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菩萨果位的差别——修习位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1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萨果位的差别——修习位
 
净界法师
 
    我们来看看一个证得空性的菩萨,他后面该怎么走呢?好,我们来看看修习位。先解释名称:
 
  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
 
  那么这个资粮位的菩萨,从散乱心的一种攀缘,到了加行位的摄心,到了通达位的证入空性以后,他“为断余障”,初地菩萨的障碍还有什么呢?在《八识规矩颂》说:“俱生犹自现缠眠”,他还有来自于第七意识微细的我、法二执,非常微细了,所以他必须要去断除这个俱生的我、法二执,来证得两种转依:转烦恼障成大涅槃;转所知障为大菩提,所以他继续的修习无分别智,故名修习位。这个《成唯识论》在讲修习这一块,其实没有讲完全,它只讲到自利这一块。其实这个菩萨,他继续的内观真如,往更深层的真如的空性去走,因为他还有微细的执取;但是他向外呢,那是不可思议了——十波罗蜜!他随缘的去度化众生,但这个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他有种种的神通三昧了,因为他在加行位的时候,已经成就三昧了。好,所以他是内观真如、外顺众生,他由恒顺众生,来生起种种的善巧。我们看它的内容:
 
  菩萨于“见道”已,发“根本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证唯识理;后为断舍俱生起二障种子,证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复数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十波罗蜜”之胜行,经“十地位”,名“修习位”。
 
  那么菩萨从前面的见道以后,他产生的一个粗分的根本无分别智,断除粗的分别起的烦恼障、所知障,证得粗的二空真如理。当然这个菩萨他在因地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不会以此满足,所以他的内观还得要继续走下去。他为了断舍这种第七意识所相应的、俱生的二障的现行跟种子,证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他继续的修习无得、不思议、出世间、无分别智及十波罗蜜的胜行。
 
  我们解释一下,修习位的菩萨做两件事:第一个上求佛道。当然“佛道”那就是内观,但他的内观,他是无得、不思议——无所得,而且是不思议境。我们前面说过资粮位的菩萨的智慧,完全是思议境,因为资粮位的菩萨要生起智慧,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乖乖的随文入观,把祖师跟佛陀的法语背起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从文字去作意,才能够产生相应的智慧出来,所以他必须要心思口议,他必须要夹带名言,这个修习位的菩萨,他的智慧是不思议,他不需要名言,他就任运的能够契入二空的真如理。
 
  《华严经》举一个例子说:这个船要进入大海,最难的是前面那一段,因为它有地心引力,船要离开陆地的时候,他要用力地去划——要作意。我们凡夫刚开始修习智慧,一定要去背很多偈颂,从偈颂里面去思惟、观照,然后才产生那种少许的光明出来。就是刚开始离开大海的时候很辛苦的,因为地心引力要把你吸回来。当这个船进入大海以后,它就任运的可以行走了,它离开地心引力了,这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管白天、不管睡觉,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断的进步!他没有退步这件事情,他没有退步。生命对他来说就是不断的增上,只是增上的多、增上的少而已了:他努力一点,就增上,就走得快一点;他不努力,就走得慢一点,但是他生命里面,没有“退转”这两个字了,没有这两个字,因为他内魔已除、外魔已消!生命中最可怕的烦恼的障碍——没了;外在的:这个菩萨不要说鬼神障,魔王都不敢动他。
 
  其实你到了加行位魔王就不敢动你,因为这到了禅定的人——初地,魔王他还是六欲天嘛,魔王只会欺负这个六道众生的资粮位的菩萨。所以初地菩萨,他内、外的障碍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人再思惟法义很顺畅,这个车开得很顺,因为他所有石头都没有了。所以他的进步叫做自然进步,就是这种进步叫不思议境,他不必刻意去学习什么,那么这种智慧是出世间的无漏的无分别智了,跟前面的资粮、加行,要经过一些学习、思考才能够成就智慧是不一样的,它任运现前!那么当然这个指的是他的自受用。
 
  那么他受用:他开始接触人群,修习广大的十波罗蜜去积集资粮,去成就他的未来的法身净土。经过了十地,这个十波罗蜜刚好配十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经过十地,最后入等觉——成佛!
 
  我们来看看这种法身菩萨,这种不可思议的十波罗蜜。那么严格来说,资粮位的菩萨修六度,只能够叫做六种的“资粮”,没有资格叫“波罗蜜”,因为波罗蜜,它必须要达到车乘到彼岸,这个到彼岸,包括把自己载到彼岸,包括把别人达到彼岸。所以初地菩萨他只要一出手,他不出手则已了,在佛经上说:初地菩萨一旦现在你的前面,那他绝对不会让你空过——“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所以他这种十地菩萨,他的每一个波罗蜜,都包括了自度跟度他的殊胜功德。 
 
唯识学概要——202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