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讲记 第一篇 毗婆舍那讲记(4)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7日
来源:   作者:马哈希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讲记 第一篇 毗婆舍那讲记(4)

 

  超越悲泣

  当丈夫、儿子等至亲不幸亡故时,有些人会极度忧愁乃至无法停止「悲泣」(parideva)。在这情况下,如果能精勤修习四念处的话,几天之内[65]他们就能大大地免除悲泣之苦。循此,若能持续地修习四念处,总有一天将会彻底去除悲泣之苦。所以說,四念处也是超越悲泣的唯一之道。

  灭除身苦与忧恼

  身苦(dukkha),可能会自行生起,也可能因他人的攻击伤害而生起。此外,身苦也可能因日晒、火烧而生起。无論如何,身苦总是不适而难受的,没有人会想遭受这种苦。「忧恼」(domanassa),则是因不幸所引起的心苦,属於不善法。一切眾生都受制於身苦与心苦,倘能去除此二者,就能拥有终生的快樂与安详的生活。相信每个人都会想从身苦与忧恼中解脱出來,若人希求这样的解脱,他只需要依循念处之道。[66]事实上,其他的解脱道路并不存在。

  即便身体不受身苦之扰,如果心不安寧,还是有苦。譬如,有所求而不能遂意时,就会有焦虑、心苦的產生。又如,儿女因車祸或溺水而丧生,这類的不幸,会让原本无忧无愁、快樂适意的心,立刻陷入忧愁与悲伤。24 “ñātivyasana"[亲人的损减],意即亲人死亡所引发的心苦。“bhogavyasana"[财的损减],即因自然灾害、盗贼等使得财富减少,而引发的心苦。“rogavyasana"[病的损减],如慢性病或癌症等难以痊癒的疾病,也会引生心苦。

  对 重 视 戒 律 (sīla) 的 人 特 别 是 僧 眾 而 言 ,“sīla-vyasana",即「戒的损减」(犯戒),会引发后悔、深刻的不安。“diṭṭhivyasana",即「正見的损减」,是指本來信受[67]「业自作正見」,承认业力法则、生死輪迴等理念的人,后來转而信受无因无果、死后无再生,或死后一切断灭的邪見。在他仍相信这些错误見解之时,他会感到满足,没有任何不安,甚至可能会试著去宣扬他新接受的信仰。或许要等到他臨终之际,可怕的「趣相」现前时,他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投生到鬼道(peta)或地狱道(niraya)时,他就会了解相信邪見的错误。那时,他将认知到否认业果、死后再生的道理,是错误的,因為藉由亲身的经歷,他知道自己必须承受因过去不善业所招致的「苦趣」之苦。这时候,他会懊悔自己的愚痴,感叹自己竟会捨弃正見、接受邪見。[68]如此,悔恨与悲伤会折磨著他。

  佛世时曾有兩个人,一个仿效狗的行為、一个学习牛的生活习性。佛陀告诉他们,这种效仿动物的行為,会让人投生為狗或其他畜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兩人感到相当震惊与不安,為自己的蒙昧愚痴,哭泣不已。 25此外,还有一位舞者,本來以為凭藉著自己出神入化的表演,将來会生到「欢喜天」(pahāsa-deva),26当佛陀為她解释,[增长人们贪瞋痴的]歌舞表演只会让人投生苦趣,那时她才了解自己向來所信受的理念竟是错误的邪見,而為自己的愚昧,懊恼悲泣。上述这些情形都是因「見的减损」,而引生的心苦。同样的,灭除这种苦的唯一方法,是四念处。

  四念处,也是证得「圣道」、体验「涅槃」的唯一之道。[69]证得「圣道」之后,「圣果」立刻生起。

  如缅甸语常用的表达 兩者可以缀合成一个词——,「道果」。再者,证得圣道、圣果之时,即会带來涅槃的体验,因此,「圣道」、「圣果」及「涅槃」也可缀合為一个复合词——「道果涅槃」。

  佛教徒在每次行善之后,往往都会作迴向,祈愿所做的善行能成為自己证得「道果涅槃」(maggaphala-nibbāna)的助缘。就某些人而言,这种迴向祈愿是真诚心愿的表达;但对某些人來說,也许只是在效仿师长或长老的举止,或者只是在依循传统的仪式而已。如此,若将迴向视為例行公事而非出自真心,就不可122 经》。

  能帮助我们迅速成就解脱的目的。重要的是,要了解輪迴的过患,并真诚、坚决地希望作证涅槃。輪迴的过患,包含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眾生在每一期生命裡,皆因它们而受苦。[70]当逆境促使以前所造作的不善业的果报现前时,眾生往往就会堕入「惡趣」,歷经极度的痛苦与不幸,这些苦难只有在证得涅槃时才有办法结束。因此,我们必须观察、了知輪迴的过患、苦难,发愿并精勤努力,以便证得涅槃,止灭一切的苦。

  就一般人來說,也许今生还不能现证涅槃。但是,发愿与所做的精勤努力,能确保來生拥有一个有助於作证涅槃的环境——投生到人间,且有机会听闻佛法并予以实践,透过这样的实践之后,将可证得「道果涅槃」。於此,再强调一次,证得道果涅槃的唯一方法,就是四念处修行。如果现在就开始修行四念处的话,於此生作证涅槃,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想要儘快成就的人,不应只满足於发愿而已,必须现在就开始修行四念处。

  -这就是何以佛陀会說,為了去除「有身見」,禪修者应该儘快付諸努力,正念观照当下生起的身、受、心、法的原因所在。

  依念处而修行

  已证得「禪那」的人,在修习四念处时可以进入「禪那」,从禪那出定后,立即观照禪那心及其相应「心所」,如「寻」(vitakka)等;[72]接著,应正念观照一切显著的「杂多行」(即:各式各样的行法)(pakiṇṇakasaṅkhāra),如触、听、見等身心现象。

  持续观察杂多行之后,若感到疲累,禪修者可再次进入禪那之中,藉此消除疲倦后,禪修者应再从禪那出定,正念观照刚刚的禪那心,接著并继续观照当下生起的杂多行法。若疲累又出现,可再进入禪那消除疲勞。如此,进入禪那定与观照杂多行法,可以持续地交替进行,直到「禪那正見」与「禪那定」逐渐增强并完全克服了疲累。27之后,禪修者即能持续以正念观照杂多行法,而不需进入禪那休息。[73]

  未得禪那者如何修习毗婆舍那

  《清净道論》中载有,未得禪那的禪修者如何先依正念來观照「四界」(dhātu),以便开始修习「毗婆舍那」。《念处经》裡,也教导禪修者应正念观照身体的移动与姿势,如說:“gacchanto vā ‘gacchāmī’tipajānāti",这是在描述禪修者可专注於行走时变得显著的「风界」(vāyo-dhātu),以培养正念。其实,人们无論何时,必定处在行、住、坐、卧四威仪的任一种之中。就此,佛陀說:“puna caparaṃ, bhikkhave,bhikkhu gacchanto vā ‘gacchāmī’ti pajānāti.",意思是:「諸比丘!另一种正念观察的方法是,在行走(移动步伐)的时候,正念观照行走的威仪(iriyāpatha)」。所以,行走时,禪修者应对行走保持正念、正知[74];同样的,在站立时,应对站立的姿势保持正念、正知;躺著时,也必须正知自己正躺著。佛陀还說,禪修者不仅必须对此四威仪保持正念、正知,也应对每个威仪姿势的细节,保持正念、正知。以坐姿而言,正念观照的范围包括「坐」的威仪姿势、头部的姿态如抬仰或垂下,以及随著呼吸而现起的腹部起伏。

  毗婆舍那修行的準备

  刚开始投入禪修时,大多數的禪修者是採用坐姿來修习毗婆舍那。就此,佛陀曾教导禪修者以盘腿端坐的坐姿來修习。有三种盘腿坐(pallaṅkaṃ ābhujati)的方式:[75]

  (1) 如佛像那样[双盘]。

  (2) 小腿前后平放或交叉,膝盖外张[散盘]。

  (3) 坐在小腿上,大腿、膝盖弯曲併拢。即缅甸女眾的传统坐姿。

  禪修者可随个人喜好,选择上述坐姿的其中一种。选择的重要指标是确保所採用的坐姿,能让毗婆舍那修行的时间维持长久,因為若能长时地修习毗婆舍那,全然不移动、不改变姿势,就易於得「定」(samādhi)。如果禪修者是在证得「禪那」之后才修「毗婆舍那」,将会较容易证得「毗婆舍那智」。一开始就直接修行毗婆舍那的人,则需要更大的努力以便获得定力,[76]因此,培养长时间修习毗婆舍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佛陀也教导,盘腿而坐时应保持上半身挺直。若弯腰驼背,就是身精进的懈怠,如此会令禪修者难以获得定力。因此,上半身必须保持挺直,如此有助於我们的正念观察。上半身保持挺直之后,必须将正念导向禪修的所缘,譬如,若是修习出入息念,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持续地念住鼻息的出入。

  身随观念处的修习

  禪修者盘腿而坐,修习毗婆舍那时,可以从正念观照身体明显的色法开始。[77]只要身体仍维持坐姿,禪修者便可藉由正知身体的坐姿來培养正念。不过,长时地专注在坐姿这单一所缘上,并不需要特别的专注力,如此容易產生昏沉、怠惰。因此我们教导禪修者念住腹部,正念观照当下发生的腹部起伏移动。实际上,至今已有许多人依循这样的身随观念处的教导來修行,从而获得佛法的真实智慧。

  所以,我们教导禪修者应正念观照腹部。在正念观照中,他将会观察到每当吸气时,腹部便上升——这是因為腹内张力与推力增加的缘故,同时也是「风界」(vāyo-dhātu)特质的显现;他也会观察到,每当呼气时,腹部便下降——这是张力减少的结果,同时也是风界特质消失的呈现。[78]当腹部上升时,禪修者应当正知这上升的过程,并在心中予以标记;同样的,当腹部下降时,禪修者必须正知这下降的过程,并在心中予以标记。此乃根据佛陀所教导的观照「行威仪」的方式:「行走时,知道『在行走』。」注释书為了說明(经中解释「威仪的观照」时所用的)「在行走」这日常用语,乃是意指禪修者藉由念处觉知了「想走的动机」与「风界的特质」,而作如此注释:Gacchāmīti cittaṃ uppajjati, taṃ vāyaṃ janeti.这句巴利注释文的意思是:想要行走的动机首先於心中生起,这个动机(或說「心」(citta)),引生风界特质的显现28。[79]就此而言,修习毗婆舍那的禪修者,能亲身体验佛典中所描述的这些事实。

  所以,在腹部上升时,必须观照上升的移动,并於心中做标记;同样的,腹部下降时,必须观照腹部下降的移动并做标记。标记时,重要的并不是使用什麼字句语词,而是要念住当下生起的现象,了知所观察的现象的本质。再者,观照腹部上升时,我们的正念必须持续,从腹部一开始上升直到结束,正念都不应间断。当「定力」增强之时,紧、推、移动等特质,会自行变得明显可辨。若採取坐姿,保持身体不动[80],腹部的起伏可說是最為明显的。总之,禪修者必须不间断地以正念观照腹部的起伏移动。当上升结束时下降便开始,当下降结束时上升便开始。正念与正念之间必须相续无间,不应有所中断。

  低头时,禪修者应该注意、正知低头的动作;抬头时,也同样必须注意、正知这些移动。此外,无論是弯曲或伸直,当这些动作生起时即应立刻观照它们。如果打算从坐姿换成立姿之际,同样必须在心中做标记,并明觉起立的整个过程,此时,禪修者应以正念持续观照身体变轻、肢体逐渐伸展的过程,从开始移动一直到立姿完成。立姿确立后,即在心中做标记,正知自己正在「站立」,[81]这时候,禪修者会了知身体有紧的感受,此乃风界特质的显现。同样的,从站姿换成要开始行走时,禪修者必须正知自己要行走;乃至行走时,将正念放在交替的脚步,观照左脚、右脚的步伐移动——此时,正念必须跟随步伐的整个过程,从脚的提起、推出到放下。观察脚步移动的恰当方式是,每个步伐应含有三个观察点:(1) 脚的提起;(2) 脚的推出;以及(3) 脚的放下。当定力增强时,禪修者即能辨别:「脚的提起」与「了知提起的心」、「脚的推出」与「了知推出的心」、「脚的放下」与「了知放下的心」。这就是辨别「色法」(rūpa,身体现象)与「名法」(nāma,心理现象)的智慧。[82]

  当定力更强时,禪修者也会观察到想走的意欲、动机,此吻合先前曾引用的巴利注释:“gacchāmīticittaṃ uppajjati, taṃ vāyaṃ janeti"。这样的了知,源自修习身随观念处时的亲身体验,而非从经教的学习中所得的二手知識。未修习毗婆舍那的人,不会具有这种智慧。若要证明此事,可以试著动一下食指,看看自己是否能观察得到,在心中先行生起的想要移动食指的「动机」、「意欲」。我们也许能理解,令食指移动的动机会先行生起,但是我们却无从得知,这个动机如何生起。我们也可能理解,因為心中先有动机的生起,才有抬头、低头等的动作產生,不过我们并不知道,驱使著这些动作的动机,是如何生起的。

  相对的,就一个持续修习正念的禪修者而言,只要他的身体有任何动作,他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想要移动身体的动机。如此透过实际的体验,禪修者获得直接亲证的智慧:想移动的动机先行生起,这个动机引生身体的移动(vāyo-rūpa,风界色)。再者,随著亲证智逐渐地扩展而广為运用时,禪修者了知,风界色遍满全身,此风界色依循心的指示,引发向前的移动或向后的移动。进一步的,当定、慧更增长时,禪修者会观察到,每一个动机,以及变换姿势、肢体移动时所包含的每个动作,并不会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只会随著每次肢体移动的结束而消逝。这清楚地证明,一切皆无常,并没有一个「我」(atta)在移动。如此,禪修者亲自了知[84],移动或更换姿势的过程,乃是想要移动的「心」——或者姑且称之為「动机」、「意欲」——与相对应的「色」所组成。

  在修得此亲证智之前,凡夫的想法通常是:「因為我想走,所以我走」、「因為我想站,所以我站」、「因為我想坐下,所以我坐下」、「因為我想弯曲,所以我弯曲」 「因為我想伸直,所以我伸直」 「是、、我想走,也是我在走」、「是我想站,也是我在站」、「是我想坐下,也是我在坐下」、「是我想弯曲、伸直,也是我在弯曲或伸直」…。大抵而言,凡夫总是怀有諸如此類关於「我」与「常」的邪見。然而,禪修者藉由正念观照身体的移动、威仪而获得毗婆舍那智,在正念观照想走的心与行走之际所包括的色法时,他会清楚地了知,心(citta)与色(rūpa)个别地在不同的时间点,不断地生灭。[85]

  法具有可亲見的性质

  佛陀曾說,他所宣說的法具有“sandiṭṭhika"[可亲見]29的性质。此乃意指,精勤实践佛法的人必然能够获得亲证的、直接的智慧。而我们所弘传的,也就是这样的「佛法」(dhamma)。任何人只要努力实践,都能够亲证这个法。总之,向大眾宣讲开示的目的,是想提供大家毗婆舍那的修习方法。信受此法并依法修习毗婆舍那的人,将亲身体验、了知:存在的只是名、色之聚集而已!一切的现象都是无常的(anicca)、苦的(dukkha)、无我的(anatta)!若人获得这样的智慧,便将成為「佛法具有“sandiṭṭhika"性质」的一个例证。换言之,“sandiṭṭhika"的性质,保证若人依法修习毗婆舍那,必定可获得直接亲证的智慧。[86]

  依於正精进來修习毗婆舍那的人,必能获得直接亲证的智慧;反之,如果缺乏正精进,就不会有那样的成果。所以說,如果在一开始就缺乏精进,终而导致修行毫无成果,对此我们也无可奈何。总之,只有实际精勤修行,才能获得期望中的成果。來到我们禪修中心的禪修者之中,那些老实遵循禪师的指导而精勤修习四念处的人,很多已证得直接亲证的智慧;相对的,那些未正确依循教导的人终将无法見到真实的法。后者之中,有少數人可能会误以為:因為自己无法证得亲证的智慧,所以别人也不可能证得;乃至,他们会对此做出负面的评論。然而应知道,未能获得亲证的智慧,可能是由於修行不力或方法不正确使然。对於这种由於修行不足或不正确而导致的失败,我们也莫可奈何。

  佛陀曾說:禪修者必须以正精勤(sammappadhāna)亲身修习四念处,[87]佛陀只能给予教导;任何修习念处的人,将可从烦恼与輪迴解脱。 30如此,修习毗婆舍那的人将能证得直接亲证的智慧,并从輪迴解脱。对於那些不修习的人,佛陀也无法将他亲证的智慧,直接赠予他们。至此,我们已提供关於「身随观念处」的充分讯息。接下來,在說明「受随观念处」之前,要跟大家先讲述与「身随观念处」有密切关系的「心随观念处」。

  心随观念处的修习

  致力观照身体的移动与姿势,如腹部的起伏与坐姿等等之际,观照的心,容易分心去注意其他地方。在刚开始禪修的时候,往往无法避免这种情形。禪修者虽然身在禪修中心,[88]尝试以正念观照著身体的移动与姿势,他仍可能会分心,譬如想像著与某人会面等等。只要諸如此類的妄想生起,禪修者就必须观照这妄想。总之,心中生起了某念头,即必须予以观照。若想像自己在行走,要观照它;若想像到达了某处,也要观照这个到达某处的妄想;若心中出现某种期望、欲求或瞋心,这些都必须予以正念观照。如此持续观照之后,禪修者将能觉察且真正了知念头、想像等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开始,禪修者可能不知道心会这样游移不定,只有在观察到许多妄想、想像,出现在心中之后,禪修者才知道这个事实。一旦这類的妄念、想像现起,禪修者必须立刻观照它们。如此观照它们时[89],那被观照的妄想就会停止而不再持续,这时候,禪修者应再回來观照腹部起伏。当念与定增强时,在观照腹部起伏期间所生起的种种杂念,会立即被觉察。之后,「念根」将会更强而有力,只要心有将脱離身念处的禪修所缘之倾向时,禪修者就能立刻观照到这个倾向,观照后,心将游移的倾向就会消失。这时候,禪修者必须再回到腹部起伏的观照。如此,正念观照每个生起的念头、想像,就是在修习「心随观念处」。

  依据《念处经》(Satipaṭṭhānasutta),佛陀曾說,禪修者对於任何的心識、念头,皆应如实观照。禪修者必须觉察、观照[90]与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相应的心。必须觉察、观照与昏沉相应的心,以及与懶惰相应的心。乃至,与「禪那」相应的心及未与「禪那」相应的心,也应当加以观照——但是,这兩种心是证得禪那者才能观察的。禪修者也必须觉察、观照「有上之心」和「无上之心」,这也是证得禪那者才能做的观察。同样的,应当觉察、观照有定的心与散亂的心。此外,禪修者亦须觉察、观照那令烦恼远離的观照心,以及未正念观照的心。以上,含盖了「心随观念处」裡所列举的应当正念观察的十六种心。[91]

  受随观念处的修习

  以坐姿持续修习念处一段时间之后,会產生肌肉疲累、僵硬、疼痛的现象,身体感到极不舒服。这个时候,必须以正念观照最显著的苦受(vedanā)。也就是說,如果感到肌肉疲勞、紧绷,应如实加以观照。同样的,热、痛、痒等的感受,也应在它们生起时,即加以观照。正念观照这些不舒服的苦受之际,它们可能会变得更剧烈,这时候,禪修者也许会想要移动身体,但是禪修者不应该立刻这麼做,他应该观照这个想移动的心,忍耐不舒服的苦受,继续修习正念。

  这样的忍耐被称為“kantisaṃvara"(堪忍的防护)。禪修者唯有忍耐、持续地培育正念,他才有可能获得定力(samādhi),并藉由定力修得「毗婆舍那智」与「圣道智」等[92],如此,方得以作证「涅槃」。相对的,如果缺乏忍耐,经常更换身体的姿势,禪修者将难以修得定力。未得定,就不会有「毗婆舍那智」,也就无法证得「圣道智」、「果智」、「涅槃」。

  因此,禪修者必须投注最大的忍耐力,正念观照苦受。当念与定的力量增强时,那原本难忍的苦受,将会消失,像是突然间被拿走一样。有不少曾被医生宣告患有不治之症,存活机率微渺的人,他们后來修习了毗婆舍那,因修习正念毗婆舍那而使得疾病获得了痊癒。无論如何,禪修者必须尽其最大的忍耐,堪忍那些不舒服的苦受,同时持续地以正念观察这些苦受。如果不舒服的苦受变得更加猛烈以致於难以堪忍之时,禪修者可以移动身体,但这个时候,[93]同样必须先正念观照想要移动、改变姿势的「心」(citta),然后再持续观照身体的移动过程,之后,禪修者应再回去念住腹部的起伏移动。

  若心感到焦虑、不安,应当觉察、观照它们,直到它们消失。同样的,由於身的樂触而生起的任何樂受,应被觉察、观照。乃至,由於心喜悦而生起樂受,以及不苦不樂的感受生起之时,也都应当觉察、观照。不苦不樂的感受,也称為「捨受」,通常隐晦而难以觉察,当「毗婆舍那智」到达相当高的阶段时才容易观照得到这類捨受。「樂受」称為“sukhavedanā",「苦受」称為“dukkhavedanā",「不苦不樂受」称為“upekkhā-vedanā"[94]。它们不会同时生起,一次只会出现一种受。无論如何,任何感受生起之时,都必须以正念加以观照。

  法随观念处的修习

  任何生起的现象,若不属於上述的身体移动、威仪姿势,也不是心識、念头,亦不是苦、樂等感受,则可归為「法念处」的范围,例如見色、听声、嗅香。如此,当专注於腹部起伏时,若見到形色、听到声音、嗅到气味,禪修者同样必须如实观照这些现象。相同的,若用餐时,嚐到食物的滋味,禪修者应当观照这个味觉;[95]身体碰触外物时,应当观照这个触觉;若有任何的想法、念头出现,应当正知它们。如此正知、正念的修法,符合《念处经》「法随观念处」中关於「入处」的教导:“Cakkhuñca pajānāti; rūpecapajānāti."。

  当想要获得某事物的贪欲生起时,禪修者必须觉察、观照这个贪欲。当喜欢或执著某个感官外境时,他也必须觉察、观照这个执著。以上,是观照贪欲盖(kāmacchanda)的略說。再者,当「瞋恚」(vyāpāda)生起时,禪修者必须觉察、观照这瞋恚。同样的,当「昏沉与懶惰」(thīna-middha)、「掉举与后悔」(uddhacca-kukkucca)生起时,必须正知它们。若生起了对佛陀与佛法的怀疑时,也必须如实地了知这个怀疑——有时候,禪修者会误以為这些怀疑是不可或缺的理性分析。[96]若在念住腹部起伏时,禪修者对修习的方法有所怀疑,他也必须正知、观照这个怀疑。如此正念观照,符合《念处经》「法随观念处」中有关「五盖」的教导。

  倘若在念住腹部起伏的当下,任何视觉、听觉,或贪心、执著等的现象变得明显时,禪修者都必须以正念觉知这些现象。

  如此修习正念之时,没有任何身心现象是应被忽略而不加以观照的,任何当下生起的五蕴,都是正念的观照范围。以上,我们已說明所有应被正念观照的项目。简单地說,应当观照当下的:身体一切的移动、姿势;所有的心識、念头、想法;所有的苦、樂等感受;[97]同样的,其他身心现象变显著时,禪修者也必须加以观照。以上所述,即涵盖了全部四念处的修习。

  有些人认為我们所教导的念处修行方法只有观照腹部的起伏,因而有些负面的批评。然而,那并不是事实。实际上,我们教导以念住腹部起伏為「根本业处」,并观照每个生起的心念、感受与其他身心现象;当证得「坏灭智」时,便不需要根本业处,正念所及的范围会变得非常的广,以至於何任的身体移动、姿势、心念、感受和其他身心现象生起时,会依其变得显著的顺序,次第地成為正念观照的对象。[98]

返回目录

-----------------------------------------------------------------------------------------------------------------

更多马哈希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