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阿姜布拉姆:禅悦——快乐呼吸16法(2)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3日
来源:   作者:阿姜布拉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姜布拉姆:禅悦——快乐呼吸16法(2)

 

  第三章正念的特质

  正念是实现成功禅修的要素之一,若未能充分了解与修习正念,你可能会在禅修中浪费很多时间。

  设置守门人

  正念不只是觉知或者完全意识到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它还会把觉知引向特定的领域,使你记得所受的教导并将之付诸实践。在佛陀所用的譬喻中,正念就好像一个看守家门或城门的人。

  请想象你是个富人,有守门人负责看护你所居住的豪宅。某天晚上,在出门去寺院禅修之前,你告诉守门人要保持警惕、慎防窃贼。结果返家时,你发现家里遭窃了。

  “我不是告诉你要保持警惕吗?”你对守门人咆哮。“但我是有保持警惕啊!”守门人辩解道,“我警惕地看到窃贼入侵,还清楚地看到他们拿走了你的电视与音响,他们这样进进出出好几回。后来,我还全神贯注地观察到他们搬走了你的古董家具与珍贵珠宝。”

  对于这种解释,你会满意吗?换成是聪明的守门人,他会明白自己的工作不只是单纯地留意而已,还必须记得指示并努力执行——如果看见有小偷企图入侵,就必须立刻阻止或马上报警。

  因此,正念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觉知和记住指示。

  在佛教经典中,“正念”的巴利语sati既可解释为“觉知”,也可解释为“记忆”,拥有好觉知的人,也是个拥有好记忆的人。

  若我们非常留意自己正在做的事,觉知会在心中创造一个相关印记,而使此事变得容易记住。假如你险些发生严重的车祸,你的觉知会因为感知到危险而突然变得很敏锐,其强度足以让你清清楚楚地记住此事,即使到晚上入睡前也还是无法忘记。

  觉知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你越关注正在做的事,记忆就会越深刻。

  如果守门人已增长观察力(觉知),便会留意自己接收到的指示;如果能完全留意宅主指示,他就会记住指示并认真努力地执行。因此,我们应明确指示正念要专心留意,从而使其记住该做的事情。

  指示守门人

  开始禅修时,请记得你心里有个守门人——能觉知正在发生的事并记住指示的人。给守门人一些指示,例如重复指示三次:“现在是觉知当下的时间”。再三重复这句话,守门人就更容易记住。就好像你在学校背不出一个单词时,就必须写上一百次一样,以后将永远不会忘记。因为当你越是重复某件事,就越是会重视它。

  你不必每隔一两秒就给予守门人相同的指示,只要在开始时重复给予三次即可。他会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指示守门人就如同你指示出租车司机一样,只需要清楚地说出想去哪里,然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到后座去,因为你相信司机知道如何抵达目的地。试着想象,如果你每隔几秒就告诉司机:“开慢一点……开快一点……这边左转……现在换三档……看你的观后镜……保持靠右。”结果会怎样呢?出租车司机可能会在开出几百米后就把你扔下车。同理,当禅修者每隔几秒就给予指示时,心里的守门人(正念)一定会开始反抗并拒绝合作。

  给出清楚的指示后,就让守门人专注于当下的工作吧,别一直干扰他,就在一旁观察。你将发现守门人会照着指示去做。或许他仍会不时犯错,但指示将确保他安住于当下,而非偏向过去或未来。对于身为旁观者的你而言,你只是监视守门人做事,而不必给他过多的指示。这即是了解正念,顺着它的本性而为。

  和正念玩这样的游戏,就可以从中了解它的作用。第一次禅修闭关时,我便被告知无需设定早上起床的闹钟,老师告诉我们,只要在就寝前对自己说“我要在4点55分起床”就可以了。果然,此后我每天都能按时起床,最多差一两分钟,完全不必依赖时钟。

  正念工作的方式实在很不可思议,我不知道它如何记得,但它确实做到了。因此,你可以试着设定正念:“现在是观察当下的时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你只需这么做,然后就可让正念自行运作。

  当然,清楚地指示守门人“谁能进入”很重要。若守门人未拿到禁入名单,他就很可能会犯错。

  第一阶段的守门人

  在禅修的第一阶段“觉知当下”,唯一允许进入的访客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它可能是鸟叫声、远方的卡车声或风声,也可能是某个人在咳嗽或关门,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它是正在发生的事,那就是此阶段的访客。因此,应当特别注意你要准许谁进来,并准备好随时欢迎对方。

  同时,你也应该特别关注要禁止谁入内——谁是当下的不速之客?过去或未来的任何思想、感知与见解(即所有的回顾或前瞻)等。

  所以,你要将那些不速之客非常明确地通报给守门人,这点很重要。你应在开始禅修前对自己说三次:“我将觉知当下,且不会偏入过去或未来。”

  第二阶段的守门人

  在第二阶段“静默地觉知当下”,不速之客是“内心杂念”。因此在此阶段的禅修开始时,你要明确设定如下正念:“我将静默地觉知当下,抛开一切杂念。”重复这段话两次,以此保持正念。这样,你便已经给予了守门人清楚的指示,从而使禅修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的守门人

  在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唯一受邀的访客是“当下的呼吸”。不速之客是谁?除了呼吸之外的一切事物,包括外界的声音、身体的感受、想吃午餐或晚餐的念头等。因此,你应该重复三次告诉自己:“我将觉知当下的呼吸,并抛开其他一切感知与杂念。”

  正念在得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之后,便可自行运作,你只需旁观即可。当呼吸之外的念头生起,例如听到外面割草机的声音时,正念会立即觉知不该注意此事而自动转移注意力。

  观察训练有素的正念会是件很美妙的事。当它接收到清楚的指示时,就会记得该做什么,且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因此禅修将会变得很顺利。

  不过,禅修并不是非常轻松的事,你付出努力的时机要选对,如同种树,该努力时则努力,该放手时则放手。在种树的过程中,你播种、浇水并施肥,但多数时候你只需照看它,确保种子成长的过程不受干扰。同理,别总是干扰正念,别总是刺激它、推动它或告诉它该做事,否则它以后肯定会造反。正念会说:“别管我。瞧!我正在努力履行职责。快让开。”若不赶快让正念自行运作,你的禅修就完了!

  第四阶段的守门人

  在禅修的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你应该告诉守门人每一个当下都要严密地观察,不准其他事情侵入:“我应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不去理会呼吸之外的任何事。”你只需在此阶段的禅修开始前,这样谨慎且明确地对守门人重复三次这个指示,便可退到一旁去观察。

  如果你在给出这些指示的一两分钟后,却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你的指示不够详细;二是你的正念还不够强。倘若是正念还不够强,那就每隔三四分钟重复一次那些指示。

  如果你非常认真谨慎地给自己下指示,那么你将会记得这些指示,正念将会逐渐深化——刚开始,正念可以在一大片领土上遨游,随后,它可以遨游的范围被逐渐缩减,最终它只专注于静默的当下,而抛开了有关内在的一切思想杂念。第二阶段的“觉知当下”又被“静默地觉知当下”取代,除此之外的一切事物都被抛开了。然后便是“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专注于入息和出息的全过程,其余一切都被抛开。在每个后续的阶段,正念都会逐渐缩小领地范围,以更加专注。

  正念与三昧

  在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你只需要保持正念,以觉知入息与出息,察觉到入息的一部分后,正念就可到别处逛逛,但它必须及时返“家”,以便觉知下一个出息。只要看见气息吐出,正念还是可以离开,但它必须再次及时返家以觉知下一个入息。正念总是有其他地方可去,但是在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观察呼吸”,你必须将正念锁定在呼吸上,不可让它到别处去。

  第四阶段在禅修中非常重要,你将在此阶段第一次完全掌握禅修对象,正念则被限定于当下一刹那的呼吸。你需要集中正念不让它四处游走,集中了的正念会变得很强,犹如使用放大镜点火,能将全部能量都集中于一点。这种维持正念于一处的安定能力称为“三昧”。

  “三昧”并不罕见。以外科医师动手术为例,医师告诉我,他们有时会花数小时做一个手术,且从头到尾都站着,但从不会感觉累,因为他们必须全神贯注于手术刀尖上,注意力只要有一丝分散,病人就可能会丧命。

  外科医师已经达到了三昧的境界,而且还不会感到脚痛,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刀尖,他们只关心一件事:此刻正在进行的手术。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关于三昧的重要启示:若它真的很重要,你就能办得到。

  正念与精进

  维持正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精进”,每一个禅修阶段都需要精进。人们常有的一个错误想法是:“我若是在这一刻倾注太多精力,那么到下一刻我就没什么精力了。”禅修者精进正念时尤其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实际上,你在这一刻投入越多精力,下一刻你的精力就会越充沛。

  心理能量的积聚是无限的,若投入许多精力于当下所做的事,你将会发现下一刻的你真的是清醒和机警的。我的老师阿姜查常说:不论你在做什么都要全心投入,事后你的能量便会增强。然而,你若心想:“啊,这一刻我其实不必投入太多精力。”你就会变得昏昏沉沉,且无法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如果你在吃饭时,无法充满正念地吞咽,而是让正念溜走,那么你可能不知道塞进嘴巴里的是什么东西(很多人都因此消化不良)。实际上,无论你正在做什么,都应当保持正念,觉知自己正在做什么,能量才会被激发出来。

  正念有如明灯

  增强了的正念将变得更敏锐,你会觉得自己正从一个昏暗的世界探出头来,渐渐走向阳光灿烂的户外,走进美丽的花园中。当正念越来越强时,就好像心里的一盏明灯被点亮,或升起的太阳照亮了眼前的一切,你能看见缤纷的色彩、可爱的形状,甚至纹理的微妙之美,整个世界看起来是如此美好——当正念增强时,你不只会产生这样的洞见,还会感到喜悦。

  强大的正念会振奋精神、激励人心,此时你若把正念集中于某一件事物上,而不是让它四处游走,正念即会增强自身的能量,变得越来越明亮,从而帮助你以非常深入与奇妙的方式洞见事物本质,看见更多的美与实相。

  强化正念将会增强内观的力量。你可以拿起一样东西,例如一片树叶,持续观察那片叶子,直到你看见的不只是绿色的叶子,而是整个世界,此时你将会了解正念的力量。

  观察叶子时,你能看清上面有很多精细的纹理,但你若偏离主题,想到晚餐要吃什么时,就无法继续深入洞见这片叶子了。你可能会感到昏沉,或开始担心:“有人正在注意我吗?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有点奇怪?”此时持续观察的魔力就被瓦解了。然而,若能持续观察,你将会惊讶于自己得到的洞见。

  假如你修习禅那,努力让正念长时间维持在某个对象上,并不断增强这种能力,那么你将能洞见事物的本质——如果你希望亲自发现诸法的深奥实相,而非依赖书本或老师,这就是你寻获诸法实相的方法。若能持续观察你的心并潜入它,你将会发现一个装有稀世珍宝的宝盒,我们称之为“深观”。

  总而言之,创造正念之道的关键在于:明白什么是正念,它应该如何增强,尤其是该如何在每个禅修阶段安立正念。你需要给你的守门人下达清楚的指示,让他知道该做什么,然后你就只管坐在一旁观察他自行工作吧。

  正念的层次

  禅修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就是:当你增强正念时,会发现它有不同的层次。对于智慧而言,平常的正念太过晦暗、无用,敏锐度不高且没什么力量。当你的禅修取得进步时,正念会变得越来越敏锐、强大。换言之,当你能持续专注于极细微的领域时,正念也将变得非常明亮、强大、灵敏而锐利。

  有时,禅修者会遇到失去觉知对象的情况,例如以呼吸为对象,就可能忽然觉知不到呼吸。其实那是呼吸变得极细且微妙,而此时正念依然太粗糙,跟不上呼吸变化的进度。这时,你应该返回上一个修习阶段。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尤其是在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上更易发生。

  有时呼吸消失且出现禅相,但你却无法维持禅相,这是因为维持禅相所需要的正念必须非常精细,而此时的你尚未拥有那样的力道,因此你必须返回禅相出现之前的第五阶段,即“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你必须学习如何持续专注于较粗糙的禅修对象,之后才有能力面对更精细的禅相。

  在这些相续的禅修阶段中,正念将层层提升,后一阶远比前一阶更灵敏、更锐利。以正念持守禅相所需的技巧,就如同外科医生进行脑部手术一样精细,而在第三阶段持守呼吸的技巧则像在削马铃薯皮。细微程度不同,需要的精巧度也不同,若直接从削马铃薯皮进阶到做脑部手术,一定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同理,若禅修对象太快从呼吸进阶到禅相,就很容易找不到觉知对象。

  在精进修行时,你能体验到静默的正念,那是完全专注于某件事、非常清晰又敏锐的正念,佛陀说这已经达到第四个禅修阶段的高峰,是正念的顶点。此时的你心灵澄澈且静默,并已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了解到正念的能耐,也会明白无需体验禅那即可觉悟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你将明白,到达觉悟需要怎样的正念层次。

  日常生活中的念是一回事,而禅定中的念又是另一回事。不同的念有不同的力量,细微与穿透程度也不同,就如同有各种类型的刀子:有钝刀和锋利的刀子,有用来削马铃薯皮的刀子,也有手术用的解剖刀。

  因此,请培养一种敏锐而又强大的正念,用来深入挖掘心的本质,并发现无常、痛苦和无我的美丽宝藏。

  有些人可能会抗议:痛苦怎么可能是宝藏呢?无常与无我又怎么可能是宝?这些人是想发现一些看起来相当炫目的宝藏,例如美、超越、宇宙意识或一切存在的本质,这正是他们找不到真正宝藏的原因,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

  第四章 换一种禅修方法

  本章要介绍三种不同的禅法,修慈,随它去(修舍)、与行禅。这三种禅法大都和之前所介绍的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相似,主要差别在于集中注意力的目标不同。这些方法会让你的禅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只埋头苦修一种禅法,可能会感到无聊而陷入昏沉,或意兴阑珊而完全放弃。禅修需要快乐,快乐是将整年固定在其对象上的黏着剂,也是禅修中的调和剂。健身的格言也许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但禅修的格言是,没有喜悦就没有禅修。

  修慈

  慈,是一种情感,一种始终希望别人快乐且愿意宽恕任何过错的想法是一种善意的感觉。在有关慈心的表述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做过什么,我的心门,永远完全为你敞开。

  慈是无私之爱,纯粹出于资源而且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条件,佛陀将它比喻为母亲对子女的爱心。母亲可能不会认同孩子做的每件事,但她会永远关心孩子,希望他们快乐。这种开放、无私、关怀他人的善意就是慈。

  在修慈中,你需要专注于慈爱的感觉,并让自己从中得到的愉悦感不断增长。直到这种愉悦的情感充满内心位置。这一过程可以用点燃营火来比喻。你先点燃纸张或其他易燃品,然后往上面添加小树枝或木片,火势变大后再加入厚木片,过一阵子再加入厚木块。火势一旦变得猛烈,加入的木块哪怕是潮湿的也会很快燃烧起来。

  慈可以被精确的比喻为心中燃起温暖明亮的一把火。不要指望现对自己或敌人修慈,这么做如同从厚木块底下击发火星来点燃营火一样困难。你应从某个更容易激起慈心的对象开始。

  我自己是以当下的正念为基础,进入第一章所说的禅修第一阶段后,从观想小猫开始修慈。我喜欢猫,特别是小猫,因此我所观想的小猫之于慈心,就如同瓦斯之于火焰,只需要想到小猫,我的心就会被慈照亮。我持续观想这个虚拟的友伴,脑海中浮现出它遭到抛弃饥饿或很恐怖的画面——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只体验过拒绝、暴力和寂寞。我观想她骨瘦如柴,毛皮沾染了尘垢与血污,身体因为害怕而变得僵硬。我观想若自己不关心这个无助的小生命,它将会在惊吓寂寞和恐惧中死去。对于小猫的痛苦,我完全能感同身受,悲悯之心油然而生,我希望能关心她,保护她,喂养她 。我观想自己深深凝望她焦虑的双眼,试着通过眼神交流,将慈爱融入她的心中。我缓慢而体贴的把手伸向她,但并未中断眼神的接触,我轻轻拥她入怀,以自己的体温为她驱寒,以温柔的拥抱化解她的恐惧,然后我感到她对我的信任增加了。我对怀中的小猫说,小东西,不用害怕,你以后再也不会孤单了,我会一直照顾你,做你的好朋友,我爱你,小猫,无论你去哪里或做什么,我的心永远欢迎你,我会永远给你无限的慈爱。我感觉小猫变得温暖放松,最后发出满足的 喵喵叫。

  这只是对如何展开修慈的简略描述,我用想象与内心思想在心中作画,创造了一个可以燃起慈心火苗的情节。在此阶段修行结束时,我依然闭着眼睛,将注意力集中于心脏部位,并感受慈悲情感的第一道温暖光辉。

  我的小猫就如同点燃营火的纸张。你如果不喜欢猫可以用小狗或婴儿,或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但无论你选择什么作为第一个修慈的对象,请采用虚拟想象的,而非真实世界的事物,这样你将更可能生起慈心。例如我的虚拟小猫,会在适当的时间喵喵叫,而且绝对不会在我腿上拉屎。选好你的第一个修慈对象后,请施展想象力,创造出一个能激发你慈心的故事。经过几番这样的练习, 它将会成为你修慈的最有效也是最有趣的方式之一。

  数年前,有个女弟子对我抱怨这个方法对她无效,她视小动物为小麻烦,尤其是调皮的小猫,她也不喜欢包着尿布,又哭又闹的婴儿,她的这种情况很严重,我现在称之为慈心障碍。她接着告诉我,她曾在公寓中种过一些花卉盆栽,因此我建议她选择一株植物作为第一个修慈对象。于是她想象一株柔弱娇嫩的幼苗,它相当脆弱,需要她的关爱与保护才能成活。她把母性的本能都灌注在那棵小植物上,对她的小朋友定期浇水,施肥,直到它绽放出可爱的花朵。那时她第一次修慈成功,她从此真心喜欢上了这种方法。

  以这样的方式体验到第一道慈心的光辉后,请放下你的虚拟生物,代之以真正的人,某个和你非常亲近的人,例如伴侣或是最好的朋友,总之必须是很容易让你生起并保持慈心的人。请于心中描绘他们,他们在感情上也是脆弱的,他们正面临失望与挫折,他们也需要友谊和爱。你的心回应着,最亲爱的,我诚挚的希望你快乐,愿你的身心远离痛苦。我会无条件的爱着你,回永远与你同在,你将永远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想象他们就在你面前,你正用充满慈爱的话语关爱他们,直到慈爱的光明亮且持续的笼罩他们。接着,你暂且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心上,感受伴随慈心而来的身体感觉,你将会发现这种感觉是充满愉悦的。

  随后,以另一个熟人来代替刚才想象的那个人,通过同样的内心思想对他们创造慈爱的感觉:愿你快乐的生活……想象他们就站在你面前,直到慈爱之光明亮而持续的笼罩他们。接着,换成一群人,也许是与你同住的所有人。以同样的方式将慈爱的光辉笼罩在他们身上,愿你们幸福快乐……若用那个营火的比喻来形容,你现在放入的就是木块。

  接下来,你该试着看看自己,能否将慈心想象成心脏中央一朵美丽的白色莲花所散发的金光,让慈心的光芒照耀四方,笼罩更多的众生——照向你能想象的一切众生:愿世间众生,无论远近、老少、大小,都平安快乐……以慈心的温暖金光照耀整个宇宙,并持续一段时间。

  以营火的比喻来看,火现在是熊熊燃烧并且炙热的,能烧起潮湿多汁的木块。现在,请观想你的敌人,观想某个曾经深深伤害你的人,你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慈心已经强到能原谅他们,也能将慈心的疗愈金光与他们分享:朋友,无论你曾对我做过什么,报复对我们彼此都没有益处,我希望你幸福。我诚挚的希望你远离过去的痛苦,享受未来的喜悦。愿这慈心之美能延伸到你身边,带给你快乐和满足。当慈心之火炽烈燃烧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抵挡。接着,到最后一块潮湿的木头要扔进慈心之火时,多数禅修者会发现,最难给予慈心的对象竟然是自己。

  想象你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心中极为真诚的说,我希望自己幸福,我要送给自己快乐的礼物。我的心门已经关闭太久,现在我要打开它,无论曾做过什么或打算怎么做,我的爱与尊重之门永远为自己敞开,我完全宽恕自己,回家吧!我要好好爱自己,我关心这个被称为“我”的脆弱生命,我以慈爱之心拥抱“我”的一切。你可以通过这些话语,让慈心的温暖深入你内在最脆弱的部分,让这种温暖化解一切阻力,直到你感到自己被无量慈光所笼罩。

  在结束修慈之前,请花一两分钟回想内心的感觉,观察这段禅修是否给你带来了极其美好的禅悦。

  为了给本段禅修划上完美优雅的句点,请再次将慈心想象成位于心脏中央的白色莲花散发出的金色光芒,观想金光被收回莲花内,而把温暖留在了外面。当金光变得像是莲花中央的白热高能浓缩球时,想象这个慈心球周围的花瓣闭合起来,以守护心中的慈心种子,静待下次修慈时再度开放。然后睁开眼睛,缓缓起身。

  修慈使人平和

  修慈可以使你的心地更柔软,并使它更容易表现善意,以及关心与接受他人。你变得不自私、不在乎自己的需求,更愿意和别人平等的互动。慈心令人感到愉悦和纯净,当你反复修习时,它很快就能常驻心中,使你成为一个慈悲的人,而你的慈爱将给他人以及自己带来喜悦。

  慈让你能自发的拥抱另一个生命并与之沟通,多数人会挑剔的认为这不可能做到,其实他们只看见了另一个生命的缺陷,并因此拒绝接受它。相反,慈心会完全拥抱对方,并如实接受它。通过修慈,你发现自己会更加坦诚地面对自己与别人的过失。能看见对方的美好而忽视其缺点的这种能力,对于各阶段的禅修都是一大助益。要维持你当下的观察力,例如,你必须接受事物当下的模样,且不加挑剔。若你一直挑剔,就会发现自己无法安定。

  将修慈与出入息念结合是可能的,在展开第三阶段的觉知呼吸时,你可以通过慈心对呼吸作这样的观想:呼吸,无论你感觉如何,无论你怎么做,我的心门都为你敞开。你很快就能悲悯的看着呼吸,如实的接受它,因为慈爱,你很快就能感受到心在亲切温暖的对待呼吸,在每一个入息与出息间感受喜悦。观察呼吸变得如此美好,使你在短时间内便能到达第五阶段——美丽的呼吸。

  由修慈进入禅那

  禅那是情感的高峰而非理智的顶点,你无法通过想象进入禅那,只能去感觉它。你需要熟悉自己的感情世界,但只是熟悉接受,而不是试图控制,这样才能成功,也许这正是女性禅修者比男性更容易进入禅那的原因。

  每个人都能通过修慈,训练自己更轻松面对感情的变化。有时你在修慈期间可能会哭,甚至嚎啕大哭,若果真如此,那就顺其自然吧。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上,我们都必须学会接受最纯净情感的冲击,而禅那便是其中最纯净的。因此,修慈使我们更容易进入禅那。

  你甚至能通过修慈直接进入禅那,当你达到此前描述的阶段,慈心的无量金光遍满宇宙,散发四方,让众生都浸润在慈心的巨大力量中,此时便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忘记众生并且忽略力量的来源,专注于慈心本身。这一步通常回自动发生,不需你做任何决定。此时,禅修对象被简化了,你心中只剩下无实体的慈,类似第一章中嘻笑猫无实体的笑。你体验到心中金光闪闪的禅悦球体,这即是禅相——慈相。

  修慈产生的禅相总是极其美好,只是有时不太稳定,他的本质很迷人,你会忍不住想停留在这种强烈的禅悦中。不久之后,闪亮的金色慈相会变得很安定,这意味着你已通过修慈进入禅那。

  深定之后散发慈心

  许多年前,在澳大利亚海滨城市珀斯的寺院中,我们正唱念佛陀散发慈心的偈颂,这段唱诵只持续约五分钟。在此之前,我曾深入禅定,当开始唱诵时,我的心完全融入慈爱中,以致无法继续唱诵,无量的慈爱从心中倾泻而出,我快乐的沉浸其中。

  类似经历给我的启示是,应先在三昧的境界中修慈,然后便可以强有力的散发慈心。达到三昧后,你能在任何地方用极为强大的慈心打动任何人。在我所主持的闭关禅修结束后,我邀请学生们试试看这个做法。我带领他们修慈,一旦感到力量够强时,就请他们以超强的慈心大多不在场的朋友,但是要优先选择那些离闭关中心很远的人。然后,我记下时间,等待结束后,建议学生们稍后打电话联络他们修慈时想到的朋友,询问他们当时在做什么,感觉如何。后来许多学生兴奋的告诉我,真的很有效啊。当你以三昧所增强的心发送慈爱时,它可以被对方接收到,你不妨试试看。

  随它去 修舍

  有时我不以慈心或呼吸作为禅修对象,而是观察心,并了解它在当下最需要的是随它去。基本上,我们只在第二个阶段“静默地觉知当下”修习“随它去”、你必须在当下保持静默,因为随它去意味着你不下命令也不抱怨,不发一言。

  修习随它去就如坐在房间里,有谁想进来就进来,任其自便,即是是可怕的魔鬼,你也大方的允许他们进来并坐下。若佛陀金光闪闪的进来,你也一样坐在那里,完全心平气和。

  无论是谁进入你的心里,你都站在一边并随它去,不做任何反应,只是静静的观察并练习“静默地觉知当下,这便是随它去。

  花园的譬喻

  许多美国人的住宅都带有花园,他们常常花好几个小时在花园中工作,但花园不只是工作的场所,还应该是用来享受的。

  我的学生中最笨拙者认为,在坐下来享受之前,必须先割草、修剪灌木、浇水、打扫落叶,将花园整理完美才行。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工作,花园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他们永远不得闲。

  相反,智力中等的学生则不工作,他们坐在花园中,心想,草该割了,灌木该修剪了,花看起来有些干枯,落叶需要打扫,原生灌木种在那边应该不错。他们花时间去构思如何使花园变得更完美,而不是单纯的享受它。当然他们也不得安定、

  第三种学生是明智的禅修者。他们在花园中做了许多工作,现在该休息了。他们说:草可以割了,灌木可以修剪了,花要浇水,落叶也要打扫——但不是现在,现在这个样子的花园已经很好了。因此他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不会对未竟之事产生负疚感。

  修习随它去也是如此。别总是想着让一切事情都很完美,你应该随它去。生命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工作也永远做不完。随它去,是要你有勇气安静的坐下来,让心在不完美的当下休息。

  随它去的力量

  若你的入出息念、修慈或别的禅法都不管用,通常是因为你的根基不够扎实,此时即可修习随它去。你可以坐在花园的一角,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去在意,没有喜好选择也没有争吵非议,就只是随它去。你的内心可以有一些想法,但都是关于随它去的意见。你只要观想和禅修主题有关的事,其余的事一概不管。这样,你的禅修就会趋近“静默的觉知当下“这一阶段。

  当我感到痛苦时,例如头痛、胃痛或被蚊子叮咬了,便会说,随它去吧。我不为此动怒,也不为此沮丧,只是观察身体的感受——若是被蚊子咬得发痒,就随它去。若是夜里无法入眠,就随它去。或疼痛不止,随它去。只是与它同在,别想逃开。

  假如魔鬼进入你的房间,你既不必推开他,也不必邀请他们留下,只是随它去。

  行禅

  行禅是很好的禅修方法,尤其是在清晨。通常当你早起时,特别是不习惯早起时,你会感到疲累,内心浑噩,不清明。这时你可以出去走走,以行禅作为对治疲倦的方法。

  行禅的一个好处就在于你走路时无法打瞌睡,它能振奋精神,你也会感到安定。

  佛陀经常赞叹及修习行禅,你若阅读巴利文藏经中的经典教法,就会发现佛陀经常在清晨行禅。

  许多比丘和比丘尼都是在行禅的路上开悟的——不论修止或修观,行禅都是很有效的方式(但还无法使你进入禅那)。我在泰国认识的一些比丘就很少打坐,而主要以行禅作为修行方式。他们要走很多路,许多人都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刻的洞见。

  行禅特别适合那些长期打坐导致身体不适的人,你若因为身体疼痛而难以坐禅时,行禅会是效果很好的替代禅修方式。别将行禅视为“次等的”禅修,你不妨认真且细致的照做,看看自己是否能在来回行走中增长快乐。

  行禅需要静心

  对于行禅的地点,你可以选一条干净笔直,有二三十步之遥的道路,可以使房子的走廊\花园步道或只是草地上的一条小径。请善用一切找得到的地方,短些也可以。如果可行,别穿鞋,体会一下赤足接触地面的感觉。

  先站在一端,让心情平静下来,接着放松身体,以最自然的步伐来回行走。其间,双手以舒服的姿势交握身前,并让目光停留在前方约两米的地面上,不要四处张望,乃会使你分心,浪费时间。

  禅修之法也适用于行禅

  第一章描述的前四个禅修阶段在此也适用,但行禅时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脚上,而非呼吸上。

  首先,如第一阶段所说,须设定目标:“当下的觉知”。利用先前谈到的技巧,放轻松,进入只觉知行走的状态。当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当下,心中并无有关过去与未来的念头时,就将目标设定为增长“静默地走在当下”。

  其次,你要渐渐放下一切思想,保证行走时心无杂念。你可以利用第一章所描述的技巧,完成这个静默行走的阶段。

  第三,一旦心中的杂念减少到稀疏无几时,将注意力集中于脚部及小腿下半部,做到清楚察觉踏在步道上的每一步为止。觉知左脚的每一步,再觉知右脚的每一步,不遗漏任何一步,包括在步道尽头转弯时的每一步。中国谚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长的旅程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即你此时正在走的这一步。因此,你只需静默觉知这一步,放下其他一切。当完成十次来回折返而不遗漏任何一步的觉知时, 你就完成了形成的第三阶段,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现在请提高注意力,以便察觉左脚移动每一步的感觉。从左脚移动\抬高离开地面开始注意,觉知它抬起,前进,放下,再度停在地上,承接身体的重量。持续觉知左脚步伐的移动,然后同样平顺而不间断的觉知右脚的步伐。认真行走每一步,直到步道的尽头,当你转弯时,请觉知转弯过程的每一个感觉,别遗漏任何动作。

  当你可以持续行走十五分钟,且能舒适的觉知行走的每一个动作而无任何间断时,你已经完成形成的第四个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行走。此时走路完全占据了你的注意力,你的心已经达到三昧或等持的境界,变得非常安稳。

  我的形成体验

  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走路时,连鸟叫声也听不到了。你会发现,自己可以轻易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并感到知足\安定,这真是令人愉快之际之至的体验。

  当正念增长时,每一步都是美丽的步伐,你会了解更多行走的感觉,会发现走路确实能使你的心体验到舒适与快乐\美丽与安定。当你着迷于单纯地走路时,你会很容易地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上面,并通过行禅感受禅定。

  我是在曼谷的一座寺院中开始修习行禅的,当时,我选择了一条步道,我相当放松,毫不勉强的缓慢行禅(无需可以快走或慢走,只要感觉舒适即可)。我常会在行禅时进入美丽的禅定境界,只有以此因为走太久被打断——有个比丘来找我,因为我必须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仪式,却未注意到时间。那名比丘出现在我面前,说:布拉姆,你必须回去托钵乞食。此时我正看着前方那个两米处,双手交握于身前,全身心沉浸在行禅带来的安定中。听到他的声音时,我感觉仿佛是从一公里之外传来的。他重复,布拉姆,你必须现在就去。我大概花了超过一分钟的时间,才将目光转移到这位比丘身上,当我们目光相接时,我能说的只是:什么?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退出禅那,并恢复正常的反映速度。那时我的内心非常清凉,安定且平静。

  我希望你们尝试行禅时,也能体验到这份安定。只要放慢速度,你就能感受到安定。只是觉知行走的感觉,你就能获得平静。

  选择适当的禅法

  选择多了,就可能令人感到迷茫。如今你已经了解了好几种不同的禅修方法,该选择哪一种呢?以下的譬喻将回答这个问题。

  木匠学徒要从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开始学起,直到熟悉每种工具的功能。木匠师傅在做家具前,会先检视木材,加工一块从仓库运来的木料时,他必须先裁切尺寸,然后刨削,去除原先的切割记号,接着是磨光,要先用最粗的砂纸,然后用中等的砂纸,以及最细的玻璃纸,最后用柔软光滑的布,吧油或蜡擦在木头上,就这样,师傅把一块粗糙的木头变成了光滑的家具材料。

  有时他回选择已经刨削或磨光的木材,他只要检视木材就会明白,在即只需要轻微磨光和擦上油。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师傅回直接使用不需磨光的平滑木材,这是木匠师傅的技巧。

  禅修者同样应该从如何使用各种禅修方法开始学习,直到熟悉每种方法的功能。禅师则会从检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开始禅修,他们若一直忙忙碌碌,就直到必须从粗糙的心开始,因此会选择先单纯地修习随它去。他们若看见自己的身体是僵硬的,就会选择行禅。他们若看见心并非那么粗糙,就会先修习觉知当下以及之后的“静默的觉知当下“。有经验的禅师知道心何时能观察呼吸,或准备好开始修慈。他们知道何时该使用比较精细的工具。例如持续专注的觉知呼吸或觉知美丽的呼吸。禅师精通技巧,知道进入禅相的适当时机,也知道如何轻巧的擦亮心以进入禅那。这样,那颗粗糙的心就被禅师转化为最美丽最平顺、明亮的心。

  有时,禅师会直接从已经是冷静和充满正念的心开始禅修,他们检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快就知道自己可以跳过觉知当下和静默的阶段,直接以呼吸或修慈为对象开始。他们甚至可能看见自己的心已经非常喜悦的安住,因此能轻松的从觉知美丽的呼吸开始禅修。个别情况下,禅师会明白自己的心已经拥有强大的正念,能在几秒钟之内生起禅相,并迅速进入禅那,这些便是禅师的技巧。

  愚笨的木匠拿起粗糙的木材便直接用打光的布擦拭,结果只能浪费时间和材料。笨拙的禅修者同样傲慢粗鲁,甚至不愿花点时间查看自己的心有多么粗糙,只想一开始就创造觉知呼吸的正念。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还制造了许多麻烦。

  因此,请先熟悉各种禅法,直到你知道该在何时使用他们以及如何使用为止。每次禅修时,请先从检视自己的心开始,你会了解到该使用何种方法。

  第五章 美丽的呼吸

  佛教的精髓在佛陀的觉悟中。有一次,在佛陀修行面临困难时,他忆起童年时一次禅修的经验,明了禅那乃是通向正觉之道。于是他坐在菩提树下开始禅修,所使用的方法旧时入出息念。这样修习进出禅那,他迅速获得正觉正见,因而成为了觉悟者。

  入出息念也是随后佛陀教导弟子们禅修的重要方法,在藏经中,尤以《中部》的《入出息念经》最为著名。

  入出息念包含前期准备意即接下来的十六个步骤。前十二个是之道如何进入禅那,后四个是关于推出禅那后该如何行事的指导。

  前期准备

  寻找安静的场所

  首先,佛陀说要找一个不会受到人、声音或琐事(如蚊子叮咬)打扰的安静处。虽然有人可能想要在蚊虫肆虐的丛林或老虎出没的步道上禅修,但那只会增长禅修者的忍耐力而非进入禅那的能力。佛陀称赞的理想场所是像公园或果园一类的地方。

  接着,找个舒适的座位坐下来。你可以坐在垫子、板凳或椅子上,只要能让身体轻松的久坐即可。你也不必要盘起双腿并僵硬的挺直后背,用最随意的姿势进行禅修就好。不管选择何种姿势,目的只在于解除不适并尽快放松身体。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最好用坐姿完成,正如佛陀在菩提树下做的一样。

  安立正念

  接着,你需要系念在前。意思并非把注意力放在鼻尖\上嘴唇或眼前的某处,而是指重拾正念,也就是说,禅修者要先安立正念。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当遵循修习觉知当下与静默觉知当下的方法创立正念,也就是保持静默,将正念集中于当下正发生的事情——这种层次的正念正是你开始修习入出息念时所需要的。

  有太多的禅修者太快进入呼吸的禅修阶段,忽略了要先建立足够的正念的前期指导,因此而遇到麻烦,他们无法将呼吸持守于心,甚至用太多的意志力顽强的抓住呼吸,以致越来越紧张,也使佛教的呼吸禅法背上污名。

  呼吸禅法十六步

  步骤一、二:知息入和知息出

  虽然佛陀说须先体验绵长的呼吸,后再体验短促的呼吸,但你无需强自控制呼吸以符合这项教导。企图控制呼吸只会导致不适,你只要单纯观察呼吸,觉知它的长短即可。

  我们需要了解这项教导的原因是,开始时你可能会觉得只是观察吸气和呼气感觉很无趣,但佛陀的教导会帮助你了解更多。有时我会建议弟子应在此阶段注意:入息与出息,谁持续的时间较长?入息与下一个出息之间的间隔,是否和出息与随后入息之间的间隔一样长?入息的感觉和出息的感觉相同吗?其作用跟佛陀教导的体验长短呼吸是相同的,目的是让禅修者观察更多细节,不致生厌。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持守呼吸,设想一个有关入息与出息的美丽故事。我提醒弟子,我们正吸进的氧气是花园和森林中的植物补给的,而呼出的二氧化碳则是植物的食物。因此,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吸入花朵与树木所赐予的珍贵礼物,而呼出的空气同样是送给身边绿色植物的宝贵礼物——你的呼吸与生气勃勃的植物紧密关联,这种感知呼吸的鲜活方式,会让你更容易持守呼吸。

  在泰国森林传统中,佛陀二字被融入了呼吸的禅修之中,吸气时末年佛,吐气时,默念陀,起作用同样是让你在禅修的初期阶段更容易持守呼吸。

  步骤三:念息遍身(体验完整的呼吸)

  第三步意思为体验完整的呼吸过程,某些人会误解“身”指身体,因此错误的以为此阶段应把注意力转向全身所有感觉,这是个错误。实际上,第三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让禅修者可以更加熟练的运用、维持正念,去观察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感觉。

  依循此步骤,你可以清楚的觉知入息从原本静止到开始启动的整个过程,你能看见入息每一刹那的进展,其达到定点后逐渐消退,直到完全消失,你的内心甚至清明到可以看见空隙,入息与下一个出息之间的间隙。你的心要像猫捉老鼠一样保持警觉,以捕捉下一个出息的启动。

  随后,你观察着出息逐步进展的过程——开始启动,达到定点而后消退,最后再次消失。接着,你要观察出息与入息之间短暂停歇的空隙。在这重复呼吸的过程中,你便已经完成了第三步,体验完整的呼吸。

  在印度的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一个譬喻,关于一个老师和三位弟子的故事,可以用来解释第三个步骤。意为老师以射箭训练弟子禅修,一段时间后,老师把一个玩具鸟小心安放在很远的树枝上,要求他们必须射穿鸟的左眼。老师告诉他们,必须先安静,让心与目标合一,才能放箭。第一个弟子射出前,老师问,能看见鸟嘛?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老师马上把他推开。第二个弟子射出前,老师问,能看见树上的鸟吗?弟子说,什么树。老师继续问,能看见鸟吗?弟子说,是的。老师继续推开他。第三个弟子射出前,老师问,你能看见树上的鸟吗?,他答道,什么树?什么鸟?老师继续问,那你看见什么?弟子说,我只看到一个眼球。——箭笔直的射穿了弟子觉知到的唯一事物,鸟的左眼。

  这个故事对于如何达到入出息念的第三步——体验完整的呼吸,是个相当精准的比喻。就像第三个学生全心专注于鸟的左眼,你同样也应该专注于体验完整的呼吸。当你完成第三步时,若问你,你能听到声音吗?你会答,什么声音?你能感觉到身体吗?什么身体?你能看见什么?只有当下的呼吸。很好!

  步骤四:除身(使呼吸平稳)

  当你完全专注于呼吸时,妨碍你进步的因素锐减,你的呼吸自然会变得安定平稳,轻柔平顺,就如同一块粗重的厚棉布换成了细致的绸缎。你可以暂时打破内在的静默,对自己重复说,平稳、平稳,以确保整个过程顺利进行,然后再重新回到静默之中,体验唯有呼吸的当下。你还可以通过这么做来给守门人指示。

  如果你太快跳入第四步,将会陷入昏眠,只有先捉住野马,才有可能驯服它。同样,你必须先捕捉到完整的呼吸,第三步完成后,才能使呼吸变得平稳。

  凭借意志力达到第三步的禅修者,会发现自己无法调和呼吸,使其安定平稳。他们过去只是用力而未放下,因此现在才会停滞不前。当你手上拿着一朵花时,绝不可握得太紧,否则只会弄坏它。精细的对象需要细腻的接触,如果想要维持正念,持续数分钟的觉知平稳的呼吸,你的心就要非常敏锐,它永远无法只凭借纯粹的意志力去强行掌控。

  当木匠锯木材时,他可以看见整把锯子,当他专注于锯木时,他的注意力会越来越集中于锯子接触木材的那一部分,锯柄很快便从眼前消失,再过一会,他就只能看见与木材接触的那个锯齿,左右两边的锯齿都不在他的觉知范围内,他不知道也无需知道那锯齿到底属于锯子的前段中段还是后段。

  同样,第四步中,当呼吸逐渐平稳,你的注意力将变得非常精细,你只会觉知到当下那一刹那的呼吸。你完全不知道它是入息还是出息。

  步骤五、六 觉喜与觉乐(体验伴随呼吸而来的喜与乐)

  第五步,你将体验伴随呼吸而来的喜,第六步则将体验伴随呼吸而来的乐。喜与乐很难被拆开,且经常一起出现,因此我们可将二者视为一体。

  当呼吸逐渐平稳时,喜与乐会自然生起,就如黎明的太阳光在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出现一般。因为此时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流入了觉知者而非造作者,所以喜与乐是自动生起,而非由你控制。事实上,从你呼吸的平稳程度可知,你什么也没做,只是在观察。清晨第一道阳光照在地平线上只是早晚的问题,同样,当你维持平稳的呼吸时,喜与乐也迟早会出现在你的心中。

  倘若你已经达到第四步,且能持续觉知非常平稳的呼吸,却未看到喜与了,那么我给你的忠告是,别惊慌,别因失去耐心而破坏了整个进程。你可以这样反省,你是完全静默的觉知呼吸吗?你可有受到什么干扰?也许是因为你未能持续觉知当下的呼吸,也可能是你的呼吸还不够平稳。若果真如此,请耐心等候,当你能够维持正念,不受任何干扰的觉知呼吸,且呼吸变得越来越平稳时,喜与乐迟早会生起。

  伴随呼吸而来的喜与了开始时可能极其微妙,使你难以察觉,就如某个常吃便宜餐点的人,首次去五星级的法国餐厅,因为品位太差而不懂得欣赏那里的菜肴。当你的禅修经验越来越丰富时,你将能很快觉知喜与乐,成为静心的行家。

  完成入出息念的第五与第六步,等同于达到前面介绍的基本禅法中“持续专注的觉知美丽的呼吸。在此阶段,呼吸回显得非常平静和美丽,甚至比春天的花园或夏天的日落更迷人。

  步骤七,觉心行(用心体验呼吸)

  当呼吸变得更加美丽,喜与乐在无形中逐渐增长时,你的呼吸似乎完全消失了。在第一章中,我称此为只剩下美丽的呼吸。我也举了嘻笑猫为例。这精确的描述了以下过程,从第五与第六步进入第七步时,只认知到呼吸需用心体验,换言之,此时呼吸遁于无形,你只能用心去感受。

  在此我要引用佛陀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分析,来理清上述转变过程。在禅修初期,你舍弃眼耳鼻舌,让这四根暂时完全关闭,然后舍弃第五根身的多数活动,而只专注于呼吸的触感,并排除其他所有的事物。第六根,意,则自始至终都在运作。现在,第五根身也关闭了,只剩下第六根意在觉知呼吸。

  请想象某位老朋友,满头乱发,蓄着胡子,经常穿的邋遢的到处走动,后来他出家为僧,当你初次在寺院见到他时,他光着头,还穿着僧袍,你可能认不出他,但他毕竟还是你的老朋友,只是衣着外表不同罢了。

  同样,你的老朋友呼吸常常穿着触感走来走去,对此你主要是用过第五根来认知的,在入出息念的第七个步骤里,你的呼吸超越了五根的世界(尤其是第五根),现在你只是通过第六根,而认知到呼吸是心的体验对象。这正是佛陀称这一步为觉心行的原因。

  因此,若你的呼吸在此阶段似乎消失了,切记这是自然现象,别四处寻找从前对呼吸的感知。当呼吸似乎消失时,你应问自己还剩下什么,若你已认真的遵从直到,在喜乐安立之后,呼吸只会看似消失,剩下的只有喜与乐。你的正念必须细微到足以辨认出喜与乐这个微妙的对象,它将会告诉你这微妙的喜与乐旧时老朋友呼吸,但现在你只能用心去体验。

  若无法持守呼吸,那是因为自第五步与第六步生起的喜乐还不够,在关闭第五根前,你应该积极禅修,在感受到大量的喜与乐之后,才会观察到较美丽的呼吸。不过只要多练习,正念会更灵巧的持守微妙的喜乐层次,你也能早一点舍弃第五根,用意根(心)去体验呼吸。

  步骤八:除心行(保持呼吸的平稳)

  在禅修的这一阶段与后续阶段,积累的喜与乐可能会使你过于兴奋而不再平静。因此佛陀才会教导入出息念的第八步,保持呼吸的平稳。

  当禅修初学者(有时也可能是经验丰富者)在开始经历一些禅悦时,他们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哇”的反应,哇,终于出现了,太惊人了!但这时禅悦会立即消失,因为他们太兴奋了。

  恐惧也可能会随着禅悦生起,这不是我所能承受的,这太惊人了,我不该得到。于是禅悦再次消失了,因为恐惧破坏了平静。

  因此,要当心兴奋与恐惧这两个敌人,人啊们可能在此阶段出现,这时你要记得让呼吸保持平稳,并维持当下的安定与静默,否则禅悦将会消失。

  阿姜查的著名比喻“宁静的森林水池”有助于我们了解此处的情况。阿姜查在泰国的丛林中修习头陀行时,常因炎热而汗流浃背,如果下午没有洗澡,整个晚上都会因粘腻而感到不适。因此他往往会寻找森林中的水塘,在附近扎营过夜。

  处理完其他事物后,他会在离水塘几米处禅坐。他有时习惯睁开眼睛打坐,因此会看见许多动物走出丛林来洗澡、喝水。他们只有在非常平静的时候才会出来。他们走出灌木丛,会四处张望和嗅闻,以查看是否安全。如果他非常平静,动物就会出来,有些还在水中玩耍,好像他不存在。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罕见的不知名的动物。

  这个比喻很适合用于描述禅定。水塘是心的象征,在修习入出息念的第八步,你只需要坐在它面前观察,若给予任何指示,那就是不平静。美丽的生物(即禅相与禅那)只有在你完全平静时才会出现,他们若出来查看动静,而你“哇”,他们一定会马上退回森林,不敢再出来。如果他们出来时发现你在看着,即使你指示用眼角余光,他们也会觉察并逃跑。你若希望这些生物现身并安心玩耍,就不能移动。当你完全平静,不说话也不移动时,禅相就会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先现身的是普通景象,然后是很美的景象,最后是非常奇特与美妙的景象,奇特到你叫不出名字,甚至无法想象出它们的存在——那些便是禅那。

  阿姜查这个美妙的比喻,体现出他的智慧与深奥悟心。当你心中生起了喜与乐,了解到喜乐不外乎是用心体验呼吸所致,且能在观察呼吸的过程中保持平稳,非凡的禅那便可能出现。

  步骤九:觉心(体验心)

  《入出息念经》的第九步被称为体验心。对于心是什么,一些人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但只有这一阶段,你才可能真正了解、体验心。

  你只能通过禅相(即心的反射)来体验心。例如眼睛。它能透过镜子看见自己(它看见的是镜子对自己的反射),而你在此禅修阶段所看见的反射(即禅相)是心的真实反射,就像照镜子,它表面的所有尘埃与污垢都已经在禅修中清除干净,心终于可以看见自己在镜子中的反射——禅相。

  当禅相生起时,它的奇特几乎无法形容,我们常常用语言来比喻某样东西硬的像砖块,或软的像草……我们总是从五根的世界去引用比喻,但心的世界很难有适当的比喻。你在初次体验禅相后,心想:这到底是什么?你知道那是真实的体验,但就是很难找到描述它的完美比喻。你只能说,它像一种光,像一种禅悦的感觉,有点像这个,有点像那个。你知道它和你以前觉知的对象完全不同,但还是必须设法描述它。不管你如何描述所体验到的禅相,它们其实都是同一种觉知,只是我们使用的比喻不同罢了。

  然而,对许多禅修者而言,心转瞬即来,转瞬即逝,就如动物从森林中出来,一旦觉察有人就立即逃逸。有些禅修者很难看见禅相,它们达到持续专注的觉知美丽的呼吸阶段后,却什么也没发生,它们往往因此怀疑自己哪里所错了,以下事例可以解释此种感觉。

  某天深夜,我从灯光明亮的茅棚出来,走进茂密黑暗的森林。周围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保持平静与安定,慢慢的,眼睛适应了黑暗,不久我就能辨识周围树木的形状,抬头也可看见美丽的星星甚至整条银河。

  体验禅相可能就像这样,在无形无相的平静中,呼吸似乎消失,起初我们可能什么也看不见,但只要安忍并静静等待,正念很快会逐渐适应这个超乎过去的习惯(类似前述的明亮的房间)的“黑暗”,并且看见事物的形状。起初,我们所见的形状很模糊,但不久之后,美丽的禅相(星星)可能会出现。若持续平静的时间够持久,最佳的禅相(银河)也可能出现。

  步骤十:令心喜(使禅相发亮)

  禅相的两个缺陷可能会阻碍禅修者的进步,禅相显得过于暗淡与禅相不稳定。为了点明这两个问题,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第十步和第十一步,使禅相发亮、维持禅相。“使禅相发亮”的意思是,心越是喜悦,禅相就会越明亮。如果要进入禅那,禅相必须是你所见过最明亮的事物,而且必须具有超凡之美。

  为何禅相会显得黯淡甚至污浊呢?禅相只是心的反射,若禅相黯淡,则意味着你的心是黯淡的。若禅相污浊,则表明你的心被污染了。此处容不得你欺瞒或否认,因为你在直接面对最真实的心理状态。

  佛陀说,若无净戒则无净定。在此,戒的重要性非常明显。若心不净,则身口意行都会受到污染。即使禅修时禅相出现了,那也将是黯淡污浊的。若这是你的经历,那你得在禅坐外多做一些净化自身行为的努力,保持戒律清净,并检视自己的话语。

  慷慨慈悲、信心坚定的人,通常拥有所谓的“纯净的心”。这种内心纯净的禅修者,便是最能体验明亮禅相的人。因此,除了持戒清净之外,也要培养纯净的心。

  然而,有时即使是善良的人也会见到黯淡的禅相,通常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能量很低,或许是生病或过度劳累所致。避免这类问题的方法是花点时间休息激励人心的禅法,例如忆念佛法僧三宝,并, 观想他们,直到内心充满喜悦。

  如果你原本就是非常宽厚的人,那么就可观想过去的布施来吉利自己,佛陀称此为“舍随念”。你也可以花点时间修慈。一旦心理能量提升到喜悦光明的层次,便可重回入出息念。

  以上所谈的,都是在开始入出息念之前使禅相发亮的技巧。此外,在禅修期间生起的禅相若显得黯淡,以下还有四种方式可使之明亮:

  一, 专注于禅相的中心。即使在黯淡的禅相里,中心也会比四周明亮,你应当温和的建议自己去看看禅相的中心。中心的亮处会慢慢扩散开来,然后你再专注于扩散亮处的中心,那会比先前羹明亮。这样反复进行,黯淡的禅相很快会变得极其明亮,且亮度会持续“激增”,直至进入禅那。

  二, 强化对当下的觉知。虽然觉知当下是入出息念前期准备的一部分,但在此阶段经常会出现对当下的觉知变得迟钝的情形。更敏锐的专注于觉知当下,有助于禅修者维持正念,避免昏沉,并使禅相发亮。

  三, 对禅相微笑,禅行是你内心的反射,若心微笑,禅相就会回报以笑容。禅相若一直黯淡,有可能是由嗔念引起,但微笑有足够的力量来克服这个障碍。你若不了解对禅相微笑的意思,可以去照镜子,然后微笑,并在心里对着禅相重复这个动作。

  四, 返回美丽的呼吸,有时禅相黯淡,就只是因为你太早看见禅相了,因此你最好能温和的下定决心,在美丽的呼吸这个禅修阶段待久一些。即使禅相出现,若它是黯淡的,就将之忽略,并重新返回持续专注的觉知呼吸这一阶段。通常我这么做时,禅相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比先前更亮。当我再次忽略它时,它会持续出现并且越来越亮,直到出现真正灿烂的禅相。

  你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来擦亮禅相,使其自然而然的发亮,直到变得美丽而光芒四射。

  步骤十一:令心摄

  第二个禅相缺陷是禅相的不稳定性,它会阻碍禅修的深入,使禅相快速消失。为了处理这个问题,佛陀教导出入息念的第十一步,令心摄,意思是持续观察禅相。

  通常禅相初现时相当不稳定,不是一闪即逝就是不停移动。明亮有力的禅行比昏暗虚弱的禅相能维持更长时间,这正是佛陀在上一步教导我们使禅相发亮的原因。有时禅相变得光辉闪耀,而能使其保持更长时间,以便禅修者仔细观察。然而,即使是明亮的禅相也可能是不稳定的,因此我们要找寻维持禅相的最佳方法。

  帮助我们维持禅相的洞见,是完全明白心中所见的禅相只是觉知者的反射。如果觉知者移动,反射的禅相也会跟着移动,就像在镜子面前盯着自己的影像一般,你移动,影像也会跟着移动,只要你不停移动,就不可能通过固定镜子来保持影响静止不动。所以,你应该专注于让心中的觉知者保持安定静止。此时,觉知者的反射影像,即禅相,就会保持稳定,静止不动并持续发出亮光。

  造成禅相不稳定的原因,往往是恐惧或兴奋,这表明此时的你反应过度了。初次体验禅相就像遇见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你经常因为不认识或不知道他们如何表现而忐忑不安,然而在认识对方之后,你即可轻松的和他们交流沟通,而且很快就成为好朋友。你和他们在一起会觉得很自在,恐惧或兴奋等反应消失了。这很像小孩子学习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紧抓车把,但由于身体无法放松而一直跌跤。在经历多次挫伤后,她发现越放松反而越容易保持平衡。所以,只有学会让自己放松,不去努力控制或紧抓着禅相不放,禅相才更容易维持。

  我练习不控制的另一个技巧是观想开车的画面。当明亮的禅相出现时,我给它钥匙并且说,现在由你来驾驶。我完全信任明亮的禅相,我也了解心中残余的造作者,那个喜欢控制一切的怪物。它总是想搞破坏,因此我用这个比喻来帮助自己停止控制一切的行为。

  在持续观察一段时间禅相之后,它会变得更加明亮且非常强大,好禅相的特征是,它们拥有你此生见过的最美丽的颜色。例如,你看到蓝色的禅相,那种蓝色一定不是普通的蓝,而是你见过的最深最美的蓝色。当你体验到美丽稳定的禅相时,便已经站在禅那世界的边缘了。

  步骤十二:令心解脱

  入出息念的第十二步是令心解脱。在这一步你会得到一种体验,而且事后你对他可能有良好总不同的描述,这取决于你的观点:一,你发现自己沉入或潜入禅相,二,禅相以亮光及禅悦之感完全包围你。你无法事先决定自己会认同哪种观感,答案会在你放下一切造作后自然揭晓。

  你将通过心的解脱而进入禅那,佛陀说禅那即是解脱。此时心从身体与五入处释放出来,解脱了一切,不是灵魂出体,心随处漂浮,而是你将不再有空间感,因为有关空间的一切觉知讲演都源自五入处。此刻你对当下发生的事不再会有任何身体的感觉,听不到任何声音,说不出一句话。你欣喜若狂,却又完全持有正念,安定,稳如磐石,这些都是心解脱的迹象。这将成为你此生最深刻的体验,或至少是最深刻的体验之一。

  你若经历过禅那,通常会很想出家为僧,因为世间对你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了。与禅那以及令心解脱的禅悦相比,交际音乐电影爱情名声财富等等,都变得不重要而且不具吸引力了。但除了禅悦之外,你还会产生更多的觉受,例如这段禅修经历的哲学深度。当你经历禅那数小时,乐意的话,你完全可以自称是神秘主义者,这经验极不平常,佛陀称此为超常人之法,或为心的大至。佛陀也认为禅那之乐很像正觉乐,那时没有烦恼的地方,摩罗无法进入的地方,你在此时是觉醒而解脱的。

  所以,加入你能修习入出息念的前十二步,它们将会引领你进入禅那。

  退出禅那

  入出息念经的后四步,是针对刚刚退出禅那的修行者。第一次退出禅那境界时,你会禁不住想,哇,那是什么。因此,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视禅那,以便探究这段体验禅那的经历。你应该问,它如何生起?我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禅那中的感觉像什么?为何有如此的感觉?我现在感觉如何?为何它令人呢如此快乐?……这些深思将为你带来深刻的洞见。

  你会发现描述禅那为何发生的最佳词语是放下。现在你算是第一次真正地放下了——不是放下所执着的事物,而是放下产生执着的事物,你已经放下造作者,放下了自我。要你放下自我相当困难,但通过系统的练习后,你确实办到了,这便是禅悦。通过审视这段经历,你便可以选择修习念处,或直接进到入出息念的后四步。

  步骤十三:无常行(随观无常)

  第一随观是针对无常。无常的反面是常,意指规律或恒常的事物。以佛陀所制的戒法典籍《律藏》中规律性的施食为例,某个弟子每周二都带食物来寺院,即称为常施食,一旦停止这么做,便是无常。在经历深刻的禅修之后,禅修者所观见的须为恒常的事物,因为它是在太恒常了,所以你从来没有注意过它,那就是我,但在禅那中,我消失了,请注意,随观我的消失会让你深悟无我的真谛,并很可能会带来入流的体验。

  步骤十四:观离欲(随观事物消逝)

  若无法随观无常,你还可观见离欲,即指事物刚刚消逝之际。你在进入禅那之后,将会看见许多事物消失,其中有些和你密切相关,以致你会认为它们是你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它们都在禅那中消失的时候,你将体验到自我的消逝。

  步骤十五,随观灭

  第三个随观应该是观灭。所谓灭,是指某个曾经存在但如今已完全消失的事物——它已经不见踪影,其所在的地方如今空无一物。禅修者只有持续深入地禅修,才可能觉知这种空。此时此处,宇宙中许多你原本认为是实体的事物都已经不复存在,你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里。

  灭也是第三圣谛,乃是苦的终结,其因是放下。你若真的放下,百分之九十九的苦便告止息。那么还剩下什么呢?苦的反面是什么?乐,苦的止息即是乐。因为许多苦已经止息,所以乐才会生起。因此你应该观见,禅那是你此生最快乐的体验。

  ……

  例如,当你终于偿清买房贷款之后,为了还债而必须经年累月努力工作的痛苦消失了,你也会因此感到无比高兴。可见,人们体验到的快乐常常源于先前所承受的痛苦的消逝。

  步骤十六,观舍遣

  入出息念经的最后一步是随观舍遣。舍遣,在本文中是指舍弃此处的,而非彼处的。人们通常认为佛教是出世的,但舍遣却是舍弃内在的世间,舍弃造作者,甚至舍弃觉知者。你若非常仔细的观察,将会发现在禅那中所发生的事,不只与外在世间无关,同时也和内在世间无关,尤其是脱离了造作者、意志、控制者。这样观见,你将体验到快乐清净解脱禅悦,即已找到灭苦之道。

  以上所述是佛陀教导的修习入出息念的集中方法,这是一个完整的修行法门,从最简单的于僻静处舒适坐下开始,然后系念在前,且单纯的观察呼吸……一步接一步,都是你有能力付诸实践的步骤,最后你将达到禅那的深奥禅悦境界。

  当你退出禅那时,有四件事要注意,事物的无常或不确定性,事物的消逝,自我的息灭,以及舍遣此处的一切。你若在体验禅那之后随观这些事物,有些事情就会接着发生。禅那是火药而随观是火柴,当你把两者凑在一起时就一定会燃起火焰。

  希望你们都能体验到这些所谓觉悟的美丽火焰。

  第六章 四念处

  这一章将解释四念处,念的四个焦点,极其与先抢所说的禅修的关系。

  首先,有些人宣称修行念处是证悟的唯一道路,其实不然。根据佛陀的说法,证悟的唯一道路是通过八圣道,念处则是八圣道的第七支,如果只是修习一支,而忽略其它,不可能能证悟。正如烘焙蛋糕却只用面粉一样原料,那就等着饿肚子吧!

  基于上述理由,本章解释念处时,会把它放在八圣道的脉络中,以说明对修习念处而言,八圣道中的其他七支是如何不可或缺和相辅相成的。

  某些著作还宣称念处修法乃是佛教首创,是佛陀第一无二的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念处是把念集中在身受心法等事物上,不论任何民族和宗教,总有智慧者明白要深入了解诸事物,必须先集中心念于该事物的各个层面上。

  佛教首创的见解事修习禅那,以此来强化并大幅度提升正念。禅那的修习离不开微妙平衡的生活形态,此平衡成为中道。中道常遭到苦行者与世俗之人的排斥。

  修习念处的准备工作

  英文中,念处通常译为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但更精准的翻译应该是focuses of Mindfulness(念的焦点)。念处法直到禅修者应把念置于何处,念处则为禅修者揭示应该观照哪里才能真正觉悟。

  在现存的念处经版本中,佛陀说,若人这样修习念处七日,将能证悟阿罗汉或不来果。然而许多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虽然已完成多次闭关,但却依然没有证悟。原因是并未使用正确的方法来修习。

  佛陀共教导了两种念处,第一种是在禅那的支持下,快速的达到证悟,第二种是尚未进入禅那,而直接生起宝贵的洞见,尤其是那些能让你放下并趋近禅那,但还未得到正觉的洞见。本章主要讲述第一种念处的修习。

  修习念处先体验禅那

  经上说,修习念处者需要先“去除世间的贪爱与忧愁”,这是对于巴利语vineyya loke abhijjha-domanassam这句话的常见翻译。实际上,我认为参考其他书籍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话是指暂时去除五障。也就是说,修习念处的先决条件是去除五障。暂时去除五障是禅那的功能,凡是体验过禅那的人都知道,退出禅那后正念是很强而且很容易维持的,这是五障不再干扰的结果。

  ……

  微弱的正念就如同在夜间出游,你无法看的清楚。但有些人偏偏喜欢微弱的正念,因为正念会揭露一些他们不想面对不想看清的真相。这喜人宁可沉迷在幻想中,以毒品麻醉自己,或借着忙碌来逃避清醒,只有极少数诚实的人有勇气保持警醒。

  念的力量

  如果念有如光,则禅修会让那光辉耀四方。当我还是泰国东北部国际森林寺的僧人时,曾在禅堂很平静的行禅,目光停留在两米前的水泥地上。后来,原本暗淡无光的水泥地表面竟然出现了极美的画面,各种投影与纹理呈现出我所见过最美的图案,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真相切下那个断面送去伦敦的泰特美术馆,那可是件艺术品,但一两个小时后,它再度恢复为平凡无奇的水泥地。

  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在强念中,心犹如百万瓦特的探照灯,能让人更深入照见当下所观察的事物:普通水泥地成为一件杰作,一片青草则散发出令人愉悦而闪亮的荧光绿晕,一根细枝则变成具有形状颜色和结构的无穷宇宙。在强念的光照下,琐碎变得深奥,凡俗化为天堂。

  去除五障即是如此。经书上说,五障削弱智慧,当五障消失时,那种体验就如同透过已经清除污垢和灰尘的挡风玻璃看东西,或用已经清除污垢的耳朵听声音,或用已经消除疑惑的心去反省。当你亲身体验强念和弱念之间的差别时,你就会明了禅那对于念处的必要性。

  禅那可以产生超强念,如果强念如同百万瓦的探照灯,那么禅那所产生的超强念就如同上兆瓦的太阳。假如你的目标是证悟,那么超强念就是你所需要的工具,任何有过禅那体验者,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弱念犹如以汤勺挖洞,强念便如同用铲子挖洞,而超强念则类似用大型挖土机挖洞,运作一次就抵得上你用汤勺挖上好几年。

  千瓣莲花

  在此重提千瓣莲花的比喻,是为了说民该如何通过维持正念来揭露你的本质:你的心与身的本质。

  回想一下,莲花在夜晚合上所有的花瓣,直到清晨,第一道阳光开始温暖花瓣,这是触发莲花张开花瓣的机制。温暖的阳光持续照射,当第一层花瓣得到足够的温暖后,才能完全展露,一旦第一层打开后,阳光才能照到下一层,而随着温度的累积,下一层才能打开。以此类推,莲花有多层的花瓣,因此完全开放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千瓣莲花的开放,不仅需要很强的阳光提供高度的温暖,还需要持续照射很长的时间,菜足以打开每层花瓣,直到露出核心处的名贵珍宝。

  在此处,千瓣莲花是对于这个身心,亦即你,或正坐在某处阅读本书者的比喻。阳光犹如正念,你必须在身心上维持长时间,高强度的正念,才能让最深层的花瓣打开,而五障就像乌云或浓雾,如果他们存在,阳光就无法给予莲花足够的温暖,你也就无法洞见身心的真相。

  如果能生起强念,并将之保持在身心上,实相便开始显现,你将看见完全不同的景象。过去你一直自以为直到你是什么,到那如今你才了解自己错的太离谱,懂得太少,繁殖,如果无法生起强念,你就只能看见最外层的花瓣。

  当你以此方式禅修时,所有的旧标签都将消失,所有的旧观念——过去你对自己的看法,别人对你的看法——都是外层的花瓣,是肤浅的,这些花瓣打开后会露出更深层的实相,你将看见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拥有从未有过的经验,其内涵经超越你过去的所有认知。

  我们此前的多数认知都来自学校或家人的教育,如,牛、狗、僧人、警察、思想、感受、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表面化的标签与观念,实相掩藏在这世俗认知的背后。

  把它比喻为千瓣莲花,是因为其中大约有千个实相,禅修者需花很多时间打坐,以揭开关于自己与世间的许多妄想和误解。

  佛陀教导说,痛苦的根源是无明,但并未说它很容易被揭开。禅修者需要以正念层层揭开无明的真实情况,就如阳光令莲花花瓣绽放一样。

  禅修中营警惕一个危险,那就是高估自己的成就。有时维持身心的强念时,或许阳光已打开了莲花的四十九瓣,你看见了第五十瓣。你心想,哇,这就是了,我终于证悟了莲花的核心秘密。抱歉,还有九百五十瓣花瓣有待开启呢!所以请小心,别轻易认为自己完全证悟。

  当第一千瓣花瓣打开,你将看见莲花核心的珍宝,你知道那是什么?它是空性,你在身心的核心看到了无价的空性珍宝,那完全超乎你的预期。空性的本质和任何其他所有的事物完全不同,它一无所有。要达到如此深入地阶段,通常需要长久的维持在超强念的焦点上。

  念处的目的

  了解任何一种修行的目的,都有助于帮助自己修行成功。当你对目标有了清晰地了解,就更有可能成功。

  修习念处的目的为何?是看见“无我”,没有自性,没有我,也没有任何事物属于我,从而洞见无我,或莲花心中的空性。谨记修习念处的目的,便能更清楚地掌握修习的方法。

  小结

  以下所列,便是成功修习念处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一, 除世贪忧,先通过修习禅那,去除五障。

  二, 极念,拥有由禅那产生的超强念。

  三, 热,维持超强念于念处。

  四, 正知,谨记修习念处的目的是了悟无我。

  接下来逐一介绍四念处的每一支。

  身随观

  念处经中一共提到14个关于身体的念处,分六大类,一,入出息,二,身体姿势,三,身体活动,四,身体组成,五,四界观,六,尸体九观。以下介绍除第五类之外的所有身念处。

  入出息

  ……呼吸,在古代被视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几乎等于自我或灵魂。

  通过将超强念集中于呼吸,我们可以从中体验到空,即不存在实体,只剩下纯净的呼吸。此外,在深度禅那中,我们可能经历呼吸完全消失的阶段,但不会危及生命。

  我的老师阿姜查生病期间,常停止呼吸。新来的一个看护总是惊恐不已,陪护的比丘则请他放心,说那只是禅那的征象。在阿姜查停止呼吸的极端,他常抽血检验血氧浓度,发现他的血氧浓度总是维持正常值。实际上,在禅那中,禅修者体内的新陈代谢变得很慢,几乎不消耗能量,因此短暂的停止呼吸并无关系。

  你对呼吸的执着超乎自己的理解,念处将揭开你完全没意识到的执着。当你发觉呼吸停止时,显然它根本不属于你,依照这样的洞见,你将能去除对呼吸的执着。

  身体姿势与身体活动

  了解一件事有两种方式,观想它的构造,观想它的表现。此处便是通过观想身体的表现来解析身体。在此你须先注意,看上去是我在走路、站立、躺下、坐下、伸展等,事实上只是身体在做这些事,并非我。

  许多在运动艺术方面的高成就者,通常以进入能场来描述无我状态。

  一位著名的古典印度舞者被问到如何展现出高水平时,她的答案是练习再练习,但是开始表演,就刻意忘记自己所学的一切,“要自己闪开”,让舞蹈成为主角,这是进入能场的经典描述。同样,当禅修者处在能场中时,他可以庄严、持续、静默的深观等持(三昧)。你清楚地明白这一切都只是自然发生的过程,并无任何实体在控制,此即无我。

  你以超强念观察身体的姿势与活动,并迅速进入一种能场,所有身体的姿势与活动,都被视为因缘结合的产物,而非自我驱动。进入能场后,你将变得超脱自在。

  有些老师认为,你一定总得集中在当下的活动上,事实上,念的巴利语是sati,也有记得的意思。当下的超强念能专注于许多发生于过去的事件,从而了悟实相。

  例如,念处经中教导修行者修习专注于睡眠的正念。然而即使是阿罗汉,睡着时也无法觉知。那么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有些译者将之改为修习入睡的正念,然而,念处经中的相关巴利语是指睡眠,入睡则是另一个词语。修习专注于睡眠的正念,是指修行者将当下的超强念集中于过去入睡的过程,此时的念即是以过去的经验为观察对象。

  身体的构造

  ……有些人会排斥看验尸,并经常在靠近现场时晕倒。虽然我们都在学校上过生物课,但多数人还是排斥看到身体的自然本质。

  我们过分执着于身体,此妄念带来了很多痛苦。通过集中超强念于身体的构造,你将能穿透抗拒与恐惧的藩篱,如实的观看身体。

  身体不过是由零碎的部件组合而成,既不美也不丑,既不强,也不弱,它就是自然地事物,并不属于你。你能永远保持苗条与健康吗?你能让身体不死吗?不能。是谁拥有你的身体呢?显然是大自然,而不是你自己。

  当你完全无惧自己的死亡时,便以洞见身体的实相。对于洞见的另一个考验是,挚爱的亲属或好友去世时你的反应。若你接到来电,被告知他们死于车祸,而你的反应是,是的,那在预料之中,则此时的你已经解脱对于身体的执着。

  尸体随观

  尸体随观结合了对于身体构造与身体表现的观想。起初禅修者会因此感到厌弃,中期则生起洞见,最后达到解脱。这种观想是强而有效的。

  车祸中的尸体会被迅速覆盖并送到停尸间进行防腐处理和化妆美容,让死者看起来像是快乐的睡着了而非死了。因为我们不想看见尸体真实的样子,而是更满足于幻象。但是,我们需要为这种妄想付出昂贵的代价——越不想看见真实的尸体,越迟了解死亡,我们遭受的痛苦就会越大。

  当超强念集中于尸体或关于尸体的清晰回忆时,死尸会像千瓣莲花一样开启,露出深藏在表面下的实相。尸体正在教导你,这就是你的身体——它会变老、衰败、最后死亡,这是你和其他所有身体的共同命运。

  这样的洞见将会使你不再对身体产生拥有的欲望,不会再执着于身体或害怕死亡。尸体终将败坏并重回自然状态,这再次证明了自然才是真正的主人。

  受随观

  第二念处是受,此字指的是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体验到的快乐、痛苦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我们用不同的形容词传达六根中每一根的愉快或不愉快,若指称形色,有美丽、丑陋、平庸等,若描述身体的感受,则是痛苦、高兴、沉闷。美丽、悦耳等,都有宜人的特质,名为乐受。丑陋刺耳等,都有令人痛苦的本质,名为苦受。既不宜人也不令人痛苦的感受,则名为不苦不乐受。

  切记,我们所认为的美丽丑陋悦耳等感受,并非实相本有的特质,五障会在心的禅定微弱时现形,心因此会对讨厌的事物生起厌恶,对喜欢的事情生起贪爱。乐苦或不苦不乐,便是我们通过受五障制约的心,而加诸实相的特质。

  所以,禅修者须先去除五障,不受贪爱、憎恶等情绪的干扰,以强而稳定的正念和完全离欲之心随观受。

  受的起伏

  心静默且无贪欲和憎恶时,你将看见乐受不过就是两个苦受之间的暂歇。你也不难察觉,乐受的强度和之前的痛苦程度直接成正比,而苦受的强度则取决于你刚失去的欢乐的多少。

  ……

  没有恒常的受

  受是独立的,不是我的。就有如昼夜更替一般,它并非任何人所能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超强的正念了解到,受只是受,我们不必太在意自己体验到的是乐受还是苦受。世上没有恒常的乐,也没有恒常的苦。所谓恒常,只是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因此修习第二念处的目的,是洞见受并非我,或我的,乐与苦相拥而舞,两者是轮回世界中难分难解的伴侣。由此,对事物的贪爱与执着变得毫无意义,当我们终于断舍贪爱与执着,就解脱了痛苦,也解脱了快乐。

  心随观

  第三念处心随观,是最难修习的一种,因为心宛如从头到脚被五件厚重衣物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君王一般,被色声香味触等五外入处所覆盖,禅修者根本无法看到。

  要想看到君王的面貌,得先除去包裹,要想看见心,你同样得先去除五外入处,禅那的任务就是去除五外入处并揭露心的模样。因此,除非你已经有禅那的体验,否则第三念处的修习将无从开始。这就像当你只能看见包裹着君王的衣物时,根本谈不上观察他的面貌。

  ……你在观察心的本质之前,必须先确保心的内在是纯净无染的,亦即外在五识的杂染都已经去除,而这只有在退出禅那后才可能达成。所以,此时禅修者须先集中超强念来观察先前的禅那体验,唯有这样,禅修者才会渐渐看到心的实相。

  心的本质

  当你在纯净的心上维持超强念时, 心的本质会自行展现。心上有各种根识,这些识是一连串个别独立的事件,可比作沙滩上延绵的沙,表面看来延续数百里,但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沙实际是由许多个别独立的沙粒组成,每颗沙粒之间都有空隙。我们所看到的识,此时被清楚地洞见为一连串独立的事件。

  此外,就像水果色拉,假设盘子上有个苹果,你清楚地看见它完全消失,一会儿,出现一颗椰子,接着椰子消失,再出现一个芒果,接着,芒果消失,出现一根香蕉,接着香蕉又消失,再次出现椰子……这里苹果就像眼识,香蕉代表鼻识,芒果代表身识,椰子代表意识……这些根识都是识,但彼此独立,毫无关系。

  心是一连串个别独立的事件,彼此并不连续——这将会揭穿觉知者总是粗糙乃且始终在觉知的假象。先前你可能认为我是觉知者是显而易见的事,但显而易见的事通常是错误的表象。

  现在你看见它就只是觉知,或只是意识,就如椰子不会时时都在那里。心只是个自然地现象,也会止息,它不可能是我,我的或自性,心是无我的。

  修习念处的目的是觉悟无我,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造作者或觉知者,那就不算觉悟。看穿这些假象以此,你就是入流者,每次都能看穿这些假象,你就是阿罗汉。

  证悟之后,心将消失

  燃烧的火焰依赖燃料。蜡烛的火焰依赖热、蜡和烛芯,三者之中缺少任何一项,火焰就会熄灭。而火焰熄灭后,不会到哪里去,它就是消失了。火焰熄灭的巴利语是nibbana,与涅槃同义。

  心野依赖燃料,佛教经典上说,心依赖名色(心理与身体),当禅修者证得无我,名色也就止息,心亦随之止息,它熄灭——涅槃了。它哪里也没有去,只是不复存在了。有趣的是,两位著名的比丘尼翅舍侨答弥与波咤左罗,都是在看见灯火熄灭时完全证悟的。

  法随观

  法是四念处中的最后一项,念处经中列出的法是五障、五蕴、六内外处、七觉支和四圣谛。这些只是法的典型,在此还将提及思想与情绪等,它们皆为佛教经典中未提到的法。

  随观五障

  在前面探讨受随观时,我已解释过必须先去除五障,菜可能有效地观察任何事物。但去除五障后,你怎样观察他们呢?如先前所说,念包含记忆,所以你可以取国王的经历为观察的对象。例如,超强念可以取先前昏眠的经历加以观察,并持守足够长的时间,以洞见他的真实本质。你要明白,你所观察的这些经历,只是与自己无关的影像。……五障,就像是意识屏幕的影像,当你洞明这一点,他们就再也不会干扰你,你将是超脱在外的。

  随观思想

  思想是可能产生巨大痛苦的法,它可能表现为掉举,后悔、疑惑贪欲或嗔念。因此,思想是五障的核心,持续悲观的思想会使人沮丧,甚至自杀。过度恐惧的思想则容易使人变成偏执狂。因此,修习四念处的随观思想,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助益。

  再强调一次,只有超强念才可能揭穿思想的本质。在平常的念之下,你很容易相信思想而被它俘获,甚至崇拜他,认为他比实相更真实。……就超强念所关注的思想而言,最好的情况是思想只偏离实相一步,最糟的情况则是完全偏离实相:嗔念会将思想激化为愤怒,贪欲则将思想膨胀为爱欲,掉举会将思想扭曲为挫败。

  当我们修习念处,看到思想的实相时,就会对思想生起离欲之心。这也就意味着,你能够随时放下思想,如何证实你已经达成此境界?那就看你于当下保持静默的能力如何。在经书中,用以形容证悟者的词语是“寂静圣者”。

  随观意志

  另一个重要的法是意志,意志是造作者、造作者是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部分是觉知者(心)。因此,我们应随观意志(即造作者)并视之为“无我”——这对证悟很重要。

  ……

  你天真的一位你此刻阅读这些文字也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不,这是由于你别无选择!你只是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做此事出于自由意志,实际上,意志不是个人的行动,而是过程的最后产物。

  当超强念以最近的禅那体验为对象时,你将看见意志,即造作者在禅那中完全止息。它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随观一个不为个人意志左右但你又完全能够觉知的状态,将让你明白意志并非我、我的、或自性。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

  当我这么说时,有人会感到害怕,这种害怕是一种迹象,表明你很担心意志被取消。你肯那个会抗议,若没有自由意志,那人们怎么还会为证悟而精进呢?答案仍旧是,你别无选择。

  只有超强念有能力穿透恐惧所竖起的障碍,并如实地随观意志。如同千瓣莲花,代表了造作者的内层花瓣打开的那一刻,你惊讶的发现,此中并无人在造作这一切。意志是无我的,渴爱于此开始消散。

  随观情绪

  最后一个法是情绪。情绪是心的纹理,包括沮丧或兴奋,罪恶或宽恕,忧虑或平静,慈悲或憎恨等。情绪也是心的观察对象,是呈现在意识屏幕上的事物,且是这第四念处的一部分。

  ……

  当你被情绪蒙蔽时,会认为自己所追求的情绪是重要的、真实的,我的,你会沉浸其中,即使你所感受到的只是悲伤痛苦的情绪。为何人们明明知道那只是煽情的电影,却还要带着面巾纸却观看?因为他们执着于情绪,不想解脱。

  超强念集中于情绪之上,无论你是否想解脱,实相都会被揭开。你将认出自己喜好的情绪其实只是诱人上当的女妖。实际上,情绪只不过是心的观察对象,与你无关,你只有看清实相,才能摆脱情绪的专横统治。

  无论是五障、思想还是意志或情绪,只要它是心的对象,只要它出现在意识的屏幕上,便都能放在超强念的不间断且具有穿透力的光束下。你将会有完全超乎预期的领悟,并洞见到佛陀在菩提树下之所见。你将因而明白,意识屏幕上的这一切事件都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并非由谁来控制或操纵。这些心的对象是空、无我的,你若看穿这些假象,便已解脱,不再受任何心的对象的影响。

  佛陀承诺任何努力修习四念处者,都将会在七天之内达到不来或阿罗汉果。不妨试试看吧,按照佛陀的指示认真修习,努力增长有禅那产生的超强念,这样你就会直到普通的念诗多么微弱。请把心(觉知者)或思(意志、造作者)放在超强念的聚光灯下,勇敢地走出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等待不可预期的事情发生,但不必预测实相。耐心等待,直到千瓣莲花完全打开,露出核心,那将是无明的尽头,轮回的结束和念处的终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