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哲学的基本内涵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史历史最为久远的一支,由于印度和中国两国佛教学者的长期学术积累,其著作宏富,内涵丰厚,哲学深邃。
  佛教哲学的基本理念是缘起。缘起说是佛教对存在、生命的根本看法。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都是由因缘即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的集合而生起,因缘集合则成,因缘散失则灭。
  佛教哲学的根本旨趣是追求众生的解脱。所谓解脱就是从烦恼、痛苦中脱却出来,尤其是从生死流转中超脱出来,以臻于自由自在的境地。
  佛教哲学的思想重心是人界(人的世界)的提升。人是众生(有生命的存在)的一类,人界是众生界的一界。佛教视人类为最具可塑性、可转变性,即最易于提升,也最易于沉沦,佛教哲学的使命就在于提升人格,并进一步把人格升华为最高层次的神格。
  佛教哲学的方法论是“戒”、“定”、“慧”三学,此为实现最高理想必须修习的三种基本学问。戒是止恶行善,定是止息念虑,慧是正确思维。佛教主张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戒,是在行为上修持佛教道德规范,这是全部修习的起点、前提,定与慧的实质是破除妄念以求心意清净,也就是修持主体在心态与思维上的去恶归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佛教定义性的表述,表明了佛教伦理性宗教的鲜明特色。
  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
  佛教哲学为佛教伦理提供了坚实的信仰基础、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为佛教信徒的道德修持实践提供了动力、源泉、信念和意志。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重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伦理旨趣的依据――人生论。佛教伦理的旨趣,在于通过止恶修善以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这种伦理旨趣是由人生解脱论所决定的。佛教认为,人生的过程是痛苦的,人所直面的世界犹如苦海。人生之所以痛苦,其根源在于有“生”(生命),人之所以有“生”,原因在于“无明”和“贪欲”。为此,佛教将戒、定、慧三学作为全面对治凡人“无明”和“贪欲”的方法,以求得人生的解脱。也就是说,正是在人生论、解脱论的基础上,引申出了佛教信仰者的责任和义务、理念和规范,把人生意义与伦理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二)伦理价值的基石――果报论。因果报应论含有道德导向作用,它决定了信仰者的人生价值取向。佛教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而唤醒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使人乐于从善而畏惧从恶。果报论又强调自己作业,自身受报,从而有助于信徒确立去恶从善的道德选择,并成为自觉实践道德规范的强大驱动力量、支配力量和约束力量。果报论还宣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报应说,使人关注生死的安顿,关切来世的命运,增长道德自律心理。
  (三)伦理自觉的根源――心性论。佛教十分重视心灵在善恶报应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道德源于众生的本性。佛教的主流派主张心性本净说,后来又提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说和佛性说,中国禅宗更肯定众生佛性的本然自足,从而越来越强调人性本善是众生伦理自觉、道德修养的基础。禅宗高扬修持就是主体的内在本性的开发,明心见性,体认伦理的最高准则。
  佛教哲学思想与佛教伦理生活的融合,推动了佛教信徒的思想、言论、行为的道德化、超俗化,乃至神圣化。
  佛教伦理的准则与规范
  佛教的解脱论和果报论,从理论上决定了佛教的伦理准则与规范,随着佛教历史的演变,佛教伦理的准则与规范也不断发展。概括地说,佛教的伦理准则有三:
  (一)去恶从善。佛教的善恶意义有道德、心理和形而上三个层面,这是想着重从道德层面来论述善与恶。佛教认为,凡符合佛教教义、教规,能断除痛苦,招感佛果的品格、思想、言论、行为就是善,反之,则是恶。
  (二)平等慈悲。这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指对他人、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关怀。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中国佛教高度重视慈悲原则,热心于尊奉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的观世音菩萨。
  (三)自觉觉他。这是说,信仰者不仅要自己觉悟,还要帮助他人觉悟。大乘佛教认为,“自他不二”,人我是一体的。在长期的轮回转生中,他人常会融入自己之中,自己的解脱与他人的解脱是难以分开的,个人只有在众生的解脱中才能得到解脱。佛教还讲“自他相换”,即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自己固然要成佛,使他人成佛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大乘佛教还以是否对他人有利,是否帮助他人觉悟作为区别大善大恶的标尺。
  佛教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佛教戒律上。戒律有五戒、十善、四摄和六度等,其中的五戒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在此略作说明。
  不杀生。此为五戒之首,指不杀人,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折花草树木等,表现了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杀生戒还指戒持杀生的器具。中国佛教还相应地提出断酒肉、素食、放生的主张。佛教信徒南朝梁武帝作《断酒肉文》,明确提倡不饮酒、不吃肉,自此后素食成了中国汉地僧人的普遍生活准则。
  不偷盗。对他人的财物,即使是一草一木,寸纸尺线,未得到物主的允许,绝不能擅自使用。
  不邪淫。禁止在家的佛教信徒(居士)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至于出家僧人则持不淫戒,彻底的禁淫,违反者,永被逐出佛门。
  不妄语。不说虚诳之语。
  不饮酒。此为保持智慧,利于修行。
  佛教伦理对构想世界伦理的启示
  我们认为,构想世界伦理的实质内容起码需要考虑以下一些情况:(一)当前世界形势的需要。诸如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高科技的发达,南北贫富的悬殊,生态环境的恶化,恐怖活动的猖獗,地区性的角逐,乃至世界性的冲突等。从构想世界伦理实质内容的角度考虑,有的要利于适应,有的要利于协调,有的要利于缓解,有的要利于消除。(二)为绝大多数人和世界上主要宗教成员所认同、接受,并乐于自觉奉行。(三)世界伦理的道德基本规范,应是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内容,条文要少、短、精,以易于实践。
  佛教伦理,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人类生存智慧的总结,也是人类道德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不排斥社会伦理,而且还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又十分吻合当前世界形势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是其简明扼要令人警觉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不妄语四禁戒,既有助于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或宗教不同派别之间缓和紧张,化解矛盾,消除对立与仇恨;也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正常有序;还有助于稳定家庭结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爱。
  由此,我们想: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所包含的思想是否可以作为构想世界伦理的重要思路?佛教伦理的重要准则是否可作为伦理精神在世界普遍提倡?佛教五戒中的前四戒是否可作为世界伦理道德目的重要参照?我们认为,这是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