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其他经论>>正文内容

教授取舍之道讲记(一)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8日
来源:益西彭措堪布 官方微博   作者:法王如意宝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这一次我们学习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给丹增活佛写的《教授取舍之道》。当时活佛很年轻,正值法王率僧众朝礼文殊刹土——五台圣境期间,活佛从红原赶到五台山依止法王。应他的祈请,法王就说出了这篇教言。

  “教授”就是上师对弟子传授取舍的要点。“取舍之道”是指示一生修行应当走怎样的道路,哪些不如理的、不正确的、无实义的,或者有偏差的,就要在自身上舍掉;哪些如理的、正确的、具实义的、适合自身因缘或者时代状况的,就应当在自身上执取。这样一生的修行就会避免误入歧途,避免走错道、偏道、无意义的道、无效率的道等等。这就是“教授取舍之道”非常深的内涵。

  全文分三:一、祈请文殊;二、正明取舍;三、总结要义。

  一、祈请文殊

  为了顺利地开启明辨取舍的智慧,首先祈请代表根本智的文殊圣尊加被,由此趣入安乐吉祥的正道。

  诸佛一父童子相,但念亦除三有暗,

  红黄文殊持剑者,祈散于汝吉祥花。

  这一颂有事、理两分解释。从事相上看,文殊菩萨过去已经成佛,是龙种尊王如来,未来也将在北方宝积世界成佛,现今示现为大菩萨的形相。他是诸佛智慧总集的体性,是出生诸佛的唯一父亲。这位菩萨示现为童子相,以他的夙愿力,仅仅在心中忆念,就能遣除一切三有黑暗。因此向这位显现红黄身色、执持宝剑的圣尊祈祷加被,赐予各种功德的吉祥。

  从甚深的理体上解释,文殊就是妙吉祥,指的是本有的智慧。任何佛都是从本智中出生,从金刚般若智慧中出生,它是诸佛的根源、出生处。诸佛无非认识了本有的智光而成佛,因此称文殊菩萨为“诸佛一父”。

  示现为童子相,是指它并非因缘所生的有为法的智慧。因为凡是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自性。既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缘聚一现而已,必然就落在衰损坏灭当中。然而本性的智慧是妙明真心,从本以来,没有任何生灭增减等相,而是万古长青。一切时处就是这一个永无变异、永远年轻的智慧,它时时都在起着妙用,所以叫“童子相”。也就是指永无衰老,恒时起灵明妙用。临济禅师说:“有位无位真人,时时在众人面门处放光,六道神光欠少什么?” 这位无位真人就是童子。“六道神光”指从眼等六个门放六道神光,起见、闻等六种妙用。如果你认识它,只要一经忆念这位童子,就能遣除三有的黑暗。也就当即觉知到,所谓的欲有、色有、无色有的这些世间界,就只是虚妄分别的体性。一旦知道了这位诸佛一父的童子就在你心中,而且明记不忘,那就会遣除三有的黑暗。法王的金刚句有甚深的密意。跟禅宗说的“知有是众妙之门”是一味的。知道什么“有”呢?就是这个本有,这个妙明真心、无位真人就是本具的智慧。一切时处都是这个智慧的妙用。你只要认得它,三有的黑暗立即就会被遣除。它没有生死,没有增减,没有任何方所,没有任何戏论可得。正由于它永葆青春、常住不变,所以称它为“童子”。我们知道自己本心的文殊童子,能够时时明知不忘,处处都是它,就决定会从迷惑中走出。

  过去有麻谷等五位开悟的大德一起结伴参方。当时天气很热,口干舌燥,看到一位婆婆在卖茶,就请求婆婆给他们每人一杯茶解渴。婆婆说:“你们当中有神通的人就可以喝。”这几位大德是诚实的人,他们面面相觑,虽然已经是初开悟的人,但是神通还没有显发,所以都不敢喝。老婆婆就说:“你们这群呆鸟,看老婆子给你们施展神通!”然后端起茶杯咕噜咕噜一饮而尽。这时五位大德才恍然大悟,原来日用无不是神通。这是观音菩萨示现为老婆婆来考验这些大德。庞居士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这也是指示我们时时神通妙用,都是文殊童子在起用,能识得它,就会破三有黑暗,就会时时遍散吉祥花。

  世尊成道的时候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自然智、无师智、一切智自能现前。”关键是要这个“知”,这个“知”就是众妙之门。如果不知,就落在幻影当中,不断地迷惑。所以,时时要认得本来人。

  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事就在面前,它从来没有失去过,也没有任何断、续的相。佛在《楞严经》里指示波斯匿王,也是在这点上:外在的身体当然是有为法、虚假的法,随着日迁月移,会渐渐地衰老,然而你见恒河的性有没有衰老呢?波斯匿王马上就悟到了,说这个是常住的真心,是从来没变化过的,童年时见恒河的性和现在老年见恒河的性完全一样,这上面并没有任何变异、衰老。这就说出了我们的智慧本性是一位没有任何变异的童子,它就是诸佛的根源,显了它就叫成佛,所以是“诸佛一父”。这是一路涅槃门,叫做“一”。这也就是说本有这妙吉祥的智慧,人人本自成佛。因为这种觉悟,就会出生诸佛,出生一切佛的妙用。

  这里用“但念”二字,实际已经开示了大道的根本。“念”是明记不忘的意思。只要明记不忘这无位真人、这智慧童子,就不会处在迷惑当中。这里有深义,就是当智慧起用的时候,你要记得这是本性的智慧,而不要迷失在幻相里,忘记了文殊童子。能这样记住,就不住在假相上,也就能除掉三有的黑暗(暗是指无明,也可以指一切三有所摄的惑、业、苦,这都是虚假的迷梦法,叫黑暗)。

  所谓的无明,就是指我们不知道现前的一切都是本性在显相起用,却执著有真正的法。以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就陷在黑暗当中了。也就是我们会认为在本性之外实有这个法、那个法,也就是沉迷在欲有、色有或无色有当中。

  其中,落在欲界的人天善趣以及三恶趣,就是堕在欲有当中。根本上就是把显现的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幻影执为实法,由此一颗心就向外追逐求取、与人竞争、生起各种贪、嗔、嫉妒、傲慢等,就陷落在这欲界的黑暗中了。在此之上,虽然暂时止息了贪欲,但在定中还执著有色,他不知道这也只是自心变现的一个妄相。在无色有之中,连色的显现也没有,但仍然计执无色有为实法。像这样,众生都是因为没有证得本有的文殊童子,在现起这些的时候,没记得这个根源,反而妄执心外有实有的法,之后起惑、造业,而陷落在黑暗中的。所以这里上师开示“但念文殊”,就是只要你回光返照,不忘这本心的文殊,这么一念,就能遣除三有的黑暗。

  这样的文殊是红黄持剑者,表示圆满断证的功德。“红黄”所表征的就是内在有无量恒河沙数的性功德法。也就是所谓的四身、五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所摄的无量性德。这个自然智,它是体、相、用不二的,本来就只是它,不可能有分开的各种他体的东西。这就是“何期自性,本来具足”。而从名言上又可以分二、分四、分五,或者分多少都可以,也因此有所谓的二智、四智、五智乃至无量智的建立。

  分为二智,也就是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分为四智,也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分为五智,也就是在四智的基础上再加法界体性智;说无量智,无非就是权、实二智。彻证本性叫做实智,然后就是权智,指应一切机缘,以智慧光明起无量无边的妙用。这都是文殊智慧现的庄严相、起的无边妙用,这就叫“红黄文殊”。

  我们之所以不能还归本性而得天真受用,就是因为不认识这个本有的智慧宝藏。很多人都以为,智慧只是一个因缘制造的分别心。所以,只要问别人:“你知不知道吃喝拉撒睡都是智慧?”很多人就不理解,认为这些怎么能是智慧呢?他以为世间的世智辩聪,像能够高谈阔论、妙笔生花、搞搞发明创造、作出种种研究等才叫智慧,岂不知一切处都是智慧!若是离开了智慧,那就死了。就像六祖在《坛经》里所说的:心王一旦离开了(这里的心王指本智),那你就是一具死尸,还能起什么作用?所以,我们能言、能行、能动、能做,全部都是本智在起作用。就是一个智慧,没有别的。

  这样智慧显出的庄严相就是红黄文殊。“持剑”就是指这般若智光能斩尽一切戏论,脱离一切迷惑网。这是智慧极其明利的作用,它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这把金刚王宝剑无比锋利,无论什么样的迷惑、颠倒都能破掉。一旦你识得了本性,就不再住在任何妄想上了。一切虚妄的情执、分别,都会被破掉。从此之后,任何地方都骗不过你。根本就不会落在任何的戏论、执著里面。自从识得文殊后,这就是不二的智慧,还有什么戏论可得呢?一切处都是平等的,都是本来清净的,都是大安乐受用,哪里还会有妄执戏论呢?

  如此就祈求本心的文殊雨散吉祥花。“花”代表心花开放,“吉祥”代表圆满具足万德,“散”代表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起灵明妙用。如此就会日吉祥、夜吉祥,日日时时都很吉祥。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遍散吉祥的妙花。也就是当我们能够时时知道,也就时时都是遍满吉祥了。

  就像这道禅偈所说:“夹岸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一场风雨之后,两岸都铺满了飘落的桃花瓣。当骏马在岸边奔驰的时候,脚下哪里能避开残红呢?同样,无论我们做什么、见什么,没有一个地方能出于这个本性之外,这是无处隔断、无时远离的。你想避也避不开,可怜“百姓日用而不知”,就落在迷惑颠倒里了。现在“祈散于汝吉祥花”,这是既请文殊加被,也请我们自心的文殊让它醒过来,让我们看清楚处处都是本性放光,生活完全成了吉祥,一切都是自性的妙用,任何处都吉祥、都自在安乐。

  所以,我们一切的心念、言语、行为、穿衣、吃饭等等,无不是本性的妙用。“佛性天真事,谁云别有师?穿衣吃饭处,謦欬掉臂时”,也就是说这是天真之事,是本有的智慧,它没有任何衰减,时时处处都在显露,一切时都在起用。所以,它叫童子,没有任何生灭、断续的相。这是不是忽然间它就灭了,等会儿又是另外一个东西呢?不是的,这里没有什么生灭!它是常住的、无生无灭的。你只要一忆念,回头就是。这样的话,就叫做“散汝吉祥花”,就会一切时一切处吉祥。“吉祥”是具德的意思,这是本具的妙德,不用去外面找。

  所谓的“吉祥花”配合本论来说,就是指有了文殊的拣择智慧,就能够完全了知如何取舍的正道。也就是自性的文殊智慧光一现的时候,就能够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有实义、什么无实义、怎么到达安乐宝洲、把握自心等等,一切自然会清晰地明见。这就是智慧能够无误地拣择到缘起的正道,能见到心上的缘起如何运作,这样就开启了明辨取舍的智慧。

  一方面是祈求文殊本尊加被,但我们心中出现明辨取舍之道的智慧;另一方面也是指我们本性的文殊觉醒了,自己会明辨一切缘起法则。

  这篇简短的教言告诉了我们首先要明辨苦乐的真相,然后恒时依止出离心,以及明辨世出世法功德的根源是善心,所以要恒时唯一依止这内心的庄严。

  进一步还要知道,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欢喜洲是要通过慧眼和戒足并运来到达。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智慧和持戒双行。

  之后又说到,人生的大义在于依止具德上师和他的教授,应该抛舍一切世间无意义的事,从这牢笼里脱出来,效仿常啼菩萨、善财童子依止上师的传记,让自己永远具有修持佛法的自在,再一心依止上师和上师所传的教授。

  浊世寿短、病多,各种违缘障碍非常多,这个时候要走一条最简要、最径捷的路。如果像过去的人那样想要穷尽教理网的边际,那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要唯一依止要诀来修持。

  最后就说到,任何时候行为的准则是依止念和正知,毫不放逸地管制好自心,而且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自己作自己的善知识来行持具义的事。

  以上简要论述了整篇“教授取舍之道”所宣讲的法义,下面进一步分段解释:

 

  二、正明取舍

  暇满难得寿短促,业果无欺轮回苦,

  数思维于世圆满,更无希慕依出离。

  这是教导第一个取舍——舍世间圆满,依止出离心。

  我们都会问:世间的圆满应不应该追求?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里的教导是,唯一要依止对世间圆满没有任何希慕的出离心。这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修道第一个就是要有出离心,时时处处都要出离。

  这要看到我们生命的走向有根本的错误。如何错误呢?对世间的种种圆满一直有很重的希慕之心。这是指我们内心对这世间充满了各种幻想、期待、追求,也因此我们的心对于世间的名利享受一向非常贪爱,又以这种爱驱使我们发出种种行动,从而集成了生死轮回的业力。

  现在怎么使心态和行为调整过来呢?就是要透过数数思维,对世间的一切圆满都彻底看清这只是苦的自性。就像一旦清楚了黄连是苦的之后,就再没有想品尝它的兴趣,因为心里非常清楚吃它就只有饱尝苦味,得不到任何甜味。以这种彻底地断定就让我们死心,不会还幻想在里面获取一点甜味,这就是心里“更无希慕依出离”。

  我们是因为一直没有彻底地认定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苦,有漏法都是苦性、苦法,才导致我们的意乐和行为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偏差。结果就只有反复地陷在苦当中,卷入苦海的漩涡。如果看不透有漏皆苦,那还会不断地误以为世间有乐而有意识地希求它,结果就又会掉入苦海里。如果按照这个方向不断地去追乐,结果追到的一定全部只能是苦。这都是因我们的心没有辨别清楚苦乐的自性,或者说对苦集十分愚昧而造成的。如果在这上没抉择清楚的话,就一定会一再陷入苦中无法脱离。

  这里上师已经决定地告诉我们,世间唯苦无乐,必须要有彻底的厌离和出离。而我们怎么才能生起这个心呢?那就要透过数数地思维衡量。这上的取舍是非常断定的,就是对世间圆满丝毫希慕的心都不能有,唯一要依止出离心,这就完全为我们给出了这一生行为的方向。

  释迦佛当年做悉达多太子的时候,经过四门看到了老病死,马上就觉悟到,轮回肯定是以苦作结局。因此,对于无论现前多好的荣华富贵,他都没有任何兴趣。这是因为智者有极其长远的眼光,看到了一切事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就会断然做出决定。但对愚者来说,只要眼前显现一点世间圆满,就会把自己完全迷失在里面。一颗痴心就只想在这温柔乡里、富贵场中尽情享受,哪里会提前想到这本是苦乐相连、乐极生悲的事呢?

  世人最易迷失的地方就是这些眼前的世间圆满。因为它极具欺诳性,诈现的是一种安乐的美景,让人看不清真相。它会表现出似乎人生必须要有这样的追求,要实现这样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人们会主动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各种计划,追求各自的理想和目标,将一生都付诸其中。这一切都是由于没看清真相而导致的。

  这种执世间有乐的心,致使根本不可能发起彻底的出离心。因为在认识上根本是错的,这就绝不可能死心,一定还妄想在世间得到想要的安乐;或者认为现在只是因缘还不具足,等具足的时候就一定能得到安乐;或者幻想以后可能有很好的生活,有很多真实的安乐,虽然过去没得到,现在也没有,但将来一定有希望得到。多数人表面不说,心里并没有真正相信。他们自有一套理由:时代是在不断变化中,遇到的人、事、物都不尽相同,未来的事还没发生,怎么能这样让我们彻底绝望呢?完全彻底地没有安乐,并不那么断定吧。心里还存有这样的侥幸。

  不要说整个世间的圆满,就连一点点好的享受,比如有一道好菜,放在嘴巴里嚼的时候,觉得很好吃,就想多吃几块,这就叫“希慕”,就是对于面前美餐的希慕。或者听说今天有什么大片、球赛,哪里有好玩的,马上就动心,这也是一种希慕。对于男女的情爱、耀眼的名誉财富,更是非常希慕。心里发痒、没得到的时候,总有一种憧憬,一种幻想,认为得到了该有多好啊!有了这样的希求心,就会使你迫不急待地付出行动。就像狗看到了骨头那样,马上就冲过去了。这样我们的心就会完全入在五尘当中,如此就深陷在轮回里了。

  如果我们对于苦集有很精确的抉择,就会知道的确叫做“人心唯危”。我们的错乱、冲突太多了,如果没有经过反复地思维,看不清它的真相,就会导致行为一次又一次地迷失。假使在某一个阶段里受环境的保护,因为没有什么诱惑,或者有师长的教诫,这样你还能够比较平稳。但是一旦远离的时候,因为心里没有正见的摄持,一到这个诱惑的境界里,就会迷惑不清,紧接着导致一次又一次的错乱。之后,彻底地深陷轮回中无法自拔。

  所以,真正对于苦集有认识的人,他就能切实地看到世间五欲就像毒蛇一样,整个世间就是一个罗刹洲。如果不警醒的话,马上就会被它吞噬掉,如此就能做到一心如救头燃,寻求解脱出离。

  但是,现在的关键就是希慕之心我们止息不了。为什么上师在这里特别强调呢?因为当前我们人类大多数都处在红尘世间,很少有人能到与世隔绝的山洞去隐修。充斥在我们周围的,都是各种令人心醉的名利享受(世间圆满就是指这些,由于它表现出非常美满、幸福的相,就让人特别羡慕向往)。在这些上,一般人是不容易看清楚的,好比有人送了你一栋非常豪华的花园别墅,那里面的舒适享受哪里会让人觉得是苦海呢?一般人都会深深地迷恋在其中,连离开都不愿意,更何况失去?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发起出离的道心呢?

  但是,这个教言里的要求是任何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圆满,都要看清楚它只是苦性苦法,最终的结局是导致极其漫长的轮回。数数思维是个手段,要思维的内容是四种前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思维后的结果是对任何世间的圆满,都不再有丝毫的希慕之心,心里断定地唯一依止出离。

  我们以前说过,思维到量之后,轮回中的任何事情摆在面前,你都能立即认识到这是苦性的、剧毒性的,这是轮回。一提到它,就有一种特别厌患的心。什么是厌患呢?就如同厌患剧毒那样,心里特别清楚只要吃了它,就会受到全身被毒化、腐蚀的剧苦,吃了它就全完了,这样一触到就害怕,一点都不敢沾,这叫“厌患”。又好比如果我们发高烧三天不退,就会觉得陷在病魔的缠绕中;如果一百天不退,那简直无法忍受,会觉得这苦太漫长;如果连续很多年都处在高烧当中,那自然会非常非常厌患了。如果病因是吃了一种不适当的饮食,就会对这种食物生起强烈的厌患心,以后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它,都不会生起任何想吃的心,这样的心态就叫“厌患”。

  “患”是什么呢?就是这里面存在的隐患、导致极多极重的后患。就像刚才说的,因为吃了一点不合适的东西,结果导致一百天生病,在这一百天里会不断出现各种症状,让人感受强烈的病苦,这就叫做“患”。所以厌患的意思就是,对任何世间圆满的美食,都能清楚地了解只要食用它,就一定发生连续不断的苦患,于是就害怕了,再也没有希慕的心了。

  就像难陀起初特别迷恋他的妻子,简直到了如胶似漆,片刻都不能离开的地步。后来佛逼迫他出家,他很不情愿,出了家还开小差,溜回来跟他的妻子相会。后来佛就把他带到天上,他看到天女比她妻子美貌千百倍,和天女相比,妻子简直丑得像母猴,他就对妻子再不留恋了,一心想着升天,这还是在贪爱轮回。佛又把他带到地狱里看,油锅就是给他未来堕落准备的,只要天福一享尽,就立即会掉到地狱的油锅里受苦。这时他看清了升天享乐的后患,就再不希慕天界的果位了。所以人的眼光就是太短,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幕,根本不明白目前正坐在轮回的列车上,快速地驶向恶趣的深渊。因为无知,所以才无畏,一点儿都不恐慌。我们还坐在这辆轮回列车里,品尝着世间法的美酒,相当陶醉,压根不知道往后的处境是什么。

  所以所谓的厌患,就是一定要用智慧认识到追求世间快乐的结局,贪著世间乐就会引来非常重、非常多的连续不断的生死苦和恶趣苦。如果能对这一点了解地非常深刻、非常透彻、非常清楚,那一定会有厌患的心态,在自己眼里,这世间的种种圆满的确就是一盘盘含着剧毒的美餐,就不敢再下筷子吃了,一点儿羡慕的心也没有。

  这不是强迫人去接受这个道理。有人说“宗教扭曲人性”,人性本来需要爱情、事业、享受,宗教偏偏要禁锢人性。以常人的眼光看来,认为人生在世不享乐,难道要去受苦吗?认为这种想法是对的,过去的样子简直是傻瓜,现在终于想开了,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该享乐就享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岂不知这只是一种愚昧,是丝毫不懂轮回过患的表现,根本不能说明这种想法就是对的。

  怎么才能使心对世间圆满不生希慕之心呢?关键就是看到它的过患。要具体地了解:这里哪怕贪一点点会有多少次烈火焚身,多少次死去活来,多少次连绵不断的大苦,我们要思维的就是轮回的过患。彻底想透了,就再也不会有希慕心了。

  重点就是修四种厌世心。通过这四项心的训练,就可以把以前沉浸在世间享乐里不断追求、向往的心彻底转变过来。以前不厌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欲望,所有的心思都在上面。所以,不但没有半点要出离的想法,反而巴不得赶紧挤进世间圆满的行列里。一定要赶快跟紧,不然就来不及了,没机会了,一定要趁着有限的人生,全力追求一切能追求到的享乐和成功,是这样一种心态。而这完全跟解脱道相违,这是取舍上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它使得解脱道的命根彻底断绝,整个解脱、成佛的机缘都没有了。而且积累的是无量无数再度轮回的因缘,继续成为轮回的老众生。

  现在上师这样教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取舍之道,我们就要开始认真考虑,我该怎么转变方向。如果我一点反应都没有,那我还像个修道的人吗?所以首先自己下来要重新审视一下人生,要重新做全盘的考虑和计划。佛法是教我们怎样回到理智的状态。我们从小已经熏染了各种各样错谬、混乱的知见,这些东西落在心里,已经把心搞乱了,观念上已经非常混乱,完全是一种迷惑的状态。过了很多年,就熏成了这样一种坚固的知解和观念。这使得我们发生各种盲动,怎么也没办法整理自己的心,一心趣入解脱道。即使你想要修行,即使有善知识指导怎么修行,但处在这样的心态中,也非常困难,没有办法修起来。因为心里一大堆的问题没有处理完,这个心就不调顺。就像清毒工作一样,必须把思想里的毒素全部一层层清掉,清得干干净净,心就整理过来了,就开始调伏、调顺了。

  这个清理工作要长期进行,因为受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现在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一方面来说,因为这个时代的共业,使人的生存负担太重,各方面受到的困扰、心绪上的焦躁、狂乱非常大。而且它使得你在年轻时候,比如25岁之前,受到的各种染污刺激非常大,这些对知见都有影响。

  本来这个前行应该加大修习的量,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我常常开玩笑说,现在不是修前行,而是修前行的前行。为什么呢?因为连世间伦理的道都不顺,如此一来,就使得这个问题更为严重。为什么呢?因为人必须重新全盘地考虑人生方向的问题。

  所谓的“依出离”,就是说在人生方向上,反复地抉择之后,已经断定了,那么方向就开始转变。没有断定之前,就确定不了。而且,虽然现在能够稍微熏习一点佛法,但这种力量跟过去所熏的观念相比非常微弱。一旦有事情来,多半是过去的观念左右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是换汤不换药,尽管自己表面上学佛了,但心里面的东西并没有换掉。

  这个观念好比是一个软件系统,软件里的程序指令都没有更换,发生各种操作还是按原程序进行。虽然外在换了一层贴着“佛教修行者”标签的包装纸,但实际上里面的观念程序依然完全是世间的程序。不但没有更换,而且还在不断地接受各种错乱的信息。因为世间的观念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其实每一个都是颠倒的观念。无非是推出一个世间圆满,然后建立子虚乌有的意义,说这里面有什么安乐、有什么速效、有什么利益,引得人们去求取它,每一次它都得推出一个。如果我们没有断定的话,每一次一推出来,马上就会去求取。所以说,这个人其实没变过,他只不过是外面表层上会说一点佛教的话,但是根子里并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数数思维刻不容缓。

  但是,现在的人很不喜欢修前行。在他们的观念里,前行已经成了一个趣向正行的障碍,要尽快解决它。但这样一来,根器根本没有成熟,是很难成就的。所以,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一点热情、冲动。等到过了几年就没有劲头了,一遇到什么世间的事,马上就爆了、飞了。如果心没有经过前行的洗练,没有得到稳固,里面的根子上没有转好,那么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就全出现了。

  四种前行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真正要在心里扎根的话,非常困难。过去的人可能很快就生起这种善根了,但是现在的人有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没有什么相,可见中毒之深。而一旦中毒,心就变得不再敏感。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在你会重复、会考试,因为你从小上过学,这一套已经经过几十年的训练了,所以你很会应付。问题是,要在心中出现一点与法相应的感受,这就非常困难了。

  这又是什么问题呢?说归说,心态归心态。心态因为几十年受到了很深的毒化。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果在一个染污的环境里熏多了,它就非常不敏感。但如果是很清净的身体,到了染污的环境里,马上就会有感觉,这就是久而不知其臭、其毒。熏得重了之后,心就开始僵化。对错乱的、邪恶的事,就会表现出一种非常快的冲动,非常快的邪慧的运转,也会出现一些邪的心情,但是对正的就非常麻木。

  现在不要说出世的心,就连世间的忠、孝、仁、义等的善心,都很难生起来,又怎么能发得出一心向道的大善根的心呢?或者说一心为菩提、一心为众生的心呢?非常困难!连这样的心都没有,又怎么能成道呢?凭着整天追求世间五欲,谈论世间的事情不亦乐乎,天天沉迷其中,又怎么可能入道呢?进到佛教里只不过是逛一逛超市,在对世间的享乐有点腻了之后,把佛教也当成一种新鲜的再享乐、再换感觉。这样怎么可能趣入解脱道、菩提道的修行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这里上师教导要“数数思维”,光是简单地来两次,是肯定不行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