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八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页:
  ┌收机最广┐     ┌无问自说
  ┌┤    ├故释迦慈尊┤
  │└下手最易┘     └特向大智舍利
  │             弗拈出
  │  ┌方便中第一方便
  │  │
  唯持名一法┼可谓┼了义中无上了义
  │  │
  │  └圆顿中最极圆顿

  这一段,蕅益大师以「方便、了义、圆顿」这三种功德,来赞叹「持名」的殊胜。关于这一点,我们看「附表」第「三」,把它作一个补充说明。

  ○附表三

  「持名一法─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关于这一点,我们总共分成三段,来解释这一个内涵:第一个,看善导大师的一个「问答释疑」,先看问:

  问答释疑

  问: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当中,他自己设立了一个问答说:为什么「不令作观」?因为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当中,他强调的是「执持名号」,所以他自己就作了一个问答说:为什么在念佛当中,我们跟弥陀的感应道教有观想、观像、持名,为什么老人家不强调观想、观像,而是直「直遣专称名号」,要人家直接了当的「专称」,就是一心一意的称念弥陀的「名号」,这是什么道理呢?以下我们看大师的回答:
  ┌境细┐
  ┌众生障重┤  ├识扬神飞─观难成就。
  │    └心粗┘
  │
  │                 ┌称名易故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
  ││                └相续即生
  答┼┤
  ││  ┌念念相续┐ ┌十即十生
  │└若能┤    ├者┤
  │   └毕命为期┘ └百即百生。
  │
  │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
  │    │
  └何以故?┼与佛本愿─相应故。
  │
  └不违教故─顺佛语故。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他的回答,我们分成三段来解释,看第八页的脉络分析。第一段当中,他说「众生障重」,到了末法时代的众生,他的身心世界,烦恼障、业障、报障特别的粗重。在这种身心粗重的情况之下,「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在这种粗重的身心当中,你的所观境,观想、观像的所观境太过于微细、太过于复杂;那你能念的心,如此的粗重,所以你一观的时候,你的心就会飘动、不定,那修观就难以成就了。「心粗」这句话,在唯识学倒是讲得很清楚。唯识学上说这个「心粗」,就是说这个心没有堪能性、没有堪能性。什么叫做「堪能性」呢?简单的说,就是这个内心当中的功能差了。比如说一只狗,它的堪能性比一只蚂蚁的堪能性强,狗的力量比蚂蚁大;一只牛的堪能性又超越了一只狗,因为牛能拉更重的东西。我们这一念心,亦复如是。有禅定的人这一念心,他这一念禅定的寂静心当中,他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门,他那个堪能性强;我们凡夫的心,堪能性弱,你要他想太多的时候,它就会躁动,因为你超过他的负荷。比如说一个小孩子,他只能够拿十公斤的东西,你要他拿一百公斤,就超过了他的负荷。我们这一念心也是这样,我们内心当中的心啊,末法时代的心啊,躁动不安。躁动不安,你要他去观想这么微细复杂的境界,就超过了他的负荷。所以你一观这个境界的时候,一超过负荷以后,就失控了,「识扬神飞」,你心就开始飘动不安;所以说这个修「观」就很「难成就」,很难成就,很难成就三昧。这里是讲出这个问题。那怎么办呢?「是以大圣悲悯,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圣」佛陀的慈「悲」,他知道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有这个问题,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干扰太厉害了,所以「直劝专称名字」,在本经当中,他直接的告诉我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以这样的因缘,来招感临终的时候,「是人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然后往生净土。这当中有二个主要理由,「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第一个「称名易故」,就是说这个念佛法门,它容易达到专注,有这个专注力。这个专注力,基本上,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这一念心一个根本的方向,就是要你要能够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你这一念心一定要取到所缘的相貌。比如说你修这个弥陀本尊相应,你一定要取到本尊的相状;或者取到他的名号;或者观想他的功德,取到他的功德,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总之,你这一念心要能够善取所缘境的相貌。这当中,这个耳根是最方便了,用这个耳朵来听声音。印光大师说:「不但摄心,最能养神。」我们也可以试试看,比如说你在佛堂当中,你用眼睛去观像,眼睛打开去取这个佛像,把这个佛像取下来以后,眼睛闭起来,在心中把佛像表现出来。表现不出来,眼睛再打开。七开八开,你就会觉得眼睛很累、很耗神。我们这个眼根,眼根不是很好用,眼根你用了一二个小时,你眼睛就开始累了。眼睛一累,你不休息,它就会出状况,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就是这样。所以佛陀在《楞严经》当中,赞叹六根门头当中,虽然六根都能够回光反照、都能悟入法性,但是在娑婆世界的果报当中,耳根特别殊胜,它耐用、养神。你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二十五开悟,二十四岁出家。你看《灵峰宗论》的发愿文,他老人家修行不得了,他是拼了命干的。他念往生咒一天,月念几百万遍;大悲咒也是一样;拜佛也是一样。他开悟以后,那炽然的修行(到了中年三四十岁的时候),他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他那个时候不念阿弥陀佛的:「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他认为说:我是一个禅宗开悟的人,我是修一佛乘的,怎么能够跟你阿公阿婆一样去念佛呢?到了有那么一天,生了一场大病,病得非常厉害。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说,那是个很特殊的病,它发动起来的时候,蕅益大师讲:「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但含泪念佛而已。」你看看是这种境界。这大修行人他三界的果报要结束,最后一生的时候,无量无边的最后要算总帐的时候,所有的罪障都现前。这个时候,「七天七夜不能坐、不能卧,但含泪念佛而已。」我看到这句话很感动,蕅益大师他修行的时候,那种刚骨啊,会把这个病折磨到让他含泪念佛,那这是非常严重了。那一次以后,他就开始死心踏地,归依弥陀,万牛莫挽。后面讲到「答」的地方,蕅益大师会讲了出来。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当你的身体健康、气血旺盛、心情愉快,也没有人触恼你,身心都是在最好的状态,你说你要观想、观像,也是可以。但是你要考虑一个问题,真正的关键是你的法宝,是不是临命终能够现前,这是个问题。在临命终的时候,那个诸根败坏的时候,你内心扰动不安的时候,你要把你的本尊、把你所观的佛像现出来,看有没有办法呢?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年轻人,小时候出家,也没什么罪障,身体也健康、气血也旺盛、烦恼也淡薄,你对「称名易故」,会没有什么感觉(呵──),没什么感觉。但是你要是生了一场大病以后,那个色身的折磨苦恼、头昏脑胀的时候,你会知道这个「称名易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啊。你这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归依处,你会觉得:唉呀!这个「至简易、至稳当」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实用。所以这个地方,佛陀慈悲知道我们临命终有这种问题,所以第一个「称名易故」。第二个「相续即生」。称名易故当然容易专注、容易取得所缘境的相貌;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你还非得把所缘境保持一段时间,不是只是一剎那而已,相续力。这个善导大师讲出一个临终的标准说:什么叫做一心不乱?这二个条件:第一个成就无间念,第二个无后念。就是说你这个佛号现前的时候,念念都跟弥陀相应,这中间没有妄想插进来,这叫做无间,无间念。第二个无后念,无后念就是说:你前一念在娑婆世界消失,下一剎那就在弥陀莲华化生。那你这一个念头消失以后,就再也不起三界的念头了,就是佛号以后呢,就是直接到往生了,无后念,后来没有起颠倒的念头。就是「成就无间念、无后念,谓之一心不乱」,善导大师是这个意思。在这种情况之下,成就无间念、无后念,那个佛号最容易相续了。观想、观像,我们也可能会一时相应,但是这个佛像要在心中,能够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在心中显现,这件事情就不容易了。但是佛号容易相续。所以这个地方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所以善导大师他提出二个主要理由,就是第一个「称名易故」,第二个「相续即生」。所以「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这个地方是关键,关键在这个地方。这个念佛法门「念念相续,毕命为期」。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念佛法门当然是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别,你一方面执持名号,你也可以兼修大悲咒、兼念观世音菩萨,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正、助的分别。你不能说:我这个心中有无量无边的法宝,现出来的时候,每一个法宝都是同等地位,那你这种情况就是杂修了。就像蕅益大师说:「今日张三﹐明日李四。」今天念佛号念了几天,没什么感应,就换大悲咒;大悲咒没什么感应,就念地藏王菩萨。三心二意,一事无成。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念阿弥陀佛,也可能你念得不多,这个还不是重点;但是这个佛号在心中现前的时候,你内心的感觉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就是「这个是我真正归依的本尊」,你内心当中有这样的心情。当然我们也不妨修修护法,本尊、上师、护法。我们可以持大悲咒来破障,兼念观世音菩萨来灭罪,都可以;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佛号,那是不能改题目,不能换来换去的。你念阿弥陀佛,念一念没有感应,诶,我换换观世音菩萨!你内心当中飘来飘去,那这个不能构成往生的。

  我前段时间读台中莲社的《念佛感应见闻录》,它里面讲到一件事说:台中有一个居士叫李清源(木子李,清净的清,根源的源),刚开始他是不学佛的,他同修经常参加念佛共修,他同修是很精进的,回来后经常劝他说:你要多念阿弥陀佛,这消灾、灭罪,临终往生净土。这个李居士刚开始不当一回事,不把佛号当一回事。有这么一天,这个李居士他开夜车,他是台汽客运的司机,开在台中县的一个山区,到了一个山区拐弯的地方,那个经常出车祸的地方,诶,突然间熄火了。熄火了,怎么弄就是没有办法启动起来。没办法,这些乘客都离开了,这个车掌也下去了,去安排下一次的班次。那他就一个人在那个地方照顾车子。照顾车子的时候,过了没多久吹来了一阵冷风,他整个人感到一股寒气,他就开始恐怖。这一个人恐怖的时候,就要找一个归依处,这时候就想到同修告诉他念阿弥陀佛,这时候赶快摄心念阿弥陀佛。诶,念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恐惧的感觉就消失掉了。他这个时候他就试试这个车子,诶,一启动就启动起来,这有感应了啊。启动起来以后就开回去了。好,所以说我们很多事情,你有这么一次宗教感应以后,那就有信心了。他从此以后就「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心中有一个法宝,那个感觉就不一样了。不像一般人整天心向外攀缘,没有一个归依处,他心中慢慢有一个归依处,有事没事安住在他心中的法宝当中。经过了三年,三年以后他生了一场病,做司机运动比较少,高血压,引生了脑中风,身体就麻痹了不能动,就住到医院去了。住到医院的时候,他知道时间不多了,他更加紧的念佛,又念了一年。最后临命终的时候,那些莲友跟他助念到晚上十二点多的时候,突然间在窗户外面出现了一道金黄色的光茫,从外面照进来。他们想说:唉呀,这么晚了,怎么还有大卡车的灯光。去看看,没有大卡车。这光从外面照进来,这个时候,他刚好断气。在座莲友们都明白的在黑暗当中,看到一道金黄色的光明照下来,然后他当下断气。而外面去看,什么车子都没有。这不可思议啊,无量光、无量寿。

  当然我们讲:「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如是因、如是果,因地的时候念佛,果地上见佛是很正常的。当然所谓的佛,「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能够以无量无边的方法出现,他能够以身相的方式出现、以莲华的方式出现、以光明的方式出现。但是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念念相续,毕命为期。」我看了以后我有一个感觉,这个居士他之所以成就,因为这个人老实、老实。这个净土法门最怕的就是不老实。今天你强头草,二边倒,今天靠观世音菩萨,明天靠阿弥陀佛,后天靠地藏王菩萨。你对哪一个都没有信心,谁都不能帮助你。所以说这弥陀名号,这种本尊相应,你一应要能够相信:弥陀决定能够救拔你,这种通身靠倒,就像三岁的小孩子,他自己没有办法站,他整个身体靠在母亲的身上,是这样的一个心情,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而这种心情,要「毕命为期」,尽其一生,不改题目。这种情况之下,有什么好处呢?「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保证万修万人去。这以下有人就会说:这怎么回事呢?善导大师怎么讲得那么肯定呢?以下是善导大师讲出它的理由说:我为什么讲得那么肯定呢?「何以故?」第一个「无外杂缘,得正念故。」善导大师他老人家并不太赞成一个人修行太杂,他强调身口意专修,身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口专门赞叹阿弥陀佛,意专门观想阿弥陀佛,身口意三密相应。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持名法门,你要紧的就是不要有任何的杂缘,一心一意的念阿弥陀佛,容易得到三昧,容易得到正念,这是第一个。你不断的串习这个佛号,它就有力量。第二个「与佛本愿相应故。」这个佛号的法门是跟弥陀本愿相应的,看这个「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弥陀在因地的时候发愿说:「设我得佛」,在「十方」的「众生」当中,没有简别任何一个众生,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他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至心信乐」,对我的名号要有真实的信心;第二「欲生我国」,你真正能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意投生到我的国土来;第三「乃至十念」,忆念我们的名号乃至十念。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忆念弥陀的名号,正是与佛的本愿相应故。弥陀的本愿就是要我们念阿弥陀佛。第三个「不违教故,顺佛语故。」从经论上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无量寿经》它的三辈往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也是持名。本当中讲得更明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样子做,是随顺释迦牟尼佛的教诲,这三个理由。所以善导大师特别强调持名的方法,以持名为正行,以其他的观想、观像、持咒等等为助行,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再看第二段「正示行法」:

  正示行法

  摄心方便

  前面是讲到持名的一个理由,这里是讲持名的方法,这当中分成二段:第一个是「摄心方便」。我先念一遍印光大师的开示: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时,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楚多矣,故名净念。

  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讲到这个念佛的方法,他引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他「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任何的修行都是要成就三摩地,这「三摩地」就是三昧,翻成中文叫「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就是你对你的所缘境界,要能够平等,心中不昏沉、也不掉举,以这样平等的状态,来摄持你这一念心。使令你这一念心,在一个专一的境界里面,相续的运转,这个叫做等持。换句话说,诸佛菩萨的功德,都不是在散乱心的时候成就的,都是在一种三昧的情况而成就。在无量无边的三昧当中的方法,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是最容易得三昧的。所以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它是一个因地,「得三摩地」是一个果地。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念佛三昧就是要以「都摄六根」跟「净念相继」为下手。那怎么都摄六根呢?怎么净念相继呢?印祖下面会解释。先讲「都摄六根」。说我们念佛的时候,这当中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是「心」,内「心要念得清清楚楚」;第二个是「口」,「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第三个是「耳」,「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印祖开示的这段话,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的就是这个「清清楚楚」。我们一般念佛人,不在乎印光大师「清清楚楚」这四个字的开示,这求多、求快,但求数目多、念得随口溜过。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我们从缘起上说、从这个业果的角度来说,这个果报的坚固,是来自于业力的坚固。说这个人,他这个财物现前、福报现前的时候,他小时候很有钱,长大的时候还是很有钱,到老的时候还很有钱,他的财产水不能淹、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败家子不能破坏。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因地在行布施的时候,那个心力特别的强。罪障也是一样,这个人业障现前,拜了《八十八佛》,拜了一百○八部还是没有灭罪,这个罪业特别的坚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因地在造罪的时候,烦恼心特别坚固,谁劝他不做,就是不能障碍他,他就是要做,怎么劝都不行,这件事一定要做。得果报的时候,这个果报就特别坚固。这个的意思是说:我们希望我们净土的业力、果报要坚固,净业要能够坚固,那你在因地的时候,你的心就要专注。你的心散散乱乱的,「口念弥陀心散乱」,那你这个净业就非常薄弱了、非常薄弱。这个问题还不是在数目的多寡,在于心力的不可思议。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你要念得清清楚楚,念得明确而有力量,不在于多,而在于专注,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你一开始用心、口、耳去念,最后把其他的眼根、鼻根、身根都摄起来,一句佛号把六根给摄住了,这个佛号在心中运转的时候,六根不向外攀缘,这叫「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楚多矣,故名净念。」我们开始都摄六根而念,虽然刚开始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但是比你不都摄六根的人好多了,比你这个念佛,眼睛东看西看、耳朵到处乱听的好多了,这叫「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这印光大师讲这个一心跟三昧是不一样的,这是浅深的不同。不过看这个意思,印祖前面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主要是「止」,他因地是修止,所以这个果地是禅定,所以这个我们也可以依浅深说这个一心。按印祖的意思,这「一心」主要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地定,这个禅定还是比较浅。这个「三昧」就是根本禅,初禅以上,这就不容易退转。这是一个念佛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讲表〉来补充说明,看第十页:
  ┌都摄六根──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
  └净念相继──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续力

  基本上,我们在执持名号的过程当中,印光大师主要是根据《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有二个原则:第一个「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看「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是成就我们的「专注力」。我们讲到本尊相应,我们这一念心怎么跟阿弥陀佛相应呢?当然主要是以名号为所缘境,就是说这个心中的名号,我们要相信这句名号,「名以召德」,总持阿弥陀佛所有功德。我们这一念心怎么跟弥陀名号相应呢?这当中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念从心起」,这个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念佛,他这个佛号不是从心念的深处生起,他这个佛号是从嘴巴生起,他很随便就把这个佛号念出来,他心中打他的妄想。换句话说,你这个佛号的根源,不是来自于你内心一种归依的心,那这个佛号不能成净业,因为你佛号最初的根源不对。这个佛号不能只是从嘴巴生起,这「念从心起」,要从你内心深处那一念至诚的归依的心生起来,这第一个。第二个「声从口出」,诵。你内心当中生起作意要念佛,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声相,没有一个明确的所缘境。这怎么办呢?靠着嘴巴的震动,把这个佛号的声音给创造出来,「声从口出」。当然我们有时候念佛有时候止静、有时候止静有时候念佛,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出声是比这个不出声好。因为你出声,有一个明确的声相,你取这个所缘境容易取得。但是你经常出声,久则伤气,有这个问题。念半小时还好,念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念太久就不行。怎么办呢?过去有一个黄念祖居士,他提出一个办法叫做「金刚念」,这嘴巴要动,但是没有什么声音,乃至你止静的时候,嘴巴动。从嘴巴的震动当中,冥冥当中会创造一种声相,但是他没有声音,声音在唇齿之间。所以第二个「声从口出」,我们也可用金刚持,止静的时候用金刚持。第三个「音从耳入」。你前面所创造的声相,要把它听回去、听回去。这个「听回去」,有时候我们参加共修,有很多很多的佛号,一百多个人在念佛,在这个大殿当中有一百个声相,这怎么办呢?我取谁的佛号呢?这当中要注意了,你只能够听你自己佛号的声音。就是你这一念心现前的时候,面对一百句的佛号(当然一百句佛号有通、有别,合起来那是一种声音,但是详细的分有各式各样高低的声音。),这个时候我们也不去排斥其他的声音,但是你只能够去听你的声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去听别人的声音,你试试看,你一下子就打妄想,心随境转。因为你听其他人的声音,心是向外攀缘的;你听你自己的声音,那是「反闻闻自性」,那是「回光返照」:这二个方向是不一样的。但是其他的声音可以帮忙,旁边的声音可以当啦啦队,可以;但是你真正要取所缘境的相貌,是取你自己的声相。可能它大声,可能它小声,甚至于它金刚念都没有关系,你一定要取到你自己从内心当中生起、从嘴巴里面震动所创造的那个声相,把它取到,这个就是所谓的「听」。那这个佛号经过这三个次第──念、诵、听以后,这叫做你跟弥陀相应了。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它还不是强调观想、观像,一般的本尊相应,你看密教,它一开始修中观、唯识的一些显教基础;到密续的时候,那就是须要修本尊相应了。本尊相应,身口意三密相印:身结手印;口持本尊咒、或者持本尊的圣号;那意要观想,它要观想的,观这个本尊的身相。但是因为这个弥陀名号的法门,它是跟本愿相应,弥陀在本愿当中,他就明白的咒愿:但是信、愿、持名就可以相应。所以它不必涉入观想、观像,这是它特别的地方。就是你只要能够把这个佛号,经过三个次第的运转「念、诵、听」,你就能够跟本尊相应,就是这样的一个特色,这个叫「都摄六根」。其次,这个只是一个点状的相应,我们如何把这个点状的功德,把它开展成一个成片呢?这个就要「净念相继」了。这当中,印光大师提出一个方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我们可取十句为一个片断,你念三句停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佛阿弥陀佛,停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停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最后煞板的时候四声:就是三三四。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平常追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没头没尾的,没有一个韵调。没有一个韵调你就不容易摄心,七念八念佛号就跑掉了,强大的妄想就插进来了。这怎么办呢?印光大师说你可以十句佛号为一片,这片当中分成三小段,这三三四构成一个韵调。这个韵调在心中运转的时候,它容易产生一种「相续力」,你这个心,容易随这个三三四所形成的韵调,在里面运转,不容易跑出去,它有这个摄心的功能。印光大师真的是很厉害,真正是大善知识,大家试试看,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三三四,它这个韵调的力量很大,非常的大。这个是相续力。关于这个相续力,我们平常在活动的时候,走来走过去,都可以掐珠记数;但是打坐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把它分成五点记数法。就是说,因为你打坐,你又不能掐珠,印光大师说:打坐的时候掐珠,身劳神动,久则成病。你整个身心很寂静,你手在那个地方动来动去──身劳,这就会影响到你的神,心神就容易浮动。那身心在这么寂静的当中,手这样七动八动,就容易出毛病。这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打坐的时候,观想前面有「五」个「点」,这个是观想,所以你不一定要用眼睛去看,你假想在前面的地上有五个点。如果你的心堪能性强,也可以把这五个点观想是一个放大光明的莲花灯,每一个点就是一个莲花灯;如果你个观想力薄弱,那就不必了,那只是一个相对位子就好,你知道有五的点就可以了。这当中有四点要注意:

  「五点记数」:

  一、安置地轮,令心下沉。

  二、所缘行相,清楚分明。

  三、宁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记数,再求圆融。

  第「一、安置地轮,令心下沉。」这个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念佛,尤其是特别精进的人,他容易头痛,这是怎么回事呢?印光大师说:「一句弥陀念诵听」,我听佛号的声音是用耳朵来听,那七听八听就上火了。为什么呢?因为印光大师叫你用耳朵听,不是要你的心注意耳朵。比如说我要去钓鱼,我这个「人」去钓鱼,人不能钓鱼,怎么办呢?当中要有一个钓竿作媒介。用这个钓竿去钓鱼,我主要是我这人要注意这个鱼,不是去注意钓竿。说我们这一念心,假藉耳根的因缘去取佛号的声相,你是用心去取这个佛号,不是用耳朵去取佛号,不要去注意这个耳朵,用心去注意佛号。这个声音是遍满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你不要去注意耳朵,它三百六十度的。你如果注意耳朵的话,「心之所在,气之所在;气之所在,血之所在。」气血上冲,以后你就容易有高血压、头痛,这个很危险。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面,他再三的强调:你这个取所缘境,不能在腰部以上、不能在腰部以上。有些人把这个所缘境置在眉间,这个只是暂时的对治,昏沉的时候脑筋缺氧,暂时对治;如果你经常注意眉间,你迟早出状况的、持早出状况,可能不会太久。所以智者大师说:这个所缘境,要嘛丹田,要嘛地轮,这个地,大地是最好。我们修行最忌讳心浮气躁,心一定要下沉。水要让它上扬,所以我们舌头有时候稍微顶在上颚。这大家讲练丹,这个甘露在上面,火在下面,这就对了;你如果把火放在上面,水降到下面,那就不对了。所以第一个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一定要让心沉下来。不过不能太沉,有些人心太沉,就昏沉了,所以心要沉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不能太沉,总之要让心下沉。所以说这五点要安置在地轮上,这一点很重要,安立在大地。你不能把这五个点安立在虚空,这太高了,要安立在地轮。如果你会昏沉,你可以观想这五个点都是光明相,如果你不知道光明相,你可以把所有的灯光都关掉,你去看佛前的莲华灯,那个光明,把那个柔和的光明记下来。有些人不容易昏沉,那不须要光明也可以,那这个只是一个相对的位置。第「二、所缘行相,清楚分明。」你的内心当中,每一点念十声,然后再这五个点当中活动,一片刚好是五十声佛号。这五十声佛号,只是给你一个目标,你一天要念几片?一个摄心的方便、一个记数的方便。所以你在整个所缘境的时候,你还是去取佛号的声音,你不要去注意这五个点,这五个点是在移动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了。整个过程还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要注意。第「三、宁可少念,不可草率。」这个要注意了。这个弥陀名号是我们心中的归依处,是我们的本尊。这本尊在心中现前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一定要专注、严谨,不要草草率率的,养成一种等流习惯。有些人念佛,他有一个不好的心情,为了要求别人的赞叹,数目订了很多。念得很多,时间根本就不够,怎么办呢?就草草率率的把它念完。这怎么能构成本尊相应呢?一点归依的心都没有!所以我们今天佛号在心中不现便罢,你要怎么弄?难免人总是有轻轻松松的。但是你心中佛号一现前的时候,那你就要严谨了。就像你一个人经过佛像的时候,这是三宝境界,那是你归依的境啊,你不能在三宝面前太随便。那我们心中也是一样,我们整个生命的归依处是心中的佛号,我们仰仗这句佛号,使令我们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仰仗这句佛号,在临命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看这个佛号对我们太重要了。那这佛号在我们心中现前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一定要非常的严谨,宁可少,不可草。印光大师这样讲、弘一大师也是这样讲:「宁可少念,不可草率。」这个不在数目的多,而在于你对本尊的那种觉受、那种归依、那种信愿的归依心。第「四、先依记数,再求圆融。」我们刚开始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我一天要念几片佛号,那个三片、五片,乃至十片,要有一个目标。不过这个目标不要订太多。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讲到这个禅定的〈奢摩他品〉说:有些人修行的时候贪多,贪多超过自己的负荷,他下一次看到蒲团就害怕,这是不对的。这个精进力有四种力量:第一个是欢喜力,你一定要对这个修行的法门,经常的保持欢喜,你一想到要念佛,心中就欢喜,唉呀!又有时间可以念佛,真是好。你要是想到就:唉呀!又要做功课了。那你这个人很难成就了。因为你跟你所归依的境,结的缘是一个恶因缘,那还得了!所以说,你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求太多,你念得非常的欢喜,见好就收,停下来。你期待下一次功课的来临,下次又增加一点点。上次我念了五片完整的,这一次念六片到十片,早上念十片、下午念十片,一遍十片刚好二十分钟。总之,你让自己在整个本尊的相续运转当中,你对于佛号这个修行法门,内心当中经常保持一种欢喜的状态,我一想到我跟本尊相应,我心中就欢喜。那你一定不能够超过你的负荷,由少而多。今天先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