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六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页,这一段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第二个:

  明能为希有之事四

  明妙行能转

  「希有之事」说明这个「妙行能转」,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是什么样的行门能够圆转五浊恶世呢?这以下就说出它的一个妙行:
  ┌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
  ┌┤
  │└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五浊恶世的第一个是「劫浊」,这个「劫」就是一个时代,这个「浊」就是污浊,就是一个污浊的时代。所谓的污浊时代,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减劫当中,人寿从八万岁,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到二万岁。人寿到二万岁以迄,就进入了所谓的劫浊,就是一个身心特别污浊的时代。「浊法聚会之时」,这个「浊法」呢,就包括了下面的邪见、烦恼、果报跟寿命。换句话说,劫浊它是一个总说,它是一个五浊恶世的总标。就是你的身心世界特别污浊,简单的说就是对你的修学圣道,有特别多的障碍,这个叫做「浊法」。在「劫浊」当中呢,你的身心世界障碍特别多,「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你要完全靠你自己身心的力量,那就很困难,那「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

  │        ┌身见──┐
  │        │    │
  │        ├边见  │
  │ 見濁者─五利使│    │
  │┌       ┼见取  ├昏昧汩没,故名为浊
  ││,邪見增盛。謂│    │
  ││       ├戒取  │
  ├┤       │    │
  ││       └及诸邪见┘
  ││
  │└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见浊」指的是内心的邪见,这个邪见会障碍我们修行圣道,叫做「浊」。「利使」这个「利」就是猛利,特别快速;「使」就是它能够使令我们趋向于恶道,这个叫做「使」。换句话说,这五个法使令我们快速的、猛力的趋向恶道,这个叫做「五利使」。「邪见增盛」,这个邪见当中有五个:第一个「身见」。这个「身」呢,就是我执着我们五蕴身心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我们能够去受用这个身心、能够主宰这个身心,这是一个邪见。因为我们对于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不能主宰的,我们身心世界每一个剎那在老病当中、在趋向于死亡当中,我们不能使令这样的力量停下来,说:我不老。不可以的!我们没有主宰力的,业力主宰。所以这个「身见」,事实上就是我见。「边见」,这个「边」者断常二见:或者是断见,人死如灯灭,就是断灭见;或者常见,我人死了以后还是人,怕什么!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二十年后不一定是一条好汉,可能是一条好猪(哈哈),所以这个生命是有变化的,不是常的。所以这个边见就是断常二见。「见取见」,这个「见取见」就是非果计果。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涅槃安乐的果,你执着它是涅槃的果,一般是外道执着四禅为四果,以四禅为涅槃,叫「见取见」,非果计果。「戒取见」,这个「戒取见」是非因计因。它不是一个解脱的因,你执着它是解脱的因,就是外道的持牛戒、持狗戒,这种无益的苦行,这个对解脱完全没有帮助的,这是「戒取见」。「及诸邪见」,这是其它的邪见。所有的邪见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拨无因果,及诸邪见。这种邪见「昏昧汩没」我们的内心,「故名为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这个邪见,的确是深深的障碍我们修学大乘佛法,这个的确是非常严重,在末法时代,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困难──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各式各样的思想都出现了,我们不能知道谁说的话是对的、谁说的话是错的。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很难去修学一些圣妙的法门。事实上很多圣妙法门,被这些邪见所破坏,整个传承都断掉了。所以我们只好老老实实的修一行三昧,念阿弥陀佛,不必假藉其它的方便,「必不能度」。在这当中我们很难去抉择哪一个法是最高、最低的,这个法门当中搀杂了很多的邪见在里面,这个长时间的流通有问题,所以说「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所以你看中国佛教到了末流,只有二个宗派兴盛:第一个是禅宗。直接观现前一念心性,一念不生即如如诸佛,这个也是不假方便;其他的方便法门,那些枝枝叶叶全部拿掉,直接的观照根本。第二个净土宗。它也不必假藉枝枝叶叶的,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到了末流的时候,就只有这二个法门成就的人最多了,是这个意思。在这个见浊当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这的确是这样。
  │         ┌贪┐
  │         │ │
  │         ├瞋│
  │ 煩惱濁者─五鈍使│ │
  │┌        ┼痴├烦动恼乱,故名为浊。
  ││,煩惑增盛。謂 │ │
  ││        ├慢│
  ├┤        │ │
  ││        └疑┘
  ││
  │└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烦恼浊」指的是内心的烦恼,前面的见浊是一个邪见。「烦恼」在经论上的定义为「五钝使」,就是说它使令我们堕落到恶道的势力比较缓慢,叫「钝」;不像邪见,邪见的话,因为邪见你去造恶业,你还没有惭愧心,这个势力非常大。你虽然起烦恼,但是你还有正见、还会有惭愧心,折损一些恶业的势力,所以它的堕落是比较缓慢的,没那么猛利,叫「五钝使」。这个烦恼有「贪、瞋、痴、慢、疑」,它的相貌是「烦动恼乱」,烦动恼乱我们这一念清净心,所以说是「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这也是一个事实,我们烦恼粗重的人,心就是躁动不安。心躁动不安,他心的堪能性差,你要叫他去修一些深妙的法门就困难。只有这种「即凡心是佛心」,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这种佛力加被的法门,才能够度化。特别是临命终的时候,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量无边的烦恼,它一定会起来干扰你。如果没有佛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们很难保持心不颠倒,很难。所以这个地方在烦恼的炽盛当中,我们不是「即凡心是佛心」,「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一心归命弥陀的本愿功德、一心归命弥陀的名号,那「必不能度」。没有佛力的加被,这生死关头,大家都过不了关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是一个问题。
  │     ┌见─┐所感粗弊五陰和┌色┐並皆陋劣
  │┌众生浊者┤  ├       ┤ ├
  ├┤    └烦恼┘合,假名眾生 └心┘故名為濁

  这个「众生浊」,这个「众生」是一个「五」蕴的果报。前面的「见」跟「烦恼」是偏重在集谛,能招感的集谛;这个地方是偏重在苦谛这种果报,说这个五蕴身心,不管是「色」、不管是「心」都很「陋劣」。我们这个四大,动不动就生病,所以这个病痛来干扰我们,这内心的堪能性也差,这受想行识也是差,这个心的力量也薄弱。所以说:

  │└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
  面对这个老病的果报,我们只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否则很难度脱。
  │    ┌因┐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
  │┌命浊者┤ ├
  └┤   └果┘故名為濁。
  「命浊」就是一个寿命,若「因」若「果」都很陋「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为浊」。
  └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寿命在修行当中的短,也是一个障道。因为你要成就圣道,一定要有禅定,这个禅定不是短时间能够修行成就的。所以我们看《维摩诘经‧佛国品》讲到:很多国土的寿命都是四万岁、二万岁,它人寿有四万岁,他二万岁出家,他修了二万年,成就无生法忍。他修二万年,我们在娑婆世界修几十年,这怎么能够比呢?修了没几年死掉了,死掉以后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又迷惑颠倒。所以说这个寿命的长远,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这个短暂的寿命当中,我们要在这当中把握时间,只有找一个「不费时劫」,不必长时间修行的一个他力法门,否则「必不能度」。因为我们很难成就禅定,只好乞求佛力加被。

  明妙行能得

  ┌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
  ├转见浊─为无量光
  ┌信┐莊嚴一聲│
  复次祇此┤ ├    ┼轉煩惱─濁為常寂光
  └願┘阿彌陀佛│
  ├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
  │
  └转命浊─为无量寿

  这五浊恶世怎么个「转」法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圆成五清,「清净海会、无量光、常寂光、莲华化生、无量寿」。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个「转」应该说也有次第。这圆转当中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转烦恼浊为常寂光」值得我们注意。佛法讲感应道交,外道也讲感应道交,但是这个地方有不一样的地方。外道的感应道交完全是心外求法,他的感应道交,他不求内心的清净,他是一种向外攀缘的。佛法的感应道交,你看看本经怎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要达到一心不乱,不是在一种躁动的状态、高亢这种激动的状态、鬼神现前,没有这种事情。所以说这个地方,我们要能够圆转五浊,你这个佛号,一定要对你自己的烦恼有所调伏的力量,你一心,一心是不难的。我经常讲:一心是不难的,这不乱才难。你要能不为烦恼所乱、能够调伏烦恼,才能够感应道交的。这《华严经》也讲得很清楚。《华严经》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说菩萨的心情啊,他那一念心是在这种毕竟空的境界活动,不是在我们有相的境界活动。我们凡夫的心要跟佛菩萨的心怎么感应道交呢?「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你一定要把你这种躁动相、颠倒相调伏下来,佛菩萨才能够跟你接触的。所以这个地方在圆转五浊的时候,我们一个下手处,你一定要先达到「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这个一转了,前面四个跟着转,你的果报体也转了,邪见、整个环境、寿命都转了。

  明释迦所得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明释迦所说

  ┌以此果觉────┐
  今┤        ├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
  └全体授与浊恶众生┘

  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的讲,这句佛号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前面也讲过,你一句阿弥陀佛就总持十方佛的功德;所以也可以说一句阿弥陀佛,也总持了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当中,那么多六波罗蜜的辛苦,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摄持在这一句佛号。而释迦牟尼佛慈悲,把这句佛号,在末法时代「全体授」给五「浊众生」,这种是「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了知,「非九界」的「自力」众生「所能信解」,这的确是难信之法。所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他引述十方诸佛赞叹他的勇猛:他在五浊恶世,成菩提道勇猛、弘扬佛法勇猛。这个地方佛陀是很诚恳的告诫弟子:你一定要很珍惜这一句佛号。因为你失去了这一句佛号,就表示你在菩萨道当中所经过的过程,你一个都少不了、一个都少不了,有这一层意思。

  明众生世间
  ┌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
  │
  │       ┌四土器世间─┐
  └一切世间─通指┤      ├也。
  └九界有情世间┘

  这个大家容易明白。这个「众生」的范围比较窄,「一切世间」的范围比较广。这个「众生」是「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说是难信之法,这个是「九界」众生。

  丁二、教主结叹

  前面是「诸佛转赞」,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的「结叹」:

  ┌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
  │
  │        ┌略别┐
  └此本师付嘱。嘱语┤  ├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
  └从通┘
  ┌文殊┐
  所云:汝等众生,当知┤  ├等,皆在所嘱也
  └迦叶┘

  前面的「劝信流通,是诸佛」的「付嘱」,前面的「劝信流通」是六方诸佛的付嘱流通,以六方诸佛来证明流通。这个地方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自己的付嘱流通。当然这个话有「略别」,有一点点不同,但是它的意义是相通的:文字「略别」,但义理是「从通」。这个地方讲「一切世间」,其实这个「一切世间」,就是前面所说的:「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这个地方「一切世间」包括了九界,包括了「文殊」这种大菩萨,也包括「迦叶」这些大比丘,都是「在所」付「嘱」的范围之内。看经文: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前面是诸佛在他们的国土,对他们的弟子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这件事情是释迦牟尼佛自己也同意的,说:诸佛赞叹我很难,这件事情我同意。他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行什么难事呢?第一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二个「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这件事情的确是很困难没错,诸佛说的一点都没错。我这么一路走过来,我一回想啊,的确是很困难,没错。诸佛也说这件事情很困难,释迦牟尼佛也说很困难,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有话要说了,看蕅益大师的意思:

  法门难遇

  ┌信愿┐  ┌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  ├一行┤    ├┤
  └持名┘  └圆转五浊┘└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
  ┌见此┐
  ┌大智┐│  │
  菩提,以┤  ┼┼行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大悲┘│  │
  └说此┘

  在本经当中所强调的修行方法──「信、愿、持名」,这个法门「不涉施为,圆转五浊」,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圆转五浊」。这「圆转五浊」有二层意思:约着粗来说,我今生信、愿、持名,下辈子到极乐世界得到一个清净的身心世界,这个说是「圆转五浊」,可以。今生修行,来生「圆转五浊」,也可以这样子讲。或者说:我今生信、愿、持名,我当下的身心就会有变化,当下的这种五浊的境界,烦恼障、邪见障,还有果报的障,寿命的障碍,诶,慢慢慢慢的松脱,这样子讲,约当下也可以说「圆转五浊」。你一句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你的身心世界就有变化,这样子讲,约当下也可以说是「圆转五浊」,也可以这样子讲。这样子讲一句佛号的操作「圆转五浊」,这件事情「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这个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仰信,因为它不是我们能够心思口议──大家讨论讨论吧、商量商量!这是讨论不出来的,非心思口议的境界。这种境界既然不是我们心思口议,那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慧、「大」慈「悲」,来为这个法门作见证,来自己以身作则、来「说」法,那「众生」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法门,谁也不知道内心当中还有这样一种操作方式,这样的操作──信、愿、持名,就能够创造这么样广大的功德,谁也不知道。这个就是说这个「难」的意思。

  明五决定

  ┌为时所囿
  ┌处劫浊中─决定─┤
  │        └为苦所逼。
  然吾人┤

  我们的「劫浊」当中,在这种万丈红尘当中,我们一定会被这个「时」代「所囿」、限制,被这个「苦」恼「所逼」迫。在这万丈红尘当中,你要「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很难。你在这个百花当中过,你一定会沾身的,这大环境是这样子的,人在江湖,你也就身不由己了。
  │        ┌邪智所缠
  ├处见浊中─决定为┤
  │        └邪师所惑

  在这种思想混乱当中,你多多少少一定会被「邪」知邪见所系缚,障碍你大乘的善根,使令你迷「惑」,你也很难抉择,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你很难抉择,就会受影响。
  │         ┌贪欲所陷
  ├处烦恼浊中─决定为┤
  │         └恶业所螫。

  说这烦恼当中,大家都放逸,你很容易被你的烦恼「所陷」,被你这个「恶业所」毒害。这个我们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的年青人,贪瞋烦恼特别炽盛,跟以前又不完全一样。你看这些年青人,这个飚车族,他拿这个刀子,这个过路人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他看到人就砍,那个瞋心特别重;这个贪欲也是一样,现在的年青人,国中生就有这个邪淫的行为。所以这个是一个大环境如此,他从小就在这一种环境中刺激,他贪烦恼自然就炽盛了。所以说「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这是没办法的,大环境如此。
  │         ┌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
  ├处众生浊中─决定─┤
  │         └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
  你果报体的这种障碍,老病的干扰啊,你很难去「洞觉」、也很难去「奋」发向上,这个老病死的干扰啊,很容易会让你退失了信心。
  │         ┌无常所吞
  └处命浊中──决定为┤
  └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你很有道心,你也好不容易抉择出一个修行的方法,也得到一个修行的传承;但是你死掉了,这样子你今生就白费了,生命把你的修行给中断了、把你, 这个修行给破坏了,这个「命浊」就是有这个困难。这个「劫浊」它是在减劫。这个地方佛陀的意思就是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来生再来三界里面投胎,不过释迦牟尼佛说你要想一想:这个大环境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这个身心世界,烦恼愈来愈重、邪见愈来愈重、果报体愈来愈差。我还记得我们师父跟我们讲过一句话:我们的师父看我们很不顺眼。但是以后我们看我们的徒弟也很不顺眼。(诃──)这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你师父看你很不顺眼;但是几十年后,你看你的徒弟也很不顺眼。这是怎么回事呢?环境不同。他们那个时候环境清净,他们很自然养成一个好的品性。你看年青人,你也看得很不顺眼;但是你能够怪他吗?如果你来投胎,你也是这样子的。你下辈子来这个五浊恶世、万丈红尘,那我们也是受影响。凡夫的心就是有所住,就是这样子的。你很难解脱环境跟果报给你的障碍,这个五浊其实就是五种障碍。你很难解脱你的烦恼、很难解脱你的邪见、还有老病的干扰、还有寿命的短促,你很难在这么多障碍当中,完全排除这样的障碍,冲出一条圣道出来,很难的。佛陀说这句话就是「是为甚难」,的确是难。说这个难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困难呢?蕅益大师他就说话了:

  无知之错

  ┌若不深知其甚难───┐
  ┤          ├宅里,戏论纷然。
  └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

  假设我们今天没有冷静的下来想一想,在这个减劫当中,你所要面临的障碍,一代一代愈来愈严重,你不知道解脱生死的困难,你还自以为「有其他的法门可以出五浊」,「宅里,戏论纷然」,这个「」就是起火燃烧。你的烦恼火、罪业果、果报火,这三种火在燃烧你的身心世界,「戏论纷然」,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种没有真实功德的言说叫做戏论。

  知难之是

  ┌其─┐  ┌死尽偷心┐
  唯深知┤  ├方肯┤    ├此本师所以极口
  └甚难┘  └宝此一行┘

  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

  ──丙三「劝行流通」竟──

  ──乙一、「普劝」竟──

  在这五浊恶世当中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只有知道在这种障碍的身心当中,要了脱生死、成就圣道是这么困难,我们才「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这个净土法门啊,蕅益大师最后讲出了它的一个关键:这个他力法门感应道交的关键,它还不怕你烦恼重、还不怕你罪业重,就是怕你不「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就是说这种弥陀感应的法门,要紧的是你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最怕的就是怕你三心二意,对弥陀名号也想归依,又想搀杂一些其他的法门。你想要搀杂其他法门,就表示你对这句名号的信心还不够。就是说你在念佛的时候,你还想念大悲咒、念地藏王菩萨,多少就是你觉得这一句佛号不足以救拔你,多少就是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要你「死尽偷心」,说穿了就是老实念佛,「宝此一行」。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最后「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释迦牟尼佛在最后一再的强调:在五浊恶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多么的困难;在五浊恶世当中,要弘扬净土法门,也是多么的困难!希望我们要珍惜。释迦牟尼佛排除了万难,才讲出了这一部经,希望我们要能够珍惜,是这个意思。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的付嘱流通,他自己讲完这一部经以后呢,他对他弟子的一个最后的交待。好,看最后的「结劝」:

  乙二、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这是一个「结劝」,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难信┐
  ┌法门不可思议┤  ├无一人能发问者┐
  │      └难知┘       │故歡喜信
  ┌┤                 ├
  ││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令得四益┐  │受也。
  │└         ┤    ├──┘
  │ 佛緣熟,無問自說 └如时雨化┘

  这里解释「欢喜信受」,这是一个「总标」。说净土法门这种信、愿、持名的「法门」啊,的确是「不可思议」,一句佛号圆转五浊,真的是「难信」、也很「难」理解。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都是佛陀一再的招乎舍利弗,在这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讲出一句话。这整个过程是「佛」陀的「智」慧去观察众生的根「机」,「知」道「众生成佛」的因「缘」成「熟」,所以「无问自说」,使「令」成就「四」种利「益」,就像及「时雨」一样,所以「欢喜信受」。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知众生成佛缘熟」,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法门它所成熟的善根,还不是人天的善根、也不是二乘的善根、也不是权教菩萨的善根,它是一佛乘的法门,它直接去成熟你成佛的善根。这个信、愿、持名在你的心中一操作的时候,它是直接的大白牛车,直接的趋向佛道的,那是一佛乘的,「知众生成佛缘熟」,是这个意思。

  │┌身心怡悦─名欢喜

  身心能够知道这个法门,唉呀!这个法门我做得到,信、愿、持名这件事情不难,这功德又这么大,内心当中感到欢喜,心中有一分对未来生命的希望跟欢喜。
  └┼毫无疑惑─名信。
  │
  ├领纳不忘─名受。
  │
  ├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
  │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甲三、「流通分」竟──

  ──肆、「随文解释竟」──

  这是讲到本经的一个「结劝」,就是在与会的大众,不管是天、人、阿修罗,乃至于比丘、菩萨们,对这个法门都是「欢喜信受」,都「作礼而去」。最后我们看蕅益大师一段的「跋语」:

  参、跋语

  这「跋语」我们分成五段,第一段先总叹这个法门的一个特色。

  ┌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经云:末法┤          ├呜呼!
  │     └唯依念佛得度────┘
  │
  │  今正是其时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

  《大集经》上说:在这个「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这正法时代修行是很容易成就圣道的。我们看经典,这个人年纪很大了才出家,年纪又大、过去也没有学佛,诶,他跟佛陀出家、或者拜一个阿罗汉出家,三个月成就阿罗汉果。说有一个国王,这个国王平常也没有努力的修行,就在王宫里面享受世间的五欲。有一天他的背部痒,请宫女为他搔痒。这个宫女在为他搔痒的时候,这个宫女手上戴着缨络,这二个手一弄到发出声音,这个国王听到这个声音,知道无常,成就辟支佛果。这个正法时代是这样子修行的!《阿含经》上说:最小的七岁成就阿罗汉、七岁,均提沙弥;最高的八十几岁,他也成就阿罗汉果。七岁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成就阿罗汉果;八十几岁也成就阿罗汉果!因为这个正法时代,它那个环境就是容易修行。它空气中所散布的,那是一种清净的力量,你在那个地方投胎就很容易。你到西门町去走一趟,你就觉得修行就是很难,这个感觉就不是一个圣道的感觉,那个心就很难摄得住。所以这末法时代的确时是「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这是一个事实。怎么办呢?「唯依念佛得度。」我们在这么多的环境障碍当中,只有靠佛力加被了,他力门果地教,佛力加被才能够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这个净土法门契理、契机的一个弘传时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离开了这个法门,谁能够「淑」?这个「淑」就是善治身心,谁能够去调伏他身心的障碍呢?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很真诚的赞叹这个法门的契理、契机。这以下第二段讲到蕅祖述作的缘起:
  │          ┌藐视教典─────┐
  │┌旭出家时,宗乘自负┤         ├
  ││         └妄谓持名,曲为中下┘
  ││
  ││   ┌因大病─发意西归。
  ││   │
  ││ ─后┤   ┌《妙宗》┐
  ││   │  ┌┤    ├二钞┐
  ││   └复研┤└《圆中》┘  ├等书─
  ││      │        │
  ││      └及云栖《疏钞》─┘
  ││
  ││   ┌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
  ││  ─┤
  ││   └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

  「旭」就是蕅益大师的法名,「智旭」。「出家」的时候,「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这个是蕅益大师自己讲出他刚开始出家的一种境界。蕅益大师是二十四岁出家,他出家以后,他欢喜研究《楞严经》,在《楞严经》当中得到一个疑情。他从这个地方去参这个疑情,他二十五岁在打坐当中开悟了,开悟以后有很多境界出现。他二十五岁就证入了圆教名字位,大开圆解,「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那是圆教名字位。他二十五岁以后到三十一岁,你看看他的传记,他六年当中主要的修行,以《楞严经》的圆顿法门为主,当然也包括禅宗的味道。禅宗跟《楞严经》这二个都是圆顿止观,直接观现前一念心性。这当中的著作也不多,到三十一岁他就有点变化。他三十一岁的时候,看到禅宗很多的弊端,很多禅宗就讲出一些邪见:「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就是太强调圆顿法门,对这些权教的施设太过忽略了。所以他到三十一岁以后,就强调持戒跟研究教理,他要以戒教二门,来匡正禅门的弊端。直到三十一岁的时候,开始弘扬戒律,弘扬比丘戒,作了很多比丘戒的注解。教方面他捉阄,他那个时候三十二岁做了四个阄,说:我一生想要弘扬教理,来匡正禅宗不学习教理的弊端,那要以什么教为主呢?他写了四个阄。第一个华严;第二个天台;第三个唯识;第四个自立宗派,自己创立出一个宗派出来。他不是像我们随便抓,他用三个月的加行,三个月的安居当中加行,最后一天抓阄,他抓到天台的阄,所以他从此以后深入天台的教观。所以他到三十一岁研究教理,三十二岁开始研究天台教观,他这之前他对教理不是很重视,就像他说的「藐视教典」:你们那些学教理的,着文字相;念佛的也是心外求法,「妄谓持名,曲为中下」,这中下根修的法门。我们这一念心直接的观照第一义谛、直接跟佛相应。什么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他那个时候对佛的是这种定义,完全是观照自性佛。三十一岁、三十二岁他开始弘扬戒教。但是影响他生命最大的就是在三十六岁那一年,「因大病,发意西归」,他三十六岁的时候生一场大病。那时候在那个山中,生一场很特别的病。这个病中,看这个〈传记〉上说:「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唯有含泪念佛而已。」你看一个圆教名字位,你如果看到《蕅益大师全集》,你看看蕅益大师的「发愿文」,蕅益大师在修加行啊,那不得了,他经常七七的闭关,或者三个月、一百天的闭关。他每天所持的咒,你把它算一算,他几乎一天不睡觉的,他的行力刚骨;而且他是称性起修,他是悟后才起修的,他二十五岁开悟以后才作加行。但是他二十五岁加行到三十六岁,出家十一年,他每一天可没有空过。他三十六岁的时候一场病现前,他竟然说出:「不能坐不能卧,唯有含泪念佛而已。」那个时候他自己说出来:参禅功夫不得力,病痛现前的时候,这个病苦一现前的时候,这观第一义谛有困难的、有困难。这个时候祈求佛力加被:「愿阿弥陀佛,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这个很现实的,求佛力加被。一个众生,一个小孩子祈求母亲的加被,这个很正常。所以他到三十六岁,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他生病以后,他开始去注意净土的著作。这个地方提出三个影响他净土思想最多的:第一个是《观经妙宗钞》,智者大师作的《妙宗疏》,天台四明尊者着的《妙宗钞》,这天台的《观经》,这个思想影响蕅益大师很多。其次是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是解释《阿弥陀经》的。其次就是他的和尚「云栖」,就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这个是《华严经》的思想。如果我们有空把《阿弥陀经疏钞》再看一看,其实这个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很多思想跟,他是参考莲池大师的思想、很多的思想是参考莲池大师的。这三部的经典,对蕅益大师净土的思想影响很大。前二部是天台的,第三个是华严的。这个时候,他「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这个「念佛三昧」是「无上宝王」。蕅益大师他说这「念佛三昧」,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念自性佛,第二个是念他佛,第三个是自他具念。蕅益大师在早期的修行生涯,他偏重在念自性佛,这一念心现前,观照现前一念心性,直接的观到现前一念清净心,直接的观到现前一念心性念心性去,不必在那个地方枝枝叶叶打妄想,都不必,直接观自性佛。后来他这个病痛现前的时候,他觉得不得力,他这个时候开始执持名号,他佛的加被。当然他在他佛操作的时候,他也提出一个观念: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名号也不可思议。这自他具念,这个时候念佛三昧──理持,这个是「无上宝王」。一方面我们能念的自性功德力,本身就不可思议,这内心当中本身就具足无量的功德光明,然后有佛力本愿的加被,这自他具念,这个是「无上宝王」。这个时候,「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蕅益大师是圆教名字位,一个通达教理的人,「宗乘教义两融通」,他能够「死心执持名号」,也没有说蕅益大师又修什么观想、观像,什么玄妙的观法他都没讲,他就是老实念佛。而蕅益大师他老实念佛,他是圆教名字位的人啊,他老实念佛,这个是不可思议啊。这个是讲到蕅益大师自己相信净土的一个过程,他受到这个病痛的刺激,开始觉醒。这以下正式说明他的著述缘起:

  ││吾友去病,久事淨業┌辞不繁┐
  │└         ┤   ├请余为述《要解》
  │ 。欲令此經大旨, └而炳着┘
  │
  │   余欲普与法界有情,同生极乐,理不可却。

  这整个因缘是他有一个同参道友叫「去病,久事净业」,这个久修净业当然就很关心《阿弥陀经》。古时候《阿弥陀经》,就是注解太过复杂,希望能够有一个新的注解,这当中要有二个条件:第一个文字不要太多,义理要很清楚,「炳着」,要请蕅益大师来完成这样的一种功德。蕅益大师的心情也想要跟「法界有情,同生极乐」,所以在义理上「不可」以推「却」的,有这一分的责任,使令正法的光明流通后世,所以他就承当下来。这一段是说明著述的缘起,接下来说明他的时间:
  │┌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
  ├┤           ├凡九日告成。
  │└脱稿于十月初五────┘

  九天完成《弥陀要解》,我们讲了这个《弥陀要解》讲了半年!开悟的人跟我们用意识分别心的人不同,的确不同。说这个内心当中跟圣道相应的人,他那个道的力量,他的确能够从自性当中流露出很多很多的文字。我们一开始是从文字里面寻求道,你说他也没有证得道,但是他那个名字位的道也不得了、那也不得了,名字位的开悟也不得了。名字位的道字是什么境界呢?「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他所觉悟的境界跟诸佛是一样的,他在道理上跟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当然他烦恼没断;但是你不可以否定他所觉悟的真理,跟诸佛是无差别的。所以你看他这个注解,不是像我们凡夫意识分别心,那个地方切一段、那个地方切一段,这样拼凑,他不是。他就是九天当中完全是自性的流露、那是自性的流露。最后蕅益大师讲出他心中的希望,他对这个法门的流通有什么希望:
  │   ┌一句一字─咸作资粮┐
  │  ┌┤         ├┐
  │  │└一见一闻─同阶不退┘│
  ├所愿┤           ├仰唯─
  │  │┌信疑─皆植善根┐  │
  │  └┤       ├──┘
  │   └赞谤─等归解脱┘
  │
  │   ┌诸佛菩萨─摄受证明
  │  ─┤
  │   └同学友人─随喜加被

  蕅益大师作完这个《要解》以后,他希望《要解》里面的「一句一字」,都能够成就大家一个往生的「资粮」,每一句话到大家的心中,都能够产生往生的一种力量。「一见一闻,同阶不退」,都能够成就三不退。「信疑皆植善根」,不管你相信、或者是怀疑,都成就净土的善根。不管你「赞」叹、毁「谤」,迟早都能够「解脱」生死,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无上的法门。最后对这个法门,希望「诸佛菩萨」能够「摄受证明」,能够诸佛菩萨的加持。「同学友人」能够「随喜加被」。

  └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阁笔故跋,时年四十有九。

  他四十九岁的时候完成《弥陀要解》,蕅益大师是五十七岁入灭,他是晚年才完成的。

  这个是我们《弥陀要解》的研究。

  这个净土法门,我们看「流通分」,不管是诸佛付嘱的口气、不管释迦牟尼佛的付嘱口气,都很强调净土法门是一个难信之法。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对这一个法门要生起信心,为名号的功德、本愿的功德、自性功德力的功德,这三力要齐信是很困难,其实是很困难。但是我们这样研究过去,会有一个感觉:透过蕅益大师的开导,我觉得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不难。你如果能够真正把《弥陀要解》研究啊,对净土法门生起信愿,我觉得是不难,这个是蕅益大师的善巧,的确是不难。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的生命「恒转如瀑流」,我们的生命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不断的变化,你就不断的前进,你一定要面对很多很多新的生命,乃至无量的生命。我们学佛讲得务实一点,我们并不是要谈玄说妙。我们学佛就是在无量法门当中,我们必须抉择一个能够引导我们这一念心趋向于安乐,包括有为的安乐,好梦;也包括圣道的安乐,究竟的安乐。在本经的经文当中,信、愿、持名这三个法门,我认为如果我们这一念心能够根据本经蕅益大师所说的开导啊,你能够拨出一点时间啊,真的去信愿持名、去操作,果然能够得到现世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是觉得这个法门的操作啊,它的好处:下手易、成就高。就是说你真的做得到。你说你什么都不懂,可以事持,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对名号通身靠倒;你说你的境界高,也可以理持,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名号不可思议,一方面忆念自性佛、一方面忆念他佛,自他具念、自他不二也可以。它有浅有深。所以我觉得这个法门,我们大家应该有一个使命感,不要让这么一个殊胜法门的传承断掉、这一个光明。蕅益大师所抉择的教法,我们好好的自受用;以后我们应该也有一分的理想、愿力,把它流通到后世去,使令更多人也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因缘。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好,我们回向。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