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十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来源:   作者:观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十

 

  卷第十

  第二十八章 圆通本根二 眼鼻舌身意

  内容提要:

  阿那律陀旋见循元。周利盘特迦反息循空。憍梵钵提还味旋知。毕陵伽婆蹉纯觉遗身。须菩提旋法归无。

  (观辉按:此章为何只说眼鼻舌身意五根,不说耳根?因为后面另开一章由观世音菩萨说耳根圆通,再由文殊摘出耳根圆通为最易的方便法门。)

  一 旋见循元 斯为第一

  原文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白话解

  阿那律陀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初出家,十分贪睡,如来诃责我像畜生。我听到诃责,惭愧极了,啼泣自责,七日七夜不眠,坏了双眼。世尊指引我修得乐见光明金刚三昧,不用肉眼能观见十方景物,像观掌中庵摩罗果一样,了了分明,如来印证我成阿罗汉。佛问从何悟得圆通,依我所证,把见性返于真元,是为第一。”

  二 反息循空 斯为第一

  原文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白话解

  周利盘特迦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记性特别差,当初遇佛闻法出家,诵读如来一个偈言,读了一百日,仍是记前忘后,记后丢前。佛怜悯我愚蠢,叫我观察调理鼻息呼吸。我静下来,调匀呼吸,细心观察鼻息出入,看其生住异灭引起的诸般变化。刹那间,心中豁然开朗,得大无碍,直至漏尽,成阿罗汉,在佛座下,佛印证我成无学。佛问从何悟得圆通,依我所证,从数息以入空寂,是为第一。”

  三 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原文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呵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提。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白话解

  憍梵钵提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犯口业,从前轻视佛门,语言不恭,以至永世咂舌,口舌不清。如来指引我一味清净心地的法门,我得灭除妄心,入三摩提。我观知味性不在我体,不在外物,顿时应念超脱,灭尽世间诸漏。内忘自我身心,外遗世界诸相,远离三界妄有。如出笼之鸟,自由翱翔,离垢消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印证我登无学道。佛问从何悟得圆通,依我所证,不着尘味,回归正知,是为第一。”

  四 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原文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剌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白话解

  毕陵伽婆蹉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初发心从佛入道,常听佛说世间事不值得挂心。我在城中乞食,心中想着修行法门,不意被路中毒刺刺伤脚底,周身疼痛。我想,虽然我肉体受这痛楚,但我所行清净,肉痛心不痛。我忽又想,难道我一身真有两种觉性?我再收摄心神,不久,忽然觉得身心都空了,过三七二十一日,诸漏灭尽,成阿罗汉。蒙佛印证我成无学。佛问从何悟得圆通,依我所证,以清净心忘皮囊身,是为第一。”

  五 旋法归无 斯为第一

  原文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1。旋法归无2。斯为第一。

  【注】

  1 诸相入非 非所非尽 如果只知诸相皆非,便不是中道义,堕于是非相的一边。所非亦非,是不是一切都无定准了?站在世间法的层次看,这是教人们离自我偏执。站在出世间法的层次看,是教人们离一切相。站在佛智的高度看,一切法如幻,非有非无,非即非离,亦即亦离。这是修三摩提应当确立的十分重要的观点。

  2 旋法归无 前边已反复阐明离有无相,离是非相。对无漏阿罗汉和大菩萨说的“空”,即是非空非非空;说“无”,则是即有即无,非有非无。转法归无的意思是,不作意,面对妄相,能离相不生妄想。到达这个境界,当下妄识转成正智,妄相即成菩提。

  白话解

  须菩提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自认早得自心无碍。无数受生之事,孕生之初,已知其空寂,乃至观十方界,都成虚空,亦帮修道众生证知空性。蒙如来阐发性觉真空,性空圆明,我得阿罗汉,顿时悟入如来宝明空海。我的意知根与佛眼非一非异,我的知见合佛知见。佛印证我成无学。于解脱性空方面,称我无上。佛问从何悟得圆通,依我所证,诸相皆非,所非亦非,转法归无,是为第一。”

  第二十九章 圆通本根三 心见心听止息说法持身净心

  内容提要:

  舍利弗发智慧光,心见第一。普贤菩萨用心闻听,心听第一。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止息第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降伏魔障,说法第一。优波离身心无妄,持身第一。大目犍连澄浊还清,净心第一。

  一 发智慧光 心见第一

  原文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1,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注】

  1 为佛长子 舍利弗为众比丘之首,所以自称为佛长子。

  白话解

  舍利弗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自认早已得心见清净,世间出世间无量受生之事,种种生灭变化,一见便通晓,无有障碍。我在路中遇到迦叶波兄弟说因缘,我顿悟识心无限,智慧无尽,于是从佛出家,得见觉圆明,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所得智慧,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从何悟得圆通,依我所证,清净心发智慧光,智慧光反照得佛知见,以心见为第一。”

  二 用心闻听 心闻第一

  原文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欈李曰: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此非地前之贤,乃是金刚喻定居众伏之顶。名之为贤。温陵曰:凡具大根修菩萨行,皆名普贤之行。孤山曰:心闻发明,内证也,分别自在者,外用也。)

  白话解

  普贤菩萨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跟随无数佛,成诸佛的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导具菩萨根的弟子修普贤行,就是以我的名字命名。世尊!凡夫用耳听闻,我用心听闻。能知众生所有知见,不论离多远,有人发心修普贤行,我即乘六牙大象前往。若同时有百千处百千人,我能化百千身前往为他们摩顶。即使有业障深重的人,见不到我,我也暗中为他摩顶,护佑安慰,使他能得成就。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说根本在于用心闻听,无碍自在,以心闻为第一。”

  三 观鼻端白 止息第一

  原文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孤山曰:孙陀罗难陀是如来亲弟,孙陀罗为其妻,故有此标名。、温陵曰:气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净观发明,则烦恼浊渐消,故内明外虚,而烟销成白。及乎漏尽,无复烦恼,内莹发光,故出入息化为光明也。吴兴曰:由观鼻识,似发特胜禅,从知息出入,乃至弃舍,摄四念处,能见三界九地所贱境界。故云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

  白话解

  孙陀罗难陀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然执持戒律,但静坐修禅时,心常散动,未得无漏。世尊教我和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凝神谛观鼻端,三七日中,见鼻中气出入想烟一样。渐渐身心里面明亮,眼前虚净圆明,犹如琉璃世界。后来烟气渐消,见一片白光,心开漏尽,出入的气息都化成了光明,照彻三界十方,因此修成阿罗汉。世尊授记我当得菩提。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从微息到止息,入虚净境界,气息化作光明,灭尽诸漏,以止息为第一。”

  四 降伏魔障 说法第一

  原文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世尊赞富楼那辩才无碍,说法第一。温陵曰:佛以身口意三轮因物无滞,音声即口轮也。)

  白话解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很早便得辩才无碍,宣说苦空之理,能究其根本实相,还能无畏地宣说无数如来秘密法门。世尊知我有大辩才,教我掌握音声原理,提高语言艺术,让我在佛前助佛转*轮。因我音声浑厚,洪亮如狮子吼,说法无碍,义理圆融,得阿罗汉。世尊印证我说法无上。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认为宣说法音,降伏魔障冤业,消灭诸漏,以说法为第一。”

  五 身心无妄 持身第一

  原文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1,八万微细2,性业、遮业3,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优波离,意为近执。佛为太子时,优波离是亲近执事之臣。世尊赞优波离持律第一。吴兴曰:圆师谓次第执心者,先持声闻四弃八弃等重戒,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身识既灭,真智现前。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

  【注】

  1三千威仪 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十,共一千,配三聚净戒成三千威仪。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2八万微细 即八万细行。三千威仪配身三口四七支,而成二万一千。复约四分烦恼,则为八万四千。四分烦恼指与末那识常俱的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言八万者,举其大数而言之耳。

  3性业、遮业 性业,指杀盗淫等恶根性所犯恶行。遮业,指支末过失。

  白话解

  优波离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亲自跟随佛越过城墙,出家求道,亲眼见到如来六载艰苦修行,降伏邪魔,制伏外道,解脱世间贪嗔痴种种烦恼。我承佛教诲,执持戒律,恪守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重戒、轻戒,大小诸戒,丝毫不犯。身口意业,悉得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佛称赞我为执持的典范,大众推我持戒修身无上。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身不妄行,身得自在;我心无妄念,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得通利,以持身为第一。”

  六 澄浊还清净心第一

  原文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温陵曰:因缘深义,谓非世间和合粗相,乃发明世出世法,故因之发心,得大通达,神通如意也。)

  白话解

  大目犍连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回想当初,我在路上乞食,遇到迦叶波兄弟优楼频螺、伽耶、那提,听他们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时发心,得大通达。如来赐我袈裟,我一披上,须发自落。我神游十方,全无挂碍,成阿罗汉。大众推我神通无上,世尊及十方如来赞我神力。我得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以色心归于湛明,心光辉发,澄浊还清,久而久之,心无妄识,清莹无杂,以净心为第一。”

  第三十章 圆通本根四 地火水风空识

  内容提要:

  乌刍瑟摩谛观暖触流通无碍。持地菩萨持平心地离一切尘。月光童子谛观水性悟得通达。琉璃光法王子观风无依悟得菩提。虚空藏菩萨观空无边妙力圆明。弥勒菩萨诸法唯识证圆成实。

  一 谛观暖触流通无碍

  原文

  乌刍瑟摩1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注】

  1 乌刍瑟摩 即火头金刚。

  白话解

  乌刍瑟摩在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对佛说:“想起很久很久之前,我的淫欲心很盛。那时有佛出世,佛名叫空王。空王对我说,多淫之人,必定有猛火聚。空王教我观察全身百骸四肢种种冷暖气的变化。凝神内守,把多淫的心化成智慧之火。此后,诸佛都叫我的名字做火头。我以火光三昧之力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时,我作大力士,降魔伏怨。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见流通无碍,灭尽诸漏,便觉身中生起大宝焰,得无上觉,是为第一。”

  二 持平心地离一切尘

  原文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

  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白云按:真正为人民造福的人民公仆,大概是持地菩萨的化身吧!)

  白话解

  持地菩萨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想起从前,普光如来出现于世的时候,我是比丘。我经常在一切道路要津以及山地险隘,凡有妨碍车马行人通行之处,我或者修造桥梁,或者搬运沙土,填平道路。经历无量佛出世,我都不辞辛苦,从不间断。

  或有人在街市中要搬运东西,我即前往帮忙,搬到处后,放下便行,从来不取报酬。当自在佛现世之时,世间常闹饥荒,我背负逃荒中的老弱病残,不问路途远近,我只收一文钱。或有车有牛陷于泥坑,我以神力帮其推轮,使得脱离困境。

  原文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1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

  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吴兴曰:身夹微尘乃至兵刀者,以次皆是大地大所造之色,即因缘所生法也。微尘无差,空也;自性不触,中也;三谛具足,非如来藏乎?悟无生忍,乃分证法身,而权取小果,故以无生忍简之。搓自度,后化他,是谓回心也。)

  [注]

  1 毗舍意为遍一切自在。

  白话解

  当时的国王,设斋请佛,我平整道路,待佛光临。遍处自在佛为我摩顶,嘱我要平心地,平了心地,世界一切地都平了。

  我心即时开悟,见我身中的微尘与造成世界的所有微尘,毫无差别。微尘自性,互相之间没有冲突,我身与刀剑等兵器,各不留碍。

  我于诸法性,悟得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世间,今入菩萨位中,听受诸如来宣示妙莲花佛知见,我先证明,位居菩萨上首。

  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谛观自身和器界二尘,毫无差别,都是如来藏的作用。起心便见妄尘,尘销智圆,便得圆明智慧,成无上道,是为第一。

  三 谛观水性悟得通达

  原文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提。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1,等无差别。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

  (资中曰:观自身水,观成浮幢王刹诸香水海。初成此观,但见其水者,此定果色,随心所变,如观十遍处,入定则有,出定则无。不同业果色,其业同感,不造世业,方得清净。十遍处折服,黄白赤青地水火风空识此十中,一切处皆有。如作青想,一切处皆青也。)

  【注】

  1 世界外浮幢王刹香水海 传说世界外有很大的莲花,莲花生出香水,而成无数香水海。因为不属于三界所有,所以说那儿是世界外浮幢王刹。

  白话解

  月光童子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回想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佛的名字叫水天,水天佛教菩萨们修习水观,从观水性入三摩提。观察自己身中的水性各不凌夺,观察涕唾、乃至津液、精血以及大小便溺,在身中反复变化,都是同样的水性。身中的各种水及此世界外浮幢王刹香水海的水,其水性等无差别。

  想起我初成水观之时,未得空寂,只见有水,未得忘身。一次,我在静室为比丘安禅。我的一名弟子从窗口窥视,见满室都是清水,室中人物,他都见不到。他由于无知,拿一块瓦砾投入水中,发出响声,看一下便走了。我出定后,突然觉得心痛,像舍利弗被鬼打头一样。

  原文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

  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吴兴曰:按《智论》明,诸圣人皆有身苦,如舍利弗有风病,毕陵伽患眼痛。今言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者,此是过去取小果,离分段苦缘,由无明尚在,是故出定不知苦缘。要待亡变易身,身中水性才与香水海性同合。)

  白话解

  我心中思忖,现在我已修得阿罗汉,早与疾病无缘,怎么今日突然心痛,是功德退转了?

  这时,弟子来告诉我,他投瓦砾入水之事。我对他说:如果再次见水,便即开门入水里拿掉那块瓦砾。弟子照办了,在我下次入定时,他再见到水,那瓦砾宛然在水里。便开门拿掉了。待我出定,体质完好如初。

  及后又经无量佛点化,直至遇到山海自在如来,我才证得忘身,我身内诸水,与十方界所有香水海的水性,合于真空,无二无别。

  今时如来称我为童真,邀我参加菩萨会。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观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修得完满菩提,是为第一。”

  四 观风无依悟得菩提

  原文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1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吴兴曰:琉璃光观界观世观身观心,迁流运止,悉为风力,故曰诸动无二。由是觉了大千群动,皆即狂劳,犹百蚊蚋鼓于方寸耳。既了狂劳,乃见不动佛也。即动而不动,故身心无碍也。)

  【注】

  1 三千大千世界 东南西北四部洲, 一日, 一月,欲界天, 色界初禅天, 合为一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小千世界包括二禅天;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中千世界包括三禅天;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包括四禅天。因为大千世界含有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只包含天道中的欲界天、色界天,未包含无色界天,更未及菩萨地和佛地。

  白话解

  琉璃光法王子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回想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佛名无量声。无量声佛向菩萨开示本觉妙明之理,让菩萨内观自身,外察世界,都是妄缘风力所转。我那时观察到十方界相对安处各位,观察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动而有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观察自身呼吸血脉流通有动有止,观察自心妄念妄识生灭,各种运动变化无二,等无差别。

  我那时悟得诸般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所见十方微尘数颠倒众生,都是心中虚妄之相。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任一世界内的所有众生,好像是装在一只容器中的蚊蚋,啾啾乱叫,不过分寸之地,狂飞乱闹。

  原文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1,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提,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注】

  1 东方不动佛国 佛教把佛理形象化,绘有五佛图。东方为不动佛,表示大圆镜智;南方为宝生佛,表示平等性智;西方为阿弥陀佛,表示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成所作智;中央毗卢遮那佛,表示释迦牟尼的法身佛(或说是报身佛,或说是自性身佛)。

  白话解

  逢佛不久,我得无生法忍,那时忽然心窍大开,见到东方不动佛国,我成法王子,奉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从观察风力无所依入手,悟得菩提心,入三摩提,合十方佛所传本觉妙心,是为第一。”

  五 观空无边妙力圆明

  原文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吴兴曰:既以珠表色,复以镜表心,涩从心造,全体是心。故放宝光,流灌十方。)

  白话解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到如来定光佛处,修得无边身。那时候,我手执地水火风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数佛刹,所有佛刹都化成了虚空。又在自己心中出现大圆镜,这圆镜放出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虚空,无边无际。虚空中所有王刹都在镜中显现,摄入我身中。我身同虚空,不相妨碍。我身能入微尘数国土,大做佛事,随心所欲。

  原文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提,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白话解

  如此大神力,由于我谛观悟得四大无依因,妄想生灭,与虚空无二,所有佛国同在我心,我因此得无生法忍。

  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从观察虚空无边入手,入三摩提,妙力圆明,是为第一。”

  六 诸法唯识证圆成实

  原文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提。

  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白话解

  弥勒菩萨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回想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佛名日月灯,我从日月灯佛出家。世尊知我看重世间名声,爱在名门望族中交游,教我修习唯心识定,确立识唯心生的观点,从此修入三摩提。

  此后长期以这三昧奉事无数佛,消歇了追求世间虚名之心。

  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修成了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虚空界的如来国土或净或秽,或有或无,都是我心变化所现之相。

  原文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1。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2,远离依他及遍计执3,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注】

  1 今得授记,次补佛处据《弥勒下生经》载,弥勒先于释迦牟尼入灭,释迦牟尼授记弥勒于四千岁后(即世间56亿7千万年后)下生人间成佛,所以称为候补佛。

  2 入圆成实 离名相妄想,离因缘,便得圆成实性。

  3 远离依他及遍计执 依他性即依因缘生起妄想的缘起自性。遍计执性即计着名相的妄想自性。《唯识三十颂》说:“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白话解

  世尊!我彻悟识唯心生,识性流出无量如来,无量如来亦是出自我心。今蒙佛授记我成候补佛。

  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从谛观十方唯识入手,识心圆明,证得圆成实性,远离依他起性及遍计所执,得无生忍,是为第一。”

  白云按

  资中曰:观自身水,观成浮幢王刹诸香水海。初成此观,但见其水者,此定果色,随心所变,如观十遍处,入定则有,出定则无。不同业果色,其业同感,不造世业,方得清净。十遍处折服,黄白赤青地水火风空识此十中,一切处皆有。如作青想,一切处皆青也。

  这里说的即是楞伽经说的意生身。意生身是有为法,想青色,眼前就见一片青色,想黄色,眼前就见一片黄色,如此观想,也是训练心专一境的方便法门。如此观醇熟,就容易豁然开朗,进入无心任运的无为境界,即得无生法忍。

  第三十一章 圆通本根五 一心念佛 六根同摄

  内容提要:

  大势至法王子忆佛念佛六根同摄,净念相继,相续无间,入三摩提,不失为易行而且容易见效的方便法门。

  (白云按:这一章即是净土宗四经之一《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原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1,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2。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温陵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名大势至。)

  【注】

  1 五十二菩萨 此中五十二不是五十二个菩萨,而是五十二阶位的菩萨。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阶位。(引自庐山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的《净土》杂志二OO三冬季号大安《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记)

  2念佛三昧 一心念佛,以入三昧境界。人们从小立志,心中必有楷模;信仰一种思想,必定尊崇导师。没有志向,没有信仰,欲求成就,无有是处。禅宗主张不诤,提倡多闻、善思、勤修,只有实证,才得见真如。一般来说,下根少智,难明大乘深义者,一心念佛,易入寂静境界。自诩上根多闻的人,往往我慢难除,难得寂静。因此,数珠念佛,不失为易行而且容易见效的方便法门。二十四位圣贤说了圆通入手方便,说的都是初心方便,都是从见闻觉知入手的有为法。但是,不经有为方便,欲入无为,欲得不二法门,只是空中楼阁,怎得成就?这二十四位各说圆通本根,各得成就。对无学来说,诸门无优劣之分。对有学来说,未必条条都适合每一个人,还要从中选择优劣。

  白话解

  大势至法王子及其同伴五十二菩萨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回想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佛名无量光。一劫之期,先后相继有十二位如来,最后一位名超日月光。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以佛形象为修习楷模。

  譬如世间之人,有一类人善忆,有一类人善忘。如此之人,若两个人,不论他们逢与不逢,见与不见,都时刻相忆,深心忆念,便会生生世世,形影相依。不会发生乖违之事。

  原文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日香光庄严。

  (温陵曰:夫念佛者,不得一弹指顷念世五欲,是谓系念。必须系念,然后相应。不专念佛,则虽逢不逢,虽见不见。染香则袭香,念佛则见佛,故以念佛妙熏,名香光庄严也。)

  白话解

  十方如来怜念世间众生,像母亲忆念儿子。如果儿子离家外逃,忆也无用。

  儿子若像母亲忆子那样忆念母亲,母子生生世世不会发生乖违远离。

  若众生行中忆佛念佛,或在当下,或在不久的将来,离佛不远,必能。无须方便法门,也能心开见佛。譬如染香之人,身必沾有香气,这称为香光庄严。

  原文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提,斯为第一。

  白话解

  我本来在因地以念佛之心,修入无生法忍。今在这世界中摄护念佛之人,归于无生净土。

  佛问从何悟得圆通,我不分别拣择,我六根同摄,净念相继,相续无间,入三摩提,是为第一。”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