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一章至第十章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8日
来源:   作者:苏行三博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一章至第十章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解)佛度憍陈如等五人为比丘后;尚有外道,异教徒,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一人问佛:若有人出家后,该怎样做,才能够证道果?佛解释说:如有人在父母健全时,而真的要出家,必先得到父母的许可,然后才拜辞双亲、出家学道去。如果父母不许,佛法中是不能接受他出家的。一出了家,受过具足戒,这个人就称为比丘。一个比丘,如真的能懂得“识心达本,解无为法,”那么他就可以称为沙门。“识心”二字,是能够了然了知,这个能认得身外的万物的心,不是有一个实体;而是一个不能被人捉摸的一种能认识了解万物的力。若没有这种力,则一切万物,就不存在。所以心外无物的比丘,心不系物。沙门能游心物外。“达本”二字,是说要彻底明白这个本来的心,既然是一个空的东西,那么因为它的存在,而存在的万物,也不过是幻影而已。“解无为法”的解字,意思是知道。“无为”是对有为而言,“法”是万物。“因”“缘”会合所成的万物,都有生、住、异、灭等四相。万物不停地流转,所以称做有为法。但是物的实相或叫做真如,是空的。但是万物却是依靠它,才能存在。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若无为,却是无所不为,似有为,但是实在是无所为。这个东西,就是释迦佛悟大道时,对我们指出,众生皆有的“佛性”。假如有人,剃除须发,身着僧衣,外观确然是一位够被人尊敬的比丘,但是他的脑子里,还不懂得什么是“识心达本,解无为法”的学理;那么这个人,终其生,只是一个比丘的标本,不得称为沙门(Samana)。因为沙门懂了“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以后,需要(一)日夜不忘的,行持二百五十戒,以灭绝一切俗情的妄念。(二)息心静神,勤修禅定,以铲尽瞋恚,所以能进止清净。(三)履行四谛法,及其所着重的三十七道品,以增进世间及出世间的智慧,而断绝一切俗人的愚痴。这种人勤修戒、定、慧,到一个时期,工夫纯熟,体证释迦佛所教的方法,果然是真的,他就得一通,以至六通的道果。这个人不再称为沙门了,我们称他为阿罗汉(Ara Har)。阿罗汉的音译有三义:(一)杀贼。杀尽见思二惑,及六烦恼诸贼、正受三界生死之因。(二)应供。应受人天之所供养。(三)不生。不再入三界之六道受生。盖阿罗汉,已是小乘成道者。最高的第四道果的圣人呀。六通:(一)神境通。有变现不可思议境界之力,而能往来自在飞行。(二)天眼通。有透视色界无碍之眼根。(三)天耳通。其耳根听闻色界无碍之力。(四)他心通。有晓知他人意念无碍之力。(五)宿命通。有无所碍的,能知自己及六道众生,过去世生活之力。(六)漏尽通。凡人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漏泄各种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诸漏断尽证入涅槃之境,而有无碍自在之智,所以阿罗汉能飞行往来,变己身形为另一身形,或化有形之身,为无形之“空”,他的寿命,能随一己之愿力,无尽久住。他不论在行、在住、都摄受着一切天神地祇,所以天地都为他所感动。其次如有沙门,在他的一生里,其修持的工夫,只断尽八十八品的见惑,而未尽断八十一品的思惑,这样他在活时,已证小乘的第三果,叫阿那含(Aragamin),意不还。死后的灵魂,可以上升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十三禅天,而入净梵地的第二十天,叫无想天。在那里再修持,而证阿罗汉,可不还欲界再受身了。更其次如有沙门,生时只断一品以至五十四品之思惑,他是证入第二果,叫斯陀含(Sakra-agami),意一来。他还要一往来于人天界受生,然后证入阿罗汉。最次的是只断见惑,但未曾一断思惑的沙门,叫须陀洹(Srota-apana),意入流的,证第一道果者。他虽然不复堕落畜生,饿鬼,地狱,的三种恶道;但还要在欲界七翻的生死以后,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人们听了上面所说的,是不是会感到,从出家为比丘,到证入阿罗汉果的繁难,而退却初心?这到不尽然;欲界、色界的见惑、思惑,虽有多品、多类,但都是从爱与欲发生的。爱,是迷恋于世情之可悦心者;欲,是使人浸淫于财、色、名、食、睡,等之诱惑物。如果人们能绝爱、断欲,则一切的行持法,当无多繁难。好像一切人的四肢一断,就不再用它们造出种种的身业了。

  第二章 断欲绝证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解)佛说:出家的沙门,断欲去爱以后,正的一面,认得一己的能虑知之真心的本体,是那个未成佛的佛性;又能够彻底明白,成佛的妙法,是在觉悟那个佛性──真如,诸法空相,实相——是不生不灭,无所作无所为的心;但可以清修而证之。我们知道,世间有为之事物,常有体积为人用。有所得,是生死之门。若内在的佛性,众生本有,但是因为无执着,不起分别,因此人们不能把握其有所存在,有所成就,故内无所得。反的一面,色心有占据身外物之冲动。冲动得不到满足时,则有求不得之苦。无为心既对内无所得,则对外无所求,故无求不得之苦。我们又知道,有情是有永恒的佛性,但万法却是无常。把握着这真理,则心不为其他之事理所缠缚;故能游心物外,远出三界,而不为烦恼,惑念,所造之恶业所系结。真心既然不为外物之所动,而起妄念;妄念不起,则色身亦无所作为,而此具佛性之真心,无修而自修,内见本具之佛性;故亦无证而自证。能这样,就可以不再经过阿罗汉四果之位而达到最崇高之道,成佛。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解)佛说:一个人剃须除发以后,学习到沙门的地位,要着重在进行修持佛法,以成佛道者,应该摈除,一切世间过分之资生物质,及财宝。每日只可以在清晨,向人家求乞一食。这一乞食已经荒废多少时间,妨碍多少修道的工作。若每日乞食三次,则所浪费之时间为更多,行道之时为更少。因此,为佛法为行道故,当不注重身命,如养牛马然;故应断数数食,而受一食法。食后洗手,敷座,树下结跏趺学定。入夜后一睡,勉学修苦行者。切不要每日乞食两次;因为食欲,与爱肉体之享受,都能蒙蔽学佛者的慧根,而难于成佛道。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解)佛说:一切动物有生必有死。死后投生在另一物体。这样死死生生,受过多次的轮回,是谓众生,这种众生,在每日生活上的思想,言行,有十种善事亦有十种恶事。十种中有三种,是用肉体所犯的杀,盗,淫。有四种,是用口说话所犯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还有三种,是思想所犯的嫉,恚,痴,等。(一)所谓杀,是一个人用种种的方法,以断绝其他生物之生命。(二)人家不知道时,自己拿去人家的东西是谓盗。(三)在夫妻正配之外,另有其他的第三者,以满足其肉欲谓之淫。(四)语向甲乙两人,作相反之言语,以离间人家的情感谓之两舌。(五)用恶语骂人,使受骂的人生气谓之恶口。(六)向人家说无事实的语言,以愚弄人家谓之妄言。(七)杂染淫意,或不正之邪话,谓之绮语。(八)看到人家的事业成功,而起妒忌之心,谓之嫉。(九)看到人家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或其他的动作,自己以为,不但不叫我喜欢,反而激起我的忿怒。我的这种无谓的忿怒,谓之瞋恚。(十)对于某一种事理,不责自己的能力认不清,看不透,相反的硬说是别人的错误。这种颠倒是非,就是我们的愚痴。

  上头所列的十事,会叫犯着的人,不能入圣,成佛;所以好比十条恶的路。如修持的人,走到这十条恶路时,赶快止步。这样一来,他就无形中,好像走入十条善的路了,作佛,成圣,是很可能的。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解)佛说:如有人犯着很多种的过失,但是自己不忏悔也不赶快灭除其为恶之心,因此,犯过一多,就众罪亦集其一身。好比众江河的水,流入大海。罪愈加多,如海深愈广,这个人很难自拔了。倘使有人,犯着过失,而能自己知道他是不对的,又能赶快改他的过失,努力做好人。这样他的罪,是会渐渐销减,终至于无罪。好像有热病的人,服了一方发汗剂,汗蒸腾,则热表散,人也就渐痊了。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解)佛说:存恶意的人,听到你改过行善,他恐怕少了一个行恶的伴,所以特意来打扰你,叫你的心纷乱,不能再继续改过行善。这时候,你要努力制止你自己,叫自己息灭一种,“对付存恶意来扰乱者”的念头。不要生气,更不要责骂他。因为那个存恶意的来人,恶仍存在他,而不存在你。他如说出恶语,那么那些恶语,也再回到那个恶人自己的身,伤不着你。如果你生气,又责骂他,这样,就会激起他的更大的恶意。你这样做,恰恰显出自己的不对,而且你自己,造成了你自己的恶。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解)佛说:有人听到,我在修持成佛之道;对人类及一切动物,行拔苦与乐之行;特意大大的骂我。我保持静默,不回答他。他骂到自己疲劳了,就停止不再骂。另一沙门问说:“你向人合掌致敬,那个人不理你,这样你所发出的礼,应该归于什么人?是不是再归给你?”佛说。“礼再归我来。”怎的?因为你不失你的敬意,反而多多的现出你是个有礼的人,所以礼仍旧是你的。佛再说:譬如你现在骂我,我却不接受你的骂。那么那句骂。当然是“物归原主。”你因骂我而犯口业,将来必得到恶报,好像你向有回声的山谷,发出恶意的骂声;那么那个骂声,折回来时,清清楚楚的,送还你的耳朵来。这种“种瓜得瓜”的原理,很像影子跟着你的身体走,一点儿也不放松。古语说:“善恶到头终有报,”所以人应该不要以恶意,恶语,对待别人。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已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解)佛说:有存恶意的人,要以恶意恶语伤害好人;这个真是像他仰着面,向天而吐痰。他的痰,吐不到几多高,就再坠到他的面子上。也很像向着吹来的风,向人家撒灰尘,结果灰尘撒不到那个人,反而飞集到自己身上来。所以不要用恶意毁谤好人,毁谤者将来一定得到口业的恶报。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解)佛说这一章,是在警诫识字的佛门弟子,不要在圣典上错用工夫。普通的读书法是:不论对哪一种书,先要很快的读一遍,以了解全篇大意。再一遍,就要提纲挈领,以明白每段的论辩起伏。往后须要细心精研,从字里行间,体会到那一段那一句的真实义,读佛学有二种方法:(一)诵经。诵时可不必注意到,经里的意义是什么,只要一字一字的诵出,如佛的话用我们的口读说出。(二)读经。如平常的读书法。第三第四次读时,是要每句,甚至每字想出它所蕴藏的真理,然后依真理而实行起来。假使有人,喜欢得到一个空名,拿到圣典,涉猎一过,自己以为读完了三藏,脑子里却不知道实在懂的多少。你说他是一个喜欢佛法真理的人;我给你说,这种人见道不深,很难了解佛的大道。佛道是要人发正觉。觉悟即心是佛。所以佛门弟子,须要这样把握着:我和佛,一样都有佛性。佛以深思实行,而发菩提心;我也要如佛一样的发菩提心。一个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他的成佛,是有很可能的呀!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解)佛说:佛门行布施有三种:(一)用财物帮助贫苦者。(二)用温语安慰受苦者或救脱人家出危险,灾害。(三)以佛学教人,使听的人能转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佛说:我们若看见人家,在进行三种布施时,应该帮助布施的人的忙,让受施的人喜欢。这么一来,布施的,帮施的,受施的,大家一样得到福气。佛作此言时,有心地较偏狭的沙门,心起怀疑,就问说:“布施的人,应得的福气,岂不是尽归自己,怎得还要被帮忙的人得去?”佛替他解释说:“譬如一个人,燃着一把炬,其他的很多人,也各人拿着一把炬来,向这个人的炬,分出火来燃着。这个人的炬火,并没有一点儿减少,反能够叫很多人,却因炬火而得烧菜,造饭;黑暗的地方,也因炬火而得光明。一炬火的功劳,利益,怎比得上众炬火的功劳,利益来的大!可见布施者,帮施者,与受施者,共同得福之殊胜也。”

  不用客气的,与大众一样吃。诸位都晓得,我们在供佛:设斋时、念变食、甘露水真言后,就接着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又如长者子善德,听了维摩诘所说法施会之后,心得清净,即解贵重璎珞以上献。维摩诘受后,分作二分;一施最下乞人,一奉难胜如来。这样行为,真是螺髻梵王所说。“……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经文从“不说是非难……到善解方便难”等六句,是一连串有关系的道理。我现在这样试解:一个人在这一段的生命里,日常所做的事情,当然有是的,也有非的;人类因有争长论短,说是说非之情,存在其心里,所以世界上,才产生许多不了结的纠纷。人们若晓得,欲成大道的佛性,必需断见思,绝结习,心境才能莹洁;则学佛人应当先泯是非情,然后才能返映是非皆是成道的助缘。所以对是非未能忘情的俗人,是很难会见法界的善知识的。不会善知识,就很难了解现前一念的实相;更从何处学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道?所学既未入大道之门,则不能随机说法、以点化群迷。学佛人如未有应机度人的能力,则眼见变异无常的万物,必动心,系念。心一动,则秽土现;而一切迷情具体化。“我”、“我所”之别愈深,则所谓心、佛、众生,同具无差别之实相,更无从方便解说了!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