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灯前禅影(十七)

    佛性)啊!在一切时中,佛性从未间断,到处可见。   临济义玄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尔且随处作主,立处皆。”因此,他劝人学佛只是学做个“无事人”而已。佛性...立处皆”,原文是出自僧肇的〈不空论〉末段,兹引如下:  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际为诸法立处,非离而立处,立处即也。然则道远...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547141.html
  • 临济义玄禅学思想述评

    又说:“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意思是众生自心清净,就不必另求无位真人了,义玄的话就是为了打破人们对外在于自身的佛的追求。   (二)在修行方法方面。义玄在心性论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立处皆”和“无事是贵人”的修行思想。   义玄继承和发挥了洪州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或“触类是道”思想,进一步提出“立处皆”的命题,大力提倡主体的随时随地自觉、自悟。义玄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

    李肖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0995059.html
  • 杨岐宗禅诗

    只有站在不涉迷悟、妄一体的立场,才能欣赏品味此诗。 二、“立处皆”的诗禅感悟 立处即真是杨岐宗禅悟的另一主要内涵。它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东晋佛教哲学理论家僧肇。僧肇的《不空论》旨在阐述...这成了隋唐时代佛教的基本观念。 僧肇的观点被关注人生现实、注重即物感兴的禅宗所喜爱,马祖曾引用它来开示学人:“非离而有立处,立处即,尽是自家体。”《四家语录》卷1《马祖》“立处皆”发轫于...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3346909.html
  • 2009年黄梅老祖寺首届传法大典法语

    ;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横,杀活自在;扫除情见,迥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立处皆,或棒或喝,或竖拂,或擎拳,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旨在觅个不受人惑的人,好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临济祖师寻常多...始于释尊拈花公案,西天东土,佛祖亲传,一花五叶,道贯古今。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边界,山水灵秀,林木茂密,自古即为高僧隐士栖修炼之处;禅宗四、五、六祖均出其间,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旁出法嗣千岁宝掌...

    净慧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75488701.html
  • 异花竞放的五家禅

    。他指出,“你若欲得如法,直须是大丈夫始得。若委委随随地,则不得也。夫如□嘎之器,不堪贮醍醐。如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作主,立处皆。”又说:“自达摩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这意味着...不依佛、菩萨,因为人人本来是佛,自由解脱。从无为而无不为的功能说,真正学道人又可名为“无位真人”。所谓“无位”,指不住于阶级地位,超脱于四圣六凡的阶位。   第二,提倡“随处作主,立处皆”的自悟。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4859240.html
  • 杨歧宗禅诗研究

    内容提要 杨歧宗以坐断千差、超越对立和立处皆、触目菩提为其禅学感悟特质。诗禅一如,禅学感悟特质亦即诗学美感特质。杨歧宗将禅学感悟与诗意感动打成一片,由此产生了机趣盎然的公案机锋、禅诗禅偈。本文...风情摇曳,将人的思绪引向了梅花表象之后的深远悟境。  二、立处皆,触目菩提  立处皆真是杨歧宗的另一主要理念。它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东晋的僧肇。僧肇《不空论》认为,要达到成佛的目的,进行宗教修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650906.html
  • 茶灵

    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因其所宜。随时做主,立处皆。在世出世,妙行无住。轻安自在,活泼空灵。情不随境转,心不...宜,冲上一壶,泡上一杯,倒也沁人心脾,提神解乏。虽未得茶灵之体,但也可在恍惚间寻出其远去的踪影和留下的余味。此乃饮茶之常境。  不时可见城中为生计奔忙的贩夫走卒或村里起梁造屋的山民壮汉于烈日当头、...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171581.html
  • 临济宗风

      ◎玄义禅师   ◎临济禅法:临济三句/无位真人/树立自信/立处皆   ◎接引门人的门庭施设:三玄三要/四料简/四照用/四宾主/四喝   《五家宗旨纂要》说:“临济家风, 全机 大用,...定准。”缺乏自信,为他人惑,就无法真正体悟;向外追求,则永无解脱之期,落入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获得真正见解。   (四)立处皆:禅师提出“随处作主,立处皆”之禅学宗旨,即在说明人人佛性具足,不假他修...

    大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55654028.html
  • 走出心囚

    时候才去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呢?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不应当成为我们厌弃人生的理由,相反它激发我们用这样一种态度去生活,那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随处作主,立处皆! 既然人生的孤独与痛苦源于贪爱和自...

    黄总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2039090.html
  • 慧能以后的南宗禅

    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工夫,总是痴顽汉。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气,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因此,平常心,即是心本身即是...性。若以众生心净,自然有大智慧光,照无余世界。  问:既若如此,作没生时得?  答:但见无。  问:既无,见是没?  答:虽见不唤作物。  问:既不唤作物,何名为见?  答:见无物,即是见常见。  ...

    商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186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