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念佛法门是现代应机之妙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源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念佛法门是现代应机之妙法

  道源法师

  今悟法师记录

  诸位同学:今天能到新加坡来演讲,道源觉得非常欢喜!今天跟诸位讲法的题目是“念佛法门是现代应机之妙法”。“现代”就是现在这个时代,佛法无高下,应机者妙,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我们有病了,要去服这个药方,虽然价钱便宜,只要能医对病,把病症治好,这就是良药。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应道,我们学那一种法门,应我们机的那一种法门,这就叫妙法。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上说过,到了末法时代,修其他的法门,千万人修,少有一、二人得利益,要是修念佛法门呢?千万人修千万人得利益。念佛法门历来许多法师讲过很多,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门有三种要义:

  (一)要发信仰心:绝对相信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二)发愿:相信你发愿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三)持行:有了信心,有了愿力,怎么样修行呢?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经上说的有明文,你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懂得信愿行是净土的三种要义,你一定要满佛的愿才去念佛。佛法是普渡众生,为什么要普度众生呢?因为众生轮回于生死大海,要令众生脱苦,必须要佛法。佛法有大乘佛法,有小乘佛法,小乘佛法自已了生死,大乘佛法度众生了生死。离开了生死的意义,都不是佛法。

  诸位同学都在这里求学佛法,就要努力精进,为人尽点力。佛法为令众生了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呢?因为生死苦海是大苦头!要是不了生死,生死不竟,生死不了。生死要怎样了呢!现在其他的法门很多,但是我们修不来,念阿弥陀佛,人人都会念,人人都会修,所以要发心了生死,必须要修念佛法门。要发了生死的心来念佛!念佛是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法门,小乘法门自已了生死。念佛法门是大乘法门,你要观察到众生都在六道中流转生死,观察众生都在受苦,我们要发心度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众生怎么度呢?你叫他念“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这就叫发菩提心念佛。我们要度众生要修,我们自已要了生死,必须得有个法门,譬如我们学佛法,听了很多佛理要怎么样修行呢?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修行。我们天天听佛理,要度众生,我们要怎样度众生呢?叫众生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度众生。

  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大略分三种:上根、中根、下根,中根下根的众生多,我们要去度众生,你教他太难懂法门,他听不懂怎样修呢?讲念佛法门,叫他念阿弥陀佛,道理好懂,修行好修,这样中、下根的众生都能以度脱!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犹疑,不要以为念佛法门只能以利益中根下根,念佛法门三根普被,上根众生也须要念佛,净土宗有三种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源自“阿弥陀经”,但是十六观经上有两句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是利益上根众生的。我们都是众生,都是凡夫,跟佛比起来,佛是无上的觉位,难免相差的太远。但在佛的眼中,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为什么不能作佛呢?被妄想执着障碍着!所以为什么要念佛呢?对治妄想,对治执着。把妄想执着破掉了,我们本具佛性现前。我们的心就是佛,“是心作佛”,这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我们的心就是佛的心。但是必须加以修持。“是心是佛”,我们心就是佛,怎么不能成佛呢?你没有修,所以须要念佛,念佛就是作佛,“是心作佛”,把他造做一个佛出来;造作这个佛就是念佛修行的功夫。

  比喻我们榨油,一定得有油质的东西才能榨出油来,芝麻可以榨油,花生可以榨油,黄豆可以榨油。沙子石头可以不可以榨油呢?榨不出油来!沙子石头它不具有油质。因为芝麻、花生、黄豆它具有油性,可以榨出油来。但是芝麻、花生、黄豆虽然有油性,还是须要榨。你不榨他,它不出油,没有榨出油来,芝麻还是芝麻,花生还是花生,黄豆还是黄豆,而不是油。所以油须要经过榨!要加以工作,才能变成油。我们明白了这个最高的佛理,我们的心地就是佛性,我们的心就是佛,你得修观!你不修观还是个凡夫。怎样修观?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修观!“是心是佛”!这是念佛可以做佛!明白了这个极高之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但是你要度众生,你还要用权巧的法门,教他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中根的会念,下根的也会念。

  我们自已要修行,其他的妙法门多,我们修不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自己会念,你要去度众生,你若是教其他的法门,太高太妙了,他也修不来,你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很容易接受,这就是自利利他。也就是大乘佛法。在今天这个末法时代是最应机的一个妙法。

  今天讲这个题目就讲到这里,诸位同学在这里学佛法,不是单学净土三经,你还要学其他经,其他的论;把学的佛理,通通把他融会贯通到念佛法门里面,那你就会越了解这个念佛法门的高贵。自已可以应自已的机,同时可以契应众生的根机。这就是学其他的经,其他的论,千经万论,指归净土。

  (一九八四年八月廿二日晚八时 道源导师光临新加坡海慧佛学院开示录。)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