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译:大护卫经 词语汇解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8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译:大护卫经 词语汇解

 

  佛教:巴利语 Buddha-sàsana。sàsana,意为教导、教说、教法。Buddha-sàsana 即佛陀的教导、佛陀的教法。

  佛陀的教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 教理之教(pariyatti-sàsana) ——律、经、论三藏等应当学习的教法义理。

  2. 行道之教(pañipatti-sàsana) ——戒、定、慧三学等能导向证悟出世间法的禅修实践。

  3. 通达之教(pañivedha-sàsana) ——证悟四种圣道、四种圣果以及涅槃九种出世间法。

  唯有教理之教的住立,才有行道之教的存在;因为修行不能偏离三藏,不能违背佛陀的教导。唯有行道之教的住立,才有通达之教的存在;因为不依照戒定慧禅修,脱离了行道实践,就不可能证悟任何的出世间法。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 Theravà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àda,意为说、论、学说。

  上座部佛教因其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故称为南传佛教。又因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àëi-bhàsà),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坚持维护佛陀的原本教法,只相信和崇敬佛、法、僧三宝,传诵与尊奉巴利语律、经、论三藏,依照八圣道、戒定慧、四念处等方法禅修,大多数人致力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

  传统上,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上座部佛教与流传于中国汉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藏蒙地区、蒙古、尼泊尔、不丹等地的藏传佛教并称为三大语系佛教。(汉传与藏传佛教合称为北传佛教或大乘佛教)。

  巴利语 (pàëi-bhàsà):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 Màgadhã)。

  “ 巴 利 ” (pàëi) 一 词 的 原 意 是 指 佛 语 (Buddha-bhàsà)、圣典、三藏,用以区分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aññhakathà)和复注(ñãkà)。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佛经语”“圣典语”的代名词,即“巴利语”。

  巴利语与梵语(Saïskrit)同属古印度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Pràkrit);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巴利语则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佛陀曾禁止僧众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

  南传上座部佛教因为使用巴利语传诵三藏经典,故又被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佛陀:巴利(梵)语 buddha 的古音译。意为觉者、觉悟者。

  “佛陀”有两种含义:

  1. 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

  2. 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的人,称为佛陀。

  世尊:巴利(梵)语 bhagavant 的意译。bhaga,意为祥瑞、吉祥、幸运;vant,意为具有、拥有。bhagavant 直译为“具祥瑞者”。

  义注中采用语源学的方法解释了 bhagavà 的六种含义:

  1. 以具诸祥瑞(bhàgyavà'ti)故为 bhagavà;

  2. 以已破坏(bhaggavà'ti)一切危险故为 bhagavà;

  3. 以有诸福德(bhagà assa santã'ti)故为 bhagavà;

  4. 以分别(vibhattavà'ti)一切法故为 bhagavà;

  5. 以亲近(bhattavà'ti)诸上人法故为 bhagavà;

  6.以已除去诸有(bhavesu vantagamano'ti)故为 bhagavà。

  在巴利圣典中,常用 Bhagavà 来尊称佛陀。

  阿拉汉:巴利语 arahant 的音译。直译为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者。

  “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 以已远离(àrakattà)一切烦恼故为 arahaü;

  2. 以已杀烦恼敌故(arãnaü hatattà)为 arahaü;

  3. 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ànaü hatattà)为 arahaü;

  4. 以有资格(arahattà)受资具等供养故为 arahaü;

  5. 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àpakaraõe rahàbhàvato)为 arahaü。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 (khãõ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 arhant 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之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正自觉者:对佛陀的尊称,为巴利语 sammàsambuddha的直译。sammà,意为正确的、完全的;sam,于此作sàmaü 解,意为自己、亲自;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

  诸义注中说:“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正自觉者’。”(Sammà sàma¤ca sabbadhammànaübuddhattà pana sammàsambuddho'ti.)

  汉传佛教依梵语 samyak-sambuddha 音译为三藐三佛陀,意译作正等觉者、正遍知。

  果德玛:巴利语 Gotama 的音译。我们现在佛陀的家姓,通常用来指称佛陀。我们现在的教法时期是果德玛佛陀的教法时期。

  汉传佛教依梵语 Gautama 音译为乔答摩、瞿昙等。也常依佛陀的族姓称为释迦牟尼 (梵 øakyamuni)。

  七佛:过去曾经出现于世的六位佛陀,以及现在的果德玛佛(Gotama)并称为七佛。

  过去的六位佛陀分别是:

  1. 九十一大劫以前的维巴西佛(Vipassã);

  2. 三十一大劫以前的西奇佛(Sikhi);

  3. 三十一大劫以前的韦沙菩佛(Vessabhu);

  4. 现在贤劫的咖古三塔佛(Kakusandha);

  5. 现在贤劫的果那嘎马那佛(Konàgamana);

  6. 现在贤劫的咖沙巴佛(Kassapa)。

  独觉佛:巴利语 paccekabuddha。在没有佛法的时期,能无师而通达四圣谛,但却不能教导其他众生的圣者。

  汉传佛教依梵语 pratyekabuddha 译作辟支佛、贝支迦、缘觉等。

  菩萨:巴利语 bodhisatto 音译之略。bodhi, 古音译作

  菩提,乃觉悟之义;satta 意为有情,或作执取。菩萨即追求觉悟的有情,或对菩提的执取。

  诸经注中说:

  “菩萨者,即贤智的有情,觉悟的有情,或对称为菩提的四种道的执取、执著、心追求为菩萨。”(D.A.2.17)

  “在燃灯世尊的足下时,因具足八法并成就了至上愿开始,执取、执著如来的菩提:‘我应证得此!’为了证悟它而不放弃地努力达成,所以称为菩萨。 (M.A.1.35;”A.A.2.104)

  佛陀在尚未证悟正自觉之前称为菩萨,或者说菩萨是指必定将证悟佛果的有情。在巴利经典中,菩萨通常也专指我们果德玛佛陀自从获得燃灯佛授记以后,直至在菩提树下觉悟这段漫长轮回过程中的生命。

  根据上座部佛教,只有获得了佛陀的授记之后才是真正的菩萨。虽然菩萨有能力在遇到活着的佛陀时即证悟阿拉汉果,但由于他放弃了断除烦恼、成为佛弟子的机会,所以仍然还是凡夫,还是会因为不善业的成熟而投生到畜生、鬼,甚至地狱等恶趣,就如《本生》中菩萨的故事一样。

  比库:巴利语 bhikkhu 的音译,有行乞者、穿破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并达上的男子。

  在《律藏•巴拉基咖》中解释:

  ßBhikkhå'ti bhikkhako'ti bhikkhu, bhikkhàcariyaü

  ajjhupagato'ti bhikkhu, bhinnapañadharo'ti bhikkhu.û

  “比库者,乞讨者为比库,遵从于行乞者为比库,穿破衣者为比库。”(Pr.45)

  《清净之道》中说:

  ßBhikkhå'ti saüsàre bhayaü ikkhaõatàya và bhinnapaña-dharàditàya và evaü laddhavohàro saddhàpabbajitokulaputto.û

  “比库者,以见到轮回的怖畏,或以穿破衣等,获得这样名称的信心出家的良家之子。”(Vm.14)

  汉传佛教依梵语 bhikùu 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达上:为巴利语upasampadà的直译,由upa (上) +sampadà (达到,获得)组成,意为达到上位,即达到称为上位的比库身份。如律注中说:

  “达上者,名为已达到、得达上位的意思。比库的身份即是上位,即他已通过如说的甘马达到故, ‘达称为上者’。”(Pr.A.1.45)

  汉传佛教译作受具足戒、受大戒、近圆等。沙马内拉:巴利语sàmaõera的音译。由samaõa(沙门)加上后缀-era(子孙,后代)组成,意为沙门之子。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的男子。汉传佛教依梵语÷ràmaõeraka讹略为“沙弥”。近事男:巴利语 upàsaka 的直译,即亲近奉侍三宝的男子。又作净信男、清信士、居士;为已皈依佛、法、僧的在家男子。女子则称为近事女(upàsikà)。

  护卫经 (parittà):意为护卫、保护、守护。上座部佛教传统相信,有一些经文能够使念诵者和听闻者免除危难,带来吉祥,使痛苦、怖畏、疾病等消失。这一类具有护卫功效的经典称为“护卫经”。最常用来作为祝福的经文是三篇护卫经——《大吉祥经》《宝经》和《应作慈爱经》。

  咒:梵语为 mantra(曼怛罗,译作密咒、真言)、dhàraõã(陀罗尼,意为总持)或 vidya(巴 vijjà,意为明、明咒、咒术)。是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有特殊效验的神秘音声,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时所念诵的秘密章句。

  咒语一般可分为息灾咒、增益咒、幻变咒术和降伏咒诅。

  佛陀认为念咒并不能断除烦恼,与解脱生死无关,因此不曾教导过念咒。同时,也不能把护卫经误解为咒语。(详见本书 p.13)

  真实语:巴利语saccavajja或saccavàca,即真实的话语或言而有信。

  真实语的特相是真实不虚的言语,作用是说出

  真实,现起为圣洁、美妙,近因是身语意的清净。

  真实,也是菩萨应圆满的十种巴拉密(pàramã)之一。

  义注 (aññhakathà):aññha,同 attha,意为义、义理;kathà,意为论、说。即解释巴利三藏的文献。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承中,律、经、论三藏圣典称为“巴利”(Pàëi), 对三藏的注解称为“义注”(aññhakathà),对义注的再解释称为“复注”(ñãkà), 对复注的再解释称为“再复注”(anuñãkà)。

  行三皈依:巴利语 tisaraõagamana 的直译。皈依,巴利语 saraõa,又作归依处、庇护所。行三皈依即前往佛法僧三种皈依处,又作皈依三宝,简称三皈。

  佛弟子皈依的对象有三,称为“三皈依”(tisaraõa)或“皈依三宝”。三宝,即佛(buddha)、法(dhamma)、僧(saïgha)。皈依三宝是指以佛法僧作为皈依处。学处 (sikkhapada):或译作学足。sikkha 意为学、学习、训练;pada 意为足、处所。学处亦即是学习规则、戒条。

  圣谛:巴利语 ariyasacca, 即圣者的真谛(ariyassasaccattà ariyasaccànã'ti attho)。圣(ariya),意为神圣的、尊贵的、圣者。谛(sacca),意为真谛、真理、真实。这四圣谛之所以被称为“圣谛”,《清净之道》中以四义解释说:

  1. 因为是佛陀等圣者所通达,所以称为“圣谛”。如说: 诸比库,

  “这四种是圣谛。哪四种呢?……诸比库,这些是四圣谛。这些为诸圣者所通达,所以称为圣谛。”

  2. 又因是圣者的真谛,故为“圣谛”。如《相应部》中说:“诸比库,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如来是圣者,所以称为‘圣谛’。”(S.56.3.8)该经义注说:“由于这些属于圣者所有的,已被圣者、如来所通达、所宣说,因此以圣者的真谛故,为‘圣谛’的意思。”

  3. 因正觉了这些而成就圣位,故称为“圣谛”。如说:“诸比库,如实正觉了此四圣谛故,如来称为‘阿拉汉、正自觉者’。”(S.56.3.3)

  4. 又因诸圣者皆是真实故为“圣谛”;诸圣者即是如实、不违如、不异如的意思。如说:“诸比库,此四圣谛为如、不违如、不异如,所以称为‘圣谛’。”(S.56.3.7) (Vm.2.531)

  圣谛有四种,称为四圣谛(catàri ariyasaccàni):

  1. 苦圣谛(dukkhaü ariyasaccaü);

  2. 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ü ariyasaccaü);

  3. 苦灭圣谛(dukkhanirodhaü ariyasaccaü);

  4. 导至苦灭之道圣谛(dukkhanirodhagàminãpañipadà ariyasaccaü)。

  四圣谛是佛陀教法的根本,任何的善法皆为四圣谛所包摄。

  念处:巴利语 satipaññhàna。念的住立(patiññhàti)或现起处(upaññhànaññhena)为念处(satiyà paññhànaü satipaññhànaü.)。有四种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觉支:巴利语 sambojjhaïga, 又作正觉支。正觉的因素或导向正觉的要素,称为正觉支(tassa sambodhissa,tassà và sambodhiyà aïgan'ti sambojjhaïgaü)。有七种正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八支圣道:巴利语 aññhaïgika ariyamagga,又作八圣道分,即圣道的八个要素。道(magga),即道路;导向正觉与涅槃的道路为圣道。

  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北传佛教多作“八正道”。

  非人:巴利语 amanussa,指人类以外的其他有情。通常指诸天、龙、亚卡、阿苏罗、鬼、地狱众生等,有时也专指祸害人类的鬼怪。

  诸天:巴利语 devatà,为轮回流转中的善趣之一。其果报比人类殊胜,寿命长久,身体清净光明,能飞行虚空,变化自在,常享胜妙快乐。

  义注中说:“通过五欲功德以及各自的威力消遣故为天。”(Pa¤cahi kàmaguõehi attano attano ànubhàvehi cadibbantãti devà.)(M.A.1.153)

  在经典中,诸天通常指“六欲天”,即六种欲界的诸天众。他们由下向上依次为:

  1.四大王天(Càtummahàràjika,为守护四方的四大天王及其眷属所居);

  2.三十三天(Tàvatiüsa。此天之主称沙咖天帝);

  3.亚马天(Yàma);

  4.喜足天(Tusita);

  5.化乐天(Nimmànarati,又称乐变化天);

  6.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即魔天)。

  有时,诸天也包括比六欲天更高级的色界、无色界梵天,以及一些较低级的地居天、空居天等。

  通过积累布施、持戒等福德善业,命终之后可投生到天界。成就禅那者死后则可投生到梵天界。

  四大王天:巴利语 Càtummahàràjika, 六欲天中最低的天界。此天界为四大天王及其眷属所居,故名。

  四大天王分别守护着四方。他们分别是:

  1.持国天王(Dhataraññha),守护东方,统领甘塔拔;

  2.增长天王(Viråëhaka),守护南方,统领瓮睾鬼;

  3.广目天王(Viråpakkha),守护西方,统领诸龙;

  4.韦沙瓦纳天王(Vessavaõa),守护北方,统领亚卡。

  此四大天王既守护四方,也保护佛陀及佛弟子们。

  沙咖天帝:巴利语 Sakka devànaminda,直译作沙咖诸天之主。沙咖,因过去曾恭敬(sakkacca)布施,故名。为三十三天之主,居住在须弥山顶善见城(Sudassana)中的最胜殿(Vejayanta),亦是佛教的护法主神。

  根据《长部•沙咖问经》,有一天,沙咖天帝见到五种先兆(pa¤ca pubbanimittàni),知道自己即将命终,于是带领诸天众前往拜谒世尊。在听闻世尊说法之后,他与八万天众皆证得了入流果。

  沙咖天帝还有许多名字:因过去世为人时是名叫马喀的婆罗门,故名“马喀瓦”(Maghavà)。因他曾做布施,或在城市中做布施,故名Purindada;由于他能于瞬间思考一千件事情,故名“千眼者”

  (Sahassakkha, Sahassacakkhu, Sahassanetta);他手持金刚的武器,故名“金刚手”(Vajirapàõã);因娶阿苏罗王之女苏佳(Sujà)为妻,故名“苏佳主”(Sujampati)等。汉传佛教将之讹略为帝释、天帝释、释提桓因。

  韦沙瓦纳:巴利语 Vessavaõa 的音译,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天王,统领亚卡众。据说他的前世是位婆罗门,因乐善好施而投生为名叫古韦拉(Kuvera)的天子。后因统辖维萨纳城(Visàõà)而被称为“韦沙瓦纳”。

  北传佛教称之为多闻天王(梵 Vai÷ramaõa,毗沙门),并尊奉为财宝神和佛教保护神。

  甘塔拔:巴利语 gandhabba 的音译。天界的音乐神,为东方持国天王之部属。

  古音译作干闼婆、犍闼婆、干沓婆等, 意为食香、香阴、香行等。

  瓮睾鬼:巴利语 kumbhaõóa 的直译。鬼类名,为南方增长天王所领之鬼众。由于此类鬼众的阴囊(aõóa)状如瓮形(kumbha),故得此名。

  古音译作鸠槃荼、恭畔荼等,意为瓮形鬼、冬瓜鬼。

  龙:巴利语 nàga,为身长无足、似蛇的有情类。多居住在江河湖海中,有呼云唤雨之神力。有些也守护佛教。

  亚卡:巴利语 yakkha 的音译。非人的一种,是地位比诸天低但又具有诸天威力的一类鬼神,为北方韦沙瓦纳天王所统领。

  亚卡的种类极其繁多,有些是凶残暴戾、能伤害人类的恶鬼,有些是依止山川树木而居的树神、地居天,还有些则是如有大福德、大威势的诸天。汉传佛教依梵语 yakùa 音译为夜叉、药叉等。

  阿苏罗:巴利语 asura 的音译,意为非天、不酒等,为一种低等的天神。古印度传说阿苏罗经常与诸天发生战争,被金刚手天王(vajirahattha)打败后退居到大海。阿苏罗的首领称为阿苏罗王(asurinda),经典中较常见的有韦巴吉帝(Vepacitti)、拉胡(Ràhu)、巴哈拉德(Pahàràda)等。

  还有一种堕苦处的阿苏罗(vinipàtikàsura),属于四恶趣之一,住在村落或树林,常受痛苦煎迫,依赖村民丢弃的食物等维生,故又称鬼阿苏罗(petàsura)。古音译作阿修罗、阿素洛、阿须伦等。

  萨度:巴利语sàdhu的音译,有多义。用作形容词时,意为好的、善的、善巧的、有益的、值得赞叹的。

  用作副词时,意为很好地、完全地、善于。用作感叹词时,意为很好、做得好、甚善、善哉;常用来表示随喜、赞叹、嘉许、同意、认可等。

  ßSàdhuû 可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在诵经、听经结束时的回向,随喜、感谢他人等许多场合都适用。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