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人在佛中行(图)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1日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致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相映成辉

从洛阳出发,驱车南行十余公里,便来到了龙门石窟。只见这里青峰屏峙,绿水畅流,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雄跨于伊水之上,飞架于龙门之口,令人叹为观止。秀美的伊河波光潋滟,两岸垂柳枝叶婆娑,宛如碧玉丝绦,微风过处摇曳生姿,空气中弥漫的是安静祥和的气息,岸边不时可以看到悠闲垂钓的老人和结伴而行的情侣。所有这一切都解放了我的心灵,旅途的劳累和烦恼的琐事都烟消云散了。

穿过大桥拱门,沿着西山缓缓南行,便进入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断。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看着洞窟里一个个形态各异、神态逼真的佛像,我才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做鬼斧神工。但这些佛像却是1000多年前古人一凿一斧加工成的。想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更不能不让我们叹为观止了。我缓缓地走在石板路上,品读着前人的杰作。有时,我会盯着一个洞窟沉思良久。听讲解员说,有的人终其一生就开凿了一个石窟,那是怎样一种对生命的执著。洞窟的主人虽然在历史的烟云中已经不知去向,但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灵魂固定成了一个个不朽的雕像。

顺着石阶平台往前走十几米,我们来到了雕凿时间最长、用工最多的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画,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

我们一路称赞着缓缓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西山最高处的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的扛鼎之作。站在奉先寺下,一仰头,便看见了卢舍那大佛,乍看之下,我的内心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只见佛像雍容华贵、丰颐秀目、仪态万方,浓密的螺形发髻松松地盘在头顶,轻柔薄透的通肩式袈裟披在她匀称丰腴的身体上,勾画出了优美的曲线。她眉稍嘴角含着浅笑,头微低,俯视的目光正好同礼佛朝拜者敬仰的目光交汇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温柔、睿智、典雅、优美,被誉为“东方雅典娜”,她的宁静和慈祥是东方智慧对于力量这个概念的最高深也是最精确的诠释。卢舍那大佛是按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貌雕刻而成的,并且曾一度成为武则天废唐立周、扩大政治基础、笼络民心的工具。当我再一次抬头望见大佛那如水般明亮的眸子时,心头不禁感慨的浮起一句话来:“滔滔伊水流,倾刻兴亡过手。”

随着人流迤逦而行,途经药方洞、古阳洞,还有火烧洞、石窟寺、极南洞,跨过连接东西两山的人行便桥,我们又来到了龙门东山石窟。这里的洞龛虽年代不如西山的久远,数量也没有西山的众多,但在雕刻技巧和风格上,也有它们的独到之处。

一路的石窟艺术,一路的佛教文化。出得龙门来,夕阳已西下,回首向南,只见满天绚丽的霞光里,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致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显得相映成辉。如果没有伊河从龙门石窟脚下淌过,那么我们看到的将只是阳刚之气。惟其有了伊河水的柔美,两者结合,才做到了刚柔相济,才有了天衣无缝的美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标签:龙门石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