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大乘与小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乘与小乘
  由于受到南传佛教及一些以考据作学问的学者“大乘非佛说”的知见的影响,有部
  分同修面对北传佛法时生起迷惑,同时,也有同修,虽承认大乘为佛说,但对于小乘大乘
  之间的区别难以分辩。因此之故,而作此文,以资参考。这里为什么使用大小乘的概念而
  不使用南北传的概念,一者为尊佛语。二者因为北传佛法中也有小乘法,比如中国佛法十
  大宗派中的成实宗与俱舍宗,即属小乘,只是中国佛教的流传一向是以大乘为主、小乘为
  辅的弘传格局。所以,在此仅以大小乘为题。
  小乘和大乘的概念本身是没有含褒贬义的,只是随根机而立的中性概念,其来源于
  佛陀所说的大量的二转法lun和三轮法lun经典中。只是提法有不同,或称声闻乘及辟支佛
  乘,或称二乘,小乘的提法有时专指声闻乘,有时则是把声闻乘与辟支佛乘二乘合为一,
  统称小乘。在《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佛陀开示道:“善男子,是诸大众复有二种,
  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我于昔日波罗奈城为诸声闻转于法lun,今始于此拘尸那城为诸
  菩萨转大法lun。复次,善男子,复有二种人,中根上根,为中根人于波罗奈转于法lun,
  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等于此拘尸那城转大法lun,善男子,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
  法lun”《胜鬘经》言:“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及一切世间出世间善
  法”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在此四十九年中,最初于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初转法lun,谓以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基本的“苦集灭道”四圣谛。最后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
  下入灭前转最后法lun,谓“常乐我净”,以称性之极的究竟法要开示人天后结束了一生的
  教化生涯。中间时段则为根熟的小乘弟zi,为令其转小向大而广说方等部及般若部经典,
  也有专为大乘根性的众生讲说专门的大乘经典。这样,佛陀于四十九年间,在天上人间,
  或依三世因果的业感缘起,或依苦集灭道四圣谛,或依生灭十二因缘,或依四摄六度,或
  谈五蕴非我,或谈般若毕竟空,或谈唯识胜义有,乃至究竟倡举唯一实相的究竟寂灭、妙
  性圆满的境界,随众生根机因缘,大阐弘化,广施法雨,而众生亦各自依根性各得受益。
  此诚所谓《维摩诘经》所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此所以佛陀以人天导
  师之智慧,以无量的方便与愿力,从自证三昧境界起而开示无量三昧要门,广度人天众生
  ,觉悟三界含灵。究其一生之教化,不能不令人深感其智慧、悲愿乃至方便力之广大与宏
  深,佛陀之浩荡恩德,我等凡夫众生依佛教法而行持者,乃至尽未来际亦无以为报。
  那为什么印度最初易流通小乘经典,那是与印度当时的社会宗教思想及习俗有关的
  ,造成大乘根基较难成熟。“在西元前五、六世纪左右,印度的宗教思想认为人生是痛苦
  的。欲离苦求乐,非舍弃家庭生活而度其离群独居,行乞习定的修道士生活不可,意在获
  得解脱。若我人观察印度教传统的宗教社会生活方式,那是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如:一
  、梵行期(Brahmacary)二、居家期(Garhastya)三、森林期(VanaPrasthya)及第四出
  家期(Sannyasa),换言之,每一印度人在其晚年必须谢绝尘缘,出家修道。”(见巴宙
  《南传大般涅槃经序》),而中国能流传大乘佛法,也是以中国的儒家中那种齐家治国平
  天下,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入世精神相关联的。中国本有求
  出世的道家,又有以入世利世为本的儒家,这两种文化的综合,使既出世又入世的大乘佛
  法在中国自然的就容易流通开来,这也是禅宗的印度祖师称“震旦有大乘气象”的原因。
  既然世尊在说法中提出了小乘与大乘的概念,虽说这概念本身并不含褒贬义,并且
  ,从六道lun回的解脱而言,也有一致之处。但既有此称,则必有此别,因此这二者间一定
  是有其不同处的,本文将从大小乘理义和行持方面入手谈论二者的区别,共分八个要点。
  一、所摄根性大小之不同
  大乘与小乘,毫无疑问的,首先面对的就是根性机缘不同的众生。面临着六道lun
  回的苦痛,面对人生无量的烦恼惑障,面对着生老病死的无奈的生命现象,对于那些不能
  信奉佛陀教言的,或者表面虽信但不能依教奉行而只求人天福报、贪着现世快乐觉受的人
  们,我们且不说,仅就能信奉且能实行的人们来说。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是深感lun回生
  死的苦迫,深感世间尘劳之无义,急欲脱离生死lun回之苦,不愿再回生死海中受生的。第
  二类是因厌苦故,自己先急求解脱,在自己解脱到一定境界后,又能发起广大悲愿回心,
  重入生死海度众生的,或者根性难定,闻大乘即信大乘,闻小乘即信小乘者。第三类虽深
  感lun回生死的苦迫,也厌倦世间尘劳,但面对同样受痛苦的无量广大之众生界心生怜愍,
  当自己明白解脱的真理后,以悲愿发心为主,不离生死海而广度众生,并于度众生的事业
  中令自身道果圆满的。
  第一类,称之为声闻乘种性,佛陀应其根基为其初转法lun,让他们认识到世间苦
  的真相,令此类众生知苦慕灭,知集修道,依道证果,其利根者最快于一生甚至数月数日
  内即可证阿罗汉位,断lun回生死、了烦恼惑业。其根钝者亦能于七返人天间证阿罗汉位,
  也就是七个生死来回,即可断lun回生死、了烦恼业惑,所以从凡夫位至圣位,不须长劫,
  最快可以是数日,最迟七生即得解脱。此即是声闻乘教法,即所谓小乘,被学术界称之为
  原始佛教的即是此类,以此种教法为佛陀的最初教法故。
  第二类称为不定乘种性,针对这类众生,佛陀则先依声闻法而教化之,令其于声闻
  法中证得道果,在其根机成熟时,更以菩萨法而教化之,令行四摄六度,终证佛的究竟证
  德。这一类众生,往往先依小乘教法证得道果后,由于能信受佛陀所具足的更为圆满广大
  的功德智慧和对lun回中的众生的痛苦能感同身受,于是发起悲愿下度群灵,上则更求佛陀
  的究竟果德而回小向大,趣于大乘,一般称此类菩萨为通教菩萨,若小乘证果者能回小向
  大,即是果位菩萨。
  面对第三类纯菩萨种性的众生,则佛陀专为他们宣说大乘菩萨行,这里又开两种根
  性,一种钝根,一种是利根。钝根者称为别教菩萨,专以四摄六度(于六度中已含摄对苦
  集灭道及十二因缘的认知)为教化法门,令其渐次增进,从凡夫地历五十二位,尽三大阿
  僧劫成就佛的究竟证德,此一类称为别教菩萨。而利根者则佛陀为其直示不二妙圆之法性
  ,令如是众生悟入佛之知见,然亦不废四摄六度,以世法佛法不二的慧证,以世间不碍解
  脱的精进力,即于染污的世间中完成自心的净化,于烦恼法中证菩提身,此一类称为圆教
  菩萨(这里稍做说明的是,五十二位的阶位不一定是专指别教菩萨,圆教菩萨也有五十二
  位之说,但在具体的位次上,修证的境界是不同的,比如说圆教的初住位就相当于别教的
  初地位)。
  声闻乘从见道开始最快数日最迟七生证解脱阿罗汉,便“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从此但高揖世间,跟世间说拜拜了。而菩萨行者从初发心时便以上成佛道下
  化众生为目标,而不是急求于短期内出离世间。故历经尘劫于世间广集福德智慧资粮,上
  求下化,自度度他,故在华严经中便明示:“若菩萨厌离世间,即是魔业”。因此,从所
  摄根性的角度看,大乘之大,正显其发心大、根性大也。
  二、法印摄法大小不同
  就一般人的观念中,大家都知道,衡定是否佛法的基本标准就是三法印,即:诸行
  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有在三法印上加“诸受是苦”而成四法印者)。这是大小
  乘共通的。然而除了这共同的三法印外,大乘还有不共的一法印,即是唯一实相印,如何
  是唯一实相印。《法华经》佛陀开示舍利弗:“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
  示之以涅槃,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玄义》卷八
  言:“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
  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即是魔所
  说。”
  三法印是证道的根本,是出世间法,是解脱法,依之而修得解脱道。而诸法实相
  ,摄一切世出世间法,依之而修,不仅超离世间法,且亦超离出世间法,故证究竟道。那
  何谓诸法实相?即是一切法无相,本来寂灭、自性涅槃,如虚空性。世间法固然虚妄缘起
  ,无有实体,犹如虚空不可得,出世间法也是虚妄缘起,无有实体,犹如虚空不可得,此
  即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所显,即是一切法之无相实相。所以,世法、出世法无有二相,如
  《金刚经》言:“一切法皆是佛法”。《胜鬘经》言:“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
  乘摄受二乘及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金刚经》言:“离一切相,即名如来……如来者
  ,即诸法如义”,《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言:“从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于修
  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密,从般若波罗密出大涅槃,犹如醍醐,
  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这样,三藏十二部的法要最终是归摄在唯一实相上
  。
  由此应知,一实相印即含摄世法、出世法尽,而三法印只摄出世间法,不摄世间法
  ,所以,从法印的角度看,大乘之为大乘,是为法印大。
  三、谛理深浅大小不同
  四圣谛理乃大小乘共通之谛实之理,然大小乘于四圣谛之通达体证上,则有深浅之
  不同。《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言:“诸凡夫有苦无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而无真实,
  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诸凡夫人有集而无谛,声闻缘觉有集有集谛而无
  真实,诸菩萨等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声闻缘觉有灭非真,菩萨摩诃萨有灭有真
  谛,声闻缘觉有道非真,菩萨摩诃萨有道有真谛。”又言:“善男子,知圣谛者有二种智
  ,一者中,二者上,中者声闻缘觉智,上者诸佛菩萨智。善男子,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
  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是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知是道相能离烦恼
  是名中智,分别道相无量无边,所离烦恼亦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一切
  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第一义是名中智,知第一义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非诸声闻缘
  觉所知是名上智。”
  天台宗智者大师根据诸经意归纳了苦集灭道四圣谛有四种深浅层次:一者生灭四谛
  ,二者无生四谛,三者无量四谛,四者无作四谛。
  什么是生灭四谛,即是声闻所言四谛,从生灭的角度看苦谛与集谛,所谓诸行无常
  、诸受是苦、诸法无我,依此生灭苦、集谛而慕灭修道至于证得寂灭涅槃。(具体说明生
  灭四谛者,另当具文为《苦集灭道》以详言之),声闻乘人依此证我空之理。菩萨乘人依
  此住十住位。
  什么是无生四谛:所谓无生苦谛,是指诸菩萨虽知世间生老病死五蕴等诸苦,然通
  达此等诸苦皆缘起性空,无常不实,了无实体可得,如梦如幻,以如梦如幻故当体是空,
  则苦本无生,苦本非苦,了无苦相可得。乃至集、灭、道谛亦复如是。此即涅槃经言:“
  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而菩萨乘人依此证我法空理,菩萨乘人
  依此住十行位。
  什么是无量四谛:所谓无量苦谛,是指诸菩萨能知见众生之苦有无量之相,其相无
  量无边。乃至集、灭、道谛亦复如是,此如涅槃经言:“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
  无量相悉是诸苦,非是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此别教菩萨所证,别教菩萨依此
  由我法空理而入假,破尘沙惑,菩萨以此观一切诸法缘起无量无边,由是建立无量差别相
  以度化无量众生。菩萨依此住十回向位。
  什么是无作四谛:所谓无作苦谛,是指观察生老病死、五阴及十八界种种有为法之
  苦相当体即是实相,故实无苦相可舍,亦无苦灭相可求。乃至集、灭、道谛亦复如是,此
  圆教菩萨所证,所谓一切法之当体即是实相,世间法即是佛法,烦恼与菩提不二,有为法
  与无为法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如《法华经》所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
  言“一切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菩萨依此破一品无明,得入中道实相,证初欢喜
  地。
  由以上可知,四圣谛虽是佛法的总纲,但大小乘之间的体证深浅是不同的,以此角
  度而言,大乘之大为理大。
  四、戒品大小不同
  此戒品不同从两个方面看:
  1、戒的内容不同:声闻乘之戒相精细、条例繁多,比丘戒二百五十余条
  ,比丘尼戒三百余条,从身口意的约束上制定极严,不得违犯。这些从声闻乘人急于求解
  脱是相应的,是有必要的。没有如此严格的戒条护持身口意业,是不可能即生或至少七生
  证阿罗汉得解脱果的。这属于别解脱戒范畴。
  而大乘戒律,由于大乘菩萨要百千万劫行道世间,以四摄法成熟和度化众生,所以
  在护持身口意方面,则戒律较少。依《梵网经》所制戒,出家比丘受菩萨戒仅十重四十八
  轻,共五十八条。《优婆塞戒经》中对在家人修菩萨道者。仅制戒十重二十八轻,共三十
  八条。
  除了别解脱戒外。菩萨戒律比声闻乘戒律还多了两个内容,即是:摄善法戒和利益
  有情戒。这两个内容在声闻乘中是没有的。因为菩萨行者要多生多劫的在世间化度,没有
  相应的世间知识是不行的。所以,要求菩萨道者要修五明:内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
  、因明。除内明为对佛法义理的通达与实证外,其余四明皆是世间法,这是属于摄善法戒
  的范畴。而声闻乘人以求解脱为务,则不必修学这些世间法,反之应该舍离此等世间法。
  还有就是利益有情戒,就是在世间要利用一切的方法和手段主动的去利益众生,这里主要
  的就是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比如在菩萨戒中规定,如果见有亲朋
  好友师弟生病,乃至于山林、旷野、道路中见不认识的病人,应该以方便去探视,如果见
  不救济者则为犯轻垢罪。声闻乘别解脱戒则除对探师友弟zi病外,对陌生人无此规定。
  这样,合别解脱戒、摄善法戒及利益有情戒,合称为菩萨的三坛大戒。而声闻只有
  别解脱戒,以此角度看,大乘之大可为戒大。
  2、戒的开遮持犯不同,在声闻乘,戒律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毁犯的,
  所谓宁舍生命,不犯律仪。特别是五重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但在大乘,
  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是不能毁犯戒条,这与声闻乘一样是宁舍生命不犯律仪。但在特别情
  况下,戒是可以开的。比如说见有暴恶之人在行恶欲杀害其他人,菩萨遇见,如果自己有
  能力制伏的话,心当作如是想:“此暴恶之人,欲害于他,既害他命,又自造恶业当堕地
  狱,我当行方便力断他之命,既救于人又不令恶人恶行成就堕地狱中,故,宁愿我因害他
  命而堕地狱亦不应令他恶行成就而堕地狱”。于是以此方便悲心而杀恶人,这与世间的正
  义行为又有所不同,一般世间人消灭恶人的正义行为是带有嗔恨心、仇怨心、杀恼心在内
  的。而菩萨的这种行为是发自于内在的纯粹的悲心,故反能更快的积聚无量功德资粮。
  弥勒菩萨在其《瑜伽师地论》戒品中对戒的开遮持犯作了比较详细的陈述,我这里
  便不赘述。依此角度言大乘之大,又为持戒方便大。
  五、止观法门广狭大小不同
  止观修习,可以说是佛法成就的必经之路,不论大小乘,如果没有经过止观的修持
  而想成就道果,那绝对不可能的,哪怕你理论上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妙语生花。佛教名相
  谈起来可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要多高妙就有多高妙,要多玄奇就多玄奇,结果只能是
  障自道门、更增执缚、不离生死lun回而已。因此当知,通过止观成就定慧的实证,是佛法
  成就是唯一之路,离此别无捷径。
  然而就止观的禅修,大小乘广狭不同。
  作为佛法与外道共法之四禅八定(四禅: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
  得乐、四禅舍念清净。合四空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共为四
  禅八定)及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此在佛法内大小乘同。而于声闻乘,依此四禅
  八定更修观,或者脓血、白骨等观以破身执,更以八背舍、八胜处等观修方法以破色执,
  复更依生灭四谛以破我执,由此而证心解脱、慧解脱及俱解脱。其禅修之门一般以安那般
  那为初入手方便,渐次成就诸定,于定中修观,最后证得灭尽定。
  而大乘禅观法门,则在摄受以上诸法为方便外,更设大乘不共观修法门。如天台智
  者大师所著《童蒙止观》、《六妙法门》即是由声闻乘禅观法门中演化而来,而大师更著
  有《摩诃止观》(摩诃:梵音,译义为“大”)则为纯大乘止观法门。另有如自性禅、念
  佛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味、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幻网观、毕竟空观、唯识观、一
  切门禅、清净净禅。在大乘中乃至于世间中行住坐卧、举足下足、言谈举止、随缘历境皆
  可自成三昧境界,所谓法门无量则三昧境界无量。从此角度言,大乘之大为止观大。
  六、智慧深浅大小不同
  声闻乘智慧以生灭四谛为所依,于禅定中观修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诸法但
  是缘起无常,皆是苦相,非我我所,由此证入我空智,断三界见惑,证初果须陀洹,更依
  此我空智为基础熏修观照而渐渐断尽三界思惑诸烦恼结使,最后证入得阿罗汉,舍身后即
  证寂灭,不受后有。
  而大乘菩萨智慧的修证,我们依《菩萨璎珞本业经》为主,参与其他经典,且以五
  十二位的菩萨位来说明。菩萨从凡夫位发心修菩萨道,共历五十二位而证佛果,这五十二
  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妙二觉。
  一个凡夫由初发心行菩萨道,受持菩萨净戒、修习禅观培养定心,闻思菩萨经藏培
  植慧根,以一切法无我起观,常护身口意业,由是而入十信位。经过以诸法无我的止观熏
  修,初得清净我空智入初住,由初住至十住修习一切法无常、无我、如梦如幻空观。由此
  十住位成就法空智,破三界见思惑。依此我法空智于世间行利他行,谓十行位。依十行位
  行持,由空入假,虽达诸法空相而不坏诸法缘起相,于世间中成就无碍智行,依此无碍智
  行功德回向众生,回向佛智、回向无量功德藏智,回向尽法界智,如此成就十回向位。依
  十回向证得中道正智,双照空有,同观世俗谛及第一义谛平等无二,念念心皆入寂灭心海
  ,由此更开两大慧门:唯识胜义观与般若中观观。菩萨由此入菩萨初地归三乘于一乘,复
  依此中道正智经十地熏修,成就一切智,究竟无上等正觉,随入寂灭心妙觉觉证。
  这样从十信位到十住位为由假(世间法)入空(出世间法),破见思惑。在此十住位菩萨
  智慧与声闻乘智相应。再由十住至十行位,是为由空入假,破尘沙惑。从此位开始,其智
  证则非声闻智慧所能测知了。再由十行至十回向,行空有平等行入中道观,即于十回向位
  最后心入菩萨初地,破一品无明,入一乘道。复依此初地中道智于十地中熏修光洁,直至
  究竟证得圆满寂灭净洁之妙圆觉海,则更非二乘境界所以通达。
  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有河两岸,此岸为lun回生死,彼岸为涅槃寂灭,此岸
  为苦恼众生,所有众生被此岸所困不得自在,而彼岸则为小乘诸圣境界,声闻圣众若不回
  小向大,则亦被彼岸的涅槃所困不得自在。唯菩萨不住此岸,亦不住于彼岸,于此彼两岸
  皆得自在。以通达此岸彼岸皆如梦幻不可得故,此岸彼岸体不异故,无二相故。由此智慧
  更增进,明了此岸彼岸唯一心现,渐得证入微妙心体,得究竟觉证,获大觉位。
  由此可见,从慧证的角度来看,大乘之大,是慧大。以成就中道实相故。不住生死
  亦不住涅槃,生死涅槃皆无留碍,依此称为无住大涅槃。不似声闻乘人,虽出生死,但又
  为涅槃所碍。
  七、果证大小不同:
  不论大小乘,在六道lun回的解脱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意味着二者间果证也是一
  样的。大乘以成佛为目标,那佛的果证与小乘阿罗汉的果证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分几点说
  明:
  1、佛的果德是“常乐我净”,这是佛陀四十九年说法的最后极性之谈,
  常乐我净是佛果四德。佛于《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言道:“善男子,我昔于彼波罗奈城
  转法lun时说于无常苦空无我,我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转法lun时说常乐我净。”一切凡夫众
  生执身心之我为常、为净,执世法为乐、为有。为度如是凡夫众生,佛陀方便开示苦、无
  常、无我、不净,谓此身心只是五蕴合和而有,是无常法,其中无我。六入、十二处、十
  八界亦是缘起无常法,非我所。此身由骨、肉、血、屎、尿等充满,是不净法,乃至一切
  世间种种觉受皆是苦法,所谓八苦。但凡夫往往于此无常执常,于此无我执我,于此苦执
  乐,于此不净执净,此即为凡夫四种颠倒。若有众生类,依此无常、无我、不净、苦法息
  灭烦恼焰,便能得出世间道的寂灭果。然而佛陀转最后法lun时却唱言:“常乐我净”,谓
  声闻乘人不识佛陀方便,又执无常、苦、无我、不净为实法,不知有“常乐我净”,于实
  常计无常、于实我计无我,于实乐计苦,于实净计不净,又成小乘的四种颠倒。《大般涅
  槃经·如来性品》言:“声闻乘法则不应依,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
  闻乘”,又言:“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然,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
  无我,是名不了义”。那佛说的“常乐我净”是什么呢?以诸法实相本无生灭故说常。以
  诸法实相究竟寂灭故说乐,以诸法实相体非无故说我,以诸法实相本来清净故说净。诸法
  实相是什么?即是如来藏性,亦即是佛性,《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又言:“我者,即
  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不过,如果听闻佛说常乐我净,便又将之执
  为实法,则又不识佛方便矣,佛是为破小乘四倒而说常乐我净,非要令人执实“常乐我净
  ”,故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又开示道“善男子,有诸外道或说我常,或说我
  断,如来不尔,亦说有我,亦说无我,是名中道。”又言:“世间之人亦能说有我,佛法
  之中亦说有我,世间之人虽说有我,然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
  。佛法有我,即是佛性。”
  2、生死有两种,一种是凡夫的lun回生死,在佛法上又称之为分段生死
  。另一种是不思议变易生死,这是二乘及大菩萨的生死,也就是在证得究竟无生以前,二
  乘人及诸大菩萨随无漏分别念而幻化显现的生死,也就是变化身的生死。《胜鬘经》言:
  “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分段生死者,谓虚伪众生,不思
  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阿罗汉能断一切
  凡夫众生所具分段生死,以此原因说佛与阿罗汉解脱一致。然而除分段生死外,不思议变
  易生死,则唯佛方能断,以佛能实证如实如来藏心,究竟圆满遍十方界而不起不动。如《
  圆觉经》言“如来藏中无起灭故、常不动故,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既然本自不动,究竟圆
  满遍于十方,那自然是无生无灭,也就无生无死了,这是究竟所证,非一切二乘及诸大菩
  萨所能测其涯际,更况凡夫众生。
  3、一切众生的障碍有两种,一者是烦恼障,一者是所知障。一切众生
  由对外境的执取,而对境缘执迷不舍,生起贪、嗔等之身口意作用,带动心理情绪的种种
  觉受,此等觉受障碍三昧正定,故名之为烦恼障。所知障则是指对自己所证的境界、对自
  己认定的观念和经验建立一种固执的见解,难以舍离,这些由妄想知见的建立起来的见解
  ,往往障碍对究竟圆满、清净寂灭的真理的证得,所以是所知障。
  阿罗汉能脱离对外境的执迷取着,所以能断烦恼障,但对内证的涅槃则不能有清醒
  的认知,无法脱离诸行无常、苦、空、无我的偏执,如果众生在生死的一边,阿罗汉则堕
  在与众生生死相对待的另一边,从而在观念见解上堕于边见中,这就是所知障,这个所知
  障障碍了声闻乘人对离两边、绝对待的究竟真相的证得。所以,在断除烦恼障方面,佛与
  阿罗汉一致,但在所知障方面,则只有佛才能断除所有所知障,证得究竟实相。故《圆觉
  经》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
  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
  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
  显住菩萨境界”
  唐沩山禅师曾言:“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所谓“实际理地不
  染一尘”,就是指内心的彻底清净寂灭,在此彻底清净寂灭中,消融了所有对待的知见,
  比如有我无我、有常无常、有始无始、空有、圣凡、生死涅槃等所有对待的名相。而在外
  在的行门上,则又不废一切法,所有法要在诸佛及大菩萨的境界都成了方便门,说我也得
  ,说无我也得,说空也得,说有也得,乃至一切世法皆成佛菩萨的妙用。所以说“万行门
  中不舍一法”。乃至究竟连佛也不取,如《圆觉经》言:“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
  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lun回及非lun回”,故知声闻人舍生死取涅
  槃。而诸大乘人但内净心垢,外圆行门,于诸法中不取不舍,而离一切相成一切法,其智
  量实非声闻乘人所能测知。
  4、佛号称福智两圆,也就是智慧福德都能圆满,故称两足尊,这与佛陀
  从凡夫上就发心广大,精进于闻思修,并于长劫中在世间广行菩萨道,广集福德智慧资粮
  是分不开的。所以佛能圆满一切功德,而声闻阿罗汉由于急求脱离苦海,仅依一世乃至于
  七世,就证涅槃果,因此不论如何所积福德智慧都是有限的,不圆满的。
  当然,在果证上,佛与阿罗汉的区别还不止此,这里只是列举了四个方面,但也由
  此可知,从果证的角度上说,大乘为大,以其果大。
  八、度生愿行方便大小不同
  1、从愿行上看,菩萨乘在初发心时即依悲心而立志,故其求成佛,不为
  自己解脱求成佛,而是为了度尽所有众生求成佛,如地藏菩萨因地发心是便立如是愿“地
  狱不空,决不成佛,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在大乘经中,常常会提到诸佛菩萨因地所发
  的大愿,比如阿弥陀佛四十九大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观音菩萨以
  种种身分随缘普现广度众生等等,所以,经中常言道,菩萨从初发心,即超二乘境界。
  由于声闻乘在发心时以求解脱为务,所以,比较少关注到度生的事。有同修曾提到
  过这样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都讲小乘都是自了汉,对世事不闻不问,但事实上,现在
  南传佛教也有导师在进行度生的事业啊?”对这个问题我作了如下答复:“一、从小乘阿
  罗汉言,有利钝两种,利根者有度生之心,并也能积极进行度生之事业。钝根者则未必。
  所以看阿含部经典里,象舍利弗等一大批利根弟zi,说法度人无有厌倦,但也有弟zi,证
  得阿罗汉后就入寂灭,甚至以自杀的形式入寂灭。二呢,从度生的愿力大小来看,小乘人
  很多时候,虽有度生之心,但往往只在今世入灭之前,而不是尽未来际,而菩萨行则是尽
  未来际,这是小乘的知见所限的,因为小乘的知见就是最后要身证寂灭,不受后有。虽有
  度生之心,也只能在未入寂灭前。”因为在小乘的境界中,是有生死与涅槃的区别的,厌
  离生死唯趣涅槃是其终极目标,所以,他也不可能尽未来际长处生死去度众生。除非是那
  些能回小向大的利根声闻乘弟zi。所以,真求声闻解脱的弟zi,最短一生,最长七次往返
  人天就要入寂灭。这自然发心与愿心都小。
  而大乘人从初发心就要有既要脱离生死又要不畏生死的勇气,他们要做的不是几生
  几世在人间度生的问题,而是尽未来际,于无量劫中受生受死去度化众生,这当然有一个
  前提就自己要有不畏生死的本事,要能真正通达世间生死如梦如幻,生起真实空智。所以
  修菩萨道者虽不畏生死,但也要积极求自解脱的方法与实践自解脱的行持,才能真正做到
  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否则,自未能解脱而能指导他人解脱者,无有是处。如弥勒菩萨在
  《瑜伽师地论》中言:“如诸声闻,于是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
  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甚深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
  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
  这是从发心的出发点和行愿时间的长远短近来说明,大乘之大为愿行大。
  2、度生的方便大
  声闻乘人由于急求短期内解脱,不欲长处世间,所以,世间的杂务、世间的知识等
  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不仅没有意义,把精力放在上面,反是障道因缘。所以,声
  闻乘人修持时所要做的就是舍,能舍、舍得彻底,成就也快。而菩萨乘人因为不急求入寂
  灭。而要长处世间,要在世间依爱语、同事、布施、利行四摄法摄受众生,要在世间广结
  善缘,以成熟未悟,令不信者入信,令信者更增长,乃至不能入信者也先结善缘,种下将
  来被度之因,因此菩萨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技能以求生存,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手段去
  接触大众,帮助大众,所以,菩萨需要学习更多的世间知识与技能。这也是为什么大乘修
  学在进入到一定的程度时,也就是自己能在佛法中有相应的证量,不至于被世间知识所迷
  惑时,就要修学除内明外的其余四明:声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这些都可以成为摄
  受众生、利益他人、广结善缘的手段。所以,经过长劫的熏修,菩萨能成就广大的度生方
  便,不过,他们虽成就广大的度生方便但又能不受这些方便所迷惑,不执着这些方便是实
  而能随顺入于空智,所以,他们才能在世间成就游戏三昧。诸大乘经是一再告诫大乘菩萨
  众不得求离世间,如《华严经》言:“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盘,离欲寂静。是为
  魔业。”《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云:“要求无为是为魔业。厌离有为是为魔业。心
  怀疑惑不利有情是为魔业。”又言:“离于方便成就有情是为魔业。舍四摄法是为魔业。
  ”菩萨便是以此出世间心摄受入世间事,通达毕竟空不住世间而不舍烦恼,以无量善法庄
  严菩提果证,成就大方便力。
  故知,大乘之大,为方便力用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