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皈依是大修行——首愚法师

    。现在种种烦恼痛苦这是苦果、苦谛。从苦果推到苦因,这是我们自己习性的贪瞋痴慢疑集来的,这是苦因、集谛。怎么样把苦因、集谛转化了,把它灭了,灭了就是清净无染了,这是灭谛道谛。我们皈依时念这以四圣谛为基...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0083382.html
  • 八正道修行浅释

    :佛教的人生观是苦谛集谛,解脱观是灭谛道谛,安身立命之处是佛、法、僧三宝。“苦谛”的意义是在这世界上的确有苦难不如意存在,“集谛”的意义是经过深刻觉察,这些苦难不如意系来自众生的贪嗔痴,“灭谛”的意义是这些苦难不如意是有因有缘而起,只要苦难不如意的因缘离散或贪嗔痴止息,苦难不如意就不会产生,“道谛”的意义是你相信并了解苦谛、集谛、灭谛,同时发愿从自己的知见、思维和一言一行入手,不断改善人格、...

    蔡茜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3052805.html
  • 十二因缘概说

    苦的境界 — 灭谛。   反过来推论,我们便会明白诸苦息灭的境界是如何达到的,亦即灭苦的次第方法 — 道谛。   故此,我们可以知道十二因缘包含了四圣谛教义在内,亦即苦的本质及其来源无苦的境界及达到...的根本来源是甚么;灭谛描述诸苦息灭的境界;道谛教导我们由受苦而趋至脱苦境界的道路和方法。   在生死之轮的主体中,包含了苦谛及集谛教法,亦即苦及苦的来源。这二谛我们有甚么关系呢?它们对众生的关系可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1156781.html
  • 原始佛教之生命观

      甲、二谛并重31  乙、宗教性32  丙、客观合理性格34  第二节 四谛法之立教架构  甲、总说35  乙、苦谛集谛36  丙、灭谛道谛37  第三节 一切法之如实相──缘起法  甲、...”、“无我观”乃至“十二缘起”,都可说是他的生命观。  佛陀的思想源自他对印度传统思想之承接批评而产生,所以佛陀的思想当时印度的文化及社会背景有相当大的结构性关系,佛陀之思想范畴(包括思想的重心、...

    李宗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861951.html
  • 流转解脱——从原始佛教的世间出世间观看人间佛教

    四谛法中的苦谛集谛。出世间在《杂阿含经》中被称为“空世间”、“世间灭”、“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指四谛法中灭谛道谛而言。233 经中直接以“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道谛”的四谛法来...,不过是个本分事而已。如果一个比丘还在世间法中打滚,就四谛法而言,他还在“苦谛、集谛”的无明生死流中流转;如果他从世间法的束缚中出离,那他已走向觉悟的还灭之道——“灭谛道谛”。就究竟的解脱而言,出离...

    刘仁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0474934.html
  • 简析四圣谛的生死观

    中的道谛以八正道的修证,去除人们意识中的无明,以此作为生死问题的解脱之道。而以四圣谛为基本理论的佛教生死观,体现出了佛教对于生命的慈悲关爱情怀,即对于生命的敬畏意识,同时也体现出了佛法以坦然面对生死...原始教义之中,从这之中去分析佛教生死哲学的根本教义。四圣谛从人生是苦海为基础,以此分析论证了一切有情众生的生死现象生死问题,再由此分析追问了产生生死之苦的原因,这即是集谛,最后指出了通过灭谛...

    李万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13588936.html
  • 空之探究(三)

    世间法是苦谛集谛,出世间法是灭谛道谛,四谛都是假名了。假名,一般是施设prajn~^apti的异译。「同是一名」,正是「唯名」,na^mama^tra的意思。一说部的教义,我们所知有限,但这是大论师...胜义。这是世间虚妄,出世间真实的二谛说,说出世部Lokottarava^din相近。第二家,以前三谛为世俗,道谛为胜义。第三家以为:「四谛皆是世俗谛摄。……唯一切法空非我理,是胜义谛,空非我中,诸世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4840884.html
  • 四圣谛的多层义蕴深层义理

    ”这一点,就可以断言,灭谛(及其他三谛所成的四圣谛)并不是所谓“永恒不变的理法”,而不许多元开放的种种可能诠释。   如说灭谛道谛构成还灭缘起,则前者所指的...可言为灭谛;且观边邪即中道,故无道相造作亦无有修道可言为道谛。无作四谛是界内界外菩萨以上的唯佛佛所知见的中道实相,故属最胜义谛,生灭四谛、无生灭四谛无量四谛等三种四谛终必合会,而归入无作四谛。《...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3941023.html
  •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

    四谛中的苦灭包括灭谛道谛。灭、道二谛是还灭生死的因果,灭谛道谛的目标结果,而道谛灭谛的方法过程。   一、灭圣谛-解脱论   灭谛是灭除烦恼度脱生死之累,证入涅盘的解脱境界。灭谛的范畴包括...将众生可否成佛分成两大类:定可成佛不可成佛。定可成佛又分: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等三类。   二、道圣谛-修道论   道谛解说的是如何达到苦灭而解脱入涅盘的修道方法。佛陀以摒弃苦行纵欲两极...

    释见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2962069.html
  • 佛教哲学简论

    。   苦、集说明人生当下的状态及其原因,说明人生受业力的驱动,不得自由,谓之流转。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及其原因,就要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苦难,这就过渡到了灭谛道谛,此二谛是讲出离世间及其方法的,是摆脱流转的,谓之还灭。   所谓灭谛,是指苦相对应的清净寂灭的状态,也就是涅檠。涅檠是指远离杂染烦恼、出离生死轮回,从而实现真正的常乐我净,达到人的最高理想境界。从空的一方面讲,涅檠是纯净...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5664608.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