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德相大师筹措4.5亿 要在河北再建“北少林”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15日
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就在外界纷纷传言,“少林寺计划用8至10年时间,与天津市联合投资1.6亿元,完成北少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把它建成世界名寺”的时候,有人提出异议,说北少林寺不在天津蓟县,而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而且当地已经筹资4.5亿元,准备再建“北少林寺”。昨日,记者来到他们所说的“北少林寺”进行了实地探秘。晚报记
  者袁建龙晚报见习记者刘堃孙建新  

  河北“少林寺”方丈说“北少林寺”由来

  昨日,记者来到河北省满城县,在一个挂着“少林寺”牌匾的山门前,大门的两侧各建了一个小门,和少林寺的山门一样。

  在侧殿,该“少林寺”的方丈德相大师介绍,元朝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受到皇封的少林寺住持福裕和尚派高徒来到河北省满城县,建起了“北少林寺”,后毁于元末的战乱中。清朝时期,少林寺僧人湛丰到满城县传经,听当地人提起元代的寺院后续建了寺院。后来,湛丰就成了“北少林寺”第一代方丈。

  据说,当时的“北少林寺”殿宇金碧辉煌,僧徒云集。但公元1773年的一场大火,使“北少林寺”化为灰烬,只留下残碑一块。德相大师说,这块残碑是“北少林寺”的证据,目前被文物部门保存在当地的章村。北少林寺方丈是何人

  火灾后,湛丰大师逃到山东隐居,在当地传授少林功夫。湛丰大师圆寂后,他的大弟子、德相大师的先祖便带着师父的遗命找到满城县。以后,几代人便在“北少林寺”遗址上练习少林功夫。

  1970年,肩负着祖上的遗命,8岁的王乐被送到嵩山少林寺,拜素喜大师为师,受戒后赐法号“德相”。在师父的教导下,德相很快练成了黑虎拳、罗汉拳、达摩剑、少林金刚拳等少林功夫,并在师父的指导下学会了修禅悟道、少林医学、少林养生等普度众生的看家本领,这更加坚定了他传播少林文化、重建“北少林寺”的决心。

  1990年,德相奉少林寺住持素喜师父之命,筹措资金3500万元,在河北省满城县建成了占地100多亩的现在的“北少林寺”,德相大师也就成为了现任方丈。

  筹措4.5亿,太行山脚下再建“北少林寺”

  “北少林寺”建成后,德相大师并没有停止对“北少林寺”遗址的考证。后来,德相大师观看南水北调工程时,无意中发现了保存在章村的一块“北少林寺”石碑,经过很多专家的多次考证,确定了白龙山、青龙山环绕下为“北少林寺”清代遗址。

  今年,德相大师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得到当地一家公司鼎力相助,筹得4.5亿元资金,在保定市西北20公里处的太行山脚下(距原“北少林”10公里处)再建“北少林”,计划建成六进院落,占地500多亩,并在后殿筑成60米高的佛祖铜像。

  来自嵩山武林界的说法  

  提起德相大师在河北省满城县重建的“北少林寺”,嵩山武林界内也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作为少林寺的弟子应该在寺院内好好修行,普度众生,不该到外面另建一个少林寺。有人认为,作为一个少林寺僧人,到外面传播少林寺文化,传承少林功夫,本身就是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有利于少林文化的发展。还有人认为,重建“北少林寺”是对历史的尊重,但一定是出于对少林文化的尊重和发扬的前提下。有人甚至认为,争论谁才是真正的“北少林寺”并没有什么意义,就像3个南少林寺争正宗那样,其实,只要是为了发扬少林文化,让少林文化这个人类瑰宝更好地服务人民,就是好的,就是值得提倡的。

标签:筹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