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呈献
  这本书的出版我要呈献给我的父亲,从他那里我学到道德的力量和向善。
  还有,这本书若没有以下的法友的慈悲和帮助法出版:Stephen Levine,Sumedho Bhikku, Achaan Chaa, Joseph Goldstein, Achaan Asabha, Dan Goleman,Jim Harris, Achaan Jummien, Eric, Sharon, Ram Dass, Dell, Seth, Chani,Achaan Tawee, Kenny, Kitti Subho, Irv, Tori, Molly, Trungpa Rinpoche,Joyce, Khun Prasom, U Thondera Sayadaw, Josie Stanton, Mahasi Sayadaw,Wicki, Larry and Dayle, Nyanasugato, Winston and Joslyn King, KaluRinpoche, Buzz and Janet, Mahaaraji, Vimalo Bhikku, Mimi, Susan, T.LobsangRampa, Soeng Sahn Roshi, Charlie, Rechard, Guru Michael, Robert, Jacquie,Achaan Dhammadaro, Dr.Palos, Abbbot Yen Boon, Achaan Buddhadasa, Chao KhunRaj, Lao Tzu, Professor Penner, Suzuki Roshi, Pannavado Bhikku, Achaan MahaBoowa, Krishna, David and Mary, Wing Tsit Chan, 还有其它法友。以及特别是乔答摩佛陀给予我们的慈悲。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推荐序         /杨郁文
  本书作者杰克·康菲尔德先生是笔者最尊敬的“佛法教师”之一,译者们都是笔者最为乐于亲近的学佛团体──新雨──的核心份子;张慈田老师早在半年前嘱咐为本书提供推荐文时,立即欣然同意。接到吴明兴居士寄来校定稿,迫不及待地从作者前言、两位大德序文、编者说明、译者序文,然后,本文十七章顺序仔细阅读。事后发觉,根本毌需再为读者推荐本书。何以故?仅依康菲尔德先生本人之前言,以及创巴仁波切与罗摩·达沙先生的序文,读者们会发觉到本书对“学佛”的重要性及“修行”的实用性,引生善法欲,探测全书究竟。倘若接触到第一章〈佛法精要〉,可以发现作者以现代语言,叙述佛法的精华──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完成佛德的智能和慈悲的道路。料想读者们随即如笔者一样,第二章、第三章……乃至第十七章,犹如一气呵成,排除杂事一路审谛阅读,看完全书。
  现在笔者可以改弦更张,以老马识途前行“导读”,藉以替代“推荐序”供献读者们,冀望张老师等翻译本书诸大德合意!
  十七章正文之初章〈佛法精要〉及第三章〈教法总说〉,是康菲尔德先生多年参学南传佛教,出家亲近多位大师经年奉事学习,或者求见某大师以问答请益,或是研读某大师特殊名作等等所得精华,读者们需要细心体会。不只在阅读第四章以后十二位南传大师著作或问答录之前,需要预先了解〈佛法精要〉及〈教法总说〉,此等十二章阅读之后,尚须重阅本书的第一章及第三章;最后,阅读殿后的第十六、十七两章。
  第二章〈缅甸、寮国、泰国的禅修概况〉,提供有心留学东南亚的学生们许多珍贵的信息,于选择学习禅修的地点、挑选适合教导的老师与法门,特别切合实用。
  第四章〈阿姜查〉,查法师是接受本书作者出家成为比丘的亲教师,影响作者最深的老师。查法师依南传传统注重“四念住法门”之修习,不强调任何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快速成就内观或者开悟的精进课程。在正式的坐禅里,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耐心修学、奉行戒律、生活简朴、保持自然以及观照内心,是他的修行要诀。
  查法师教人:“单纯安住于当下,我们的心终会契入它原本的和谐状态,这时,修行是自然涌现的。”他会引导学生继续单纯地观照内心,甚至连深刻的内观和开悟经验都不可执着,只是分分秒秒地持续这种不执着的观点。如是禅风,与宋朝曹洞宗正觉禅师之“默照禅”几分神似。
  查法师开示:“道场的日常作息,也是禅修的焦点,这几乎跟正式的静坐和经行没什幺两样;不论做什幺事,都要念念分明,这里头也是佛法。”笔者认为这与中国禅宗祖师主张:“专精打禅七是修行,大众普请出坡劳作也是修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章〈马哈希西亚多〉,马哈希导师以密集内观禅修,系统地教授四念住的修行方法。分为:
  一、修学前行──四种护念──念佛(十号功德)、慈念(一切有情)、念身(不净)、死念(提起无常生灭及精进修道)。
  二、基本练习(坐禅及行禅交替)──对四念处专注能力之开发──分为四阶(练习一、二、三、四)。
  三、进阶练习──慧观之开发──分为三阶:(1)辨明身心及其缘起,(2)体悟生灭随观智,(3)内观深化,体验涅盘。
  马哈希导师之禅风特点在于:没有一定的对象(止观之业处)做为开发定力的前方便;一起步,即对刹那变化的身心现象觉照观察,对每一身心生起的现象“命名称念”。这种命名称念的技巧(其它当代南传大师有赞同者亦有反对者在),康菲尔德先生认为有助于把想蕴的内容,导向做为禅修的观察的目标,它帮助瑜伽行者从“各种体验内容认同或介入”跳离。笔者认为在业力弱、业障轻时,此一招式“命名称念”有助于“随缘消业”,而又能继续止观等持;在业力强、业障重时,此招是否管用,笔者尚待此后实习、验证,而后肯定。
  第六章〈孙伦西亚多〉,孙伦导师及其弟子们所传受之禅风,有别于一般常态的安那般那念,其特点为:很密集地集中精神做非自然的强烈呼吸(甚至鼻孔出声),以警觉气息接触鼻端之触觉。长时段的坐禅(两三小时),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苦受(皮痒、抽筋、骨肉酸痛)及散乱心;更进一步专注于苦受的改变,强化正念及观察力,得以开发智能及解脱烦恼。其弟子强调不要耽湎于修习进步所生轻安乐受及神变现象。
  第七章〈佛使比丘〉,佛使法师弘扬“自然内观法”──即于日常生活、一般工作当下训练精神专注,通常已足够用来内观;与经由系统的训练方式产生专注及内观效果相当,而且应用于处理日常烦恼漏的有效性高,也可以避免修习禅定所生的(耽乐等)副作用。笔者认为“自然内观法”其实是以“七觉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透视事物的真相,觉悟无常性、苦迫性及无我性,维持无我执、无我所取;甚至于日常生活当下体验涅盘。
  第八章〈阿姜念〉,念法师的教法非常简要:依“四念处”及“四圣谛”法门,观照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苦受及其由来,清楚地觉知其中的过程,就是苦的止息与获得觉悟之乐的直接门径。她也重视经、论开发五种净化,从“把握名色”乃至依“行舍智”,构成“慧体”的传统方法(如《清净道论》第十八乃至二十一品所述)。
  第九章〈阿姜摩诃布瓦〉,大布瓦法师强调定、慧互动:坚强而稳定的专注力是生起智能的前兆;运用智能透过对身与心的观察与研究,来辅助培养专注力与宁静,然后,以此专注力导引更深的智能。然而对究竟解脱来说,但有定的经验并没有什幺价值,能导致解脱的智能才是重要的。日常依戒(道德)生活,维持无悔、愉快、自在的心情,对世人是永远都有必要的。最好是在惑(业、苦)出现时,立即以戒学、定学、慧学的方式去处理。
  第十章〈唐卜陆西亚多〉,唐卜陆导师注重“正念”之功用,亦即依“四念处”的正念,专注于身、心的作业与受报,以及如实知身、心正确或错误的反应方式与结果,才能看到事情的真实面貌──“正见”。有正见才能开导一系列的“八支圣道”,现观苦、集、灭、道──四圣谛──实现究竟涅盘。
  修习“正念”,即以“身至念(诵念、观想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为主,善巧练习可以对治色贪欲,以及消灭我、我所见。
  第十一章〈莫因西亚多〉,莫因导师强调禅修者应该在禅修前,先熟习阿毗昙的基本观念──对心法及色法的特性有最细致的研究──有助于以清楚精确的方式,直接注意日常生活乃至宗教修持的所有现象的真实面貌──无常性、苦性、无我性。如此,不再被自然现象所愚弄,不再执着,体验了真正的解脱自在。
  第十二章〈莫哥西亚多〉,莫哥导师指出“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导向解脱、体验涅盘。“佛法的教法”富有次第性──修习戒行(道德生活)是第一阶段,修定(专注的念力)是第二阶段,开发般若慧(如实观)是第三阶段。
  莫哥导师有“系统及简化练习法”:
  一、进入禅修之前,先善巧区分(1)世俗谛──所有概念、思想、构想及名相;(2)圣义谛──五蕴法、十二支法、四圣谛。
  二、对心念(十三种:(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贪识,(7) 嗔识,(8)痴识,(9)非贪识,(10)非嗔识,(11)无痴之明识,(12)入息识,(13)出息识)以及感受的观察。
  三、内观:第一阶段,以安那般那念,专注于正念的培养;第二阶段,以如理作意身、受、心、法的生、灭,观察五蕴的生、灭;第三阶段,现观无常、苦、无我,产生厌、离欲、灭尽惑业苦的行道智见,乃至逮得诸漏尽,作证消灭一切有漏的苦受。
  第十三章〈乌巴庆〉,巴庆大德居士教授有很多种专注的禅修法,现在弟子们(当今印度葛印卡居士即是其嫡传弟子)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以“呼吸专注法(安那般那念)”经历一段精神专注的练习。
  二、有系统地将注意力移到身体上,感觉到肉体的种种感受。
  三、随即对身受提起无常的警觉,觉察诸受无常的实态。
  四、具有察觉无常、苦、无我的意识时,会在心内培养所谓“涅盘元素”的光明火花;这种涅盘的元素会除去肉体及精神疾患的病原──邪见及杂念。
  笔者认为“培养涅盘元素”,或者“活化(activate)无常、苦、无我”,其实就是于“常、乐、我”等任何邪见、偏执蠢动时,能立即提起现观“无常、苦、无我”,一一对治它们;以平等慧如实知惑、业、苦,也能随缘去惑、消业、除苦。
  第十四章〈阿姜达摩答罗〉,达摩答罗法师的禅风,是依“四念处”修习“八支圣道”,现观“四圣谛”为主,主要方法如是:
  一、无间断的正念专注(属修习八正道所生;有别于奢摩他开展的近分定及安止定的专注),从四念处的“于身观身念住”开始,最好的下手处是:观照手心移动时及停止时的感觉生起和消失的微细变化;正念专注能力提升,将导致感觉在全身生起和消失时,也能注意“心基(hadaya-vatthu )”处相应的微妙感觉(如此心基的反应,以笔者所知,历代及当代大德未曾提及)。
  二、身根触觉细腻的观察,导引味觉、嗅觉、视觉乃至意识到心法生灭,在心基处有所感觉。
  三、行者在所有(行、住、坐、卧)姿态中,保持感觉的持续观照──四念住分明,会觉知五蕴刹那缘生、缘灭,现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苦、无我)”的真理实相。
  四、最后,行者会体验超越有漏生死的“涅盘寂静”。
  第十五章〈阿姜朱连〉,朱连法师主张禅修是一种生活方式,用于更进一步生活方式的技巧。所以每人要从好多禅修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品行的方法,然后,或单独或群体禅修;或内观或专注,最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回到内观修习“放下”、“无所执着”时,智能即随缘活动着。
  然而,朱连法师亦有特殊方法──“突破姿势”──它仅用在严密的指导认真的学生:
  通常行者要坐或站在同一位置二十四小时,一停止移动,我们身体内的苦就显现;有时四或五个小时、八小时或更久过后,行者才会突破对身体痛苦的黏着,心变得特别清晰、专注、调顺。行者可以平静清楚地观察身体和心理的生灭现象;因为对身体的渴望已静止,强固专注已开展,智能随即生起。
  第十六章〈更进一步的问答〉,是本书编者向作者康菲尔德先生提出二十个问题,在于加强澄清、阐明前述十二位大师有关教与学的内容。这些问题及回答,是以西方人士的观点为主,然而也适用于东西两方的所有佛教徒(甚至适用于“非宗教徒”)。
  第十七章〈其它现行上座部佛教的禅修法〉,作者简略地检视更多的当代上座部佛教所用的其它禅修系统和方法,或有与其它派别甚至外教的灵修方法结合的宗教行为,一共十二项目。
  “回到智能”可说是作者一生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心得,如下:
  当我们以七觉支(定、择法、精进、喜、轻安、正念和舍[笔者按,七觉支次第而起,其顺序为: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然后,能随所欲觉支等至为善巧修习七觉支。作者没有说明之所以调动次序者因何?甚为遗憾。])来思考所有不同的禅修法时,就变得很简单,来看各个方法是如何有助于发展至少一些导致解脱的心灵特质。然而,必须注意,用某特种修习、方法、技巧方式的禅修,只是个提供使用工具。当人已发展了产生智能和解脱的禅修,最后,所有系统、技巧和修习方法都必须放下。那时,禅修不再是孤立的事情,而整合为生活的方式。生活本身成为禅修,单纯、直接、无私、活在当下!
  笔者更引用作者金言,与作者、编者、译者一同发愿,愿读者们:
  一、希望经由本书传达的法,有益处、有功德,帮助众生离苦!
  二、愿所有众生快乐!
  三、愿所有众生从迷惑中解放出来!
  四、愿所有众生勤奋、努力于解救自己!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陀!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五日 菩萨戒优婆塞 杨郁文 谨识于阿含学园
  附记:
  作者与译者已有略注于文中,笔者另有资料提供有心查询大师们曾经引用之经文,相当经之出处如下:
  第一章页050第三段:《相应部S.56,31 Si%msap^a经》;《杂阿含·四○四经》
  第二章页082第三段:《相应部S.14,15 Kamma经》;《杂阿含·四四七经》
  第六章页183第三段:《杂阿含·一七五经》
  第六章页202第三段:《相应部S.35,95 Saayha(2)经》;《杂阿含·三一二经》
  第七章页221第二段:《相应部S.22,59 Pa^nca经》;《杂阿含·三四经》
  第七章页221第二段:《相应部S.35,28 ^Aditta经》;《杂阿含·一九七经》
  第七章页232第二段:《中部M.24 Rathavina经》;《中阿含·七车经》
  第十章页311第四段:《相应部S.2,26 Rohita经》;《杂阿含·一三○七经》
  第十章页312第三段:《增支部A.1(21) Jh^ana vagga 1~21经》
  第十二章页351第四段:《相应部S.15,10 Puggala经》;《杂阿含·九四七经》
  第十二章页356第四段:《相应部S.1.6,7 Jana%m经》;《杂阿含·一○一七经》
  第十三章页391第三段:《增支部A.1.5,9 Pabbassara upakkili&t&tha》摩
  第十三章页403第三段:《增支部A.3,65 Kesaputthiy^a经》
  第十四章页418第二段:《相应部S.56,31 Si%msap^a经》;《杂阿含·四○四经》
  第十四章页419第一段:《相应部S.22,87 Vakkali经》
  【巴利文之表示法:】一、字母前加^者,表示该字母上有一横。─┐
  【巴利文之表示法:】二、字母前加%者,表示该字母上有一点。─┼以下文章中均同
  【巴利文之表示法:】一、字母前加&者,表示该字母下有一点。─┘
  前言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本书内容历经多年的收集和翻译,它代表一种口语佛法的原始记录,也就是许多当代佛教大师们的教法,介绍他们是为了与所有从事开发佛陀慈悲和智能的人们分享。
  为了流通这些代表性大师的教法,我曾请求他们祝福和协助,不过由于时间的困难以及半个地球的遥隔,本书的部份内容一直无法取得当事人正式的同意和关注。
  我尝试以最清晰的方式印行这种实际禅修的佛法,希望有助于那些想把无上教法付诸实践的人们。法是公开流通的,正如同佛陀亲自的教诲,这当然也是本书所介绍大师们的本意。本书内容的编译若有任何瑕疵和重要佛法观点的混淆,个人当负起全责。我只是希望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当代上座部佛法,希望对那些在解脱上的行者有些实际助益。
  序一                  创巴仁波切(Ven. Chogyam Trungpa)
  佛法历经二千五百年已演变成各式各样的宗派和形式。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里,活生生的法总是借着新的型态展现出来。不过禅修仍是它们的核心,佛陀曾亲身示范并以此教导人们。唯有透过禅修,学佛的人才能使焦虑不安的心放慢下来,开始看清楚世间的真相。否则,他仍将持续增添无明,继续掠夺性的执取以肯定自我。没有禅修,就没有圣贤和开悟的道路,也根本没有佛法可言。
  对二十世纪日益缩小的世界来说,禅修提供了一项特别有效的训练。在这个科技时代,人们也喜欢制造一些灵修的把戏──一种新型、改良式的灵修,保证快速见效。然而脚踏实地、亲身力行的方式一直是真正精神修炼的基石,但宗教郎中却舍此不顾,大肆推销他们自己的教义,推销神奇、便捷的花招。
  本书里的老师是真正佛法的化身,他们是绵延不绝教法的传承者,成功地保留佛法的精纯原貌并为人演说。这些老师的教法以及他们本身的范例,鼓舞激励后来的修行者正确且圆满跟随法的路径。
  序二                罗摩.达沙(Ram Dass)
  善友杰克·康费尔德(Jack Kornfield)把南传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集录成书。这里头有丰富的记事和对话──都是他当时修学的真实情境。
  他曾在缅甸、寮国、泰国、高棉等道场参学很久,南传佛教浑厚纯朴和精进不懈的修行,经由他的简洁及深刻的妙笔呈现出来。在记事里他告诉我们,某个修持法门源自某个传承;在他跟这些苦行道场比丘的对话里,我们闻到一股深沉的宁静和信念,洋溢在古代传统的教法里。每一位师父强调佛陀教法的某个特别层面,也代表着那个传承的精髓。
  要阅读本书,方法有很多种。饱学多闻的人可快速流览,以满足好奇心。或者你也可以空心阅读,让清净的法水穿透你整个心灵。在洗涤的过程中,也许一种修行法,一句妙语,一幅道场情景,或者一分直指人心的智能会吸引你伫足神往,成为你执取的对象。这时,经由寂静的内观,你会看到为什幺会出现那样特别的念头。等你已吸取所需,那些妄念自然脱落,随着滚滚生灭的瀑流往下漂浮,离你而去,直到永远永远。
  译序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Living Buddhist Masters)是作者于1967年至1972年间在东南亚修学上座部佛教所整理出来的,出书于1977年。本书介绍东南亚上座部佛教概况及12位禅修大师,所介绍几位大师中,阿姜查的全部作品已由“法园编译群”编译完成,佛使比丘的作品由“香光书乡出版社”及其它单位出版多册,马哈希法师作品有少量译介,阿姜念有一本作品翻译出版,其它大师的禅修作品尚少为台湾佛教界所知悉,本书的出版正可弥补这个缺憾。每位大师的实修与教学都有很大的成就与贡献,足为后代佛徒的修学典范。本书尚未记录斯里兰卡、寮国、高棉等国的当代大师,有待来者的译介。
  关于称呼方面,在泰国阿姜(Achaan)为老师之意,在家人可以用这个称呼,波拉(Phra)为比丘之意;在缅甸西亚多(Sayadaw)是精神导师之意,另外乌(U)是伯伯、叔叔之意,芒(Maung)是弟弟,哥(Ko)是哥哥,多(Daw)是女士,马(Ma)是女孩,他们没有姓氏。另外,本书的“注”为作者所批注,“译按”则为译者所加入的补充说明。
  本文中有一些小标题由译者加入,以凸显段落的主题及可读性。本书中原有的大师照片模糊不清,译者也尽量搜集他们的照片以取代原有的。
  另外,附录一篇<当代南传佛教大师的禅修道场>,做为学人进一步参访的指引。
  本书的翻译工作是从译介佛使比丘的文章开始, 并刊登在1992年9月在《新雨月刊》第60期,前后花了近四年的时间,参与翻译工作的善友有:林武瑞、黄仁封、蔡奇峰、陈慧娟、周金言、张慈田等,校对工作有很多《新雨》的同修和善友参与。若没有大家的热心参与,本书的刊行就无法顺利完成。最后并感谢杨郁文教授热情推荐与赐序。愿所有参与者与求法者都能在解脱上勇猛精进,并能止息贪、嗔、痴。
  第一章 佛法精要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修行都以消除贪、嗔、无明为目标,
  拔除内心自私自利的根源。
  培育正念是所有内观禅修的基础,
  它事实上就是培养慈悲,
  因为正念就是让事物如其本来地存在。
  无论面临什幺情境都清楚地看着它,
  没有分别计较,不受其左右,
  也没有自我中心,
  这是孕育慈悲和智能的基础。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并不打算说法,他内心怀疑,他所体悟到的法有谁能了解呢?事实上,又有谁愿意听呢?
  他所顾虑的,并非佛法太复杂难以理解,而是它太简单了,令人难以相信!不过,基于大悲心,他仍决定说法,尤其针对那些“眼睛仅被少许尘垢蒙蔽”的众生。
  本书的重点,乃收录当代十二位最重要上座部大师所传承佛陀的教法。今天的东南亚和斯里兰卡,仍散布着成千上万穿著橘黄色僧袍的出家人和佛教道场。在祈祷的旗帜和仪式底下,可发现二千五百年来教法的精髓,以及佛陀为一切众生所开示的通往智能和慈悲的道路。
  我们如何把这些教法、这项真理记载下来呢?就某一意义而言,法是无可书写的,它本来就遍布一切,不论在东方或西方,真理都是相同的。曾经有一位西方比丘请求他的师父,允许他到缅甸其它著名大师那里学习密集禅修法门,他的师父立刻就答应了。几年后,他回到第一位师父那里。
  师父问道:“你学到什幺?”
  徒弟回答:“没有。”
  “没有?为什幺呢?”
  “没有一法不是原来就有的,也没有一法不是我离开这里之前就存在的。”
  “你还经验到什幺?”
  “很多的师父和禅修的法门。”徒弟回答,“但是,我愈深入佛法,愈是深刻地体会到,修行根本不需要到处跑。”
  他的师父回答:“哦!是这样没错。我早该在你离开之前就告诉你,但是当时的你也不会了解的。”
  本书是一部心灵之旅,它带领你参访许多佛法的系统和师父。表面上,他们也许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矛盾,然而,我们无须相互比较,评定优劣。这些言语和系统底下都是唯一真理的不同展现。法是不变的,正如草叶的低垂和云朵的飘动显示有风的存在,大师们的文字和教诲也都指向相同的体验、相同的真理。
  在精神修炼的道路上,我们必须重视实效。如何使所听闻的法义和修行方法有益于我们的体悟呢?在中国古代的錽传灯录摩中,有一个很著名的象征意义,是以手指头指向月亮──真理。每一位师父都指向……注意!不要迷惑于各只不同的手指而错过了月亮。
  本书中的这些大师们强调,要了解并契入佛法,禅修是一项利器,在解脱道上,它远胜于所有其它的工具和方法。曾经有人问一位泰国法师,禅修是不是就像自我催眠,他回答:“不,它是教人从自我催眠中清醒过来。”
  禅修是心灵的训练功夫,它教我们降伏、收摄和观察内心。这种解开惯性制约的过程是把身心的步调放慢下来,观察奔驰不停的受、想、行、识之瀑流。我们通常都是被自己的欲望、偏见、习性和本能所牵引,禅修就是教我们保持清醒和警觉,使我们从惯性的制约中解脱出来,领悟到身心刹那变迁的过程。
  佛教的禅修使人清楚地体验到三件事情──无常、苦、无我。当心变得专注而观察敏锐时,就可体会到所有身心的现象都是不停地在变化。凡是我们所知、所见、所闻、所尝、所嗅、所想、所感觉的,甚至连“观察者”,都是刹那在变化。这种不断变化的现象一旦看得愈清楚,愈能明显感受到,对它稍许的认同或执着都是祸患,因为它是痛苦的根源。禅修者看到整个身心的变化是个空的过程,它自己在发生,背后并没有一个独立实体,没有一个“我”。虽然整个的发生过程是有秩序地遵循业力或因果的法则,然而我们无法从自己身上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一个能主宰的“我”或灵魂。身心的现象只是有秩序地展现,刹那生、刹那灭。
  能清楚地见到这些,深刻地体验到真正的空无自性,是极大的喜悦,此时心变得无所执取,并且清澈而明亮。“常”与“乐”,尤其是“自我状态”等的迷惑,把我们束缚住了,使我们活在二元对立中,彼此疏离,也使我们漂流于法性之外。一旦透视到一切缘起现象的空性,想执取任何目标或心境,以之为常乐根源的欲望就会被斩除。最后,这种无所执取的和谐状态产生了喜乐,远离了所有的烦恼痛苦,使人寂静、安详。
  很重要一点是,我们必须把特有形式的禅修和禅修的生活方式分清楚。刚开始好像在学弹钢琴一样,久而久之熟练了,就不必再练习。禅修正如弹琴,我们不论做什幺,都是在禅修。不过,开始的时候要先练习。
  本书所提到的禅修技巧只是工具而已,它们不是单独来使用的。禅修并非只为了个人的自私行径,或者用来追求某种喜乐的状态,它含摄了我们所有的生活层面。它是一种工具,能使我们培育清明、警觉的心,并使我们在面临情境时,无论发生什幺样的变化,都能坦然地接纳。到最后,禅修的技巧也必须超越它本身,而那个时候,已无所谓禅修不禅修了,只是如实地面对罢了。
  智能、力量和知识  
  在精神修炼范畴里,各式各样的技巧和学说往往使人感到困惑,而造成困惑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没有清楚分辨智能、力量和知识的差异。
  知识是无止境的。现代的科学每年都有新的发现塞满了图书馆。精神修炼的知识同样也浩瀚无边。有的人可以知道人的过去生以及星球对我们今生的影响力,知道其他星球也有生命的存在,或者知道另有更高层次的意识存在,知道精神治疗技巧,以及其它数不完的有关精神修炼的课题。但,知识不是智能。
  有天晚上,一位西方比丘跟几位从小在寮国乡村长大的出家人于星空下聊天。他仰望天空,无意中看到北斗七星的杓子里有一颗非常明亮的星。他很惊讶,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看过,于是进一步更仔细地看,发现那颗星正在移动。他终于认出那是颗Echo 卫星正要通过天空,于是就指给他的同伴看。
  他们问:“那是什幺?”
  他回答:“是一颗卫星。”
  他们进一步追问:“卫星是什幺?”
  他说:“嗯,这该怎幺解释呢?你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吗?”
  不,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从他的袋子里拿出一支小的手电筒,再找来一个圆形的石头,开始来段小学程度的示范教学,说明地球是怎幺绕着太阳行走,以及如何以轴心来旋转的。接着,一般常见的问题跑出来了,像“我们为什幺没有感觉到地球在动”?以及“为什幺住在底部的人不会掉下去”?到最后,他们虽然很有耐心地听他讲解完星球、卫星,以及眼前的这块石头和它们相互的关系,他仍怀疑他们并未真正相信他所说的。
  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老比丘,他是个非常安详而且很有智能的人,许多人只要有问题都会向他请教。他很坦率、纯真,对事物不会执着于某些特定想法,也没有一个自我可保护的妄见,因此,经常处于喜悦和安详之中。他能接纳生命变化无常的本质,并随顺它的法则。他耸耸肩问道:“所以说,你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这一切的知识究竟对你有什幺帮助呢?”这位西方比丘当下领悟到,唯有智能,以及培育清明、离执的心,对于我们的解脱和安稳,才是重要的。
  这正像佛陀抓起一把树叶,然后问弟子们,是他手中的树叶多或者丛林里的树叶多。他接着说道,跟我心中无尽的智能相比较之下,我所教给你们的道理就好比手中的叶子而已。但是,这已足以使人知道怎幺样达到觉悟,以及止息所有的烦恼。
  力量和智能的关系,类似它跟知识的关系。由科学所获得的力量很巨大而且继续在扩张中(如征服自然的力量、电力和化学的威力,以及核能);经由精神修炼所得到的力量不但惊人而且变化多端。出窍神游、超能力,以及知心术都经常被提到,是经由精神修炼所开发出来的力量。然而,出窍神游不能止息烦恼,即使最伟大的精神治疗家也终免不了生病或死亡。佛陀本人也只活到八十岁,这对我们来讲是件可喜的事,试想,要是他活了好几百年也不死,人们对长生不死兴趣将更浓厚(虚妄的心紧紧执着衰老的身躯),而不会想找寻解决一切烦恼的智能。
  全知甚至全能的力量跟某一些伟大的圣人和修行者有关,因此,很多人期待这就是精神开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一个人能开发出来的力量是受他过去业力的限制,有些力量乃随着修行时所获得的禅定而自然产生的,有些则是透过特定的练习而增强的。这些力量不但不同于智能,且往往成为内观和开悟的障碍。佛法一再强调,禅修时,有所得之心会增强无明,以为有什幺可以获得,以及有一个可从这些力量受益的人,一旦无明愈多,烦恼也就愈多。
  智能是单纯的,它既不是知识也不是力量,只是跟眼前、当下的情境和谐无碍,既无所得,也无所失。有智能的人,对身心诸行的变化了了分明,没有虚妄无明,其生命完完全全地与四圣谛相吻合。从智能流露出来的喜悦超越所有的知识和力量,它是一种真正内在的祥和与快乐。它不会随着身心现象的迁流变化而动摇,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安详宁静。
  教说的根源
  这些教说来自目前东南亚的上座部。西方国家在过去一直很注意禅和西藏的佛教,对于上座部,通常只提到它和早期的历史或经典有关。事实上,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佛法系统,存在于东南亚五十万出家人和数百万在家人当中。
  东南亚是印度佛教最先散播的地区之一。种种迹象显示,在佛世或者佛灭度后几世纪,佛法就流传到东南亚。它兴起一段时间之后,掺杂了多神教文化以及婆罗门教的习俗,然后又没落了。过去几千年来,它再度兴起,并且已深植于这地区,成为最大的宗教。
  这里所提到的丛林苦修道场和密集禅修中心,在寮国、泰国和缅甸都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各有各的修行方式。这些道场里住着当代上座部的大师,他们所教的修行方法都是本于传统悠久的巴利文经典,并承袭他们师父的教法再开展出来的。每一支法脉的师父,本于他们的传承,有如一条新的血管,里头流动着清澈的智能,分别展现法的特殊风貌。  
  本书里的佛法在轻松流畅的状况下娓娓道出,使人自然而然地接近了它,但也很有可能并未完全符合你的需求。因此,最好找个师父和适当的场所修学。希望本书所提到的各种不同的修行方式,能帮助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它的多样性正好提醒了你,条条道路皆通往解脱门,每个人都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法门。你可以把它当作修行手册,但要勇于发掘问题,并找一位能帮助你的师父。这些禅修法只出自十多位南传的比丘,此外还有更多的师父、更多的方法和传承。仅此期待它能鼓舞你的修学,并协助你找到自己真正的道路。
  透视迷惘 东方与西方
  美国人遐想着,东方神秘的寺庙,香烟袅袅,里头住着安详睿智的佛教僧侣。但是,正如他们本国只有少数的基督徒真正了解并奉行他们的宗教,在亚洲也仅有少数的佛教徒真正懂得佛教而在修行的。即使在佛教僧侣当中,静坐禅修者仍占少数的比例,也许低于百分之十。其余的人都在做什幺呢?他们从事研究、教学以及宗教仪式等事,而有的只是无所事事,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出家僧侣和整个佛教紧密地交织在东南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当中。在政治和经济上,僧侣制度使那些想要离开在家生涯的人可获得社会的资助。出家人也许扮演着宗教界的学者角色,或者在社会、政治上成为民众的老师和咨商者。在这个较大的佛教环境里,仅有少数严谨的修行者,他们由道场和在家人所支持,专心一意地从事心灵的开发和净化的工作。因此,就整体而言,虽然南洋国家以及他们的僧侣,并不如西方人所梦想的,是个神圣智能的社会,但其中的确存在着一批少数却极为重要的僧团,他们真诚地修持佛陀的教法。与环绕在他们周遭的空洞的仪式化和物质化的社会相对照之下,这些伟大的禅修道场、师父及其弟子们,正是人类净化身心、体证无我、获得智能的可能性的活生生的提醒者。他们是人类觉醒不可或缺的智能宝藏,随时等着需要的人们去采撷。
  以数量来看,这些禅修和精神修炼中心可算是少数的菁英,但他们对法的宣扬毫不吝惜。他们把佛法摊开在阳光底下,使任何想学习禅修,从事精神锻炼的人都可自由自在地撷取,绝不隐藏一丝一毫。禅修道场从不神秘兮兮地,它总是直截了当地教导人们怎样修行,而且欢迎人们提出疑问并参与它的训练活动。精神修炼是一种很单纯的心灵培育的功夫,它使我们的内心无贪、无嗔、无痴,或者使其专注、清醒、安定和充满慈悲。禅修是精神修炼的利器,它毫无条件地等着人们去利用。
  周边环境
  禅修中心和道场可视为一种特别的教育环境。在佛教的国家里,心灵的净化受到高度的尊崇,因此人们会提供特别安排的环境给正在修行的人。
  首先,他们在食物、衣服及住处等基本需要上,所获得的供应虽不算丰盛,但也不虞匮乏。至于情感和社会认同的需求也不成问题,因为彼此价值观和兴趣相近,又共住在一个支持性的团体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人都希望他的所作所为被认为是有意义而且重要的,这种需求也可以获得满足,因为社会对出家僧团由衷的支持,并且对其自我净化的事业表达了无比的敬意。
  这些禅修中心和道场的环境除了满足上述的需求以外,还提供了特别的条件,以便有利于控制心灵、开发禅定和智能。在里头少有说话声或噪音,用餐朴素简单,打坐的禅堂空旷宽敞,少有引人分心的摆设,这些都有助于安定感官,调伏动乱的心。
  至于僧团的社交方面也有助于心灵的净化,周遭都是重视诚实和清净行为的智者、善知识。大众以无贪、无嗔、无痴为楷模,视慈悲以及关心他人为当奉行并尊崇的美德。在修持上,以保持清醒为要诀,无论内在或外在都要保持和谐并且有耐性,大家重视这些且把它化为常轨。
  日常作息既单纯且直率,整个僧团组织和外在的训练使生活更简朴,你不用再去想接下来的该做什幺动作或者如何行持才好,这样使心能专注在各种不同的禅定练习上,不会有所牵绊。
  对西方人来说,一个制度和纪律严密的环境似乎和解脱背道而驰的。一位西方比丘叙述这幺一段故事:“我在寮国一处头陀行道场住了两星期后简直快受不了,从小在一个强调个人和敢于自我表达的文化下长大,道场清一色的僧服,千篇一律的作息,统统相同的行持简直令人窒息。我甚至想把橘黄色的僧袍染上一些绿色或蓝色的条带,或者在钵上画一些花,只要能稍有不同!”后来他也体会到,真正自由不在外相求,而是要从内心发掘。在如此制度化、纪律严格及似乎不自由的环境里却可找到世界上最自由的生命。
  重要的是也要记住,这些道场并非封闭的团体,而是教授佛法的地方。它欢迎外面的人来此修学,亲身体会一个真正和谐无私的人类僧团。
  纪律和道德
  纪律和道德是净化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西方人排斥纪律和规矩,认为这会妨碍他们所认定的自由,实际上它们却是达到内心真正解脱的必备条件。
  禅修就是一项训练。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也许是过去几世纪最受尊敬的印度上师。他就曾经这幺说:
  不精进绝不会成功,心灵锻炼不是与生俱来的,唯有持续不懈者始能获得究
  竟解脱。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努力并且保持清醒才会成功。
  耐心和毅力
  传统上出家比丘追随第一位师父至少五年,遵守有规律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因为规律训练的稳定性有助于我们观察生命的变化以及修行本身,避免随着烦恼打转或再造新殃。有规律地用功,持续不断地努力,对成果无所企求是必备的态度,因为禅修本来就一无所得,没有什幺结果可执取的,我们只不过揭露法的本来面目而已。
  在一个满月的夜晚,天色刚暗,一位西方比丘抵达一处寮国苦行道场,当时寺内的比丘们正在持诵一月一次的仪轨和戒条。那个夜晚对他来说意义非比寻常,不只是因为有仪式以及随后令人鼓舞的佛法开示的缘故,而是村民们会在每月的这个神圣日子供养热腾腾、又香又甜的咖啡。经过多日单薄的饮食,仅早上一餐,午后只能喝水,这杯咖啡可算特别的礼遇,喝下去可使人整夜舒爽地修禅打坐。
  他师父的师父也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来看他们。仪式完成后,大家坐在大殿里等候开示,以及准备享用摆在五十码外的甜咖啡。当天晚上所有的人都坐着,既没有佛法的开示也不准借故离开。大伙儿继续坐着,寂静无声。他心里想着咖啡逐渐凉了,焦虑达到极点,但是大家仍然坐着不动。两个小时过去了,他变得坐立难安且愤怒,心里嘀咕着,怎幺不先喝咖啡然后再去打坐呢?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上师眼睛朝四处扫瞄一遍,并对着他微笑。他礼貌地还以微笑,内心却对师父忽略大众权益以及这种无聊的情况感到生气。他想着,该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做,想着又想着,愤怒又愤怒,经过好多个小时以后念头精疲力竭。他终于怒气全消,毫无期待,抬起头,对师父会心地微笑,师父也对他报以微笑。这好象回到家的感觉。晨曦初上,他以轻快的心情托钵去,每一个脚步都是在禅修当中。
  禅修无须特别找地点,只须有耐心、遵守戒律,就在当下用功。
  修行时,纪律包括正戒和正精进。什幺是正精进呢?它只是努力保持清醒,明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物,不分别评断。这种态度在禅宗里叫做“无功用行”,即无所求、无所得,遵守纪律,在当下保持清醒。继续修下去,内心清醒的品质随着提升,生活变得轻松无碍,活在明明朗朗当中,内心趋于宁静、开放。纪律、精进和耐心是很重要的。
  在西方,道德所受到的鄙视比纪律还严重。它被视为如同可怕的维多利亚式的社会,企图想控制我们的自由,限制我们的发展。
  事实上,道德或美好的行为于修行大有助益。在佛法的传统里,一些特定的戒律是禅定和智能赖以建立的基础。在西方,他们体验的顺序往往正好相反。许多西方人,首先是从他们当前生活和社会状况领悟到苦和无法满足的本质,有些则经由每日所发生的新闻,有些人则经由迷幻药。他们的体认是从对所有道德规范完全否定之后产生的,然后透过各种不同的精神修炼和禅修技巧来追寻内心的宁静和明智。他们终于了解到建立道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修行的基础,有助于去除烦恼、散乱,远离贪爱和嗔恚。
  何谓道德?它又是怎幺产生的?约制自我的道德规范只是内在道德或智能藉诸文字的近似表达,也是表达减少自私行为,维持社会安宁和谐的基本方式。杀生、说谎、偷盗等行为来自内心的贪欲、疏离和自私。形式化的规条用以减少自私的行为,感官的制约则用来避免刺激欲望。
  德行的力量是很惊人的,一个总是诚实不虚,修持不害的人,是世界上安静而有力的灯塔。在佛教的道场里,有些修持几乎完全贯注在戒律上面,尤其是精心设置的二百二十七条比丘戒。严格的戒律修持使人迅速舍离贪欲和自私。完全安顿于诚实和真理的心是很容易产生禅定和智能的。
  我们遵守戒律直到成为自然的习惯为止,然后从平静心灵的智能流露出真正地、丰沛的德行。平静、清醒、无所执、不分别计较的心自然充满美德和慈悲。这是心的自然状态,因为一旦生出智能就体悟到空性,知道无我的道理,知道无一物是可防卫的,我们彼此是一体的,无二无别,无人无我。我们借着戒律创造超乎形式和规条的因缘条件以达到最深的寂静和统一。
  专注与内观
  在智能的培育过程中,有一项心灵的特质最为重要,也是修行的关键所在,它就是正念、注意或返观自照。要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形、我们的真正面目,以及我们身心是怎幺运作的,有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法,那就是用心平等地观察一切现象。这种无分别计较、直接观察的态度使万事万物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把注意力摆在当下,使我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身心变化过程的实相。
  佛法是从已知的现象下手,这个世界是什幺样子?不外乎色、声、香、味、触、法以及能认识(或识别)这些现象者。唯有透过毫无拣择的察觉力,方能使我们透视并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譬如说,当清醒地在“看”时,并不评价该色尘,而形成好坏、美丑、亲疏等概念;不因“看”而引起任何联想,只是单纯地注意看的过程、看的本身。概念是随着经验产生的,正念是专注于过程发生的当下,而不是用概念反映该事物。要警觉当下以及过程本身,它是认识事物真相的唯一下手处。这种警觉性带来的醒悟会产生智能,令苦止息,并达成解脱。培养正念不仅能使我们透视世界的真相和了解烦恼产生的原因,它还有其它的力量。它令我们远离执着、嗔恚和无明,让我们的心时时刻刻保持清醒而纯净。我们的心在那个时刻是冷静的,因此它对现象界全然注意,不带评判的色彩。培养正念对我们修行所需具备的心灵要素像精进和禅定一样,也有平衡的作用。一旦建立良好的正念时,内心便远离了执着、厌恶和认同,而逐渐消除所有的恐惧,并体会到,一切轮回世间的现象和种种生、住、异、灭的环锁都是平等一如的,既无所得,也无所失,无褒亦无贬。最后,我们会体验到,没有一个实体在获得什幺,只有过程变化的自然法则,空,无我。
  佛陀入涅盘前最后的教诲是:“精进不懈,保持正念。”精进并不是要努力去改变事相,而是单纯地在每一时刻保持清醒。就在当下──保持清醒。
  慈悲和爱心
  佛陀的基本教法可用两个词来表达──慈悲和智能。智能就其消极面而言,是内观透视所有现象的本质,并且导至内心的平衡稳定。慈悲和爱人则是智能的积极面,它们是对佛法和自然法则深刻体悟之后,在这世间的流露和展现。
  本书里的修行法强调培育内观,使慈悲随着内观的体验而自然流露。大部分的大师们都知道,直接体悟到无常、不圆满、空性必然会产生慈悲的果实,因此他们的教法都导向体悟身心现象的本来面目。一旦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命的痛苦,对于别人的烦恼也会感同身受,极力为之排解;当这个世界的空幻性展现在你眼前,解脱的感受愈形深刻,你会自然地和其它的生命分享你的愉悦与慈悲。无所不在的爱来自全然的无私无我,而所有佛教徒的修行都以消除贪、嗔、无明为目标,拔除内心自私自利的根源。培育正念是所有内观禅修的基础,它事实上就是在培养慈悲,因为正念就是让事物如其本来地存在。无论面临什幺情境都清楚地看着它,没有分别计较,不受其左右,也没有自我中心,这是孕育慈悲和智能的基础。
  虽然本书里的教法强调内观之道,但在佛教的传统里,慈悲和智能是相互并进的……有些师父由内观用功,有些则从慈悲下手。在日常行持中直接培养慈悲的念头和心境是很有助益的。缺乏慈悲的滋润,智能之道将显得干涩而理论化;没有智能的慈悲又容易流于肤浅或误导。虽然有时候慈悲和智能好象分开了,但一定要联结在一起修行才算完整。
  真正的领悟到佛陀个人修行的根本,也是他拿来教化一切追随者,令一切众生皆得自由、解脱之道。凡有助于息灭自私的修行,像仁爱、世间的善行、慈悲观(这些修行是大部分的佛寺所强调的),或者导至最深智能的内观法门都是属于佛陀修行的一部分。随着修持的进展,会更清楚地了解到,个人的解脱与所有众生的解脱是息息相关,因为若只追求个人的解脱,即表示仍妄执有一个可以跟别人分开的自我。人们一旦领悟到二元对立的消失以及空性,最深摰的爱将由甚深的智能中流露,并毫不犹豫地展现他的慈悲于世间。目标、无目标
  本书提到了两种不同的修行态度,大部分的禅修都采用其中的一种。
  要精进不懈以获致禅定和开悟。生而为人且能听闻佛法是很幸运的,不要错过此难得的机会。因此,要精勤用功。这是一种态度。
  第二种态度是,修行本无所得,亦无所求。你愈努力地想求开悟,智能反而不能生起,因为智能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单纯地存在着,放下、观照,顺其自然。就在眼前,就在当下。一切本自现前。
  领悟力将随着禅修而深刻,它使我们开始体验到,在生死轮回中各种差别表现底下的统一性。心一旦寂静了,内在经验开发了,那些看来相互矛盾,似是而非的理论也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设法求得开悟和单纯地安住于当下同样能到达目的,只是各自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如何修行。就某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说智能是由禅定和内观产生的。相同地,我们也可以说,智能是心的自然状态。常我们舍离蒙蔽我们的习气、欲望、散乱等,智能就自然产生了。
  选择哪一种修行法就在于个人的根器和业力。对某些人而言,严格的师父和严厉的规条是适合的,通常这种方法正好对他们内在训练的缺乏有平衡的作用。而对其它的人,尤其那些以目的为导向的人,他们较倾向于成就的表现,这时修习放下,只是单纯地禅坐和观察,对他们惯性的精进追求同样有平衡之功。
  修行的本质无非要保持内心的平衡,用功或不用功,两者皆可带来平衡。最后,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修行都要舍离,连放下的方法也要舍离。
  密集式和非密集式的修行
  另外两种相互比较的禅修法,是密集式和补充它的非密集式。禅修者依个人的需要和生活形态,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者融合两种。
  非密集的方法注重融入生活的修行方式,在平常的作息里以自然的步调开发智能。它强调,修行就是练习存在之道,不需要密集性以及隔离式的用功。这种非密集的方法借着每日的静坐和自然的警觉,使我们智能逐渐增长,它并没有闪耀的内观,极度的喜悦和高深的禅定。若无密集禅修的辅助,它可能是一种难以遵循的修行法,因为内观智能的成长是缓慢的,我们或许会感到挫折。何况在忙碌的生活中要保持警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欲望、无聊以及日复一日的痛苦会使我们很难继续修行下去。因此,通常要经过很久才能体验到深度禅定的祥和与高峰。然而,非密集的耐力很大,它所产生的智能是长久持续且坚定不移的,它可避免对高峰经验、喜悦,或者过度禅定的执着。因为修行的终极意义是无所得,也不分时刻──唯有当下,而非密集的修行法就是要达到在每天当中的每个时刻用功。
  在特别安排的环境中做长时间密集的禅修,可以快速地培养高度禅修和深刻的内观智能。在这段密集的课程里,有好几天或几个月的期间,禅修者每天持续静坐或经行十五个小时或者更长。当内心趋于平静,而且专注力和警觉性加深时,敏锐的内观智能就产生了。禅修者往往在这段期间经历到剧烈的疼痛、极度的喜悦等各种现象,以及使人分心的情境。譬如说,他们也许见到光或种种景象,感觉全身膨胀或收缩,或者全身激烈、自然地摇晃。持续的密集禅修常常产生高度禅定和喜乐,并且结合深刻的内观智能透视诸法的本质,加深了修行体验和信念。这种经验本身极为重要,在禅修结束后,它成为日用当中下工夫的稳固基石。事实上,有些大师们强调,唯有经过密集禅修训练,才能透视并且体验到法的实相,以及到达最后涅盘的寂静安详。
  密集禅修法和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修持法都是佛陀所开示的。这两种都是有效的修行法,我们西方人现在有此殊胜的机会领受到它们的精华。两种方法都能帮助我们使生命和谐,增长智能,舍离执着。一段时期的隔离修行是很重要的,但无论我们处于何时何地,都是开始和继续修行的时机。
  开悟的要素
  要描述修行,七觉支是最清楚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们是心的自然本质,佛陀曾开示,七觉支是适当的精神修炼所具备的要素。当这些都完全开发了,并且保持平衡的状态。心就自由解脱了。
  七觉支当中有三项是消极性的,它们是定觉支(或一心)、轻安觉支(或内心安详)和舍觉支(或面对情境变化内心和谐)。其它三项积极性的是精进觉支(也就是想保持清醒的动能)、择法觉支(或寂静地观照诸因缘变化)和喜觉支(在修行上流露喜悦和浓厚的兴趣)。
  第七项是念觉支,也是修行的关键所在。这项心灵特质一旦开发了,其它觉支将随之自然产生。正念是察觉当下身心的现象,它也有调和其它觉支的功能。
  我们可以拿七觉支来审视整个禅修技巧和精神修炼的道路。本书所讨论的各种修行法门都可以用七觉支来考量,有些法门较快速且强力开发精进觉支,其它的则较易培养定觉支或轻安觉支。我们无须在修行的形式、语言文字和教导的手法上打转,只须检证它们是否能导至七觉支的开发。
  一切的法门终必回归内心,心是所有精神修炼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可以检视哪一种法门开发什幺心灵特质,以及它是否有助于各项觉支进一步均衡地发展。假如是的话,就采用它。记住,老是在各种不同的法门上评议比较,可能会造成解脱的极大障碍。放下一切的争辩吧!修自己的行,并敬爱周遭的人们。
  为什幺读写佛教书籍
  在禅修的某段时期,我曾发誓绝不写任何书。写书多幺浪费时间!既愚弄自己也愚弄别人!有关佛教、禅修以及精神修炼的书已经够多了,但没有一本能告诉我们真理,因为文字是捕捉不到真理的。
  我喜欢把禅修的书籍想成精神修炼的糟粕,然而蛋壳和葡萄柚的皮告诉了我们,它们身边确实有营养的食物。佛陀的教义对一位云游的修行者而言,只不过是真理的蛋壳,他若能善解其意方可获得宝贝。精髓不存在于文字,而在于体验。
  这本书──一份记录、一只指月之指,试着使西方的求道者能了解当代上座部的教法。在过去,大部分的佛法已经透过刻板的古代经典翻译被描述出来,但今天它们依然活生生地,经由本书使传承里重要大师们的语言被表现出来。我只希望这有助于引导读者们体验到自己内在的佛法。
  本书所谈的修持法门似乎相互矛盾而令人困惑。也许在某个章节里,有位大师阐述了一种特有的修行法,而下一章介绍的大师却刚好跟他持相反的论调。把这些似非而是的论点都写出来,无非要显示条条大道都可通往罗马。读者们若能体认到,“法”不能从佛教相互对比的形式和技巧中找到,它只存在于体验当中,这时才是真正开始踏上修行的道路了。究竟哪一种法门较好、较有智能,或较快速,不要在这上面多费心思,重要的是,选个法门,找个师父,实际去修。
  有一天,一位著名佛教女学者来参访我的寮国师父。这位女士在曼谷定期教授阿毗达磨和复杂的佛教心理学。在跟我的师父交谈时,她不厌其烦地叙述佛教心理学有多幺重要,以及她的学生因为跟从她学习而获得很大的帮助。接着她问我师父,是否同意了解佛教心理学是重要的一件事。“是的,很重要。”我师父回答道。她面露悦色,再问我师父是否也有学生在研究阿毗达磨。“哦!当然!”“那你教他们从何处下手,那些书或论着是最好的?”她进一步追问。“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我师父指着自己的心回答她。
  第二章 缅甸、寮国、泰国的禅修概况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佛陀入灭前就曾训诫弟子要“以法为师”,
  不是追随任何师父或传承。
  他不置任何人于僧团之上,
  法就是大家的导师。
  因此,我们不盲目相信佛法,
  我们只是相信解脱的可能,
  且明智地看到我们生命的烦恼,
  并有信心要开始修行,
  而且在修行时亲证法的真理。
  前言
  我们现在可以从缅甸、泰国以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看到许多佛教的风貌。首先是它的宗教形式为大多数人所喜爱,如作功德、供养出家人、参加法会以祈求来生更好;或是以传统的修行方式,如致力于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经典的学术研究,也有传统的社会服务,像出家人在村庄从事教化和日常生活的协助工作。把这些总和起来,佛教在东南亚所发挥的功能,和世界其它地区有组织的宗教有许多相同点。
  此外,另一项传统是,为了灵性的提升,出家人和在家人秉持佛陀所描述的清净之道而修行。虽然在寮国和柬埔寨有一些禅修中心和道场,不过当前的政治环境并不容许西方人士前往参学,而这些地方未来可能不再延续下去。在泰国几千个道场当中,有好几百处是专门从事禅修的,其中很多大的禅修中心是由著名的大师及其弟子们所主持。我们看到禅修在整个社会和宗教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对于佛教基本教法的保存却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缅甸的佛教气氛可能较泰国浓厚。缅甸人更关心他们的宗教,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寺庙里。在此,经由禅修以提升自我的传统,也仅限于少数的出家人和民众,其余的佛教徒致力于仪式、学术研究和社会奉献。缅甸超过一万座寺庙当中,也只有少部分是禅修道场,它们有好几种形态,有些专属在家人,有些只限出家人,有些则两者皆有。
  禅修中心与寺院之差别
  禅修中心和寺院有某些重要的差别。禅修中心主要为从事密集禅修的出家人或在家人而设计的。在缅甸,人们利用年度的假期去禅修中心,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找个禅修中心待下来,从事十天到数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做密集的禅修。他们努力修学是为了获得通达内观和智能的高度禅定和正念。
  禅修中心的传统早已深植于缅甸,不过在泰国也可以看到一些。这些中心是极为安静和特别的环境,除了就教于老师之外,社交活动不是严格限制就是完全禁止。每个人全心致力于禅修,一天当中大部分的时间独自用功,有的时段也许有团体共修。这里的环境是专为特别的任务──即正式的静坐和经行而设计的,所有外在的干扰都审慎地减到最低限度。
  相对照之下,禅修寺院则是比丘或尼众(东南亚有许多尼众)长期居住的地方。在寺院里,禅修被视为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一天当中无论任何时间都该修学。其教授方式是:在日常生活每个层面,如用餐、穿衣、缝纫、走路、洗涤,以及僧众中的社交活动中,培养警觉性。这种生活形态是为了培育开悟要素而设计的。在这些禅修寺院里,禅修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一项特别的练习。不过其教法也包括日常定时的静坐和经行。最好的寺院就是极为和谐的僧团,他们根据佛陀为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戒条来运作,在整天的作息当中是以觉悟的要素来仔细省察。事实上,寺院的一位法师说,他就是在接待很多访客及回答他们问题的当中培养正念和慈悲。由此所学到的佛法不输于其它方式的禅修。他鼓励每天好几小时长的正规静坐,不过也感觉到,在人际往来中用功是同等的重要,我们可以学习在各种情况下开发智能。
  短期密集训练的禅修中心和在生活中锻炼修行的常住寺院,都是有助于精神提升的特殊环境。它们提供了师资和安静的环境,除了致力于个人内心的探索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事要做,生活方式简单,整个团体的价值观都是一致朝向心灵的提升。
  在禅修中心里,整天的活动几乎都花在禅修上(一人独坐或团体安静共修),也许一天,也许十二小时到二十小时。这通常指交替的静坐和经行,而不是从头到尾坐二十小时。每天或隔一天跟老师当面晤谈,仅花最少的时间处理生活必需的事务。若出家人必须托钵,中午以前吃一餐或两餐,沐浴,最后就寝,一个晚上也许只睡四小时。在禅修中心所有的人作息无非是要人培育禅定和正念。
  寺院的日常作息和禅修中心相对照之下则更为充实。每人在清晨天色未明的时候起床,参加团体静坐,或者朗诵巴利经文。然后出家人托着钵去收集在家人早为他们准备好的食物。稍后整理寺院,一起用餐,有的寺院一天用两餐。这些都必须在中午以前完成。洗完餐具后,也许师父来个简短的开示。其余的时间则从事禅修、阅读、或者分担一些属于僧团的事务,像去井边汲水、协助建造所需要的新建筑物、清扫、洗涤等。这些工作通常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出家众,所以一天当中有几个小时是在打坐,一两小时用来研究或阅读,还有几个小时则用来做僧团的工作,此外,有些出家人可能会去教导信徒禅修。在丛林寺院也要自己缝补或染制僧袍。出家人可以完全自主地照顾日常生活所有的需求。最后在晚上时,出家众还有在家众,再度集合唱诵,团体静坐一小时或更久,以及师父的佛法开示。接下来讨论僧团事务,然后回到茅蓬或住处静坐直到就寝。这里强调的是,寺院整天的作息都是禅修的一部分。无论是正式出入息静坐,或者井边汲水,以及讨论僧团事务,每个人都要求尽量保持正念和专注。
  密集禅修中心和寺院另一个不同点在于跟师父面谈的方式。在禅修中心的密集训练里,它鼓励学员每天或每隔一天跟老师晤谈,有时甚至更频繁。学员向老师报告自己练习的状况,并接受老师的指导以免偏差。因为这些场所的特性就在于密集练习,所以这种方式是指导学员的重要环节。相反地,在寺院或修学佛法的团体里,虽然有问题也可向老师请教,但师生并不常面谈。其指导方式是向全体僧团开示佛法,因为这里修行步调并不紧凑,个别面谈也就不怎幺强调。事实上,在某些寺院里,瑜伽行者或者禅修者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观察内心整个疑惑和思索过程,这让人感觉是生活中更有价值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导引他们回到自身的体验,并学习自我突破困境。把这个当作修行的一部分,而不执着于每日的面谈和需要老师的直接指导。在此我们又看到这两种亲近老师的方式都是精神修炼的有效方法。究竟哪一种方式较适当,要看你是从哪里开始修行以及衡量目前的状况而定。
  这些禅修中心和寺院细心设计的环境还有哪些优点呢?为了深度专注所需,它们不但塑造一个安稳的相貌,除了让人不分心的陈设外,也防止我们逃避面对自己。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念头和变化多端的心态,往内注意看,让心呈现出一切真相。你可以发现有趣的是,我们对环境强烈执取的习气,即使是在简朴的出家生活里也丝毫未减。我们虽然只拥有三、四件东西,对于个人的衣或钵却非常在意,心想着它们比别人的更漂亮或者更好,于是变得担心失去它们。即使在简朴的生活里,心仍继续执取新的事物紧握不放。发现这个,你会惊讶不已,也唯有看清楚整个过程,我们才能由其中解脱出来。
  在东南亚,跟几十万个出家人相较之下,禅修大师算是少数,不过他们仍属于社会上著名和受人尊崇的人。他们备受尊崇是由于其清净无染的心灵特质,有些则是人们相信他们拥有特殊的力量。在本书,我几乎不提经由禅修产生的神奇力量。这是遵守东南亚修行的传统,即使最有修行的法师也不特别谈论神通或奇异功能。对神通和奇异现象的迷恋会偏离慈悲和智能的常轨,而所有的大师们是全神专注在一件事上──即加深一切众生究竟解脱的内观智能。
  由于西方人不能获得缅甸两星期以上的签证(译按:目前可以四星期观光签证,若禅修中心出证明,可申请长期禅修签证),以及寮国和柬埔寨仍处于政治的大变革中,大部分想学在东南亚所传授上座部佛法的西方人都到泰国去。目前约超过五十或者八十位,人数是过去几年的两倍。
  要到泰国出家有些困难,除了不易获得签证之外,政府也要求你很快剃度,要不然就得定期离境再入境。此外,语言也是个问题,假使要到缅甸参加一星期的密集禅修,那里有很多人会讲英语,因为缅甸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泰国则仅有少数的禅修法师会讲英语,你必须学会泰语或者找个有翻译的中心,而翻译人员通常不易找到。
  事实上,泰国允许也鼓励认真修学的西方人剃度出家。在最好的寺庙里,想出家的人首先必须在寺庙做劳役服务一段时间,然后成为沙弥,学习戒律、社会礼仪、出家人的威仪,经由这些,逐渐了解剃度后严格遵守出家人作息和戒律的重要性。
  你可以在东南亚的禅修中心和寺院发现很开放的佛法,法师们都乐意把他们整个禅修法门传给上门求教者,除了内部比丘众的剃度传承之外,别无传承和秘密,也没有神秘的禅修仪轨,一切都是公开传授,很直接、简要。人们被教导怎幺修持,而且受到鼓励来到寺院或禅修中心的西方人通常都备受照顾,近年来西方人对佛法的兴趣与日俱增,缅甸人和泰国人对此颇为高兴,因此都很乐意帮助远来的求法者。在家人,尤其是那些纯朴的乡下人,对西方的出家人是感到惊讶的,在他们心目中西方是个天堂,因为我们有电视机、汽车和漂亮的房子,而竟然有人宁可放弃天堂不住,跑到禅修中心过着简单的生活,这一点颇令他们敬佩(在我出家生涯的后几年,我常跟村民们强调,所谓西方天堂并非真的如此美好,事实上,任何透过感官的快乐终究不是圆满的。它生起又消失了,来临又离去了,从未带来内在的宁静和智能)。
  住在寺院或禅修中心的在家人通常必须遵守八戒,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可有性行为(大家共住时)、不服用麻醉药品和酒类。此外也不可手持金钱,喷洒香水,穿华丽的衣服,以及享用高广大床。最后一条戒是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一餐或两餐,通常在清晨和中午完成。这些戒律为了简化生活,使外在生活朴素,大家和谐共处,修行进步。
  挑选师父与法门
  至于怎幺挑选师父、道场和修行法门是大多数人共同的问题。佛陀的时代有个故事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有一次佛陀坐在树林里,众多弟子围绕在旁,这时来了一位信徒向他致敬,并开始赞叹僧团,也就是佛陀的出家众。等他赞叹完毕,佛陀也接着赞赏僧团,并指着散布在林中不同团体的出家众。他赞赏着他们的德行说:
  你看,那些倾向修学神通的都聚集在我的大弟子摩诃目犍连这边(佛陀时代以“神通第一”闻名),那些根器喜欢修学智能的人则追随舍利弗(“智能第一”,仅次于佛陀),至于那些个性偏好修持戒律的就跟“持戒第一”的优婆离在一起,而重视禅定修行的人又去亲近我其它的大弟子……。
  即使佛陀住世时,他也教授各种不同的禅修技巧和修行方法,而他不同典型的弟子也去教导根性跟自己相同的人们。所以我们可以理解,问题不在于哪个法门较胜一等,而在于哪一个较为自然,更适合修学者的根器,使他在精神修炼上能最快速达到心灵的和谐和平衡。
  找个师父或道场包含了几项因素,其中一项是直觉。你也许遇到一位师父,立刻直觉感受到他或她就是你所想要学习的人,你对他有种强烈的认同,认为他的教法正适合你。反过来说,上述情形不见得会发生,这时,明智之举是在这个国家或亚洲参访几位师父和禅修中心,以决定什幺环境、训练和修行方式你觉得最好。信任自己的心和直觉,不过也要有足够的经历和信息以做最好的抉择。你必须决定要去一个你可住得比较久的地方,在那里禅修跟大部分生活方式结为一体,或者去一个短期的密集禅修中心,你要跟一位严格要求戒律的师父修行,或者追随一位不以此为首要重点的师父。
  不只是不同的禅修中心和寺院有不同的修行技巧和方法,各个师父们的特质和教授风格也彼此不同。以教授风格来说,传统上认为不同的师父将由他们所着重的三法印(实际上是深刻内观的一体三面)其中一项获得解脱,而这也影响他教导人们的方式。有些师父经由透视一切现象的空性(无我)而获得智能,在他们的教法里就倾向于强调智能和如实观。在佛使比丘:<自然内观法>这一章里,就可以看出他属于这一类型。有的师父因透视苦的本质而体证真理,在修行上就会强调苦,像孙伦大师(Sunlun Say^adaw)就是。而有的师父已体证无常的真理,据说在修行上就强调信心的修学,乌巴庆(U Ba Khin )的教法就是这一种典型。当然这些方法不是统统有效,善巧的师父会注重哪一种方法对个别的学生最有帮助。
  师父人格和风貌的不同也许从其它方面表现出来。阿姜摩诃布瓦(Achaan MahaBoowa)和阿姜查(Achaan Chaa)的师父阿姜曼(Achaan Mun)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师父之一,他的教法出手很重,对学生凶暴、残酷而严厉。其它师父像阿姜朱连(Achaan Jumnien)则极为慈悲、亲切和开放。这两位师父彼此都没有比对方优越,不同之处只是反映师父们特有的习性和人格,个人的修持以及他最善于教导人们的方式。再重复说一遍,在选择修行道场时感觉哪一类型的师父才对或最好,大致上是一种直觉的过程。
  师父们在教导时采用几个重要的方法。一种是关爱和接纳,使前来求教者也能关爱和接纳他们自己。在精神修炼上它要培养的是一项重要的心灵特质。另一种方法是“平衡”。当学生遭遇某一困难,师父通常会教他特别的禅修方法以为对治。譬如说,嗔恨心重者,教他修慈悲观;贪欲重者,教他修不净观。师父也许看到学生的精进和专注失去平衡时,就叫他多经行或者加强精进来调整使得恰到好处。或者他看到信心和智能失调──即信心太强而没有锻炼择法和看清楚身心的真相。为使他恢复平衡,师父可能引用故事指出学生并未真正领悟,必须减轻对信心的依赖,加强择法和智慧。整个心灵提升就是一项维持平衡的活动,师父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保持修行上的平衡。
  师父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指出我们最新的执着。随着禅修的进步,内心变得较细腻,原先对外在粗糙的感官欲爱执着转而执取微细的境界,像禅修而引发的喜悦、轻安或宁静。无论正发生什幺事,师父会适时出现,他看得出我们困在哪里,在执着什幺,并帮助我们放下,使我们回归自然的无执状态以趋向解脱。叙说故事、改变禅修方向,都可以教导学生不要执着,在禅宗的风格里,师父会适时地敲打学生。不过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禅修者仍要亲身力行,师父只不过从旁协助,使他不偏离正道,保持平衡。
  很重要的一点,不要过于在意师父或禅修中心的表象。我第一次参访是到一个戒行良好且严格的苦修寺院,师父阿姜查是一位模范典型的出家人,过着很简朴的生活。接着我到一所缅甸的寺院,里头有不同风格的师父,我发现其中一位名气颇大的,他有上万个学生,但是我第一眼见到他时,一副邋遢相,僧袍在地上拖着,抽着缅甸雪茄,整天在寺里跟妇女闲聊,完全不像个出家人,跟我以前的师父全然两样。他有时候看来是在发脾气,并且对芝麻小事也在意。在我密集禅修的前两个月,我在这两位师父之间做比较而烦恼不已。这位缅甸师父待我很好,分配我靠近他住处最好的寮房。结果是,我每天看着他抽他的雪茄,跟妇女们聊天。我心里纳闷着:“我在向这个人学什幺?我这幺精进地禅修,而他完全不是那一回事,他没什幺可教我的,为什幺不像阿姜查那样地表现呢?”经几个月以后我才了解到,他的外在表现无损于我从修行所获得的价值观。从外表判断比较,以佛陀的标准加诸于师父身上,只是为自己带来更多烦恼,是评价的心在制造苦恼。最后我终于能舍弃这种心态,并从他的教法获得极大的利益,他就是擅长于教人家这种禅修法的好师父(至于对我没帮助的,我不向他学)。在了解分别计较心是怎幺地制造烦恼之前可吃足了苦头,一旦看出这一点,我就可以舍离它。
  很多修学上座部的人们(事实上也在每一种精神修炼的传承里)陷在评论批判师父和法门中难以自拔。他们认为自己的师父和教法才是最好、最纯、最正的。这种以此为是,以彼为非的分别心,会使人增强以善恶的卷标加诸于所见的世界。这种错误的知见会造成更多的恐惧和痛苦。
  世上不会真有一种善或恶的力量,唯一之“恶”存在我们心中,也就是贪、嗔、痴的痛苦状态。心外别无烦恼,贪、嗔、痴已净化的心不再存有邪恶,任何现象的生灭不再动摇它,因为它以智能观诸世界,发现它是空无自性的。
  同样地,那些执着、宣称已建立或追随纯正传统和纯正宗派的人们,有时会使人们误解佛陀的基本教法。纯正不存在于任何一项传统、方法和宗教里。唯一基本的纯正是佛陀所教导的,这个纯正就是解脱,也就是内心纯净,远离贪、嗔、痴。除了内心的净化之外,所有词满义丰的标榜只是徒增执着和分别。一切修行的本意是去掉执取和私我,要善用所有的工具,但不要死抓着工具或师父不放,误以为它们就是佛陀的真理。精进修行,舍离这些束缚,除了亲尝解脱滋味别无所住。
  一旦持续禅修,你亲身的体验就成为自己的见证。佛陀入灭前就曾训诫弟子要“以法为师”,而不是追随任何师父或传承。他不置任何人于僧团之上,法就是大家的导师。因此,我们不盲目相信佛法,我们只是相信解脱的可能,且明智地看到我们生命的烦恼,并有信心要开始修行,而且在修行时亲证法的真理。佛陀也曾鼓励人们要“以己为灯,以己为光”,这样才能获致解脱。
  第三章 教法总说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一切不可执取。
  如果你能放下一切,
  舍离一切,
  苦恼自然止息。
  我保留完整的一章作此简单的陈述。
  佛陀所有的教法可概括如下:
  一切不可执取。
  如果你能放下一切:
  境界
  概念
  师父
  佛陀
  自我
  感官
  记忆
  生命
  死亡
  解脱
  舍离一切,苦恼自然止息。世界将呈现它的本来面目,你也可体验佛陀的智能。
  随后的章节有助于学习放下。
  第四章 阿姜查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耐心修学,
  奉持戒律,
  生活简朴,
  保持自然,
  观照内心。
  这是我们的修行方法,
  它将引导你证入无我,
  达到寂静安详的境界。
  阿姜查(Achaan Chaa)出生于泰国北部寮国人区的一个温馨的农村大家庭。年幼即剃度受沙弥戒,二十岁具足比丘戒。当沙弥时即研读基本经教,这已超出当时乡村的四年教育水准。长大后追随几位寮语系统的师父修学,过着传统的丛林苦行生活。他苦行和云游数年,夜宿林间树下,并且在阿姜曼(Achaan Mun,泰寮地区本世纪最重要的著名大师)门下待过短暂的时间,但却在那段因缘里豁然开悟。几年之后,阿姜查回到自己的家乡,住在附近一处浓密丛林里的坟场。这个地方荒无人迹,众人皆知,是个布满毒蛇,藏有老虎以及是鬼魅出没之处,但对在山里修行的出家人而言,是个极理想的场所。由于日益增多的男女出家众以及在家居士前来请益并留下来跟他修学,一间很大的道场就在他的四周围设立起来。目前在泰国北部丛林里,约有三十座以上的分支道场,里头都有他的门徒在指导人们修行。
  人们进入巴蓬寺,很可能先看见比丘们在井边汲水,小径旁一块告示牌写着:“来到此地,请保持安静,我们正在禅修中。”虽然一天当中有两次的集体静坐和课诵,以及晚上阿姜查通常会开示说法,禅修显然是生活的重点。比丘们缝制僧袍、清扫丛林中的小径,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他们奉行日中一食的苦行戒律,并把个人所需限定在衣服、遮蔽物和卧具,住在林中的个人茅蓬,在打扫干净的小径上练习走路的禅定(经行)。许多西方的弟子现在选择住在山边一处新的大道场,里头散布着筑在岩洞里的茅蓬。
  道场简朴的养生法提供了孕育智能的环境。阿姜查强调,“每个人修行都有他自然的步伐”,毌需担心我们的路途有多长,距离终点尚有多远。他教人们:“单纯地安住于当下,我们的心终会契入它原本的和谐状态,这时,修行是自然涌现的。”他很少提到证得什幺果位,或者达到哪一种禅定和开悟的境界,若有人问起这些问题,他常会反问对方是否已经舍离所有的贪着,完全解脱烦恼了?通常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这时,他会引导对方继续单纯地观照内心,甚至连深刻的内观和开悟经验都不可执着,只是分分秒秒地持续这种不执着的观点。
  道场的日常作息,也是禅修的焦点,这几乎跟正式的静坐和经行没什幺两样;洗涤僧袍、清洗痰盂、打扫大殿、清晨托钵,这些都是修行。阿姜查提醒我们:“在清洗痰盂的时候,不要觉得是在利益别人,这里头也是佛法。”禅修就是:无论做什幺事,都要念念分明。有时候,你会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既艰苦又严酷,而想找寻舒适和安逸,此时就是禅修的一大考验。他说:“当你生自己的气或者感到自怜时,这是了解自己内心的最佳时机。”在服膺于这些创造一个和谐僧团的戒律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和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是跟这些法则多幺格格不入。这项严格的训练,帮助我们斩断想要凸显个人的自我欲望。
  阿姜查不强调任何特别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快速成就内观或者开悟的精进课程。在正式的静坐里,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生活简朴、保持自然,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诀。此外,还强调要有耐性。我在他的道场刚出家时,对于修行上的困难以及一些似乎无法理解的规矩颇为懊恼,于是开始批评其它出家人的懈怠,甚至怀疑阿姜查的教法是否有智能。有一次,我注意到他的说法有前后不相符,以及常处于恍如未见道的矛盾状态,于是就去向他表示我的不满。他听后哈哈大笑,指出我为了评判周围的人们而苦了自己,接着解释:事实上他的教法只是保持一种平衡。他说:“这好比人们走在一条我所熟悉的路上,我★头一望,看见他们快要掉进右侧的水沟,或者正要走入右手边的岔路,于是就告诉他们:靠左走!靠左走!同样的情形,若有人快要岔入左边的小径,或者掉进左侧的水沟,则叫他:靠右走!靠右走!所有的修行无非要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它既无所执着,也是无我的。”无论是静坐或者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是修行,只要有耐心地观照,智能和祥和也会在自然的情形之下产生。这是阿姜查的法门。
  阿姜查欢迎西方人士跟他修学,而且已经有二十多人追随着他,他们往往一待就是很多个月或者好几年。智能是一种生活和生命存在之道,而阿姜查为今日佛法的修学保存了佛陀当年组织僧团的殊胜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修行问答阿姜查 主答
  以下是阿姜查在巴蓬寺回答人们有关修行问题的摘要。
  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进不懈,但若仍有企求心,则永远不能获得涅盘,此求解脱之欲会导至疑惑和掉悔。无论你修行多幺长久多幺卖力,智能决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因此,只须很单纯地放下,警醒地观照身心,不可有有所得之心,甚至不可执着修行或要开悟。
  问:关于睡眠,该睡多久?
  答:别问我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对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个小时就好了。不过,重要的是,你要观,并且了解自己。若故意少睡一些,会感到全身不舒服,也很难保持正念。睡太多会令人昏沉或掉举。因此,要发现自己原本的步调。这必须仔细观照身心,弄清楚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才能把自己调整在最佳的状态。醒来以后又翻身小睡片刻是有害修行的;当眼睛一睁开就要保持清醒了。
  问:关于用餐,该吃多少?
  答:这个问题跟睡觉一样,你必须了解自己。食物应适合身体所需,当视之为医药。你会不会在餐后感到昏沉?或者日益增胖?若有的话,当停下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毌需吃得太快,要检查自己吃的份量,然后找出生理自然的需求。遵照头陀行(苦行),把所有的食物盛于钵内,这样就可以容易的看出自己取量的多寡。用餐时当保持清醒、要了解自己。修行就是这幺一回事,毌需别出心裁,只是观照。观照自己,观照内心,自然会了解自己修行最适当的步调。
  问:亚洲人和西方人的根器有没有不一样?
  答: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外在的习俗和语言也许各异,但所有人类的心性是相同的。东西方人的贪嗔都一样,痛苦以及苦的止息也是人人皆同。
  问: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
  答:佛法不从书中求。你若想要亲证佛陀所说,不须埋首书堆中。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怎幺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执着任何事物,只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像在倒痰盂或打扫厕所时,不要觉得这样做是在利益任何人。倒痰盂里也有佛法,不要以为两腿一盘,端坐不动才是修行。有些人抱怨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坐,请问: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呼吸?修行是自己的事,无论做什幺事,要保持清醒和自然。
  问:我们为什幺不能每天跟老师面谈?
  答:你若有疑问,欢迎随时来问他们,但毌需天天面谈。你的大大小小问题,我若逐一不漏地解答,则永远无法弄清自己内心的疑团。你必须自我检证,自我咨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隔几天的开示要仔细聆听,然后拿它跟自己的修行对照。两者为同?为异?我为何有疑问?起疑情的是谁?唯有透过自我检证才能了解自己。
  问:有时候我担心犯了比丘戒,若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
  答:戒律和道德是修行的基石,但不可盲目地执着条文。关于不杀生或者持其它的戒条,重要的是其动机,对自己的心里要一清二楚。毌需过度忧虑比丘的戒律,若善加护持是有益修行的,但有些出家人竟老担心那些琐碎的条文而寝寤不安。戒条不是要成为负担的。我们这里的修行,戒律是个基础,好的戒律加上头陀行,然后亲身力行。对于很多辅助戒律以及二百二十七条戒都能了然于心,细心遵守,会有莫大的利益。戒律使我们的生活简朴。不要对行持戒律有疑惑以免思虑纷飞,只要单纯地保持警醒。戒律使大众和谐相处,使僧团顺利运作,从外表看来人人所表现的都一致。戒律和道德是进入定慧的敲门砖。我们善持比丘戒和头陀行,约束自己的生活简朴,限制个人拥有的物品。因此在这个道场里,我们完全奉行佛陀的教法:去恶向善,生活简单,仅足以维持基本的需求,净化内心。也就是,不论行、住、坐、卧,不管什幺姿势,都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心,都要了解自己。
  问:有怀疑时该怎幺办?前些日子我怀疑自己的修行,或者怀疑是否有进步,不然就是怀疑指导我的老师,使自己陷入烦恼当中。
  答:怀疑是自然的现象,每个人修行都从怀疑开始,你可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是,不要与它认同而陷入其中。怀疑会使你的心在原地打转,相反地,要观察整个怀疑的过程,看是谁在怀疑,看它怎幺来又怎幺去的。这样你就不会被疑心牵着鼻子走,你可以跳出它,内心趋于平静,并且看清一切现象的来去。只要把你所执着的放下,放下怀疑,单纯地观察。这是对治怀疑的方法。
  问:关于其它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这几天见到了很多的老师,听到了这幺多不同的禅修方法,令人感到眼花撩乱。
  答:这好比进城,有人从北方,有人从东方,还有其它人从很多条道路皆可抵达。这些方法通常只是表象的不同,无论你走那一条道路,走得快或慢,假使你是清醒分明的话,那幺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执着。最后,连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对教导你的师父也不可执着。若有一种方法能导致烦恼的止息,去掉执着,那它就是正确的方法。你也许想云游参访其它的老师,修学其它的法门,而且有的人已如此经历一番了。这是一种自然的需求。你将会发现,即使问过一千个问题,知道很多不同的法门,也不能带你到达真理的岸边,然后,你会厌倦的。你将会发现,唯有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毌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势必回过头来面对你自己真实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问:很多次我看到这里的出家人都没有在修行,他们看起来既邋遢又不保持正念,让我感到不舒服。
  答:光注意到人是不恰当的,这无益于你的修行。你若起烦恼,要看的是自己的烦恼,假使别人没修行,不是个好比丘,也毌需你来批评论断。智能不会从注意别人的过失中产生。出家戒是个人修行的工具,不是要拿来当作批评挑剔的利器。无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他人用功。重要的是,观照自己,这才是修行之道。
  问:我一直非常仔细地练习收摄六根,眼睛时常保持低视,每个微细的动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说,用餐时,从咀嚼、品尝到吞咽,都花好长的时间去观察每一动作的触受。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慎重其事。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收摄六根是适宜的修行法,我们应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过火。吃饭、走路以及任何动作都要保持自然,这样才能从当下的状态中培养自发的觉察力。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样的,否则,这也是另一种贪。修行要不缓不急、细水长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能也会自然产生。
  问: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答:不必要。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能,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能来自于,无论你的身体做什幺动作,你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应该从清晨醒来那一刻开始,持续到你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寿命,有的人六十岁会死,而有的人到九十岁才死。所以,你们每个人修行步调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担心这一点。试着保持清醒,让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则进行,这时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界,内心都会愈来愈宁静。它好比森林里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丽和稀有的动物都跑来喝水,你清醒地看见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看到美丽稀奇的动物来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动。烦恼会产生,但你能立刻透视它们。这是佛陀获致的安详和幸福。
  问:我的杂念仍然很多,当我想保持清醒时就妄念纷飞。
  答:不要担心这一点。试着把心安住在当下。无论什幺念头生起,只须看着它,随它去,不要想袪除妄念,这时心自然会回复它原本的状态。不要分别好坏、冷热和快慢。无人亦无我,根本没有一个能主宰的我。让一切自然展现。托钵时,毌需特别造作,只是安详地走着,看着心。毌需执着要闭关或隐遁。无论身处何地,保持自然,警醒观照,藉此认识自己。疑心若生起,看着它的来去。就是这幺简单,一切无所执。这好比你走在街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碰到障碍。当你遇到烦恼,只须看着它、放下它,就超越过去了。别留恋已经历过的烦恼,也别预期尚未出现的困难。专注于现在,一切皆在变化当中,无论遇到什幺境界都不要执着它。当修行自然涌现时,心灵就会趋于它原有的和谐状态,一切境界都将只是生起和消失。
  问:你看过六祖惠能《坛经》吗?
  答:惠能的智能是很敏锐的,初学者不容易体会得到。不过你若遵照我们这里的方法耐心修习,练习不执着,终究会了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里用功。当时适逢雨季,而且雨下得特别多,某日刮起一阵强风,吹掉半边的屋顶,他也不理不睬,让雨水打进来。过了几天,我经过他的住处,看到开了天窗的屋顶,就问他是怎幺一回事。他回答说是在修习不执着。这是没有智能的不执着,其安静的程度就像水牛一般。你若遵守戒律,生活简朴,不自私自利,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能。
  问:你曾说奢摩他(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san^a)或者禅定和内观是无差别的。这一点能否进一步说明?
  答:这个道理很简单,禅定和智能是相辅相成的。当你闭目静坐,制心一处,心祥和寂静了,这就是禅定,接着它又是智能或者毗婆舍那生起的因缘。此后,无论是闭目静坐或者行走于闹市,心都能安住不乱。这就像你曾经是个孩童,现在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两者是否同一人?你可说是,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又不是。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讲,三摩地有别于毗婆舍那。或者好比食物和粪便,两者可说为同一物。不要光相信我所说的,要身体力行,亲自证得,没有什幺特别的法门。你若观察到禅定和智能是怎幺生起的,即能自知自证。很多人最近几天一直执着在字面上,称他们的修行是毗婆舍那,而贬抑三摩地。又有的人称他们的修行是三摩地,认为它是毗婆舍那的基础。凡此皆戏论,不要在这上面伤脑筋。只要好好用功,自然会明白。
  问:修行是否有必要做到浑然忘我?
  答:不必要。应该培养少许的禅定和专注,然后拿它来观察自己,毌需特别造作。若修行时,恰好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那很好,只是不要执着它。有些人们迷上浑然忘我,玩这种游戏是很过瘾的。当知,它有适当的限度,你若聪明的话,就知道浑然忘我的作用和极限,正如你知道,和成年人相较之下,小孩也有他的能力限制。
  问:如何遵循头陀行,譬如说,用餐时只能从自己的碗内取食?
  答:头陀行是为了断除内心的杂染。持头陀行,以从碗中取食为例,这样做使我们更警醒,视用餐为药食。假使内心没有贪欲,那怎幺吃都无所谓,佛陀并没有为所有的比丘制定头陀行,不过他准许那些想严格修行的人这幺做。它们训练我们外在的行持,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心力。戒律是要拿来自己持的,不要管别人有没有修持。要观察自己的心,然后检视何者有益于己。像有一条规矩:无论分配到什幺样的寮房都要接受。也有助于修行,它使比丘们免于贪执住处;若因故离开,再回来时就必须住到另一房间。这是我们修行的要求──一切都不可执取。
  问:若把所有的食物都放入碗内一起食用是重要的事,你当老师的怎幺自己没照着做?难道不觉得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吗?
  答:没错,老师应当做徒弟的好榜样,我不介意你的批评,有何疑难尽管问。但重要的是,不要黏着你的老师,我若在外相上完美无瑕会更糟,因为你将更执着我。即使佛陀有时也会教他的弟子做某件事,而自己所做的又不同。对老师有所疑问是有助于修行的,你该观察自己对这些疑问的心理反应。你想有没有可能我从碗中取出部分饭菜到盘子,以留给在寺中工作的在家人吃呢?智能是要自己去观察和培养的,因此,要留意自己的修行。假使我闲着休息而你们却都必须彻夜静坐,这样会不会使你们生气?我若是非颠倒,男女不分,你们就不要盲目跟随我。
  我的一位老师吃饭很快,而且发出巨声,但他叫我们用餐时要缓慢且保持警醒。我以前看了心里就不舒服,是我自己在烦恼而他并不会,因为,我老注意外在的。后来我明白,有些人们车子开得快,却小心翼翼的;有的人即使慢慢地开也常东碰西撞的。不要执着规则或外相。你若拿一分心力看别人,九分心力观察自己,这样修行是妥当的。以前我观察我的老师阿姜东瑞(Achaan Tong Rath),满肚子的疑惑,有的人甚至以为他疯了,他常做些奇怪的事情,或者对徒弟大发雷霆。在外表上他是在生气,其实内心空无一物,无我相。他的修行是很好的,直到他临终前一刻都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
  往外看,是自我在那里计较、分别,你不可能由此找到安乐之道。但把时间花在寻找完美的人或老师,也不可能获得安详,佛陀教导我们要见到法,见到真理,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问:修行如何克服情欲?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简直是性欲的奴隶。
  答:修厌离想可去除贪欲。执着色身为一极端,可用另一极端来对治,当观身如死尸,以及种种腐败污秽之相,忆念肺、脾、血、肉、粪便、种种器官和不净之相,牢记它们,每当贪欲生起时,就观想这些影像,这样就可远离。
  问: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慈悲和智能,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内心充满慈悲,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在打坐时,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
  有时候,当你看到其它的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是自讨苦吃的,这样不是佛法。你可能这幺想:“他们不像我这幺严谨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了。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观照自己。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别人的作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样。这种期待只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修行人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别人的缺点不会产生智能。不要自寻苦恼,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及内心的感觉。这样做,你将会明白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