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

    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33〕   慧能在这里以“龙”来比喻“自性心”中的“般若”智慧。按照中国古代民间的看法,雨由“龙”兴,·潜在的“龙”主宰着自然界的下雨,“龙”能使自然界的一切“蒙润”;同样...有对策,切盼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慧能主张众生皆有“自性心”,这是《坛经》上白纸黑字的记载,不容否认。   〔33〕《坛经·般若品》。   〔34〕《坛经·般若品》。   〔...

    陈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25386649.html
  • 唐代僧侣及其活动

    8 │ 33 │ 5 │ 56 │  ├─────┼────┼───┼────┼────┼────┤  │ 兴 福 │ 9 │ 4 │ ...

    小笠原宣秀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2386988.html
  •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说明了阿赖耶识得名的所以然,如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33因为阿赖耶识能摄藏诸法,所以叫它一切种子识,在这个意义上,也安立此识名叫阿赖耶识。   《阿毗达磨大乘经》...

    上恒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53787347.html
  • 噶当派发展史概述

    行,有显有密;保留在《西藏大藏经》里面的大小作品,多达117部。其中属于显教的约有33部,其余全是密教作品。当然这些著作也有可能伪造。综观其著作可归类其思想特点如下:   1、阿底峡的著作属于显教的...

    寂照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3087454.html
  • 福州佛寺分布

    9 15 33 罗 源 18 21 24 合 计 262 208 577 8  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就...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585988317.html
  • 法华经演义科

    法华经演义科33X0624 卍新纂续藏经 No. 624 法华经演义科  清 广和标科      1卷    No. 624-A 新刻法华演义序    昔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惟法华一经。称纯圆独妙者。夫亦以时则卓午。以味则醍醐也。不说之于四十年以前。时未至。机未熟。而说之于四十年之后。权可废。实可立。归九界于佛界。会三乘于一乘。则此经之深固幽远。非兼但对带之所可比拟。讵言说文辞之...

    广和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15788939.html
  • 论师的圣果观(下)

    胜静处(509上),因此“大梵天无别处”。又无想天于广果天摄,以高胜寂静,故别立名,未别立无想天住处(875中,[注33])。如此,色界就只有十六天。   得阿罗果时,得几地身随心转戒?答案是随着各...能受法,能行法,斯乃名曰供养如来”(21上)。   注33:1.参考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307。   2.毗婆沙师:无别立大梵天、无想天。如问:圣者上流亦于二处有碍,...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489879.html
  • 孙悟空形象出自闽北宝山

    阴刻“神位”二个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装饰。右碑宽O.33米,高0.8米,碑厚0.11米,桃尖形碑顶,碑额浮雕花卉图案,碑文竖行阴刻“通天大圣”四个楷书大字,大字下端横行阴刻“神位”两个小字,...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5390570.html
  • 朝阳历史佛教文化之“最”

    莹润华美。罐底托玉璧,青玉,光滑,直径3.4、厚0.3厘米。   7、木胎银棺1件。木板制成,外面包钉银片,舍利金塔原置于棺内,木板已烧毁,现存4块银片,边缘存有银钉。银片大小两种,大者宽33—...

    孟昭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1790695.html
  •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研究主体〉,《台北技术学院学报》28卷第2期,1995,7。   14.王新春,〈周易大象传的人文理想〉,《孔孟月刊》,第33卷第11期,1995,07。   15.王金凌,〈论易传中乾坤的意义〉,...

    罗元庸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49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