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十二章 莫哥西亚多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观察五蕴生灭的现象即涵盖整个四圣谛,
  这种内观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
  毗婆舍那禅修应该愈早做愈好。
  我们应该记住,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
  随时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机,
  因此必须尽早做禅修的练习。
  毗婆舍那是预防来世危机,
  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莫哥西亚多(Mogok Say^adaw 1899~1962)是雷迪西亚多(Led^i Say^adaw1846~1923)的追随者。雷迪西亚多是一个深具内涵且广受尊敬的法师,他在本世纪初于缅甸弘法,他已使缅甸的佛教徒对于缘起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而莫哥西亚多便继续将他的教法加以发扬光大。莫哥在僧团里面是个很有名的学者,他花了三十几年的时间在上缅甸教授佛教心理学及佛经;有一天他突然发觉自己好象是一个牧牛者,虽然很认真的照顾这些牛群,但是他却没有机会享用这些牛提供的牛奶。
  他离开他的教职,前往明贡(Mingun),去接受密集的毗婆舍那训练。几年之后在俗家弟子的要求下,他开始在各城镇教导内观,虽然他想避开名气而不想到大都市去,但他是“开悟的老师”这样的声名却渐渐流传开来;莫哥西亚多刚过世不久,他的弟子们就已经开始依循他的教导方向从事内观的教学。
  在仰光有一个很大的佛教中心专门根据莫哥西亚多的方法指导人们修习毗婆舍那禅修;这个中心是乌唐典(U Than Daing)所经营,他编辑莫哥教法的英译本;他大部分的教法是针对在家弟子并指导在一段时间内的密集禅修,而西方人同时也受欢迎。
  在下面文中将深入探讨包括三个部分的修习。莫哥强调一个人对法的理解的重要性,先要对法有些认识才可进入内观的修习,他教导学生区分世俗谛与胜义谛,胜义谛是由元素及五蕴所组成的,然后他会解释缘起的循环,教示如何经由因和果,贪欲和渴望使我们陷入了存有和痛苦的轮回中。
  内观法的发展便是以这样的认识做为基础。首先,瑜伽行者开始学习专注呼吸使心念集中,接着便训练观察意识或者感受的变化,即明觉它们十三种不同的面貌。最后随着禅定的深入,莫哥强调此时所有知觉都变成只是五蕴的生灭而已,亦即肉体和精神的变化过程。这种绵密的身心变化(不只单纯注意到变化、变化),必须透过自身的经验才能直接经验到我们整个生命的存在是如何地不圆满及无我,在五蕴的生灭过程中透视法的自性,行者就能圆熟地止息及停止缘起的轮回,这时便能到达最高的喜乐:涅盘。
  在莫哥西亚多的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缘起法的使用了。他解释因缘流转如何运行而引导我们去体验我们的身体与精神变化的过程,而藉由内观的训练可以使我们超越因缘流转而获得真正的解脱,此乃是佛教的真理。
  观心与观受莫哥西亚多的教法
  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导向解脱、得到涅盘,它的教法富有次第性;道德(戒)是这条道路的第一阶段,而道德的实践带给我们内心的快乐与宁静。专注(定)是第二个阶段,它带给我们更高的喜乐,因为专注所得到的内心纯净,可使人体验到天堂般的快乐、轻安、喜悦。然而,只有专注仍是不够的,仍缺乏将内心的染着永远根除的力量,唯有再加上毗婆舍那的智能方可使我们得到解脱,导向最高境界的涅盘,这是第三阶段。
  要得到解脱必须知道毗婆舍那,了解它的目的以及如何修学。佛陀说,行者须用毗婆舍那来清除他对自我及整个世界的错误观念。毗婆舍那使我们对世界看得更清楚,我们种种不正确的观念造成我们在生死苦恼中轮回,所以我们应该赶快修学毗婆舍那来摆脱轮回之苦,就像一个人头发着火或者胸口被矛所刺中般紧迫;有机会接受毗婆舍那的练习真是非常宝贵的啊!
  当我们透过毗婆舍那开展的智能可证入初果,体验涅盘,从此消除对这个世界的颠倒知见。佛陀说过,初果所得的益处,远超过成为全宇宙君王的快乐,因为此时初果已完全从再生于三恶道的危险中解脱出来了,顶多再经过七次生死就可达到最终的觉悟。
  所以,行者应努力进行于这个导向涅盘初果的路径,以便获得这个觉悟的第一阶段。为了达到初果我们可以跟随着莫哥西亚多有系统及简化了的练习方法。该方法系建立在对心念及感受的观察;感受及心念是同时生起、同时存在,而且同时消退的,观察其中一个就等于观想另一个。
  在实际应用时,将会发现这种方式的禅修比观照身体过程的禅修更容易理解,无可否认地,我们的心念会跟着出入息及其它身体的现象而生起,但对一个当今的行者而言,直接观察心念的过程是最直接、有效的禅修法。
  当行者进入禅修之前,他必须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这些禅修前的预备工作是很基本而必须的。
  他必须知道胜义谛与世俗谛之间的差别,胜义谛有四种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涅盘。毗婆舍那禅修是以观照胜义谛为基础,因为胜义谛是世界的实相,为了一步的了解,这里提供一些胜义谛的分析,让我们可以从我们的世界直接体验胜义谛。
  心法
  虽然心法总共有八十九种,但为了毗婆舍那的方便修习,莫哥西亚多将它简化成十三种,而这十三种也都涵盖了原来所有的心法。
  心所有法
  总共有五十二种,但是一个行者所必须熟悉的,仅需以下几种:触、受、想、行、念、贪、嗔、痴、我慢、邪见、羡慕、嫉妒和疑惑等(注:所有意识和精神因素合起来,我们称之为心罶mind败)。
  色法
  总共有二十八种,但是以下几种是最重要的,也是行者须加以注意的:一、硬的及软的元素(地大)。二、附着性及流动性的元素(水大)。三、运动的与颤动的元素(风大)。四、热的和冷的元素(火大)。这些叫做四种基本的元素(四大。注:这些四大元素构成整个物理宇宙),而由这四种元素再衍生出二十四种元素。
  涅盘
  这是胜义谛的第四种法,因为内心可以直接体验涅盘。
  区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不同,对我们有所助益,世俗谛是相对于可以直接体验到胜义谛的种种观念,世俗谛包涵所有的概念、思想、构想及名相,譬如“我的儿子”、“女人的声音”、“马车”等;虽然概念是为了方便的目的及一般说法的使用,但它不是我们经验的终极目标,也不能做为通往了悟真理的禅思目标。
  虽然概念有很多种类,但是这里要提出的只有一些,这些包括:
  名称的概念。
  构想的概念或关系,如儿子、女儿、母亲、父亲。
  集合或群体的概念,如家庭、种族。
  组织的概念,如宝塔、寺庙、学校。
  区域的概念,如孟买、锡兰。
  时间的概念,如公元前六○○年、明天、昨天。
  空间的概念,如屋顶上的洞、洞穴、地平线。
  连续的概念,如一列旅行的火车、一条流动的河流、一场电影。
  想象的概念,如兔角、兔毛。
  毗婆舍那只关心胜义谛的禅思,而非世俗谛,当行者已经了解到这个道理,且能够区别胜义谛及世俗谛时,他必须更进一步熟悉这些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亦即存在的根本面貌:一、五蕴。二、六入。三、四大元素。四、缘起法则。
  五蕴说明了整个身心的构成法则。它们包含了:
  色蕴──四种基本的元素及其衍生的元素。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想蕴──对生物非生物、颜色或尺寸的知觉。
  行蕴──共有五十二种,包含生气、正念、贪婪、慈心及平静等。
  识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瑜伽行者必须对于身心的元素十分熟悉清楚,同时必须了解六识的每一个识都有相对的感受器官(如眼、耳等)及感受对象(如颜色、声音、气味等。注:请参阅莫因西亚多)。
  此外,对行者而言,知道识如何生起也是极重要的事,佛陀说过六识中的每一个识的生起都是源自于两个原因:感觉的器官及感觉的对象,所以在看时,只有眼睛、色尘及两种接触生起的眼识,除了这三种共同存在的元素,就没有其它了。没有看见者,没有我、你或者他,而它只是眼识生起的一个过程,听、嗅等动作都是同样地过程,每一次认知的经验都只是这样空的过程在运作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识在生起之后不会停留在两个持续的时刻,而是刹那生起,下一刹那消失,再由另一个新的识来接替;建议行者在禅修之前必须研究心的实相,五蕴、四大元素、六识等,彻底了解它们,并且进一步熟悉身体和心理等现象生起的因缘法则。
  缘起法则
  莫哥西亚多特别为了初学者详加说明缘起的法则,这个法则对行者是一个禅修的快捷方式,因为它是教导教义在当下的展现;换句话说,它可使一个行者了解五蕴在每一时刻的生起、生起之因及消灭。
  由眼睛和可见物开始,当这两者接触时,眼识便生起,此时只有生起的眼识,没有所谓看的人,没有“我”,也没有“他”或“她”在眼里或在可见物里,也没有在眼识里面;眼识只是眼识,不多也不少,而且眼识不可与“自我”混淆,也不可将它人格化。
  由于眼睛与可见物的接触生起眼识,因接触生感受,在感受里面同样找不到“我”、“他”或“她”,也找不到所谓“自我”,缘起法则继续运作下去。因感受而生起渴爱,因渴爱生起黏着,因为黏着又引起身行、口行、意行,这些活动便促成业,而业的力量将促成另一次的再生,轮回不已。
  随着轮回而来的必然是年老、衰退、悲伤、哀伤、痛苦、忧愁与绝望,整个人生的大苦便是这样生起的。
  就如同我们已理解的眼睛、对象及生起的眼识,我们也应该可以理解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念及它们相对应的识,最后我们便能了解缘起循环的运作情形。
  为了使解释更加清晰,我们最好用一般习惯上的用语再加以说明。
  当A看见一件美丽的物品,他渴望拥有它,他黏着它,他努力的想去获得它,这叫做渴爱。他被一种想获取这件美丽东西的欲望所湮没了,然后,他可能尽一切的努力,展现于身、口、意表现出想要拥有它。这个过程将导向不断的轮回,而轮回将无可避免的引起年老、死亡、悲伤、哀伤、痛苦、忧愁和绝望,依此,整个缘起法则便开展出来。这个法则可清楚地用来检验五蕴的生起及消失,和检验我们身心的整个过程,当我们看得更透彻,我们便能体会五蕴的实相及身体与精神的轮回,它除了苦以外,没有别的东西。
  有见地的读者,一天当中即可清楚地看到很多次这种无止尽的轮回:即贪欲和黏着的生起,并引发出行为或想法。我们看见我们的渴望,我们被渴望与黏着所湮没了。为了满足这些渴望与黏着,我们从事于各种身、口、意的活动。同理,假如我们享受某些我们听见的声音,渴望便生起,当我们被渴爱湮没时,黏着便生起,为了延长享受快乐,我们从事于各种活动,同样地情形也发生在嗅、尝、触和思想上,任何时刻,我们自觉或不会自觉地掉入这些过程中。
  读者应该注意到,缘起法则就是一连串他自己的活动,他可将焦点放在五蕴、身体与精神,看清楚当下的行为正属于十二个缘中的那一项并吻合缘起的法则。
  假使他认为这是停止因果循环的时刻,则有一条止息再生轮回的路,但是假使他如往常延续之,轮回将持续进行并且继续永无止息的悲伤、哀伤、绝望和整个大苦的过程。
  在此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位父亲听到他小孩从学校回来的声音,当他听到儿子声音之际,马上渴望要看他,渴望拥抱他、关心他、亲吻他,他认为他如此做是因为那是他儿子,他爱他的儿子,他并没有违犯任何道德规范,因此他也不觉得有罪恶或不当之处。事实上,并非行为本身,而是它底下的黏着已促使牢不可破的继续不断的循环。
  从这一个似乎无损害的例子,我们可看到缘起法在父亲听到小儿子从学校回来的声音时便已开始,一听到儿子的声音便生起渴望去看他、爱他,因为渴爱引起他波涛般的欲望想去抚爱他的儿子,这个抚爱是源自于黏着而产生的行为,而这个力量更是下一个轮回形成之因;当业力生起,生死轮回便紧随而至,甚至诸佛也无法阻挡这种业力,从清晨到黄昏,类似的过程持续进行着,当看到一个吸引人的东西时,渴爱便生起,因为渴爱便生起黏着,因为黏着,业力展现,而整个循环就这样延续着它永不止息的运行。
  事实上,无论何时,一个美丽的物品,一个悦耳的声音,一股迷人的味道,一阵清香的气味,一个愉悦的触摸,或一个令人喜悦的想法进入其相关的根门时,通常它会生起渴爱及一连串的因果反应,整个轮回的完成,只是诸多贪欲引发业力的行为,而又造成另一串的业果,如此循环不已。
  由接触产生意识,接着产生黏着以及紧接的轮回,这整个过程是一刹那接着一刹那很快的进行着,我们应该用毗婆舍那内观来思惟它,否则不止息的轮回将带来悲伤与痛苦;当我们在做毗婆舍那禅观时,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业力是如何地促成再生意识,然后变成意识、精神与肉体生起的条件,以及我们看到它不可避免地进入感觉与接触;六根对六境产生感受,而紧随而来的是贪欲与黏着,它们将不可避免地带动业力的活动与轮回。缘起法并无特别之处,它只是我们的五蕴无休止的运作过程,新旧交替不断地在反复着生灭的过程,所有身体与心理(精神)现象都在因果连续中不断地生起与消失。
  轮回的开始是难以想象的,众生被无明所盖与贪爱所缚,从一个存在到另一个存在的轮回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起源,假如把众生在无止无尽生死轮回的骨骸堆积起来,它们的高度将会像高耸的广大山(Vepulla)一般高,而这座山是需要四天的时间才能攀登上的。说轮回是无法想象的长久,等于说缘起法则找不出源头,痛苦也同样未曾间歇的进行着。
  轮回的潜能或力量来自于无明,但是它不可被错认为是第一因;但什幺是无明?
  它是对四圣谛的无知:
  一、对苦谛的无知。
  二、对集谛的无知。
  三、对灭谛的无知。
  四、对道谛的无知。
  在此,我们愿意进一步说明:
  一、五蕴或身心组成是极端痛苦、不能满足的,不了解这一点就叫做对苦谛无知。
  二、每个人都想拥有精神的快乐及物质的富裕,这种渴爱便是痛苦的根源,缺乏这样的认识叫做对集谛的无知。
  三、缺乏对痛苦止息的认识,叫做对灭谛的无知。
  四、缺乏对导向涅盘之八正道的认识,叫做对道谛的无知。
  我们所有身、口、意行为的展现都来自于无明,所以佛陀说过,由于对各种忧悲苦恼的根源无知,人们为了一己之利或为了自己的家庭、国家想尽各种办法(不管有益、无益,道德或不道德)来积聚财富,提高社会地位,或者试图得到轮回的世间获取各种欢乐。
  一个人可能会说他靠自己合法的行为才会有今天安好的生活,但是从缘起法则的观点来看,他并没有打破生死轮回的锁炼;相反地,他是继续在轮回的运转中,没有休止。有人会问:“到底他冒犯了什幺?”其实这是不能以是否有冒犯之行为来回答的,而是因为他和欲望锁炼的生死轮回的法律则纠结在一起而持续着业力的累积。
  值此时刻,一个行者可以好好决定渴望下一个存在再度生起是值得吗?当轮回产生,它意谓着什幺?最后的代价是什幺?很显然的,痛苦、衰老、死亡必将伴随着轮回同行;这就是佛陀教诲我们的缘起法则。
  想进入毗婆舍那禅修的行者,必须熟谙佛法的基本教义,这里提出一个重要的建议:对这些必备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认识,很难于毗婆舍那禅修中得到任何进展,一个行者若对缘起法的认识不精确,那幺禅修到最后也只是局限在自我的框框里。对法义不明白的行者无法跨越自我而有所突破。
  在此,我们必须再次说明,所谓先决条件,包括五蕴、六根、四大元素、缘起法及四圣谛真理。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这些方面的认识而可以进入正思惟,因为正思惟乃是依据五蕴及其运作过程而进行的,一个行者应该懂得区分胜义谛及世俗谛,才能够破除这个恒常不变的“我”之邪见。
  有兴趣且愿下苦功学习这些根本法义的人,他们将为正确的修行方法铺下一个稳健的基础,唯有如此,他们才适合开始步上毗婆舍那的禅修之路。
  内观(毗婆舍那)
  内观意指全神贯注地思惟无常、苦、无我,这是佛陀在讲述正念时所做的解释;正念包含四个方面,就像走向佛塔的四面阶梯一样,佛塔的高台好比智能,可以由这四面阶梯的任何一个到达,这阶梯就是正念的四个面貌: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若于禅修中专注某一方面的观察,并不表示排除其它三方面的正念,它只是表示这其中的一方面是观察的主要对象而已。
  根据莫哥西亚多的教法,内观的训练有三个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专注于正念的培养,第二个阶段是观察五蕴的生灭,最后阶段是清楚的知道有一条道路通往诸行止息,身心生灭变化的止息。
  其内容可以简述如下:
  一、固定或集中心念在任一个指定的对象,例如吸气、呼气或者身心的移动,这叫做专注于正念。
  二、思惟身、受、心、法(心的对象)和它们的生起及立刻消失的变化就叫做过程的正念。
  三、认识一切有为法的本质、洞悉五蕴的生灭是可厌、令人不悦的,叫做通往生灭止息的道路。除非直到认识五蕴的生灭,看到了无常、苦、无我,否则将永远不会到达毗婆舍那的禅修。
  真正修习毗婆舍那的开始是行者能够观察身体和心理的生灭过程,于其中找不到一个所谓“自我”、“我”或“我的”这样的东西,在这个正念里面他不会认为是我在禅修或我的心在专注着,这样才是正确的禅修,所有的五蕴都被清楚地看到它的无常、苦及无我。
  前面提到的几个阶段,若只是发展其中第一个或第二个阶段是不可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的,佛陀说过,只靠禅定并不能趋向涅盘,唯有修习毗婆舍那才能走向涅盘或解脱。不过,这是极重要的,我们必须记住正定在初期的禅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真正发展毗婆舍那的第二或第三阶段前,行者必须建立起相当的定力,最好的方式是将注意力放在鼻孔,注意着气息的出入,行者此时双腿盘坐,身体挺直,端坐于宁静的环境里,至少必须持续在定力的练习二十到五十分钟才能进入毗婆舍那禅修。具备了平静的心与定力之后,行者便可准备发展莫哥西亚多所教导的对意识与感受的毗婆舍那禅修了。
  我们应该从什幺地方开始?我们必须从心开始。佛陀说过心的禅思的重要性,他说:“我知道没有其它的法像已经被培育和发展的心一样,可以导向极大的益处。”这句话也可解释成一颗未被培育与发展的心的结果与受过培育与发展的心是相反的。
  心是所有活动的前导,也是一切现象的先驱,没有心的配合,不管生理或精神活动都无法完成。当我们做出好的或坏的行为,心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没有任何一个活动可以不先经过思想而可进行的,思想只是出现在心里。当我们的心是在控制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是保持在控制中,而当我们的心是鲁莽不被控制时,我们的身体也同样会变得没有节制地活动,染着也因而出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控制了我们所有的活动。
  心是错误知见──“自我主义”、“我”或“个人”藏居之处所,“我”或“自我”是造成迷惑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且值得留意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个人或自我主义会覆蔽我们的心,所以要终止痛苦、自私和错误的知见,我们必须洞悉内心。
  莫哥西亚多已经提出一套非常简单的公式,这个方法最适合现代的瑜伽行者禅修观照此“心”之用,这个禅修便是以意识和感受的正念为基础的毗婆舍那。
  虽然这些方面占极重要的位置,但毗婆舍那其它方面也不可以忽略,就好象糖浆一样,在糖浆里面包含了新鲜的柠檬汁、糖、盐和水等各种成分。当我们愈来愈了解这些品质时,我们一旦注意到其中一方面,其它方面也将会被注意到,虽然它们不是被观察到的对象,但四个念处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它们的生起、消失也都是同时进行的。
  为什幺莫哥西亚多选择强调心念处?伟大的舍利弗曾说过:“虽然要读别人的心念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要知道自己心念的变化却是容件易的事。”当贪念在你心中出现时,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贪念是如何生起,假如嗔心、妄念、恶意或嫉妒在你心中出现,你可以立刻知道它正在生起,同样地,假如它消失了,你也可以知道它在消失。
  强调心念处──特别是意识的正念的另一个理由,是要根除一个盛行的根深柢固的邪见,这个邪见甚至也存在于很多佛教徒心中,那就是认为识法是永恒的、是自我,或是灵魂,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此错误的知见,认为灵魂可从一个存在的本体转换到另一个存在,有人甚至更进一步地说人死了以后从身体离开的是灵魂,另有些人认为灵魂不会离开人的身体,一直到它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再出生。这种种错误知见是深固于人们心中,而且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这样相信灵魂是从一个存在转换到另一个存在是错误的,如此的知见会持续着,乃是因为我们相信意识是延续的、永久的,甚至身体死亡后它仍继续地存在的。人们至此仍未有正确的缘起法的知识来引导他们了解意识也是无常的,是无休止的生灭过程。意识在某一时空生起,它不会从它生起之处向前移动一英吋,也不会在两个连续的时刻里保持相同的状态。
  为了驱除根深柢固的邪见,以便正确了解我们的心,莫哥西亚多教导毗婆舍那禅修。这是以意识和感受为基础的,这两种方式都是适合于现代行者练习的方法。意识禅观的开展(注:“意识”在这里是指“了知一个对象”、我们的“了知能力”的心的形态。)
  对于那些立志要达到最后觉悟的人而言,他们首先必须从消除邪见及“我”的信仰。为此,莫哥西亚多提出一个观察意识的非常简单的方法,它方便于实际应用且适合所有人。下列这十三种意识都是需要思惟审查的。在一个时刻中只要观察一种识,而且当这一种识生起时,也要记住在一个时刻中只有一种识会生起。一种识消失了,另一种识紧跟着生起。
  一般人相信有很多的识存在于我们人类身上,可能有数千种的识,但是这些总结
  归纳起来可分为十三种:
  内在的意识:
  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贪识。七、嗔识。八、惑识。九、非贪识。十、非嗔识。十一、心识。十二、入息识。十三、出息识。
  以上这十三种识可说涵盖一般人所有的识。我们必须注意不管那一种识生起,它都是我们的某一根门(注:根门罶sense door败在这里是指我们六个知觉的门径:眼、耳、鼻、舌、身、意),跟其对象接触产生的结果。它必须透过我们的六根才能产生,不可能没有六根而能生起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和感受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感受和知觉也是精神因素,它们跟意识同时产生。五蕴是同时生起、同时存在,且同时消失,因此只要我们审察其中之一蕴,便能发展内观到其它四蕴(注:虽然在前面缘起是被描述为一个锁链或发展,但是在观察中每一个片刻五蕴构成这个锁链同时生起与消失)。为了我们的目的,这十三种意识是重要的心理元素,它们是以意识为观察基础的禅修焦点。
  关于以上所提到的十三种意识中,贪识包含想吃、想闻等等。嫉妒和坏心眼属于嗔识,而想要做服务或慈善工作则属于非贪识之中。
  当我们张开眼睛,我们看到在我们眼前的种种色相,这时候眼识便生起。一个行者必须觉察并认知此是眼识的生起。当他听到一个声音,他也必须觉察及认知这是耳识的生起。甚至,当他感到有任何疼痛、发炎或搔痒之时,或其它愉快、不愉快的感受都会引起身识。行者必须确知每个时刻只有一个识及它的生起与消失(注:每一片刻都有很多心的生灭。当清楚地观察,每一个心的生起都包含一个对象、一个意识或了知这个对象、以及各种精神因素,如:感受、意志等[这些决定了意识如何与对象相关连]。对象、意识和精神因素是五蕴生灭的另一种描述)。
  在练习的过程中,行者的体悟或内观愈来愈深刻,散乱没有了,只专注于生灭的转变,而且意识到生灭的觉察速度会愈来愈快。一般而言,此时行者透过内观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意识瞬间生起又立刻消失。他清楚知道在两个时刻里没有相同的意识。任一意识的寿命都是短暂的,它在生起那一刻被观察到的,同时也被发现已经消失了,因为任一识蕴之寿命都是暂时的,一旦被观察到,也正是消失的时刻,而另一个意识紧接着原来消失的意识而生起,所以在观察中,行者会发现他观察的某一意识,事实上已然消失了(注:事实上,行者将发现他的观察只是上一刻意识的回顾,并看到在先前片刻意识和对象是如何完全消失的),当它生起之后很快地便消失了。因此,行者若于意识上做禅修或观察,他唯一发现的就是变化──每一个意识的生起及消灭的更替。假如在最初观察的阶段,他没有看到意识的消灭止息,他就不能超越无常的观念。他必须更加努力,然后靠着正定和正念去觉知五蕴生灭的本性。
  当他能觉察意识的生起后,他会变得更能觉察意识的消失。从事于这种观察与认知时,他必须除去“我”的观念,或者换句话说,他必须认知各种意识的生灭现象只是意识本身而已,除了意识外,没有什幺东西是可以称为“我”或叫“我的”这一类恒存的东西。
  行者应该不断观察直到他觉察到“我自己”的成份愈来愈少,而觉察到意识愈来愈多。从觉察到更多的意识之后,他必须更加努力精进去觉察更多意识的生起与止息。
  当他在观察进行时,有其它各种不同的想法会进入他的脑子里干扰思惟,这时他也必须思惟这些想法,并觉察到这些想法也是在生起与消失的变化中,因为无论什幺意识生起总会终止。所以他必须觉察我们身心无任何一物是不变的、持久的或永恒的。
  仅靠知道变化无常的观念或念诵“变化、变化”是无法理解无常的确切意涵,很重要的一点是,行者必须观察且深刻地体验到五蕴随时在无常的变化,而不是藉由念诵“变化”这样的字眼而被蒙蔽在变化无常的概念里面。任一念头的生起与消逝是如此疾速飞驰,以致于难以形容。一个行者不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快速。在这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去体验五蕴的生起与消失,尤其是每一个新的意识的生起。提到呼吸,行者必须保持正念于入息及出息意识上。他必须对这两种意识的生起与消失保持正念,同时也须对其它的十一种意识保持正念。
  可能有人会问:“何时何地可以练习意识的禅修?在毗婆舍那中心或者寺院?”回答是:“只要是意识生起之处就可以练习,当走路的时候意识生起,那幺就在走路时练习,当吃或喝的时候,同时也可做禅修的工作。当坐在办公室时,禅修就在彼时彼地来做。在禅修时,行者务必留意的是用全心的觉察与理解来观察他自己的意识。观察意识的生灭愈清楚,行者愈能了解内观的意义。若有散乱、纷扰不安、或迷惑,烦恼很容易附着在人的身上一再轮回。无论内心生起什幺,只要清楚地观察到它的生灭即可免于烦恼的产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再进一步说明,我们必须注意当行者观察意识之际,他看到了第一个意识在片刻之间消失且非常短暂,紧接着下一个意识生起。这就是毗婆舍那或内观意识之道。所以当观察各种意识活动时,将会有一连串的事件连续进行,即无常(短暂),内观,无常,内观等。
  练习中的行者,必须把握最初的内观,上一个意识无常消失了,立刻紧接上去,不让任何染着乘虚而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意识的消失必须确实观察不让它轻易错过。应该正确地留意、观察和了解此一意识已消失而下一个意识紧接而来的叫“内观”,因为它直接的内观使我们觉察到进行中的意识已经消失不见的事实。
  在禅修当中,行者偶而会出现一些可意或不可意的心念,此时他们必须将这些心念都当做禅观的对象。无论如何不要为这些分心而感到失望或挫折,而应该将这些出现的心念也当做观察的对象。
  法的六个属性中有一个叫做“来看”(ehipassiko)。因此佛法叫我们每个人“来”和“看”,而且检验它们的真正本质,以及看清它是如何不停地进行生灭的现象。
  当行者的观察仅有少许的疏漏时,表示他的内观已经到达某种水准了。他能够在生灭的过程随之做观察而不让任何染着从中插入,表示他已经到达粉碎我见的阶段了。在这个时候,他离觉悟的第一步可说近了(注:如此我们看到毗婆舍那能真正改良我们观察身心快速变化的能力,当观察的速度或频率在一秒钟之内增加很多倍时,表示内观加深了)。
  佛陀说过:
  多闻圣弟子观心心念处、无间等彻见诸法无常,刹那变异离诸欲染,自觉涅盘。
  每个时刻任何意识的生起与消灭,行者都必须以正见和智能,精进不懈地观察,这一点很重要,对生灭的最初内观会累积成为后来看透五蕴真实面的资源。明白知道五蕴只是生灭、苦、不安稳。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行者看到了五蕴的生灭到底有什幺好处呢?”这儿有个例子可做回答:“当贪的意识生起时,假如行者正在内观的话,那幺他会看到当贪意识生起,很快地它也将随着消失了,无处可寻到它的踪迹。只要观察贪意识生灭的过程就不会对它认同。即十二因缘在中间便被切断了,换句话说,贪被杀掉了。假使我们对贪不用心观察,那幺将无可避免地随顺着习气而造业。一旦业力生起,轮回也紧接而至。当轮回聚集到相当的力量,它必然会造成苦及生、老、病、死的不停转动,无穷无尽地延续着。”
  必须清楚知道观察意识的生灭变化,可止息生死的轮转。这是切断生、老、病、死转动的工作,也是切断缘起法环结的重要作业,更是透过内观消除无明的作业。唯有靠修持毗婆舍那才能观察到五蕴的生灭以及体认到它无非是苦迫而已。当敏锐的内观成就时,无明会消失,而洞悉事物存在的真理的能力也将显现。
  根据缘起法,当无明变成智能时,业力将失去与意识联结的力量。当此联结的力量不再产生,业力将无法形成或造成轮回的结果。换句话说,轮回的源头已被切断,并将获得解脱。
  受念处
  除了意识的禅修,莫哥西亚多也教导如何发展感受的禅修以培养内观。对于感受的禅修同样地使行者深刻的观察身心的本质。它也导致斩断十二因缘的锁炼,脱离生死苦痛的轮回。
  从哪里去观察感受呢?每当感受生起,必然有三个东西结合:感官、对象、意识。这三者的冲击是透过接触。引起感受的最接近原因是接触,所以不用刻意寻找感受,而要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感受的生起是由于接触。
  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生起的感觉是很中性的。从身体上生起的感受也是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痛苦的;从心理上生起的可以是愉悦的、也可以是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
  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感受(feelings)在此不等于感觉(sensation,这字的意义是其它地方常用的)。它只说明了对感受对象引起愉快、中性,或不愉快的特质。
  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享有愉快的感觉,尤其处在舒服愉悦的环境时;有时候当他处在不舒服的环境或者不愉快的身心状态时,他又可能经验痛苦或者不满意的感受;有时候他可能会经验中性的感受。
  莫哥西亚多提出一个可以在禅修中确认感受的方法,其方法如下:
  六个外在的访客:
  眼睛生起的中性感受
  耳朵生起的中性感受
  鼻子生起的中性感受
  舌头生起的中性感受
  身体生起的愉快感受
  身体生起的不愉快感受
  三个内在的访客:
  心念引起的愉悦感受
  心念引起的不愉悦感受
  心念引起的中性感受
  三个主要的访客:
  出入息愉快的感受,欢乐、愉悦或兴高彩烈的状态。
  出入息不愉快的感受,不舒服、痛苦或绝望。
  出入息中性的感受,既不是愉悦也不是不愉快的感受。
  首先,行者区分自己个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假如有不愉快的感受生起,他必须了知不愉快的感受;假如有愉快的感受生起,他必须了知愉快的感受;假如有中性的感受生起,他必须了知中性的感受。同时,感受必须与“我”这个观念分开。一般的表达:“我感到痛苦”,“我感到快乐”,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感受,因为它与“我”混在一起了。当感受很清楚的被觉察到时,会发现“感受”与“我”是独立的,因为感受就只是感受没有别的了。感受不应与“我”或“我的”连在一起而个人化。感受本身在感受,它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罢了。没有所谓的“我”在感受。必须理解这个事实。除非行者能够彻底地熟悉这里所教导的基本知识,否则他将难以分开“感受”与“我”。如此一来,他的禅修或思惟将变成:这是“我”在感受痛苦,这是“我”在享受快乐。在这种情况下,行者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无法获得禅修的成果:涅盘。
  另一个对行者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必须观察感受在何时何处生起。有些地方教人把注意力放在胸部或头部,但只要有根尘接触,身体任何部位都会生起感受,所以这不是正确的禅修方法,这就像把一支箭瞄错目标。没有人能将感受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只要感受的对象在,感受就生起。假如行者相信他在此刻观察的感受与下一刻的感受是相同的,那幺他的修行尚待加强。他应该用内观来察觉每个感受都是短暂的、无常的,连续的两个时刻,不会有相同的感受,假如他无法以内观的智能来观察感受的无常,那幺他仍然走在修行的岔路上。相信感受是长久持续的经验是很普遍,也是错误的观念。藉由正念与正定,行者将看清所有感受都是一个时刻接一个时刻不停生起和消灭的变化。
  行者应该观察感受的生起和消失,以及它的即生即灭。同时很重要的是行者必须记住感受是在接触时发生的,而不是刻意地去找它。一般人相信当我们痛、痒、生病时,这叫做感受,但是感受并不仅止于这些,感受是无时无刻地存在的,它可能是每一个时刻,眼识,或耳、鼻、舌、身、意识生起的感受。
  任何时刻人都不能免于感受,因此行者必须试着确认及了解感受的生灭过程。一旦完全了解受蕴,整个五蕴的本来面目就更清楚了。
  生和灭都是无常的,理解这个道理才是真正的内观。如果行者能够练习到,在观察无常或内观时没有染着或分心,那幺他便离涅盘的体验不远了。
  为了获致这种更高的智能,行者首先应该专注于感受的本身,然后再进一步看它的生灭,直到最后清楚地看到感受的消失而体验到它只是一种生生灭灭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无论什幺时候,他只是单纯地观察感受,它就消融瓦解,于是他彻底理解它的生灭过程,这是迈向内观之路。
  其实观察感受的生灭并非新的技巧,早在古时候就有无数的佛陀、菩萨及觉者走过这样的道路,这是一种停止苦因以免于苦果的技巧,它的意义可以从缘起法里去了解。
  缘起法告诉我们因为有感受才引起贪欲。所以停止了感受便能停止贪欲,而停止了贪欲是走向涅盘解脱的途径。这整个过程要靠行者的信心、努力及智能才能达成。他能亲证受灭则爱灭。因此,贪欲也不再出现。由于贪欲止息,今生就能证到涅盘。
  深刻的禅修
  从以上说明可以知道,行者首先要知道四大、六根、五蕴和整个缘起法的观念与知识,他必须先藉由呼吸观来培养定力,然后再观察意识或感受。在发展意识或感受的正念时,他开始看到它们不断地生起和消失。
  到目前为止,禅修朝向观察意识和感受的生灭。行者必须完全明了五蕴是共同生起、共同存在和共同消失的事实。
  当意识生起之时,色蕴便已经在眼根产生了;同时,感受也扮演了它的角色,可能是愉快的、不愉快的、中性的;舒服的、不舒服的;喜爱的或不喜爱的。觉察力此时也不会闲着,因为它必须注意觉知颜色、形体、长度、声调、速度等。意志力此时也做它应该做的工作,即眼睛注视可视之物,舌头品尝味道,鼻子嗅味道,身体感受触受,心念向着思想、观念及过去经验。很显然地,我们可看出在每个现象中,五蕴同时生起与消失,而且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我们的身体和心念其实只是五蕴同时的生起和消失的组成罢了。由此我们可知,除了五蕴的生灭之外,整个过程中我们找不到还有“我”、“你”、“男人”、“女人”或“人”这类的东西。
  一旦禅修愈来愈深入,行者最后将达到一个阶段,只会觉察到一切现象的生灭,此外别无他物。围绕着他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有现象而已。他不会再看到感受或意识的内容。当耳识生起时,他觉察到的只是生灭本身。相同地,当鼻识生起,他不会觉察到鼻识的内容,只是觉察到其生灭的现象。同样地,当舌识、身识和意识生起时,他也只觉察到生和灭如此而已。
  所有心理和生理现象,行者观察到的只是短暂的、无常的、变化的。由于对色、受或意识确实地观察到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他真正地体会无常、苦、无我的真理。由此认知,他看到五蕴的确是:令人嫌恶且不安稳的,因为它们是不停地受到生灭之现象所苦。他看到并体会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他愈觉察无常,就愈厌离五蕴。由于精神上深深感受苦、无常、无我真理之苦,对现在或未来五蕴的欲取将从此消除。
  行者此时将一心一意往痛苦、生死轮回的止息迈进。他终于体验到停止轮回运转的过程,而达到最高喜乐、涅盘。
  涅盘的体验以及看到五蕴真相所生起的智能将消除邪见。特别是执着于有我的错误概念。一旦错误的见解消除了,贪欲和我慢也将消除,整个生死缘起的环节也就断了。
  根据佛法,所有身心的生灭现象就是四圣谛中的苦谛,觉察它便是涅盘。去除了贪爱苦就止息,生、老、病、死的轮回就结束。所以禅修,观察五蕴生灭的现象即涵盖整个四圣谛,这种内观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毗婆舍那禅修应该愈早做愈好。我们应该记住,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随时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尽早做禅修的练习。毗婆舍那是预防来世危机,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第十三章 乌巴庆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毗婆舍那的最初目标是启发自身内的“活化无常”
  ──完全经验到真正无常,
  即身心连续体很快融化,
  像“掉落在湖面的雨水”,
  在那时,心灵产生净化力──
  或感受内在自我的无常,
  最终希望能达到内、外宁静和平衡的状态,
  个人全神贯注于身内无常时,
  即可达成此一目标。
  乌巴庆(U Ba Khin 1899~1971)是位在家禅修大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特殊人物之一。他约在四十岁仍任公职时,开始学禅修。他在著名的缅甸在家宗师帖特(Saya Thet Gyi 1873~1945。译按:他曾在雷迪法师[Ledi Say^adaw]座下修学七年)的指导下,广泛学习,精熟多种专注禅修,并发明一种最有效的技巧,来修毗婆舍那的内观禅修。这方法系洞察色法和心法,集中注意感受浮现的变化。
  乌巴庆是个有名、威力特强的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这种内在力量的象征。英国退出缅甸后,他成为审计长,是内阁级的官员,同时在仰光成立“国际禅修中心”(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re。译按:一九五二年成立),从事教学。事实上,他从公职退休后,不仅发展禅修中心,广泛教导禅修方法,同时是缅甸政府四个部门的负责人。
  乌巴庆在俗世生活中,做为一家之主和高级公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态度,很明显地注入他的教学系统和风格。他较喜欢利用直接、密集的方法,强调实用性,而不只求方法理论的了解。他的教导主要基于自己的经验,而他用于说明他所知晓的术语,对大部分佛教徒的佛学理解,或现代科学准确性而言,似乎不精确。这是因为他对任何法义的理论架构并无兴趣。而只是尝试对自己的经验,予以充分的解释,以作为教授禅修的基础。他认为佛教是去实践,而非空谈。
  虽曾有一段时间,很多西方人士在“国际禅修中心”学习,但由于签证限制之故,过去十年来,来访的西方人士不多。中心内有厅堂和供来访学禅者使用的房间,以及一间讲授教学、禅修要领的中央静坐庙塔。乌巴庆虽已于多年前过世,但他有很多具教导资格的门徒,在中心就有一位赛耶玛(Saiyama)女居士(译按:今在英国教学),负责讲授,而来仰光的西方人士,仍备受礼待,且只要时间许可,都被细心教导。这里的讲授是密集式的,虽然乌巴庆教授很多不同的专注禅修法,现在呼吸专注法是最常配合他的内观来练习。
  这种特殊方法,系在经历一段专注练习后,有系统的将注意力移到身体上,进而意识到身体内的肉体感受。行者在观察这些肉体感受时,培养对无常的警觉,即无常特征。用乌巴庆的话说,当无常活跃时,在我们称为人类的身心连续物上,发生杂念净化的过程。这净化的媒介物或模式,乌巴庆称为“涅盘元素”(nibb^ana dh^atu)。这涅盘元素的本质难以说明,因为它既不是理论,甚或不是概念。事实上,它是种经验。当人对无常的真实状态观察愈深时,会愈来愈深入真实的本质,而产生一种不同模式,不同元素,这元素在存在的最基本处接触杂念,进而从根去除杂念。这只是将过程予以粗略的概念化,而乌巴庆深知这是难以解释的,仅能经验。他自己对此的说明也是譬喻式的:
  学生具有察觉无常、苦、和无我的意识时,会在内在培养我们所称“涅盘元素”的光明火花,这涅盘元素会去除造成肉体及精神疾病起源的所有杂念和毒素。而这些杂念和毒素是所作恶业的结果。就像燃油点火燃烧一样,内在负面力量(杂念或毒素),经由学生在禅修过程中,以无常的觉知所产生的涅盘元素来去除。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当一个人培养出来的涅盘元素,冲击自身内在的杂念和毒素时,会产生某些剧变,必须要能忍受。这剧变会增强身内原子辐射、摩擦、振动等的灵敏度。
  这强度增长得非常之多,以致于人会感觉到,好象他的身体就像电和苦团。
  了解五蕴的生灭是佛教禅修的要旨。只有真正了解无常而培养出涅盘元素时,涅盘元素对内在杂念的冲击,方能产生燃烧的感觉,这感觉无论如何,不应持久。
  这时,才能了解涅盘元素,是觉悟无常所产生的一种力量,而觉悟无常是真正的无常禅修经验。这是净化过程,会引导行者在自身内在体验涅盘宁静。这是乌巴庆的教学心要。
  对西方行者而言,乌巴庆教师团有几个很好的老师。在印度,葛印卡(Goenka),是位师承乌巴庆风格、威力强大的老师,已有连续五年(译按:本书一九七七年写作前五年),主持十天密集禅修课程,用内观禅修的西方人,已有数千人。
  在美洲,罗伯特·哈维(Robert Hover)和露丝·邓尼森(Ruth Dennison),近来旅游各地为有兴趣的学生举办密集禅修课程。这种方法,就像其它密集课程一样,可以引导认真的学生在短期内,深入洞察真理。当然,学生必须继续将洞察真理,融入日常生活。
  佛法实践精要                         乌巴庆 著
  虽然有人在战场上征服千人千次,但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战士。
  《经法句经》(译按:第一○三偈)
  佛学基本概念
  根据字典上意义,佛教不是个宗教,因为它不像其它所有宗教,有一中心的上帝。严格说来,佛教是结合身体和心灵道德规范的一套哲学体系。它的目的在于灭绝痛苦和死亡。
  佛陀第一次说法的四圣谛,奠定本哲学体系。事实上,前三个圣谛阐明佛陀的哲学,而第四个圣谛(八正道,是道德兼哲学的一套规范)则作为达成目的的方法。这第一次说法,系对憍陈如(Ko&n&da^n^na)领导的五苦行者,他们是佛陀早期求道的同修。憍陈如是佛陀第一个完全证悟的弟子。
  现在我们谈到四圣谛,它们是:  
  一、苦谛
  二、集谛: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灭谛:苦之止息
  四、道谛: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要完全了解佛陀哲学的基本概念,需要明白苦谛。为了说明苦谛,佛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问题。
  首先,利用推论过程。佛陀让弟子了解,人生是苦难,人生是痛苦的,生是痛苦,老是痛苦,病是痛苦,死是痛苦。然而,人类感官影响是如此强烈,以致我们易于忘了自己,忘了我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稍想一下,胎儿如何维持生命,胎儿从出生一刻起,必须如何奋斗生存,他必须如何准备面对人生,而且作为人类,他必须奋斗到最后一口气为止。人生真是痛苦,人愈执着自我,就愈痛苦。事实上,人必须经历的痛苦,都被喜爱的短暂的感官享受所压抑,而这感官享乐仅似黑暗中偶然的聚光。但是人因这迷惑而远离真理,所以一定要奋力自救,从人生、痛苦和死亡的轮回中解放出来。
  其次,佛陀让弟子知道,人是由极微(Kal^apa,次原子单位)组成,各极微在生成同时,也开始死亡。每个极微是由下列自然元素形成的一团物质:一、延展(地),二、内聚(水),三、辐射(热和冷),四、动(风),五、颜色,六、香,七、味,八、营养素。
  存在这宇宙的每个东西,无论是有生命或无生命,都是由极微所组成。这极微在生成的同时,开始死亡。各极微系由这八个基本元素组成的一团物质。前四者为物质本质,是极微的主要部分;而其它四者仅是依附前四者产生的附属物。极微是物质界最小的颗粒,今日它仍超出科学范畴。只有在八个自然元素聚合时,方能形成极微的存在。换言之,这八个自然元素活动情形共同存在的那一刹那,而仅在那刹那,产生一团物质。这极微的尺寸,是灰尘颗粒的数十万分之一。极微的寿命只有瞬间之久,而眨眼之际即有十兆个瞬间。这些极微都在不断地变迁中。对一个毗婆舍那学习有成的学生而言,他可感觉这些极微,宛如一股能源。人类肉体并非如其外观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与生命力共存的连续状态的综合物体。
  为了使我的说明,让当代人容易了解,我借重伊沙克·亚西莫夫(Isaac Asimov)所着《原子的内在》(Inside the Atom)一书中有关“原子内容”(AtomicContents)的论述,他叙述有关生物肉体各部位,随时持续发生的化学反应。这应足以说明所有东西,无论其如何不同,都是由所谓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经科学证实,是处于生成、分裂或改变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应接受佛陀的观念:所有复合物都会改变、衰变或无常。
  不过,佛陀在阐述这无常理论时,论及形成物体的情形,佛陀所知物体,比今日科学发现的原子更细小。
  对不用心观察的人而言,一块铁是不动的。科学家知道,它是由持续变迁的电子所组成。假如对这块铁是这样,那对生物,如人类,则是什幺情形呢?人类肉体内在发生的改变,一定是更激烈。人是否感受到自身内在摇撼的振动呢?知道所有事物是在变迁中的科学家,可曾感受到自己肉体只不过是能源和振动而已?而内省看到自己肉体只是能源和振动的人,其心理态度反应又如何呢?要解渴,人可以容易从一个村庄的井中,取一杯水喝下。假设人的双眼如显微镜般的威力强大,人确定会犹豫去喝这杯水,因为他会看到水中放大的细菌。所以相同情形,当人了解自身内在不断的改变(无常)时,他一定会因敏锐感官感受身内原子辐射、振动和摩擦,而了解苦谛。事实上,人生是苦的,不管是内在最终本质或外观。
  当我说佛陀教导“人生是苦”时,请不要认为,果真如此的话,就不值得生存,而跑开并且以为佛教的痛苦观念令人惊骇,让人没有机会过合理的快乐生活。那幺,快乐是什幺?世间人们会因科学家在物质范畴的成就而快乐吗?他们或许有时会发现欲乐,但内心里,他们不会因已发生、正发生、将发生的事情而快乐。为什幺?这是因为即使人已经征服物质世界,仍不能征服自己的心。
  肉体产生的快感,一点也比不上经由佛教禅修获得的内心宁静的喜悦。肉体快感产生之前与之后,都是烦恼和痛苦,就像抓肿疹,而禅修喜悦则免除这些烦恼或痛苦。从感官世界来了解禅修是怎样的喜悦是很难的。不过,我知道你可以享有尝试一下这种喜悦,方便比较。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佛教教导痛苦的经验,令人感到悲惨、不幸。请相信我,禅修让你脱离凡俗生活,就像清澈水塘中的莲花,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它给你内在宁静,不仅满足你逐渐超越每日生活中的麻烦,且慢慢确定地脱离生、苦、死的限制。
  那幺,苦的源头在哪里呢?佛陀说,它来自渴望。一旦欲望种籽播下,它长成贪婪,且倍数成长为渴望或贪欲,不是追求权力,就是追求物质收益。深植欲望种籽的人,成为渴望的奴役,自然被驱使成身心交瘁,只为追赶这些渴望,直到有所成果。最后的结果,必定是邪恶心灵力量的累积,而这是由他原有欲望和忿怒激发的行为、言语、和观念所产生的。
  于是,在时间之流中,反应在每个人身上的是行为的精神力量。这些力量即是让身心持续运作的内在苦源。
  只有证果圣人阿罗汉可以完全了解苦谛。一旦了解苦谛,苦因会自动毁灭,人即可停止痛苦或疾病。依据佛陀制定的禅修过程去了解苦谛是了解佛陀教义最重要的事情。
  那幺,什幺是灭苦之道呢?那就是佛陀第一次说法开示的八正道。这八正道分为三学,就是戒、定、慧。
  戒
  戒:三条正道:一、正语。二、正业。三、正命。
  正语的意思是言语必是真实、有益、不粗鄙、不含敌意。
  正业系指基本道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不酗酒。
  正命就是不从事于增加他人痛苦的职业,例如贩奴、制造武器,或走私毒品。
  这些通常代表佛陀首次说法最初宣示的道德律。不过,在此之后,佛陀将它扩大,对僧侣和在家弟子分订戒律。
  我不需用为僧侣制定的戒律来困扰你们。我只让你们知道佛教在家弟子的道德律。这道德律叫做五戒,是:
  一、不杀生。生命是万物最珍贵的东西,佛陀在规定此戒时,他的悲悯扩及万物。
  二、不偷盗。这是克制对财富不当的欲念。
  三、不邪淫。性欲蛰伏在人心中。几乎所有人都难以抗拒它。所以,佛陀禁止非法纵欲。
  四、不妄语。这是为了能透过言语而成就真理。
  五、不饮酒。饮酒让人失去证道必要的心智平衡和推理能力。
  所以这五戒是要节制行为和言语,以及作为心灵专注和平静的基础。
  凡是要从事佛教禅修训练的人,必须沿着八正道而行。首先,学生必须承诺遵守五戒,以维持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我相信这五戒并不伤害任何宗教信仰。
  禅修
  我们现在谈到佛教精神范畴,即正确的禅修。八正道的第二阶段包括:
  一、正勤
  二、正念
  三、正定
  正勤当然是正念的先决条件。除非他立志坚定,努力缩小飘浮不定的心思,否则难以期盼能保有正念,并以正定将心智带入专注于一境的沉思和平静的状态。至此,心智没有五盖,纯净、宁静、内外皆光明。在这种状态下的心智,有力、明亮。它经历心灵反照的光明,其程度不同,如同星星与太阳之差别。简单的说,在完全黑暗的心眼中,所反射的光,即是心灵的纯净、宁静与平和。
  印度教徒追求它。从光明到空虚,再回到光明,是真正的婆罗门教法。在《新约·马太福音》中,说到“充满光的身体”。我们也知道,罗马天主教神父定期静坐,为求这神奇的光。神圣的《可兰经》也突显圣光证明的重要。
  这心灵反照的光表示内在心灵的纯净,而心灵的纯净是宗教生活的本质,不管是佛教徒、印度教徒、天主教徒,或回教徒。事实上,心灵的纯净是所有宗教最大的共同点。唯爱是人类团结的方法,是至高无上的,除非心灵超越纯净,爱方能如此至高。平衡的心是平衡别人心灵不平衡的要件。“就像造箭者拉直他的箭调伏妄念,智者理平掉举不安,是难以保卫、难以抵挡的思绪。”(译按:请参考《法句经》,第三十三偈)佛陀如是说。心灵训练和身体训练是一样需要的。那幺,为何不训练心灵,让它纯洁、强壮,如此你可享有禅修的安静,“内在禅定的喜悦”。
  当内在平静开始充满心灵时,你会确切在真理的知识上有所进展。我们的经验是,在适当的指导下,这心灵内在的平静和纯净含光,每人都可获得,而无关他们的宗教或信仰,假使他们有真诚目的,准备在尝试期间服从指导的话。
  关于这点,宗教导师只是个引导者(注:乌巴庆认为老师的角色,在学生进展中最为重要。他写到:“没有老师的帮助,学生无法达到纯净心灵的程度。”他视自己只是个引导者。但就像曾横越崎岖地势的旅人,他有力量排除某些障碍,因此加快学生洞察力的进展。这就是他常使用“合格”一词来描述老师的意义所在)。然而,专注力量增进至完美的成功,全赖学生的正勤、正念。达到初禅或近分定,只是要进展到更高成就之前的一个成果。
  当学生持续练习,能完全控制自己心灵时,他可进入专注状态,并逐渐自我发展而得到一些成就,且带给他超凡的力量。不过,这种在世俗界带来超凡力量的练习,佛陀并不鼓励。佛陀发展专注的唯一目的是要拥有证道必要的心灵纯净和力量。
  佛教中有四十种专注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那是诸佛遵循的方法,专注于呼吸。在“国际禅修中心”的学生,我们会敦促他将注意力集中于鼻底上唇处,调和呼吸进出的动作,静观吸入呼出,以协助学生培养专注力,达到心专注于一境。不管生命的起源,是佛教所说的来自个人行为的精神力量(行蕴),还是天主教揭示的发始于上帝,生命象征都是一样的。它是潜在于人身体的节奏、悸动,或振动。事实上,呼吸是生命象征的一种表现。注意呼吸的安那般那念静坐法为禅修中心所采取。它很大的优点是呼吸不仅自然的,而且要集中注意于它,排除所有的杂念,随时都可利用它。人只要坚定努力集中意志,就可首先缩小思绪范围到鼻子周遭,然后在上唇上一点,只接触到呼吸的热气,呼吸也变得愈来愈短。没有理由说,一位用功静坐的学生,在几天训练中,不能够获得稳固的心专注于一境上。努力方向正确时,总是有静坐进步的指针,这种指针是以视觉象征外表方式,用一些黑白东西的形式来对照。首先,看到的形状是云或棉花,有时是白色东西的形状,例如婶、蛛丝、花或碟子。可是当注意力愈来愈集中时,他们呈现像闪电、光点、小星星、月亮,或太阳。假如在静坐中出现这些指针(当然,这时是闭目的),那幺就可认定专注已然建立。此时,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短暂放松之后,尝试尽快返回有各类如“光”指针的专注状态。
  “专注力弱的学生,在练习中不能有好的进展,就像一个人骑着野马旅行,没有能力控制缰绳一样。所以我提醒你,不要被心主宰,要用革命精神来驯服它,利用它。”你能做到这样时,你已预备好,可转换到毗婆舍那,以洞察最终真理,享受涅盘平静。假如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鼻底某点,而有小光点停止不动某些时间,这是比较好的,因为此时,已达到所谓的近分定。
  “心本纯净”,佛陀说到:“然而,因吸收不净之物,而受污染。”同样地,就像盐水可以蒸馏成纯水一样,观呼吸的学生最后也可除去心中的杂物,使心到达纯净的状态。这就是植基于善的专注练习所产生的力量。
  慧
  我现在要开始谈到佛教的哲学内涵,即八正道的第三阶段,慧或内观。
  慧的两个部分是:
  一、正见
  二、正思惟
  求真理的正思惟,是佛教的目的和目标,而正见则是对内外心灵和物质的分析研究,以臻正觉真理。心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倾向觉受;色蕴体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持续变化。英文中这些名称很接近,可是意义不正确。
  严格来讲,心一词用于下列:
  一、意识(Vl^N^N^A&NA)
  二、感受(VEDAN^A)
  三、想念(SA^N^N^A)
  四、意志力和精神性质(行,sa%nkh^ar^a)
  这四者,加上物质状态的色蕴,组成了我们所谓的五蕴。佛陀将所有精神和物质存在现象,简括为五蕴,事实上,这存在现象是心理和物质共同存在的连续体,只是被一般大众误解为身见或自我。
  在正见时,学生进展至此,已培养出强而有力的专注能力,将注意力集中于他的自身内。藉由内省禅法,首先分析研究物质的本质,接着是心和精神状态。他感觉,有时也看到极微的真实状态。他开始了解,物质和心一直在改变──无常和短暂。随着他的专注力的增加,内在力量本质愈来愈清晰。他不能再否认这五蕴是苦的。他渴求一种超脱痛苦的状态。透过不断的练习,他最后可以解脱痛苦的束缚,从世俗进入超世俗状态,达到涅盘。此时,他解脱了:一、我见。二、疑。三、对戒规和仪式的执着。更进一步的练习就可以进入解脱的第二阶段──慧的层次,其中感官渴求和嗔恚将会减少,藉由持续的练习,行者就没有任何欲望或嗔恚。最后他体验了完全解脱的阿罗汉境界,这也是最终目标。每个经验涅盘的人,他可以随心所欲,多次重复这种经验,进入证果的阶段,并沉浴在涅盘宁静。
  这藉由涅盘体验的内在宁静是无与伦比的,因为它是出世间的。相较于此宁静,我曾提到的禅定或内在宁静,就微不足道了。涅盘的内在宁静,带领个人超越所有存在的层面,而禅定的内在宁静仍会使人停留在这些存在层面。
  智能的培养和洞悉存在真义和涅盘的内观,端赖直接的禅修练习。在我们的中心,当学生在练习出入息禅修几天后,已经达到某程度的专注(最好到达近分定)时,训练课程更改为毗婆舍那或内观。这需要利用已经修得的强大的专注透视力,并且要检查个人的一切内在倾向。学生被教导去感受自身有机体正在进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可经历会发生在所有人类身上的反应。当学生全神贯注于这种自然结果的感觉,他生理、心理上自然会了解到,他的生理身体最终只是一团会改变的物质。这是佛教无常的根本概念──改变的本质,会发生在宇宙中任何东西上,不管它有生命或无生命。他也可以因此推论出,苦或不幸与生命合一。这是真实的,因为一个生命的构造,是由极微组成,而这所有原子是在持续燃烧的状态。最后他可以了解无我的概念。你叫呈现在你面前的物质为“物质”,事实上,没有这种不变的物质。随着禅修的进展,学生自会了解,没有所谓的“自我”,也没有这样东西做为生命的中心。最后,他会革除内在的自我中心论──在心理和身体两方面。那时他因禅修而呈现新的外观,验证了一个事实,任何发生在宇宙的事情,都遵守因果律。他利用慧眼,知道个别的自我,本质上是虚幻的。
  了解无常
  现在,让我详述我们练习的精髓。在我们中心修习内观时,我们特别强调无常真理。假如你真正了解无常,你会知道苦和无我的真理,因为它们三者是一起呈现的。
  那幺,无常就是经由练习,必须体验了解的第一个真谛。仅阅读有关佛教书籍,并不足于了解真正的无常,因为没有体验这部分。仅有透过体验,了解人内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无常的本质,这样才能了解佛陀要大众了解的真义。
  要了解无常,人必须严格、勤奋地依循八正道而行。在这点,我要说明,任何一个行为、言语或思惟的动作,都留下行动的力量,即业力,并依据这行动是善或恶,而变为个人存款或负债,这个不可见的东西我们称为“行”(sa%nkh^ara)或行为力量,是心理的产物,每个动作都和它有关连。它没有外延元素。整个宇宙充满着所有生物的行为力量。我们相信,依归纳理论,生命的起源就是这种行为力量,即个人在持续吸收自身行为的力量的同时,也利用行为、言语、思惟来释放新的行为力量,这创造了一个无终止的生命周期,而以脉动、节奏和振动为其象征。让我们视善行力量为正,恶行力量为负。那幺,我们得到所谓正反应和负反应,而这现象一直在宇宙中各处发生,它发生在所有有生命、无生命、我的身体、你的身体和所有生物的身体内。业持续不断的累积,成为支持生命的能源,最后难免苦和死。人可能今天是圣人,以后是歹徒;可能今天富有,不久变穷。人生的起伏是非常明显的。没有人是稳固,没有家庭是稳固,没有团体是稳固,没有国家是稳固。所有一切都受制于业律。因为业来自常变的心,所以业果也必定是恒变的。人要能祛除累积于自身的业,必须了解无常、苦和无我才可达成。我们每天因新行为,制造新业,唯有透过修习正观无常,才能打断这种过程。它可能会花费一生或更久时间来祛除所有的业。完全除业的人才会停止痛苦,因为那时没有余物可给他维持任何生命形态的能源。这是佛陀和阿罗汉在生命结束,进入最后涅盘时,达到苦的灭绝。今天,我们修习毗婆舍那,假如十分了解无常,它应足够达到觉悟的第一阶段(译按:初果),并开始局限我们必须继续受苦的连绵的生命。
  无常,开启了解苦、无我之门,进入苦的最终灭绝。无常的体验仅能透过佛陀或佛陀入灭后,由他的八正道和七觉支的教义,才能获致。
  为了在毗婆舍那禅修中有所进步,学生必须尽可能持续保持了知无常。佛陀给予僧尼的教诲是,应在所有姿势中保有无常(或苦、或无我)的察觉,无论是行、立、坐、卧。这种持续对无常、苦、无我的察觉,是成功的秘诀。佛陀在般涅盘前的最终训诫是:“所有组成的东西都是衰败和无常的,你们应当勤奋以达解脱。”
  事实上,这是佛陀四十五年弘法的精髓。假如你能持有万物无常的察觉,你确可在一段时间内达到解脱的目标。
  同时,在修习了知无常之时,认识“真实的本质”的正观,会愈来愈深刻。如此,最后你将对无常、苦和无我三法印毫无疑惑。这时,你才会毫不犹豫的迈向目标。
  既然你知道,了知无常是首要因素,你应尽可能持续不断、清楚地观察无常,你会愈来愈知道无常的真义就是衰败。这是宇宙万物,无论是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固有本质。
  了知我们这身体是由持续变动的所有极微组成,就是了知变动或败坏本质的真实内涵。极微持续的崩溃和更换所产生的变动或衰败(无常),其本质就是不圆满,即苦谛。只有在你经历明白这种改变是苦的时候,你才会了知在佛陀的训诫中,十分强调的四圣谛。为什幺?因为当你了解你一刻也不能逃离的苦的细微本质时,你才会真正害怕、厌恶、不愿身体物质和心灵的存在,进而寻找一种逃离的方法,超越片刻片刻再生的循环,止息苦痛。当你经由足够练习,内在涅盘和平的初果时,你就可以在活着的时候,感受到究竟灭苦的滋味了。
  直至目前,谈到修习毗婆舍那,我一直强调,看透极微、身体元素的无常。毗婆舍那也包括思想元素或在物质改变过程的专注的变化本质。有时专注仅在于物质的无常,有时专注于思想元素的无常。当人专注于物质无常时,他也了解到思想元素同时随着知觉物质无常而产生转换或改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形,这人即可了解物质和思想元素(心灵)两者的无常。
  到目前为止,我所说的,是关于经由身体感觉无常,物质改变的过程,以及依这改变过程产生的思想元素改变的过程。你应了知,也可利用其它感觉方式来了解无常。
  修习知觉无常,可开展下列的感觉(注:feeling,在此是指身体的感觉。)
  用眼根看可见物
  用耳根听
  用鼻根闻
  用舌根尝
  用意根想
  事实上,人都可利用六个感觉器官的任何一个来修习了知无常。然而实际上,我们发现在所有感觉中,身体各部分在改变过程中所得的接触感觉,涵盖了内省禅法最佳精华。不仅如此而已,接触(利用磨擦、幅射和振动内在极微)身体部分产生的感觉比其它方式明显,以毗婆舍那的初学者,经由身体感觉最容易了知无常。这是为什幺我们选择身体感觉作为快速了知无常的媒介的主要原因。任何人可以尝试其它方法,不过我的建议是在采用其它方式感觉之前,应利用自己的身体来了知无常,打下基础。不过,其它感觉方式也可以,这毗婆舍那对刹那改变的过程念念分明,且如前面建议,接触及知觉身体和六根,是修炼正念的最佳立足点。
  在我们中心,当静坐从知觉呼吸改为知觉无常时,老师会利用明确的方法,教导学生开始练习将专注遍洒全身,一部分一部分地感觉所有接触和知觉所产生的无常。在无常知觉持续时,行者会了解,专注和正念的力量,而除去身体内能量流动的障碍。这种专注会变得更快、更清楚,当身体清楚感觉到能量流动,所有知觉的无常(苦和无我)感更明显时,行者的注意力会移到中心(心)。这时候对变化的知觉和感觉的正念和专注如此强烈,以致于了知所有的觉知,即使是心灵活动都是一种改变和振动。对整个世界,物质和心灵的觉知,将减低成各种持续改变不同层次的振动。行者利用毗婆舍那更为精致地洞察存在的真实本质。就是这清晰的洞察引导行者停止这种持续的刹那改变,进入涅盘。
  证悟佛法
  对无常的觉知,会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内观知识。修习时应有好的老师予以检查、调整,以协助行者参透新经验和各层次。行者应避免期待任何内观成就。因为这种期待会分散导引至最高真理的无常觉知的持续性。
  行者的修习若能深深证悟佛法的话,可以真正了知法的六大属性:
  一、法不是猜想或臆测的结果,而是个人成就的结果,且各方面精准无误。
  二、法对那些依据佛陀发明的技巧练习的人,此时此地就可产生益处。
  三、法对修习者的效果是立即的,使他在了解苦谛的同时,有能力去除苦因。
  四、法经得起那些急于修习者的考验,那些人可以亲身知道益处。
  五、法是个人自我的一部分,所以经得起当下的省察。
  六、只要有初觉悟经验的行者,都可以完全经验法的成果。所有的圣弟子都有这内在涅盘的宁静。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这宁静之乐。他们进入所谓正果的祥和状态,这是关于出世间意识的涅盘宁静,在此,没有任何感觉会因感官中心而引起。此时,身体姿态变直,这状态是完美的生理和心理宁静,涅盘的祥和是最高的悦乐。
  现在让我从在家居士的观点,谈谈每日生活中如何修习毗婆舍那,并说明在今生,立即可获得的益处。
  毗婆舍那的最初目标是启发自身内的“活化无常”(注:乌巴庆有时用“活化无常”肇activate impermanence噅,这似乎是指可以完全经验到真正无常,即身心连续体很快融化,像“掉落在湖面的雨水”,在那时,心灵产生净化力,他称之为“涅盘元素”),或感受内在自我的无常,最终达到内、外宁静和平衡的状态,个人全神贯注于身内无常时,即可达成此一目标。
  这个世界现在面临严重威胁人类的问题,现在正是每个人修习毗婆舍那,学习如何在今日发生的事物中,寻得深层宁静的时候。无常存在每个人的内在,与每个人同在。只要内省自己,即可经验到。当一个人能感觉到无常,经验到无常,完全感受到无常,他可随意脱离外在的观念世界。无常对在家居士而言,是生活的宝石,他将加以珍惜,为自己创造宁静和平衡能源的贮藏所。它冲击人身心疾病的根源,并逐渐拔除这种身心疾病的根源。在佛陀时代,修习毗婆舍那的在家居士人数很多。无常并非保留给出家修行的人。在家生活虽然有使人不安的缺点,但好老师或引导人员可以协助学生在很短时间内活化无常。一旦认知无常,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试着保持它。只要有精进的时机,行者必须坚持它,以得到所有物质和精神现象快速改变本质的知见。假如到达这知见,就没有问题,因为那时他应可以毫不费力的,几乎是自动地经验无常了。在这种情形,无常成为他的基础,一旦家居生活的需要结束,他即可回到那里。然而,对于尚未具足正观,可以看清物质和精神现象快速改变本质的人而言,可能有些困难。这对他就像是身心内外活动与无常的拉锯战。对这种人而言,聪明的方式是依循一句箴言:“工作时工作,玩乐时尽情玩乐。”不需随时激活无常。将练习分订于白天或晚上固定时间,应已足够。在这练习时间,应试着将心──注意力保持于身内,警觉于无常上,无常警觉应时时存在,这样继续地不使有任何绝对有害进步的散漫或令人分心的思想插入。如果不能如此的话,应回归到出入息法,因为专注是启动“活化无常”之钥。记住,为获致好的专注,必须有完美的道德,因为好的专注筑基于道德之上。而且,要正念于无常,专注必须扎实,假如专注十分好,无常警觉也会变得很好。除了培养对禅修对象的专注外,没有培养无常的特殊技巧。这意谓着,为了感觉身体上面或内部的无常,而将专注转回到身体感觉上,首先应在人可以很容易全神贯注的部位上,这也意指可随处改变专注的部位,从头变到脚,从脚变到头,有时也细察内在。必须很清楚了解,不要将注意力指向身体解剖上,而是指向直接经验物质的形成(极微)的感觉和它们持续改变的本质。
  假如遵循这些方法,确定会有进步。进步的速度端视个人能力和禅修工夫的投入。假如他达到高度的专注和智能,他了解无常、苦和无我三特性的能力会增加,也因此,愈来愈接近人人应记住的觉悟的目标。
  这是个科学时代。今天的人们对乌托邦没有信心。他们不会接受任何东西,除非其结果是好的、具体的、明显的、个人的、此时此刻的。
  今日,几乎每个地方都令人不满足,不满足产生病态感觉,病态感觉产生恨,恨产生敌意,敌意产生敌人,敌人造成战争,战争制造敌人,以此类推。这是个恶性循环。为什幺?因为心缺乏适当的控制。人终究是个人化的精神力。什幺是物质?物质是精神力的物质化,是道德(正面)力量和不道德(负面)力量反应的结果。佛陀说:“世界由心造成的。”所以心主宰每个事物。那幺让我们研究心及其特性,进而解决目前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佛陀住世时,告诉迦罗摩人:
  听着迦罗摩人!不要被报导、传统或道听途说所误导;不要被善辩,逻辑推理、省视理论或同意某理论而误导;也不可因符合个人爱好或出于尊敬师父令名而被误导。但是,迦罗摩人!当你们自己知道这些事情有害,会受到非难,受到智者批评,若修习和遵循它们,会产生损失和愁苦,这时你才确实拒绝它们。但是,假如任何时候你们自己知道这些事情有益,无可责难,受到智者称许,修习遵循,它们会产生福祉和快乐,那幺你们就做,修习它们,遵循它们。
  修习毗婆舍那的再复兴时机已经到来,我们对那些心胸开放,真诚地在好师父指导下接受训练的人,可以自然得到的确切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这些结果是好的、具体的、明显的、个人的、此时此刻的,会让我们生活在有益、幸福、快乐中。
  愿一切众生快乐,愿和平普及全世界。
  第十四章 阿姜达摩答罗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当人观到色蕴为感受的基础,
  同时也观到色蕴和身体都是无常时,
  将会看到感到也是无常。
  延伸这种内观,
  行者会了解,所有的蕴,
  包括想、行、识,也都是无常的。
  它们是无常、不满足、没有永恒的自我。
  没有禅修就不会经验到三法印,
  因为有黏着的缘故。
  只要消除黏着,
  人就可以从自己身体内体证四圣谛。
  阿姜达摩答罗(Achaan Dhammadaro)是个有家室的人(有人说他有两位妻子),晚年出家。他是个精力充沛,自信的人,曾研究数种静坐技巧,但总觉得不适用。他找到一座寺庙,提供他一个房间,让他继续学习静坐。他独自留在房内几个月之久,直到发现进入佛陀教法中心之路。一离开房间,他即在南泰国游方,最后在纳贡·斯里·坦麻拉(Nakorn Sri Thammaraj)的托国寺(Wat Tow Kote)开始内观禅修的教学。
  托国寺是位于纳贡·斯里·坦麻拉市郊的一座大型乡镇寺院。这地区必定曾是海滩,因为地面是沙,树木稀疏。这座寺庙一半以上地方,规划为两个男女禅修者的大型区域。和尚居住的部分有五十间以上的小木屋,围绕着一个大的方形空地,这空地每天举行有为时几小时的全体经行和立禅。此外,这个区域内有一市镇火葬场,在那里,禅修者可定期看到火葬,从事墓地禅修,增加修习的视野。所有人员在一个大食堂内共享早餐及午餐。阿姜达摩答罗鼓励密集修习,乐意解答问题和困难,他经常站着或者在室外和他的学生经行,每天都透过寺内扩音器播放他们谈论有关禅修的录音带。有十几个西方人在托国寺内学习,而阿姜达摩答罗乐于教导他们,他不会说英语,不过通常有一些人在旁,可以为学生翻译。在出版这本书时,我们收到消息,阿姜达摩答罗已移居到纳贡·斯里·坦麻拉北方几个省外的一座寺庙,在那里教导泰国人和西方人。
  阿姜达摩答罗在禅修上,强调受念处。透过观照感觉的变化,我们可体验到一切都在刹那的生灭中。他解释,这种情形很清楚的,因为色蕴,以及感觉是五蕴的基础。知觉五蕴的生灭,就可理解到佛陀要我们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阿姜达摩答罗利用片刻察觉身体、感觉和心念细微移动所得感觉,做为体验内在真理的一种直接方法。在禅观上,他说明观察感受将引导我们直接体验内心所有的感觉(“心”传统上被视为心念所在)。当内心所发生的一切,即使是念头,都清楚地被察觉到只是种种感觉的生灭,我们就看到无常、苦、和无我的真理。这带领我们进入万物最深的真理,止息痛苦,和经验涅盘。
  内观禅修问答                     阿姜达摩答罗 主答
  问:请先解说佛教的基本教义?
  答:佛陀教导通往究竟安乐及和平的正道。而从知苦的止息这条正道所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教导方法就是正念禅。正念是所有正确修习的基石。
  问:我们可否藉由读书及思考有关四圣谛和八正道来了解这条正道?
  答:书籍与修习不同,它只是指出利用佛陀四圣谛止息苦的可能性。知识的了解,来自书籍和教学。修习则不同,它就像实际在你身心这实验室内作实验。当一个人在师父指导下禅修,发展完美正念和正定时,他就完全了解自身的正道。这境界可经由持续警觉来达成。换句话说,每刻正念于身体、感受、心和心的对象的过程。这些就是四念处。
  问:这种正念、内观禅修发展的结果为何?
  答:修习正念是为了了解我们内在的法,如法修习,会引导我们放弃对感官对象的执取,能停止苦流,再生的轮回。无明和散乱心都是痛苦的基源。我们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连系六个感官对象而生起。当意识产生,而没有正念时,根尘接触会导致好恶。渴求持续的欢乐,进而执取、造业和再生。我们整个身心的生命,系由五蕴所组成,它生起和显示在这六个感官门头每一意识的再生。当产生喜欢和厌恶时,会引起造业行为,我们会继续在再生和痛苦的轮回中。内观禅修是治疗这无止尽的渴望。
  问:佛陀论及需要发展正念和专注。你可否再谈谈专注?
  答:禅修中发展出三种专注。其中两种系依据禅定而开展的,这两者是近分定及安止定。这些方法的每一种都是利用把心念固定在单一个禅修对象上。这类禅修包括可视化的固定外形或颜色,或将心集中于某种特别感觉,如慈爱。当发展出近分定及安止定时,极大喜悦和宁静即会生起,行者完全专注于对象,没有盖障可以扰乱。这种暂时的烦恼断除──免于欲望、厌恶、迷惑的状态──在行者将心保持在禅定的对象时就可持续,但当心一离开专注的对象,喜乐就消失,而心再度被烦恼所包围。固定专注另有一种危险,因为它不会增长智能,它会对喜乐执着,甚或滥用专注力量,因此实际上增加了烦恼。第三种专注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定,或完美禅定。这种专注系依据刹那相续的内观来发展的。只有无间断的正念专注,才能摧毁烦恼。这种专注并非将心固定于一个不动的对象,而是借着注意身体的感觉、感受、心念和心的对象变化来达成。当无间断的专注适当地在内在身心建立时,再生的轮回即被破坏了。透过这种专注,我们发展能看清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能力,这五蕴构成了我们一般所说的“男人”和“女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