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宋代精致小木塔 果然藏有舍利子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温州博物馆整理原白象塔文物时有新发现

  宋代精致小木塔 果然藏有舍利子

  整理原白象塔出土文物时,轻晃宋代小木塔,里面隐约传出声音。小心打开,发现里面有一粒小米大小的结晶体物质。昨天,记者从温州博物馆获悉,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佛教专家鉴定,新发现的这粒“小米”确定为舍利子。正月初一起,这颗舍利子将在温州博物馆和市民见面。

  白象塔原址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建于1115年(北宋政和五年)。1965年,文物部门对濒临倒塌的该塔进行抢救发掘,出土了彩绘泥雕塑、木雕像、漆器等一千多件文物。其中两尊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彩塑观音菩萨像,更是“国宝级”文物,目前分别藏于温州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都成为“镇馆之宝”。

  藏有舍利子的宋代小木塔也是当时的出土文物之一。整塔高约6厘米,塔基和塔身部分约有大拇指般粗,用车辘技术打造,小巧精致。虽距今有近900年历史,仍保存完好。近几年来,尽管也有猜测塔内会否藏有舍利子,但考虑到文物保护等原因,这个宋代小木塔只是作为工艺品在温州博物馆工艺馆内展出,并没有打开。

  今年1月,温州博物馆为了出版大型文物遗产丛书《白象慧光》,将原白象塔出土的文物进行整理拍摄。为了验证猜测,温州博物馆馆长金柏东特地交待工作人员,整理小木塔时关注一下它是否是实心的。“当时掂了一下,觉得比较轻,就觉得可能是空心的。”金柏东说,轻轻晃动还能隐约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工作人员都很兴奋,大家布置好工作台,准备好了放大镜等物品,金柏东一手小心捏住塔刹最底部,一手捏住塔身,屏气,轻旋,塔刹慢慢地转开了,露出黑黝黝的一个洞口。手电筒往里一照,里面有一粒结晶体物质。

  会不会是舍利子?2月8日,温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把这个新发现的结晶体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王跃工鉴定认为,这粒在小木塔里发现的“小米”是舍利子。

  昨天下午,记者在博物馆看到,这颗舍利子色泽偏黄,灯光下呈现透明感。在放大镜下看,上面还有一个褐色的点。金柏东介绍说,这颗舍利子,透明度高,排除头发、牙齿、指骨等的可能,应该是火化后的结晶物。据了解,小木塔内发现舍利子,为研究宋代温州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朱奕 高启新 郑鹏

  相关链接:

  舍利,梵语sarira的音译,汉译骨身或灵骨,是佛、高僧肉身火化后的一种颗粒状结晶物,在佛教中被视为圣物。

  《佛学大辞典》将“舍利”解释为“佛之骨也,依戒、定、慧之熏修所致也。”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高僧圆寂火化后,有骨如五色珠,光莹坚固,也可称作舍利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