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发掘工地探方
  记者3月9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龙门石窟第一次大规模窟前遗址考古发掘——东山擂鼓台建筑遗址考古发掘日前取得重大收获,出土文物1700余件。专家表示,此次发掘是国内石窟学界从学术角度进行的第一次窟前遗址考古清理。其地层堆积之深、包含物之复杂、出土遗物数量之多、窟前踏道规模之大都超出发掘前的预想。

  龙门石窟擂鼓台位于龙门东山石窟区的南端,为东山石窟区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一组洞窟,由北、中、南三洞及窟外崖面多个小龛构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其中北洞为我国最早的密教造像洞窟。窟外壁面小龛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中洞又称为大万伍佛洞,因壁面布满一万五千尊佛像而得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2008年)3月至7月,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联合对擂鼓台窟前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考古发现,擂鼓台3个洞窟前地面4米多深的堆积中,涵盖了唐、宋、金、元等7个堆积层。发现的遗迹包括用大条石砌成的规模较大的唐代窟前踏道两处、窟前殿堂包石台基、面积较大的宋代造像题记6处、建筑基础1处及唐宋时期窟前道路等。

  擂鼓台南洞踏道以南的一处建筑基址上,有柱础石和青砖铺面,因大半尚压于南侧未清理的晚期堆积之下,其性质和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

  截至目前,这里共发掘出五铢钱、经幢、佛首、佛龛、瓦当、瓷器、陶器等器物1700余件,年代唐、宋、元等均有。其中一尊菩萨头像保存完好,发髻蓝色,色彩鲜艳,应为青金石颜料,非常珍贵。现场还出土有一些碑刻,碑文书法为唐代风格,笔法精湛,堪称一流。从碑刻残损严重的程度来看,其曾遭受人为破坏。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研究唐代寺院建筑乃至都城大型建筑石砌台阶样式及建造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唐宋时期擂鼓台三洞窟前道路、唐宋时期洛阳城经龙门伊阙关与南方地区道路交通的使用情况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东汉时期伊阙关、魏晋至唐初时期擂鼓台区域交通以及建筑设施等有重要价值。

  据悉,国家文物局对龙门石窟的遗址发掘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中国石窟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将设于龙门。

从正面远眺遗址

屋顶陶质螭首

兽面纹瓦当
龙门石窟擂鼓台出土文物1700余件
出土的绿琉璃瓦件
龙门石窟擂鼓台出土文物1700余件
出土的钧瓷碗
龙门石窟擂鼓台出土文物1700余件
出土的圆雕狮子

标签:龙门石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