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四)B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下品般若」的经文,用纯粹的散文写出,散文的表示意义,比偈颂要明确得多。全经以「五阴」为观境,与『阿含经』的「蕴相应」相合,佛是多依「五阴」来开示的。「般若法门」不是「阿□达磨」,不用到处列举「蕴处界」的。为了说明意义,「般若法门」少谈理论而多用譬喻,每连举多种譬喻来表示,这正是普及弘传所必要的。如受持般若功德,举摩醯(『塔品』),道场(『明咒品』),善法堂、奉事国王、宝珠等譬喻(『舍利品』)。久行菩萨而临近受记的,如梦见坐道场、近城邑聚落、近大海、华叶将生、女人将产不久──五喻(『不可思议品』)。舍般若波罗蜜而取余(二乘)经的,如狗不从主人而反从作务者乞食、舍象观象迹、舍大海而求牛迹水、舍帝释殿而取法日月宫殿、舍轮王而取小王、舍百味食而反食六十日饭、舍无价宝珠而取水精─七喻(『魔事品』)。诸佛护持般若,如诸子的护念生母(『小如品』)。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是会堕落二乘的,如船破而不取板木浮囊、持坏瓶取水、船没有庄治就推着水中、老病者远行──四喻(『船喻品』)。不为般若所护而证实际的,如大鸟的翅膀没有长成,就从高处飞下来一样(『大如品』)。思惟般若的功德极多,如忆念女人,念念不忘一样(『深功德品』)。善根增长,能得菩提,如前焰后焰烧炷一样(『深功德品』)。菩萨观空而能够不证,如勇健者率众脱险、鸟飞虚空、射箭不落──三喻(『恒伽提婆品』)。行般若波罗蜜,不念不分别,如虚空、幻所化人、影、如来、如来所化人、机关木人──六喻(『称扬菩萨品』)。幻所化与虚空,更是到处引用为譬喻的。「下品般若」是重经法的,多用譬喻说法的,与「持经譬喻者」的风格相近。我以为,以通俗譬喻而表达深义的,是「持经譬喻者」。可能各部派内,都有这一类人,不过北方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经师,特别兴盛,有明确的传说吧了。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九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九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二中)。
  『妙法莲华经』卷四(大正九·三0下──三一下)。
  「善男子」,『阿含经』的本义,与我国的「世家子」相近。在佛教的发展中,转化为信受佛法者的通称。「善男子、善女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善男信女。在部派佛教中,大众部Maha^sa^m!ghika与法藏部Dharmaguptaka,称发愿受具足戒者为「善男子、善女人」,见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二四五──二五九)。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五四三下──五四四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五五二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五0下──五五一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五0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六0上)。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一二·一八八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四七下──五四九下)。
  「唐译本」作:兴起于东南方,次第经南、西南、西、西北、北方,而到达「东北方」,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分)卷五四六(大正七·八0八中──下)。这是后代的修正说,「东北方」意味着中国。
  『大明度经』卷三(大正八·四九0上)。
  『阿育王传』卷六(大正五0·一二六下)。
  『大庄严论经』卷一五(大正四·三四三中)。
   第二项 般若的次第深入
   「原始般若」中说:「不离般若波罗蜜行」,「住不退转地」,「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能成就萨婆若」,「近萨婆若」,「从诸佛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行般若波罗蜜」。这是着重不退转菩萨的,所以说:「是深般若波罗蜜,应于阿□跋致菩萨前说,是人闻是,不疑不悔」。但般若的普遍流行人间,信受般若波罗蜜的,不只是不退转菩萨。邻近般若现证不退的,是久行菩萨,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
  1.「若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如阿□跋致。何以故?世尊!若人于过去世不久行深般若波罗蜜,则不能信解」。
  2.「般若波罗蜜如是,谁能信解?须菩提!若久行菩萨道者」。
  3.「若未受记菩萨,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久发大乘心,近于受记,不久必得受记」。
  4.「如是法者,谁能信解?须菩提!若菩萨于先佛所久修道行,成就善根,乃能信解」。
   「久行菩萨」,是久发菩提心,于诸佛所久远修行,多植善根的菩萨,这是能信解修行深般若波罗蜜的。进一步说,新学菩萨诚然不容易信解般若波罗蜜,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
  1.「新发意菩萨闻是说者,将无惊怖退没耶?佛告须菩提:若新发意菩萨随恶知识,则惊怖退没;若随善知识,闻是说者则不惊怖退没」。
  2.「弥勒言:须菩提!如是回向法,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所以者何?是人所有信乐恭敬净心,皆当灭失。须菩提!如是回向法,应于阿□跋致菩萨前说。若与善知识相随者说,是人闻是不惊不怖不没不退」。
   初学者修学般若波罗蜜,「善知识」是必要的。如有善知识的教导,初学者也可能信解般若波罗蜜的。善知识以外,善男子善女人来听闻、读、诵、书写、供养、如说而行的,还能得诸天的护持,诸佛的护持,所以能不受恶魔的娆乱。这样,深彻的般若波罗蜜法门,不退转菩萨,久行菩萨,初学,都可以修学了。般若法门就这样的广大流行起来!这是「下品般若」所说到的。
   在「般若法门」流行中,传统佛教的声闻弟子,能否信解般若法门呢?「原始般若」的兴起,与传统的佛教,关系极深!「原始般若」的宣说者,发问者,是无诤行第一须菩提Subhu^ti,智慧第一舍利弗S/a^riputra。「下品般若」(及「原始般若」增补部分)中,更有多闻第一阿难A^nanda,论议第一摩诃迦旃延Maha^ka^tya^yana,说法第一富楼那Pu^rn!amaitrayan!i^putra,辩才第一大拘□罗Maha^kaus!t!hila。声闻弟子能为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嘱累阿难的。佛对阿难说:「阿难!……若以六波罗蜜为菩萨说,汝为弟子,功德具足,我则喜悦」!这表示了般若法门,是渊源于声闻佛教的。般若法门兴起流行时,传统的声闻弟子,部分是信受般若的。虽然自己还是声闻行者,却能容受般若,随喜赞扬般若,真如『法华经』所说那样:「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但维护传统而拒斥般若法门,加以毁谤的,也不在少数,这在经中是称之为魔事的,如说:
  1.「恶魔诡诳诸人,作是言:此非真般若波罗蜜」。
  2.「汝若受阿惟越致记者,即受地狱记」!
  3.「作沙门,至菩萨所,作是言……汝所闻者,非佛所说,皆是文饰庄校之辞。我所说经,真是佛语」。
   行般若波罗蜜的菩萨,尊重声闻圣者,认为声闻圣者的悟证,不离菩萨无生忍,与菩萨有着相同的一分。所以说到般若波罗蜜的信受者,在菩萨以外,提到了「具足正见者」与「满愿阿罗汉」。「具足正见者」,是已见圣谛的(须陀洹初果以上)。四果圣者不离菩萨的无生忍,当然能信解般若波罗蜜了。这也表示了,不信般若波罗蜜的,决不是圣者,或是(自以为然的)增上慢人,或是恶魔所化,受恶魔所惑的人。菩萨行六波罗蜜,是一般所能承认的。但说到般若波罗蜜,传统的声闻行者,就以声闻的观智为般若波罗蜜,所以经上说:「诸比丘说相似般若波罗蜜」。有些菩萨行者,重视声闻经,想在声闻经法中求佛道,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六上)说:
  「譬如有狗舍主所与食分,反从作务者索。如是须菩提!当来世或有菩萨,舍深般若波罗蜜,反取余声闻、辟支佛经(求萨婆若),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经中广举譬喻,形容弃般若法门而取声闻经者的无知。对于传统佛教,采取了尊重又贬抑的立场,这不但维护了般若法门,也有诱导声闻修学般若法门的意义。诱导声闻修学最显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上)说:
  「若诸天子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若人已入正位,则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离生」的旧译。「入正位」,声闻行者就得「须陀洹」(初果),最多不过七番生死,一定要入无余涅盘。这样,就不能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所以说:「已于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发求成佛道的大心,所以说:「不堪任」。这是依佛教界公认的教理说。经上又说:如「入正位」的能发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随喜赞叹的,因为上人──声闻圣者,是应该进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门。说声闻圣者不可能发心,又鼓励他们发心修菩萨道,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义,而暗示了声闻圣者回心的可能。特别是『大如品』,依「如」──真如tathata^而泯「三乘人」与「一(菩萨)乘人」的差别,消融了二乘与菩萨的对立。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成佛道的,是菩萨。依『恭敬菩萨品』说:有菩萨而不知不见般若波罗蜜的。这或是「离般若波罗蜜,无方便行檀」等;或是偏重仰信的;或修般若波罗蜜,轻视别人,以为不配修学这甚深法门;或自以为「不退转者」,轻慢其他的菩萨;或以为我是「远离行」者,也就是「阿兰若行」者,而轻视「聚落住」的。「原始般若」是推重「远离行」的,或者不免拘泥形迹,而不知真「远离行」,在乎内心(『阿含经』义)。「下品般若」成立时,大乘佛教内部,就有这些情形。这可能引起诤执,应该保持菩萨与菩萨间的和合无诤,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三下──五七四上)说:
  「菩萨与菩萨共住,其法云何?佛言:相视当如佛,想是我大师。同载一乘,共一道行。如彼所学,我亦应学。彼若杂行,非我所学;若彼清净学,应萨婆若念,我亦应学」。
   菩萨道,依「本生谈」而类别为六波罗蜜,是初期大乘所公认的。「原始般若」专提甚深般若波罗蜜,不说布施等波罗蜜,在「般若法门」的开展中,首先引起了问题,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五四四上、五四五下)说:
  「世尊不赞说檀波罗蜜名,不赞说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名!何以故但赞说般若波罗蜜」?
  「世尊!菩萨但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余波罗蜜耶」!
   这是专说般若波罗蜜所引起的疑问。对于这一问题,「下品般若」解说为:不是佛但赞般若,也不是菩萨不行前五波罗蜜,而是在六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有摄导的大用。因为离去了般若波罗蜜,布施等不能趣入一切智海,也就不成其为波罗蜜。所以,般若如引导者,布施等如盲人;般若如大地,布施等如种子的生长。般若为菩萨行的上首,因为布施等如百花异色,般若如归于同一阴影;也就是在深悟中,布施等都归于无二无别。在成佛的甚深证悟中,般若波罗蜜是根本的、究竟的。在佛法中,般若(慧)本来有摄持一切功德的特性,如『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说:
  「譬如堂阁众材,栋为其首,皆依于栋,以摄持故。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
   般若──慧能摄持一切功德,是佛法的根本立场,所以「原始般若」的专提般若波罗蜜,不是说菩萨不需要修学布施等,而只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先要。这样,「下品般若」提到了布施等六波罗蜜,末了说:「行般若波罗蜜时,则具足诸波罗蜜」。到「中品般若」,更到处说六波罗蜜,说六波罗蜜的互相具足了。
   般若波罗蜜,是不再退为二乘的成佛法门。成就佛的萨婆若(一切智),是理想的究极实现F而「住不退转地」,是修学般若波罗蜜的当前标的。「原始般若」如此,「下品般若」虽广说听闻、读、诵、书写、供养等方便,而重点也还是「不退转」。经中举然灯Di^pam!kara佛授记的本生,并广说不退转菩萨的相貌。『阿惟越致相品』(第十六)所说的不退转菩萨,都是现实人间的修学菩萨道者。『恒伽提婆品』末,须菩提又问:「云何知是阿□跋致」?佛又说了一些阿□跋致菩萨的相貌。不退转菩萨是不受恶魔所诳惑的,受惑的就不是不退转者,所以在说不退转菩萨时,一再说到:1.不受恶魔所诳惑的。2.自以为不退转菩萨,其实是受魔所诳惑的。3.受魔所恼乱的。这里面有类似的,可能为不同传布的综合纂集。说到「不退转」,原义是不退转为二乘的,「下品般若」引用了种种的譬喻来说明。「若不为般若波罗蜜所护,于二地中当堕一处,若声闻地,若辟支佛地」。「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故,当知是菩萨不中道退转」。这是以般若波罗蜜为方便(「上品般若」每说「无所得为方便」);般若波罗蜜「但属菩萨」,信解不离般若波罗蜜,是不退转为二乘的根本方便。二乘不是也有般若──慧吗?这是不同的,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七中)说:
  「菩萨云何为坏诸相?世尊!是菩萨不如是学:我行菩萨道,于是身断诸相。若断是诸相,未具足佛道,当作声闻。世尊!是菩萨大方便力,知是诸相,过而不取无相」。
   坏相而趣入无相,就是二乘的证入。菩萨虽然不取一切相,但不坏(断、灭)诸相,所以不取相而也不取无相,这是般若波罗蜜的大方便力!空、无相、无作──无愿三昧,声闻所修习而趣入解脱的,菩萨也修习而能不证入,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下、五六九上──中)说:
  「菩萨具足观空,本已生心,但观空而不证空。我当学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于缘中。……何以故?是菩萨有大智慧深善根故」。
   「若菩萨生如是心,我不应舍一切众生,应当度之,即入空三昧解脱门,无相、无作三昧解脱门。是时菩萨不中道证实际,何以故?是菩萨为方便所护故。……菩萨如是念一切众生,以是心及先方便力故,观深法相,若空、若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
   菩萨的般若波罗蜜,这里是以「悲愿」来说明与二乘不同。一是「先方便力」,就是菩萨的愿力。现在是学习修行阶位,「观空而不证空」。因为不愿证空,所以不深入禅定,这是般若波罗蜜不退转的大方便。二是悲愿不舍众生。这样的悲愿──方便所护,在菩萨功德没有圆满时,不致于证实际而堕落二乘地。「下品般若」明确表示了这一意义,注意到菩萨的「悲愿方便」。然主要的,还是般若波罗蜜大方便力。因为,「虽于恒河沙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发大心,大愿受无量事,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故,则堕声闻、辟支佛地」。菩萨的悲愿方便,要不离般若波罗蜜才得!
   说到般若波罗蜜行,「原始般若」只是说:不见、不得、不念、不作行、不取、不摄受,体悟「无生」、「无二数」。「无生」、「无二」等,是形容「法相」──「法性」的,是般若波罗蜜现观的内容。在「下品般若」中,还是一再说到「法相」;为了表示「如来」的自证,「如」tathata^被举扬出来,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中」说:
  「五阴如即是世间如,五阴如即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即是须陀洹果如,……即是如来如。是诸如皆是一如,无二无别,无尽无量。如是须菩提!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得是如相。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示诸佛世间,能生诸佛。诸佛知世间如,如实得是如故,名为如来。……是如无尽,佛如实说无尽」。
   般若波罗蜜能显示世间──五阴的「如」相;「如」是无二、无分别,无尽无量的。证得了「如」,就成佛了,所以名为「如来」。『大如品』又说:「诸天子!随如行故,须菩提随如来生」。历举「如」的「不来不去」;「常不坏,不分别」;「无障碍处」;「不异诸法,是如无非如时,常是如」;「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等,而总结说:「菩萨以是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如来」。般若波罗蜜所证的,还有「实际」bhu^takot!i一词,是真实究竟处的意思。如证入法性,到达最究竟处,名为「实际」。在『般若经』中,大都用来称二乘的证入涅盘。菩萨在修学中,是以证「实际」为戒惧的。因为证入涅盘,就退堕二乘地,不能再成佛了。但到了菩萨的德行圆满,也名为证实际,如说:「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乃证第一实际」。法相──「法性」,「如」,「实际」,是般若波罗蜜所现观的,一切法常恒不变异的真相。「法相」,「如」,「阿含经」中仅偶尔一见;「实际」似乎是部派佛教所成立的术语。这是约理境说的,如约般若波罗蜜现观而得究竟解脱说,就是「原始佛教」以来所称说的「涅盘」。『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
  1.「是法甚深!……诸法以空为相!以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依为相。……是诸相,非人,非非人所作。……有佛无佛,常住不异,诸相常住故。如来得是诸相已,名为如来」。
  2.「寂灭、微妙、如实、不颠倒、涅盘」。
  3.「甚深相者,即是空义,即是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宋译作(「无性」)、无染、寂灭、远离、涅盘义」。
  4.「如来所说无尽、无量、空、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涅盘,但以名字方便故说。须菩提言:希有世尊!诸法实相不可得说而今说之」!
  5.「观深法相:若空、若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
   经中所说的「甚深法相」,各译本虽略有增减、出入,但大意都是一致的。「深法相」、「诸法实相」、「甚深相」、「法相」,「得是诸相已名为如来」,与上来所说的「法相」、「如」,显然是同一的。在所说的「相」中,无生、无灭、无染、无所有、无依、寂灭、微妙、远离,都是表示「涅盘」的。『杂阿含经』列举了「无为、难见……无所有、涅盘」等二十名。『相应部』「无为相应」,列举了「无为、终极……归依、到彼岸」等三十三名。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所说的,灭谛四行相:(寂)灭、静、(微)妙、(远)离,也不出于此。空、无相、无作(即「无愿」)名三解脱门,是由此而能趣入涅盘的。甚深法──涅盘,原是不能用什么相来表示的,但到底方便表示了。三三昧是解脱门,依空、无相、无作观而能趣入涅盘的,那也不妨以空、无相、无作,来方便表示涅盘了。将空、无相、无作来表示「甚深法」(这是佛法僧的「法」,转法轮的「法」),般若法门也就与空义相关,这是般若法门中「空」思想非常发达的原因。
   『原始般若经之研究』,作成『般若经』的科判。第二编「实相品」,与「下品般若」的前二十五品」「汉译本」(为二十六品)大致相当。「实相品」又分为七章:「须菩提品」、「天王品」、「种姓品」、「新发意菩萨品」、「久发意菩萨品」、「不退转菩萨品」、「总摄品」。「下品般若」的集成,是有先后浅深意义的。该书所分判的「新发意菩萨品」、「久发意菩萨品」、「不退转菩萨品」,就是依据经中所说菩萨阶位而安立的。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五上)说:
  「若人于初发心菩萨随喜,若于行六波罗蜜,若于阿□跋致,若于一生补处随喜,是人为得几所福德」?
   菩萨分初发心,行六波罗蜜,不退转,一生补处──四阶位,是大乘初期最通用的阶位说,为多数大乘经所采用。在『般若经』中,这四种阶位的名称,各译本略有出入,今对列如下:
  一、初发心·初发意·新发意
  二、行六波罗蜜·随次第上·久修习·久发心
  三、阿□跋致·阿惟越致·不退转
  四、一生补处·阿惟颜·一生所系
   「下品般若」所说的菩萨阶位,还有其他的分类,如『佐助品』分为三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跋致」、「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恭敬菩萨品』有另一四阶位说,各本名义略有出入,今对列各译本的译语如下:
  一、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初发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大菩提心
  二、如说行·如理修行·修菩萨行
  三、随学般若波罗蜜·随般若波罗蜜教·随明度教·修习般若波罗蜜相应行·学般若波罗蜜多于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
  四、阿□跋致·阿惟越致·不退转
   这一阶位说,各译本的出入很大。「汉译本」与「吴译本」,仅有三阶位,缺第二「如说行」,与『佐助品』的三阶位相合。「放光本」也是三阶,但说「行菩萨道学般若波罗蜜者」,那是合二·三位为一位了。「唐译四分本」第三位为:「学般若波罗蜜多」,「于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似乎分为二位。这一类四阶位的第三位,「随学般若波罗蜜」,「随般若波罗蜜教」,「修习般若波罗蜜相应行」,「于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不就是第一类四阶位的第二,「行六波罗蜜」,「随次第上」的「久修习」、「久发心」──久行菩萨吗?这可见第二类的四阶位,是在(前一类四阶位)「初发心」与「修习般若波罗蜜相应」中间,别立「如说行」、「修菩萨行」阶段,也就是与般若波罗蜜还(没有修,或)没有相应的阶段,这是应该明确分别的问题!
   经说学般若波罗蜜,应亲近善知识,「汉译本」与「吴译本」,说到了「阿□浮菩萨」。与此相当的,「唐译初分本」、「唐译二分本」作「初业」;「宋译本」作「初学」;「放光本」、「大品本」,「唐译三分本」、「四分本」、「五分本」,都作新学;原语为a^dikarmika,而「秦译本」却译作「新发意」。「中品般若」的「放光本」说:深般若波罗蜜,「不当于新学菩萨前说」。这里的「新学」,「唐译初分本」、「二分本」、「三分本」,也译为「新学」,而「大品本」也译作「新发意」。在说到随喜回向时,「汉译本」与「吴译本」说到「新学」,「放光本」及「唐译本」,也作「新学」,而「秦译本」、「大品本」(及「宋译本」),都译为「新发意」。依上来对勘,可见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的「秦译本」与「大品本」,都把「新学」误译作「新发意」了。「新学」、「初学」或「初业」,原语为a^dikarmika,与十住中的「治地」住,原语相同。那末,『般若经』所说的「初发心」;「如说行」或「修菩萨行」、「新学」;「随学般若波罗蜜相应行」──三阶,与十住说的「发心住」、「治地住」、「(相)应行住」,次第完全相合。再加「不退转」,「阿惟颜」,名目也与十住说相合。在「下品般若」中,「新发意」与「新学」是不同的,所以『原始般若经之研究』,分「实相品」为七章,以第四为「新发意菩萨位」,而不知是「新学」,这是应加以修正的。该书在「新发意菩萨」前,立「天王品」、「种姓品」二章。不知道所立的「天王品」──『释提桓因品』,开始就说:「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随喜,终不断其功德」。称赞须菩提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深妙,难信难解,正是激劝大众发菩提心。所立「种姓品」,佛在在家出家、人天大众前,诱导一般人,从听闻、读、诵、书写、供养、如说行中,修学般若波罗蜜,正是新学菩萨的行相。该书称第七章为「总摄品」,也是误解的!经义虽次第渐深,而听众还是人天大众,所以经文始终保有诱导修学的特性,有提到前阶位的地方。被称为「总摄品」部分,主要应该是不退转菩萨所应学的,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
  1.「若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亲近善知识。……菩萨欲自深智明了,不随他语,不信他法;若欲断一切众生疑,应当学是般若波罗蜜」!
  2.「若菩萨随般若婆罗蜜所教行者,是菩萨不断一切种智,是菩萨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菩萨必坐道场,是菩萨拯济没溺生死众生。……若菩萨如是学时,四天王持四钵至其所,……我等当奉此四钵」。
  3.「如是学者,名为学萨婆若。学萨婆若,为学般若波罗蜜,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须菩提!菩萨如是学者,则到诸学彼岸。……魔若魔民不能降伏;……疾得阿□跋致,……疾坐道场;……学自行处,……学救护法,……学大慈大悲,……学三转十二相法轮,……学度众生……学不断佛种,……学开甘露门」。
  4.「若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于一切众生中为无上者,欲为一切众生作救护,欲得具足佛法,欲得佛所行处,欲得佛所游戏,欲得佛师子吼,欲得三千大千世界大会讲法,当学般若波罗蜜」!
  5.「若菩萨欲到一切法彼岸,当学般若波罗蜜」!
  6.「菩萨坐道场时,如是观十二因缘,离于二边,是为菩萨不共之法。……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如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则具足诸波罗蜜,亦能具足方便力。……诸有所作,生便能知。……如十方诸佛所得诸法相,我亦当得」。
   从上面所引的文证,可见被称为「总摄品」──『深心求菩提品』后半起,是以得佛的功德,学习佛的自行化他为目标的。所以「下品般若」前二十五品的大科,应该是这样的:『初品』是「原始般若」,是「直示般若」深法的。第二品以下,是由浅而深的「渐学般若」,可以约菩萨四阶位说(二种四阶位的综合,含有五阶位),说明由浅而深的修学历程,列表如下:
   直示般若 ──────────────────『初品』
  ┌ 发心·初学─────────────『释提桓因品』…………『叹净品』
  │(发心)初学转久学─────────『不可思议品』…………『船喻品』
   渐学般若│(发心·初学)久学得不退──────『大如品』………………『深心求菩提
  │ 品』上
  └(发心·初学·久学)不退向佛道───『深心求菩提品』下……『见阿■佛国
  品』
   「原始般若」是专提般若波罗蜜的,着重于不退转(为二乘)菩萨的深悟无生。法门的流行传布,不退转以下的,是久学、新学、初发心。对于发心、新学,着重于听闻、读、诵、受持、问义、思惟,加上书写、供养、施他;以校量功德,毁谤的罪过,来启导、坚定信众的学习。不退转以上的,是学佛功德,成佛度众生。在菩萨的菩提道中,般若成为彻始彻终的法门。法门的随机适应,或浅或深,终于综合而集成「下品般若」(当时没有上中下的分别)。从「原始般若」来看,「下品般若」的发展趋势,不但普及初学,由浅及深,又从般若波罗蜜而论到六波罗蜜。对不退转菩萨的无生深悟,明确的指示为涅盘的体悟(不是证入)。声闻的果证,是不离菩萨无生法忍的。以空等三解脱门来表示般若深法,终于说到了「一切法空」。原始佛教的菩提分──根、力、觉分、道分,也提到了。观缘起如虚空无尽的菩萨不共中道妙观,也明白的说出来。所以般若法门不是别的,是原始佛教;但不限于声闻所觉知的,而是更深彻的,由菩萨(无生法忍所悟为核心)而成佛的「佛无上智、大智、自然智、一切智、如来智」。
   「原始般若」向更广的初学,更深的佛道而展开,终于集成「下品般若」。经典的集成,应该是经多方面发展,而后综合集出的。古人说:般若「非一日一坐说」。如受持的功德,不退菩萨的相貌,都说了又说,可解说为不同传授的综集。「原始般若」的集出,约为西元前五0年(法门弘传,应该更早些已经存在)。「下品般若」前二十五品,可能经多次集出而完成。从发展到完成,约为西元前五0年,到西元五0年左右。集出完成的时代,般若在北方已相当的流行;书写经卷及供养,已蔚成风气了!
  以上均见『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初品』。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五五四上)。
  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五五三下)。2.卷四(大正八·五五四下)。3.卷四(大正八·五五四上)。4.卷六(大正八·五六一下)。
  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下)。2.卷三(大正八·五四八上)。
  文中所说「新发意」,异译本作「新学」。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五五二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七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八上──中)。
  『妙法莲华经』卷四(大正九·二八上)。
  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七中)。2.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中)。3.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中)。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沙门」作「作其师被服」,是披袈裟的出家者。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下)。又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四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三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三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五0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五四四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五四五下)。
  『相应部』「根相应」(南传一六下·五七)。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九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五四一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九下──五七0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中──五六五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七0中──五七一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三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六0上──中)。
  『大智度论』卷四五(大正二五·三七一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三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二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九上)。
  三藏中没有说到「实际」,见『大智度论』卷三二(大正二五·二九八中)。
  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中──下)。2.卷六(大正八·五六一中)。3.卷七(大正八* ·五六六上)。4.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下)。5.卷七(大正八·五六九中)。
  『杂阿含经』卷三一(大正二·二二四中)。
  『相应部』「无为相应」(南传一六上·八二──九七)。
  见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列举(二九九──三00)。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四七上──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中)。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四六五上)。『大明度经』卷五(大正八·五0一上)。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四(大正八·一00下──一0一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分)卷五五三(大正七·八四七中)。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四五二中)。『大明度经』卷四(大正八·四九三上)。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一0(大正八·七0上)。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四三八中)。『大明度经』卷二(大正八·四八六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上)。
  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一中──下)。2.卷八(大正八·五七三上)。3.卷八(大正八 ·五七四上)。4.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下)。5.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6.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下──  五七九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下)。又卷六(大正八·五六三中)。又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中、五六九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二下)。
  『大智度论』卷四0(大正二五·三五六上)。
   第三项 下品的增补部分
   依「秦译本」,到『见阿■佛国品』第二十五,「下品般若」已经圆满了。但现行本,以下还有四品,成立的时代要迟些。四品可分为二类:『随知品』第二十六,是「下品般若」的附属部分;末后三品,是从「中品般若」移来的。这里,分别的给以说明。
 1.『随知品』第二十六,品名与「宋译本」相同;「汉译本」与「吴译本」作『随品』;「唐译四分本」作『随顺品』。依梵文『八千颂般若』,品名为anugama。anu是「随顺」、「次第」的意思;gama有「去」、「到达」等意思。所以anugama,是「随顺行」、「随顺趣入」、「随顺悟入」的意义。『道行般若经』有「随次第上菩萨」,应该就是Anugama菩萨的义译。这一品的内容,是「中品般若」所没有的,「唐译五分本」(「下品般若」中文句最简的)也没有,所以可解说为:这是后出的,在「中品般若」发展成立时,「下品般若」还没有这一品。『随知品』的内容,说明了「随顺般若波罗蜜行」。在「汉译本」中,一再说「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这样的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才是菩萨的般若波罗蜜。「下品般若」(前二十五品)文段长了一些,适宜于一般的教化,而对于随法修行(随念、随观、随入)者,需要的却是简易的行法。『随知品』,可能是适应随顺观行者的需要而集成的。「下品般若」的传持者,把他附在后面,就成为「下品般若」的一品。正如『戒经』的传持者,将处理僧事的七项法规──「七□尼」,附在『戒经』后面,也就成为『戒经』的一部分一样。『随知品』说明「一切法(或「五阴」)无分别」,「一切法无坏(变异)」、「一切法但假名」等行法,但包含了一些「下品般若」(前二十五品)所没有的内容。「如大海」、「如虚空」、「如日照」、「如师子吼」、「如须弥山庄严」、「如地」、「如水」、「如火」、「如风」、「如空」。这些比喻,如『古宝积经』的称赞菩萨功德,『宝云经』所说的菩萨行中,都有部分相同的。大乘经序分,用这些来赞叹菩萨功德的,更是不在少数。『随知品』用这些比喻来说明菩萨随般若波罗蜜行,应该受到了当时大乘经的影响。
 2.『萨陀波仑品』(第二十七)、『昙无竭品』(第二十八)、『嘱累品』(第二十九):「唐译二分本」,没有这三品,那是玄奘简略了;中国古译的「小品」、「大品」,「藏文本」,「梵文本」,都是有这三品的。前二品是专精求得般若波罗蜜的故事,『嘱累品』只是附带的总结而已。现存的「下品般若」,都有此三品,但研究起来,可以断定本来是属于「中品般若」所集出的,理由是:一、「秦译本」说:「已得陀罗尼,诸神通力」;「汉译本」、「吴译本」、「宋译本」,都提到了「陀罗尼」。在「下品般若」(前二十五品)中,没有说到「陀罗尼」;「陀罗尼」为大乘法门,出于「中品」,所以这是与「中品般若」相符合的。二、萨陀波仑Sada^prarudita一心想见到昙无竭Dharmodgata菩萨,「入诸三昧门」;听了昙无竭说法,得了「六百万三昧」。经中列举种种「三昧」的名字,与「中品般若」相同,而与「下品般若」(前二十五品)的体例不合。三、「秦译本」在前二十五品中,有四处说到佛的功德: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合为一聚;或作力、无所畏、法;清净力、清净无畏(或增清净佛法):「下品般若」大都是一致的。但『萨陀波仑品』说:「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却与「中品般若」相合。这样,推论这部分原属于「中品般若」,是可以采信的。可能由于求法故事的感动人心,有助于「般若法门」的宏通,所以「下品般若」的传持者,也就采用而附在经末。
   还有更重要的理由,足以证明为是属于「中品般若」的。佛法的修学者,通于在家、出家。
   释尊是出家的,随佛出家而成为佛教主体的,是出家的。出家的生活,没有男女间的淫欲,也没有资财的物欲。在家人虽同样的修行证果,而一般说来,不及出家人的专精容易;对于在家生活,存有厌患的情绪,以出家为修行的理想典型。「原始般若」是从阿兰若(无诤)行,修得于一切法无所取执三昧而流传出来的,所以在「下品般若」中,教化四众及善男子、善女人,使转化为受持奉行般若波罗蜜的菩萨,而仍保有佛教传统的观念,也就是对在家生活存有厌患的情绪,如说:
  「在家者与妇人相见,心不乐喜,常怀恐怖。与妇人交接,念之(言?):恶露臭处不净洁,非我法也。尽我寿命,不复与相近,当脱是恶露中去。譬如有人行大荒泽中,畏盗贼,心念言:我当何时脱出是厄道中去。当弃远是淫□,畏惧如行大荒泽中。亦不说其人恶,何以故?诸世间皆欲使安隐故也。……是皆深般若波罗蜜威神力」!
  「是菩萨若在居家,不染着诸欲。所受诸欲,心生厌离,常怀怖畏。譬如险道多诸贼难,虽有所食,厌离怖畏,心不自安,但念何时过此险道!阿惟越致菩萨,虽在家居,所受诸欲,皆见过恶。心不贪惜,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宁失身命,不侵于人。何以故?菩萨在家应安乐众生,虽复在家,而能成就如是功德。何以故?得般若波罗蜜力故」。
   这是「汉译本」与「秦译本」的古译,与唐译不同。在家不退转菩萨,对于「欲」,存有很深的厌患情绪,所以受欲而不会贪着;一心希望,最好能不再过那种爱欲的生活。「汉译本」(「吴译本」、「晋译本」相同)着重于男女的爱欲,「秦译本」(「宋译本」同)是通于男女及财物欲的。在家菩萨对于「欲」的态度,古译的「下品般若」,与原始佛教的精神相合。「中品般若」的意趣,显然的有了不同,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三二七(大正六·六七三下──六七四上)说:
  「现处居家,方便善巧,虽现摄受五欲乐具,而于其中不生染着,皆为济给诸有情故。……现处居家,以神通力或大愿力,摄受珍财。……虽现处居家而常修梵行,终不受用诸妙欲境。虽现摄受种种珍财,而于其中不起染着」。
   其他「中品」类各本,都与这「初分」──「上品般若」的意义一样。依经说:「方便善巧」、「现处居家」、「现摄受五欲」,可见在家菩萨的摄受五欲,是「方便示现」的;是神通力,是大愿力。总之,不退转菩萨而「现处居家」,是方便现化的。虽也说到「常修梵行」,而对于在家生活的厌患情绪,却完全没有了!「下品般若」所说的在家不退转菩萨,是真实的在家者,是人类修学般若波罗蜜,到达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地位。引导在家的修学般若,向不退转位而前进。不是「中品般若」那样,以理想的「法身大士」为不退转,着重在表扬其化度众生的方便善巧。萨陀波仑的求法故事,正表显了「中品般若」的精神。如萨陀波仑为在家的青年,与一位长者女,一同去求般若。当然古代的某些地区,男女生活自由,不能以「男女授受不亲」,及出家生活来衡量的。当时的说法师,是昙无竭菩萨。「与六万八千□女,五欲具足,共相娱乐」;又接受萨陀波仑供养的「五百女人」,「五百乘车」的宝庄严具:这是一位受欲的在家菩萨。当萨陀波仑发心求法时,空中有声音指导他,说到:
  「恶魔或时为说法者作诸因缘,令受好妙色声香味触,说法者以方便力故受是五欲。汝于此中莫生不净之心!应作念言:我不知方便之力,法师或为利益众生令种善根故,受用是法,诸菩萨者无所障碍」。
   这是弟子对说法师应有的态度。如说法师受用微妙的五欲,那是菩萨的方便,菩萨是于一切法无着无碍的。不能见说法师的受用五欲,而生起不清净心,应该恭敬供养的追随法师!萨陀波仑的求法故事,是在家人从在家的说法师修学。经中所说的受用五欲,也应该是方便善巧了。萨陀波仑求法故事,虽是现存的下中上──三部般若所共有的,但「方便受欲」的事缘,是与「中品般若」的精神相合的。「法身大士」那样的「方便」,如一般化而成为在家的修学典型,那佛教精神无可避免的要大为改观!这一意境,与文殊师利Man~jus/ri^法门相呼应。在第十二章,还要论到大乘佛教的新倾向。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译为『聚集品』。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四六五下)。
  『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大正一一·六三三上──中)。 
  『宝云经』卷二·三(大正一六·二一九下──二二二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0(大正八·五八二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0(大正八·五八一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0(大正八·五八六上──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五五四下)。又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七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中)。
  『大般若波罗蜜经』卷五五二,「唐译四分本」,作「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大正七·八四六中)。是「下品般若」,却与「中品般若」相同。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0(大正八·五八二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说:「乐佛法中而得出家」(大正八·五六五中)。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四五五中)。『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五上)。
  「唐译四分本」,「唐译五分本」,虽还保有对「欲」的厌患情绪,但说:「为有情故,虽处居家,而于其中不生贪着;虽现受欲而常厌怖。……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力所持故」(大正七·九0二上),与「方便」的思想相结合。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四,作「共乘一车」(大正八·六七二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0(大正八·五八0中)。
 第四节 中品般若
   「中品般若」,古人称为「大品」。上面说到,「中品般若」是三部分所成立的。依「大品本」全部九十品,分为三分如下:
   前分──『序品』第一…………『舌相品』第六
   中分──『三假品』第七………『累教品』第六六
   后分──『无尽品』第六七……『嘱累品』第九0
   先说「后分」:大概的说,「中分」是与「下品般若」相当的。「后分」共二十四品,其中二十一品(末后三品,是流通分),是上承「下品般若」而发展所成的。「下品」的『见阿■佛品』中,佛示现神力,使大众都见到阿■Aks!obhya佛土众会,然后劝学,赞叹般若波罗蜜。须菩提Subhu^ti问「般若无尽」,佛说:菩萨坐道场,观十二因缘如虚空那样的不可尽,是不共二乘的菩萨中道观,与「中品般若」『无尽品』的内容相当。接着,如(「下品」)『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九上──中)说: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则具足诸波罗蜜,亦能具足方便力。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诸有所作,生便能知」。
  「菩萨欲得方便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当修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生般若波罗蜜时,应念……如十方诸佛所得诸法相,我亦当得」。
  「菩萨为诸佛所念者,不生余处,必当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终不堕三恶道,当生好处,不离诸佛」。
   如上所引的,『见阿■佛品』末段,与「中品般若」的『六度相摄品』(第六八)、『方便品』(第六九)的内容次第,都是相合的。『三慧品』(第七0)说:「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云何生般若波罗蜜?云何修般若波罗蜜」?「行」,「生」,「修」,也出于『见阿■佛品』。『三慧品」阐明了般若,说到三乘的(三)智断,及般若的名义。所以『无尽品』、『六度相摄品』、『方便品』、『三慧品』──四品,都是依『见阿■佛品』而成的广本。『见阿■佛品』到此为止,「下品般若」也就圆满了,而「中品般若」,却依般若而有的「方便力」,开展出以下的十七品。『大智度论』称这部分为「方便道」;「中品般若」的「后分」,的确是处处说到「方便之力」的。「下品般若」是「般若道」,重于般若的无所取着,悟入如如法性;「中品般若」的「后分」,是「方便道」,重于方便的化他;自行、化他而重于不违实相的施设。『道树品』(第七一)以下的内容,主要是:
  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念一切种智(『道树品』第七一);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行菩萨行(『菩萨行品』第七二);应萨婆若念,得方便而行(『种善根品』第七三)。
  二、菩萨遍学诸道──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而超出二乘(『遍学品』第七四);于诸法无所有中,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三次第行品』第七五);行般若,一念具足万行(『一念品』第七六,『六喻品』第七七)。
  三、住报得五神通,到十方土,以六度、布施、四摄,摄化众生(『四摄品』第七八)。
  四、善达法相,于名相虚妄分别中拔出众生(『善达品』第七九)。不坏实际,立众生于实际中(『实际品』第八0)。
  五、以方便力具足菩萨道,成就众生(『具足品』第八一);大誓庄严,净佛国土(『净佛国品』第八二)。
  六、于佛道中毕定。以神通波罗蜜,现生恶道,化度众生(『毕定品』第八三)。
  七、行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众生说四谛、实谛(『差别品』第八四)。
  八、诸法性无业无报,无道无果,不垢不净(『七譬品』第八五)。诸法平等相(『平等品』第八六)。一切如幻化,涅盘如幻化(『如化品』第八七)。
   「中品般若」的「后分」,比对「下品般若」,重点与意趣,都有明显的差别。如一、「下品般若」是一般人修学的般若法门,所以从读、诵、书写、供养等说起。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也绝大多数是人间修行者的模样。一再说到:不退转为二乘,不堕二地的方便;种种修学的障碍──「魔事」;菩萨与声闻的关系。「中品般若」的「后分」,泛说「听闻」,而读、诵、书写、供养等都不见了,菩萨都是深行的菩萨。二、「下品般若」说:「阿惟越致菩萨,……常乐欲生他方清净佛国,随意自在;其所生处,常得供养诸佛」。恒伽Gan%ga^天女受记以后,也「命终之后,从一佛土,至一佛土,常修梵行,……不离诸佛」。这是说受记不退转的菩萨,常生他方净土,常修梵行,常见佛、供养佛:说明不退菩萨的向上增进──自利行。「中品般若」的「后分」,『四摄品』(第七八)以下所说的六度、四摄、报得神通、现身恶道、成就众生,严净佛土,都是不退菩萨(法身大士)的利益众生。所以说:「是菩萨从初发意已来,………… 不为余事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为一切众生故」。前七品(『道树品』……『六喻品』)所说发心、修行,得善知识(不离佛菩萨)、供养诸佛、增益善根,虽可说是自利行,但也是:「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成佛树,以叶华果实益众生」。般若法门当然立足于无所得行,而救度众生的悲心,「后分」显然的着重起来。三、从「下品般若」看来,般若是不容易持行的。「无量无边阿僧祗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中若一若二住阿□跋致地」,不退菩萨是那样的难得!但(「中品」)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二上)说:
  「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
   般若法门,是三根普被的,也不论行位高低的。经上到处说:「菩萨初发意已来」,初发意就是这样学的。学般若法门,决定成佛,所以说:「初发意菩萨亦毕定,阿惟越致菩萨亦毕定,后身菩萨亦毕定」。初发心以来,决定成佛,这与「下品般若」的难得不退,是多么不同!这一不同,从佛教发展史去理解,「下品般若」反应了般若法门初行,得般若深悟的极少。「中品般若」的「后分」,反应了般若法门大流行,般若成为当代佛法思潮的主流。正如禅宗在中国,达摩时代,与马祖、石头时代的不同情况。四、「下品般若」是开示的,启发的,诱导的,而「中品般若」的「后分」,却是叙述的,说明的。特别是,在般若自证的无戏论处、平等性中,一切都不可施设;有情不可得,法也不可得。没有业报,没有道果,没有迷悟,没有垢净,没有修证,没有名相;佛与佛法也不可说。一切归于法性平等,那为什么要说法?为什么有生死业报?为什么要发心,要度众生,要成佛?在「后分」中,说到那里,就疑问到那里,解释到那里。一层层的问答,问题始终是一样的。「后分」提出了二谛说,到处说:「以世谛故,非第一义」,二谛说是解开这一矛盾的方法。这一(世俗)名相虚妄分别,不能契入「正法」,而又非以名相分别来开示不可的大矛盾,「下品般若」也略有答复,如说:「如是学者能成就萨婆若,所以者何?一切法无生无成就故」。「菩萨如是学,亦不学萨婆若;如是学,亦名学萨婆若」。「下品般若」的矛盾论法,「中品般若」以「二谛」来作更明白的解释;但二谛只是假设,二谛「如」是没有差别可得的。
   再说「前分」:「前分」共有六品。第六『舌相品』,是「中分」的序分。同一原本的「下品般若」,没有这一部分,所以是集成「中品般若」时,增入这一部分,表示「中分」与「前分」间的不同。这样,「前分」只有五品。第一『序品』,是全经的序分,也是「前分」的序分。「前分」五品,可分为序起、正说、结赞──三分,内容如下:
  ┌ 放光现瑞,十方菩萨来集─────┐
   序起─┤ 列举菩萨法,劝学般若波罗蜜───┴ 『序品』第一
  └ 得诸天敬奉与护持────────┐
  ┌ 行般若波罗蜜,超胜二乘────┬┴ 『奉钵品』第二
   正说─┤ 习应般若波罗蜜,是空相应───┴─ 『习应品』第三
   └ 般若相应菩萨,何处来生,往生何处─┐
   结赞─┬─听众得益受记──────────┴ 『往生品』第四
  └─大众称叹般若─────────── 『叹度品』第五
   「前分」,佛为舍利弗S/a^riputra说。经文的重点是:首先说:「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一切种智是佛智,佛智要从菩萨修习广大的功德中来,而这都非学般若不可。般若能摄受广大功德行,不只是「下品般若」那样的摄导五度。这段经文的末了,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九上)说:
  「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 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道慧与道种慧,是菩萨的智慧;一切智与(能断烦恼习的)一切种智,是佛的智慧。佛菩萨的智慧,都从习行般若中来。声闻辟支佛的智慧,比起菩萨的般若波罗蜜来,如萤火与日光一样,简直是不成比例的!般若波罗蜜,是「住空无相无作法,能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净于佛道」。所以,般若相应是「习应七空」;「诸相应中,般若波罗蜜相应为最第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相应,所谓空无相无作」;「是空相应,名为第一相应」;「菩萨摩诃萨,于诸相应中为最第一相应,所谓空相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不为一切,不念一切,而能生大慈大悲,不堕二乘地的,就是「空相应行」。般若波罗蜜与空的一致性,「前分」明确的揭示出来。
   在『往生品』中,行般若波罗蜜相应的,举他方、兜率天、人间──三处来,与「下品般若」『相无相品』所说相合。说到「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从此间终,当生何处」时,广说修菩萨行人的不同行相,共四十四类。这不但是「下品般若」所未说,也是「中品般若」「后分」所没有的。这表示了当时佛教界所知道的菩萨,无论是事实的,论理的,传说的,有那么多的不同类型。『序品』说到了华积世界,文殊Man~jus/ri^与善住意Susthitamati菩萨,当时大乘经的数量,传出的应该不少了!
   与「下品般若」相当的,是「中分」。有次第与内容的共同性,所以可互相比对,而了解「中分」是怎样的成为别本。「中分」的文字,比「下品般若」要多出三倍以上,到底增广些什么?
   一、内容的增广:主要是『问乘品』(第十九)、『广乘品』(第二十)、『发趣品』(第二十一),占「中分」全部的百分之七。「下品般若」说到:「菩萨发大庄严,乘大乘故,是名摩诃萨」。对于「大乘」,只说:「大乘者无有量,无分数故」。大乘是虚空一般的容受一切众生;没有来处、去处、住处;三世平等 。「中品般若」的「中分」,从大乘是菩萨行的见地,列举了大乘的内容:
  1.六波罗蜜·十八空·百八三昧
  2.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分·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十一智·三(无漏)根·(有觉有观等)三三昧·十念·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
  3.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
  4.四十二字门
   这四类中,1.是菩萨法。2.是共二乘法。菩萨是遍学一切的,所以三十七道品等,也是大乘法的一分。不过每一法门,都说是「以不可得故」,表示为与般若不可得相应的行门。3.是佛的功德。4.字门是陀罗尼。在「中品般若」(及「上品般若」)中,字门每每是列在最后的。字门的自成一类,表示了字义本是世间学,被融摄而属于大乘的。在初期大乘中,字门陀罗尼是比较后起的。「中分」在说明了「何为大乘」以后,又说到「大乘发趣」,就是「从一地至一地」,叙述了「十地」的行法。这是「中分」所增广的部分,其他片段的增入,如「阿□跋致相貌」、「魔事」等,都有部分的增广。
   二、解释经义的增广:「下品般若」的深义部分,是简要深奥的。在「下品般若」的传诵中,有解释的必要,就有解释的传出。「中品般若」的集成者,以解释为佛说、须菩提说而编集进去。如『三假品』(第七),须菩提说:「世尊所说菩萨、菩萨字,何等法名菩萨?世尊!我等不见是法名菩萨,云何教菩萨般若波罗蜜」?在「下品般若」中,这是须菩提奉佛的慈命,以反诘法,为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所以接着说:「若菩萨闻作是说,不惊不怖不没不退,如所说行,是名教菩萨般若波罗蜜」。「中品般若」「中分」,也是佛命须菩提说般若,而对于须菩提的反问说法,可能解说为向佛发问,于是佛说了一大段文字,也只是说明了菩萨、菩萨名的假名施设,所以不得不见菩萨;不见一切法,所以能不惊不怖。我们如注意佛命须菩提说般若,那末「中分」却是佛为须菩提说般若,上下文不相应。所以,这不是从「中品」抄出「下品」,而是将解释部分,作为佛说而有所补充,文意也就多少变化。又如『十无品』第二十五,须菩提白佛:菩萨三际不可得等,与「下品般若」的文义相同(次第小变化)。但在「中分」中,舍利弗依须菩提所说的,提出了十个问题,须菩提一一的给以解释。这些都是将解释集入而增广的实例。「下品般若」深义的解释,在「中分」是到处可见的。
   三、法数的增多:「下品般若」是以五蕴为所观境的。在行法中,以般若为主,略说到其他五度。共世间行──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共二乘行──三十七道品、三三昧,都已提到。果法中,声闻的四向、四果,辟支佛,五(无漏)聚;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也都说到了。但菩萨是遍学一切道──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的,遍知一切法的。所以说明行法,如『问乘品』、『广乘品』,包含了二乘的共行。论所观的境,包括了一切的人与法。「法」是阴、处、界、缘起、谛等,二乘与菩萨行,佛的功德;「人」是凡夫、声闻的四向、四果、辟支佛、菩萨、佛的智证:这一切都是所应知的。这样,「下品般若」的简略,在「中品般若」中,扩展为法数繁多,又一一的叙述而成为详备。依「中品般若」来说,增列的法数,主要是部派所传的『阿含经』说。以萨婆多部Sarva^stiva^din为主的,北方的阿□达磨论义,已有部分的被采录。如「前分」的劝学般若,说到「四缘」与「十一智」。因缘说是佛法所共的,因缘的内容,或分为二十四缘,或分为十缘,或作四缘,各部派是不同的。「十一智」是:「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实智」。如实智是佛的智慧;前十智是二乘的,为萨婆多部所立。又如「唐译二分本」,说十六行相:「无常想、苦想、无我想、空想,集想、因想、生想、缘想,灭想、静想、妙想、离想,道想、如想、行想、出想」。又如以无记法为:「无记身业、口业、意业,无记四大,无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无记报,是名无记法」,也是阿□达磨义。又如「一切法──善法、不善法,……共法、不共法」的分别;「世间法施」与「出世法施」的分别;「名」与「相」内容的分别:都是阿□达磨式的。虽然是契经的体裁,阿□达磨的分别抉择,还没有太多的引用,但经文的解说多了,答复疑问的多了,不免多少有了重论议、重说明的倾向。
   「中品般若」的三部分,是在「下品般若」的流行中,依「下品般若」而各为不同的开展,终于形成了不同的三部分。后来,极可能是「中分」的传诵者,综合三部分,及常啼Sada^parudita菩萨求法故事,而集成「中品般若」全部。三部分是各别成立的,成立也是多少有先后的,这里且约「空」义来说明。一般的说,「空」是般若法门中最重要的。其实,「原始般若」并没有说到「空」。「下品般若」的『释提桓因品』(第二品,才说「以空法住般若波罗蜜」。『相无相品』(第十三品)、『大如品』(第十五品)说:「诸法以空(无相无作)为相」;这才极力阐明「一切法空」,「有所说法,皆为空故」。这是「下品般若」各译本所共同的,但还没有将种种空组合起来。在「中品般若」──三部分的各别成立中,「前分」应该是先成立的。「前分」到处说「空」,又综合为「七空」,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下──二二三上)说: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习应七空,所谓性空、自相空、诸法空、无所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七空」,其他译本没有列举名目,也许会有不同的解说,但组合种种「空」为一类──「七空」,确是「中品般若」各译本所一致的。「光赞本」八·九──二卷,不断的提到「七空」,并列举「七空」的名目为:「内空、外空、(所)有空、无(所有)空、近空、远空、真空」。「光赞本」所说的,虽与「大品本」不合,但也是「七空」的组合为一类。内容不明的「七空」说,在当时是曾经相当流传的。其次成立的是「后分」;「后分」各品中,处处说到种种「空」,又综合为「十四空」,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0(大正八·三六七中)说:
  「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内空、内空不可得,外空、外空不可得,内外空、内外空不可得,空空、空空不可得,乃至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不可得:菩萨住是十四空中」。
   「中品般若」的异译本,「放光本」、「唐译三分本」、「唐译二分本」,都一致的说到了,以「一切法空」为最后的「十四空」;「十四空」是「七空」的一倍。传说弥勒Maitreya所造的『辩中边论』,先说以「一切法空」为末后的「十四空」,次说「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共为「十六空」。从「十四空」而增广为「十六空」,「十六空」不正是「唐译三分本」所说的吗?「十六空」出于「中分」的「大乘相」中,可说是「中分」所成立的。「中分」的「十六空」,「唐译二分本」增列为「十八空」。「放光本」、「大品本」,也说「十八空」;「光赞本」也是「十八空」说。到了「上品般若」,更增广为「二十空」了。「空」的综合增多,由「七空」而「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明显的表示出『般若经』成立的先后。以「中品般若」而论,「前分」为「七空」说,「后分」为「十四空」说,「中分」为「十六空」(后又增列为「十八空」)说。确定了「十六空」(或「十八空」)说,于是集成「中品般若」时,综合三部分及流通分中,到处都插入「十六空」(或「十八空」)了。好在「中品」的各译本,保存了「七空」、「十四空」的古说(在「上品般若」中,已被改写统一而不见了),使我们能清楚的看出,「中品般若」集成的过程。
  「诸有所作,生便能知」,依各译本,是恶魔而有所作(娆乱)的:一开始就能知道,不受惑乱的意思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三上)。
  『大智度论』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四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五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六(大正八·四一四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二(大正八·三七七上)。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五四二下)。
  「唐译初分本」、「唐译三分本」,与「大品本」一致,般若是三根都可以趣入的。但「唐译二分本」,「放光本」,局限为利根所入。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六(大正八·四0九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二(大正八·三七八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上──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二(大正八·三七八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八下)。
  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各译本的出入很大。「放光本」但举「菩萨慧」与「萨云若」(大正八·二下);「光赞本」举「道慧」,「欲晓了慧具足充备诸通慧」,「了一切得近蠲除尘劳」(大正八·一四九中)。虽古译本不完全相合,但「菩萨」「道慧」在前,却是一致的。这与「后分」的「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次第不同。「唐译三分本」、列举一切智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相智、一切有情心行相智。「唐译初分本」、「二分本」,更加一切相微智。唐译本显然与古本不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一下──二二二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四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五上)。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二二五上──中)。『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六0上)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八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九上)。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二三0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二六七上──中)。『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九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九下、二一九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分)卷四六五(大正七·三五二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二(大正八·三八三上)。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二四二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二四二下 ──二四三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四(大正八·三九四中──三九六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四(大正八·三九八中──下)。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二中)。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下)。『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一五三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分)卷四0三(大正七·一三下)。『大般若波罗蜜经』(三分)卷四八0(大正七·四三五中)。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一九九中、二0三上)。又卷九(大正八·二0四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到「十四空」的,还有卷二二(大正八·三八七中);卷一二(大正八·三0七下);卷二五(大正八·四0三下、四0五中)。前二则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相同。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五(大正八·一0八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分)卷四五九(大正七·三二0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分)卷五二三(大正七·六八二中)
  『辩中边论』卷上(大正三一·四六六上──中)。『中边分别论』卷上(大正三一·四五二下──四五三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分)卷四八八(大正七·四八0中)。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分)卷四0三(大正七·一三上)又卷四一三(大正七·七三上──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二二中)。又卷五(大正八·二五0中)。『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一九上)。又卷四(大正八·二三中)。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一五四下)。又卷六(大正八·一八九中── 一九0上)。
 第五节 上品般若
   「上品般若」,是传说的「十万颂本」,与唐译『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初分』相当。在文段次第上,「上品般若」与「中品般若」是大体一致的。「唐译初分本」,共四百卷。在数量上,比「中品般若」的「唐译二分本」(七八卷),多了五倍;比「唐译三分本」(五九卷),几乎多了七倍。到底多了些什么?法数虽也增加一些,而主要增多的,是每一法的反复叙述;问与答,都不厌其繁的一一叙述。最特出的,如色净、果净、我净、「一切智净」的说明。在「二分本」中,『大正藏本』仅二页零;「三分本」仅有一页;而「初分本」(「上品」)却是从一八三卷起,到二八四卷止,共一百零二卷,五二八页,占了全经的四分之一。在适应印度的部分根性,「上品般若」推演到这样的冗长,在爱好简易的中国人看来,真是不可思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