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深观生命中的缘起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见办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深观生命中的缘起
  文/见办法师
  走过台风后的华林园,看见原本蓊翠的园景被狂风暴雨扫得满地狼藉。到处是被风雨打下来的断叶、折枝,更令人心疼的是在矮篱边直立挺拔的火焰木,硕大的分枝亦被狂风吹断,横躺在地上。一边绕路而行,一边想著:这一次不知多久才能收拾干净,重现华林园怡人的园景?
  没想到,次日雨过天晴,再经过华林园,却惊讶的发现,地面收拾干净了,断枝残骸拾走了,处处又是鸟语花香、静谧祥和,宛如行在极乐国土。透过晨曦的光束,依稀看到在清净的背后,一双双挥舞著扫具的手、操作锯子锯断粗枝的手、拾著断枝残叶的手、擦去汗渍的脸庞,看到和煦的微风吹动树叶婆娑、看到丰润的泥土滋养断根,看到莺雀重新筑巢、蝉鸣再现林间。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
  稍加观察、思惟,发现在这表相背后,有著千万个因缘相续发生,不计较的共同成就这一片清净国度。如果将热度回归太阳,将滋养回归大地,将辛勤维护园林的心和手回归他人,哪里还有一个觉得赏心悦目的自己?因此知道,对任何一个个体、任何一瞬间的微小获得都应心存感恩,若无种种人、事、物的配合,怎有一物可以独立完成──这说明一个人生存在世间时时会受环境影响,两者密不可分。不只伦理的关系如此,其他诸如文化、经济、社会的连带关系,都是相依相存,这是佛法中的缘起观。
  缘起,意即“依缘而起”。“依缘”是指“藉著条件”;“起”是指“发生”。缘起就是“藉著种种条件发生种种现象的道理”,亦即是佛法最中心的思想。现象是无常的,常常生灭变化,但它的变化却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变化,有著一定的规律和逻辑。佛陀观察到此种变化的规则,因此说明缘起观。除了“因缘而起”的真理外,万事万法终究亦会“因缘而灭”。
  《法华经》中,佛陀为阿难授记,同时也为提婆达多授记。佛告诉诸菩萨:阿难从空王佛时代起,世世常为佛的侍者,护持、宣扬佛法,故能得成佛果。而对于世世在佛左右,生生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佛陀一样平等的为其授记,并称赞“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佛陀不只看见眼前的善境或恶境,更能深观累劫多生的三世因果,能如实了知因缘的生与灭,不计亲疏地以慈悲心、平等心利益他人。佛对万事万法的深刻观察,源于明白缘起之理,所以不会执著于眼前的善恶,能善加利用每一个条件来作为度化众生、助益他人的因缘。所谓“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即是善用这假有、善恶变化万端的境界,来磨炼不生不灭的真如本心。
  运用缘起 不住缘起
  反观我们自己,常常让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我们的生活圈,又在不知不觉中离开我们。在这一幕幕不断变换的场景中,我们时而哭、时而笑,时而欢喜、时而难过。对于开启自己心扉的人,恨相逢过晚、相离太早;对于话不投机、心生厌恶的人,唯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若能学习以缘起法观照一切境界,则知因为有过去以来的因缘,才能和周遭的人一样得为人身,一起在茫茫人海中相知相遇;遇到互看不顺眼的朋友,应知道我们的因缘不只在于此刻,累劫以来也必定修过相同的功课,有著甚深的因缘,更要微笑感恩!
  如果我们永远只选喜欢的果子吃,永远对不合口味的嗤之以鼻,那么,也永远只能被境界风追著跑。在这当中,我们也可能会成为无法作主的傀儡,对于生命中的遇合无从掌握,对自己的心念亦无由作主,只能在喜怒哀乐中任由心念生生灭灭,乃至于带著困惑一世世的流转。
  真正有智慧的生活方式,是通达佛法中的缘起观,启发自性般若,深观一切事物的真相,如此必然不再被外境的顺逆所左右。深刻而透彻地认清生命中每一个更迭变化,接受缘起、运用缘起、不住缘起,才能游走沧海桑田而不为所动,也才能如实体验真生命的可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