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对“无我”的理解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常耘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对“无我”的理解

  常耘法师

  “无我”的思想佛陀在世间时经常说的一个教法,《阿含经》中常见到关于“无我”之说。“无我”也是原始佛教基础核心思想之一,不过在中国唐以后的学者和僧界就少见有谈原始佛教和《阿含经》者,认为是一种耻辱。就连近当代的研究佛教的学者也是有此想法,结果不去理会小乘佛教,反而研究大乘佛教了,其中的笑话也就再所难免,有时让你啼笑皆非,有时让你捧腹大笑,真是有意思极了。

  就拿最近来说,著名教授周国平先生就是如此。他在《做人与处世》第12期中发表一篇文章叫“习惯于失去”,后来我在《读者》中看到此文的。他对“无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我看了,有点茫然,佛教的“无我”怎么是这样的解释了?其意相差太远。我也看过周国平其他的宗教散文,而且他是一位学者型的教授。

  “无我”是佛教根本教义这一。指外道所执著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为三法印之一,在原始佛典中常见。“无我”主要有两种:一是人无我,指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并无“常恒自在的主体”的我的存在;二是法我我,指诸法乃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并无常恒不变的主宰者。

  由此可见,周国平对“无我”的解释相差太远,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佛教中很多的“无”并不是代表没有的意思,就如老子的“无为”一样。

  佛教是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对佛教不了解的大有人在。不了解不懂没关系,可以学,还有那么多的资料可以查,但不可不懂装懂,孔子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记得我的第一篇佛教文章就是看别人对佛教名相解释错误,才写了一篇更正。可恶的是错误出在工具书里,对“浮屠”的解释。工具书是干什么用的,不说都明白。也有一次是一本旅游杂志,我也发过EMAIL告知,却如石投大海。还好周国平写的是一篇散文。比起工具书对他人的误导周国平先生的误导还算好的,但也不会少,毕竟就《读者》杂志来说就几百万,原创杂志就别说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