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70篇,用时24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运动的规模上,建构了一条中国佛教进入人间、服务社会的重要路径。这个发展路径,本来就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内在而必然的要求,甚至是佛教信仰本身所衍生出来的社会行动逻辑。关键的问题是,当代佛教组织如何能够在制度...有助于把个体的私人世界与公共世界联系起来。   佛教及其信仰认同,亦可能内涵有一种在“社会建设”构成中具有“行动单位”的意义,或者是一种社会建设的组织认同、或者是个人认同方式。它们作为一种社会化、或者...

    李向平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2373840.html
  • 佛教信仰合法性质疑:是否应嵌入到利益关系

    编者按:李向平现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从少林寺接管昆明四座寺庙谈起,提出佛教信仰是否应嵌入到社会利益关系中?他提出宗教必须通过权力或经济关系来表达自己的信仰,或者是实践自己的信仰,并由此找到佛教合法性的问题所在。 在中国当代宗教之中,佛教可谓是最能得益于改革开放者也。官方放心,社会热心,信众倾心,僧人开心。旅游、庙会、表演、休闲、论坛……。近日里,河南...

    佚名

    |佛教观点|质疑|合法性|李向平|佛教信仰|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5894626.html
  • 民间佛教信仰

    民间佛教信仰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的信奉者多为上层人士,但随着佛教传播的深入,佛教影响的扩展,佛教信仰向社会的中下阶层渗透,逐渐成为大众的信仰。   在《后汉书·西域传》中曾讲到百姓奉佛之事,“百姓稍有奉佛者,后遂转盛”。这段记载所指的具体时间是汉桓帝时期,亦即安世高来华之时。到东汉末年,民众的佛教信仰已经很普遍了,据《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记载,笮融曾招募佛教信徒,凡信佛者,可以免除徭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2659956.html
  • 杜甫的佛教信仰

      杜甫的佛教信仰   唐代,佛教有了一种新的发展,这就是禅宗的兴起。此宗在山林聚徒有时数以千计,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注意,因之它很快就受到控制和利用。先是武则天迎请北宗禅师神秀,尊为帝师;接着,中、...我独觉子神充实。   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   妻儿待米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   这诗是杜甫旅居夔府时所作,可以看出他将离蜀时对佛教信仰如何。李秘书借寓于常讲净土《观经》(即《...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0469582.html
  • 泉港佛教信仰

      泉港佛教信仰   张新联   泉港区内群众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以佛教信徒最多。此外,民间信仰相沿久远、神祗甚多,主要敬奉妈祖等女神、关羽等英杰,土地公、五爷公等神灵...。泉港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是构成泉港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宗教的传播发展,对于泉港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   一、佛教信仰   公元前六世纪,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

    张新联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44190310.html
  • 新疆佛教信仰转折

    改变,而且长盛不衰。于阗王李圣天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于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都是当时新疆地区信仰佛教的大国,与后来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朝形成对峙之势。  伊斯兰教在喀喇汗朝兴起以后,便与信仰佛教的邻国...居民在被伊斯兰教占领后,仍长期保持着佛教信仰,并与伊斯兰教统治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据《萨图克·布格拉汗传》记载,玉素甫·喀迪尔汗在于阗了24年的仗,杀死了贾格卢克尔克鲁,带着战利品返回了喀什噶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12257955.html
  • 佛教信仰的特质

      佛教信仰的特质  云海天涯  §1.信仰与理性之诤  笔者的许多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争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应该具有某种信仰”。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但是似乎谁也...处理“理性”与“信仰”这一对看起来是完全对立的生活理念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很感兴趣。  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佛教对于“理性”和“信仰”看法既不等同于其它宗教徒常常采纳的“信仰有益论”,也不等同于基于辨证...

    云海天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70346305.html
  • 老挝佛教信仰

    佛教传入老挝以前,老挝人信神教和婆罗门教。佛教初传入老挝时影响不大。14世纪中叶,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并迎娶吴哥公主为后。随之一批柬埔寨僧侣到老挝传播小乘佛教,法昂并定佛教为国教。16世纪初,老挝国王将《三藏》从梵文译成老挝文,在国王的扶植下,老挝佛教发展很快,并成为当时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老挝国王还为佛教设立僧官制度。18世纪,老挝连连遭到外来侵略,到19世纪初老挝衰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45158165.html
  • 保护和传承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佛教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其保护和传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田青等专家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表示,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文化艺术及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佛教文化在精英文化层面上体现出的是佛法僧三宝,是佛教信仰、教理、经典、组织、制度等等,而在佛教仪轨...

    佚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习俗|传承|佛教信仰|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93090888.html
  • 少年毛泽东的佛教信仰

    少年毛泽东的佛教信仰   ■ 张 强   《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01期   “毛主席常说,他是从农村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开始也是迷信的,甚至某些思想是落后的。……一般地说,以在那样的封建社会里,不管农民家庭出身的也好,工人家庭出身的也好,一下打破迷信是不可能的。毛主席生长在十九世纪末的农村里,不可能没有一点迷信。”(《周恩来选集》上卷331—332页)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佛教信仰主要是受其母亲...

    张 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65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