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生活艺术>> 职场商道>>正文内容

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心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来源:大渡网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很多同修总是在告诉我说,自己一旦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遇到一大堆的人我是非,自己的心就离佛越来越远了,我想告诉各位,其实你的心不是离佛远了而是离佛近了!因为你开始学会观照自己的心了,这就是你觉醒的开始,尽管你现在做的还不尽人意,但不要气馁,修行是循序渐进的,任何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的,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来,时间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工作是一个很好的修行环境,尤其是现代的企业管理里面有很多管理理念都来自佛教的思想,举例来说:现代企业都很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那么要想一个团队是有战斗力的、那么这个团队必须是高效率的,因为现代企业不是“以大吃小”而是“以快吃慢”,如何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呢?我想佛教的几个修行境界是必须的:无我的境界、安忍的境界、放下的境界、慈悲的境界、禅定的境界、般若的境界。

首先说明无我的境界,如果大家有机会参加过拓展训练的话,那么大家就会对于团队和自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当一个团队的成员都是为自己考虑的话,那你的项目成绩一定会很糟糕,只有当大家抱成一团,心中都是在为团队考虑的时候,你的项目成绩才会优秀。在团队中没有“我”的概念,只有集体的概念。

其次是安忍的境界,团队成员分工不同,性格各异,那么队员之间的沟通就很重要了,在沟通过程中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很多不良情绪将会迅速的传染到整个团队,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保持一份宽容、安忍的胸怀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批评帮助但不需要互相指责。给团队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整个团队才会有高速运行的流畅保证。

第三是放下的境界,佛教的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暂时不需要的是为了拣出最精华的,如果什么都拽在手里不肯松,那做事就没有针对性,效率也很低。凡事该拿起的时候要拿起,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轻装上阵才会赢得最高的效率。

第四是慈悲的境界,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由此可见,慈悲是需要领导者体会队员的快乐与痛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责任,而队员也需要体会领导的艰辛。作为团队的领导如果没有慈悲的精神,那么他就不能与队员同甘共苦,换句话说,他就不是这个团队的一份子,远离团队的人怎么可能带好团队呢?如果队员无法体会领导的艰辛,也是远离团队,他必然会成为团队舍弃的对象。

第五是禅定的境界,团队需要团结一心,不管你的团队成员有多少人,大家都必须是一心朝着一个目标去奋斗,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充分的信任,那么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内部总是凝成一股绳,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团结稳定的内部环境,只有这样的环境保证,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有保证。

  第六是般若的境界,其实这个境界讲的是一种结果,如果前面五点都做得很好了,那这个团队一定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般若在佛教中的含义很广也没有最确切的定义,因为般若已经超越了文字的表达范围,狭义的讲可以翻译成智慧,但这个智慧是超越了一般的世间智慧。从团队的建设来讲,一个团队要想利于不败之地,那必须是超群的,是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团队,因此这种团队也可以成为卓越的团队,如果对照佛教上的名词的话,也只有用般若来表达了。

  从以上来看,我们的工作其实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佛法,但是往往很多人总是会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好,遇不到这样的领导和队友,自己有力使不出来,但是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要等别人来创造这个环境呢?自己为什么不敢去做?我们在担忧什么?佛教我们要发大愿,就是教会我们要负担责任,如果自己连工作、家庭中的责任都负担不起,怎么可能担负起度化众生的责任呢?

  佛陀告诉我们,境随心转,环境也是人来创造的,在改造外部环境之前请先改变自己的内部环境——心态,所以在工作中历练自己,付出自己,帮助自己周围的人,这本来就是一种实修,千万不要把佛法放在书本上和口头上,身体力行的去做才更实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