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一)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3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一)

 

  结示:

  颂曰:「所缘尽有情,次第总别修,行相须明了,决定心不动。

  智悲德速圆,伏灭诸我见,成佛之始基,亦顿超十地。」

  ——能海大师——

  本偈颂分成「因地」与「果地」来解释:

  在因地修法时,「慈悲观」的所缘是「一切有情」,不能有所拣别,但是次第有总和别的差别,广论上说;先修「平等捨」,把内心调平。修「慈悲观」时,先对亲属(有缘的)比较容易修。然后再对「中庸」的(不亲也不怨),最后再对冤家。最最后,对一切有情。每一个阶段的行相都要「明了」,知母有知母的行相,念恩有念恩的行相(亦即感受要清楚的出现),每一种「行相」都不能含煳拢统,每一个境界都要有它的觉受出现,乃至于到「决定心不动」,观察他是你的母亲,这件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即使他对你有种种的恶因缘,也不能动摇你知母、念恩、报恩的心,这就是内心中的胜解——「决定心不动」。

  以上是「因地」的修法,以下讚叹法门的功德:

  以这种修法,「智慧」和「慈悲」的功德能够急速的圆满,依止慈悲心量来修善法,智和悲的功德能够快速圆满。修这样的「慈悲观」和「我空」的真理是相随顺的,把一切有情摆在第一位,摒除「私我」之见,这样就能随顺「我空」,慢慢就能调伏我执、我见。这是成佛的基础,一切功德都从知母、念恩、报恩开始,也是顿超十地最大的方便。

  *佛法根本中心——菩提心。

  菩提心根本——出离心。

  出离心之圆满——菩提心。

  大菩提心——理——成佛之心——目标。

  大悲心——事——作成佛之事——下手处。

  以上是「多瞋众生慈悲观」。(以下请回到讲义p.32)

  (四)愚痴众生——因缘观。

  佛法裡所说的「愚痴」是指不明白世间的因果法则。「愚痴」要因缘观。「因缘观」讲深一点的有「十二因缘」,从十二因缘当中知道「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流转门,「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还灭门。自染淨的流转而知「我空」的真理。或者浅一点讲世俗谛,因缘观难在三世因果,比如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今生却事事如意顺利,这种事必须以三世因果来观察,他今天造恶很多,但是他今生的顺利是因为他过去所造的强大善业在支持他,这个善业的势力还没有受完,因此他今生的恶业先保存下来,过去的善业先得果报,这就是「因缘观」。业力是强者先牵,强大的势力必先得果报。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以「因缘观」来对治我们愚痴颠倒的心。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障」者,障碍我们修习圣道。我们内心当中想要与「四念处」的法相应,但是中间有障碍。障碍有三种,以三个观,第一个是「昏沉暗塞障」,这时要念「应化身」,昏睡、无记,提不起精神来,这时要把眼睛打开,看看佛像,三十二好相,八十随行好,放大光明,以对治自己的「昏沉暗塞障」。第二种「恶念思惟障」,坐在那裡虽然精神很好、不打瞌睡,但是念头尽打一些恶的念头,可以念「报身佛」,念佛因地所修的六波罗蜜、十力、四无畏等种种利益众生的功德。三、「境界逼迫障」,前两个属于内在的障碍,这个是「外在」的,有人逼迫你,或者境界逼迫你,这要念「法身佛」,法身空寂,观察一切法无我、无我所,内心安住在毕竟空,把内心裡的名言通通停下来,对于一切外境安忍,不被境界所转,这样就能过关。以上即是「念佛观」,念佛的三身。

  以五个法门来调停其心,叫作「五停心」。使令我们能够堪修「四念处」的正观,故叫停心。

  问答:

  「藏教」的所缘境,它是一个很现实的修行法门,都是扣着我们现前的身心,若是圆教、别教的所缘境都是十法界的。「藏教」的所缘境都是现前的身心世界,所以是很容易下手的。它的所缘境都是「思议境」,所以说它所对治的,是三界的「见思」。我们在操作时,会感到很实用,只要一运转就会有感觉。

  二、别相念

  别相念者——(一)观身不淨。(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对治依于五蕴所起四颠倒也。

  「别相念」和「总相念」都是「四念处」,「念」指能观的智慧,能观的智慧叫作「不淨」、「苦」、「无常」、「无我」四念。「处」指所观的处所,「身」、「受」、「心」、「法」是所观处,或所缘境。换句话说,「四念处」就是以「不淨」、「苦」、「无常」、「无我」这四个智慧,来观照我们现前的「身」、「受」、「心」、「法」,就叫「四念处」。「四念处」有「别相念」跟「总相念」,别相念就是各别各别的,而总相念是拢总起来的。

  「四念处」:一、观身不淨。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我们可以把这四念处分成两大部分来解释;「观身不淨」和「观受是苦」是对治三界的爱取烦恼,也就是「思惑」。「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是对治三界「我见」的颠倒,属于「见惑」所收摄。

  我们怎麽去调伏三界的爱取(思惑)呢?这三界的爱取有一个「能、所」的关係,我们所爱取的,是我们的「身」,色身。能爱取的就是「受」——领纳。「受」,心所有法,能受用。「受用」我们的「色身」,「感受」依止「色身」而有。所以一开始要先破所受用的色身——观察我们所受用的色身是不清淨的(观身不淨)。我们这一念能感受的心亦复如是,念念爱着自己的色身,也念念爱着他人的的色身。所以我们观察我们的色身,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我们会发觉这整个色身没有一处是乾淨的,都是不值得我们爱着的,由这样破除我们对色身的爱着。其次「观受是苦」,色身是谁在受用?就是有一个「受」,一个领纳的功能。我们去观察内心有三种的「受」,苦受、乐受、捨受。「苦受」,苦的感受,它是「苦苦」,逼迫身心。「乐受」,它是「坏苦」,不久住故,使令我们不安稳,所以也是「苦」。「捨受」,它是「行苦」,性迁流故,不寂静故亦是「苦」。三种「受」的本质都是「苦」,只要是在三界裡得果报,这个「果报体」是有漏的,由烦恼和业力和合的一个有漏果报,其本质就是「苦」。

  所以在三界裡的「受」,事实上是没有快乐的「受」的!我们观察我们在三界裡的「受」都是苦的(苦苦、坏苦、行苦)。从这样的观察,能领纳的是「受」,所领纳的是「身」,以这一层能、所的关係去观察,慢慢就能调伏爱取的烦恼。(这就是一个「粗的」调伏烦恼的方法。)细的观法是「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心」是了别,这一念能够明了分别的功能叫作「心」,这个「心」,在「藏教」而言是指第六意识。观察我们第六意识这个「心」,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异的,它不是恆常住、不变异的,它会随着境界的改变而变异,生灭变异就是「无常」,而「无常」就是「无我」的意思,因为「我」的本质是必须「常一」「主宰」的,「观心无常」主要的是破除「我见」颠倒的。「心」是能,而「法」是所受用,「心」去受用「法」,此处的「法」是指第六意识的法尘(不是外境的前五尘,是指我们心中的影像)。我们心中的影像也是刹那刹那变化,它本身也是没有主宰性,因此这「法尘」也是「无我」的。这个「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就能破除我们常一主宰我见的颠倒,这是对治「见惑」。

  「四念处」这两重的关係,就破除了三界的爱取烦恼(思惑)和我见的颠倒(见惑),所以说,对治依于五蕴所起四颠倒。(五蕴身心所生起的四种常、乐、我、淨的颠倒。)

  三、总相念

  总相念者——

  观身不淨——受心法亦皆不淨。

  观受是苦——身心法亦皆是苦。

  观心无常——身受法亦皆无常。

  观法无我——身受心亦皆无我。

  《阿含经》裡面讲「总相念」的成分很多、很多,「总相念」的观法,举两个例子来说:比如观「身」,在《阿含经》裡经常提到「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我们要以什麽样的智慧来观察色身呢?就是以「无常」切入,观察我们的色身不是恆常住、不变异的,「坐」,坐久了,会想动一下,「色身」必须不断去改变姿势,生灭变异,这表示我们的色身念念之间都有一种逼迫的感受,所以我们不得不时时去变换姿势,假如身体是安乐的,就不会想要动一下了。故从色身必须不断改变姿势知道是苦,从「苦」知道是「无我」,若是色身有主宰性(我),它不可能受苦,我们根本不能主宰我们的色身,使令它不老、病、死。因此从色身可以看出「无常故苦,苦即无我」。观现前一念心识,也是「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我们这一念心,与境界一接触,有很多的变化,接触到如意的境界,生起快乐的分别,这快乐的分别增长到极限以后,慢慢要消失掉了。跟不如意的境界一接触时,痛苦的感受和分别又生起来了,慢慢到了极限也是退失掉了。那麽可以知道,我们的这一念心刹那刹那的在变化当中,而这变化的本质就是「苦」,无常故苦,因为使令我们不安稳,这种「苦」的感受,也表示我们对自己的内心没有主宰性,也是「无我」。我们控制不了自己,不令「心」变化。可见得我们这一念心也是由过去业力的串习而变化,心识的活动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都是过去世的造作累积而成的。所以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这一念心当中也是「无常故苦,苦即无我」。

  「于一境用四观」都叫总相念,仍用别相念的四境,然能总摄而观,境观自在,较别相念进步了。

  四、相似即佛

  「相似」者,以我空理,相似理解。比「观行即佛」的功夫更深刻,「相似即佛」是「内凡」加行位。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相似即佛」是内凡的加行位。「内凡」者,心游理内叫「内」,身心有漏是「凡」,此位之人还是凡夫,但是已经能跟我空真如理相应了。(外凡位是相应时间少,内凡位就相应时间多了。)「加行位」表示他已经在加功用行了,为了对治无始劫来「我见」的颠倒而加功用行。

  「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我们根据《俱舍论》配三十七道品来加以解释:

  一、煖:煖这个名称是一种譬喻;譬如鑽木,先得煖像。「火」喻光明、智慧,智慧的火能破除无明的黑暗。鑽木取火,火虽未出现,但已有烟出现,得知煖像。喻修行人念念观察我空的真理,虽然尚未见着我空真理,但是对我空理却已有相似的理解了。「煖」的修行内涵就是「四正勤」。四念处是一个总相(煖、顶、忍、世第一都是修四念处。)煖的别相主要就是修四正勤。四正勤主要是对恶法有两个精进,对善法也有两个精进。对恶法的精进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对善法的精进是: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

  「加行位」四正勤的善恶,不是世俗认定的那种粗浅的善恶。这裡所指的恶是我们修止观时的那种「昏沉」和「掉举」,叫作「恶」。「资粮位」的修行者,可能在尘劳的境界比较多,偶而才打坐一下。但是「加行位」的修行就不是这样了,四加行的修行者一定是息诸缘务、加功用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坐,因此他的「恶法」就不是粗重的烦恼了,那些粗重的烦恼都应该在资粮位时都对治过了,这时的「恶」就指修止观时的「昏沉」和「掉举」,他必须思惟五欲的种种过患,然后诃五欲、弃五盖。至于「加行位」的善,是指「止」跟「观」的功德,没有生起的,要使令它生起,已生起的要令增长,这是「煖」位修行者作的四件事,故知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就是「煖位」的修行内涵。

  二、顶:「顶」,也是一个譬喻,「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意思是;在「煖位」时的「四正勤」,是在对治昏沉、掉举,禅定力尚薄弱,经过煖位的对治沉、掉以后,到了「顶」,就「四如意足」,叫欲勤心观,经过「四如意足」生起了禅定的力量,这时对于真谛道理的观察就更加清楚明白了。就像一个人登到高山去观瞻四方时更加的清楚明白。(此人对空性的观察,眼界更加开阔。)称之为「顶」。

  三、忍:随顺真理,安住不动。念念之间都能与我空真理相应,并能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退失。此时所修即是「五根」,信、进、念、定、慧五善根,这是「忍位」所修内涵。

  四、世第一:有漏世间最为第一。所修内涵是「五力」。此位修行者已经是凡夫的最后一个阶位,经过十六刹那,就入了「见道位」。(世第一的时间极短,只有十六刹那)。他的境界是任何世间人都不能跟他比的,他已经快要解脱有漏的三界入圣位去了。

  五根的「根」,在根时,境界来时能够保持不动,但是无法主动攻击,亦即不「能破」。

  恶五力「的」,力能够主动去破恶,乃至于破除懈怠、散乱失念、愚痴等。

  「相似即佛」位的人,已经得到色界的善根(禅定的善根),但是只要他与我空一相应,就能转成无漏,契入「见道位」(初果)。故知「相似即佛」主要就是他已有禅定力。

  《俱舍论》中讲三十七道品,道谛来配四加行,七科当中每一科都有「精进」这一支,可见得修学圣道「精进」是很重要的。另外蕅祖说精进:「细水长流则能穿石」。要想转凡成圣可贵处在于长时间的精进。

  以上为止,「相似即佛」,到此都还属于「凡位」,但是有外凡、内凡之差别。(外凡资粮位,内凡加行位。)差别就在「禅定」之生起。

  * 「藏教」并不强调「法空」。它是根据阿含经论,事实上,阿含经论是一个很複杂、很庞大的体系,所以《阿含经》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这个思想就很複杂了,但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藏教」,主要以「阿毘达磨」(根本说一切有部)为主,传统原始佛教有部的思想,就是「我空、法有」的思想。阿罗汉修「我空」观,把自己三界的业力停下来,我们看阿含经论对于「我空」特别强调,但是不强调「一切法空」,没有明白讲。

  * 断烦恼要观察「诸法的总相」(空性),因此观察不淨、苦等诸法别相是不能断烦恼的。佛法说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等,是必须观察「我空」,一切法的总相。

  五、分证即佛

  前面的「相似即佛」是对我空真理的相似理解,亦即是一种「比量」的认识。这以下要说的「分证即佛」则是一个「现量」境了。他能分证真理,分破烦恼,叫作「分证即佛」。虽然尚未圆满的证到真理,但是已经证得部分的真理,已经断除了部分的烦恼(已是圣人境界)。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

  分证的内涵就是「藏教」裡面的初果、二果、三果。这三果称之为「有学位」。「学」的意思是「研真断妄」。研真——念念观照我空的真理。而研真是要「断妄」——断除见思的烦恼。

  凡夫在圣道裡没有资格称「学」,因为凡夫在念念之间有时记得真理,有时忘失真理,还没有一个决定的「学」。只有初果以上的圣人,念念都能与我空真理相应,这时才能在圣道中,有资格称之为「学」。(在圣道中是一个学人了。)

  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

  初果又叫「须陀洹果」,翻成中文叫「预流」,刚刚进入圣人的法性之流叫预流。它的内涵是: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在前面那个「世第一」有十六刹那,八忍八智。(以下解释八忍八智)

  「八忍八智」主要是断见惑,「见惑」主要是迷于四圣谛理,对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四个道理产生迷惑,这就是「见惑」!这当中欲界的各圣谛有一个忍、一个智,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有四个忍四个智。色界和无色界又有四个忍四个智,总共就是八忍八智。「忍」和「智」的差别,在修习「我空」时,有一个「无间道」,和一个「解脱道」,「无间道」是一种「三昧断惑」,三昧就是禅定,三昧断惑叫「无间道」,安立为「忍」(三昧断惑是忍)。「观慧证理」叫「智」,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断惑证真」,事实上是先断惑,在断惑的那一刹那主要是靠禅定的力量,当然也包括智慧,但以「禅定」为主。断惑了以后,下一刹那跟真理相应,这个「观慧证理」我们把它安立为「智」,都是「我空」的真理,就断惑而说安立为「忍」,证理安立为「智」。这就是三界的四圣谛有八忍八智。

  这八忍八智有十六个刹那,然后就断除了三界的「见惑」。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品,因为它迷于「理」的,所以它是顿断的,一断就全断。此时初预圣流,名见道位。这时就入「见道位」了。

  初果圣人有二功德:一、不再到三恶道去了。初果圣人证得我空真理以后,他往昔的恶业不会再得果报了,因为恶的爱取烦恼不能活动了,不能滋润业种子去得果报了,所以初果圣人决定不再到三恶道去了。二、已入「正定聚」,他对圣道是「位不退」,有不退转的功德,他内心中有四不坏性,对佛、法、僧、戒有坚固信心。他的修行是任运的,他虽然尚未到彼岸,但他已见彼岸,自然可以顺势解脱生死。(已见我空真理,烦恼习气已不能活动)。

  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馀三品在,犹润一生。

  二果又叫「斯陀含果」,翻成中文叫「一来」。初果有七番往来,二果就只有「一番往来」——「一来」。就是他还要「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两次的生命,叫「斯陀含」,又叫「一来」。

  三界九地都有贪瞋痴慢的烦恼,每一地都有九品,他欲界的九品当中已断了六品,还剩三品在,所以他这三品还要滋润一生的烦恼,在欲界还要得一次果报,所以他还要「一来」。

  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三果又叫「阿那含果」,中文叫「不还」。此三果圣人,如果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他死了以后,不会再到人间来,直接就生到「五淨居天」去了,他的下一期生命生在「五淨居天」,在「五淨居天」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就直接跳出三界,因为他已断尽欲界思惑,他已没有欲界得果报的受生因缘了,进一步去断上二界八地的思惑,不复再来欲界。

  ------9○竟 * 10○起------

  此二名修道位,「此二」是指二果与三果都叫「修道位」,初果则叫「见道位」。

  从证果的次第,我们能明白一个道理,圣人的修习是先「悟道」,然后再慢慢调伏烦恼,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藏教的修行次第是,首先把烦恼调薄,不要太粗重,以免障碍修行,用「五停心」先调伏烦恼,烦恼还在,但是已经渐薄,然后观察「我空观」,观察这一念心「无常故苦,苦即无我」,觅心了不可得,此时把内心安住在我空的真理,突然有一天一念的相应,证得了我空的真如,这时才慢慢再去对治贪瞋痴的烦恼,这就是藏教圣人修习的次第,先明白道理,再对治习气。

  佛法特别重视「明白道理」,我们虽然修习圣道,但是若不明白「我空」的道理,你就很容易退转,修行就一直是进进退退的。那个真实的、安稳的家你还没有真正找到,可能一个逆境来,就让你回到原点,但是有了「我空」的真理,那可就不一样了,修行就不容易退转了。佛法我空的真理就是「根本智」,有「根本智」之后,修种种功德都可以使你进一大步,你所有的眷属也都可以进一步,它有这种殊胜的力量,所谓「根本智」的「根本功德」,由此可知我空真理的重要性。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