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说四十二章经表注讲义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6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资料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十三章
经 文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
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表 注
问末┌知宿命为通非道
答本└能会道通自发生
讲 义
沙门者,古印度修行人之通称,後惟属佛教之出家人。此沙门问佛之意,在求神通。佛
法不离戒定慧。修则由戒得定,因定开慧。神通者,既得定,则得之。其一为天眼通,得此
通者,眼无障碍,然其通有高下之异。如罗汉之天眼,可遍观诸小世界,菩萨则胜罗汉,然
五十二位,又胜劣不等。至佛则可洞观无量世界。二者天耳通,得此通者,耳无障碍,亦视
修功而分胜劣。古时於此神通,甚难起信,今获科学之助,足不出户,可闻千里之声,可观
千里之景,自无疑议矣。三为神足通,不假飞器,任意飞行。四为他心通,於他人心念,动
辄知之。五为宿命通,悉知累劫生死之状。此五通,外道亦能修得。六者漏尽通,惟修佛法
始能得之。前五通不足贵,惟漏尽可了生死。漏者如器之有漏,不能贮水。世人行善,自得
福报,然享福报则减善因,福尽而善亦尽。此即若漏器水,随贮通漏,是名有漏善。佛法行
善,可为无漏,何也?不求福报故也。世善如贸易,一本而求万利。外道之善,在求生天,
享天之福。是皆为德不谆。佛法但求心安,所得福报,积而不享。其福无尽,如贮水无漏之
器,可以常存。修念佛者,回向往生极乐,亦非贪求福报,旨在解脱轮回。故为求道而行善
,则能去垢明心,为求福报而行善,其心益染五欲六尘。心染欲尘,愈堕生死。心去尘垢,
即脱轮回,得漏尽通。
神通有六,而沙门惟问宿命者何?意在修行之人无不退转者,盖由不知宿命故也。若得
宿命通,自见累劫至今,曾为鬼畜地狱,生死流转,苦不堪言,今幸得人身,闻修佛法,何
敢退转。世有邪见之徒,自谓世世皆是人身,不知世尊居凡夫地,亦尝为畜。遑论他人。人
身难得,成佛必由人道,既得人身,时不我与,机不可失,能不精进修学。惟沙门此问,不
免本末颠置。知宿命,乃神通,非至道,能会至道,自发神通。
佛答先本後末。净心守志者,众生心为欲尘所染,去此欲尘,是为净心。志为志愿,守
志即是净心不染。心即道,可会至道,即是彻明心性,譬如磨镜二句,喻去欲尘之染,心镜
自明。镜曰磨者,古镜为铜,磨则明现,非谓玻璃也,镜字形声,可知其为金属。末二句答
以得道为贵,既能得道,其宿命通,不求自得。然求道之法,实无所求。断欲而已。
愿行菩萨道者,於此经文,宜深致意。行菩萨道,须自行化他。自行无功,化他则无力
。自行得力,或发神通。然道力未深,辄喜显露。露则道退,而魔至矣。是故修道者,蜛发
微通,务须戒惧,慎勿自卫,必俟获漏尽通,始可脱险。
第十四章
经 文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表 注
真善┌真善惟性
真大└真大惟道
讲 义
学佛固尚大乘,修则以小乘为本,故此经多为小乘说法。小乘惟求自了,不肯度人,何
也?势使然也。修道须断见思惑,而见思惑断之匪易。小乘行人,道入深山茅屋,不接五欲
六尘,不生烦恼,断之故速。大乘弘化,必接众生,而众生心各异趣,与之交往,易增烦恼
,断惑尤难。固求速得明心者,多行小乘。
此章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答以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真是真如
本性,如如不动者也,动则成为妄念。然凡夫无不动念者,故须修行,起念则觉而灭之。是
以古人云:不怕念起,但怕觉迟也。凡夫起念不觉,随念而驰,愈驰愈惑。修行者觉是一念
,制之不起,谓之守真,即谓之善。世有修桥补路者,固属善矣,然为善时短,不为善时长
,何若行道者念念为善也。何谓大?生死事大也,了脱生死,谓之大事。众生心惑於见思,
则入生死,见思惑断,则出生死。志者愿也,道者心也,志与道合,即矢志去惑明心,以了
生死,是最大事也。
补白:
丰干诗:
本来无一物 亦无尘可拂
若能了达此 不用坐兀兀


                第9期 公元1971年11月发行 9,10期合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