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478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天台宗简明教程(3

    3)生灭道谛:以戒定慧等佛教法门对治自心的烦恼,改变其习惯的思想,使贪嗔痴烦恼得以调伏。这是道法的善巧作用。   (4)生灭灭谛:以修行的功用,灭尽三界因果的有为法,还归于真谛的无为无漏的寂灭空境...烦恼可染之心,所以烦恼也即通了菩提了。   (3)无生道谛:所对治的惑业即已空幻,能对治的道法也即空设,无能治与所治,所以一切道法也就空无所执了,因不再被道法所阻,所以道与烦恼也即成了不二之相。 ...

    宋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3356409.html
  • 王恩洋:佛学通论(3

    生故此相寂灭,永不流转生死,尽有为故,名为无为。  3、非择灭  缘缺不生,不由智慧抉择所得的灭,名非择灭。如生上界者,下界烦恼无生缘故,被伏不生,亦得于彼寂静,亦称为灭,但未断彼随眠故,后时遇缘烦恼...离涅槃有寂静,即彼涅架即寂静。非后起非外加亦非先有,乃即诸法内具的本性也。  (3)虽此真如即诸法内具的本性,但与诸法体又非一。一有何过?如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如与法一者,真如应不通于三...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2564813.html
  • 西藏宗教艺术(3

    1,中印度利玛佛像。  2.东印度利玛佛像。  3.西印度利玛佛像。  4.南印度利玛佛像。  5.北印度利玛佛像。  6.丹群梅利玛佛像。丹群悔利玛,这是一种制作佛像的合金,主要在印度大班智达多吉...风格精心装饰。  盂加拉的利玛佛像大多使用“白利玛”铸造,在嘴、眼等处用银、金、铜片镶嵌,其余地方则饰以宝石。  3.西印度利玛佛像。西印度利玛佛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旧西印度利玛佛像”;一类是“新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747693.html
  • 觉囊派教法史(3

    宝库,阿旺群增揭开了甚深秘密金刚乘法库之门,诸弟子的事业将此地方的一切徒众按排在成熟解脱上。   (3)文殊菩萨在人间之化身图旦格勒嘉措,生于巴达地方。他居住在格佩禅院,以佛法大门解释佛教,尤其解释更...以上是在壤塘地区的觉囊派寺院)。   在其他地方的壤塘寺属寺有:   (1)自从藏巴洛追南杰驾临嘉摩擦瓦绒后,其转世灵童居住拉尔雅寺。   (2)阿旺南杰时期创建了玛秀亚尔堂寺。   (3)以前...

    阿旺·洛追扎巴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047737.html
  •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3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3  (7)关于因明的宗  沈剑英在《略论因明的宗》:“因明是印度的古典逻辑,它主要研究推理的法式和规则,以及推理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谬误。 因明学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了一定的贡献”。  沈跃春在《佛家逻辑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读》一文中对《佛家逻辑比较研究》一书的比较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推荐。  (3)因明与佛学、佛家比较研究  因明与佛学、佛家有着众多的不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0138633.html
  • 弥勒净土论(3)

    弥勒净土论(3)   (日)松本文三郎 著  张元林 译  二、上生兜率天经类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宋沮渠京声译于455年。  此经说法的场所是舍卫国给孤独园,说法的对象是优婆利。经...诸天女,一一宝女立住树下”。3,76  这样徐徐地从一个物中显现出另一个物来,与《观经》的“七重之行树,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具足,一一叶作异宝之色……一一树上,有七重罗网,一一网间有...

    (日)松本文三郎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0348767.html
  • 禅宗与佛学(3

    还是靠自己躬耕畎亩而得衣食的。(3)中国素来以农立国,政府与社会,都很重视农耕,仅靠乞食生活,便会被视作懒汉或无用的人了。(4)古代传统文化的观念,认为人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比丘们既已剃...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人院、视箓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等于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3)退院的和尚: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居养静,再不间事(或者闭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650302.html
  • 禅境与诗情(3

      禅境与诗情(3)  李杏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  闲来始觉诸缘静,悟后方知万物齐;  最是唤人亲切处,五更梦破一声鸡。  ——憨山德清  至晚小麦,(临济义玄)曰:“有时夺人...

    李杏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364014.html
  • 生命之后的生命(3

    而不是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人类语言最多只能通过比喻、神话和其他非直接的方式反映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的真实特性。  3:《西藏度亡经》   这部非同寻常的著作是西藏史前几个世纪中的圣哲的教义经过...看法与大多数古代有关反对自杀的神学和道德的观点相符。这种观点能在圣托马斯·阿奎纳(St. Thomas Aquinas)1、康德(Kant)2和洛克(Locke)3等思想家的著作中找到。在康德看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02055935.html
  • 《辨中边论》探究3

    《辨中边论》探究3-断障  辨障品第二   “障”是障碍,能使般若智慧不能生起,胜义、涅盘不能证得。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从内在的身心到外在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愚痴、邪知邪见、烦恼,这是比较突出的障碍。还有因过去生没有培植殊胜因缘所感得的果报,表现在生活中,如有的人想要修行,就可能会生病;或者事务缠身,根本就没有时间;或者环境嘈杂、无法安静等等。而一个人的根性太劣,对修行也有很大影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45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