了嘎曲寺;坝?楚称洛卓住持了乌察和乌哲二寺;惹西?楚称迥勒住持了格杰寺;郑?耶喜云登住持了尚康等寺。前藏五师(即鲁麦、坝、惹酉、郑、松巴五人)说道:“现在是修建我们自己的根本寺庙的时候了!”遂由鲁麦师修建那谟洽德乌寺,此寺收了四个传徒。由惹西?楚称迥勒在珠, 谟地方修建了锁纳圹清寺,凡从此寺出的人物称“圹清派”;由香?纳朗多杰旺秋修建了惹察寺及嘉寺,凡从这二寺出的人物称“香宗”。又由垛?绛秋迥勒修建了耶巴坝让寺,及麦区的那切巴寺、舍区的顶哇寺、曲须地方的啰峨夺、布德脱贡寺、玉圹寺、老索寺、扎玛圹寺、喀惹索李寺等。此后,在后藏修建了恭嘎惹哇寺及察弥寺。由垛?绛秋迥勒及松巴?耶喜洛卓二师在季学地方修建了玉阁康玛寺。从这些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垛措派”。复由伦?耶喜协饶住持嘉色岗寺,及纳达拉康寺和察穹寺。从这些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伦宗”。由松巴?耶喜洛卓在卓萨圹地方修建了麦汝寺,但后被毁坏无存,也就没有发展了。又由惹西?楚称迥勒修建了惹西泽峨寺,坝?楚称洛卓修建了容库寺,他继而住持伦巴季布寺,由他传承下来的弟子麦?生巴协饶复修建了堆隆察脱寺,并继而住持拉玛寺和扪扎寺。这些寺中传承下来的,统称“坝宗”。复由坝?楚称洛卓的兄弟修建了杰惹察那区的达仲寺,并住持“学”区的讲说院。又惹西师住持嘎察寺及夏寺,从这二寺传承下来的,统称“惹宗”。由惹西师之弟住持格杰寺;由他的弟子塔细甲拔住持格杰寺;又由此师弟子香准?协饶拔修建了伦巴达哲寺。从这些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惹西兄弟传派”。出郑?耶喜云登修建了恩朗季谟寺,并住持嘎穹寺,继而住持业圹扎纳寺;又在此寺路旁的高台处修建了章惹谟伽寺,从此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下郑宗”;从恩朗季谟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上郑宗”;从隆贡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中郑宗”。后藏的诺敦?多杰旺秋复修建敬贡寺,从这一寺中传出的弟子有二十四人。其中有名嘉?释迦迅鲁的在堆玛地方修建了那圹寺。从此寺分支出来的郑区交界处的布多寺等,统称“嘉宗”;由厥?协饶多杰修建了邓谟日寺,堆区的寺庙都是由此寺发展而来的;由达诺?迅准修建了达诺寺,从这一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达宗”;由阿梅?迅季玛住持泽寺和扎玛寺,从这两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迅宗”;由达?释迦云敦住持树波寺,从这一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达宗”;由里?洛卓迅鲁修建觉谟寺,从这一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里宗”。对下区五寺,则称作“敬贡传派”。由纳?绛秋嘉称修建了曲弥寺,从这一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纳宗”;由洽萨区的嘎?协饶喇嘛修建了尼寺,及由垛?耶喜迥勒修建了邦嘎拉隆寺。这两寺没有很大的发展,因此除“纳宗”外,没有其它传承的派系。由大德朗?绛色修建了闻普寺,并住持章张寺;由此发展出来的奔圹寺、洽寺、枳贡寺、阁敦措玛寺等,统称为“上下朗宗”。由廓哇?耶喜雍珠住持蔗寺,由他的传徒杰准?协迥修建了夏鲁阿谟寺后,他到印度重受戒律仪,后来由廓哇?耶喜雍珠住持夏鲁寺,所出大德即所谓“四栋六梁”,从此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夏鲁传承派”。由季?耶喜旺波修建了香区的喀隆寺,继后又建界热朗惹寺。在这两寺的路台上,复建谟香区的若岗寺。由朗惹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朗惹宗”;由柳区的乌隆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乌宗”。以上二寺则统称为“下季传承派”。由朗惹宗住持赤区的喀切寺,继由阿麦的传徒香敦楚拔住持嘉居寺,阿麦的门徒贡波?塔巴仁清又有门徒四人。由四徒中的树敦彭扎住持蔗区的杰昌寺及甲喀达隆寺,由这两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树宗”。由四徒之一的杰准嘎波住持安伊寺;由四徒之一的雍敦扎嘎日巴住持峨寺。后来这两寺归入“阿谟宗”而未得发展。由四徒之一的肖哲修建了肖哲寺。以上寺庙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为“贡宗”,又称“中季宗”。由阿麦?喀切贡巴住持色区的那德惹寺,从这寺中出来的有上区的温、巴、香三师;又由赤敦准坝住持熊纳惹寺,从这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赤宗”;又由萨伯准穹住持章穹寺,从这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章穹传派”。继后,由嘉敦?阿雅德哇住持波汝杜纳寺,从这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嘉宗”;由阿阇黎迅鲁释迦住持萨普寺,从这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萨宗”。以上诸寺统称“上察四宗”,又名“上季宗”。由阿麦的门徒“邦”师来管理赤寺;香准?索扎住持嘉居寺。从以上两寺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中季宗”。由“上季宗”出来的门徒迅鲁迥勒住持敬喀吐寺,从这寺支分出来的,统称“吐宗”;由季准?伯季耶喜住持仲区的恭嘎惹哇寺,该寺是从“上季宗”发展出来的。又有所谓“冲宗”一门发展为“九察”,其中由“上冲宗”发展出“嘎系”和“敬系”二系;由“中冲宗”发展出“新寺”与“旧寺”二系;由“下冲宗”发展出来的,则有“察宗”五系(连上面四系共为九系)。由阿麦冲准住持枳区的扬温寺时,也将枳寺供献给了他,后来他将枳寺托付给他的侍者坝准?洛卓云登,由洛卓云登作阿阇黎而教抚出来的门徒,统称“坝宗”。此师的门徒裕?却旺住持杰区的勒领寺,从这寺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统称“上坝宗”;由裕脱伯住持江惹寺,由达巴觉准住持杰伯寺,从这两寺出来的大德,统称“中坝宗”;由枳寺发展出来的大德,统称“下坝宗”。又有以令措寺供于阿麦大师,大师将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惹?洛卓让波,及康巴二人;由惹?洛卓让波师住持欧弥寺,康巴师住持嘉喀寺。这两寺分别称作“惹系”与“康系”,而统称为“令宗”。达察师以甲却喀波伽寺供于阿麦大师,大师将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嘉?嘉补楚生,又由嘉师托付给贡波迥勒,贡波师教抚了姆区的勒谟伽寺和甲却寺;嘉师还修建了扎圹寺。以上各寺统称为“嘉却宗”。又由玛须区的女施主以略谟扪卓寺供于阿麦大师,大师将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玛巴?多杰耶喜,多杰耶喜复将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勒波?扎巴绛称,并住持绒喀普寺。由阿麦曲昌修建了达察居圹寺后,又将寺供于阿麦大师;又由玛巴修建了郑玛岗波寺,连同伦卓达昌寺共四寺,统称为“扪卓四子寺”。以上诸寺统称为“扪卓宗”。又由阿麦大师住持色区的岗措寺,后来大师将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香巴?泽惹措巴,并由香巴又建了“色”区的扎学寺,并住持真波顶寺和枳区的扬温寺,后又住持惹索察纳寺,及达察喀波伽寺。他又将这两寺托付给他的门徒坝?格通。格通又住持绒区的坝垛寺,后来托付给他的门徒哲准烘波。以上诸寺统称为“垛宗”。在察宗聚会时,察宗诸寺只派来三位地位不高的僧人到会。因此问道:“你们的堪布哪里去了?”答道:“已逝世。”于是说:“那末你们就作为‘垛宗’的门徒吧!”因此他们就并入“垛宗”了。以上诸寺统称为“下冲五宗”。冲系九宗都属于季区的阿谟峨岭寺。此外,有阿夏果窝切的门徒名阿夏耶喜雍珠想到康区去受戒,当他往拉萨去到拉萨佛堂,上楼时,只见木梯下角的正面,绘有一伯贡波的画像,当他下楼时,那幅画像成了伯贡波真实的现身,手捧颅器中,有人心和人血合在一起,贡波正用人的肋骨作羹匙而进食。他即刻虔诚祈求加持!贡波对他说:“我作为你的护法,一月之内你可以回来吧!”因此说“阿宗”有大神力,即是这一原因。之后,阿夏师去到康区的寺庙中,在大喇嘛的门徒哲窝?却纳大师座前,请求赐戒,大师说:“我在放水施‘垛玛’的当中,即可满足你的愿望。”说后不久,大师尚无暇给他传戒,却圆寂了。他以虔诚的信心,将大师面示的“我在放水施‘垛玛’的当中,即可满足你的愿望”这句话作为他已受戒。因此,对于他所受的戒,传称为“水施沙弥戒”。此师作阿阇黎后,复住持纳朗哲达寺,继住持窝裕达惹夏夺,以及住持两寺路台处的勒波伽寺等。又由他的门徒协乌?业朗巴住持吞区的坝索塘寺,复渐次住持柯热季岗寺、娘若布多寺、柯热坝柯寺、吞区的仲学寺等。又由此师的传徒索?楚称喇嘛住持“坝索圹”寺。又由他的门徒邦?杜真住持“达”区的本金寺;复由此师的门徒鲁?仁清扎住持库隆拉扎寺;惹侠师住持窝裕色岗寺。以上诸寺统称为“阿宗”。又有蔗?迅楚师到康区去求戒,抵康后谒见赤喀卡纳寺大喇嘛的门徒雅思本敦,请赐具足戒。雅师应允说:“是应该传的。”说后尚无暇传戒即示寂了。迅楚师说:“我已得具足戒,因为雅师已说过‘是应该传的’。”从此之后,则称为“应该传的具足戒。”继由迅楚师住持达纳普区的嘉昌寺,及香区的杰普寺。从嘉昌寺发展出杰区的八寺。以上诸寺统称为“蔗宗”。如是向外发展的约有十人,但是前藏的松巴师及后藏的窝杰两昆仲没有发展,以此只有六人略有名声,但已不属于阿蔗两宗的诸师中。有一部分人说:“由阿阇黎菩提萨埵的门徒坝惹达啰传拉隆?饶厥央,拉隆传大喇嘛贡巴饶色,贡巴饶色传雅贡?耶喜雍珠,雅贡传仲?耶喜绛称,仲师再传鲁麦等人。”

  在一些遗训书中却说:“由阿阇黎菩提萨埵、阿阇黎达啰西巴及枳纳弥遮作阿阇黎传出‘坝惹达纳’为师,坝惹达纳再传约?格迥;由约师传大喇嘛贡巴饶色,贡巴饶色传卓?曼殊西,卓师传仲?耶喜绛称,仲师传鲁麦协饶等人”。日惹师说:“所谓大喇嘛的门徒有仲师等前后藏十人,请求授戒的说法,是应加以考查的。”

  又有一部分人认为约师等人,是枳纳弥遮阿阇黎的传系。又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细哇措阿阇黎的传系。这些说法,都应再加考查。

  如是前后藏全无佛法的时间,约七十年之久,后来由前后藏的十位大德才复兴了佛教。当这十人到达前藏的时候,听一位老妈妈说:“我在六岁时,见过出家人。”问她现在有多少岁?她说:“找现在已满七十六岁了。”由此证明无佛法的时间为七十年。又有一部分人说:“西藏地方无佛法的时间,是一百零八年。”日惹师说:“有人说,从十位大德起直至译师仁清让波未出世之前,由于没有说法和闻法的因缘,只能算作‘像法时期’。后来藏王作施主,班智达和译师们翻译佛典,这算是‘教法中弘时期’。后来又由藏王来作施主,而是由峨译师等人翻译佛典,这算作‘教法后弘时期’,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既承认(那时)有清净的比丘戒,而算作‘像法时期’,这是矛盾的。所谓没有说法和闻法的因缘,理由也不能成立。由班智达?枳纳弥遮传承出来的有译师鲁伊绛称,及约?格迥等人;由此传承出来的有大喇嘛,大喇嘛传仲师,仲师传鲁麦,鲁麦传树?多杰绛称,树师传其四位弟子,即伦楚江、嘎居巴楚迥、勒波扎嘉、郑巴协峨等四门徒。勒波扎嘉又传索?楚称喇嘛,嘎居巴又传梁昌?仁清喇嘛,郑巴协峨又传阁清巴?耶喜喇嘛。此三师又传嘉?杜真旺秋楚称;嘉师的门徒有玛措绛多、甲杜真、季波楚拔,直传至侠弥师等人,都是以《毗奈耶》为教授的。又由枳纳弥遮传嘎、觉、香三师;次第传承的有朗让?达哇多杰、伯季多杰、坝?嘉哇耶喜、觉住?却根耶喜、生准迅鲁、嘎弥?云登雍珠、库敦?协饶准殊、惹赤?让坝、嘉?嘉布楚勒、章底?达玛领波。传至此师的弟子本、若二师等人时,讲说和听受《对法》的教义,并没有中断。因此所划分的‘中弘’和‘后弘’,并不合理。因教法已遭毁灭,前后藏已全无佛法,这中间是有一段时间的。怎能以此来划为‘中弘’呢?”大善巧师章纳巴也说:“所谓教法后弘的情况,是说朗达玛毁佛后划分的。”

  这样佛教得以死灰复燃,从阿里地区开始了广弘的事业。先是柯热藏王将西藏政权托付给他的兄弟松额王,自己出家为僧起名耶喜峨。他对于显乘的佛经,虽然通晓,而对某些修密行者以淫乐为解脱的邪行,是否为佛法?生起了怀疑。因此,他派遣仁清让波等二十一位少年去到印度学习佛法。后来只有仁清让波和勒比协饶二人学成归来,其余的人大都半途死去,未学成佛法。仁清让波成为一位善巧精通一切显密教法的人物,同时他还迎请了班智达夏达嘎惹哇玛,及白玛嘎惹古巴达、菩提西辛达、布达巴那、嘎玛那古巴达等人,共同翻译了显教经典及密系四续部[32]经典,特别是译出了密乘的《瑜伽部》[33]及《密集》等许多经典,从而确立了清净的密教。其后又迎请班智达?达摩巴那和班遮巴那等人,象雄地方的巴?嘉哇协饶请求他们授戒,后前往尼泊尔在持律师哲达嘎座前,求得《毗荼耶》的传授法。继由持律师的弟子伯厥和细谟伽哇?绛秋生根等人承传此戒规。从此毗荼耶上宗说规遂即弘扬起来。继由拉喇嘛(即藏王智光)在象雄地方修建脱滴寺。许多译师和班智达作了出资建寺的施主。拉喇嘛的兄弟之子松额的儿子拉德,迎请了班智达“苏哇肯达”。拉德有子三人,即峨德、波章?细哇峨、大德绛秋峨(菩提光)。绛秋峨将大量黄金交给纳措楚嘉等一行五人,并派译师准珠生根为领导人。命他们将黄金带到印度去迎请最贤善的班智达来藏。他们在东方王格哇伯之子毗扎玛那西那的寺中,作了很好的修习后,请到了班智达?底邦嘎惹西扎那(阿底侠尊者的梵语名号),尊者他获得“救度母”(观音化身)的授记后便来到西藏。阿底侠于甲午年六十一岁时或说六十六岁时到西藏。七十三岁时逝世。仲敦巴是在辰年阿底侠示寂后九年逝世。不幸译师嘉?准珠生根在途中逝世,只好由纳措楚嘉作译师随同返藏。到达大译师仁清让波的寺庙时,起初大译师未向阿底侠尊者顶礼,当尊者向寺中密宗的各尊佛像一一作了赞颂时,大译师心生欢喜,即向阿底侠尊者谈了许多弘扬教法的往事,并顶礼求法。而且作了不少的翻译事业。特别是对于各部瑜伽,以恭嘎领波所著的释本来作蓝本进行校对。因此密教的灌顶、传经、讲说、修法等的教授,得到了弘扬。此后阿底侠尊者渐次来到前藏,给他的门徒库、峨、仲三人,传授了许多佛法;特别是他将“甘丹派”[34]法规传授给仲敦巴[35],藏地佛法由此大弘扬了起来。(仲敦巴有三位得意弟子,即:普穹哇?迅鲁绛称、博多哇?仁清色、敬安哇?楚称坝。普穹哇未接受弟子依止;博多哇集会弟子约二千八百人,主持热振寺三年。此师有八大弟子:后藏让顶玛巴有朗哲特巴二弟子;业区有朗氏二弟子,即业?却坝和本巴拉杰二人,还有伯扪布穹哇及绒玛色哇二人,乌堆区有香?侠惹哇?云登嘉措和朗日塘巴?多杰生格二人(此二人称日月双星殊胜弟子)。朗日塘巴的弟子为侠窝贡巴、朗塘香?格西领。侠惹哇的弟子为切喀?耶协多杰)。

  大译师仁请让波在阿里地区,降伏了“嘎嘉龙王”,并破除了一切邪密不正行。传说他后来修《近传速成密法》,向往“空行刹土”而逝世。后来他的门徒诺穹?扎厥协饶翻译了《胜乐》、《金刚亥母》、《因明》等法典;修密法成就向往空行刹土而逝世。又有尼泊尔诺穹?嘎却让译了名著《诺扎六法》等。他逝世时,预示将去到人间刹土五台山。在阿底侠尊者座前,有上面所说的诸译师,及释迦光、裕甲?多杰旺秋、格尾洛卓等人翻译并审定了许多教典。藏王细哇峨译了《胜乐》,及寂护所著的《因明》等论著。

  在拉喇嘛?耶喜峨时代,由尼泊尔译师白玛汝措迎请了班智达弥底和察那仁哇两位尊者,不幸译师白玛汝措患肚痛症死于尼泊尔。两位尊者因不懂藏语,以致流浪到前后藏各地。弥底尊者在达纳地方给人牧羊,后来,才被甲色扎哇?索朗绛称迎请到麦隆地方,传授了一些教法。尊者复到康区,在敦隆圹建立了《俱舍论》的讲座。后来,尊者精通了藏语,亲自翻译了《四座》、《文殊明智法门》,及密乘教义《毗婆尸佛》[36]等多部教典。后来尊者又到里曲色喀地区,在那里著作了《语门论》(语言文字学)。至于班智达察那仁哇尊者,则运用“夺舍法”[37]进入绒巴却让的尸体中,从此绒巴却让成为一位精通许多经教的大师。由藏王峨德迎请了苏那耶喜大师,光军之子哲德迎请了喀什米尔的“遮那喜”,由穹波?却准珠作译师翻译了密乘经典《金刚顶经》、《行部续法类》、《量决定论》、《量决定论精髄释》等论典。此外,又迎请来了真扎惹呼那大师,由顶恩正让波作译师翻译了《集量论》等论著。哲德派遣峨?洛敦去到喀什米尔的信澎让波和嘎敦嘉补二师座前,学习《因明》;又到婆罗门萨达扎那和阁弥启麦等师座前,学习《慈氏诸论》。由旺德出资作施主翻译了《量释庄严论》。由赤?扎喜旺秋朗喀赞作翻译事业的施主,而在喀什米尔住了十七年,在西藏也住了十七年。在此期间,由班智达绷察松巴、阿都那邪达侠、苏玛底根底、阿玛惹真扎、迅鲁绷巴等人作译师翻译了许多经教,并在桑朴、勒乌脱等寺庙宣讲经教,对于胜法般若《现观庄严论》、《入行论》等也作了弘扬,这确是极大的恩惠。巴操哇?利玛扎去到喀什米尔地方,学习教法二十三年之久。同时迎请了班智达嘎那嘎哇玛,翻译并讲授《中观》诸法的教义。由此传承的门徒有巴操的四位弟丁。仲区人氏释迦耶喜也迎请来班智达嘎雅达惹,并以黄金五百两作供养,翻译了《呼金刚幕桑布扎》、《热里》、《阿热里》等母续部的修法教义等。阁库巴?拉哲三次去到印度,在获得成就的七十二位班智达的座前求法,特别是他依止细哇让波和扎金真让波等师时,翻译了《密集圣系法类》(指龙树所传)、《胜乐金刚空行母法》、《四座》、《玛哈玛雅》、《呼金刚三经》等教典。季厥?达哇峨色(月光)翻译了《时轮》、《佛颅》、《金刚甘露》、《胜乐》等教典。妥扎玛巴?却季格卓(法智)三次去到印度,依止那若巴、细哇让波、滂所巴等上师,并请求传授了《密集》、《胜乐》、《呼金刚》、《玛哈玛雅》、《四座》等许多密法教义。由此传出很多“修行派”的门徒(指弥拉惹清、楚旺额、麦冲波、峨却多、弥拉惹巴八昆仲、达波?索朗仁清等人)。尚嘎?拔巴协饶也依止班智达喀伽贡巴哇、德扎德哇、巴惹?亨达坝扎等上师,翻译了《瑜伽法类》、《顶髻》、《金刚手善趣法门》、《多闻天王》、《入行论广释》、《胜乐法门》等。业?达玛扎去到印度,住了十二年之久,他依止班智达?玛底,并迎请了班智达布勒雅西,翻译了《入行论广释》、《度母法门》、《护法供轨》等。切乌格巴?柯洛扎、绷学?色哇扎(显称)、宗嘎木雅?桑杰扎等人,依止班智达阿坝雅嘎惹古巴达,翻译了《时轮三鬘法类》、《牟尼密意庄严论》、《教授穗论》等。哲窝译师协饶伯依止班智达阿坝雅嘎惹古巴达,翻译了《教要月光》等法典。又由坝日?仁清扎迎请了班智达邓约多杰,翻译了《不空绢索法门》、《五护法法门》、《尊胜摧魔法类》、《胜乐法门》、《成就百法》等。乐嘉?协饶哲翻译了《文殊真实名经》、《救度佛母法门》、《入中论》等教典。此师的门徒梅厥?洛卓扎巴翻译了《胜乐法类》,及利玛伯巴传派的《救度佛母法门》等教典。仲?协饶扎去到喀什米尔迎请了班智达达哇贡波,翻译了《时轮支分广论》、《金刚心要释》、《金刚手上部释》等教典。坝热?妥巴嘎、玛本?却坝、及楚译师等去到印度依止冾那多杰上师,翻译了《大手印修法》、《密要法类》、《垛哈三法》、《垛哈法库》及“麦哲巴”传派的《胜乐法门》等教典。嘉?恭嘎多杰依止尼泊尔的吭都嘎波大师,并迎请班智达东里顶恩正,求得许多数授秘诀(指亥母六种秘典)。惹?多杰扎依止尼泊尔的吐杰清波上师,翻译了《黑敌闫曼德迦三法》及《嘿汝嘎现生法类》等教典。温波?惹?却饶迎请班智达萨曼达西,翻译了《时轮及亥母现生法类》及《怙主明王现生法类》等经典。香?协饶喇嘛迎请班智达阿谟嘎班遮,翻译了《黑敌闫曼德迦广法》。居?麦朗扎(愿称)依止班智达信澎巴翻译了《胜乐法门》。夏玛?生嘉依止班智达诺让松哇等上师,翻译了《集量根本颂释》。雅卓区的玛巴垛巴?却季旺秋翻译了《胜乐密续修法广释》。嘉?却季让波到印度住了十年之久,他在上师多杰顶巴?里嘎楞伽座前,求得《胜乐》及《红色闫摩诸法门》,并翻译了此诸法类的教典。他又在喀什米尔的释迦西座前,受《沙弥戒》。措朴译师绛巴伯最初迎请的西扎嘎达弥扎阿伦达,又称弥遮卓根大师,翻译了《独髻胜乐法门》及《息心法要》和《教法舟揖》等;此后他又迎请了喀什米尔的班智达布达西遮那,翻译了《现观庄严论慧灯释》、《入胜者道》、《大悲观音成就百法》等;最后他迎请了喀什米尔的释迦西班遮,由嘉?却让翻译了《那若大疏》后,并获得此大疏的讲说、教授等传授。同班智达释迦西一起前来的侍徒有班穹?毗布底真扎、达那西那、尼泊尔的桑嘎西、苏嘎达西等九人,其中毗布底真扎和达那西那在西藏住了很久,他们还亲自从事译经工作。绛巴伯翻译了《毗奈耶传承花鬘》,并听受了《毗奈耶传承花鬘》的说规,他还翻译了《金刚鬘》和《胜乐》等教典。萨迦班智达在喀什米尔的班智达释迦西座前,受《具足戒》后,并在尼泊尔的桑嘎西等上师前,学习《声明学》;又在释迦西戒师和达那西那师座前学习《量释论》之后,并作了译典的校正,成为一位大善巧精通的人士(他著作了《萨迦格言》和《三律分解》后,应蒙古汗阔端之召,年六十三岁时赴祖国内地。享寿七十岁,于辛亥年示寂),他破除了一些不正确的教法。又有绛秋伯(菩提吉祥)、多杰伯(金刚吉祥)二人,在大班智达释迦西座前,受具足戒,他们严持“一座禁行”(估计是指受食时,只一座一次受食的禁行)。从此师师相传,传承了许多行持大班智达学派的人士。大班智达释迦西又在生波山中,圆满传授《金刚鬘灌顶》,从此灌顶教法兴盛了起来。冾?扎迥到印度翻译了《入胜者道》等教法。他的侄儿冾?却杰伯也到了印度,依止热伯那扎和惹达那惹肯达等许多成就大师,翻译了《九髻密续》,并作了许多译校工作。熊?多杰绛称(金刚幢)到尼泊尔迎请了班智达那肯西,翻译了《诗鉴》、《如意宝树》、《龙喜记》、《百赞》等。他的兄弟洛卓敦巴翻译了《红色闫摩密续》,并作了译校工作。雅隆巴?扎巴绛称翻译了《不动金刚续》(密经称“续”)、《成就法海》、《作业总挕》等。我的上师(著者布顿之师)利玛绛称曾在尼泊尔学习教法十四年之久,他迎请了班智达阿烂达西,翻译了《庆喜山经》等十三部佛经;此外还作了许多初译和译校工作。邦?格卓敦巴翻译了嘉旺洛所著的《集量论释》及《时轮合解心要光明论》等。从此教法得以弘扬起来。有关详细情况,尚待从每一位大德传记中查阅。

  如是来到西藏作弘扬正法事业的班智达大师的名数统计如下:

  1、阿阇黎辛达惹肯达,藏语“细哇措”,汉译为“寂护”。

  2、白玛迥勒,系藏语,汉译为“莲花生”。

  3、持密师达摩根底,系梵语。

  4、毗玛那弥遮,藏语“枳麦协业”,汉译为“无垢友”。

  5、桑杰桑哇,系藏语,汉译为“佛密”。

  6、桑野寺开光师辛底嘎坝,藏语“细哇领波”,汉译为“寂藏”。

  7、毗休达舍哈,藏语“朗达生格”,汉译为“清净狮子”。

  8、嘎玛那西那,藏语“白玛楚称”,汉译“莲花戒”。

  9、印度阿阇黎古萨惹。

  10、婆罗门“西嘎惹”。

  11、尼泊尔的西那曼殊。

  12、婆罗门阿伦达。

  13、嘎勒雅弥遮,藏语“格尾协业”,汉译为“善友”。

  14、枳纳弥遮,藏语“嘉哇协业”,汉译为“胜友”。

  15、苏热扎峨底,藏语“拉旺波绛秋”,汉译为“天王菩提”。

  16、西伦扎峨底,藏语“楚称旺波绛秋”,汉译为“戒王菩提”。

  17、达那西那。

  18、菩提弥遮。

  19、牟尼哇玛,藏语“吐比廓洽”,汉泽为“佛铠”。

  20、萨哇遮德哇,藏语“恭请拉”,汉译为“全知天”。

  21、毗达雅嘎惹扎坝,藏语“日杰峨色”,汉译为“智光”

  22、夏惹达嘎哇玛,藏语“德杰廓洽”,汉译为“信铠”。

  23、白玛古巴达,藏语“白玛伯巴”,汉译为“莲隐”。

  24、牟根达弥遮,藏语“卓尾协业”,汉译为“解脱友”。

  25、布达西辛达。

  26、布达巴那,藏语“桑杰迥”,汉译为“佛护”。

  27、达摩巴那。

  28、巴惹乍巴那。

  29、苏坝肯达,藏语“勒巴松巴”,汉译为“善说”。

  30、巴惹乍哇玛。

  31、底邦嘎惹西遮纳,藏语“玛麦哲耶喜”,汉译为“燃灯智”,即“阿底侠”,藏语又称“觉窝杰”(意为“救怙主”阿底侠的尊称)。

  32、阿底侠尊者的侄子达纳西。

  33、弥底遮纳根底,藏语“正巴耶喜扎巴”,汉译为“念智称”。

  34、察那仁哇。

  35、苏纳雅达西,藏语“勒巴日比伯”,汉译为“善智吉祥”。

  36、喀湿弥尔的遮纳西。

  37、真扎惹呼那。

  38、底惹巴那,藏语“敦迥”,汉译为“坚护”,別名“三般若师”。

  39、阿都勒雅达侠,藏语“弥梁柯巴”,汉译为“佛奴”。

  40、苏玛底根底,藏语“洛桑扎巴”,汉译为“善慧名称”。

  41、阿玛惹真扎。

  42、梯勒奔巴,系藏语,汉译为“精滴瓶”。

  43、迅鲁奔巴,系藏语,汉译为“童瓶”。

  44、嘎纳嘎哇玛。

  45、汤巴嘉嘎(此师修建“定日朗柯寺”,在西藏圆寂)。

  46、扎雅阿伦达。

  47、嘎雅达惹(别名“真季须金”,意为“云力”)。

  48、邓约多杰,系藏语,汉译为“不空金刚”。

  49、达哇贡波,系藏语,汉译为“月怙明王”,系喀什米尔人。

  50、东里顶正多杰,系藏语,汉译为“空定金刚”。

  51、耶喜多杰,系藏语,汉译为“智金刚”。

  52、协饶桑哇,系藏语,汉译为“佛密”。

  53、玛哈扎纳。

  54、哇那真扎。

  55、扪扎嘎那库嘎。

  56、苏嘎达西。

  57、嘎玛班遮。

  58、乍玛日。

  59、毗卢遮那班遮。

  60、曼殊廓喀。

  61、布惹雅根底。

  62、巴惹乍梁西乍纳。

  63、岗嘎达惹。

  64、诺伯,系藏语,汉译为“财隐”。

  65、萨扪达西。

  66、里嘎楞伽德哇。

  67、乍嘎达弥遮阿伦达。

  68、布达西乍纳。

  69、释迦西坝遮。

  70、毗布底真遮。

  71、达纳西那。

  72、桑嘎西。

  73、隆觉多杰,系藏语,汉译为“受用金刚”。

  74、惹达纳西。

  75、尼泊尔的玛哈巴纳。

  76、尼泊尔的班遮根底。

  77、尼泊尔的嘎雅西。

  78、尼泊尔的扎巴伯,系藏语,汉译为“名称吉祥”。

  79、古玛惹。

  80、汤切清比伯,系藏语,汉译为“一切智吉祥”。

  81、萨都根底。

  82、毗纳雅西。

  83、西那西。

  84、桑嘎玛西。

  85、毗玛那西。

  86、达惹巴纳阿扎惹雅。

  87、乍雅德哇。

  88、那肯玛嘎惹。

  89、惹达纳西。

  90、阿伦达西。

  91、惹呼那西。

  92、喇嘛桑领巴,系藏语,汉译为“赤铜洲师”。

  93、根底班智达等人。

  统计所有译师名数如下:

  1、图弥桑补扎。

  2、达摩廓喀。

  3、多杰伯,系藏语,汉译为“金刚吉祥”。

  4、正?嘎谟那廊喀。

  5、梁?乍纳古玛惹。    ?

  6、坝?耶喜旺波,系藏语,汉译为“智王”。

  7、恩朗?嘉哇却央,系藏语,汉译为“佛音”。

  8、坝赤协桑西达。

  9、章嘉?惹勒日,系藏语,汉译为“善观”。

  10、生贡拉隆日,系藏语,汉译为“教观”。

  11、坝芒杰色朗,系藏语,汉译为“显明”。

  12、纳朗?多杰堆郡,系藏语,汉译为“金刚伏魔”。

  13、杰?遮那舍底。

  14、钦?释迦巴惹哇。

  15、正底雅惹肯达。

  16、须布?伯季生格,系藏语,汉译为“吉祥狮子”。

  17、坝?曼殊西。

  18、章?德温遮惹肯达。

  19、正嘎谟底嘎。

  20、巴廓?毗卢遮那惹根达。

  21、昆?纳根遮惹肯达。

  22、玛?仁清却,系藏语,汉译为“宝胜”。

  23、章?萨那之子仁清勒珠,系藏语,汉译为“宝善成”。

  24、达摩阿诺嘎。。

  25、正巴朗喀,系藏语,汉译为“念虚空”。

  26、乍江仁清德,系藏语,汉译为“罗汉宝军”。

  27、朗巴弥垛巴,系藏语,汉译为“无分别”。

  28、释迦峨,系藏语,汉译为“释迦光”。

  29、杰?七珠,系藏语,汉译为“犬龙师”。

  30、梁康巴?廓洽,系藏语,汉译为“铠师”。

  31、乍纳德哇廓喀。

  32、香?嘉业梁让。

  33、廓?却珠,系藏语,汉译为“法成”。

  34、东扎阿扎惹雅。

  35、达摩达西那。

  36、鲁伊绛称,系藏语,汉译为“龙幢”。

  37、伯哲惹肯达。

  38、惹达纳惹肯达。

  39、耶喜德,系藏语,汉译为“智军”。

  40、乍雅惹肯达。

  41、曼殊西哇玛。

  42、惹德纳遮西那。

  43、让迥,系藏语,汉译为“贤护”。

  44、拉伊达哇,系藏语,汉译为“天中月”。

  45、伯季伦波,系藏语,汉译为“吉祥山”。

  46、伯觉,系藏语,汉译为“丰盛”。

  47、耶喜领波,系藏语,汉译为“智藏”。

  48、嘉哇协饶,系藏语,汉译为“佛智”。

  49、释迦协业,系藏语,汉译为“释迦友”。

  50、格哇伯,系藏语,汉译为“善吉祥”。

  51、勒季德,系藏语,汉译为“善军”。

  52、鲁?朗喀领波,系藏语,汉译为“虚空藏”。

  53、意格巴?贡领玛。

  54、迅鲁松哇,系藏语,汉译为“童护”。

  55、朗喀迥,系藏语,汉译为“虚空护”。

  56、仁清让波,系藏语,汉译为“宝贤”;

  57、扎觉协饶,系藏语,汉译为“名称满智”。

  58、卓?生嘎释迦峨,系藏语,汉译为“白狮释迦光”。

  59、峨?勒比协饶,系藏语,汉译为“善智”。此师修建“桑勒乌特”寺。

  60、拉喇嘛?细哇峨,系藏语;汉译为“寂光”。此师即“阿里王”。

  61、嘉?准珠生格,系藏语,汉译为“精进狮子”,即迎请阿底侠使者。

  62、纳措?楚称嘉哇,系藏语,汉译为“戒胜”,即迎请阿底侠使者。

  63、库?欧珠,系藏语,汉译为“成就”。

  64、却季协饶,系藏语,汉译为“法智”。

  65、玛圹?德巴协饶,系藏语,汉译为“信智”。

  66、玛?格尾洛卓,系藏语,汉译为“善智”。

  67、嘎绒?楚称迥勒,系藏语,汉译为“戒生”。

  68、释迦洛卓,系藏语,汉译为“释迦智”。

  69、仲?嘉哇迥勒,系藏语,汉译为“佛生”,即仲敦巴之名讳。此师系居士身。

  70、穹波?却季准珠,系藏语,汉译为“法精进”。

  71、达诺扎哇,系藏语,汉译为“达译师”’。

  72、嘎?却季让波,系藏语,汉译为“法贤”,此师在五台山示寂。

  73、协乌?班遮德哇。

  74、饶细协业,系藏语,汉译为“极静友”。

  75、峨?洛敦协饶,系藏语,汉译为“才智”。

  76、让嘎?拔巴协饶,系藏语,汉译为“圣智”。

  77、业?达玛扎,系藏语,汉译为“盛称”。

  78、树?嘎哇多杰,系藏语,汉译为“喜金刚”。

  79、季江?乌嘎,系藏语,汉译为“白头”。

  80、却季云敦,系藏语,汉译为“法能”。

  81、却季仁清,系藏语,汉译为“法宝”。

  82、妥扎?玛尔巴却季洛卓,系藏语,汉译为“法智”。

  83、卓弥?释迦耶喜,系藏语,汉译为“释迦智”。

  84、廓库巴?拉哲,系藏语,汉译为“天生”。

  85、季觉?达尾峨色,系藏语,汉译为“月光”。

  86、洛嘉?协饶哲,系藏语,汉译为“智积”。

  87、玛觉?洛卓扎,系藏语,汉译为“智称”。

  88、色扎哇?索朗绛称,系藏语,汉译为“福幢”。此师修建麦隆寺。

  89、绒巴?却让,系藏语,汉译为“法贤”。

  90、裕嘉?多杰旺秋,系藏语,汉译为“金刚自在”。

  91、芒峨?绛秋协饶,系藏语,汉译为‘菩提智”。

  92、扎弥?桑杰扎,系藏语,汉译为“佛称”。

  93、切乌格巴?柯洛扎,系藏语,汉译为“轮称”。

  94、邦学?色哇扎,系藏语,汉译为“显称”。

  95、顶日?却扎,系藏语,汉译为“法称”。

  96、居?麦朗扎,系藏语,汉译为“愿称”。

  97、巴操?利玛扎,系藏语,汉译为“日称”。

  98、坝日?仁清扎,系藏语,汉译为“宝称”。

  99、卓?协饶扎,系藏语,汉译为“智称”。

  100、惹?多杰扎,系藏语,汉译为“金刚称”。

  101、哲窝?协饶伯,系藏语,汉译为“智吉祥”。

  102、扎喜绛称,系藏语,汉译为“吉祥幢”。

  103、坝热?妥巴嘎,系藏语,汉译为“闻喜”。

  104、玛本?却坝,系藏语,汉译为“法焰”。

  105、楚?伊根绛称,系藏语,汉译为”宝幢”。

  106、楚?旺额,系藏语,汉译为“根定”。

  107、嘉?恭嘎多杰,系藏语,汉译为“庆喜金刚”。

  108、嘉?嘎哇扎,系藏语,汉译为“喜称”。

  109、玛垛?却季旺秋,系藏语,汉译为“法自在”。

  110、却季领波,系藏语,汉译为“法藏”。

  111、岗?却季耶喜,系藏语,汉译为“法智”。

  112、秋昌?旺秋绛措,系藏语,汉译为“自在海”。

  113、楚称云敦,系藏语,汉译为“戒能”。

  114、切乌格巴?云敦伯,系藏语,汉译为“德吉祥”。

  115、索朗让波,系藏语,汉译为“福贤”。

  116、松巴?伯却多杰,系藏语,汉译为“吉祥金刚”。

  117、利玛多杰,系藏语,汉译为“日金刚”。

  118、库?格业勒措,系藏语,汉译为“鹦鹉居土”。

  119、洛嘉?迅鲁坝,系藏语,汉译为“童焰”。

  120、拉?耶喜绛称,系藏语,汉译为“智幢”。

  121、绛秋迥勒,系藏语,汉译为“菩提生”。

  122、伦?却季洛卓,系藏语,汉译为“法智”。

  123、觉珠?顶额正让波,系藏语,汉译为“定贤”。

  124、协饶耶喜,系藏语,汉译为“智慧”。

  125、日巴迅鲁,系藏语,汉译为“智童”。

  126、迅楚,系藏语,汉译为“童戒”。

  127、库?垛德坝,系藏语,汉译为“经焰”。

  128、协饶准珠,系藏语,汉译为“智精进”。

  129、雍仲峨,系藏语,汉译为“自在光”。

  130、索朗嘉哇,系藏语,汉译为“福胜”。

  131、觉珠?协饶喇嘛,系藏语,汉译为“智慧师”。

  132、觉珠?梁思麦比伯,系藏语,汉译为“无忧德”。

  133、那青?云敦坝,系藏语,汉译为“功德焰”。

  134、索朗谟巴,系藏语,汉译为“福念”。

  135、格楚穹扎,系藏语,汉译为“沙弥鹏称”。

  136、楚称哲,系藏语,汉译为“戒枳”。

  137、拉淮巴,系藏语,汉译为“大德王僧”。

  138、拉真波?牟尼慧乍。

  139、垛?补达巴那。

  140、嘉诺扎,系藏语,汉译为“嘉译师”。

  141、坝?多杰嘉补,系藏语,汉译为“金刚王”。

  142、拉仁波伽,系藏语,汉译为“大宝师”。

  143、拉却季仁清,系藏语,汉译为“法宝”。

  144、居惹?楚称峨热,系藏语,汉译为“戒光”。

  145、格通嘉伊冻金,系藏语,汉译为“比丘鸡面”。

  146、惹集?诺扎,系藏语,汉译为“惹集译师”。

  147、朴布峨,系藏语,汉译为“金刚撅光”。

  148、巴操?楚嘉,系藏语,汉译为“戒胜”。

  149、协饶勒,系藏语,汉译为“智善”。

  150、纳措?达玛扎,系藏语,汉译为“盛称”。

  151、玛巴?洛卓让波,系藏语,汉译为“智贤”。

  152、色?诺扎,系藏语,汉译为“色译师”。

  153、达哇扎巴,系藏语,汉译为“月称”。

  154、业弥?耶喜却,系藏语,汉译为“智胜”。

  155、却季达哇,系戴语,汉译为“法月”。

  156、格通协饶交,系藏语,汉译为“比丘智护”。

  157、纳措?协饶绛称,系藏语,汉译为“智幢”。

  158、阿夏?嘉嘎哲,系藏语,汉译为“印积”。

  159、领?索朗达,系藏语,汉译为“福盛”。

  160、坝日?却扎,系藏语,汉译为“法称”。

  161、旺波诺扎,系藏语,汉译为‘旺波译师”。

  162、迅鲁协饶,系藏语,汉译为“童智”。

  163、嘎?协饶迥勒,系藏语,汉译为“智生”。

  164、绛伯迅鲁,系藏语,汉译为“文殊童子”。

  165、协饶峨色,系藏语,汉译为“智光”。

  166、杰?嘎哇伯,系藏语,汉译为“喜吉祥”。

  167、耶喜迥勒,系藏语,汉译为“智生”。

  168、释迦准珠,系藏语,汉译为“释迦精进”。

  169、惹?却饶,系藏语,汉译为“法深”。

  170、诺准穹?多杰绛称,系藏语,汉译为“金刚幢”。

  171、夏玛?格业生嘉,系藏语,汉译为“居士狮王”。

  172、杰?扎喜,系藏语,汉译为“吉祥师”。

  173、冾?扎迥,系藏语,汉译为“罗汉师”。

  174、嘉?却让,系藏语,汉译为“法贤”。

  175、鲁?绛比伯,系藏语,汉译为“慈吉祥”。

  176、萨迦班智达,萨迦教祖之一,名“恭嘎绛称”,汉译为“庆喜幢”。

  177、冾?却杰伯,系藏语,汉译为“吉祥法王”。

  178、嘉?协饶峨,系藏语,汉译为“智光”。

  179、香?珠巴伯,系藏语,汉译为“成就吉祥”。

  180、洛窝?协饶仁清,系藏语,汉译为“智宝”。

  181、妥扎巴?达生,系藏语,汉译为“盛狮子”。

  182、弥梁让波,系藏语,汉译为“无等贤”。

  183、熊?多杰绛称,系藏语,汉译为“金刚幢”。

  184、熊?洛卓敦巴,系藏语,汉译为“智坚”。

  185、康巴?洛卓嘉补,系藏语,汉译为“智王”。

  186、邓玛?楚生,系藏语,汉译为“戒狮子”。

  187、惹萨?迅准,系藏语,汉译为“童精进”。

  188、须杰?扎巴绛称,系藏语,汉译为“名称幢”。

  189、利玛绛称,系藏语,汉译为“日幢”。即布顿之师。

  190、邦?洛卓敦巴,系藏语,汉译为“智坚”。

  191、扎泽巴?仁嘉,系藏语,汉译为“宝王”。

  192、勒比洛卓,系藏语,汉译为“善智”等人。

  以上各译师所翻译的教典,将在下面详细列举。凡此处遗漏的一些有恩德的班智达和译师,有待搜集资料后,再作补遗。

  《佛教史大宝藏论》第三卷正法传到西藏的情况讲述完了。

  注释

  [1]前弘法期:自唐代藏王松赞干布至惹巴瑾卒年间的西藏佛教,称作前弘期。

  [2]后弘时期:指藏王郎达玛死后,佛教死灰复燃逐渐兴起,直到以后的佛教,称作后弘期。

  [3]罗刹:死鬼的总名。

  [4]夜叉:佛书所说一类鬼神和财神名。

  [5]赞塘阁西:西藏“业赤赞波王”最初聚会诸部落酋长之地。

  [6]本教:一种西藏古代原始宗教。

  [7]蛇心旃檀:檀香木中最佳之一种。

  [8]罗刹土:佛书所说一种凶恶女鬼。

  [9]小昭寺: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内,系藏王松赞干布时,文成公主所建。

  [10]玛哈菩提:即佛成道处大菩提树道场。

  [11]希那烂陀:古代印度一寺名,此寺出有许多佛教大师。

  [12]菩提萨埵:为唐代印度佛教中一位著名大师。藏王赤松德赞时,迎请到藏。

  [13]马鸣:佛灭度后六百年,在印度出世的一位大乘论师名。

  [14]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15]善趣:即三善道——人、天、阿修罗。

  [16]恶趣:即三恶道,指地狱、恶鬼、畜牲。

  [17]无缘:言无系属的关系,无心识的攀缘。

  [18]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为大乘菩萨十地。

  [19]妙观察智:是五智之一,配于西方阿弥陀佛之智德。

  [20]清净慧:即断离一切烦恼垢染之智慧。

  [21]出世间智:即出世圣道(非凡夫道)所有的智慧。

  [22]无分别:即无分别智,是证得真实空性之智。由于“真实性”离一切相而不可分别,故名“无分别”。

  [23]一切法无自性:意即一切法(所有事物)无自能成立的实有本性,都是依于种种缘起而生。

  [24]一切智:即佛智,言能通达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智慧。

  [25]初地:指大乘菩萨所证得的“初地”,即“欢喜地”。

  [26]三慧: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27]十法行:即缮写、供养、布施、听闻、朗诵、记忆、演说、默念、思维和修习。

  [28]忍位:加行位中,四善根位(暖、顶、忍、世第一法)中之一位。

  [29]四根本戒:即杀、盗、淫、诳。

  [30]沙弥戒:佛教中男子出家受三十六戒者,即受“沙弥戒”。

  [31]比丘戒:佛教中男子出家受具足戒二百五十三条者,即受“比丘戒”。

  [32]四续部:佛教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33]瑜伽部:又名瑜伽怛特罗。四续部之一,以修内瑜伽为主的佛教密宗。

  [34]甘丹派:也写作“伽当派”。是以全部佛语作为修行要诀的教派。是阿底侠的首要弟子仲敦巴所创。

  [35]仲敦巴:名甲哇迥勒,生于前藏堆隆普,为阿底侠首要弟子,创立“甘丹派”。在宋仁宗时(1053年)建热振寺。

  [36]毗婆尸佛:过去七佛之第一佛。

  [37]夺舍法:密宗古法术之一种,是说使灵识入于别人的尸体中的法术。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