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三)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三)

 

  甲二、作者略史

  一、出生 ---- 大师俗姓陈氏。世为颖川人,因晋时避乱,止于荆卅华容。父起祖,于梁元帝时,封为益阳侯。其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入怀,又梦口吞白鼠,因是而孕。诞灵之时,红光耸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并无火事。是师产生,欲烹荤作食,以为庆席,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有二僧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言讫而隐。

  ‧中国佛教分为大乘八宗,其中以天台宗之教、观二法最为完备,故古人赞叹天台宗之教法为教、观双美。而此完美教观之产生因缘,与智者大师生长之历史背景,有决定的关系。因此,了解智者大师生长之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此教观产生之因缘。

  ‧家庭背景:智者大师俗姓陈。为颖川人,但因晋朝时避乱,而搬迁于荆卅的华容。大师之父亲名为起祖,梁朝孝元帝时,封为益阳侯。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生于大户长者之家。

  ‧ 母亲怀孕之情况:智者大师之母亲姓徐,温良恭俭,偏情斋戒,梦到空中有五采香烟,重重环绕其身(萦回),最后进入怀中,又梦见白鼠进入其口中(口吞白鼠),因此而孕。

  ‧ 白鼠:古时白鼠为尊贵的表征,为龙的化身。

  ‧ 出生时情况:出生之日(诞灵之时),红光高耸云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才知并无火事。

  ‧ 出生后情况(无法煮荤食、圣僧授记):智者大师出生后,其父母欲煮荤食,请客庆祝,但始终无法起火,故无法煮荤食,此时有二位出家人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说完之后便离开(言讫而隐)。

  ‧ 此儿道德所钟:“钟”,积聚,说明智者大师为功德力所成就,而非罪业力所成就。

  ‧ “火灭汤冷,为事不成”之因:

  1.                   若从本门而言,智者大师为法身大士,其清净心无所障碍,无隔阴之迷,故可使火灭。

  2.                   若从迹门而言,智者大师为圆教五品观行位(仍属凡位),仍有隔阴之迷,但由于菩萨于过去生中发大誓愿,其内心之清净愿力不可思议,即使在转世时,出现恶法,亦可使之消灭。

  ‧ 受戒时亦然,必须发愿,过去颠倒的境界就让它过去,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如此之愿虽小,但若能不断地去实践,由愿起行,由行再加强愿力,如此不断熏习第八识,当身口意将起恶法时,第八识自然会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抗拒恶法。由此可知愿力之重要,未入圣位之前,必须经常发清净之愿。

  ‧ 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生出之种种瑞相不可思议。

  二、童年 ---- 师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至年七岁,喜往伽蓝, 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能成诵。年十五,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叹荣华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于长沙像前,发弘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年十七,深厌家狱,思灭苦本,然二亲恩爱,不容听许,虽惟将顺,而寝哺不安,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晓夜礼诵,念念相续。

  ‧大师之福德、智慧相状特别:

  1.     福德相状特别:大师眉有八彩色,眼有双瞳,有古帝舜王之相。

  2.     智慧相状特别:年七岁,喜欢到僧伽蓝,诸僧为他念【普门品】一遍,听后即能背诵。(闻、思陀罗尼)

  ‧大师之母得知其有此特别之智慧,此后便不允许大师再到寺庙,唯恐其出家。年十五,家有重变,侯景之乱孝元大败,家国皆穷尽丧失(殄丧),亲属流亡(流徙)。大师见此境界之变化,内心感叹荣华之难以持久,痛心雕谢别离之快速到来,于长沙寺庙佛像前,发弘大愿,誓出家作沙门,以荷负佛陀正法,为己重任。

  ‧由此可知「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憔悴剩残枝,明日弃道旁。」好花好比世间之五欲乐,权位、眷属…….等种种之五欲乐,只能受用一时,雕凌之后,无常败坏,弃之道旁。

  年十七,内心深厌家庭生活,犹如牢狱不自在,想灭除痛苦之根本(爱取烦恼),欲出家修习戒定慧,以调伏痛苦之根本,但由于父母亲恩爱大师,不答应其出家为僧,因此大师只好随顺,但内心吃睡皆不安(寝哺不安),于是刻檀木为佛像,读诵经藏(解门),夜礼拜佛(行门),内心“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之信念不断,念念相续。

  三、出家 ---- 年十八,二亲殄丧,从兄求去,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后诣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勤,胜相现前,见道场广博,妙饰庄严,而诸经像,纵横纷杂,身在高座,足蹑绳床,口诵《法华》,手正经像,是后心神融净,爽利常日。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动,而常乐禅乐,怏怏江东,无足可问!

  ‧年十八,父母亲过世,向兄长要求出家,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后跟随慧旷律师至大贤山之道场,使令诵法华三部(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诵了二十日,三部诵竟。

  ‧智者大师出家于果愿寺,为乡下的小道场,智者大师的师父见他为初出家之小沙弥,便叫智者大师到田里工作,虽然智者大师偏爱解、行二门,亦毫无怨言地下田工作,利用夜晚到书房看书,被法绪法师之同参慧旷律师见到,感觉到智者大师虽是小沙弥,但气质非凡,阅经时专注好乐之情,亦与众不同,故对法绪法师言:「此沙弥为法门龙象,非此小道场所能栽培。」因此,法绪法师便将智者大师交予慧旷律师。

  ‧慧旷律师为唯识宗之学者,曾向真谛三藏学习摄大乘论,于唯识、戒律皆有相当的研究。

  ‧昔日智者大师诵经典时,内心常有疑惑,例如有时佛说妄想为生灭,但有时佛又说,妄想即真心,为不生不灭;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要灭此一念心),却又说诸佛正遍知海,存众生心想中(此一念心不可完全消灭)。故若无天台五时八教之道次第,则会觉得经典很多矛盾、很多疑惑。当时智者大师亦然,但当他诵了法华经后,很多疑惑随之而解。

  ‧ 智者大师在大贤山除了诵经外,慧旷律师亦为之受戒,并令他修方等忏,于静坐入观内心寂静之时,殊胜相状现前,见一广大道场,妙饰庄严,而诸经书佛像,纵横纷杂,无明确次第,智者大师自己身在高座,坐在绳床上,口诵《法华》,手整理经书佛像,之后由于业障消除而内心寂净。

  ‧ 大乘方等忏:除礼拜外,并要静坐入观(修止观)。

  ‧ “口诵《法华》,手正经像”亦表示智者大师将来会以法华一佛乘之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以此一佛乘之思想,而判出五时八教,使令佛陀教法的次第,更加明显。

  ‧ 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佛陀教法依众生根器之不同可分顿、渐二大类。华严时属顿教,佛陀成道后,先对大乘善根成熟的法身菩萨说华严经,说明十住、十信、十回向、等觉、妙觉…….等等,佛菩萨果地功德,及因地六波罗蜜之修行,开展一佛乘的因果,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时,根机未熟之凡夫、阿罗汉二乘人则无法了解,因此佛陀说渐教法,依次为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设渐归顿)。

  ‧ 等到受具戒后,律、藏精通,过去禅定之善根发动(先世萌动),而喜乐禅乐,怏(一尢、)怏江东,无足可问!

  ‧ 怏(一尢、)怏:心中不满足。

  ‧ 当时的修行人,若不是有禅(观)无慧(抉择智慧,属教),即是有慧无禅,极少教、观双修,故智者大师内心有许多疑问,无足可问,因此心中不满足。由于此背景,使令智者大师日后所安立天台宗之教法,必是教、观双修。

  ‧ 由此可知,“无常”为智者大师出家之因缘,「叹荣华之难久,痛雕离之易及」,由于“无常”之智慧,而生起厌离心。现今受戒时,亦说此偈「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

  四、悟道 ---- 至年二十二,遥闻南岳慧思大师止光卅大苏山,即往礼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年二十二,遥闻南岳慧思大师于光卅大苏山住持正法,即告辞慧旷律师,前往礼拜慧思禅师。慧思禅师见智者大师时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慧思禅师为相似位,断见、思惑之人,宿命神通,故见智者大师便知,昔日曾与智者大师,于灵山同听佛陀说法华经。由于过去的因缘,今日又见面。

  ‧ 慧思大师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

  ‧ 「普贤道场」:体性周偏为“普”,随顺众生之因缘成就无量之功德(随缘成德)为“贤”。体性周偏、随缘成德即是“真如”。故中国的忏法分为二大类:

  1.     梁皇忏类:属事相,向佛菩萨发露罪业,思惟罪业之过患、发愿不再造作。

  2.     法华三昧忏类:属理忏,依止“真如”,只要有无明就应该忏悔,不能随顺真如,即要忏悔,此为较深的忏法,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有一偈颂:「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故知妄想为业障之根源,欲熄灭业障者,应先熄灭妄想,端坐观实相,趣向真如。

  ‧ 普贤道场之法华忏,根据普贤菩萨劝发品,以普贤菩萨为本尊,故中国诸多忏法之结尾必须三称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八十八佛亦属普贤道场之忏法,依止真如。

  ‧ 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四安乐行:誓愿安乐行、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即发菩提心,摄持身口意三业(修戒定慧、止观)。四安乐行为慧思禅师读诵法华经后之心得,以四安乐行品总摄法华经,故将此法门流传于后。法华三昧忏之思想亦为慧思禅师所创,由智者大师写成文句。

  ‧ 由此可知慧思禅师教授智者大师之方法为 1. 拜法华三昧忏 2. 诵法华经、修四安乐行。

  ‧ 智者大师于是积勤行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陀罗尼之智慧因静(三昧)而发。

  ‧ 三昧为定所收摄,陀罗尼属慧,陀罗尼必须依止三昧,散乱心无法生起陀罗尼。三昧容易退失,而陀罗尼则不易退失。《瑜伽师地论》将陀罗尼分为四种:

  1.     法陀罗尼:于三昧中得法陀罗尼,则对佛陀之教法(能诠之教法)能闻持不失,经典诵过一即不忘失,属闻慧成就。

  2.     意陀罗尼:对所诠之教法(苦、空、无常、无我…..)能闻持不失,属思慧成就。

  3.     咒陀罗尼:属修慧成就。通于内外道,有三昧禅定之人,藉禅定之堪能性,加持咒语,例如诵某某咒,则可免某某灾。佛菩萨之咒则不同,不但称赞人法,并以神咒消灭众生之妄想,引导趣向圣道。例如楞严咒:「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祈获法身。」

  4.     忍陀罗尼:安忍诸法实相而不失,为法身菩萨之境界,属证慧成就。

  ‧ 此时智者大师所得属法、意(闻、思)陀罗尼。

  ‧ 慧思禅师赞叹曰:「你所证的境界,没有你的善根,无法证得,亦只有我可以判断你所证的境界,你所入定者,为法华三昧前方便,尚未进入高深禅定;所生起的智慧,为初旋陀罗尼。由于对空性的理解(旋陀罗尼),一般只对文字初浅理解之法师,无法和你辩论!你将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 智者大师依据《普贤菩萨劝发品》,安立三种陀罗尼:

  1.     旋陀罗尼:旋有入空,空智慧成就,对空智慧能摄持不失。

  2.     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观察百千万亿之差别相,假观智慧成就。

  3.     法音方便陀罗尼:中观智慧成就。

  ‧ 证得陀罗尼之人,内心不断涌出智慧,可九旬(九十天)谈“妙”(“妙”法莲华经),众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本门十妙、迹门十妙……….一切佛法汇归于“妙”字。

  五、弘法 ---- 思师造金字〈大品般若经〉竟,自开玄义,命师代讲,师纵无碍辩,唯三三味及三观智,用以谘审,余悉自裁。思师手持如意,临席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又云:「余老矣,久羡南岳,当往居之,愿尔宏扬大法,勿作佛法断种人。」

  ‧ 智者大师师证得旋陀罗尼之后,适逢慧思禅师用金字造《大品般若经》竟,慧思禅师亲自开讲玄义,并命智者大师代讲经文,由于大师有陀罗尼之境界,故能无碍辩才,但唯三三味(空、无相、无作)及三观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无法突破。

  ‧ 三三味:

  1.       空:照见五蕴皆「空」,即我空,观察此色、受、想、行、识之生命体,无一恒常住不变之「我」。生命体为业力及烦恼和合,而创造色法及心法之相续(生命相续),此生命相续剎那剎那地变异,无一主宰者,例如「病」,亦为业力及烦恼和合,无一主宰者,无人可控制。

  2.       无相:观察色、受、想、行、识亦为毕竟空,即法空。

  3.       无作:玄奘大师译为「无愿」,由于观察空、无相,而即对三界有漏之道无需求之心。

  ‧ 三观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即空、假、中三种智慧。

  ‧ 智者大师疑问「三三味」为藏教所修,何以称为圆顿止观?又《大品般若经》云:由一切智引生道种智,由道种智引生一切种智,此三观智应次第生起,何以称为圆顿止观?

  慧思禅师答:不可由法门判断是否为「圆顿」,而必须由此能修行之心,能否开圆顿解来判断。天台宗提出中道实相,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了解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修行一切法之前,若能了解中道实相,则即是圆顿止观,即使是受三皈五戒亦然。

  ‧ 中道实相: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1. 即空:观察现前之一念心,必须假藉因缘而有,不能离因缘而独立存在,必须随顺因缘而变化,无真实独立之自主性,本性为毕竟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2. 即假:即此一念心,本性为清净毕竟空,随顺染净之因缘而创造出十法界、十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3. 即中:空、假为不并、不合,由「空」衍生「假」,其中并无能所,亦无前后,当毕竟空之心受染净之因缘创造十法界之时,空有同时存在,无能所前后,此即为「即中」。

  ‧ 以此三观智修空、无相、无作,与藏教人不同。藏教人,依生灭次第,以空破有,空有对立,故往往成就空之后,便不再出来。天台宗则强调空有同时存在,一空一切空,非空假对立。话虽如此,了解现前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但依修行之次第,仍必须先修空观。蕅益大师于《灵峰宗论》指出:「一心三观,必以空为初门,譬如一刀千纸,历历分明」,圆顿之人修习止观,犹如利刀,一刀千纸,但每一张纸的次第,清楚分明。圆顿之人修习空,而不执着空,以空破执着,事实上空亦无自性,由于众生执着之习性,故以空破有。

  ‧ 智者大师心中之二疑问,经慧思禅师指示,即疑开顿解,智者大师终于了解慧思禅师所创一佛乘之圆顿止观,此时慧思禅师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又云:「余老矣,当退居南岳,愿你宏扬此一佛乘之妙法,勿作佛法断种人。」

  既奉严训,不获从往,遂同法喜等二十七人,移至金陵。有僧法济,自矜禅学,倚卧问言:「有人入定,闻摄山地动,知僧诠练无常,此何禅也?」师曰 :「边定未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济惊起谢曰:「老僧尝得此定,向人说此,即失此定。」由是名闻朝野,声驰道俗。

  ‧ 智者大师便奉慧思禅师之严训,同法喜等二十七人,移至金陵(此时智者大师年三十)。当时金陵佛法相当兴盛,有一位六十多岁的法济法师,有些禅定的功夫,并且相当地傲慢,躺在椅子上问智者大师言:「有一人入定,于定中见到距离人间七公里之摄山在震动,又见三论宗僧诠法师修练无常,此为何种禅也?(他心通)」智者大师曰 :「此种禅,属于意界定(边定),只在禅的边缘,未进入根本禅,于禅定中,应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如何见摄山地动,及僧诠修练无常?可见有邪(鬼神等之外邪;或妄念之内邪)乘心中失念(暗)而入,若执着此定(取)或向他人说,此禅定必会被破坏!」此时法济法师立刻惊坐起身,谢曰:「老僧尝得此定,向人说此,即失此定。」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的智慧不可思议,从此以后便名闻朝野,声驰道俗。

  ‧ 于百法明门论中指出失念为昏沉、掉举之前奏,例如念佛时失去佛号(失念),则会产生昏沉、掉举。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萨婆他品》中指出“沉默”(微细的失念)为失念之前奏,例如念佛时佛号虽尚在,但不清楚,将要失去佛号之时,即为“沉默”,此时最易邪乘暗入,而见诸境界。

  ‧ 平时于散乱心中打妄想,不会有何境界,但若于定中打妄想,由于心力太强,则易见诸境界。

  ‧ 智者大师于瓦官寺共待八年,主要讲法华经、大智度论、释禅波罗密三部经。

  年三十八,因感徒众转多而得法转少,乃谢遣徒众,隐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令法镜圆明,渊源流长。师初至头陀,一日入座,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振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转二缘,所不能动。至此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后于天台山建立道场,并演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等三大部。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门庭从此而光辉,而天台一宗之教观, 始卓然成立也。

  ‧ 年三十八,感到亲近他的徒众转多,而真正得法者转少,乃谢遣徒众,隐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使令大乘法镜更加圆明,渊源流长。

  ‧ 传记记载,智者大师第一年有四十位徒众,有二十人悟道,得一佛乘之教法;第二年有一百位徒众,有十人悟道;第三年有二百位徒众,只有十人悟道。由于弘法利他之因缘渐差,于是考虑自修。

  ‧ 深入三昧之后,才能使大乘法镜渊源流长,故教观纲宗云:「佛祖之要,教观而己,教非观不传,观非教不正。」可见若无止观,则教法无法弘传。

  ‧ 智者大师便带几位徒众至华顶山修头陀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日入座,忽于后夜,定中见到大风拔木,雷振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怖,此时智者大师由于已证旋陀罗尼(理解空性),故能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又变作父母师僧之形相,一下依靠,一下拥抱,悲咽流涕,欲破坏智者大师之禅定,大师则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转二缘,所不能动。

  ‧ 大师所遇所见之境,非凡夫所能及,凡夫体达本空者少,若遇魔境,则需仰赖佛力,退诸魔境。

  ‧ 智者大师经过天魔干扰之后,便云开见日,万境洞明,突破一切障碍,生妙智慧,禅定深厚,法乐内充。后于天台山建立道场,并演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等三大部。台宗教观,由是而完备,门庭从此而光辉,而天台一宗之教观, 始卓然成立也。

  ‧ 《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属教;《摩词止观》属观,即一心三观,观现前之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 天台宗之教观虽源自慧文、慧思禅师,但未明确标示判教,属口述之心要,直到智者大师着《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及《摩词止观》,此时天台宗之五时八教、一心三观才现于文字。

  六、入灭 ---- 年六十,应皇奉迎,演说《法华》,行至石城,乃云有疾,谓智越云:「大王欲使吾来,吾不负言而来,吾知命在此,故不须前进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最后用心。」语己右拹西向而卧,专称弥陀、般若、观音,唱《法华经》、《无量寿经》,以为最后闻思,时石佛倍大光明满山,直入房内,诸僧咸见。智朗请云:「伏愿慈留,赐释余疑,不审何位?殁此何生?」师云 :「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只登五品!」又云:「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春秋六十,僧腊四十。 -------- 糅合〈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年六十,应皇帝邀请,演说〈法华〉,行至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便说有疾病,不能再行走,并告诉侍者智越法师云:「大王欲使我来,我不负言而来,我知命应在此结束,故不须前进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大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在此做最后用功。」

  ‧说完之后便右拹西向而卧,专称阿弥陀佛、摩诃般若波罗密、观世音菩萨,唱〈法华经〉、〈无量寿经〉,以为最后闻思,时石佛(弥勒菩萨)倍大光明满山,直入房内,在场的诸位法师都看见。

  ‧ 此时智朗法师请问云:「希望大师慈悲,解除我们心中疑惑,大师之修行为何阶位?死后往生何处?」师云 :「我若不领众,今生必能得圆教之六根清净位(断见思,与慧思禅师同),但由于我领众,又讲经说法,损己利人,只登五品!」又云:「我的师长、朋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说完之后,便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未时入灭,至于子时顶上犹暖(入圣位或生净土)。年六十,僧腊四十。

  ‧ 可见领众虽可增加福德,但不易断除烦恼。

  ‧ “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故知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弥陀国土,亦有人说智者大师可能是往生弥勒净土,因“石城” 之石佛为弥勒菩萨之相。

  ‧ 智者大师之一生就本门而言,为法身大士;就迹门而言,为圆教五品观行。

  甲三、随文释义 分三:初总论。 二、分论。三、结论。

  乙 一、总论分三:初总标佛法大纲。二、略述止观功德。三结示着

  述缘起。         今初。

  丙一、总标佛法大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智者大师于修止观前,标出佛法之修行大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出于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之前一尊佛)之略教戒。此亦包含止观之内涵,其中可分为二次第:

  道次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佛法必须要有一正见。

  在佛陀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中有一部分为“无因缘论”,即相信宇宙的种种果报,皆自然而生,无其原因,完全靠个人追求而得,亦不相信生命相续,主张“人死如灯灭”(断见),故鼓励追求今世之安乐。另一部分之外道主张“邪因缘论”,相信宇宙的种种果报,皆有其原因,皆为大梵天所创造(常见),故若欲离苦得乐,应向大梵天祷告祈求。佛陀出现后,否定断见、常见二种错误的思想,而提出“正因缘论”,根据一切法之空性,提出而苦、集、灭、道四圣谛(圣人所觉悟之真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宇宙中无常一之主宰创造果报。由于业力之推动,而产生种种果报。因过去杂染之因缘,使令我们痛苦(苦集),若能除去杂染之因缘,则能有圣人之“道”的因缘,证得圣道。修行佛法必须要了解此正确之源起,引发离苦得乐之愿力---- 发菩提心,思惟三界果报之苦(苦苦、坏苦、形苦),趣向涅盘。发菩提心者,于其内心生起“惭愧”“信心”二心所法,此时虽未见真谛,但对四圣谛之源起生起“信心”,依止此信心而生起“惭愧”,相信宇宙之因缘果报,尊重善法,排斥恶法,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诸众戒,收摄身口意,不造诸恶(杀、盗、淫、二舌、绮语、妄言、恶口---性罪;遮罪----饮酒等)。

  ‧ 「自净其意」---- 依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后,则身、口恶法逐渐淢少,善法之功德渐显,逐渐能够观察内心的波动,进而修习止观,“止”就是信愿持名,加强止的念力,“观” 就是修四念处,观察现前之身心为不净、苦、无常、无我,破除颠倒,使令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安立我们这一念心,是故名为“自净其意”。

  丙二、略述止观功德二

  丁一、正明止观功德

  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 总标止观功德 ---- 「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 泥洹----即大般涅槃,不生不灭,亦无变异相,生、住、异、灭之相皆不可得,是则名为“涅槃”。

  ‧ 涅槃(泥洹)之真法,与外道虚妄之法不同。外道也会布施、持戒、忍辱,得人天果报,但此非真法 ,当可乐果报享尽后,则沦落三恶道,或为牛、或为狗、或为猪。故可乐果报皆不真实,随顺因缘而变化。涅槃之寂静、安乐,则不会随时间、空间之因缘而变化,是为真法。

  ‧ 《楞严经》中指示,佛陀有九种遗报,马麦则为其中之一:

  佛陀带领诸位比丘结夏安居,有一国王发心供养三个月的饮食,但此国王被魔王所迷惑,因此忘了此事。此时有一马夫,便取马麦(马吃的粗糠)供养佛陀及诸位比丘。比丘们食马麦而难以下咽,佛陀则“入食人口成甘露味”,即使是粗糠,食入佛陀之口,亦成甘露,可见佛陀常乐我净之快乐,不会受任何境界所影响。

  ‧ 故我们应“学佛”,向佛陀学习,舍弃现前不真实的快乐,皈依法,追求涅槃之真法。

  ‧ 有很多途径可进入泥洹真法(入乃多途),总括来说,其中最急重要者(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由此可知,止观能使我们契入泥洹真法。

  ‧ 别释止观功德 ---- “止”乃伏烦恼(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故修止如缚贼,若欲断除烦恼,使之不再生起,则需修观,以无常、无我之智慧,根除烦恼。

  ‧ 止则能够保护增长(爱养)心识,凡夫若不修止,六根接触六尘之时,则心光外泄,意识薄弱,若有止的功德,则心可专注,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明了心、堪忍性增强;修观则能策发内心不可思议之智慧(神解)。

  ‧ 止可引生禅定(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引生之原由凭借(由藉)。

  ‧ 若能成就定慧二法,则自利、利人之功德皆具足。故【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佛自住大乘,如(随顺)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之后指出,虽然演说声闻、缘觉、菩萨…..等等小乘、大乘种种*轮,其实我的内心安住于大乘法(大般涅槃),并念念随顺此“大般涅槃”之境界(自受用之功德)。并由此清净心,显现出福德(定)、智慧二种庄严,以度众生。

  ‧ 乘 ---- 船也,即从此岸到生死的彼岸所乘之船。乘(船)有大小,大乘则多人一起到彼岸,即大般涅槃。

  ‧ 马鸣菩萨大乘起性论指出:大乘即为现前一念之清净心,即大般涅槃,而不是有个地方叫“大般涅槃”,若能调伏内心之我法二执,则此一念之清净心,即为大般涅槃(不二)。而不是离开现前之一念心,去寻找“大般涅槃”。

  ‧ 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过去佛陀(国王)与提婆达多(狐狸)有一公案(国王与狐狸)…..过去山中有一狡猾的狐狸,欲统治整个森林,故到仙人处学习权术,多年之后稍有理解,故返回森林,恐吓一只弱小的狐狸:「你现在要听我的,否则我将会把你杀死。」如此便征服了此小狐狸。之后此二狐狸便一同恐吓另一较大的狐狸:「你现在要听我们的,否则我们将会把你杀死。」如此便征服了此狐狸。之后此三狐狸便又一同恐吓另一较大的狐狸…………..如此,征服了所有的狐狸,乃至于大象、老虎、狮子…..等一切动物,而成了森林之王。但此狐狸仍不满足,欲娶国王的女儿为妻,于是带领所有的动物来到皇宫,对国王说:「我们把你的城包围了,希望你把女儿嫁给我,否则我们将会把你城里的人民杀死。」于是国王紧急招集了所有的大臣,有一智臣说:「狐狸本非森林之王,由于权术而成为森林之王,其本性仍为狐狸,而狐狸天性恐惧狮吼,若我们答应与其挑战,并要求不要先派狮子出战,则狡猾的狐狸必会以为我们害怕狮子,而故意先派狮子出战,如此一来狐狸便中计。」果然,狐狸先派一群狮子出战,群狮俱吼之时,狐狸便恐吓至心脏破裂而死。此狐狸即为提婆达多之前身,国王即为佛陀之前身,智臣即为舍利弗之前身。由此可知,「若以权术度众生,则无法持久,必须以定慧力度众生」。

  丁二、合释止观双运

  当知此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说明止观必须双运,缺一不可。

  ‧ 当知此止观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止或偏修观,即堕入邪取颠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止),不学智慧(观),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内心散乱,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三界,盖无差别,皆无法趣向涅槃。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 偏修禅(止)与偏修智慧(观)之过失不同;有禅定之人,能于定中发动种种神通,例如可见到牛升天,但若无足够的智慧,则误以为牛因为吃草而升天,殊不知其真正升天的因缘,是由于过去生之业力成熟,而于今生(牛身)感到升天的果报,故偏修止曰愚。若不学佛法,只修禅定,则心性偏于“外道种性”,随禅定之增长,而于内心产生邪分别,于禅定中所得之消息,独自分别归纳,而自创一道(外道),此种邪见非常坚固,连佛陀都无法度化。故应学习佛法,皈依三室,若能生生世世遇到佛法,则善根能不断增长,不偏离正道,逐渐转凡成圣。

  ‧ 说明止观必须均等: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 于法华会上,迦叶尊者尚未发菩提心前,曾向佛说:「我过去只喜好安住于我所成就之“有余依涅槃”,沉浸于不生不灭、我空之境界,于广学佛法、度化众生、庄严佛土并无好乐之心。」可见二乘种性之人,对于广学佛法、度化众生、庄严佛土并无好乐之心,故定力虽强,但无法见到佛性。智者大师认为,小乘人只见偏真法性,未见中道思想(佛性)。

  ‧ 十住菩萨,广学佛法,虽智慧力多,但缺少禅定;菩萨之悲心重,禅定亦随之影响,由于定力薄弱,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 故声闻、菩萨之定、慧皆不均等,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完全)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不但尚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亦为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