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

 

  ‧ 修止 ----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最初要拣择一根本所缘,例如以佛号为所缘,此后,专一相续安住在此佛号上,此即为“止”。修习止,可使散乱浮动之心,达到明静不动。此时,内心之烦恼罪业,被禅定的力量暂时压住,但尚未消灭,如石压草,尚未除根,故应接着修观。

  ‧ 修观 ---- 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根据圣教量,观察诸法之 真谛理及俗谛理。本课程主要之修观为“四念处”。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补充讲表

  壹、附表一 ---- 四念处

  ‧ 四 ---- 法门之数量;有四个法门。

  ‧ 念 ---- 能观的智慧。

  ‧ 处 ---- 所观的境界。

  ‧ 四念处 ---- 以四种能观的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观察四个处所(身、受、心、法)。

  ‧ 四念处可破除五蕴身心的四种颠倒(常、乐、我、净),由于此四种颠倒,使我们产生无数的烦恼罪业,令我们无法解脱。由于内心攀缘依止身、受、心、法,而生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故欲破除此四种颠倒,必须依止身、受、心、法来破除,故名四念处。

  贰、观身不净

  恩爱情迷,四大缘生,妄有身。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净;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观身不净】

  ‧ 能观:不净的智慧。

  ‧ 所观:色身。

  ‧ “观身不净”为一色法。

  ‧ 色身为果报中之正报,凡夫爱着世间的果报,其中以爱着色身为第一。故应先破除爱着色身之颠倒。凡夫以美食滋养自已的色身,以美好的衣服庄严色身,皆属于对自己色身的执着,即为“身见”。若爱着他人的色身,即为“欲心”。“身见”及“欲心”皆由色身而起,故应观察色身不净的真相(观身不净)。

  ‧ 恩爱情迷,四大缘生,妄有身:说明色身的缘起(种子不净),临命终时会先进入梦觉的状态,此时前六识皆不活动,之后则进入中阴身,此时八识俱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能够了别六尘境界,中阴身依止过去业力,而发现父母交媾,循业发现,由于业力的推动,则动一念恩爱情迷,此时阿赖耶识与父精母血之色法四大和合(即投胎)而入母胎。由此可知,烦恼业力(恩爱情迷)为因,父精母血之四大为缘,由此因缘而构成虚妄的色身(妄有身),此色身无自主性,由烦恼业力而生,自己无法作主,无真实性,故称“妄有身”。此处蕅益大师亦作「种子不净」之暗示,烦恼业力(恩爱情迷)、父精母血皆不净,因此色身为不净之结合,故「种子不净」。

  ‧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净:外相不净;色身有时会长脓疮,伤口则脓血交杂。而色身的九孔常排出屎尿等臭秽不净之物,故色身的外相不净。

  ‧ 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内相不净;众生妆扮自己的色身,事实上,色身就如画了眼耳鼻口的皮囊(画囊),囊内装满了脓血屎尿,故色身的内相不净。

  ‧ 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死后不净;第八识离开后,色身即会腐败青黑、膨胀、破裂、流出臭秽脓、腐烂………最后剩一堆白骨,故色身的死后不净。

  ‧ 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结劝;色身只不过是一堆未烂的白骨,切莫爱着此未烂骷髅(色身)。

  ‧ 念佛感应录:有一念佛人,临终时说一偈颂:

  八十年来,拖着皮袋;

  如今放下,何等自在。

  ‧ 有一老菩萨,一生念佛,晚年时得知自己患肝癌,三日无法入眠,由此可知,凡夫害怕失去色身,故平时必须调伏对色身的爱着,否则临命终时不容易舍弃色身。

  ‧ 《瑜伽师地论》:凡夫认为这念心即是我,为常一不变的主宰者,而色身即是我所依止的房子,依止此房子(色身)受用一切的境界,房子一但破坏,我即会痛苦,由此可知,凡夫对色身之执着。

  參、        观受是苦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观受是苦】

  ‧ “观受是苦”为一心法。

  ‧ 受:纳;心与六尘接触而产生受,此受虚幻无自性,可分为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受);“观受是苦”即是要观察这些“受”皆是苦恼。

  ‧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主要对治凡夫的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主要对治凡夫的见烦恼。

  ‧ 凡夫的爱烦恼,可分爱着“色身”及爱着“受”二种,例如品尝美食,此时第六意识产生乐受,因此而爱着此乐受,并希望此乐受经常出现,而渴望此美食再出现,其实并不是爱着此美食,而是爱着此乐受,若是爱着美食,则不断地食用此美食,应愈吃愈乐,不会厌腻,事实不然,多吃必腻,可知爱着的是心与境和合所生的乐受,而不是爱着此美食。

  ‧ 观受是苦,即是了解一切受皆是苦恼,破除对受的执着。

  ‧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根的缘起;受必须依止根(感官的功能)而生。“根”是由妄想攀缘之心,向外奔驰流动而生,并抓住此六尘境界不放(吸揽前尘),因此成就了六根(所依),亦说明六根为妄想(心法)及前尘(色法)的和合,故由此可知受无自性,为妄想驱驰,吸揽前尘所生。

  ‧ 所依:唯识学将六根名为所依,即为六识所依止,六识必须依止六根才能有了别的作用。

  ‧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说明行苦的相状;因缘果报亦无自性,剎那剎那地随众生因地的善恶业力,而生苦乐果报。此种变化扰动,即是苦。

  ‧ 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说明苦苦的相状;由于身心的变化,而生种种痛苦的感受。例如身体衰老、生病、面对死亡、怨憎会(与怨家相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等的苦,以及三恶道的苦,辛酸难比。

  ‧ 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说明坏苦的相状;受过去善业的招感,世间亦有种种的快乐,例如美好的眷属、各式各样的财宝、身体健康、长相端正庄严…..等等,使令我们感到一时的快乐、荣耀,但此快乐、荣耀无法久住,当此善业力享尽,苦恼的感受即会生起。故善导大师云:「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世间的快乐,皆是由业力而产生,当业力结束,快乐便消失,坏苦到来,其苦的势力比苦苦还大,更不易消受。

  ‧ 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结劝,不应被五欲尘劳所迷惑。佛法要众生放弃五欲乐,其积极目的是要我们追求三昧乐(明静不动内心之轻安乐)及涅槃乐(断烦恼圣人内心殊胜之寂静乐)。

  ‧ 五欲乐有诸多的过患,可分二方面来观察:

  1.     就当下:「譬如刀上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说明追五欲乐之当下,即有痛苦的感受。五欲乐虽甜美,但追求五欲乐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如刀上蜂蜜,舔愈深则割愈深。世人为追求男女欲、名、利,甘愿做牛做马以换取乐受,而不知世上除五欲乐外,尚有其他殊胜之乐。

  2.     就来生:「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说明乐受为善业所感之可乐果报,但此乐受却夹杂毒药,享受乐受之同时,也享受毒药,多次累积,便受毒害。虽然因过去的善业力,而享受五欲乐,但享受之同时,会产生贪、瞋烦恼(毒药),多次享受五欲乐,贪、瞋烦恼便不断地串习,终将堕落,导至大患,产生下一期不可乐果报。

  ‧ 故佛陀要我们诃责五欲乐,追求三昧乐及涅槃乐。四禅中的初禅----离生喜乐地,“生”即是世间的五欲。修禅定之人,调伏世间五欲后,而产生喜乐轻安的三昧乐即为初禅。此时,会觉观到所有的欲妄皆为负担,调伏五欲后,身心轻安,内心寂静,心一境性。故烦恼调伏一分,内心就多一分解脱、轻安。虽然舍弃五欲乐,但得到轻安乐,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肆、        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观心无常】

  ‧ “观心无常”对治“见”烦恼。

  ‧ 所观:可明了分别之心,即第六意识。

  ‧ 观察此明了分别之心,剎那剎那地改变,即无常。

  ‧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明了分别心之缘起;迷失了真常之佛性,即《大乘起性论蕴》所云:「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因此妄动攀缘,此妄动一次又一次地扰动(纷纭),因而形成妄想分别心。

  ‧ 妄想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妄动(等流习性)所生,故妄想亦无自性。

  ‧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空间无常的相状(能分别之心无常);若将所攀缘的六尘除去,此能分别之心则不可得。例如以分别之心观察我们的眷属亲人,而生起“爱心所”;若以分别之心观察我们的怨家,则生起“瞋恨心所”;若将所观的眷属亲人及怨家除去,则“爱心所”及“瞋恨心所皆不可得,可见此能分别之心,由因缘而生,离尘无体,无自性可得。

  ‧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空间无常的相状(能分别之境无常);能分别之心,观察所得之境界,皆虚妄不实。例如每人对榴槤认识皆不同,有人以最好的名言称赞,亦有人以最坏的名言排斥,但此二种名言,皆不是真实的榴槤。由此可知,当外境(榴槤)进入内心,经分别之心观察后,所感受的境界,已和真实境界有出入。故蕅益大师云:「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说明时间无常的相状;过去心不可得,前一秒钟所起的念头,这一秒钟已无法找;末来心不可得,下一秒钟将起何念头,这一秒钟已无法得知;现在心不可得,这一秒钟的心,剎那剎那地生灭,无法安住,亦了不可得。

  ‧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现前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必须假借因缘而生,无法离开因缘。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不要让此分别心做主人翁。

  ‧ 外道的禅定,到达四禅时,则无喜乐的感受(舍受),此时内心“明静不动,犹如止水,一切万法,皆于中现”,其心犹如平静不动之水,可显现出所有的境界。外道误以为此念心即是常乐我净,常住不动,即是涅槃,殊不知此明静不动之心,是由禅定的因缘而生,一但失去禅定,则明静不动之心亦觅之了不可得,故此心无自主性,不可称为涅槃。可知此明静不动之心亦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觅之了不可得,不可执着。

  ‧ 初学者之内心不容易做到无住,常游毕竟空,若欲使心不执着,则应将心依止于一法宝,例如依止于阿弥陀佛,即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命元辰,舍弃过去所有的依止,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为本来面目,烦恼妄想一起,则一心念佛,断除妄想,使之无法相续。如此一来,妄想分别的等流性,逐渐被佛号所调伏,佛号的力量亦随之增强,此时,业力亦会随之改变,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烦恼罪业随内心妄想之水流动,当妄想之流水被调伏后,烦恼罪业亦会随之改变。故初学净土法门者,不容易做到无住,故强调依止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万德法具,依止阿弥陀佛,则会有种种功德。舍弃过去所有的自我名言分别心,完全依止一句佛号,则能破坏过去所有的烦恼罪业,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调伏种种的分别烦恼,种种的罪业亦会随之调伏改变。

  伍、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观法无我】

  ‧ “观法无我”对治“见”烦恼。

  ‧ “心”为能受用的我;“法” 我所受用的境界,亦为因缘所生。

  ‧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法之缘起;如来藏妙真如性周偏十法界(藏性周圆),由过去第八识善恶业之种子(业力),而起现形(本质相分),加上我们的分别心(分别辨),而正式受用种种不同的境界。例如吃饭,饭为业力所现,吃到口里,加入我们的分别心,心情好时,则觉得这口饭非常甜美,心情不好时,则觉得这口饭味道极差。故我们所受用的境界,为业力和分别心和合而生。如此的和合,不论苦乐,皆不离真如(法法全),真如不变而随缘。

  ‧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 舛:错误,乖违。

  ‧ 和合:《楞严经》:此一念心与境界,非和合,非不和合。若心与境界和合,则境界应在心中,不会消失,例如听见鸟叫,若心与境界和合,则鸟叫声应永在心中,不会消失;若心与境界不和合,如何能听见鸟叫声?故“非和合,非不和合”。

  ‧ 因缘:天台宗将万法分为理俱和事照二方面观察。二乘人过分强调因缘观(事照),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而往往忽略如来藏本俱之万法(性俱),不知缘生缘灭之中,尚有不生不灭之本性。故二乘人将三界之业力调伏之后,则无法再起作用,殊不知在不生不灭之本性之中,俱足无量功德。相反的,若过分强调自性本俱,而不从事照中创造因缘,亦有缺失。故楞严经中提出双遮,理俱和事照互相配合。

  ‧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的和合思想,及二乘人权巧之因缘思想,皆属戏论,应当排遣。必须了解,真如应理俱和事照互相配合。

  ‧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外道无智慧眼,看不清世间的真相,往往落入常见、断见,无法趋向涅槃。

  ‧ 外道之修行,不见诸法真实相,最多只到四禅八定,不出三界,无法趋向究竟涅槃。

  ‧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欲出三界,必须观察一切因缘之本性皆是毕竟空,妙有真空,一切境界,皆由各人六业力与分别心和合而生,无真实性,例如“水”,人见为水,鬼见为火,鱼见为房屋,天人见为塯璃。凡夫追求虚幻之境界,如同渴鹿追求阳焰(海市蜃楼,虚幻之相),永远无法满足。境界无自性,随顺因缘而变化,循业随心而生。

  ‧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十界的可乐、不可乐境界,皆无真实性,必须假借业力与分别心二种因缘才能存在。故蕅益大师劝勉我们:「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 金壁峰禅师:「若欲抓我金壁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铁链锁不得,休想抓我金壁峰」。

  ‧ 止静之十五分钟,前十分钟,必须先修止,心于佛号相续专一安住,此时处于无分别住,心中不可有名言,一心皈依,将这念心调到明静不动之境界,作为观的依止,之后再起观,观四念处,可随修一观,亦可修总相观。先观执着重者,所谓禽贼先禽王。

  ‧ 凡夫的烦恼,由串习而来,不会自然消失,必须对治,烦恼才会消失,就如地上有一堆垃圾,若不扫除,这堆垃圾不会自然消失。由于过去的串习,而产生诸多的爱、见烦恼,因此必须修四念处,对治爱、见烦恼。

  ‧ 观比止更为重要。“止”容易被破坏,欲界定,内之禅定是非常脆弱的,即使平时念佛念得很好,临命终时,内心仍易散乱;“观”则不同,经甚解而产生之抉择,一但建立,则不易被破坏,经“观”而产生无常无我之觉受,此种智慧不易退失,此觉受不易被破坏,对阿弥陀佛皈依之心,不易退失。故念佛人亦必须修止观,才能对治爱、见烦恼,否则爱、见烦恼只能暂时被佛号压住,并未根除。

  ‧ 爱、见烦恼由于无量劫不断地串习,非常坚固难破,故必须不断地、不厌其烦地重复修行,才能生起智慧,破坏爱、见烦恼。

  ‧ 必须先修止(念佛至明静不动),再修观,否则心过于散乱,无法起观。

  ‧ 小止观之二十五方便,即是修止观,对治爱、见烦恼。

  ‧ 小止观为明确的道次第,如何调身、调息、调心,进入正观,对冶魔境,治病,证果。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