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译:小诵经注 一、三皈依注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译:小诵经注 一、三皈依注

 

       (本书序论)

  我皈依佛。

  我皈依法。

  我皈依僧。

  第二次我皈依佛。

  第二次我皈依法。

  第二次我皈依僧。

  第三次我皈依佛。

  第三次我皈依法。

  第三次我皈依僧。1)

  【 11 】 (pg. 001) 〚 我 皈 依 佛 , 我 皈 依 法 , 我 皈 依 僧(Buddha§saraõ a§gacchà mi, Dhamma§saraõ a§gacchà mi, Saï gha§ saraõ a§ gacchà mi.)〛,这皈依的开示乃是诸小(圣典)2的开端。现在为了显示、分别、开显这(诸)小(圣典)的注释──〘阐明胜义〙的目的而作此说:

  〚礼敬了最上应礼敬的三宝,我将解释这〜诸小(圣典)〝的涵义。〜诸小(圣典)〝(非常的)深奥,有些是极难解释的,尤其像我这般在此教(法)中尚未觉悟者。

  然而直到今天,尚未破坏先前诸导师3的抉择,而且大师的九分教(法)4同样地还保留着。

  因此我想(立足于大师的九分)教法,以及依于古代(诸导师)的抉择而解说此义。

  由于对正法的诸多尊敬,而不是想要自我称赞,也不是为了轻毁他人,因此请专心地倾听!〛(确定《诸小﹙圣典﹚》﹙的范围﹚)

  此中(pg. 002), 对所说 的〚我 将 解释某些〜诸 小( 圣典)〝的涵义〛,我将先确定了〚诸小(圣典)〛(的范围)后,再解说其涵义。

  〚诸小(圣典)〛是〘小部〙的一部分,而〘小部〙是五部〔尼柯耶(nikà ya)〕的一部分。五部〔尼柯耶〕是指:〚长、中与相应,增支、及小部,这五部从法、从义都深奥。〛【12】

  此中,〘梵网经〙等三十四经为〘长部(Dãghanikà ya )〙;

  〘根本法门经〙等一百五十二经为〘中部(Majjhimanikà ya)〙;〘渡越瀑流经〙等七千七百六十二经为〘相应部(Sa§ yuttanikà ya)〙;〘心辫取经〙等九千五百五十 七 经为〘 增 支部 (Aï guttaranikà ya) 〙;〘 小 诵(经 ) 〙、〘法句 (经)〙、〘自 说(经 )〙、〘如是 语(经) 〙、〘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经)〙、〘佛种姓(经)〙、〘所行藏〙,(及)除了〘律藏(Vinayapiñaka) 〔 维 那 亚 藏 〕 〙 、 〘 阿 毗 达 摩 藏(Abhidhammapiñaka)〙、四部〔尼柯耶〕外,其余的佛语为〘小部(Khuddakanikà ya)〙5。

  为什么这称为〚〘小部〙〛呢?由于诸多小法蕴的群聚与住处,所以群聚与住处称为〚部〔尼柯耶〕〛。如说:

  〚诸比库〔bhikkhu〕,我不见有其它一部类如此多元性,诸比库,就像这畜生趣的生物一样。6〛的例子是从(佛)教而来的;而〚波尼咖(poõ iki)尼柯耶、七咖利咖(cikkhallika)尼柯耶〛如此等(的例子)则是从(教外的)世间而说的。(本书)即是为了显示、分别、开显这系属于经藏,〘小部〙一部份的〚诸小(圣典)〛之涵义的目的。

  该〚诸小(圣典)〛是由〘皈依〙、〘学处〙、〘三十二行相〙、〘问童子文〙、〘吉祥经〙、〘宝经〙、〘墙外经〙、〘伏藏经〙、〘慈经〙所构成九部分的〘小诵(Khuddakapà ñha)〙为初,(而这样的次序,乃是)诸导师辗转传诵的方式[语道],而不是佛陀所开示的(次序)。

  在世尊所开示的:

  〚经多生轮回,流转中寻找,

  未见造屋者,再再受生苦。【13】

  见你了(pg. 003)造屋者,你将不再造屋,

  你一切栋梁坏,屋顶已经摧毁;

  我心已达无为,已证灭尽诸爱。7〛

  这两首偈颂是所有〔一切〕佛语当中(世尊)最先(说出)的;然而这(两首偈颂)只是(世尊)由心诵出,而非由语词说出。

  但在:

  〚热诚静虑婆罗门8,当诸法显现之时,灭其一切诸疑惑,他知那有因之法。9〛这首偈颂则是(世尊)最初用语词诵出的(佛语)。因此,我将开始解释这始于〚诸小(圣典)〛的这(〘小诵经〙)之九个部分。

  (净化因缘)

  以此为初:〚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这是解释该义方法的本母:

  〚由谁、何处、何时、为什么说三皈依?

  不是(世尊)最先说的(三皈依),为什么在此最先说呢?

  在此如此净化了因缘后,从此之后:解说佛陀、皈依以及(皈依)者。

  我们阐 明破、未破、果,以及所 应行( 皈依的 对象);

  〜皈依法〝等二种,也是依此所知的方法。

  与说明确定次第的原因,并以譬喻来阐明三皈依。〛

  此中,在第一首偈颂有:〚这三皈依由谁所说?何处说?何时说?为什么说?【14】如来所未最先说的(三皈依),为什么在此最先说呢?〛五个问题,这些(pg. 004)问题的回答为:

  〚由谁所说?〛:由世尊所说,而不是由弟子、仙人(isi)或诸天(所说)。

  〚何处(说的)?〛:在巴拉纳西(Bà rà õ asã)仙人降(处)的鹿(野)苑(开示的)。

  〚何时(说的)?〛:当亚沙(Yasa-呀萨)尊者和(他的)朋友(证)得了阿拉汉,(当时世间共)有六十一位阿拉汉,为了世间众人的利益而说法时,(在那时候开示的)。10

  〚为什么(说的)?〛:为了(使令)出家和受具足戒。如说:〚再者,诸比库,应当如此使令出家、使令受具足戒:首先,令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衣,令上衣偏袒一肩,礼诸比库足,提着脚跟而坐〔蹲踞〕,合掌后,应(对受戒者如此)说:〜你如此说:``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11〛

  〚为什么在此最先说呢?〛:当知:当这大师的九分教(法)以三藏而摄益后,(再)取先前诸导师(à cariya)的传诵方式[语道(và canà magga)]。由于这种(传诵)方式[道],使得天(与)人成为在家居士[伍巴萨咖(upà saka)]或出家而进入(佛)教,所以使进入教(法)的(此传诵)方式[道]──〘小诵〙,在此最先说出。

  已作因缘的净化了。

  (解释三皈依)

  (解说佛陀)

  现在,对所说的:「解说佛陀、归依以及(归依)者」(的解说如下:「归依的对象﹙sara?a﹚」)-此中,「佛陀(Buddha)」乃能体证、遍修一切法无障碍智相、无上解脱(五)蕴相续所施设的执取之差别有情,或者能成为一切知智足处[近因]、现观(圣)谛所施设的执取(之差别有情)。如说:「『佛陀』──(pg. 005)世尊自成、无师,对先前未曾听闻法,自己已觉悟(圣)谛,并于此获得一切知性,及于诸力自在。」到此乃是从义上解说佛陀。

  若从文字,当知「『已觉悟者』为佛陀;『令觉悟者』为佛陀」如此等方式。然而这所说的「佛陀」,佛陀是什么涵义呢?「『已觉悟诸(圣)谛者』为佛陀;『令人们觉悟者』为佛陀;以一切知性者为佛陀;以已见一切者为佛陀;以无其他引导者为佛陀;以萌【15】发者为佛陀;以漏尽而称为佛陀;以无随烦恼而称为佛陀;『一向离贪者』为佛陀;『一向离瞋者』为佛陀;『一向离痴者』为佛陀;『一向无烦恼者』为佛陀;『已达一趣向道者』为佛陀;『已(独)一自觉无上正自觉者』为佛陀;『已破除未觉而获得觉悟者』为佛陀;所谓『佛陀』之名,非由母亲,非由父亲所取(,非由兄弟所取,非由姊妹所取,非由朋友、同伴所取,非由亲戚、血亲所取,非由沙门、婆罗门所取,非由诸天所取),乃是究竟解脱的诸佛、诸世尊在菩提树下,当他们获得、证知一切知智的同时所施设的为『佛陀』。」

  而且,在此就如世间在得达[世袭;了知]时称为「得达[世袭;了知者]者」;同样地,「已觉悟诸(圣)谛者」为佛陀。就如(世间)使叶干枯的风称为「叶枯者」;同样地,「令人们觉悟者」为佛陀。「以一切知性者为佛陀」──是指以有觉悟一切法的能力而觉悟者,所以称为「佛陀」。「以已见一切者为佛陀」──是指以有使觉悟一切法的能力而觉悟,所以称为「佛陀」。「以无其他引导者为佛陀」──是指非由他人令觉悟,而只是由自己觉悟的,所以称为「佛陀」。「以萌发者为佛陀」是指种种功德萌发,犹如莲花之开花一般,所以称为「佛陀」。「以漏尽而称为佛陀」──犹如觉醒的男子,由于(pg. 006)舍断了疲惫的心而息灭了睡眠一般;同样地,以如此等其已灭尽一切烦恼睡眠而觉醒者,因此称为「佛陀」。「已达一趣向道者为佛陀」──这种说法乃是为了显示其所往趣的方法,即是为了觉悟的目的,犹如已到达道路(终点)的男子称为到达者;同样地,已达一趣向道者也称为「佛陀」。「已(独)一自觉无上正自觉者为佛陀」──什么是非由他人使令觉悟故为佛陀呢?只是由自己已自觉悟无上正自觉,所以称为「佛陀」。【16】「已破除未觉而获得觉悟者为佛陀」──由语词的方式为「菩提(buddhi)、菩当(buddha)、鉢多(bodho)」,而这就像从青、红特质相应的称为青布、红布一般;同样地,为了令知而说:「与觉悟之德相应者为佛陀」。从此之后(的句子):「『佛陀』之名非由……」如此等乃就为了令觉悟的目的,而此(施设)是随行于该义的施设而说的。当知一切文句与佛陀相关的字,乃是以同样的方式而能成就其义。这是从文字来解说佛陀。

  (解说归依与归依者的)

  现在,在归依等,(归依处﹙sara?a﹚)-就如「它杀」为归依(处),即「已归依者由其归依而杀害、破坏、除去、消灭(其)怖畏、战栗、痛苦、恶趣、烦恼」之义。

  或者,由他转起利益与遮止不利而杀害诸有情的怖畏为「佛陀」;由令渡过(三)有(bhava)的沙漠以及给与安稳为「法」;以少有所作(如给与布施、供养、恭敬的机会)而得大果的原因为「僧」。所以由此方法三宝为「归依(处)」。

  (归依﹙sara?agamana﹚)-由该净信、该尊重那(三宝)而灭除烦恼,转起那依怙的行相,或不由他人之缘所生起的心为「归依」。

  (归依者(gamaka))-具备(生起)该(心)的有情(为「归依者」),而他行该归依,即以上述方式心生起:「这(三宝)是我的归依,这是(我的)依怙」,如此导入的涵义。

  以及有些(归依者)在入(归依)之时,如塔帕士(Tapassu)、跋利咖(Bhallika)等一样地受持:「尊者,我们归依世尊及法,愿世尊忆持我们(pg. 007)为在家居士[伍巴萨咖]。」或者像马哈咖沙巴(Mahkassapa-大迦叶)等以入为弟子的情况一样(说):「尊者,世尊是我的导师(satth),我是(世尊的)弟子。」或者像梵寿(Brahmyu)等的倾向一样:「在如此说时,梵寿婆罗门从座而起,上衣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以自说说出三遍:『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礼敬……略……【17】觉者。』」

  或者如致力于业处的(禅修者)一样,把自己奉献(给三宝);或者如圣人一般,已断了归依的杂染。如此以各种方式从(所缘)境和作用而入(归依)。

  这是归依与(归依)者的解说。

  (阐明破、未破及果)

  现在,接着对所说的「我们阐明破、未破、果,以及所应行(归依的对象)」,(以下)这是对破等的阐明:(破)-已如此归依的人有两种破(其归依):有罪的与无罪的。死亡是无罪的(破其归依);有罪的(破其归依)为采用所说的(归依)方式对待(佛陀以外)其他的导师;以及采用所说的(归依)方式(其程序)颠倒了,而这两种(破其归依)只会发生在诸凡夫上。

  (杂染)-由于对佛陀诸德生起无智、怀疑、邪智,以及生起不恭敬等而使他们的归依成为杂染。然而诸圣人的归依只有不破和没有杂染的归依,如说:「这是不可能、不会发生的,凡见成就的人可能指出其他人为导师。」对于诸凡夫,只要他们的归依还没有达到破,他们的归依就未破。

  (果)-有罪地破了他们的归依,以及(其归依)是有杂染的,则有不可爱的果;无罪(地破了他们的归依,因为)没有异熟〔果报〕,所以没有果。而未破(归依)的结果,只会给与可意的果,如说:

  「凡已(pg. 008)归依佛陀者,将不会投生苦界;

  在舍弃人身之后,他们将圆成天身。」

  在这当中,「已归依的(圣者),由于已断了归依的杂染,所以他们将不会往趣苦界;而其他的归依者,则(可能)往趣(苦界)。」当知这是此偈颂的意趣。

  到此乃是破、未破,和果的阐明。

  (解说所应行归依的对象)

  在所应行(gaman?ya)(归依的对象),(反对者)责难说:「我归依佛(Buddha sara?a gacchmi)」,在此凡归依佛者,假如他前往佛或归依,则在一语句(叙述)两处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假如以去[往趣(gamana)]的动词有两个受词,犹如假如用「他带羊(去)村」等一般,诸文法家是不想要有两个被动受词的,只有「他去【18】东方,他去西方」等才有意义。

  (答):并非(如此)。同一使役动词的状态并不是佛(和)归依(两字)的意趣。假如在同一使役动词的状态有他们(佛和归依两字)的意趣,则丧失[击破]其心者,也会有在前往佛陀之时,而成已归依。因此,当已行归依者,他只是向那殊胜的「佛陀」。

  (问):虽然如此,然而「此归依安稳,此归依最上」之语,难道不是同一使役动词性吗?

  (答):并非(如此),这里只是该状态而已。在此,同一使役动词状态的意趣,只在偈颂的(一)行:「归依了这佛等三宝,称为破除怖畏,其归依的情况是无例外地安稳归依与最上归依。」然而,若有在余处与往趣相结合,则其归依不足以成就,所以并非此意趣。(因此你的责难)并未得逞。

  (问):在「得由此(pg. 009)归依,解脱一切苦」,这里(文中)与往趣相结合而归依成就,(难道不是)同一使役动词性吗?

  (答):并非(如此),也还是在之前所说过失的范围。即使在这当中有同一使役动词的状态,即使已击破心者,在来归依了佛、法、僧,他将解脱一切苦。如此只是在先前所说过失的范围,我们的义理并没有过失,所以这个(责难)并未得逞。

  就如:「阿难达,凡来到(像)我(这样)善友者,(遭受)生法的有情他们(将)从生解脱。」这里是指藉由(像)世尊(这样)善友的威力而解脱时,所以说:「来到……善友……解脱。」这里也是如此,当藉由归依佛、法、僧的威力而解脱时,而说:「得由此归依,解脱一切苦。」当知如此是这里的意趣。

  即使如此,一切方式的所应行性,既不是与佛陀结合,也不是与归依结合,也不是与(佛陀与归依)两者(结合)。以及希望:「我去(归依)」为所说的归依者其所应行(归依的对象),从那所应说与此处相「结合」,因此而说,此处只是以佛陀为应行(归依)的对象。为了显示去归依的行相之义,归依之词为:「我『归依佛』,这是(我的)依怙,破除痛苦和给与【19】利益者。」以此意趣:「我前往、奉侍、亲近、尊敬此三宝。或者我如此了知,我(如此)觉知。」由于举凡字根有「去(gati)」的涵义,它们也有「觉(buddhi) 」的涵义。

  (问):(在此并)没有附加「如是(iti)」的字,那是适当的吗?

  (答)并非如此,在那里是有的。

  (问):假如那里有「如是(iti)」之义,如在:「他如实了知『色无常、色无常』」如此等有「如此(iti)」的字一样,应有「如此(iti)」的字相结合,然而并没有结合「如此(iti)」的字,因此并不合逻辑?

  (答)并非如此。为什么呢?是含有该义的。如在:「凡已归依佛、法及僧者」如此等,这里也(当)有「如此(iti)」之字义存在,但现在并没有「如此(iti)」之字在一切处结合。就如对「如此(iti)」之字相结合,应以(「如此iti」之字)未结合之义而令知,以及在其它如此种类(也是如此),因此那是没有过失的。

  在「诸比库,我允许以三归依出家」等只是归依为所应行(的对象)。

  (问):如前所说的:「归依之语乃是为了显示往趣的行相」,这也没有与「如此(iti)」的字相结合?

  (答)并(pg. 010)非如此,是有相结合的。为什么呢?只在该义存在,此中实有该义存在。就如前面(所说)的一样,当知即使未结合,也是有结合的。

  其他方式则为之前所说过失的范围,因此只当取随所教导的。这是所应行(归依对象)的解说。

  (解说归依法及僧)

  现在,对所说的:「『归依法』等二种,也是依此所知的方法。」在那里所说的:「我归依佛」,以及在那里所解释的方式,当知在「我归依法,我归依僧」这两句也是(同样的方式)。

  在这当中,法(与)僧只有义和字的解说与(佛)不同,其余的则与所说的相同。因此,这里我们只就不同的部分做解说。

  (法﹙Dhamma﹚)-有一(种说法):「法为道、果(与)涅槃。」

  我们容许:「已修的道及已证知的涅槃,由保持不堕苦界,给与最上安稳,以及离贪的道,只在此涵义为法。」

  这里,我们取《最上净信经(Aggapasda Sutta)》为例来说:「诸比库,只要诸法是有为的,八圣道分可说是它们当中最上的,」【20】如此等。

  (僧﹙Sa?gha﹚)-具备四种圣道、四沙门果、住定的蕴相续之人的团体为僧,(他们)是由见(和)戒所组成的群体。而且世尊也这么说:「阿难达,你认为如何?凡我所证知而说的法,这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阿难达,即使才两位比库,你见到对这些法有不同的主张吗?」

  这实是指胜义僧是所应行「归依的(对象)」,而且在诸经里也说:「应受供养、应受招待、应受布施、应受合掌,是世间的无上福田。」(pg. 011)

  这位已归依者对其他(个别的)比库僧、比库尼僧、以佛陀为首的比库僧,或者以分为四群(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等(的僧团),乃至一人在世尊(的教)说中而出家的通俗僧行礼敬等,其归依既没有破,也没有杂染。此是这里的不同。

  这(僧)和第二(法)归依的破、未破等其余规定的解说,当知只是如前所说的方式。到此乃是对「『归依法』等二(种)也是此所知的方法」的解释。

  (说明确定次地的原因)

  现在,对「与说明确定次第的原因」。这里由:「一切有情之上首」,所以佛陀为三归依一词之初;由(佛陀)他为根源,由他所教导,所以其次为法;那法的保持与奉行者,所以最后为僧。或者以促成一切有情利益者,所以佛为初;由他为起源而带给一切有情利益性,所以其次为法;由为体证利益的实践者与已体证利益者,所以最后为僧。在确定了归依的情况后,即已阐明了:「与说明确定次第的原因」。

  (以譬喻来阐明)

  现在当解说上面所说的「并以譬喻来阐明三归【21】依」。此中,佛如满月;他所演说的法如月亮所散发的光辉;僧如由满月光辉在世间所生的喜悦者。佛如刚升起的太阳;所演说的法如那光芒之网;僧如由那光芒破除黑暗的世间。佛如燃烧丛林的人;法如燃烧丛林之火,燃烧烦恼丛林;僧如烧了丛林的那块土地,成了农田,由燃烧了烦恼而成为福田。佛如大乌云;法如雨水;僧如在乡间由下雨而止息的灰尘,止息了烦恼尘。佛如(pg. 012)善调御师;正法如调伏骏马的方法;僧如已善调伏的骏马之团体。佛如外科医生,拔出一切见箭;法如拔除箭的方法;僧如已取出箭的人,拔除了见箭。佛如眼科医生,切开愚痴的白内障;法如切除白内障的方法;僧如已切除白内障而眼明净的人,切除了愚痴的白内障,拥有明净的智眼。佛如善巧的医生,能医治有随眠烦恼的病;法如正确应用的药;僧如由使用药而善治愈了疾病的众人,善治愈了烦恼病的随眠。或者佛如善指导者;法如善道,(能到达)安稳的目的地;僧如已行道者,到达了安稳的目的地。佛如善巧的船师;法如船;僧如成功到达彼岸的人。佛如喜马拉雅山[雪山(himav)];法如由那(山)所生的草药;僧如由服药而无病的人。佛如施财者;法如财宝;僧如随其所欲地获得了财宝的人,正确地获得了圣财。佛如示[指出]【22】伏藏者;法如伏藏;僧如获得伏藏的人。再者,佛如能给与无畏的稳健男子;法如无畏;僧如成就无畏的人,究竟成就无畏。佛如(给与)安稳者;法如安稳;僧如安稳的人。佛如善友;法如利益的教示;僧如依照那利益的教示而到达一切处的人。佛如宝矿地;法如财宝的精髓;僧如受用财宝精髓的人。佛如为王子洗浴者;法如洗头水;僧如已善洗浴的王子众,沐浴了正法水。佛如装饰品的制造者;法如装饰品;僧如经装饰的王子众,以正法而庄严。佛如旃檀(candana)树;法如由该(树)所生的香;僧如由受用旃檀而寂静热恼的人,由受用正法而寂静了热恼。佛如给与法遗产者;正法如遗产;僧如继承遗产的儿子众,继承正法的遗产。佛如(pg. 013)已开的莲花;法如由该(花)所生的蜜;僧如享用那(蜜)的蜂群。如此为「并以譬喻来阐明三归依」。到此乃先前的:「由谁、何处、何时、为什么说三归依?」等,为了解释该义所列出的四偈方法本母,该义已经阐明了。《小诵经》的注释-《阐明胜义》《三归依》的解释已结束

  II学处注 1. 我受持离杀生学处。

  2. 我受持离不与取学处。

  3.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

  4. 我受持离虚诳语学处。

  5. 我受持离(饮)放逸原因的谷物酒、花果酒(和)酒精学处。

  6. 我受持离非时食学处。

  7. 我受持离观(听)跳舞、歌唱、音乐、表演学处。

  8. 我受持离戴持、涂抹、庄严原因的花鬘、涂香、香学处。

  9. 我受持离(坐卧)高、大坐卧具学处。

  10. 我受持离接受金银(钱)学处。)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