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北京的“敦煌”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居寺石经局部。(滕磊摄)

  近日,阔别近30年、与北京八大处佛牙、陕西法门寺佛指并称为佛家“海内三宝”之一的佛祖肉身舍利被迎请回其出土地——云居寺,接受人们的观瞻。佛舍利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的遗存,有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三种,分别为白色、黑色和红色。其中肉舍利极为罕见,1981年在云居寺雷音洞内出土,密封在层层套装的五个石函、银函和玉函中,共两粒,而目前全世界也仅存这两粒,可谓无价之宝。

  云居寺缘何能存放这样重要的珍宝呢?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又称“石经山”)下,它的修建与当年的刻经活动有关。隋大业年间(605年),当时高僧静琬为了弘扬佛教正法,选择在这里镌刻石经。最早的石经就刻在雷音洞中,也就是埋藏佛祖肉舍利的地方。显然这里作为弘扬佛教正法的圣地,其重要性和卓绝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雷音洞中央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每根柱上均浮雕千佛,静琬最初所刻的一百四十六块石经就镶嵌于洞内四壁之上。唐贞观年间静琬逝后,其弟子玄导、仪么、慧暹、玄法又相继主持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诸朝,延续千载,至明末,共镌刻石经近15000块,涉及佛经1122部、3572卷。

  随着刻经活动的进行,云居寺也逐步兴建、繁荣,至辽圣宗时期(983~1011年)已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的宏伟建筑群。南北两座辽塔对峙,塔的四周各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金刚宝座塔(五塔)的布局。寺内及周围山上还有唐、辽、明各代建造的砖、石塔十余座。其后,金、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抗日战争时期,云居寺遭到日军的轰炸,建筑多有损毁,所幸石经保存完好。

  如今,云居寺中珍藏有14728块石经,分为两部分存放。其中,大部分石经在云居寺南塔(藏经塔)的石经地宫中存放,而另一部分则在石经山上的9个洞穴内存放。此外,云居寺内还藏有纸经和木版经。纸经现藏22000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单刻佛经等。木版经为雍正乾隆时期刻制的汉文大藏经《龙藏》,现存77000多块,同样也是我国木版经之最了。这些珍贵的佛教经典,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对这座名副其实的“北京的敦煌”,周恩来曾盛赞道:“黄金有价,石经无价。”(国家文物局 滕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