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7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唐以前禅宗开展的影响

    、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  ————————无始以来  ……未来……现在……过去…………  0+1-1——1-1=0  因此...他剃发授戒为僧,后来他便居留曹溪,大弘弹道,这便是禅宗六祖得道,宏法的简略历史。  现在由这个公案的内容,提出三个问题来研究,使大家了解禅学与研究中国文化、哲学史者,特别注意,不致再有误解。  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4868116.html
  • 敦煌史传变文之叙事艺术研究

    研究》1984.10  李明伟<《捉季布传文艺术简论>《 敦煌学集刊》 1985:1=7  李骞<谈谈敦煌本《季布骂阵词文》>《 辽宁大学学报》1986:3  林思绮<从伍子胥故事的演变看历史知识的...<王昭君故事的点点滴滴>《 文学年报》1932年 第1期  曾锦漳<从小说艺术看敦煌史传变文之成就>《汉学研究》4:2=8《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专号》1986.12  程金程<试论中国文学原型系统 >...

    卓翠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759356.html
  • 王阳明心即理说与康德意志自律原则的比较

    不依于具体的情况。显然,数学和逻辑这两门非人文的科学都具有这种普遍性。举例来说,1+1=2 这个数学命题和P →P 这个逻辑命题便有这种特性,因为它们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是真的(合理的),或即它们的真...原则的特性(笔者称之为“理(天理)三性”)的看法:前者是普遍性、目的性及自律性,后者则是共同性、价值性及内在的道德性。[1]如果我们将三者一一对照著看,我们会发觉它们的意义其实非常接近。在这个意义下,...

    刘桂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681606.html
  • 《集量论》略解(七)

    比量推现量,这里说不对不是说这个例子不对,而是说这个思路、方法、大方向根本就不对,就象说2=1+1,没有人说这不对,而是说2不仅仅能分解成1+1,你要是1+1=2,这就是绝对的对,但2=1+1就不是绝对...那么准确,可同时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gx1]   关于这一句颂文,吕澂先生是这么译的,说,“果如前彼二,境及体不似”,应该读成“果如前,彼二、境及体,不似。”在颂文的“果如前”这三个字儿后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4238353.html
  • 《集量论》略解(十一)B

    就是说,1+1=2,2是随顺于1+1的,这有绝对的一向决定随顺关系,因为“1+1”与2有一向决定的随顺关系,所以如果不是“1+1”,比如说是“3+1”,那就肯定不能是2了。这就是“随其应不同”。不过这不是绝对的,佛教因明是从正面论述后还得从反面来论述的。从正面说,1+1绝对等于2,然后从反面说,要是没有2,就绝对没有1+1。佛教这说法是绝对正确,数论派的说法:1+1绝对等于2,要是没有1+1,就绝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5038362.html
  • 重涉禅悟在宋代思域中的灵动神思

    美学。  甲篇:从道家到禅宗的精神投向文内道家经典,老子的《道德经》以章注明。例:老:1=《道德经》第一章。庄子按郭庆藩编的《庄子集释》(台北,河洛版,1974)。例:庄,13=《庄子集释》p13。...的“常”语,所以只要把常语的既定语意颠覆,就能释放出该字的另有所指。道家精神最终是要去语障、解心囚,恢复活泼泼的整体的生命世界,是另一种积极的运作。我们后面要凸显道家机灵的语言策略。  1去语障、...

    叶维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1158256.html
  • 《百喻经》及其故事研究

    指导教授:康义勇,1999年  五、期刊论文  《〈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蒋绍愚,语言研究,1= 42,73-78,...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53,80-84,1994年  《古印度佛教的不杀生思想》萨罗着、心伦译,普门学报,13,页(1)-(33),2003年1月  《台湾当代儿童佛教文学初探》陈奕恺,...

    洪梅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463671.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