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林语堂的人生智慧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史飞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林语堂的人生智慧

  史飞翔

  林语堂是我所喜爱的一个作家。我喜爱他不仅是因为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也不仅是因为他拥有高超的常人难以企及的才情胆略、德识学养,我喜爱他是因为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就看清了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从而建立起一套超凡脱俗的人生智慧。

  林语堂的人生是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他早年生活在基督教家庭,宗教观念深铭其心。后长期留学国外,接受过系统的西方文化熏陶,加之他本人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故他的人生观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基督教的观念、儒道佛文化的传统,也不乏西洋绅士的头脑和眼光。在林语堂那一整套的人生智慧中我最向往、最心仪的是他的“半字哲学”。

  林语堂写过一篇文章《中庸的哲学:子思》。这篇文章充分地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在这篇文章林语堂这样写到:“我们大家都是天生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者。……中国思想上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也能够保存原有快乐的本性的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生活的最高类型终究是《中庸》的作者,孔子的孙儿,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古今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哲学,还不曾有一个发现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所发现的,就是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中庸的学说。这种中庸的精神在动作和不动作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其理想就是一个半有名半无名的人;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穷到付不起屋租,而有钱也不至有钱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随心所欲地帮助朋友;钢琴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却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够排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太用功;学识颇渊博,可是不成为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信件有一半退回,有一半发表了——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的

  理想,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不仅如此,林语堂在文中还全文引用了清人李密庵的《半半歌》以此来印证他的这套人生哲学。

  《半半歌》全诗28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短短28行却用了四十一个“半”字,重言多复,饶有意味。主旨乃力倡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林语堂是一个天分颇高的人。他曾先后深入研究过孔子、老子、庄子、陶渊明、武则天、苏东坡等人,并从这些人的人生经历中悟到了许多“只可意会无可言传”的东西。在历经了人生的种种磨砺之后,林语堂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以“觉醒、幽默、闲适、享受”为特征的个人人生哲学,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当首推他的“半字哲学”。

  林语堂的“半字哲学”是有着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从产生的根源上讲它有四个来源:一是《周易》居安思危、否极泰来、“穷变通久”的思想。二是老子《道德经》中安时处顺、清静无为的思想。三是《菜根谭》中“路留一步、味让三分”、“让名远害、归咎养德”、“天道忌盈、业不求满”、“盛极必衰、居按虑患”等教诲规劝。四是《中庸》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执中”与“度”。

  林语堂“半字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中庸。关于中庸孔子有一句话“持满之道、挹而损之”,意思是说:保持盈满的关键在于“损”。在孔子看来一个有德的君子应该是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这话实在是具有大智慧,想必林语堂也注意到并予以琢磨、把玩。同样,清人曾国藩也说过一句话用来形容人生的最佳处境,那就是“花未尽开月未圆”。花开则谢、月圆则损。——人生关键在于一个“度”字。正是基于此,林语堂才强调“姓字半藏半显”。在林语堂看来,一个智慧聪明的人应该是一个“半玩世者”、“中等阶级的人”。他说“最快乐的人终究还是那个中等阶级的人,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经济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仅是一点点事情,在社会上有点名誉,可是不太著名。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当一个人的名字半隐半显,经济在相当限度内尚称充足的时候,当生活颇为逍遥自在,可是不是完全无忧无虑的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

  “半字哲学”讲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得到。我们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之所以能复仇雪耻主要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文仲,一个是范蠡。此二人皆经邦治国之才,其能力谋略不差上下。但范蠡功成身退、见好就收,携美女西施出逃泛舟太湖成了一名富翁隐士。文仲贪图功名、流连忘返结果落了个横刀自刎。同样的历史在张良、韩信身上再次上演。张良久习黄老之术深知才大逼人、功高震主之理,自从汉高祖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最后再假托神道、明哲保身做了快活神仙。韩信居功自傲,终于身死未央宫。由此可见,一个人要真正的做到“半字哲学”那是何等的艰难?你要堪破功名、急流勇退,你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你要忍受孤独与清寂,你要具有大智慧。

  在我看来林语堂的“半字哲学”那是贯通宇宙之理、明白人生之道的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半字哲学”的意义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谦卑、做事要不偏不倚,要乐天知命、为而不争。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