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上) 第一讲 序论(2)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第一讲 序论(2)

 

  八、印度佛教1500年

  学过佛教的人都应该知道佛教在印度的大致发展过程吧!有人将佛法分为三种:1. 正法,2. 像法,3. 末法。在座有很多人都相信现在是末法时期吧?在这里我们先不讲现在是什么时期,先来探讨一下印度的佛教。

  佛教在中印度一带地区大概存在了1500年,但就整个印度来说,则存在了1600年到1700年,因为最后的一二百年只是在东印度一带地方苟延残喘了。

  依照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正法时期。正法(Saddhamma),即纯正的、真正的佛法。这一时期大概是500年。

  二、像法时期。像法(Saddhamma-pañiråpaka),即相像的、相似的佛法。这个时期,佛教中陆续出现许多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有500年。

  三、末法时期。末法,即末流的、枝末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500年。

  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

  从历史学来说,正法时期相当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像法时期相当于大乘佛教时期,末法时期相当于大乘密教时期。印顺法师则把正法时期称为“佛法”,像法时期称为“大乘佛法”,末法时期称为“秘密大乘佛法”。

  九、北传佛教

  大概在佛灭500年到1500年期间,佛教逐渐从印度往北,经过北印度的迦湿弥罗、犍陀罗一带地区,传到中亚细亚,即现在的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一带,然后经中国的新疆,再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到达当时的长安,即现在的西安。长安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心。因为这条路线是佛教由印度往北传播,所以称为“北传佛教”。

  由于大乘佛教在中国汉地发扬光大,所以又称为“汉传佛教”。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故也称为“汉语系佛教”。后来,汉传佛教又往东传到了韩国、日本,往南传到了越南。因此,现在汉传佛教流传地区包括了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传入藏地的时间是在佛灭1100年到1600年之间,那个时候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藏传佛教带有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末期阶段的情形。当时的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传到了西藏,故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1100年到1600年这段时期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有很大的区别,和南传佛教则有更大的不同。

  由于南传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阿首咖王时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戒律方面都是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上座部坚持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佛法,不轻易改变。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南传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和佛陀在世时差不多。佛陀偏袒右肩,佛陀托钵,现在南传比库也是偏袒右肩,也要托钵。

  汉传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强调圆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和儒道思想,形成带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汉地佛教。当大乘佛教传到了韩国、日本、越南,则又再多了一些当地的文化特色。

  传到了藏地的佛教也是这样。藏地原来就有一种类似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大乘密教传到西藏之后,大量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因素,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藏传佛教。比如:藏传佛教很注重供护法神;汉传佛教虽然也有祭拜鬼神的仪式(如斋天、瑜伽焰口、蒙山施食等),但比起藏传则要逊色多了;在南传佛教,比库们对诸天鬼神都不崇拜、不合掌。又如藏传佛教有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以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各派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汉传佛教虽然崇拜诸佛、菩萨、祖师等,但却没有那么多的金刚、度母、空行母之类。在南传佛教,除了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以外,既没有诸多的神佛菩萨,也没有祖师,连弥勒菩萨都没有多少信徒。如果将佛教比喻为河流,那么,南传佛教犹如上游,清澈且纯朴;汉传佛教犹如中游,奔腾而多样;藏传佛教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所以,三大传佛教存在着这样的区别。

  汉传大乘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越南。藏传佛教主要流传在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和蒙古等地。

  表1:印度三期佛法与当今三传佛教

 

佛纪

西

印度佛法

传播地

当今佛教

1-500

6-1

正法时期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

南传上座部佛教

500-1000

1-5

像法时期

中国汉地.韩国.日本

汉传大乘佛教

1000-1500

6-11

末法时期

中国藏蒙等地区

藏传密乘佛教

  十、正法五千年

  我们刚才讲到佛教在印度1500年经历了正法、像法和末法三个时期。然后又讲到现在流传在世界上,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三大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中,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合称北传佛教,或大乘佛教。

  印度佛教可以分为正法、像法及末法三期。有许多人相信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不是?不过,上座部佛教认为现在不是末法时期,而是正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提到:正法住世5000年!

  这里所说的住世正法与刚才所说的正法有所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佛教的正法。那个时期,在教法、经典上几乎一致,相差不会太大。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

  但是南传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与证果的角度上来说的:

  1. 教法: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佛陀的言教还在;

  2. 修行: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

  3. 证果:在这个时期还可以证得圣道圣果。

  南传上座部佛教所讲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说的。

  这种说法和北传佛教所说的正像末三期佛法很相似。北传佛教讲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良贲的《仁王护国经疏》卷下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大正藏,33册, p.0520b)

  隋代三论宗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中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大正34, p.0518a)

  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大正54, p.0286a)

  上座部佛教是从三藏经典仍然住世,以及修行乃至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一带地区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阿首咖王是上座部佛教中非常有名的护法国王,但在巴利三藏圣典里居然找不到他的名字。这证明了现在上座部佛教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王时代或更早就定型的,连阿首咖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也就是说,巴利三藏最迟是在第三次结集就定型了。所以,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根据上座部佛教,现在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可以修观提升观智,甚至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悟涅槃。一旦证悟圣道圣果,就不再是凡夫,而是圣人了。因此,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佛陀的正法能住世五千年。

  在这正法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悟四无碍解智,也就是在断除一切烦恼的同时,也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这并不是说在那个时期每个证果的人都能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有这样的可能。

  第二个千年是六通阿拉汉的时期。如果在那个时期证悟阿拉汉果的话,有可能同时拥有六神通。

  第三个千年是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的时期。现在是佛灭2500多年,所以在这个时期,如果大家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证悟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成为三明阿拉汉。是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和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据说近代在缅甸甚至还出现过六通阿拉汉,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果了。他们在证果之后,曾显现过神通变化,有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或者从水中出来等等。不过,因为经典里记载现在已经不是六通时代了,所以即使他们拥有六通,也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个千年,就只能证悟纯观阿拉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精进修行,还是可以断除烦恼,但是已经不可能证得神通了。

  到了第五个千年,想要断尽烦恼都很难,只能够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即初果、第二果、第三果。

  在我们果德玛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证悟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我们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表2:正法住世5000年 

第一千年
可证四无碍解阿拉汉
第二千年
可证六通阿拉汉
第三千年
可证三明阿拉汉
第四千年
可证纯观阿拉汉
第五千年
可证三有学道果
五千年后
正法隐没

  在这个五千年当中,巴利三藏一直都存在。但是到了五千年之后,三藏将慢慢地消失,乃至正法最终隐没殆尽。到那个时候,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既不持戒,也没有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

  之所以要强调现在不是末法时期,是为了让大家建立对正法、对禅修的信心。曾有人这样鼓吹说:“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修行戒定慧是不可能成就的!”假如一个人怀疑修行戒定慧是否能够成就、修行止观是否能够断烦恼,这是14种不善心所中的疑心所,也是障碍禅修的五盖中的疑盖。如果相信修行戒定慧不能断除烦恼,执持现在已经是不能再证悟道果的时期之观点,被认为是造成“法障”(Dhamma antaràyika)的邪见。就好像一个庸医误判你身罹绝症,会使你失去对生命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样的,这种邪见会使我们断送禅修成就的可能,也会使我们丧失积累种种巴拉密、积累未来解脱资粮的机会!

  现在,大家知道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就应该生起信心,现在还可以修行,还可以断烦恼,还可以证圣果!

  十一、律藏

  因为三藏住世,佛陀的教法才能够住世。哪三藏呢?《律藏》、《经藏》和《论藏》。

  我们现在来讲《律藏》。《律藏》(Vinay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版本分为五大册。第一册叫《巴拉基咖》(Pàràjika);第二册叫《巴吉帝亚》(Pàcittiya)。这两部分合称为“经分别”(Sutta-vibhaïga),解释比库和比库尼两部《巴帝摩卡》。这二册偏重在“止持”,即佛陀制定不能做的事项,比如不能杀生,不能在非时吃食物,不能接受金钱等等。第三册叫《大品》(Mahàvagga),第四册叫《小品》(Cullavagga),这两册一共有22个篇章。篇章,巴利语khandhaka,古代依梵语skandha音译为犍度。偏重在应当作,叫“作持”。比如有人来请求出家,应该怎样让他出家;袈裟应当怎样裁剪,怎样缝制,怎样保护;对于钵食,哪些是允许,哪些是不允许的食物;住所应该怎样建,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僧团要怎样进行诵戒等等。第五册叫《附随》(Parivàra),相当于附录,一共有19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的戒律内容。《律藏》是三藏中的第一藏,是一切比库、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并切实去遵守、行持的。

  十二、经藏

  《经藏》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Dãghanikàya)、《中部》(Majjhamanikàya)、《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小部》(Khuddakanikàya)。

  1、《长部》(Dãghanikà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比较长,所以称为《长部》。共收录34部经。

  2、《中部》(Majjhamanikà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不长不短,中等的,所以称为《中部》。共收录152部经。

  3、《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相应的意思是按内容分门别类,比如把佛陀所说的“五蕴”编在一起,“六处”编在一起,“界”编在一起,“四圣谛”编在一起、“缘起”编在一起,所以称为《相应部》。一共有56相应,7762部经。

  4、《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增(uttara),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ïga是部分、支。增支的编辑方法像法数。凡是佛陀所讲的“一法”,将之编集在一起。又把“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比如说“二法”,有止、观,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有十一集。这是把佛陀所讲的和数目有关的经文汇编在一起,共收录9557经。

  5、《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不是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其本意是内容比较庞杂,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编在这里。比如说《法句》,如果要编在前面四部的话,不知道应该编在哪一部,于是就编在《小部》。《小部》一共有15部,它们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故事》《鬼故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解道》《传记》《诸佛史》《所行藏》。《小部》在《经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全部都归在《小部》里。在缅甸,则再加上《弥林达问》《导论》和《藏释》,成为18部。

  十三、论藏

  《律藏》的律(vinaya),古代音译为毗尼,意译为调伏,即为了调伏烦恼,使生活有规范。《经藏》(Suttapiñaka)的经,梵文为sutra,古音译为修多罗。《论藏》(Abhidhamma- piñaka)的论,古音译为阿毗达摩、阿毗昙。现在讲的“阿毗达摩”属于论的部分。

  “阿毗达摩”是什么意思呢?阿毗(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达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说一切诸法;有时候指有为法,例如说诸法由因生;有时指法所缘、法界、法处、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这里,法是指究竟真实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论藏》(Abhidhammapiñaka)是对世尊的教法、要义给予精确的、系统的分类以及诠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或者南传七论,它们分别是《法集论》(Dhammasaïgaõã)、《分别论》(Vibhaïga)、《界论》(Dhàtukathà)、《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论事》(Kathàvatthu)、《双论》(Yamaka)和《发趣论》(Paññhàna)。

  1.《法集论》(Dhammasaïgaõã),又作《法聚论》。dhamma是法,saïgaõã是聚集、集合在一起。此论是整个论藏的根源,极广泛地探讨了诸究竟法。

  2.《分别论》(Vibhaïga)。vibhaïga的意思是分别、解释。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à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àjaniya)和问分(Pa¤hapucchà)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3.《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讨论一切法。

  4. 《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这部论主要讨论不同种类的人。

  5.《论事》(Kathàvatthu)。这一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由摩嘎利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著的,目的是批驳流行于阿首咖王时期的邪见。当时有很多外道假装僧人,混进僧团中来,所以摩嘎利子帝思大长老在三藏结集时造了这部论,破斥当时的各种邪见。

  6.《双论》(Yamaka)。《双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说:“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善法?”以这种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7. 《发趣论》(Paññhàna)。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àpakaraõa)。此论和前面六部论不同。前面六部论侧重在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是条件、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如果把前面几部论所探讨的诸法比喻为珠宝,《发趣论》则是用二十四缘这条金线把所有的珠宝都串在一起,所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贵在这里。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把这部论视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证明。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熟悉前面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所讲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十四、论藏的来源

  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佛陀的领域。在注释《法集论》的《殊胜义注》(Atthasàlinã)里提到,佛陀在证悟正自觉后的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ghara)省察“阿毗达摩”。这里所说的宝屋并非由宝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当年佛陀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从《法集论》开始省察、思维,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他的身体发出非常强烈的光芒,这些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思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的一切知智是在《发趣论》。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佛像的背光所发的这些颜色光,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和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以及现在佛教所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设计的。         

  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教导,同时也认为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们开示“阿毗达摩”,而是在三十三天界(Tàvatiüsa Devaloka)开示的。佛陀在成正觉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坐在珊瑚树(Pàricchattaka)下的黄色石座(Paõóukambalasilàsana)上,用[相当于人间]3个月的时间,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人及梵天人开示“阿毗达摩”,当时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已经去世而投生到喜足天(Tusita,旧译兜率天)的母亲马哈马亚(Mahàmàyà,摩诃摩耶夫人)。但她现在已经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

  我们看这张画,佛陀坐在三十三天界珊瑚树下的黄色石座上开示“阿毗达摩”,当时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都前来聆听。

  当佛陀在开示“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也会到北古卢洲(Uttarakuru)去托钵乞食,然后坐在无热恼池(Anotattadaha)边用餐,用餐后再到旃檀林(Candanavana)作日间的住处。那时,法将沙利子长老就去那里履行弟子的义务,之后佛陀会简要地向他开示在天界所说之法,并说:“沙利子,我讲了这么多的法。”就像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一样,如此,佛陀将阿毗达摩的法要教导给证得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长老,长老则能对世尊所开示的法要以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式来阐释。沙利子长老将每次从导师之处学到的法要,再传授给他的五百位比库弟子们,如是建立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不同教法的“阿毗达摩”:佛陀在三十三天开示的为详尽法,也即是最详细的教法。世尊再对沙利子长老讲的是简略法,因为长老拥有无碍解智能够了解。沙利子长老再把它传授给他的弟子们,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详不略的教法。

  因为能如此精微、细致地分析诸色法、心法、心所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发趣法),并且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并非属于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之智的领域,所以,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源自佛陀。佛陀对沙利子长老开示了“阿毗达摩”的法要,而现存的《阿毗达摩藏》则是沙利子长老对此法要的进一步阐释。

  佛陀在世时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Màtikà)。我们在经典中常会看到,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几种人是专门持诵圣典的,有称为“律藏持者”是专门背诵《律藏》的,还有“经藏持者”或者是只诵持一部的“长部诵者”、“中部诵者”、“相应部诵者”等。还有一种是专门持诵论母,也就是背诵阿毗达摩纲要的“持论母者”(Màtikàdhara)。在佛陀在世时,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传。在第一次结集时,将论母编在《小部》里 。一直到阿首咖王时代的第三次结集,七部论才最后定型,编集为《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阿拉汉马兴德等传到狮子洲的论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