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安徽弘愿寺隆重举行“2009年秋季剃度仪式”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来源:弘愿寺   作者:弘愿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迎请剃度和尚(一)

迎请剃度和尚(二)

拈香、升座

剃度和尚——上净下宗法师

宣诵《出家颂》

金刀剃去娘生发 除去尘劳不净身(一)

金刀剃去娘生发 除去尘劳不净身(二)

齐诵《出家宣言》

新剃度沙弥与和尚合影

新剃度沙弥尼与和尚合影

弘愿寺及下院佛林净寺僧众合影

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祥。安徽敬亭山弘愿寺隆重举行“发心出家2009年秋季剃度仪式”,共有15位发心出家者经过近一年的考查培养,在这一天圆顶。来自各地的大批莲友和信众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殊胜的时刻。

上午9:19, 佛光普照,弘愿寺“发心出家2009年秋季剃度仪式”正式开始,香花请、妙香迎,剃度和尚——上净下宗法师在“莲池赞”的唱赞声中,拈香、升座。随后,新剃度众向各自的父母行辞亲出家礼,并长跪恩师座下,三番礼请大德为和尚,依大德,得剃度出家。

弘愿寺的剃度仪式严格按照佛教传统剃度仪轨进行,同时处处彰显净土法门信仰之特色。在“行剃度仪”中,和尚举刀,第一刀,众呼“信受弥陀救度”;第二刀,众呼“专称弥陀佛名”;第三刀,众呼“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和尚在宣完剃度法语——“流转三界中 ,恩爱不能断,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之后,还宣诵了《出家颂》:

“出家人是法幢,说法能度众;出家人是法幢,不说法也能度众;出家人是法幢,佛法因你而传;出家人是法幢,功德因你而立。”

“把青春生命,献给佛教,让阿弥陀佛,作我主人。荷担如来家业,绍隆佛种;光大净土法门,普度群生。”

承接并呼应和尚宣诵的《出家颂》,15位新剃度的沙弥、沙弥尼齐声诵出《出家宣言》:

“今天剃发染衣,今生毁形守志,一切皆可舍,念佛永不舍。沐浴在弥陀永恒不灭的光明中,我们正大步向净土前进。”

“为法而来,和合共住,永葆道心的纯洁。我们已立志做一盏长耀明灯,照引苦难群萌,同登净域,至死而不渝。”

“上人的教诲、恩师的劝勉,视众生为父母、为儿女,我们会彼此接纳,互相尊重、包容、怜惜,世间的种种憎嫉、违戾、愤恨、敌对,将因我们的弘法布教化为友善、化为互助。”

祈愿弥陀您的慈悲加佑,护我们、助我们,永固道心,正修正业,行解度众,报达四恩。”

弘愿寺“发心出家2009年秋季剃度仪式”中,慈悲的剃度和尚——上净下宗法师在对新剃度弟子的开示劝勉中讲到:

发心出家的人,在剃度前都会在寺院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培养,以观察其信仰、品行、性格等各个方面,是否适合做一个出家人。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一方面这些发心出家者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家庭,远离了世俗的生活,另一方面他还没有被他所向往的僧团正式接纳,而是处在被观察的边缘。正处在后路已绝,而前途未明的境地,不用说这对多数人的心理是一个考验。他们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语言行事格外地小心谨慎,声音自然不敢抬高,就是眼睛头颅也要比以前低垂许多呢。因为心常惺惺,一旦习犯重演,也容易即时查觉而悔改。寺院大众,不论出家在家,会自然而然地拿‘未来出家人’的标准来衡量他,所以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就在众人的眼光之下了;主要的执事更是时时留心,明察暗访,纠偏举错。已经出家的大众,是他心目中崇仰的对象,固然是光辉在上;就是与他共事的居士,也都成了他的老师,因为‘就你这样子,还想成一个出家师父吗?’是众人心口上一句明摆着的话。这是一段难熬的时间,但也是最有利于人生成长进步的时间。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对世俗种种甚深习染来一番洗心革面,最终以干干净净的身心,虔诚面向佛祖,完成剃度的心愿。

一个人从在家走向出家,由俗汉变成僧宝,可说是生命本质上的脱胎换骨,并非几根头发一理,一件大衫一套就算了事,必须是先从心灵上发生根本转变,然后才表现为形相上的自然转变。剃度前的考查培养,正是帮助他完成这个转变,所以是绝对重要而必不可少的。

如同美丽的蝴蝶,总是在茧中完成了化育,才能一朝破茧而出,翩翔于空中;又如金蝉脱壳,必然是从里面长出结实的新躯,才能顺利蜕化,再鸣清风。如果不经过这一番过程,就提前将蛹从茧中强行提出,逼令飞舞;扒去蝉的外衣,让它高歌。不仅不能飞舞高歌,连命也不能保。

同样地,如果不经过剃度前的严格考查培养,狠下一番功夫,改造俗染的心灵,就草率剃度,一剃之后很容易成为非僧非俗之怪客。其结局不是剃一个死一个,而是剃一个死一双了。何以故?身现出家,弃行孝养父母、报效国家等种种人伦义务,是俗之死;心犹在俗,不能养成僧德以光大法门、利济众生,是僧之死。是剃一光头,即戕二性命,社会增一游民,佛门结一死胎,可不慎乎!

有人说,人生成长不限时年,出家修行贯穿一生,末法发心出家者本来就少,只要发心真诚,即属难能可贵,与其经时年月,热情消冷,乃至不乏半途而退者,不如趁热打铁,尽早剃度,既木已成舟,生米成饭,再加培养,促其进步,不是很好吗?

这话虽也有几分道理,但总不是常规。比如婴儿在母亲子宫里的成长,是任何环境下也不能替代的。提前一个月早产,可能花十年的时间也补不回来。若提前太多,要么胎未成形,要么产下早矢。一个人初发心出家,来到道场,也等于佛门的婴儿一样,在他还没有获得剃度之前,他的心自然会比较虔敬、谦下,因而极利于自我成长,而道场大众也对他有格外关心、关注,这种整体的氛围正如子在母胎一般的温暖适宜。一旦剃度,现出僧相,便如婴儿呱呱堕地,他个人的心便放松了要求,大家对他也就不再那么的关注要求了。在新的空间,他便有了新的进步要求,要弥补剃度前的成长不足,可说是万难了。

自然界事物的发育成长,只要是足了时间,便会有自然的结果。但发心出家并非如此千篇一律,鉴于每个人的善根因缘不一样,有的人初来不久便蒙获许可剃度,有的人则住寺甚长还须继续延迟,有的人则劝止,有的人则请离;看上去生杀予夺的大权掌握在剃度和尚手上,其实还是由个人的善根因缘所决定。

标签:弘愿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