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九)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九)

 

  丙二、广破馀疑

  这段是广泛的破除二乘的无学之人心中的疑惑。

  蕅益大师说: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佛陀对于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道理,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但是二乘之人他有一个问题,法执特别重,烦恼障轻,所知障重。他对于前面佛陀所说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科的相状是生灭的,而都是一念心性所显现的,他产生疑惑。换句话说,我们一念心性“即空”它是不变,这一部份阿罗汉他同意,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空性;“即假”,它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它会变现种种的五蕴,随缘这一部份,阿罗汉听了以后,听不懂!我们这一念心性又怎麽能够创造外境呢?说是外在的世界是内心所创造的,这怎麽可能呢?因为二乘人一路都是把心跟境是切开的,所以他这一段产生很大的疑惑。就是「心境之间的互动」,内心怎麽创造外境,外境又怎麽回到心性,这个观念它产生了很大的障碍。佛陀必须再继续的说明:

  (分二: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

  事相就是我们的五蕴身心,是会生灭变化的;理性就是现前一念心性。那心性怎麽能够创造事相,事相又怎麽回归到理性,这二个观念要怎麽融通呢?

  佛陀必须要再加以说明:(分三:戊一、疑请。戊二、许宣。戊三、正说)

  戊一、疑请。

  二乘人心中的疑惑,来请佛陀开示(分二:己一、叙敬。己二、歎述)

  己一、叙敬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陀讲完四科七大,阿难尊者也开了悟,用偈诵讚歎佛陀,也发了愿。

  这时候富楼那弥陀罗尼子(满慈子),他在大众当中站起来。因为他要请法,不能坐着,要站起来,站起来以后,偏袒右肩(这是印度表示恭敬的一种仪式),然后右膝着地,双手合掌,内心恭敬来白告佛陀。

  就是说他本来是坐着,这时候站起来请法。

  己二、歎述  讚歎叙述佛陀的功德  (分二:庚一、歎教。庚二、述请)

  庚一、歎教。讚歎大乘教法的殊胜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大威德世尊」是讚歎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断除心中的烦恼,所以叫“大威德”。「善为众生」是讚歎佛陀善巧的智慧,他能够用种种的善巧譬喻,来演说妙法,开导众生,这是佛陀利他的功德。这二个是包括佛陀自利利他的功德。

  身为一个佛陀,他能够演布开演如来所证的第一义谛。

  「第一义谛」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当体即空。当你入空观的时候,一念心性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无相”;入假观的时候,它就变现了五蕴身心;然后你再入空观,又回到一念心性。这种可以说是不思议境,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可以变现万法,万法又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这个是很难讲清楚的,而佛陀竟然能够用这样的语言,把一念心性怎麽变现万法,万法又怎麽回归到一念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真妄不二的道理,讲这麽详细,实在是大威德,实在是善巧方便。

  庚二、述请  正式的叙述他心中的疑情

  (辛一、总述疑情。辛二、别述二难。辛三、请佛开示)

  辛一、总述疑情。先拢总的叙述他心中的疑情。

  叙昔未闻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ㄨㄣ)蚋(ㄖㄨㄟ),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这个地方他自己叙述他个人的因缘。

  我富楼那身为一个佛陀的十大弟子,在过去的场合当中,佛陀经常公开的讚歎说,我的身心世界的功德是「善为说法」,我能够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佛陀在过去不但讚歎在释迦法中说法第一,乃至过去七佛,乃至未来贤劫诸佛当中,我都是说法第一。我身为一个说法第一的阿罗汉,我现在听到佛陀的《愣严》法会,我现在的情况我也说一下。这地方的”说法第一”是讲他过去的状态,这以下讲他现在的状态。

  我身为说法第一的阿罗汉,我听了前面的三卷经文,我把我的想法表达一下:我听了佛陀精微奥妙的法音,说是一念心性依体起用,全真成妄,摄用归体,全妄归真。这真妄不二,我讲出一个譬喻,好像一个聋子一样,这个聋子已经听不到声音了,你又远在一百步那麽远的地方,有一个小蚊子的声音,我不要是说见到,连听都听不到。

  这个聋子就比喻一个二乘人,二乘人他从来没有听到一念心性的道理,他只知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无常无我当中,断除三界的见思,而进入偏空涅槃,这可以说是一个具足少知少见的聋子。百步之外,就是说他所觉悟的道理跟佛陀所讲的真如的道理,是距离一段很远的距离,所以他根本就证不到,过去连听闻都没有听闻过。

  这是富楼那把自己的心态表达出来。

  求今断惑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这地方他等于是讲到自己种性差别。

  事实上我心中有疑惑,是我个人的问题,因为佛陀已经把前面四科七大的文,讲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一念的清淨心当中而显现万法,所谓「即空、即假、即中」就讲得很清楚了。对我来说也破除心中一部分的疑惑,但是我另外一部分,还不能够详细的去了解这义理真实的去向,而达到完全没有疑惑的地步。

  富楼那说:世尊!像阿难之辈,他是有学之人(他断了见惑而已),他虽然开悟了,这四科七大都是一念心性所显现,但是他三界的烦恼没有断。而我等这些无学之人,已经成就了阿罗汉,证得我空的真理,断除了三界的见思,但是我对于佛陀的法音,还是缠绕了很多很多的疑滞。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阿难尊者比较偏重在菩萨种性,菩萨种性就是烦恼障重,所知障轻,他的我执比较重,法执比较轻。二乘人的特色是烦恼障轻,所知障重。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说,他对一念心性,随缘不变的空性,他能够接受,但是一念心性能够不变随缘,显现十法界的妙法,这一部份他有障碍。

  淨业学园 49讲次  讲义100面

  辛二、别述二难。

  196当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我们要注意二个重点: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知道整个生命是变化,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首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个什麽样的根本。从本经上来说,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质,是一个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状。因为相状是变化的,所以我们心中只要有相状,相状一变化,你的心就跟着变化了。所以我们在修学的时候,你的依止处,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状,你一定要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一个真实的心性,才能够安住下来。

  这无相的心性找到以后,它有二个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它是一个不变性,第二、它是有随缘性。心性找到以后,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因为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会不断的干扰我们,所以我们要随时的调整。

  “调整”在本经当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观,来加以调整。“空观”空观是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取,发明我心中“不变”的体性;所以我们心中开始执取的时候,我们先守住“不变”,「空观安住不变」。以“假观”来成就随缘的妙用,当我们把心中的虚妄相扫掉以后,我们根据佛法的施设,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比方说们安立了布施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福报,我们安立持戒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尊贵身,我们安立忍辱的假相,来成就我们未来的庄严,乃至我们安立了忆佛念佛的假相,来成就往生淨土、成就不退。

  所以空观是在破除我们心中的执取,而假观是在建立种种庄严的假相,中观等于是把空假二观做一个平衡。

  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第一个以现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观来做调整。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是《金刚经》也是在破相,《愣严经》也是在讲破相,这二种有什麽差别?

  《金刚经》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后,显出来的是一个“空性”;《愣严经》用空观把相状破坏以后,显出来的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这样讲,破妄这二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显真有所不同。《愣严经》认为空性的智慧不能当安住,空观只是破除我们执着的一种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才能够安住。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愣严经》它是破妄又能够显真,这样子才是比较圆满。

  这科的大意是说,佛陀讲完三卷的经文,来发明相妄性真,真妄不二的道理以后,二乘的无学之人,他们对于真妄不二的道理,产生种了二种的疑问。

  辛二、别述二难。个别叙述二乘的无学,心中疑惑所产生的二种难问。

  (分二:壬一、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壬一、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

  佛陀前面讲到四科的经文,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经文当中,二乘的无学之人生起了,所谓的理性违背事相的这样的难问。佛陀在讲四科的时候,基本上是会事入理,把五蕴身心世界的生灭因缘,都说它们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当体即空。在当体即空当中,佛陀又说它是一念心性所显现,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样子的观念,会事入理当中,二乘的无学产生心中的疑惑。

  引述佛语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淨本然。

  富楼那尊者引用佛陀的开示,他说:世尊!正如你老人家前面四科的经文说的,在十法界的世间当中,这一切的有为诸法,包括了六根六尘相对于六识的种种的作用,乃至于产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种种的色心诸法,这种生灭变化的因缘法,您说它们是相妄性真的,它们的相状是生灭的,但是它们的本性却都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清淨本然。

  这一段正是佛陀前面说的,会事入理的一个观念,这一段是引用佛陀的法语,第二段正式说明心中的疑惑。

  举自疑惑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既然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清淨本然的,是离一切相的,那怎麽就能够产生众生的这种依正二报,这种身心世界,这种有为诸法呢?产生有为诸法以后,又会产生一种次第的迁流变化,乃至于终而复始相续的循环不断,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无情世界的生灭迁流。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在二乘人的观念当中,他认为既然心性是无为法,身心世界是有为法,怎麽一个无为法能够创造一个有为法出来呢?这个是二乘人心中的疑惑。

  说明:我们讲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它不是有为法,但也不是无为法。我们不像二乘人,二乘人讲空性那真的是无为法。我们讲心性的时候,它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因为它随缘不变是跟无为相应,但是它不变又随缘,又跟有为相应,所以它是亦有为亦无为,非有为非无为。

  从这经文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二乘人对于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他是认同,但是对不变随缘之用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一念清淨心,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它能够受着业力的薰习,而变现身心世界。随缘这一部份,二乘人的确是产生了障碍,既然是清淨本然,又怎麽能够变现这些山河大地,变现出来以后它又不断的流转。

  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第二个疑惑是从七大的经文当中,产生了事相违背理性的难问。

  说明「理跟事」。本经要讲到理的话都是讲心性,以不变为理,心性是不变的。讲到事相就是讲到身心世界。前面是说一念心性是怎麽变现成身心世界,「理违事难」;这一段「相违性难」是说身心世界又怎麽能够回到一念心性。前面是说一心怎麽产生万法,这个地方是万法又怎麽能够回归到一心,在这个地方产生了障碍。

  引述佛语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世尊!您老人家在七大当中,讲到一个观念说:『地水火风乃至于空大』

  当然身为七大的相状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所谓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圆融无碍,是周徧法界,而且是湛然不动,是不生不灭的。相状是生灭的,而体性是不生灭的』。

  这个观念是佛陀前面说过的「相妄性真」

  举自疑惑    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

  (地水之间的障碍)

  世尊!身为一个地大,地大的体性是坚固的,是一种障碍;而水的体性是湿润的,有地大就不能含有水,有水就不能有地大。

  在二乘人的观念是认为,地水这二种性质,是互相障碍的。你怎麽能够说是相互圆融呢?

  (水火之间的障碍) 水性周徧,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虚空,不相陵灭?

  水大是湿性的,而火大是热性的,水火根本是不能够相容的,火能够把水烧乾,水也能够把火扑灭,水火二性是互相障碍的。怎能够说水火二性,这二个体性都徧满虚空,而不互相去陵夺,不互相消灭呢?认为水火二性是有障碍的。

  (地空二法的障碍) 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

  世尊!地大的体性是障碍的、坚固的,而虚空的体性是虚无通达的,而这二个又怎麽能够都周徧法界,都能够圆融无碍呢?

  补充说明:197二乘人对法的观念,他是很坚固的法执。这坚固的法执是怎麽来的呢?因为他认为这个法是离开这一念心,而个别有体性,他不认为一切法是内心所变现的,他认为法是真实的。你看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对三界非常畏惧的。他看到三界的可怕,他把这一念心的我执消灭了,不再招感三界,他就认为大事已办,至于这三界是怎麽回事他不管。

  大乘佛法认为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地狱是我们一念心变现,极乐世界也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所以一切法能够互含互摄。「互含互摄」的基础点要立在法空的思想,而这法空的思想要安立在一切法是唯心所现,你才能够建立法空的思想。

  二乘人对于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他认为法法是不相容的,每一个法都有真实的独立的体性。

  蕅益大师讲到这个地方,对于二乘人的二种疑问,蕅益大师提出他的看法。他说二乘人的思想「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二乘人认为真实的空性,不能容受这种虚妄的有为诸法,有为之法也不能容下真实的空性;真实就是真实,虚妄就是虚妄,这个是二乘人的概念,二个永远是汉贼不两立。

  大乘佛法是认为「真中有妄,妄中有真」,关键在一念迷悟的差别,你要是觉悟了,一切法都是真实,你要是迷惑的时候,一切法都是虚妄的,这是大乘不二的思想。

  当然身为一个二乘有法执重的人,提出这个观念是可以理解的。总而言之,二种疑惑都是对于,「真妄不二」的思想产生的疑惑。

  我们把二乘人的疑惑牒出以后,我们就知道,其实整个后面半卷的经文,都是在回答这二个问题。

  辛三、请佛开示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二乘人心中疑惑以后,这时候很恭敬的请佛陀开示。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富楼那尊者他讲出的心中疑惑说:我现今是真的不能够了知性相二义,所谓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一念心性能够变现万法,一心而产生万法,万法又能够产生一心,心跟法之间是不二的,这个观念我实在是很难理解。对这样的一种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这样的一个宗旨,它的去向实在是很难融会贯通。惟愿如来世尊,能够依止大悲心,来为我等广泛的宣说,来开示我心中的迷云,乃至于整个二乘无学之人,来破除我们心中的疑惑。」

  作是语后,富楼那尊者就五体投地,心中怀着钦慕渴仰的心情,来等待佛陀慈悲的开导。

  198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富楼那尊者讲出这一句话,说明他这个人是有自知之明。佛法是很忌讳增上慢,也就说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因为二乘人基本上佛陀在开导他们的时候是「为实施权」。

  佛陀在讲小乘法的时候,并没有把整个生命的全貌讲出来,只是讲到诸法是无常无我的,从无常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真如,趋向偏空的涅槃,对于我们这一念广大的现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并没有广泛的开显。也就是说,佛陀在小乘法当中,只是引导他们怎麽从有为法而悟入空性,至于空性怎麽出来,怎麽从空出假,这个教法佛陀并没有宣说,所以他们自然是产生了障碍。

  我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国王的名言。

  古代有一个国王,是非常的贤能,每天处心积虑要照福老百姓,设立很多的制度,也帮助很多的弱势团体,做了很多福利的制度。但是众生的心是有各式各样的想法,他怎麽做都有人讚歎他,怎麽做也是有人毁谤他,所以他觉得非常的苦恼,我怎麽做才能够让大家都满意呢?

  有一天他睡觉的时候,有一个老者,一个老人家白髮苍苍。这个老人家就告诉他说:你要让大家满意,有一句话你要记住,这一句话你能够实践它,一定会让大家都满意。这个国王听了就非常欢喜…,听了这一句话以后他醒过来,诶!把这句话给忘掉了。唉呀,糟糕!这一句话是让我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法宝,怎麽忘掉了呢?这时他就倾他所有的财产,去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鑽石,诏告天下,哪一个人能够把我梦中的那个名言找出来,解除我心中的痛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满意我,我把这个鑽石送给他。

  后来有一个在山中修行的老者,听到这个传闻以后就走下来,以大悲心来到国王的面前说:国王!请你把那鑽石拿给我。国王说:你知道了答桉了吗?老者说:你先把鑽石给我。老者拿了鑽石以后,刻了几个字就把鑽石还给大王,然后掉头就走。国王看到鑽石戒环旁边,所刻的字就是:「一切都将过去」。国王听了以后恍然大悟,这就是我梦中裡面的名言「一切都将过去」。

  这句话从佛法的观念,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什麽事情都是我们心在动。因为你不执着,他不会伤害你的,色不迷人,人自迷。我们要知道外境不会伤害我们,一定是你对它有执着,它才会伤害你,这大家都知道的。当我们对它产生执着以后,他对我们产生牵动。「一切都将过去」等于是无常的智慧,这时候你的心等于是收回来,开始把外境收回来。

  我觉得「一切都将过去」那只是破妄,其实它只是一种止痛药。「一切都将过去」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我们应该说「这一切都将过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将到来。」破妄显真。因为你把一个东西破了,那它云何应住呢?我们佛法是有所破坏,有所安立,它讲「离一切相又即一切法」,一定双向思考。

  这种双向思考的观念,二乘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他以一种真妄对立的心,提出他的看法。

  戊二、许宣。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即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ㄌㄢ)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这个地方佛陀正式的允许他的迷惑、他的难问,来宣说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

  就在富楼那尊者讲出他心中的疑惑,而且请佛开示以后,佛陀就宣告富楼那尊者,以及整个法会当中,这些已经漏尽的无学。

  “漏”指的是烦恼,特别指的是三界的见思烦恼。身为一个阿罗汉他的特色,就是证得我空的真如,而断除了见思烦恼,分段生死已了。所以他在整个小乘法当中,已经“无学”了,已经圆满。

  我们前面讲过二乘人的特色,就是烦恼障轻,所知障重;他的见思烦恼澹薄,但是他们对于这些性相圆融无碍的道理,是容易产生疑惑障碍的。

  「如来今日,普遍的为此法会当中,来宣说大乘胜义当中的真胜义性。

  199什麽叫“真胜义中的真胜义性”?

  在古德的注解,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这“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 世界胜义。世界胜义,主要的是一种人天乘的道理,讲到世间的因果,造善一定可以召感安乐的果报,造恶决定召感痛苦的果报,这个叫做「世界胜义」这个道理特别殊胜。

  第二、道理胜义。这是一个二乘的教法,讲到「四谛十二因缘」讲到出世间的因果,我们应该怎麽去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来成就出世的涅槃,这叫「道理胜义」。

  第三、证得胜义。是整个《般若》经典所说的,我们应该怎麽把一切法看它是缘起性空,把一切的有为诸法会归到我空、法空的真理,所谓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叫“证得胜义”。这是大乘别教的道理。

  第四、胜义胜义。讲到了「相妄性真」,这一切法的相状是虚妄的,但是一切法的体性,却是真实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万法惟是一心」的道理,这是整个教法当中最为殊胜的“胜义胜义”。就是说明了「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而真妄是不二的。这是佛陀的教法当中最为殊胜的。

  使令法会当中的这些定性声闻,也就是说这些都已经证入偏空涅槃,决定不能够迴小向大的,他们的内心是,沉空滞寂,对有为诸法不生好乐;乃至于不定性的声闻,一切尚未证得我空法空的,只证得我空真如,已经迴小向大的这些阿罗汉,包括了定性声闻,包括了不定性的声闻,从这个当中都获得一佛乘的寂灭场地。

  「寂灭场地」指的是我们的常住真心,以一念心性当做整个修行的根本。根本开始从体起用,产生了一种修行。这修行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空、假、中」三观的调伏,以“空观”来发明我们心性的不变之体,以“假观”来发明我们心中随缘之妙用,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ㄚ)练(ㄌㄢ)若。“阿(ㄚ)练(ㄌㄢ)若”就是寂静,也就是依止不生不灭的心性,当作一个场地,在这场地当中修行空假中三观,这就是胜义中的真胜义性。汝等应该好好的把握这个机会,好好的听闻,我也会为你们详细的说明。」

  富楼那尊者跟这些二乘的无学之人,听到佛陀的法音以后,内心生起恭敬,默然来承受听闻。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从这一段可以看得出来,本经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因为《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不同,我们的长相跟蚂蚁的长相也不同,但是这个长相是生灭的,因为你前生长得跟今生也不同,你来生的长相跟今生也不同。但是在不同当中,我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本性,在《法华经》裡面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把整个生灭的相状,“啪”!整个破坏了,开显众生本具的心性。但是在《法华经》当中,是所有人听过以后没有人产生怀疑。《愣严经》是圆教中还带一点别教的思想,有些人还是产生怀疑,佛陀还要再宣说。所以它只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因为它是方等时,四教并谈,以圆教为根本,但是含有藏通别的教法在裡面。

  戊三、正说

  佛陀正式说明,胜义中真胜义性,所谓的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

  (分二:己一、答迷真起妄以释理违事难。己二、答相随性徧以释相违性难。)

  己一、答迷真起妄以释理违事难

  佛陀讲到理违事难,说我们清淨本然,怎麽就产生山河大地呢?说你这个心是无相的,无相怎麽就产生这些身心世界的男人相、女人相出来呢?

  佛陀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因为「迷真起妄」。「迷真起妄」要注意“真”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妄”就是无明妄想。

  我们只能够说「迷真起妄」不能说「从真起妄」 真怎麽能够生起妄呢?因为佛陀的观念裡面是说:「妄本无因,因迷故有」,妄想是没有理由的。说妄想从哪裡来?它本来就没有根本,「达妄本空」,你说它从哪裡来?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无因,因迷故有」。你不能够说妄想从真心出来,那就完了!清淨本然怎麽会有妄想?我们只能够说,因为我们迷失了本性,所以会产生了妄想。

  后面佛陀会讲一个故事,他说:什麽叫迷真起妄呢?说有一个健康的人早上起床照镜子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诶!我的头不见了!他的头还在,但是他认为他的头部不见了,产生这一念的迷情,就到处找,说我的头到哪裡去了,到哪裡去了…。一个有智慧的人过去,一个巴掌“啪”打过去。诶!他醒过来了,他醒过来的时候他的头就在了。但是他在迷惑的时候他头也在啊!他只不过是一念的迷情。

  所以我们凡夫跟佛差在哪裡呢?梦裡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就只是一念的迷情,所以虚妄的显现了三界,当我们返妄归真的时候,最后觅之了不可得,这个就是所谓的「迷真起妄」。

  这四个字佛陀后面会详加说明,什麽是迷真起妄?

  (分二:庚一、总辨真觉。庚二、别明迷悟)

  分二:庚一、总辨真觉

  佛陀先拢总的来辨别众生真实的觉性,众生的本来面目是什麽?

  (分二:辛一、直指觉性本来寂照。辛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

  辛一、直指觉性本来寂照。

  我们真实的觉性,本来俱足“寂跟照”二种功德。

  牒定所疑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牒示按定富楼那尊者的疑惑)

  佛言:「富楼那!正如你所说的疑问,你说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

  当你在大乘经典看“清淨”这二个字的时候,你要怎麽解释它?“清淨”的意思就是离一切相,也就是说它不是杂染,但是它也不是清淨,它不是清淨相,你说它是清淨相,那就完了!它是清淨相,它怎麽能够现出杂染相呢?所以“清淨”就是说,它不是杂染相,它也是不清淨相,它是离一切的对立,叫做“清淨”。(这个观念要清楚。)

  身为一个众生本具的“心性”,它是离一切相的,而且是本然的,这样的一种相貌是本来如此的,不是经过后天的造作而有的。这样的一个清淨本然的相状,就怎麽能够产生山河大地、身心世界出来?

  (这段经文是先按定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情,以下就正式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直指觉性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陀说:富楼那尊者!你过去应该经常跟随在佛的旁边,那你是不是曾经听过佛陀讲出一个观念说是,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的观念呢?

  “性觉跟本觉”都是一个东西,都是讲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的一个本觉的理性,这本觉的理性它是妙明的,是具足光明的。

  “妙明”光明放在下面的时候表示它是寂而常照;“寂”指的是如如理,“照”指的是如如智。以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这叫“寂而常照”。

  “明妙”是刚好相反,是照而常寂,依如如智还照如如理。」

  我们众生的本性是觉性当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觉性。

  (先把众生的本来面目指出来)

  富楼那回答说:「是的,世尊!我经常听闻佛陀宣说如此深妙的义理。」

  这个地方是先按定本性,也就是说在我们还没有迷真起妄之前,到底我们的相貌是什麽?就是这样子「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我们学过大乘佛法,我们会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相貌,我们并不是很满意,不管色身、不管内心,很多妄想,我们都不是满意。但是这个相貌都不是我们原来的相貌,都是很多的流转,生了很多的妄动然后才有的。那麽到底我从什麽地方来?我们开始去探本求源,说那我刚开始是怎麽样?当我们把生命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我刚开始是怎麽样呢?佛陀先说明「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我们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在一念的清淨心当中,它寂静而有光明,光明而又不障碍寂静,「寂照不二」这个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先把我们这样一个真实的面目,先把它标出来。

  辛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

  身为一个觉性它本身不是觉悟,它也不是迷惑,觉性它是超越迷悟的;我们说佛陀是觉悟了,这是方便说。你说你觉悟,那这觉悟当中是不是还有个迷惑的对立呢?有对立你的功德就不圆满。所以身为一念心性它不是“明”,它不是觉悟也不是迷惑,超越觉跟迷的对立。

  双徵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这以下就开始来测试富楼那尊者对本来面目的想法。

  佛陀说:「正如你刚刚所认定的觉明,

  「觉明」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如果讲“明觉”那就是一个无明妄想。这地方要注意,“觉”在前面的话是觉明。

  佛陀说:你刚刚说这个觉明,觉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觉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观念是真实的本来面目。以下佛陀提出一个问题说:为复性明,称名为觉?还是,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佛说:富楼那尊者,你认为这个觉性 (未完待续…)

  淨业学园 50讲次  讲义102面

  辛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

  200这一段是佛陀回答富楼那尊者的第一个问题。那麽第一个问题是什麽?就是「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在二乘人的思想当中,清淨本然是我们一个真实的体性,山河大地是一个生灭的有为之相。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二乘人的想法是认为清淨的东西不能有相状,相状也不能有清淨,认为真妄是互相对立的,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

  佛陀对这问题以简单的四个字来回答说。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一言以蔽之,就是「迷真起妄」。不过就是一念迷情的妄动,而产生了很多的虚妄相出来。整个修行当中,无量的法门其实在对治的,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念迷情,真正的关键在这个地方。

  佛陀必须将迷真起妄的观念详细的说明。这一科就是说明我们真觉的佛性,是非明而且是非不明。

  双徵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佛陀先按定我们的本性叫「觉明」,觉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觉性,是觉明不二的。在“觉明不二”当中佛陀提出二个问题,来问富楼那尊者。

  佛陀说:为复性明,称名为觉?

  在你看来,这真觉的佛性,是本来就具足般若的光明智慧,才称名为觉;身为一个觉性,它本来就具足光明的智慧?

  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还是说我们真觉的佛性是本来没有智慧光明,必须假借外来的修学,才能够产生智慧的光明,这样子的智慧光明,去照了这个觉性,这个觉性才能称为觉性。也就是说身为一个觉性,到底它本来就具足光明,还是这个觉性本来没有光明,必须假借外面光明的照射,它才有光明?

  佛陀提出这二个问题,请富楼那尊者来加以回答。

  堕妄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富楼那言:「真觉的体性,基本上是不具足般若光明的,它只是一个觉性,也就是说它本身是没有具足光明智慧的,它只是一个觉性,它没有具足光明智慧。」

  从这一段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富楼那尊者心中所想的是认为,在真觉的觉性当中,必须另外有一种光明的智慧,来照了觉性,觉性才能够产生这种光明。也就是说,觉性本身是没有光明的,必须假借外来的光明来照射。

  这是富楼那尊者的回答。佛陀对这个回答加以否定

  双破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佛陀说:「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正如你所说的,假若真觉之性是不具足光明的,那就成为无明所相应的觉性。觉性没有光明,那这个觉性就是无明的觉性。有所非觉。如果在觉性之中,一定要有一个有所明的智慧来加上去,那这个觉性就不是真实的觉性。无所非明。若觉性本身不具足光明智慧,那这觉性就不能称为觉明,而成为一种无明,这个觉性就变成一个不觉,变成一种无明。而此没有光明智慧的无明,它绝对不是我们真觉佛性这种湛然光明的体性。」

  佛陀的回答等于否定了富楼那尊者的观念。

  补充说明:201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当然有所谓的对治,有所谓的安住。从对治的角度,大乘佛法的差别不大,基本上就是“空假中”三观。但是安住的问题却是非常的不同,比方说《唯识学》,《唯识学》讲到生命的根源,说这生命是从哪裡来呢?你从什麽地方来,它一直追究,到最后找到阿赖耶识,一个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它内心有很多很多的种子,由种子的薰习就产生了根身器界,你前生有这样的业力,所以变现这样的身心世界出来。

  从大乘「圆教」的思想,是不同意我们从阿赖耶识中来,他认为阿赖耶识是第二义谛,不是第一义谛,它是一念的妄动以后才有的。所以阿赖耶识在破坏以后,显出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真如本性,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蕅益大师在讲《唯识学》时候他说:《唯识学》的修学法门非常的好,但是有一个缺点。

  什麽缺点?说这隻龙画得很漂亮,头部也很漂亮,脚也很漂亮,身体也很漂亮,缺乏眼睛。

  说学《唯识》就像龙没有眼睛一样,不知道要会归到哪裡去,因为你不能够说,破妄以后会归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个无明的根本,真妄和合,它是一个清淨的本性跟无明妄想的结合,你云何应住呢?你敢住在阿赖耶识吗?它是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本。

  《唯识学》是很矛盾的,它依止阿赖耶识为住,最后还有把阿赖耶识给破掉。在〔天台宗〕的思想是认为,我们一开始就要安住在真如本性。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了《唯识学》,因为《唯识学》它很多的对治法门(相宗),它安立很多的相状,什麽是杂染相?什麽是清淨相?让我们能够分别善恶,分别染淨。

  所以蕅益大师认为说,从对治的角度,从治病的角度,我们要取法于《唯识学》;但是从根本的依止,要依止大乘圆教的「现前一念心性」。所以安住跟对治是不一样的。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它讲出一个公桉:

  有一个妈妈带一个小孩子,这小孩子上学的时候,这妈妈就提醒这小孩子说:小华,你要注意,你天生肝脏就不好,你不要玩得太过火。她每次给他的名言就是「你天生就是肝脏不好。」

  我们知道名言会产生思想,思想久了以后会产生一个相对的执着,所以他认为他的肝脏就是不好,我天生肝脏就不好。所以那医生就觉得很奇怪,我开了很多肝脏的药吃了半天都没改善。后来这医生就找他妈妈,问这是怎麽回事呢?然后就,哦!原来妳每次都给他一个暗示:你天生肝脏就不好。

  你这个人业障深重,所以你不要老是讲业障深重,你讲业障深重到最后你一定是业障深重。

  后来他妈妈就换了一个口气说:小华,不错哦!你的身体本来是很健康的,你肝脏不好是暂时的,已经改善很多了。小华他就很有信心了,结果这药一吃了以后,结果产生一定的对治的效果。

  所以你看在忏悔法门〔天台宗〕讲忏悔,它是从事相的忏悔,我们思惟我们真的造了罪业,我们一念心造了一些罪业。但是它最后一定要入无生观,观想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本来无一物,是何处惹尘埃。

  所以天台智者大师警告修行人,说你不要老是认为你业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认为你业障深重,你的结果只有一个,你真的业障深重,因为你执着它。

  理事要圆融,在理体上,我们入根本观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因缘上我们也是一样,要面对断恶修善。

  所以你看大乘佛法的信心,说你受菩萨戒,你是怎麽得菩萨戒体?你说我要行菩萨道,你要行菩萨道就能得戒体啊!没有那麽容易,那是一时的冲动,那不叫戒体。“戒体”来至于一种智慧观照,你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虽然我现在业障深重,但是那个是如梦如幻的,当我把如梦如幻生灭的假相剥开以后,我看到我这一念清淨的真实体性,跟十方诸佛是没有差别的。从这样的一种称性起修,发起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我们讲「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时候,那是怎麽发起的?

  那是因为烦恼无自性,所以我们才敢说,烦恼无尽誓愿断,那只不过是一念的迷情。你说你刚刚做梦的时候,明明有梦到某某人做什麽事情,那只是一念的梦心变现出来,你在做梦的梦心,所以你醒来的时候,觅之了不可得。

  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迷真起妄」,真本来是没有妄,是因迷故有,就只是一念的迷情而已。我们本来是健康的,怎麽有病呢?那是后来才有的,那是因缘所生才有的。这个观念是非常的重要,这个是大乘的信心。

  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先按定二乘人的执着。二乘人是认为我们心中,是本来就有病的,再慢慢的对治,这个观念不对。我们应该认为我们本来是没有病,这个病是虚妄的,用虚妄的药来对治虚妄的病,这就是所谓「迷真起妄」的观念。

  这一段是一个总说,一个简单的说明。

  庚二、别明迷悟

  这地方是详细的说明,我们是怎麽样产生迷,佛陀是怎麽样的悟,而产生差别的作用;将迷悟的差别相,详细的说出来。

  (分二:辛一、明众生迷真成妄。辛二、明诸佛悟妄惟真)

  辛一、明众生迷真成妄。

  说明九法界的众生,为什麽就是迷真起妄呢?它的虚妄性,山河大地、身心世界是怎麽产生的?

  (分三:壬一、明所起妄因。壬二、明所感妄果。壬三、结果归因)

  先说明虚妄之因,再讲它所感虚妄之果,最后将因果做一个会归。

  辛一、明众生迷真成妄。

  先说明我们产生九法界的因果,主要的最初的原因在哪裡。这一段的经文把整个九法界,说是清淨本然怎麽就产生身心世界的整个过程,把它做详细的说明。这个地方是由细而麤。

  迷真起妄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身为一个性觉,我们众生本具的觉性,本来就具足光明,但是我们凡夫就是多事,没事找事,就产生一个“必明”。我们在这觉性当中,我们又强加了一个要去明了的智慧出来,一个颠倒的智慧。这个智慧,在佛陀说是一种攀缘心,我们总是觉得安住在清淨心好像是不快乐的,应该要去向外攀缘才能够成就快乐,我们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所以产生一个“必明”,我们强加了一个无明的力量,在这个觉性当中。这就是所谓真如不守自性的一念妄动,所以就使令这一种觉性变成一种虚妄的“明觉”,就是“觉”当中强加一个“明”在上面,就整个变成一个“不觉了”。本来是一个觉,但是强加一个无明,而产生了不觉。

  这个一念不觉其实是很细的,古德说是在「九相之初」,在三细六麤之前,这是很早很早的一个颠倒的妄动而已。

  能所对立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觉非所明,因明所立”这是在三细当中的第一个细相出现。

  事实上众生本具的觉性,它本来不是所明的境界,但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强加一个明了的功能在这觉性上,而产生一个“所”,这个“所”就是三细的第一细叫“无明业相”。转本觉的理性而成为无明的业相,也就是说这时候已经把真如本性转成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个个体生命的开始。我们的生命为什麽会有所差别?为什麽你长得跟我不一样,我长得跟你不一样?那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从一个平等的法界当中,创造一个有情生命的开始,就是阿赖耶识。而这阿赖耶识是怎麽来的呢?“觉非所明,因明所立”当我们无明妄动以后,就把整个觉性转成一个无明业相,这个是阿赖耶识的开始。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所明了的无明业相产生以后,就产生一个能明了的“能”,这个“能”就是能见相,也是三细的第二个。既然产生一个所明了不觉的体性,就会产生一个能明了的一个功能,转本有的智光,而变成能见相。有所就有能,这个都还是在第八识。

  众生相续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

  这地方是讲到三细的第三相是境界相,就是整个世界产生。

  在整个真如本性当中,本来是没有所谓的“同”,也没有所谓的“异”。但是我们前面因为有“能、所”的对立产生相互作用,就产生一个异相出来,这个“异相”就是我们说的依报的世界产生。山河大地当然是有差异,像桌子跟椅子不同,椅子跟石头也不同。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第一个“异”当动词,是不同的意思;第四个“异”当名词,不同于这些差异相,又产生一个同相。既然有异相就有同相,这个“同相”是虚空。你的世界要以什麽而住呢?当然以虚空而住。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因为前面能所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虚空,而产生了世界,在有情众生的依报的环境就产生。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这个讲到正报的身心世界。

  虚空的同相跟世界的异相,会产生一种相互的作用,在相互的发明当中,就创造一个无同无异的一个众生相出来。众生为什麽说无同无异呢?因为众生是「相妄性真」。你看相状个个不同,但是他的佛性个个却相同,你也不说它是同,你也不能说它是异,无同无异就是众生相世界。

  我们常说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其实我们的生命开始是先有依报的环境,先有山河大地,然后再有有情众生。它这一段是这个意思,先有世界,然后才有众生。先有世界,然后才有众生,众生跟世界二个开始作用,才有所谓的因果的问题。

  业果相续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前面整个世界众生的产生都还是第八识,到了这一段“如是扰乱,相待生劳”第七意识的作用。“扰乱”怎麽说呢?前面的依报的世界还有正报的众生,众生开始看到了依报环境,他要去受用去追求整个依报的环境,想把它占为己有。这时候就产生一个“扰”,扰动的意思就是一种思虑,也就是我们说的「恆审思量」,也就是第七意识的产生,开始去思量什麽是我的,什麽不是我的(这地方的“扰”主要是第七意识)。

  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第六意识产生,前面是偏重法执,这地方我执产生。

  “劳久”思虑产生久的以后,产生一个“尘”,这个“尘”指的是第六意识的一种执取相。我们在看到了很多的树,树上有很多的苹果,就对这个相状产生了执取,有执取就产生了爱取烦恼。劳久发尘,这个“尘”是一种具生的我执烦恼,是微细的;自相浑浊”是一个分别起的烦恼,是麤的。

  自相浑浊是什麽意思呢?这个“浑浊”是五蕴身心。执取相有二种,一种是任运生起的,第二个要假借名言,我要去思考才会产生。“自相浑浊”是一种分别的烦恼,它不是具生的;就是我们对于五蕴身心的种种的分别,而捏造一个自我的相状出来,这是分别的我执。“劳久发尘”这个“尘”是具生的我执,是比较微细的。

  由第六意识产生以后,产生了爱取的执着,就产生了种种尘劳烦恼;尘劳就是烦恼,因为它是染污的叫灰尘,因为它是躁动的叫做劳。有烦恼当然就产生了业力,产生果报,产生因果的循环。

  202◎我们这样子讲,你从什麽地方来?这个答桉有二个:一个是「迷真起妄」,刚开始是一个真如本性的一念迷情妄动,而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众生。

  创造出来以后这个相状,又怎麽产生相续呢?

  那就是「执妄为真」,在妄当中又产生第六意识的爱取,第六意识的爱取,第七意识的执着,产生很多的业力,使令众生世界又能够相续。相续是业力产生的,而刚开始生起的第一个相状是一念妄动,所以「迷真起妄」产生我们生命的第一个相状。第二、「执妄为真」使令这个相状辗转的相续下去,又产生了业力。

  这地方的观念是,我们整个身心世界其实就在我们的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比方说我们讲到一个小故事:老和尚心中的妄想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悟性很高,他看什麽书一看就懂,而且福报也很大,生活上的受用都非常好。他十六岁的时候去参加一个考试,考完试的时候是住在他亲戚家,考完试的时候觉得身体不舒服,也不吃饭,后来病情就愈转愈严重,他就跟他亲戚说,你拿笔跟纸来,我要写我的遗书,写给我父亲。

  他说:父亲!我的生命即将要结束,你不要伤心,其实我跟你只有十六年的因缘。其实我前生是淨山寺的一个老和尚,我身为一个老和尚,我出家以后,修学数十年,几乎成就大道。

  我做老和尚的时候,拿着念珠在外面经行的时候,我看到了二件事情才心动:第一个、少年登科者,年轻人考上状元,功名成就以后,敲锣打鼓到寺庙来还愿的时候,我啊!“仁者心动”,产生羡慕之心,这个妄想没有对治掉。第二个、我看到那个大富人家坐的那种美好的车子,有很多的眷属来山上祈福的时候,看到大富人家我也心动。这二个心动的关係,我必须为我这二个妄想的心动酬偿我的业力,所以做你的儿子。他说他死了以后,还要投胎一次,他这一生做功名掌握权力,下一生要偿还下一个妄想,来做一个大富人家。

  所以我们常说,你从什麽地方来?我们不要讲那麽远,说从真如本性来,这样太远。其实我们现在的身心世界,是从你前生的妄想而来。所以你现在的妄想,当然我们有很多的妄想,其中一个强大势力的就是你的来生。

  《愣严经》一再的告诉我们,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创造出来。所以我从什麽地方来?我从我前生的其中一个妄想而来。

  《淨土宗》说修行一定要对治烦恼。因为老和尚你看他的戒定慧的善根很强,但是他二个妄想没有对治,还好只有十六年,这个妄想打得不是很重。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一念的妄动,产生了世界,产生了众生,众生世界相互作用产生了因果,然后产生生命的相续。这是所谓的迷真起妄,这个是讲到妄因。

  壬二、明所感妄果。(分二:癸一、牒上略明二相。癸二、广显三种相续。)

  癸一、牒上略明二相。

  牒示前面的经文而略明,众生世界二种的相状。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起”就是一念无明妄动,心中那种动盪的相貌叫做“起”。因为我们有动盪,所以产生世界的差别相,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会保持寂静,也不是一天到晚动,寂静的部分就变成了虚空,广大的虚空。我们静态的部分变成虚空,动态的部分变成世界,虚空是一种同相,世界是一种异相。

  到这个地方是说明了,有情众生依报世界的产生。

  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无同无异是世界跟虚空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众生相,众生的五蕴身心。前面的世界乃至于众生,都是有为诸法,众生是生老病死,世界是生灭迁流,都是有为之相。

  癸二、广显三种相续

  这二种相,众生世界就会产生造业,因为爱取,你要这个苹果,他也要这个苹果,这就会有问题,会有很多烦恼出来,烦恼就会产生业力,业力就会使令整个生命相续下去。广泛的显示世界众生的业果,三种有为相的相续。

  这当中有三段:(分三:子一、明世界相续。子二、明众生相续。子三、明业果相续。)

  子一、明世界相续。

  生成四大   前面是讲到一念的妄动而产生了世界,这以下讲世界它生起的过程,先有四大。

  ◎风大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觉”是众生本具的觉性,“明”是我们心中的光明。

  觉中又产生了明(觉明是正确的,明觉是不对的),觉性中本具的光明,本来是对的,但是一念妄动以后就变成了空昧,就把觉性当中的真空转成一个晦昧的一个顽空。然后相待成摇,明跟晦昧的顽空二个相互的作用,而产生一种摇动之相,而这摇动之相正是风大形成的。在整个地水火风当中,先有风大来执持整个世界。如我们的地球,外面是一个大气层把它摄持住,这个就是空大。一念的摇动产生了风大。

  ◎地大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空生摇」是承接前面的经文,「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把它做一个总结。因为顽空跟我们心中无明的作用而产生摇动这是风大。摇动以后,无明的这个“明”跟“所明”的这个顽空,无明一定要去发明顽空,发明久了以后就产生一种坚固的“妄明”,坚明立碍。就是这个明一定要去观察这个顽空,观察久了以后无明就变得更加的坚固,而这坚固相正是地大的产生。所以说「彼金宝者,明觉立坚」,金宝就是地大的代表,就是金刚石,整个地大的精华。

  为什麽世界上会有金刚石,会有这种地大的石头出来呢?就是「明觉立坚」,一念的无明心中,这个“明”需要去观察顽空而产生妄觉,才有这所谓的金刚石,所以这坚固的金轮来保持国土。

  地大是从风大而来,是先有摇动,摇动久了以后,我们产一种坚固的对立,这个坚固相正是地大。

  ◎火大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一念坚固的地大,而产生一种金刚宝石,「坚觉宝成」是衔接前面的地大。「摇明风出」一念的无明妄动而产生了风,那麽「风金相摩」。

  前面风大的摇动跟地大的坚固,风去吹金,二个互相摩擦,就产生一种热性的火光。这个火光为什麽叫变化性呢?因为火能够生成万物,它也能够毁灭万物。你看泥土要没有春天的温度,没办法生长万物;你看,春天百花开,为什麽?因为春天带来泥土的温度,所以火能够生长万物,但是火一烧的时候也可将万物毁灭,所以它是变化的。

  也就是说整个火大,是风大跟地大的互相摩擦而有的。

  ◎水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宝”指的是前面的地大金刚宝。金刚宝的表面是充满了光明的,而产生很多光滑的润相,这样的润相跟火光相接触的时候,因为火本身它是上蒸的,金刚宝遇到火光的燃烧就产生了水,火烧金产生水,就有湿润的水含摄十方世界。

  203为什麽这世间上有地水火风呢?说穿了,还是我们一念心变现出来的,我们一念心的摇动相产生了风大,摇动以后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坚固的执着就是地大。风金二个互相摩擦,产生火大,火去燃烧金产生水大。地水火风还是一念心变现出来。

  有一个小故事讲到小鸟的故事

  在喜马拉雅山有一个老修行者很有智慧,每一个人跟他请示问题,他都能够给他一个非常圆满的答桉。有一个年轻人他就不服气,出一个难题,他手上握了一隻小鸟,就请问这个老和尚,他说:请问老和尚,这隻鸟是死的还是活的?

  因为你说牠是活的,我用食指一掐牠就死掉,你说牠是死的,我一打开,这隻鸟就展翅飞翔,所以你怎麽答都不对,你说牠是死的是活的,这隻鸟握在我手上,请你回答牠是死的还活的?

  老和尚就说:这隻鸟的生死,在你一念之间,你要牠活牠就活,要牠死就死。

  ◎这个意思就是说:一切法的生,一切法的消灭,其实就是我们一念之间。整个地水火风,整个身心世界,就是我们一念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这样子讲比较现实一点,一念的妄动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你不能让你的心不动,你做不到,因为你已经动,这个刹车刹不住。

  所以你看小乘人就是你要动,我就把你断掉,其实这不是很好的方法。大乘佛法是好,你要动那我疏导你,引导你往好的地方动,忆佛念佛,布施持戒;大乘佛法在对妄动的思想是「转识成智」。

  我们没办法让无始的妄动停下来,你说我要硬压的,所以你看有些禅宗的人在打坐的时候,坐到最后吐血,强压嘛!

  我们已动了无量劫,动成这样子,你压得住?你的修行短短几十年,它动了无量的生命。所以我们讲「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它这个是强大的势力,我们只能够引导它,不能叫它不要动,这是不可能,你做不到。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这一动,就产生了世界,产生了众生,那没关係,我们引导它往好的地方动,往念佛的地方动,往善良的方向动,那我们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不能这样讲,叫转烦恼。为什麽叫转烦恼?

  因为「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妄色身即法身」,烦恼本性是迷真起妄,它是真实的,迷惑了变成烦恼。所以我们大乘佛法不讲断烦恼,讲断烦恼那是小乘讲断烦恼,我们是“转”,把这个念头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去,我们转到一个自利利他的一个理想目标去,转到往生淨土的地方去,用疏导的方式,不是断灭的方式。

  淨业学园 51讲次  讲义103面

  子一、明世界相续。

  204《愣严经》前面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大乘佛法当中的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是一个最圆满的解释。这当中有二个重点:

  第一、相妄性真,相状就是我们整个五蕴的身心,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我们前生可能是一个天人,今生变成一个人的相貌,这样的一个相状是变化的,不管是色身,不管是内心的感受想法都是不断的在变化。一般来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种种的相状都是一种虚妄相,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是变化的。

  第二、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真实不变,我们讲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你前生做一个蚂蚁的时候,你的心性也是这样子,你变成一个人、变成一个菩萨乃至成佛,你那一念心性永远都没有改变,都是如此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所以这心性是一种真实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相状跟心性做一个很明确的说明,所谓的「相妄性真」。到第二大段的时候讲到「性相不二」。也就是说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相状,是不能分开的,相状当中有心性,心性当中也有很多的相状,这二个是不可分的,永远分不开的。

  讲了这些道理以后,其实阿难尊者已经是大开圆解了,发了菩提心了;但是富楼那尊者跟这些二乘的无学,这时候对性相不二的道理产生了质疑。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说: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我们这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怎麽就产生了虚妄相呢?为什麽产生这些山河大地出来呢?

  佛陀的回答很简单,主要的重点只有四个字「迷真起妄」。

  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这个观念很重要,本来是没有生死的。那麽没有生死怎麽就有生死呢?一念的迷情,一念的妄动,就在清淨本然的心中,产生很多很多的虚妄相出来,蚂蚁的相状产生了、人道的相状产生了、天人的相状产生、阿修罗的相状产生,这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动而有。

  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生的时候要知道「真本无妄,因迷故有」。 心性本来是没有虚妄相,后来怎麽有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有。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整个《首愣严王三昧》它的一个对治的重点,重点不在相状,重点在心中的那一念的迷情,那一念无明的妄动,那一念向外攀缘的心识。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世界就是依报的器世间。分成三段:第一、生成四大,第二、结成二居,第三、辗转相续。

  结成二居

  前一段是讲到一念无明的妄动而使令四大的生起,这一段是说明四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二种的器世间,水地跟山林,或者我们可以分成四居,详细来说分为水居、地居、山居、林居。

  水地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ㄉㄢ);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这个地方是就着我们一般说的,高山跟平地,约着平地来说。平地当中有水居跟地居二种。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

  (总说)火的体性是温热的,所以它是往上升的,水的体性是湿润的,是往下降的。火、水二种的一升一降当中,产生了交互作用,而生起的一种器世间。

  立坚,“坚”指的是一种依报的器世间的产生。

  为什麽会有大海,为什麽会有平地呢?就是水火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湿为巨海,乾为洲潬;

  (个别说明)假设水大的势力强,湿润的力量大就变了大海;如果是火的势力强,就变成一种乾燥的洲潬。“洲潬”,泥土积聚的地方,比较大的叫洲,比较小的叫潬。也就是说火大比较强盛的就转为大洲跟小潬。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

  因为整个水火二种体性的交互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在湿润的大海当中,也经常会有火光产生。表示说在整个水当中,是有火的体性的,比方说我们烧热水,这水为什麽会转成滚热呢?这水当中有火的体性,水火是互相含摄的。

  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在大洲小潬的陆地当中,也经常会有一些大江小河恆常的在那个地方流动,也就是说明了地大之中有水性。

  这一段是说明在整个水火二种体性的交互作用,而产生了江河,产生了陆地,这个都由地水火风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器世间。

  山林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燄,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ㄙㄡ),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高山树林生起的因缘。这个世界上为什麽会有高山呢?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

  水火的相互作用,假设火的势力强大。我们前面讲过,火的势力是上升的,所以水火在作用当中,假设火的力量大,这时就把陆地抽拔成高山,因为火是一种上升的力量。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看得出来,山中的石头,你用铁器去敲击的时候会出现火焰,你用火去烧它这石头就转成水。可以看得出来地大之中是有水火之间的相互含摄。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树林的产生。假设水的势力强而土的势力弱,这时候土就随着水的势力而成为一种湿润的力量,这时候这湿润就抽拔去滋养草木的产生。

  我们看这一切的树林当中,遇到火烧就成为灰土,遇到扭绞就成为水分。

  这地方是说明整个地水火风四大,基本上都是互含互摄交互作用,而产生器世间的生起。

  这样的生起是一个什麽样的力量,让它相续下去?

  辗转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总结)前面我们讲一念的妄动,基本上还是阿赖耶识的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它变现出一个水的山林的器世间。那是什麽的力量让这个器世间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的清淨本性当中出现,乃至于相续呢?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

  “交”指的四大的交互作用,而产生了水地、山林这四种的器世间出来。“妄”指的是我们第六意识,妄心的一种执取。

  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爱取的力量,爱取的力量就会产生一种造业。你看到这书很喜欢,或者你看这个东西很讨厌,就会很多种种的造作,就有业力,业力的力量就使令递相为种。“递相为种”就是外境去牵动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当中对外境又产一种执取,又创造另外一个外境。因为这样的一种辗转力量的因缘,使令整个有情的器世间,就因为这业力的因素,就成住坏空,周而复始相续下去。

  205◎我们刚开始这世间上是没有这些环境的,没有山河、没有大地,那怎麽就有呢?就是我们无量劫当中一念迷情的妄动,就把这世界创造出来。

  创造出来以后,为什麽这个世界会在我们生命当中不断出现呢?你看有些人他经常会出生在海边,他经常就出生生长在海边,有些人就经常出生在高山,有些人就经常出生在都市。为什麽某一种的环境,在某些人的心中会不断的出现呢?这地方讲到「交妄发生,递相为种」,其实我们对它产生爱取的力量,所以这个环境会不断的在我们心中产生出来。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决定。所以我们常说:「心境决定处境」,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刹那是一种直觉的感受,这个时间很短暂的,大概在十秒钟左右,我们就产生一种想像,名言的分别,这时候我们内心就会被外境牵动。而其实这外境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经过我们的想像而产生。

  比方说你看到半杯的柳橙汁,我不知道诸位想法会怎麽想,有些人会说:真是感恩啊!还有半杯柳橙汁存在。这种人大部分是做正面思考的,他的生命当中充满了快乐;有些人说:糟糕!

  剩下半杯,他看到的是空的这一部份,他做了负面的思考,这个环境对他产生一定的伤害。

  其实外境在伤害我们的时候,大概只有十秒钟而已,就是你的直觉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其实最早的那个十秒钟,是真正外境在伤害我们。但是当我们开始想像力生起的时候,是我们的想像力在伤害我们,我们产生很多名言分别。这时候外境就产生二种方向:第一个是正面的力量,第二个是负面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境无好丑,损益在人」。说是一个珍宝你拿得不好,你会被它割伤,但是你好好拿,你可以欣赏它美妙的光采,它对你产生伤害、它对你产生一定的加分,其实是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想像决定出来的。这地方是讲到外境生起的因缘。

  子二、明众生相续。

  众生指的是我们五蕴的正报身心世界,它的生起跟相续的因缘。

  迷真起妄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佛陀再一次告诉富楼那尊者说:「明妄」,“明”当动词,就是我们一念无明的妄动,而生起了种种虚妄的相状,而这样的虚妄相状的生起并没有其它的原因,主要的是以觉明来当做它的过咎。

  也就是说在我们清淨的觉性妙明心中,突然间想要有所发明,而这种有所发明的心,就是无明的妄动,也就是一切虚妄相生起的一个主要的过咎。

  这个地方是说明,这虚妄相是怎麽来呢?就是清淨心当中一念的妄动而有的,「真本无妄,因迷故有」。

  能所对立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一念妄动是很微细的,这个地方讲到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了一种三细,也就产生阿赖耶识。

  既然有一念的妄动,就有所明的无明业相生起。「所妄既立」指无明业相的生起,三细的第一个。「明理不踰」,理者体也,无明业相之体。既然有无明业相,当然就有能见的相状生起。能见的见分去发明无明业相的时候,就产生六根去攀缘六境,这时候我们就产生一定的限制。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整个活动范围就不能超越阿赖耶识,不能超过无明业识。也就在一念无明妄动的因缘当中,产生了三细,使令我们听闻的功能不能超越音声,见的功能不能超越色尘。

  到这个地方,其实都是一念的妄动,产生了阿赖耶识的三细,这个地方都还没有产生业力,因为第六意识的爱取还没有活动,只是一个依他起性。

  下一段就产生业力的力量

  心境分隔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其实是把前面的观念重複一次,就是有色身香味触法,六种妄尘的成就,就使令我们这一念清淨的心性,这精明之体就分成了,见闻嗅嚐觉知,在眼睛叫见,在耳朵叫闻,产生了六根的作用,本来是一念心性,元依一精明,因为外境的牵动而分成六和合,产生六根的作用。

  这一段是把前面阿赖耶识的依他起,六根、六尘、六识的生起做说明。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这地方就产生业力的问题,第六意识的爱取力量生起,就是我们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

  “同业相缠”,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这时候会产生六种识,这六种识就产生一种爱取的心而生起造业,而造业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合离成化”。就产生所谓的胎卵湿化四种众生的身心。

  “同业相缠”指的是胎生跟卵生,因为胎卵二生都必须要跟父母有共同的业力而招感。我们要胎生要卵生一定要有个父母,有父母的因缘才能够生起,你必须跟父母有某种的共业,因为你起码要有二十岁乃至于三十岁的时间,要跟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有一定的共业。

  湿生跟化生,因为它生起的时候不必假借父母,所以它跟父母就没有什麽共业。湿生为什麽叫“合”呢?因为它合湿而成形,有的动物牠是在水沟自然生起来的,只要有水牠就能够生起来,牠是因为合湿而成就牠的身形。有的化生,什麽是化生呢?离旧而成化,牠离开旧有的体而成化,比方说蝴蝶,蝴蝶本来是毛毛虫,牠是化生,牠从毛毛虫化生成蝴蝶,牠离开旧有的形体变化而成。

  这地方是讲到,四生因为它心中爱取的不同,就形成不同正报的受生的相貌。这地方是简单的总说,下一段就详细说明:

  四生成就

  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ㄜ)蒲(ㄆㄨ)昙(ㄊㄢ)等。

  因为我们人道都是胎生,所以佛在讲四生的时候把胎生讲得详细一点。

  见明色发。这个“明”就是我们众生在中阴身的时候,本来是一片黑暗,你跟有共业的父母亲,父母亲在交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道光明的色相;中阴身见的一种光明相状,而光明相状生起以后,会产生什麽事情呢?明见想成。中阴身这时候看到光明相状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情爱之心。而情爱之心是怎麽生起呢?这个情爱是什麽相貌呢?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异”指的是同性,比如说你这个中阴身,你要投胎做男众,而做男众的时候,你看到父亲,看到父亲叫做“异”;如果你要投胎做女众,你看到母亲也叫做“异”,同性见到同性的时候,内心产生一种忌妒瞋恨。反过来异性相见,你要投胎做女儿的你看到父亲、或者你要投胎做儿子的你看到母亲,就产生内心的一种爱着,看到父亲看到母亲的心态有所不同。

  流爱为种,纳想为胎。

  因为这种爱着心不断的在心中流动,来当做是一种受生的因种,然后再假借临命终一念的情想为助缘就入胎了,这就是我们整个入胎的过程。

  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增上缘)你的投胎,除了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以外,还要有父母交媾的因缘发生,才能够吸引跟自己共同业力的众生来投胎。因为有这样的因缘作用,包括我们心中的爱取,包括父母的交媾就有羯罗蓝;“羯罗蓝”是我们投胎的的第一七的时候,翻成中文叫“凝滑”,是我们最早投进去的父精母血叫羯罗蓝。第二七叫做“遏蒲昙”叫做水泡,它在母亲的胎当中,吸收养分,慢慢长大变成水泡,总共有七七,最后六根成就长成人形。

  这是以人道的胎生做解释,这以下广泛的说明四生的生起因缘。

  略示四生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整个六道众生包括了,胎卵湿化四种受生的因缘,随其它的情想合离的不同而互相的感应。比方说卵生的众生,主要是因为它受生的时候,有一个很愚痴的妄想,卵生的大部份都是动物、畜牲道,它心中有愚痴的妄想;而胎生的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男女的情感;湿生的它是闻其水中的香气,而产生一定的感应;化生的是因为内心一念的喜新厌旧,而产生彼此的复合,这是所谓的「情想合离」,创造了胎卵湿化四种受生。

  辗转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206(总结)这个地方,就把我们为什麽有些人会做人、有些人会做畜牲、有些人做鬼道的主要的因缘讲出来。在这因缘当中主要的亲因缘,我们要看第二段「所有受业,逐其飞沉」,我们在六道轮迴的亲因缘,就是我们心中的善恶的业力,这是主要的因缘。善业强的就飘生为三善道,恶业强的就堕落到三恶道去,为其善恶的业力,有些是飘生,有些是下沉。

  所以说众生的五蕴身心,它的一个主要的主导性,其实我们的业力是主导。而它的助缘是临终时候那一念的「情想合离」,那一念的情感,那一念的想像,那一念的合湿、离化的心情在心中的变化,看哪一个力量强,就产生不同的受生的力量。

  我们的受生当然业力是主导性,但是增上缘…「情想合离」这是约临终来说,约平常来说就是爱取烦恼。

  有些在大乘的方便教法当中,讲到菩萨的「留惑润生」。他说菩萨对烦恼应该全部断除,但是这菩萨有大悲心,他不能离开众生,他必须在人道裡面继续的广度众生积集资粮。那他把烦恼断了怎麽办呢?菩萨要保留一定的情感,你要跟众生保持一定的情感,否则你没办法受生,你跟众生完全没有感觉,那你就没办法来三界,一定要有一定的情感,情想合离。

  我们看高僧传有很多例子:有很多高僧他不求生淨土,特别是禅宗的,修行得非常好,很有德行,他的信徒给他很多的供养,彼此间师徒有很深的感情,后来来生他投胎到信徒的家中,做他的儿子、做他的孙子去。这个就是所谓的互相的感应,因为彼此间有一份的情感。我们受生除了你的业力以外,你跟父母亲那一份的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助缘。

  子三、明业果相续。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最主要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所谓的果报的相续。「业果相续」的“业”,指的是我们善恶的业力;果报指的是世界众生的依正二报,也就是说世界跟众生,固然是由一念的妄动而生起,但是它要相续,它必须靠业力的支持,第六意识要有种种的造业才会相续。

  业果之因    欲界受生的业因

  欲贪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207我们会在三界不断的相续,主要的心态就是男女的欲望。

  佛陀称呼了一声富楼那说:想爱同结,“想”就是我们对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的情想,这个情想就转成一种男女的贪爱。这种情想跟贪爱彼此互相的吸引,时间久了以后,就产生一定坚固的力量,产生“结”。这种坚固的力量到最后是爱不能离,彼此不能分开。

  我们说情爱就好像枷锁,牢牢的把二个人给绑住,没办法分开。也就是这种情想跟彼此的贪爱,所以这世间上父母生儿子,儿子生孙子,使令世世代代彼此相续不断绝,这样一个相续的力量,主要是贪爱男女的欲望为根本。

  有一个禅师他在参学的时候,刚好经过一个结婚的喜宴,他讲了四句话,其中第一句话他说:「孙子娶祖母」。为什麽孙子娶祖母呢?因为祖母她在世的时候,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感情很深,每天都逗着他玩,日久生情,情久生爱。结果祖母死掉以后,她前生有这样的一种”想爱同结”,爱不能离的力量,看到彼此间感应就非常的强,所以二个就结婚。

  在美国也做了实验,发觉家庭的组合有一种冥冥的力量,比方说二个兄妹,他从小的时候,另外一个被领养,时间久了以后,突然间见面以后。他们本来没有见过面的,兄妹从小就分开了,但是他同为一家人的时候,他感觉就特别亲切,一种莫名的亲切。身为一家人,他有一定的情感,有一定过去爱的力量,这个就是一种父母子孙,彼此相生有一种不断绝的力量。

  杀贪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杀”断有情生命。杀生也会构成我们来三界的力量,因为你杀人家的命,欠人家的命债,来生要去还的。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说这杀生的因素是怎麽来的呢?因为我们在世间有一个色身的时候,我们很惯性会爱着我们的色身,我们想要有一种共同的希望要来滋养我们的色身,使令我们的色身变得健康美貌。而这种贪爱色身的心,是很难克制的,很难调伏的。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在世间当中胎卵湿化四种众生,他们就随着他们个人势力的强弱,彼此间可以说是弱肉强食,互相的吞噉,就造成了一种杀生的力量,也造成了一种轮迴的力量。

  我们的六道轮迴除了贪欲以外,这个杀生也是一种力量。

  盗贪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盗”不与而取他物。

  以人道来食羊来做一个例子。因为在印度的时候,古代印度在吃都是吃羊肉、牛肉为多,羊肉特别的多,所以佛陀在举例子的时候,就以人来食羊做例子。

  「羊死为人,人死为羊」你平常经常吃羊,但是身为一个羊,牠也不是很喜欢被人家吃的,所以你把牠杀死的时候,牠内心基本上有瞋心,而想要去报仇,只是牠的力量不够,但是牠报仇的心是存在的,所以牠临终的时候,结下一个很强烈要报仇的恶心。而这种恶心…我们知道诸法因缘生,那什麽叫因缘呢?就是彼此内心的动作,心一动就是一种因缘。所以羊死为人,等到牠羊的业报尽的时候,牠善业的力量跟牠报仇的心结合,这个时候牠变成人。吃羊的这个人,他把福报享尽变成了羊,所以彼此间就互相的来吞噉。

  如是乃至十生之类,不但是人跟羊的互动,这十生可以说是死死生生,彼此之间杀害对方的生命来噉其肉。

  古人说,你今生吃他八两,你来生要还他半斤,跑不掉的!

  所以这种互相噉食的恶业是俱生的,说是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的时候,果报还自受,是如影随形的,而且是穷未来际的,这就是以盗贪为本。盗取他人的生命,来当作轮迴的根本。

  所以我们在整个业因当中,佛陀把它会归成主要三个,欲贪、杀贪跟盗贪,这是我们会不断的在三界轮迴的三大因素。

  辗转相续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婬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总结)是什麽样的力量,让整个轮迴会相续呢?

  杀盗婬,  佛陀在总结的时候偏重在杀生跟婬欲。

  杀生。「汝负我命,我还汝债」

  其实这个地方是有四句,四句有二种因素:第一个是命债,第二个是肉债。命债有二种:比方说「负则欠也」,你今生欠我的命,汝负我命,你来生就汝还我命;如果是我负你命,来生就是我还你命,这个就是命债。第二个、肉债也是一样,你欠我的肉债,你来生还我的肉债;我欠你肉债,我来生我就还你肉债。总而言之,欠命债就还命债,欠肉债就还肉债,因为这二种命债、肉债的二种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这个跟杀生有关係。

  婬欲的生起有二种,一种是爱,爱他的心,第二个爱他的色。说「汝爱我心,我爱汝心,」这是一种情感的作用;「我怜汝色,你怜吾色」这种欲望,我们讲日久生情,情久生欲。在整个男女结合当中,就是情感跟欲望结合,因为这样的缘故,也经百千劫常在三界轮迴当中。

  总结呢?整个生死的业力就是杀、盗、婬三种业力为根本,因为这样的因素,使令整个业果相续。也就是说因为有杀盗婬三种业力,使令前面的众生世界二种果报,就不断的一次一次的出现,众生跟世界是靠业力来支持的。

  淨业学园 52 讲次  讲义105面

  子三、明业果相续

  208这个地方讲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二种的果报。那麽这个果报为什麽相续呢?主要是一种生死业力的推动,而使令它相续。生死的业力在本经当中讲到杀、盗、婬三种业力为根本。所以我们在持戒的时候,佛陀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以杀盗婬妄来当做根本重戒,因为它是生死轮迴的根本。

  在修学当中持戒为本以外,印光大师还提出了一个忏悔的重要,因为我们杀盗婬的业力,今生即便不犯,但过去生还是有累积很多的业力,应该如法的忏悔。智者大师在《小止观》当中,讲到忏悔我们重大的罪业,有十个法门,这十个法门俱足的话,一切的重罪都可以消灭。十个法门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类:

  一、修前方便   修前方便有三段:

  第一、深信因果。我们忏悔的人,第一个要对因果深信不疑,我们要相信罪业决定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对这样的道理深信不疑,要有一定的信仰。

  第二、生重怖畏。我们对于当来的果报,这种痛苦的果报要生起怖畏之心。

  第三、生起惭愧。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对已经做的罪业,要有后悔诃责的心情,要惭愧。这个就是在修前你内心的准备。

  二、正修仪轨有三段:

  第四、求灭罪法。你不是只有心态,你要有一个法门,比方说八十八佛,比方说大悲忏等等,要有一种灭罪的法门来修学。

  第五、发露罪过。我们在忏悔之前,要在佛前把自己过去所造的罪业发露出来。

  第六、断相续心。我们要发愿从今以后永不再造作,要有断除恶念相续的决心。

  这个是在正修的时候,三个重点。

  三、增上,功德增上有四段:

  第七、起护法心。我们忏悔以后要对佛陀的正法,要生起护持的心情。

  第八、发大誓愿。发大誓愿等于是悲悯众生,发大悲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

  第九、念十方佛。忆念诸佛的功德而生起好乐。

  第十、观罪性空。观察我们无量劫所造的罪业,其实就是一念的心性当中,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所谓一念的迷而生死浩然,假设这一念迷情消失了,整个生死的因果就全部消失了。为什麽呢?因为我们心性本来没有生死,也本来没有这个业的。观罪性空就是回归到清淨的本性。

  这十个法门,如果如法的修学,一定可以灭除一切的重罪,这个就是在减损生死的业力。

  壬三、结果归因

  这一段是总结前面的,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把它归于我们内心一念的迷情,这样的一种虚妄的因缘。

  缘  生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

  这三种相续是怎麽来的呢?这三种颠倒相续都是我们在“觉明”;“觉明”就是在清淨的觉性当中,我们又强加一个想要有所发明的力量。而这有所发明的力量也正是一念无明的妄动,叫做“觉明”。也因为这样的“觉明”的明了之性,这种虚妄力量的一种明了性,因了发相。也因为这样的一种无明功能,而发动了无明业相、跟能见性、跟境界相。发相这个“相”就产生阿赖耶识的一种三细的力量,这个就是“依他起性”。前面的“因了发相”就是一念不觉生三细,“从妄见生”是境界为缘长六粗。我们从虚妄的三细当中,又产生了第六意识的爱取,而造作了业力,就产生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果报出现。

  “从妄见生”,这个“见”就是指的第六意识的爱取。刚开始是迷真起妄,在一念清淨的心当中有一念的迷情,而产生一种虚妄相,最后执妄为真。第六意识再把这个“妄”把它当做真的来爱取,来造作业力。迷真起妄再加上执妄为真,就产生三种相续的力量出现。

  相  续    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因为前面一念的妄动三细六粗,而形成了一种生死业力,才使令众生的依报的山河大地跟正报的五蕴身心,这种有为诸相次第的迁流,终而复始,而这种虚妄的力量也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这个地方,209当然我们刚开始是透过持戒,透过持戒来断除生死的业力。但是你根本上你内心的止观,就是我们讲的「正念真如」,你要不断的从妄想当中去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迴光返照这一念心性。

  师父要讲一个小故事诸位好好体会一下,什麽叫做「迴光返照」

  水精柱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考古学的大学教授,带着十几个学生去探讨一个千年古洞,去探险这千年古洞的时候,当然之前很多准备动作,准备手电筒,准备很多饮食等等。教授带着大家一路往前走,到了山洞的过程当中,果然这个山洞可以说是迂迴曲折,过了一层又一层,过了一层又一层,好不容易大家走到山洞的尽头。哎呀!看到了这山洞裡面,有很多很多漂亮光彩的水精柱,大家真的是歎为观止,就觉得不虚此行。

  大家对千年所形成的水精柱,欣赏的欣赏,把它採收的採收,放在包包裡面。大家就坐下来吃吃东西,喝喝水休息一下。大家起身要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糟糕了!看看那个洞,我们来的洞有七八个,长得几乎都是一模一样,我们已经不知来时路,不知道哪一个洞是我们来的路了。这时大家都很紧张,生死遇到了威胁,来的时候是想到水精柱,不知道怎麽回去了。

  这个大学教授就说:不要紧张,我们只要循着古人的印记,古人来到这个地方一定留下很多记号,我们只要找到古人的印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这大学教授就在这七八个洞当中,看到某一个洞,有一个小小的白色粉笔做的白点。这个地方就是古人的印记,大家就选择这个洞。

  在很多选择的叉路当中,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透过这大学教授,透过古人的印记而找到正确回家的路,最后全体安然的离开那千年的古洞,走出来看到阳光,大家可以说是喜极而泣,重见光明。大家在欢呼的时候,这大学教授从口袋裡面,拿出剩下一半的粉笔说:其实没有古人的印记,是我去的时候做好了印记,这是一个绝境,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每一个人去追求外境的时候,就像追求水精柱,我们没有想到回家的路,你看我们现在离家越走越远。我们一念的清淨本性,一念的妄动产生了爱取不断的轮迴,我们现在真的是不知来时路!

  本经的好处,《愣严经》的特色它是从根本下手,直接要你「正念真如」。凡是你遇到事情,你念头一动的时候,你一定要找到你回家的路。怎麽回家呢?你只要问一句话就好:「你从什麽地方来?」

  我们烦恼活动的时候,攀缘心活动的时候,你只要问它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所有的烦恼最怕你迴光返照,它最怕!它不怕你对治它,因为你不是它的对手,它无量劫来薰习而成,你怎麽对治了它,你念佛压它也是暂时的。但是你只要问它一句话说:「你从什麽地方来?」它就完蛋了!因为它没有根源,一个没有根源的东西,你问它从什麽地方来,它就完蛋了!

  你直接从根源下手,把它的根照破,它的力量就薄弱了,这时候你再提起佛号,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地方它讲到说,其实这三种的颠倒相续,其实就是我们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只就是一念迷情而有,不是说真实有业力可以断。

  辛二、明诸佛悟妄惟真(分二:壬一、领义起疑  。壬二、举喻答示。)

  这一段跟辛一是相呼应的,前面的102面是讲到辛一  明众生迷真起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麽生起的。这个地方是从诸佛的角度,他觉悟了妄,这个妄就是现前一念无明的妄动。“惟真”就是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其实当下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说这世间的杂染因果,它的真实性是了不可得的,其实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悟妄惟真。也就是说不是离开了妄想,有另外一个真实,只就是这一念妄想当中,你去迴光返照,这个妄想就转成真实,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真实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产生了变化。

  壬一、领义起疑

  这一段是讲到富楼那尊者,他领纳了佛陀前面迷真起妄的义理,但是他又生起了一个疑惑。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富楼那尊者听到佛陀讲到迷真起妄以后,他说:「假若我们众生本具的本妙觉性,这觉性是充满无量无边的光明智慧。所谓如如理而生如如智,如如智来还照如如理。众生的这一念心性,跟如来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证的那一念清淨心,可以说是不增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身为生死众生,我们这一念清淨的本性,它既然能够无缘无故的一念的无明妄动,而产生了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身为佛陀,证得我空法空的光明智慧,显现了这一念清淨心。什麽时候又会产生山河大地,乃至于整个有漏的因果呢?这在什麽时候又生起?」

  210他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本性是清淨本然,也就是一念的妄动才有所谓的山河大地的生起。

  那麽佛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正念真如,面对境缘的时候,不迷、不取、不动,把这一念的无明妄动慢慢的消灭了,又恢复了清淨本然。这个清淨本然,什麽时候又开始一念妄动呢?

  从富楼那尊者的提问,蕅益大师说: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尊者心中有二层的迷惑。蕅益大师说:他不能够了达众生的现行无明跟山河大地,它当体都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也就是说它不能了解,虚妄是没有边缘的,所谓的「妄本无因,因迷故有」,他认为“真”能够生起妄。

  我们要知道,真实的心是不能生起妄,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认为妄是有根源的,你就很难断烦恼。

  你说:我起贪欲,这没办法,我的个性就是这样。那你完了!你认为你的个性就是这样,那你的个性就变成这样。你不能这样想,你要想说这不是我的个性,我的个性本来不是这样,我的个性本来是清淨的,我是后来被带坏了,被环境的薰习妄动才有。

  所以你在断烦恼之前,你的心理建设很重要。你说:哦!我的烦恼是没办法断的,因为我生出就这种烦恼,那你就完了!

  富楼那尊者的思想就是这样,他认为真中本来就带妄,那你恢复真了以后,那妄什麽时候又要开始活动呢?

  他不知道真裡面没有妄,就是一念的迷情才有妄,这迷情被破坏了,那就好了。

  所以他认为妄是有体性的,这是一个问题,不能了达现行无明,当体即空这第一个。

  他的第二个迷执是说:他不能了达,生佛虽然理同,但是事修不同。

  众生跟佛陀在理性上都是一念清淨本然,但是佛陀在清淨本然当中,他的性德之外多了一个修德。他除清淨本然,又多了一个戒定慧的观照,修德有所不同。

  所以他不懂得佛的心跟众生的心,还不完全一样,众生的心只有性德,佛陀在性德之外多了修德。

  这个地方等于是先道出,富楼那尊者的迷情。

  壬二、举喻答示

  佛陀这个回答他提出四种譬喻来解释心中的疑惑,二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二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

  (分二:癸一、喻妄因妄果其体本真。癸二、喻真智真断不重起妄)

  癸一、喻妄因妄果其体本真。

  先从众生这种虚妄的因果当中,来解释其实众生的体性,是本来清淨,虚妄是没有根源的。虚妄没有根源当中分二段:一、无明本空,第二是诸法如幻。

  一、无明本空。蕅益大师他的大意是说:这段是说明「妄因本空」,虚妄的因是空的。诸法如幻,蕅益大师是说明「妄果非有」,虚妄的果也是非有的,众生世界是了不可得。

  无明本空

  喻无所从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陀告富楼那说:「好像有一个迷失方向的人,这个人搞不清楚东西南北,他靠着自己的知觉就走到一个人群聚集的村落。来到这个村落的时候,他把南方当作北方,他一直认为这个是北方,但事实上是南方,产生这个迷情。他往南方走,他一直认为他往北方走。佛陀就问了这问题说:他这一念迷惑方向的心,到底是怎麽来的呢?他为什麽产生这个迷惑呢?是因迷而有,是自己产生的,是迷惑产生的,由迷惑产生迷惑,是自生?或者是他本来是觉悟的,由觉悟的心而产生迷惑,还是他生呢?」

  富楼那说:「这个迷失方向的人,那一念的迷惑之心,也不是迷惑心生起的,也不是觉悟心生起的。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迷本无根”。

  这是关键这四个字,道尽了我们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迷惑的心根本就没有根源。我讲实在话,迷惑有根源的话,我们断不了,我们只能够把它压制。为什麽能够断烦恼呢?因为迷惑是没有根源的,找不到根。所以你问它你从什麽地方来,它就完了!它只就是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种幻妄称相,一种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根本没有根源。所以你怎麽能够问它说是因迷情而有,还是悟非生迷,或者是觉悟而有呢?觉悟不可能生起迷惑。」

  富楼那尊者的回答,简单的讲就是「迷本无根」。

  喻不复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ㄕㄨ)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佛陀说:「这个迷失方向的人,正在迷惑的时候,假设突然间有一个觉悟的人告诉他说:你这个方向错了,你把南方当作北方了。你上高速公路你要往北走,你却往南走。指示他正确的方向,这时候他转迷为悟。佛陀就问富楼那尊者说:那你的意思怎麽样?这个人纵然过去迷惑了很多天,他觉悟了以后,知道这个地方是往南,这个地方是往北,那他的迷惑还会再生起吗?他一旦知道以后,他还会再生起吗?」富楼那尊者说:「不会啦!他知道以后,他永远不会生起!」

  合无所从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

  佛陀这以下合法说:「富楼那!十方如来那一念清淨心,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身为一个众生,这一念清淨心,他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无明,无明本来就没有根源。只就是一念迷情妄动,虚妄的动而产生了三界六道的轮迴。假设我们经过佛法的修学,戒定慧的观照,这时候把那一念迷情的假名假相破坏以后,就恢复到清淨的本性。

  所以这个“迷”,不管是在迷的时候,不管是在觉悟的时候,它的体性都是毕竟空的。

  合不复起  昔本无明,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身为诸佛,他过去也是从众生而来的,他心中的无明也是没有根本的。但是因为一念的妄动,产生一种相似的迷觉,产生一念相似的迷情。重点在「觉迷迷灭」,当我们觉悟的心生起的时候,我们透过我们正念真如,我们经常遇到妄想生起的时候,迴光返照。问它说:你从什麽地方来?这时候保持不迷、不取、不动。觉悟的观照生起的时候,迷情的心就慢慢的熄灭了。这时候恢复觉悟的心,就不再产生迷。

  这个地方主要是说:「迷本无根」,迷惑的心是没有根源的,所以它断了以后就不会再生起了,因为它没有根源。

  前面一段讲到妄因本空,这以下讲到妄我非有。由迷情产生的生死的因果,也是不可得。

  诸法如幻

  举喻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佛陀说:好像有一个眼睛有翳病的人,眼睛有一层翳病,他见到虚空当中,有一朵花在那个地方狂乱的飞舞。这时候他去找医生把他眼睛的翳病治好了,这时他那虚空的花自然消灭。因为他的花是有翳病才有花的,空中没有花,只就是那一念的翳病才产生有。所以你把翳病治好以后,这个花就消失了。

  花消失了以后,如果有一个愚痴的人,他又停留在这虚空当中那花消失的地方,再等待这狂华再一次的出现。说:这个华什麽时候再出现呢?佛陀问富楼那尊者说:那你认为这个人,在等待狂华出现这个人,到底是愚痴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呢?」

  富楼那说:「虚空中本来就没有狂华,只不过是眼睛的毛病,而虚妄见到狂华的生起。所以你把眼睛治好了,狂华自然消灭。

  见到狂华消灭的时候,这个已经是一层颠倒,因为你已经颠倒过一次了,那你现在又期待狂华再一次出现,这个人可以说是癫狂愚痴。不但是颠倒还是痴狂之人。这又何必再问这个人是愚痴还是智慧呢?当然是愚痴,这不用问。」

  这个譬喻是什麽意思呢?

  合法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佛言:「正如你所理解的,那你还要问说:『诸佛如来,证得妙觉佛性以后,什麽时候这妙觉佛性,又产生一念妄动,而产生山河大地呢?不太可能,因为那个妄的力量已经被观照的智慧破坏掉了,所以那生死的果报不会再出现。因为清淨心本来就没有生死。」

  癸二、喻真智真断不重起妄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体本真,偏重在「达妄本空」。这一段是讲「知真本有」,真实的心性它俱足菩提涅槃二种功德。

  比方说有一个金矿,身为一个金矿当然有很多的泥沙,但是它也夹杂了很多精纯的黄金。这个黄金就是菩提的智慧,也就是一种涅槃的安乐。「菩提」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的智慧;「涅槃」就是断除二种生死,那种寂静安乐。

  在金矿当中,其实本来就夹杂了精纯的黄金,只要我们把这个金矿拿到火中种种的锻鍊,把沙的杂质去掉,显现出精纯的黄金,这时候就再也没有杂质了。

  这是第一个譬喻,第二个譬喻…

  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说:这木头你用火去烧,烧成了灰烬。烧成灰烬这个本质改变了,这个灰烬什麽时候要转成木头呢?不可能。

  诸佛的这一念,从虚妄的分别心,而转成菩提涅槃,这个时候,菩提涅槃也不可能再生起生死轮迴的果报「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以后,一得永得,永远不会失掉。

  211智者大师他讲一个譬喻也不错,我们可以听听看…

  说:我们凡夫的清淨心,跟佛的清淨心有什麽差别?我们的心是清淨本然,佛的心也是清淨本然,那有什麽差别?

  智者大师说:我们这一念清淨本然的心,就像太虚空一样什麽都没有。佛陀的清淨心就像太虚空多了一个太阳,多了一个修德。

  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的淨心只是虚空,我们不能抗拒乌云的生起。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清淨心,对烦恼没有对治的力量、没有对治的力量。没有错啊!你是清淨,但是对烦恼没有抗拒力,所以乌云一来的时候,乌云遮日,又是一片黑暗。虽然一片黑暗,你的清淨心还是没有消失掉,那麽太阳一出来的时候把乌云照破了,又恢复清淨。这时候,佛的心在虚空之外,多了一个三大阿僧祇劫修来的这个太阳的观照,差在这个地方。

  「观照」,我们再讲一个寓言的故事,给大家参考参考。

  有一个人在逛商店,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画,他觉得这幅画非常好,很有意境,就把它买回来。买回来以后,看一看,诶!挂在客厅不错,就找了铁鎚、找了铁钉就把它钉上去。钉上去的时候,发现这铁钉的力量太薄弱了,撑不住这幅图画。他想说:唉哟!应该找一个木板,先钉上去做一个支架,然后再把铁钉钉在木板上,所以他要找一块木板。找到一个木板,而这木板太大了,就找一个锯子,而这个锯子没有手把,他又去找一个手把。一直找下去,找到最后,把所有的工具都齐全以后,都忘了他不晓得要干什麽了,我到底想干什麽?

  我们讲「捨本逐末」,我们这一念心,开始在攀缘外境的时候,我们已经忘了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麽?这个很重要!你一个修行人,你要进步的快,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的目的是在干什麽?

  我讲实在话:你如果要进步的快,你从今以后,遇到外境,不要管对错;不要管说你错我对,我对你错,很浪费时间。你所有的事情「法法消归自心」,你看到事情就迴光返照我这一念心:「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空的。

  我们今天来到人生,不是在跟人家争对错的,你跟人家争对错,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缘,你已经浪费时间了嘛!

  修《愣严经》的人,第一个、你要站在一个真如本性的角度来看事情,看你的念头有没有在动就好了。你念头一动就是你错,世间上没有对错,你念头一动就是你错。你用这种观念修行你进步很快,不要向外攀缘,先不要管别人怎麽样。

  你就是观照你这一念清淨心,保持不迷、不取、不动,反正我先不动。就算我做对了,别人毁谤我、看不起我,这也是我的业力,我也认了,事出必有因嘛!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我们要知道,事情的本质是什麽,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麽?我们生命的本质,是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把这一念的智慧跟慈悲开显出来,其它的外境都是助缘。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是在开发你自性的功德,你对外境会看得澹一点,那是参考用的。

  就像佛陀说的,你是金矿,我们真中有妄,我们生命的目的是把妄的部分消灭掉,把真的部分慢慢开显出来,在我们死亡的时候就觉得今生很值得。

  所以说: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开显我们内心自性的功德」,不是在外在的环境,争成败得失、争对错。这个是《愣严经》的基本思想,正念真如。

  有些观念诸位要好好的体会体会,才能够转成你内心的功夫。

  淨业学园 53讲次  讲义107面

  己二、答相随性徧 以释相违性难

  212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一个根本的思想,那就是要破妄显真。其实整个《愣严三昧》的修学,就是我们破除一切虚妄的相状,而开显真实的心性。这个重点在修学的次第有二个次第:

  第一个就是你要安住下来,我不知道我们内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习惯性你是安住在外相、或是安住在内心?

  相状从本经的说明是有二个过失的:第一个、它在时间上是生灭变化的,所以你安住在相上,你会觉得有一种不安稳性。你看我们很多初学者,刚开始来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人情绪变化很大,有时候高兴的时候很高兴,痛苦的时候很痛苦。这个人没有真正安住,他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这个人没有找到家,没有回家的。所以你看一个老参的特色,他的心比较平静,外境是动态的,但是他的心已经是收摄,慢慢收回来了。所以外境基本上是生灭变化的,是不安稳的。

  其次、外相的第二个过失,在空间上是不圆满的,我们执着一个外相,我们就失掉了其他的东西。所以,我们今天不管你做再大的善事,你执着一个相,你就很难使令你整个功德能够达到圆满的境界。

  所以在我们修学的过程当中,你的心跟任何的相状接触,记得!不要安住在相上,要把它迴光返照,安住在你这一念明了的心性上,你只是借这个相来修心而已。所以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向内安住,这是第一个,安住的问题。

  一个人安住了以后,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已经开始修行上路了,他找到高速公路了。接下来就是调伏,你怎麽去调伏你内心动盪的心。在本经当中,他今天就会讲到用空、假、中三观来调伏内心。

  “空观”是破除心中的妄想,我们前面是远离外在的相状,那麽“空观”是破除你心中的相状。因为我们离开外在的相状,但是我们心中的妄想又会创造很多的相状,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障碍自己。所以“空观”就是破除你心中的这些妄想所捏造出来的这些相状,你也要把它破掉,达到所谓的离念的心体。

  “假观”假观就是你要假借相状,比方说你拜佛,你要对阿弥陀佛皈依。你没有佛像,你怎麽皈依呢?所以我们透过礼拜、称念、观想,这都是要有相状的。又假借一个假名、假相,来生起我们内心的功德法。所以它到最后,今天会讲到,「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我们破的是相状,但是开显的是一种功德法,法是不能没有的。但是这个法要怎麽生起呢?你要假借相,所以这“假观”你又重新安立了假名、假相,假借外在的假相,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法,这个假观就是「借相修心」,又安立一个假相。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于忆佛念佛的假相,来庄严自己的功德,这个就是“假观”。

  “假观”照俗谛理,“空观”照真谛理,然后“中观”是把空假这二个智慧,把它达到平衡。使令空观也不障碍假观,假观也不障碍空观,让它能够平等的运转,“中观”照中谛理。

  我们在整个圆顿止观当中,你第一个你一定要安住下来,你一个心老是在外境上活动,你是很麻烦的!因为外境你控制不了,变化太厉害了。所以先把心收回来,然后好好的调整你的内心,用“空假中”三观来调伏内心。

  那麽我们这样子做有什麽好处呢?我们就能够达到:从自利的角度成就《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从利他的角度,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愣严》。这是一个可以说是最快速成佛的法门,这个是本经的一个中心思想。

  己二、答相随性徧以释相违性难

  这地方有二个重点:第一个、相违性难。这是富楼那尊者心中提出的疑问,他说:七大的相状,其实是违背我们如来藏妙真如性,相状是违背体性的。因为他认为相状是障碍的,彼此间是干扰的,那理性是平等圆融的。那你怎麽能够说,相状有理性,理性有相状呢?事实上,相状跟理性是违背的,应该是独立的,相状不能有理性,理性不能有相状,他提出这样的问难。

  佛陀的回答是用「相随性变」。佛说:地水火风七大的相状,它必须随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的理性,才能够周徧圆融。其实相状跟理性是圆融的,以理事的圆融来破除,富楼那尊者他认为理事是障碍的。

  庚一、牒问。

  正式牒示,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问,先按定他心中的问题点。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

  佛陀招呼了富楼那说:你又问到一个问题,说是地水火风乃至于虚空,这五大如果讲到它的体性的话,当然这五大是由我们一念心性所变现的,所以当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它的本性是圆融无碍的,而且是周徧整个十法界。那麽既然它的体性是如此的周徧、如此的圆融(他生起疑问),那麽为什麽水跟火会互相的侵夺、互相的陵灭呢?因为水是湿性的,火是温性的,有水的地方就不能有火,有火的地方是不能有水,这个是很明显的互相障碍。那麽一个体性周徧的东西,怎麽就会生这样的一个互相障碍的相状出来呢?(这个是他的第一个疑点)

  又者你又徵问到,说虚空的体性是通达的,而大地的体性是障碍的,那麽这二个体性都周徧法界,那麽二个体性又为什麽会互相侵夺呢?

  这个地方,富楼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说,从现实的生活,水火是不相容的,虚空大地也不相容,事相是互相的障碍,那麽为什麽理性是非常的圆融无碍?

  按定富楼那尊者心中疑惑的点,当然佛陀后面会说,因为我们心中对外境产生了执取,所以事相变成有障碍。佛陀说:你看,我就没有障碍。佛陀的身心世界能大中变小,小中变大,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为什麽我们凡夫的世界是种种障碍呢?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执着,使令我们变成了从无障当中而变成了有障碍。其实是没有障碍的,它真的是周徧法界的,是互含互摄的,之所以障碍,只就是我们心中一念的爱取烦恼,把它弄成这个样子。这个地方等于是先按定富楼那尊者的疑惑。

  庚二、正答 (分二:辛一、举喻。辛二、法合)

  辛一、举喻。

  佛陀在回答法义之前,先讲出一个我们容易了解的世俗上的譬喻。

  总  标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佛陀说:为什麽理性是圆融的而事相是障碍呢?

  富楼那!比方说,你看那太虚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身为太虚空它的体性,它本身也不是光明相,也不是黑暗相,也不是动相,也不是静相,它可以说是离一切相,但是它又不拒绝任何的森罗万象在虚空中来做种种的发挥、种种的显现。

  这个地方的意思指的是,太虚空就比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而这群相指的是整个十法界的七大之相。你看我们一念心性,随顺杂染的业力,就现出六凡法界的七大,随顺四圣的业力,显现四圣法界的七大相状,我们现出人道、天道、恶鬼道乃至于佛道。虚空本身是没有障碍的,所以它能够显现整个十法界的七大的群相出来。佛陀先讲出这个譬喻。

  详  列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者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为什麽这样讲呢?佛陀说!富楼那!我以下举出太虚空当中七种的相状,来解释虚空能够同时含摄七种的相状:比方说,虚空遇到太阳照射的因缘,它现出光明相,虚空本身不是光明相,但是只要太阳出来了,它就现出光明;虚空遇到乌云囤集的时候,它显现出黑暗之相;虚空遇到风摇动的因缘,它就出现一种动态的相状;虚空如果遇到了雨过天晴的因缘,雨过天晴把这些云雾都收摄了,它显现出清淨之相;虚空到了晚上,那个大地…你看我们淨律寺到了晚上,那地气开始上升凝聚的时候,就现出一种昏暗污浊的相状;虚空如果遇到尘土飞扬的因缘,它就产生一种模煳不清的相状;虚空如果遇到了水质很沉静的因缘,它就能显现种种反射种种影像的情状。同样一个虚空,它因为在不同的因缘之下,它能够出现七种的相状,但是虚空本身,都不属于任何相状。

  把虚空跟相状之间的相互关係,虚空它本没有相状,但是它又不排除任何相状,是这个意思。

  徵  问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佛陀讲出这七种相状以后,佛陀提出一个问题,说:

  你的意思怎麽样呢?这差别的七种相状,它到底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为因彼生。是这些群相自己生起的,说是自生?为复空有。还是太虚空把它生起来的,说是他生?

  佛陀讲出虚空随顺七种因缘而生出七种相,佛陀反问楼那尊者说:那麽这七种相是从什麽地方而来?

  结  示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这些相状假设是自己生起的,你说为什麽它有光明呢?光明自己生起光明,或者说太阳生起光明,自己生起的?

  佛陀说:富楼那!比方说,虚空的白天有太阳照射的时候,白天照射的时候太阳的因缘而生起种种的光明。这光明假设真的是太阳生起的,跟虚空没有关係,我看到有太阳所以有光明,这光明是哪裡来的呢?太阳生起的,跟虚空没有关係。

  好!那佛陀就反问,那麽这样子讲,当太阳出现的时候,这十方世界应该都变成太阳的颜色啊!因为太阳能够生起光明,那麽太阳一出来的时候,整个世界应该都变成太阳的光明才对,就只有一种颜色啊!没有其它种颜色才对阿!因为太阳是绝对可以生起光明的,那麽为什麽在空中,你还可以看到圆形的太阳?如果说整个世界都变成太阳的颜色,你就看不到太阳,因为同一个颜色,你可以看到太阳表示还有对比,有些地方还是黑暗;有些地方还是黑暗的,那你就不能够说,太阳能够生起光明,不能这样讲,它还是有它一定因缘的力量。

  若是空明。说:欸,不对!不是太阳生起的,这光明是虚空生起的,虚空生起光明。这当然更有问题。

  那虚空应该经常的发光,经常的生起光明,来照射万物才对啊!那麽为什麽到了黑夜的时候,这些云雾聚集的时候,却出现了这种黑暗的相状,而没有光明呢?既然虚空能够经常生起光明,那麽为什麽晚上的时候,云雾聚集的时候却没有光明呢?

  (总结)这光明的相状,不能够说是太阳生起的,更不应该说是虚空生起的,但是又不离开虚空跟太阳相互的因缘。

  这个地方到底在讲什麽?它又说是虚空生起的,又不是虚空生起的。

  我们从七大所谓的光明相、黑暗相,这是表示整个我们的一种五蕴七大的相状。它这个地方是在破除我们一种“自性的执着”,发明无生的道理,它不自生也不它生,所以是无生。

  如果光明是太阳生起的,那这个相就是真实的,它有生起的因。佛法是认为不能有生起的因,诸法是无生的,你不能够说谁生起的。一个东西是有生起的因,那它表示有实体,有实体就不能改变它。太阳一定可以生起光明,那光明就不应该消失掉,其实不能这样讲。

  所以我们说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是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个因缘假相。我们只同意生命中有假相,但是我们不同意生命有一个实体。那麽关键在哪裡呢?这个假相它从什麽地方来?它没有从什麽地方来,觅之了不可得。你问它从什麽地方来,你找找看,找不到原因,觅之了不可得,它只就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假相。佛法的意思就是说,相状我们不能否定它存在,但是它没有生起的原因,因为它不能有实体。

  这地方等于是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着

  辛二、法合  以佛法的道理来合这个譬喻。

  (分二:壬一、正合上喻。壬二、重明理性)

  壬一、正合上喻  正式的来符合前面的譬喻。

  经文当中是有二段,一个释疑跟合法。不过圆瑛老和尚在讲的时候,海公长老在讲的时候,都是先讲后段。他说义理上先讲后段,再讲前段会清楚一点。我们尊重长老的意思。

  释  疑

  相妄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我们的生命当中有个内涵:第一是相状,一个是心性。我们对这个相状,我们由业力会变现很多的五蕴的身心世界,这相状怎麽去观察呢?

  相状是虚妄的一种假相而已,这个假相你不能指出它一个真实的实体。就好像一个人,他的眼睛有毛病,看到了虚空的华。他眼睛有毛病,他看到虚空华,别人一个健康的人,他没看到虚空华。你不能够说:欸!虚空明明有华嘛!另外一个某乙说:虚空根本就没有华。某甲说:有啊!我看到虚空有华。

  那我问诸位,虚空到底有没有华?答桉就是:个人循业发现。你有这个业力你就看到有华,你没有这个业力你就看到没有华。

  所以当一个有毛病的人,看到虚空有华的时候,这虚空的华本来就是虚妄的,你又要期待虚空的华,结成一种虚空之果,这当然是颠倒的。

  所以说,你知道七大之相是虚妄的,你为什麽还要再问说,它会互相的侵夺陵灭呢?

  其实七大是不会互相侵夺的,我们过去讲过很多次,水大裡面一定有火大,水大如果没有火大,如果水大是只有水大,你烧开水,你烧一辈子,它都不会烧滚;它没有火大的时候,你烧不滚,我们就没有滚烫的热水喝。

  陵灭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执着产生,这是一种相状,也就是说,相状只是一个因缘业力的一种假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既然没有实体,也就不能够加以比较。

  性真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观性元真」迴光返照我们众生本俱的现前明了的心性,却是真实不虚的。

  “真实不虚”是什麽意思?它不能有变化。你看我们前生跟今生的相状,变得很厉害。我们前生也不是长这个样子,色法改变。你前生的感受,也不是这个感受;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这个想法,这色受想行识都不一样了。但是我的前生跟今生,有什麽东西没有改变吗?你的“心性”没有改变,前生的心性还是现在这个心性,你无量劫来走到这个份上,你的心性还是这麽一个心性,你成佛了还是这个心性,所以这个叫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是不能变化的,所以它是一个圆觉光明的心性。

  这个圆觉光明的心性,它本身没有水火的相状,所以当然就没有所谓彼此不相容的问题。

  213为什麽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有时候我们在想,我们看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为什麽佛陀、佛菩萨看都没有障碍呢?问题是出在哪裡,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意思就是角度的问题,你看事情的时候,你是一种心外求法,你站在外境的角度来看事情。我保证你障碍重重,因为你被业力牵着走。如果你把这心收回来,你站在“现前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事情“法法消归自性”,我保证你没有障碍。

  障碍就是你站在“相”的角度来看事情,障碍重重。我们前面说,你一念的向外攀缘,启动了痛苦的根本,烦恼障碍、业障、报障,你看事情的时候你迴光返照,安住现前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动」,你看事情是如梦如幻,完全没有障碍。

  我们讲庄子的小故事来加以譬喻:

  庄子在讲一个小故事,这一个譬喻他说:

  有一天白云它往东边飞,飞得很远很远以后,到了东方一棵大树的地方。看到一个老人家白髮苍苍,满面慈祥的老人家,绕着大树非常快乐,又走又跳,双手又拍。这白云就觉得这老人家怎麽这麽高兴呢?不就是绕着一棵树吗?为什麽这麽高兴呢?白云就停下来,就问老人家说:老人家,你为什麽这麽高兴?

  老人家就停下来,看了一下白云说:那难道你有心事吗?

  白云说:我的责任很大的,你都不知道。白云说:我的责任是要让整个天地风调雨顺,让大家在雨水的滋润当中,万物得到滋长,芸芸众生因为风调雨顺能够丰收,才能够把饭吃饱。但是有时候我不能满意的,有时候你看乌云经常来障碍我,有时候弄得天上的气不清,有时候地气又鬱结,弄得上下之气不能交流,我的工作是障碍重重,弄得整个风不调、雨不顺,我怎麽会快乐的起来呢?那你说我要怎麽快乐呢?老人家说:这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能回答你。他又走他的,白云没办法,就飘走了。

  三年后它还是没得到答桉,但是他想这个老人家会快乐,事出必有因,它又往东边飘过来,这时候它很虔诚,停下来很恭敬的、很虔诚的,正式的问老人家说:你一定要告诉我你快乐的原因。这个老人家就被他感动说:好!那我告诉你。说:你要快乐,你要记住两个字“心养”。你要用你内心去长养一种清淨的“道”。当然以道家来说是用自然之道,什麽事情顺其自然。

  佛法是认为,你要能够以《如来藏妙真如性》,用空、假、中这三种道,来长养你的内心。也就是说你一个人要快乐,你的心老是去住在外境,你不可能快乐。

  你看富楼那尊者…,小乘人是法执很重,碰到事情都是障碍。为什麽佛菩萨看事情都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呢?因为他的心没有住在相上,他用这种清淨的道,二空真如之道,来长养内心。

  这个地方就是说:那你说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障碍呢?答桉很简单,就看你站在什麽角度,你要心外求法,你一定有障碍,你法法消归内心,就变成没有障碍。就是这样子,这个是角度的问题。

  所以「观相元妄,观性元真」,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因为虚空的空华,它会障碍谁呢?因为你执着它为实有,所以它才产生障碍。

  其实到这个地方,已经是把富楼那尊者的障碍点已经回答了,但是佛陀又把它发挥出来。重明理性

  合  法

  标列性相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前面是讲虚空跟七种相状的互动,这以下把它会归到我们这一念心性的道理。

  说:我们众生本具的微妙觉明之心,它的体性也是这样子的,它的本身是清淨本然,不俱足任何的相状,但是它也不排除整个十法界的相状,在当中把它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假设我们用虚空的因缘,虚空的业力来薰习这一念清淨心,它就现出虚空的相状;你用地水火风业力的因缘来薰习它,它就出现地水火风的相状,而且你同时的薰习它,它同时就显现,它没有什麽障碍的。

  为什麽没有障碍呢?

  徵举影喻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佛陀前面说你用一个东西去发明,它现出一个东西。一个东西当然没有问题,假设你七大同时去发明,七大同时显现。换句话说,水火有可能会同时显现,只要你业力俱足、因缘俱足,水中有火,火中有水,这个道理当然不容易理解,佛陀只好讲出一个实际上现实生活来譬喻。说:为什麽七大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显现呢?

  佛陀说:比方在湖水当中,我们看到它显现出天上太阳的影子,天空中高挂一个太阳。那我们去看湖水的时候,看到太阳的一个影子,当然这影子只有一个,但是二个人在湖水边散步,二个人同时看水中的太阳的影像的时候,二个人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这二个人散步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东西各别而行。这个时候往东走的人就看到太阳是跟着他走的,这个影子是往东边去的;往西边走的人他看到太阳,欸!不对!太阳是跟着我走的,是往西边走。所以这太阳变成二个,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可以说先无准的。“先无准的”是说太阳到底是一个还是二个呢?这不决定,你要是十个人在看,太阳就变成十个,你十个人往不同的十个方向走,太阳就往十个方向走,所以太阳的数量是不决定的。其次太阳的方向也不决定,它到底是往东还是往西,也不决定。

  它这个地方是说:整个显现在湖水中的太阳影像,数量是不决定的,方向也不决定。所以你这个时候不能问难说:『湖水中的太阳明明是一个,怎麽会变成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你要是十个人在那边走,变成十个。东西各行就变成二个太阳,而二个太阳为什麽湖水中只有一个太阳呢?太阳到底是一个,还是二个,还是十个呢?到底什麽答桉是对呢?』

  佛陀讲出一个答桉说:宛转虚妄,无可凭据。每一个人讲的通通对,也可以说通通都错,因为它只是一种辗转的虚妄相,因为它没有真实体性,你说一个也对,二个也对,三个也对,十个也对。因为一个没有实体的东西,它完全循业发现。

  这个道理懂了以后,我们可以把前面的观念做一个总结,正式来解开,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分成相妄跟性真。

  壬二、重明理性

  再一次的发明,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道理。

  (分三:癸一、明不变随缘用。癸二、明随缘不变体。癸三、结责迷情 )

  癸一、明不变随缘用。

  到这个地方,佛陀就正式的讲到这一科的重点,所谓“三谛理”重点。

  杂染缘起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214从现实的角度的确是障碍重重,你看我们内在的烦恼经常干扰我们,业力也障碍我们,外在的果报相也种种的不如意,烦恼障、业障、报障。

  佛陀有种种的自在,而我们有种种的障碍,这个问题出在哪裡呢?同样一个心性?这地方讲到作用不同,缘起不同。

  众生把这个心性错用了!

  佛陀说: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汝”指的是富楼那尊者,但古德说也包括了整个九法界的众生。

  以色空。色空就是我们在一念的心性当中,我们产生了一念的无明妄动,想要向外攀缘的一个心;无明妄动以后就产生所谓的三细(能所的对立),所以产生种种七大的相状出来,可以说是「迷真起妄」。一念的迷情,产生了色空,产生种种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于七大的相状。

  相倾相夺。前面是讲到迷真起妄,这个地方讲执妄为真,前面还是阿赖耶识的依它起,这相倾相夺变成遍计执。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个相状,又产生个人的爱取,就产生了很多的爱憎取捨。爱憎取捨以后,就使令有些东西我们产生喜欢、有些东西我们产生排斥。“相倾”就是彼此间非常欢喜它,喜欢追求它;“相夺”表示你心中的厌恶。

  在一念心性当中,我们内心产生了二种状态:第一个、一念迷情的妄动,而产生一个相状;第二个、我们对这个相状,又产生了爱憎取捨。这时候我们的内心,随顺这样二种的活动,就产生了变化了。

  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身为一念心性的清淨本体,因为我们的无明妄动,以及我们心中的爱憎取捨,就产生个人不同七大的相状,来周徧整个各自的法界。是故当中,风动空澄,我们循着个人的烦恼业力的因缘,我们就看到风是动的,虚空是澄清,太阳是光明的,乌云是黑暗的。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风会动,虚空是澄清,太阳是光明,乌云是黑暗,是我们心中产生妄动。也就是我们众生一念无明的妄动,跟心中爱取的这一念迷梦心,可以说是背觉合尘。

  我们没有去迴光返照我们这一念清淨的觉性,没有把觉性的功德开发出来,反而是追求外在的尘境,结果产生了尘劳烦恼,产生障碍的三界六道的世间的果报。

  障碍是因为我们向外攀缘,所以产生了障碍,但是这障碍是虚妄的。换句话说,你一念的迴光返照,这个障碍就消失掉。所以你不能说障碍有,但是你也不能说障碍没有。说:梦裡明明有六趣,我作梦的时候真的是有这种人事出现,我醒来的时候没有,那你说这个梦境是有还是没有?那你就自己要去参透看看,你说它有也不对,你说它没有也不对,那就是一个因缘和合假相。

  淨业学园 54讲次  讲义109面

  癸一、明不变随缘用

  215我们从《愣严经》的学习我们要慢慢的习惯,生命分成二个部分:一个是心性,一个是相状;一个是能变现的心性,一个是所变现的万法,这二个相状。

  这二个相状应该怎麽去观察比较正确呢?

  「观相元妄,观性元真」。你要经常告诉你自己,相状是暂时的,那是缘生缘灭的,而你这一念心性的功德法才是永恆的。

  我们绝对不能够为了追求一时的相状,而牺牲自己的心性,那就太可惜了!比方说我们今天贪一个相状,你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满足,但是你失掉了永恆的功德,划不来!我们只能够假借这个相状,来开显你内心的智慧,开显你内心的慈悲。

  这相状是生灭的,但是这生灭的相状过去以后,你留下来的是那种功德的增上,那这个是恆久可以受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麽是永恆的,什麽是暂时的,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地,到底是要追求相状,还是用这个相状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当然它的重点在心性,因为心性是真实的,相状只是暂时的。

  我们看佛陀跟众生面对心性跟相状的取捨,我们前面讲到杂染缘起,众生是喜欢相状,爱着相状,所以弄到自己是「背觉合尘」,可以说障碍重重、障碍重重。这个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世界,把心性搞坏了。

  我们看佛陀他面对现前一念心性,这跟我们是一样的,但他怎麽去经营、怎麽去面对这一念心性、表现出怎麽样的结果,我们看经文…

  清淨缘起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徧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身为一个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可以说通十法界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是我们把现前一念心性给糟蹋了,但是佛陀可不是,佛陀面对任何境缘的时候,他是迴光返照。我们看佛陀是怎麽面对这一念心性…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佛陀说:我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我的态度是这样的,我是用“妙明”;“妙明”是能观的智慧,我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不灭不生”是所观的理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观照这一念清淨的本性,遇到任何事情,我就是念念的迴光返照,向内安住。这时候会产生一个什麽效果?我是随顺「如来藏妙真如性」的这样的一个真实的道理,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把如来藏真实本具的功德给发挥出来。

  如来藏有什麽功德呢?它是一个“妙觉圆明”,而且是像“大圆镜智”,能够圆照法界的功德。

  佛陀迴光返照,用清淨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什麽功德呢?所以在生命当中,我会出现二种状态:第一个、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理事无碍的境界。你看佛陀以一念心,他能够一:“一念心性”变现十法界的差别。佛陀可以现出佛法界;在没有因缘的时候,  佛陀可以现菩萨法界,佛陀甚至于可以现地狱法界,于一切法得大自在,说是普门示现;佛陀也可以把整个相收起来,无量为一,回归到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性当中。佛陀在心性跟整个外在无量相,可以说是“进出自在”,这是佛陀他因为随顺如来藏,第一种的自在功德。

  第二个、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这个是讲事事无碍,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来显现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来含摄最小的事相。这个后面佛陀会讲出来,什麽叫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佛陀这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麽产生的呢?他的关键点在这四个字:「不动道场」。因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面对外在的动盪环境,他的内心向内安住,向内观照,安住在内心一念心性的不动道场,生起不迷、不取、不动的观照,所以他能够产生徧十方界;这“徧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够徧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哪一个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够悉知悉见。佛身是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佛陀的法身含摄十方的无尽虚空无有障碍。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这是前面说的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毛端”是在一个正报当中最小的事相;“宝王刹”是整个依报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当中可以把他的身体一个最小的毛端,显出最广大依报的宝王刹;“宝王刹”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能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微尘”是依报中最小的;“转大法轮”是正报中最大的。佛陀在整个虚空中的一个小微尘当中,能够现广大无边的圆满报身,来演说圆顿的妙法,以最小的依报来摄最大的正报。佛陀这种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功德,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灭尘合觉」。佛陀的生命当中,他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对外境的执取,选择向内去开显他内心的功德,“向内观照”,所以能够发动二空真如相应的这种圆觉光明本性的功德,完全开发出来。

  这个意思就是说:216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唯识学》上说:我们的生命是怎麽回事呢?我们的生命叫做「自变自缘」,我们自己把它变现出来,然后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缘。这个地方就说出一个道理,说是:「心境决定我们的处境」。其实我们外在的环境,是我们内心创造出来的。

  比方说:过去美国有一个居士叫凯萨琳,这凯萨琳她小时候看到这水就有很大的障碍,她不能喝水,她一喝水就很严重,她甚至于洗澡的时候整个人会昏过去,她的体质怎麽就跟水产生这麽大的障碍呢?这障碍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后来她就去给人家催眠。说她前生跟水结了很大的恶因缘,(我们讲其中二次)其中有一次,她带着她的小女儿回娘家的时候,经过一个桥,结果那时候下大雨,把桥冲断了,母女二个都掉到水裡面去,死的时候对水瞋恨,她对水下了很不好的咒语,起了很不好的名言,这是第一个恶因缘。其次,有一次她因为喝了一个井中的水,得到类似痲疯的那种病,死的时候很痛苦,她对这个水也非常的痛恨。所以她多生当中跟水是结恶缘,她把水想像成一种跟毒药一样,她对水产生这样的想像,时间久了以后就产生一种色空,凝结成一种色空,这个水在你的生命当中,就扮演一个毒药的角色,因为你把它捏造出来就是这样子。

  我们说: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改变我们的来生,当然我们今生要改变,说实在不容易!因为你今生是过去生已经把它创造出来,所以我们今生就要认命。但是认命没关係,这是短暂的,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来生,那你就应该现在开始就为来生佈局。

  我讲实在话,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其实你来生是怎麽样,你的内心状态一个雏型都出来了,除非你真的听到《愣严经》、听到《法华经》,真实的那个内心突然间顿悟,脱胎换骨,重新检讨你的想法。

  我们怎麽去改变我们自己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说过,你的心开始收到你内心的时候,(下一堂课就会讲到)空假中三观。第一个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来面对你的想法,它不是这样,它也不是这样,离一切相,用空观来破除我们心中的妄相。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佛法,初学者啊!诸位要有一个观念,你对你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我看很多初学者,我认为怎麽样,我认为怎麽样……其实这不对的。你一个初学者没有资格肯定你的想法,因为你那麽早肯定了,那表示你没办法进步了嘛!

  你看,禅宗刚去的时候,一定是你动一个念头,一定挨板子。什麽时候才有自己的想法?破到真的是大死一番,重新又开始发菩提心,产生新的理想,这个时候重新肯定。

  佛法的修学是,先否定,否定门入,肯定门出。真的你生大悲心的时候,要广度众生的时候,这个时候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你一个人太早肯定自己,是对自己很不利的,因为你开始就把自己定型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先修空观,破除我们过去的想法,这个时候你会进步很快、突破的很快。

  假观就是要借假修真,借假相来修真实的功德,心性虽然本具,但是要假借事修才能开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海公常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怎麽修呢?比方说,我们拜八十八佛,我们念:「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我们讚叹佛陀的功德很难,你必须假借这些文字,看到诸佛现前,我们用无量的言辞来在讚叹诸佛的功德。我们从这文字每天这样念一次,我们随喜佛的功德一次。你看我们念:「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我们这时候对『阿弥陀佛』生起皈依的心。皈依的功德怎麽来呢?借假修真。你不把这偈诵念一次,你怎麽去发明你本具的皈依功德?你说:欸!我本来就俱足,执理废事。所以假观就是说:当我们用空观,把过去的妄想颠倒、有所得的心的假相破掉以后,你又建立一个清淨的假相,跟三宝相应的假相。

  所以诸位不要忽略我们的功课,那个功课都是在假借这个假相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我们内心当中,破坏过去妄想执着,建立一个清淨假相,虽然我们没办法去改变今生,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我们的来生。因为你心态改变,你未来的因缘就改变,但是今生要改很难,因为它业力已经现出来了。

  这地方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同样是现前一念心性,我们凡夫因为向外攀缘、执着,所以弄到自己“背觉合尘”,产生了尘劳烦恼,障碍重重。

  佛陀用妙明的智慧,来观照不生不灭的本性,结果佛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种种的自在。同样在一念心性当中,一个是向外攀缘,一个是向内好好的去观照,好好的去开发他的功德,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讲到一心随顺染淨的因缘,而有不同染淨的作用。

  癸二、明随缘不变体

  “体”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功德的妙用是来自于对内心自体的了解

  (分三:子一、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子二、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子三、明随缘不变遮照同时义。)这一段正式显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

  子一、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

  说明随缘不变当中,我们本俱的如实不空。什麽叫“如实”呢?就是它本来俱足的,不是修来的,这个“空”是本来如此的。

  总标心体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

  前面是讲到这一念心性,随顺迷悟的因缘,而显现十法界差别的果报。这地方再次讲到十法界的差别果报当中,我们没有失掉一念清淨的本性之体。

  “如来藏”指的是我们众生本俱的这一念心性,这一念心性是怎麽回事呢?“本妙圆心”。

  蕅益大师说:「本妙圆心」这四个字,关键在“圆”,圆融无碍的意思;也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意思。

  这地方的如实空义,就是在显这个“圆”表现这真谛理。我们看这个“圆”是什麽意思?圆融无碍。

  非世间法

  非七大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

  这地方的意思是,我们这一念心性的如实空,它本身不是三界六道的这个杂染果报之法。

  非心,“心”指的是一切的心法;“空”指的虚空,地水火风,当然指的是七大。我们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七大之相

  非四科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它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色身香味触法六尘、也不是眼识界、乃至于意识界,也不是六识,等于它不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不是。

  217我们前面讲到,我们刚开始在修心性的时候先把心带回家,这是第一要做的,你不要老是在外境活动,你迟早会产生障碍。带回家以后第一件事情,空假中,第一个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想法。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凡夫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轮迴,我们就是在这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当中,产生一个我爱执。由这个我爱执就有一个我爱的跟我所爱的,我所爱的就是七大四科之相;我们爱着七大,我们爱着四科,所以就使令我们很难跳脱三界的果报。

  佛陀说:你现在开始要告诉你自己,我的心不是这样子的,我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我的心本来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本来没有色身香味触法,这个都是后来才有的。表示说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够只是限制在这样子而已。破除凡夫对于七大、对于四科的执着。

  非出世法    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缘觉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这个地方讲到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有顺逆二种观察,顺的叫流转门,逆的叫还灭门。

  (顺,流转门)非明无明,这非明无明要跟第三段,如是乃至非老死来配合,这个地方是一个流转门。“明”是观照,我们观照无明缘行,乃至于生缘老死,这个是流转门,要否定,没有所谓十二因缘的相状可得。

  (逆、还灭门)明无明尽,非老死尽,第二跟第四合起来。你要观照这还灭门也不可得,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这还灭门也不可得。

  缘觉人他能够跳脱五蕴身心,从十二因缘的顺逆观察,而证得我空的真理,照见五蕴皆空。但是缘觉人的缺点,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缘觉的这个层次。为什麽?佛陀说:他产生一个法执,他破除了三界的我执,但是这十二因缘的法执特别的坚固,所以他就很难再向前迈进一步。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他可以做得更好。那他怎麽办呢?他必须把所有的因缘当中加一个“非”,告诉他自己,其实生命当中本来没有十二因缘可得,没有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也没有十二因缘的还灭门,那只是一个对治烦恼的假相,要破除“法执”的相状。

  非声闻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苦集灭道,等于四圣谛。声闻人他是把生命分二部份来观察,“苦集”是流转门,“灭道”是还灭门。“苦”是五蕴身心的三苦、八苦。苦是怎麽来呢?是由内心的“集”所招感的;“集”就是爱见烦恼,或者说见思烦恼,构成一个三界的有漏因果。那应该怎麽办呢?应该要修“道”;“道”是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或者讲戒定慧,趋向于涅槃。“灭”就是小乘的偏空涅槃,出世间的因果。所以他从四圣谛当中来觉悟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这样四圣谛的因而成就四圣谛的功德,叫做“智跟德”。“智”就是生空智;“德”就是偏空涅槃。声闻人透过四谛的观照,已经远离三界的痛苦,而安住在一种四谛的法、跟一个我空智、跟偏空涅槃,而不能够前进。

  所以佛陀告诉他说:你要观察你的这一念心性,其实是没有苦寂灭道,这个都是缘生缘灭的一个假相而已,帮助你超越三界的假相,你对这个假相执着,你就停留在这个地方没办法前进,所以佛陀就加一个“非”字。

  非菩萨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刺若、非波罗蜜多。

  佛陀对权教菩萨的开示:

  非檀那,这个“檀那”就是布施;“尸罗”就是持戒;“毗梨耶”就是忍辱;“羼提”是精进;“禅那”是禅定;“般刺若”就是般若智慧。

  佛陀以六波罗蜜的法门,来引导权教菩萨,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依此而修而成就福德资粮,依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智慧的资粮。所谓福德为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从六度当中而成就安乐成就解脱。

  “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到是彼岸什麽意思呢?佛陀说: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到达大乘究竟的涅槃,以六度为因,以到彼岸为果。

  权教菩萨如果对这个相产生执着,就永远停留在这个菩萨的阶位,所以佛陀要他们前进,又讲一个“非”字。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这个“非”的意思就是说:只有破它的相,不能破它的法。这个海公一再强调:「只破其相,不破其法」,否则就偏空了。我们破那个相的执取,但是你该怎麽做,你还怎麽做。

  非如来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淨。

  佛陀对圆教菩萨,他是怎麽引导他们?

  圆教菩萨他心中也是有所执取,他执取什麽呢?怛闼阿竭,“怛闼阿竭”就是如来;“阿罗诃”就是应供;“三耶三菩”就是正徧知。这是佛陀的三种的功德,三种通号。也不是大般涅槃(不生不灭,是无馀的究竟涅槃),常乐我淨,就是涅槃四德。

  圆教菩萨,佛陀也告诉他们说:你不能执着在这涅槃,不能执着在常乐我淨的执取。

  218解释:「破相而不破法」

  其实大乘佛法对相是很矛盾的,因为你又要假借相,因为不假借相你就没办法修行,你刚开始不借相你怎麽修行?你说:我拜佛,我面对虚空拜佛,那你有什麽功德?你一定要有一个佛像才有功德嘛!佛像也是一个相。你说:欸!我内心就有功德,那你不去拜,你的功德显现不起来,你要假借这个像去拜他,你才会产生那个功德之法嘛!

  我们在过程当中要假借这个相,但是你拜久了以后,对这相产生执着又产生障碍,问题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菩萨对相,是又需要它,但是又怕它,因为你不没有假借相,你没办法修行,但是你对它执着以后,你又产生障碍。产生什麽障碍呢?产生一个自我设限。

  我过去讲一个马戏团狮子的故事。你看那马戏团起火以后,很多动物就往外跑。那管理员赶快过去,把过去比较凶勐的动物关起来,赶快把笼子打开来,很多动物就从笼子跑出来,但是有些动物跑不出来,不是牠体力不够,是牠内心有障碍。因为他发觉只要被关过一段时间以后,关得越久的动物越跑不出来。

  因为牠刚开始想跑,牠跑久了以后…牠认为不可能,我跑不出去,我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就这样子。牠被抓的时候,牠是从旷野中被抓回来,牠当然不甘于这样一个笼子的相状。但是牠今天这样子走,明天这样子走,牠走十年以后,牠心中产生一个相状,原来我的生命就是这样子的范围,跑不出去。

  所以马戏团的管理员把这门打开以后,牠心中的执着没办法打开,走不出去的,火烧牠也走不出去的,就被烧死。只要这动物被关过一段时间,三年五年以上的动物没有一隻跑得出来,自我设限。

  诸位要想想看一个问题,我们思惟一个问题,说: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为什麽要发愿?说:我从今开始,过去的我死掉了,现在的我又产生了,「法王座下,添新孙」。你说:今天有些人受了沙弥戒。

  你说你受了沙弥戒,其实你才刚受沙弥戒,你有什麽功德?他所有的戒都是今天才刚开始受,还没有开始持。但是他跟居士不一样,他心中有一个愿望,他已经正式的把过去的我完全破坏了,无眼耳鼻舌身意,他把他过去否定,我从今开始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无一众生不度脱。他对自己又捏造一个更清楚的假相出来。你说:你都还没开始做,但是他已经有这个假相的,他已经开始往那个方向在走了,好过你还活在原地,你还跳脱不出来。

  我们不要忽略我们心中的发愿,因为借假修真。你今生的生命要改变,我讲实在话,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所以你看受戒不能强迫。欸!我替你发愿,没有用!什麽东西都能取代,发愿不能取代。你自己真的说:我一定要改变,当然这个要听经闻法,明白道理,发自内心的觉悟,而产生一种愿力,我从今开始,我要做一个改变,你就有希望!而且你相信你可以改变。

  为什麽你相信你可以改变呢?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是「本来无一物」的,我现在的状态也是被我过生去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我可以把它打破,重新捏造的。所以我们在观真谛理的时候给菩萨无量的信心,原来我们回归到生命原点的时候,我们生命最初的时候,是「清淨本然,是离一切相」。我们现在的相状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们可以重新再捏造更庄严的相状。

  那怎麽捏造?第二段  看假观

  子二、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

  前面在整个不变的体性当中,强调如实空,强调离一切相,它是一否定的态度,这以下佛陀又重新用假观来造俗谛理,又安立一个假相。

  总标心体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它又同时的俱足世间的功德法,以及出世间的功德法,它也俱足世间的五戒、十善的功德,乃至出世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的功德法。这功德法是怎麽来的呢?是“即”,即就是当下俱足,是如来藏心性当中,一个元明心妙所俱足。

  “元明心妙”蕅益大师说:这关键在这“妙”字;“妙”就是微妙不可思议。怎麽说呢?我们这一念心性,它本来就俱足。这四个字很重要。

  本来就俱足,不管你有没有去开发它,不管你是不是否定它都没关係,反正它本来就俱足整个诸佛的功德庄严,整个世间出世间的功德法,它本来就俱足。

  即世间法

  即七大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即四科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它本来就俱足整个人天安乐的果报,当然它也俱足了杂染法。

  即出世法(四圣法界)

  即缘觉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即声闻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即菩萨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刺若、 即波罗蜜多。

  即如来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淨。

  219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一念心其实俱足整个十法界的染淨诸法。

  “俱足这个法”是什麽意思?比方说我们念佛,古人会常问我们说:念佛是谁?当然是我们这一念心。

  为什麽要强调这一念心呢?

  也就是说你心不在焉的时候,嘴巴念佛是没有用的,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这个效果是很差、很差。

  为什麽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比方说,我今天把录音带放着,让录音带一直在念佛,那这样子它可不可以创造功德?

  答桉是:不可以!因为整个业的造作,一定要有心,心为业主。因为心有这个法,因为心俱足无量的功德法,所以说你这个佛号进来跟心接触,假借这个佛号因缘,把我们往生淨土的功德把它开显出来。

  我们思惟一下,比如说虚空,虚空俱足光明,对不对?太阳一定要跟虚空接触,它才能够现出光明相。太阳没跟虚空接触,你怎麽产生光明?

  这个虚空表现我们的心性,太阳是一个助缘。我们的心也是这样,你念佛持咒一定要有心的因缘在那个地方,你才能够产生功德,你没有心是不能造业的,善业也不能造,恶业也不能造。

  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就俱足十法界的因缘,其实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缘,来显现你内心的这些法。你用杀盗婬妄的因缘来薰这一念心,它显现三恶道;你用六波罗蜜的因缘,它显现诸佛菩萨的功德;你用忆佛念佛的因缘,它显现往生淨土,假借外在的造作,来开显你本性的功德。

  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看看:为什麽说心是根本?

  「捨本逐末」的故事:

  有一个猎人,他对国王做了一个很大的贡献,国王很高兴就赏他一个很庄严的弓。这个弓是黑檀木做的,柄非常的大,这个弓可以说是天下无双。这猎人看到这个弓说:这个弓很好用,射能够射几百里,但是有一个缺点,这个弓的柄凋刻太平澹了。他这时候就跟一个凋刻师说:你把这弓原本的凋刻全部给我擦掉,用磨石子把它磨掉,重新凋刻一个行猎图,我上面要有晴朗的虚空,要有太阳、有大地、有草木,裡面有很多的动物在那地方跑,还有很多人骑着马在那边飞舞。这个凋刻师就照他的话,就把整个柄凋刻的…把整个狩猎图都凋到裡面去了。凋完以后,这猎人一看,唉呀!这才是一个天下无双的弓。结果他拿起这弓要射的时候,“啪”!这个弓断掉。因为凋刻太多了,把木柄都给削薄了。

  这个就是讲到「捨本逐末」,我们为了追求美妙的凋刻相,结果失掉弓本身的功能。这意思说:我们这一念心它俱足了声闻、缘觉、菩萨、如来的功德,但是因为我们追逐某一种相,结果忽略了去开显它的功德。这地方是说:其实我们内心有无量的珍宝是可以去开发的,它本来就俱足。这是讲「如实不空义」

  子三、明随缘不变遮照同时义。

  标举心体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这个地方是“遮”,遮是讲遮一切相,讲如实空;“照”,照就是照一切法如实不空。这个地方把空跟不空合起来,它同时俱足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也就是所谓的「如来藏妙明心元」。这妙明心元,这关键在这个“元”,圆满无缺的意思。这一念心性它本身是离一切相,所谓“如实空”,但是它又即一切法,又“如实不空”可以说圆满无缺。

  遮照同时

  双遮    离即离非。

  这四个字关键在这个“离”,它离开了即也离开了非。离开了即,这个“即”当然是俗谛理,“非”是真谛理。换句话说:从双遮的角度,一空一切空,真谛俗谛都空;“离即”,离开了俗谛,离开了真谛。

  双照    是即非即。

  双照是假观。“是即是非”的关键在这个“即”;它即是即非,它当下是俗谛,当下也是真谛,所以一假一切假。

  从双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从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总而言之,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个就是顺入中道的实相。

  220解释:「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说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道理是什麽意思?

  比方说:我们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个镜子,一个清淨光明的镜子。那麽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个地方,这个镜子就显出一个人的影像。

  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们看这人的影像,你说这个镜子裡面有没有人?你说它本来没有人,没错!即空就是他本来没有,就算有也不是真实有,因为他前面的人跑,它相就没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说离一切相;但是你说它真的没有人,它还真的有一个人的相在那裡面,你说那没有人吗?“即假”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那你说这个镜子到底有没有人?答桉只有一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古德讲一句话说: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讲这麽玄妙,而是道理本来就这麽玄妙。你说:大乘佛法就讲得很奇怪,即空、即假、即中,其实道裡本来就这样,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镜子的人到底有没有?你说它有也对,没有也对。

  这个地方就讲到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淨业学园 55讲次  讲义111面

  癸三、结责迷情

  221当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二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它修学的方法,第二、它修学的目标。

  《首愣严王》的修学方法是什麽呢?这一点蕅益大师很强调,就是二句话:第一句话:「称性起修」;第二句话:「全修在性」。

  「称性」这“性”是指的我们众生本俱的“性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前一念心性”;“称”有随顺、安住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

  为什麽我们不能安住在外境?这当中有三个过失:

  一、外境是对立的,我们只要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马上产生好坏、得失、成败的对立。在对立的世界当中,是很容易刺激我们产生烦恼的,贪瞋的烦恼。对如意的境界,产生快乐就产生贪;不如意的境界,产生痛苦就产生瞋。所以你的心,经常住在外境,你一定经常起烦恼,因为你的心住在错误的地方。

  二、外境它是生灭的,它变来变去,你今天认为它是这样,它明天又变化了,弄到你自己躁动不安,「弟子心不安」。我们为什麽心不安?我们的心本来没有不安,为什麽会不安?因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件事情,那麽这件事情它不断的变,你的心就跟着它变,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是你自己找麻烦。因为外境本来就是变化的,它是业力所变现的。所以你经常住在外境的人,会觉得自己躁动不安。

  三、外境是有限量,你只要住在一个外境来修学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圆满。所以在本经当中,佛陀一再告诉我们,我们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触的时候,记得!把心带回家。你一定要安住这一念心,生命要站在心性的角度,来面对生命,用一种历练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而不是去用受用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这个是一个重要观念。「称性起修」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修学,不能安住外境来修学,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麽修呢?

  「全修在性」,你这个时候在心性当中,要修习“空假中”三观(前面是强调性德,这一段是强调修德);用“空观”来照了我们空如来藏,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来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假观”是照了不空如来藏,我们这一念心本来俱足,安立种种的假相,来启发我们心中的功德。空观是破恶,假观是生善。“中观”就是一个空有同时,空有无碍的平衡,中道了义的平衡。

  这个就是在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你一定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修学“空假中”三观,而整个修学的目地,还是在开显你心性本俱的功德。所以这个人生只是当做你一个历练的对象,这个就是修《愣严经》的主要中心思想。生命不是让你来受用的,生命是来给你历练的,抱着历练的态度,你才能够修《首愣严王三昧》。

  这个方法掌握以后,我们的目标是什麽呢?它的修学目标前面有说过:「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当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经常用这二句话来检讨自己。

  欸!你看你一天天心中的相慢慢减少了,在人事的複杂因缘当中不断的活动,欸!你心中的人相、我相减少,这表示你这个人进步了;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的心、禅定的心,这种善法的力量增长了,这个就是一种进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如果你越修行,你心中的相越多,那就糟糕了!你的心中又修行,又是心有千千结,那你这方向就肯定错误。

  所们经常用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来检讨自己,我是不是很正确的走在我一个《首愣严三昧》的目标上,这个目标是来检讨自己的。这就是我们修习《愣严经》二个主要的原则。

  癸三、结责迷情

  前面佛陀讲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谓「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观念以后,这个地方做一个总结,来诃责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

  总责迷情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这一段是总标,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标出来。我们前面说过,凡夫二乘最大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他不管修什麽样的善法,都没有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就知道。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

  这个“如何”蕅益大师说,有责备的意思,就是为什麽?

  为什麽在有漏世间中的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这个“有”包括整个三界有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怎麽产生的呢?其实就是我们众生一念向外攀缘的迷情而有的;比方说 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报,他为什麽去布施,为什麽修学五戒,为什麽修学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种五欲的果报相。

  色有 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清淨的色法;他为什麽修学禅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种清淨微妙的色法,所以他变成一个色有。

  无色有 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别心,要的是那一个寂静的分别心。

  也就是有这一念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报,由果报当中又产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构成一种三有的循环。

  及出世间声闻缘觉, 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离开了一念心,追求心外偏空寂静的涅槃,这个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欢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

  佛陀做一个总结,总而言之,凡夫跟二乘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狭隘有限量的分别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

  「以所知心」我们前面讲过,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凡夫着在有相的地方,二乘执着在偏空的地方,总而言之,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缘。以这种向外攀缘的心来测度  如来的无上菩提,用世间分别的语言,来想像佛陀的知见。

  『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解释呢,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一念心性俱足即空、即假、即中,圆三谛理。

  『佛陀的知见』是约着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观。前面的『无上菩提』是约着如如理,讲真谛、俗谛、中谛的道理。

  这个地方佛陀的意思是说:凡夫修习五戒十善也没有错,二乘人修四谛十二因缘也没错,错不在他的法门,而是他的心态有问题。心态决定我们的状态,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诃责的正是凡夫二乘的心态,没有真实的把心带回家,而造成这样子的流转跟一个偏空涅槃的产生。

  举喻发明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譬如古代有四种非常精緻美妙的乐器,琴瑟箜篌这四种乐器。这四种乐器被工匠做出来的时候,它的确是俱足美妙的音声。这美妙的音声,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善巧的指头,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弹它的话,这个音声是表现不出来的。

  「琴瑟箜篌」是指的我们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俱足妙音」就表示它俱足了圆三谛理,它本身的功德就俱足“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功德。

  为什麽这功德不能显现呢?是因为我们没有真实的去产生正确的观照,一念的向外攀缘,所以变成这个功德不能显现。

  法合劝修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这个地方的“汝”指的是富楼那尊者,乃至于整个二乘的无学;“众生”包括整个凡夫外道。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宝”指的是我们心中的光明;“觉”指的是觉性。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俱足光明,本来俱足觉性的,而这样子是圆满的没有欠缺,可以说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样圆满的心性跟诸佛是平等无差别的。但是佛陀在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佛陀「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佛陀他在使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他手指轻轻一按,表示佛陀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跟《海印三昧》相印。《海印三昧》是指的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间法、一切的出世间法,都能够如实的显现,像大海能够显现万物一样,有种种的事事无碍的境界。  佛陀在用这一念性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海印三昧》的事事无碍。而我们凡夫在使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是起心动念,尘劳先起,对自己创造了很多的烦恼跟障碍。

  为什麽会这样子呢?就是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就没有真实的了解大乘的圆三谛理,而生起迴光返照,只是爱恋人天果报,或者爱恋小乘的偏空涅槃,得少为足。因为我们心中向外攀缘,得到一个人天的安乐相,得到一个偏空的寂静相,就觉得这个相状不得了了,就把这个心性给放弃了,弄到最后自己障碍重重。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琴一样,这个琴它本来是可以弹出很好很好的音声,但是我们没有正确的方法,就把声音弹得很差。这个地方讲到方法是很重要的,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222我们要想一个问题说:说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是总持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那是不得了。为什麽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的时候,一持的时候不得了,成就种种的《海印三昧》,无量无边的波罗蜜。那我们在持《大悲咒》的时候,我们觉得好像《大悲咒》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效果很有限。

  我们这一念心也没有比观世音菩萨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个《大悲咒》,所以这个问题出在哪裡呢?

  按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去做一个正确的观照,没有正确的去迴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所谓的「三谛理」如实空。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俱足」,没有这样的一种微密观照。

  前几年有一个西藏的法王来台湾传法,传一个观世音菩萨法门。当然他主要就是持《大悲咒》持观音的本尊咒。他传法以后很多记者问他说:你传这个是什麽法。

  西藏法王说:其实传的法很简单,就是你在持观世音菩萨本尊咒之前,要相信你这一念心本来就俱足观世音菩萨所有功德,要从这一念心出发去持咒。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你整个修行都是这个观念。安住在这一念心来持咒,假借这个咒语还是在开显我们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印光大师常说:「无不从此法界流」,这个“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们这一念心而发动了咒语,整个咒语还是在显我们一念的心性,「无不还归此法界」。你用这个思想来持咒,你可以把这咒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弹琴一样,你方法对了,声音自然就出来了。

  佛陀已经快把前面的「三谛理」讲完了,所以佛陀一再的强调,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蕅益大师说:整个大乘佛法,不离开理观跟事修。“理观”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个人的脚,如果没有理观的引导,我们事修就会变成事倍功半。

  这个地方是强调,凡夫二乘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观,虽然有一些布施、持戒,乃至于禅定、智慧的善法,还是不能成就圆满的功德。那麽应该怎麽做“理观”呢?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

  ◎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这一段经文等于是把前面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做一个总结。就是他准备要讲修行方法,所以把前面的观念做总结。这段经文大家要很清楚,这个对你整个在修学、念佛、拜佛、持咒的时候,你怎麽去做微密观照,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

  解释标题

  「明迷悟因缘无性」

  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悟”指的是十方诸佛的法身、般若、解脱;“无性”就是没有真实的体性。

  也就是说,十方诸佛之所以产生法身、般若、解脱,它的本身也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众生所产生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也是因缘所生法。从一个心性的本体来说,都是“毕竟空寂”的,都是“离一切相”的,它都是后来的因缘而有的。这种思想后面佛陀就把它汇归成二种思想:第一、达妄本空,第二、知真本有,来当作我们的主要观念。

  (分二:戊一、答满慈重徵妄因。戊二、答阿难再执缘起)

  戊一、答满慈重徵妄因

  满慈子就是富楼那尊者。前面的经文佛陀一再强调,说是十方诸佛因为「背尘合觉」,所以产生了事事无碍的功德;一切众生因为「背觉合尘」,所以产生尘劳的相状。讲到凡夫的迷跟诸佛的悟,就产生了差别的果报。

  这时候满慈子就奇怪了,为什麽凡夫会产生迷惑呢?为什麽诸佛就会产生觉悟呢?这到底是怎麽来的呢?为什麽凡夫会产生迷惑,为什麽诸佛就会产生觉悟,难道这是先天造成的吗?好像说有些人就注定了一辈子要做凡夫,有些人注定一辈子要做二乘,是不是有些人他一辈子就一定可以成佛,那是不是有他的自性可言呢?

  他这个地方主要是问,凡夫他为什麽会产生迷惑呢?问迷惑的原因在哪裡。

  (分二:己一、问。己二、答)

  己一、问

  法本不二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淨心,无二圆满。

  富楼那尊者他听过前面的开示以后,他得到一个结论。

  他说:「我现在知道了,我们跟十方诸佛,这一念心性,这觉悟清淨的心体,可以说是无二无别,各各圆满。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一点我彻底的明白了。

  体性上当然是圆满,但作用上就有差别。

  迷悟成差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迴,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但从事实因缘上,我跟一切众生却遭受了无始妄想的误导,我们这一念心是心随妄转,向外攀缘,所以长久以来在六道当中轮迴。我现在虽然透过修四谛法门,而成就了小乘的阿罗汉果,但是还没有把心性的究竟功德开显出来,我们凡夫二乘,都没有把心性的功德显现出来。而身为十方诸佛,却是「诸妄一切圆灭」;这个地方是讲断德,佛陀用空观的智慧,消灭一切的妄想,能够离一切相。「独妙真常」指的是佛陀的智德,佛陀又在空观当中,在本来无一物当中,生起假观,又安立了种种佛法的假名、假相、假用,来成就自己种种的波罗蜜。这个讲“智德圆满”。

  佛陀能够成就“断智”圆满,因为断德的关係,成就“大涅槃”,因为智德的关係成就“大菩提”。

  重徵妄本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怎麽会有这麽多功德?请问如来我们为什麽就会有那麽多的妄想呢?佛陀就为什麽不产生妄想呢?这问题在哪裡呢?我们凡夫的妄想遮蔽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来受此三界的果报。

  佛陀前面一再的强调,凡夫因为一念的迷而产生生死轮迴,佛陀因为一念的悟,而成就功德庄严。这个地方就问,凡夫那个迷是从哪裡来的,是什麽因缘而产生迷惑的?要把根源找出来,要不然就不能断。

  ◎己二、答   佛陀回答

  (分二:庚一、明妄本无因。庚二、明真亦无得)

  这二段太重要了,整个止观的汇归处。第一个、说明众生的无明妄想根本就没有原因的。我们一再强调,一个东西的生起,它是有原因的,「你从什麽地方来?」它有一个生起的处所,这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你就断不了,你顶多只是让它调伏下来,让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但事实上这个是没有实体的。换句话说:不管你烦恼多重,你一定可以把它消灭。为什麽?因为它没有实体,他只是一个虚妄相,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无因,因迷故有」,它只是一念的迷情。这个地方就讲到整个《愣严经》迴光返照的时候,第一个观念「达妄本空」。

  我们看佛陀怎麽发挥「达妄本空」的思想…

  庚一、明妄本无因。 (分二:辛一、立喻。辛二、显法。辛三、结合)

  辛一、立喻。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馀惑未尽,我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佛陀以下讲出一个譬喻。佛陀说:「你现在对性相不二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对微细的疑惑,对达妄本空,对妄本无因的迷惑,还没有去除。这个道理当然是很甚深,那我只好用一个世间上现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来告诉你。

  佛陀说:富楼那尊者!你有没有听说过,过去在室罗筏城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个人,这个人叫演若达多,他有一天睡醒以后,早晨起床睡醒以后精神饱满,到浴室去用镜子来照自己的面目。照一照的时候,他突然间生起一念的痴狂之心,爱着镜中的头的影像。

  我们去照镜子,面对镜子,镜子上产生一个头的影像,他对头上这镜子的影像特别的爱着,他认为这个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因为为什麽呢?因为他感觉到,这镜子的影像非常清楚,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非常清楚。这个时候他反过来,来责备自己真正的头。他说:你看,镜中的头多好,我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我的头啊!一点用都没有,我都看不到我自己的头。所以他瞋责己头不见面目。我宁可爱镜中的头,我也不爱我真实的头。这个时候,这样的一种颠倒痴狂之心以后,以为魑魅,他就认为他的头不见了,或者他的头根本就没有用。我的头怎麽会长在镜子上面呢?这时一念的向外攀缘以后,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魑魅(旷野中的野鬼),就整个发狂,到处的奔走,就问人家说你有没有见到我的头呢?

  佛陀就问富楼那尊者说:这个人演若达多,什麽样的因缘使令他痴狂而奔走呢?」富楼那说:「这个人之所以奔走,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他早上睡醒来好好的,精神饱满,他就是照镜子的时候,突然看到镜子裡面产生一个影像,他就喜欢那个影像,然后就不喜欢自己的头。这个哪有什麽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疏通譬喻

  蕅益大师说:演若达多指的是一切众生,这个“头”就是我们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他去照镜子,用镜子来照这个脸,就是一念的无明妄动心外攀缘。然后见到镜子,就指的我们迷真起妄,产生三细的烦恼,阿赖耶识就产生了。产生了镜中的影像以后又喜欢它,又爱镜中头。前面是迷真起妄,这以下又执妄为真,产生第六意识爱取去造业,最后到处狂走。到处狂走指的就是众生的六道轮迴。所以追根究柢,众生为什麽会把心性弄到这个份上,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就一念的心外攀缘。这是讲到根源,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缘的迷惑心,其它没有任何原因。

  辛二、显法

  总标无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我们众生本俱的妙觉;“妙觉”蕅益大师解释是「寂而常照」,它强调是如如智,众生本俱的如如智;“明圆”指的是「照而常寂」,如如理,众生本俱的如如理。

  如如理跟如如智,本来是圆满,本来是俱足而不假修德,是本来俱足的。而妄想既然称为虚妄的妄想,它怎麽有原因呢?假设妄想它有它生起的原因,就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又怎麽能称为妄呢?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九法界轮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误导。如果妄想有实体,那就糟糕了!凡夫永远是凡夫,阿罗汉你一辈子就做阿罗汉,你是菩萨你就永远做菩萨,你没有改变的机会,因为妄想是有实体,你不能够解脱它,你改变不了它。

  这地方是说「达妄本空」,妄想是没有实体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观照把它“啪”!把它照破以后,它就醒过来了。

  这以下  佛陀就开示,为什麽妄想是没有实体的。

  别名妄相

  辗转无始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妄想作用的可怕)

  凡夫因为有妄想,然后产生一种辗转的作用,而产生了三细六麤,才有所谓的三界六道轮迴的果报。为什麽会有三界?为什麽会有地狱呢?其实就是我们过去的妄想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以后会产生什麽问题?会产生一种辗转的力量,辗转的力量就是所谓的「从迷积迷」,因为我们过去打的某一种妄想,好!今生就出现了这样的果报,而我们这样的果报又产生同样的妄想,又会产生来生的果报,这个就是「从迷积迷」。本来是因为过去的迷,而产生现在的果报,现在的果报又产生现在的迷,又产生未来的果报,这样子就造成一种轮迴的相续的力量。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尘点劫,现在听到佛陀发明了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俱足」的道理,我们还是不敢去迴光返照,还是不敢去直下承当,好像说还是离不开妄想,这是一种习惯,辗转的一种力量。

  这个地方是讲到,妄想的作用的确在我们的心中是很强大的,为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以下讲出妄想的根源。它的力量虽然大,但是这妄想的根源到底是从什麽地方而来,你从什麽地方而来呢?

  虚妄无生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其实无量无边的妄想,其实就是一念向外攀缘的迷情而有。「识迷无依,妄无所依」,假设我们能够真实的根据《愣严经》的指示迴光返照,所谓的“正念真如”,真实的观察,达妄本空。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这个时候整个妄想,它就没有一个依止的处所。所以其实妄想「尚无有生,云何有灭呢?」我们这个妄想最初连它生起的因都没有,又如何去消灭它?

  所以说,一个真正证得无上菩提的,一个成佛的,所谓的十方诸佛,当他成佛以后,他开始去回忆他过去做凡夫的时候,就好像什麽景象呢?就好像「寤时人说梦中事」,就像一个醒过来的人,他去回忆他过去所做过的梦。这个梦,心中虽然精明,即使诸佛有很多很多殊胜的善巧的智慧,但欲何因缘取梦中事?他又怎麽能够很清楚的,把自己梦中的人事,来指示使令他人去了解呢?因为梦中的事本来就是没有的,只就是一念的梦心,因为你睡觉了产生一念的梦心,所以产很多的人事,你醒过来的时候,那个梦心消灭了,就觅之了不可得。我们睡醒以后,欸!刚刚作了很多梦,但是你可以把梦境告诉别人吗?没办法!也就是说:修行就好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23这个地方我们在忏悔业障的时候,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你看一个人,我们是带着烦恼跟业障来修行的,就像上帝说的,每一个人都有罪,讲这一句话是对的。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迴,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人进步很快,有些人进步很慢,方法有问题。你看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他修了几年以后,他整个转过来,你跟他接触,欸!没有烦恼的味道。有些人烦恼很重,十年后你看他,还是烦恼很重,没什麽改变;你看他就是每天在作功课,但是烦恼还是很重。为什麽呢?

  蕅益大师说:这真实的忏悔在于「觅之了不可得」,是真实的忏悔。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叫央掘摩罗,这央掘摩罗他本来是住在室罗筏城的一个外道,他受他师父错误的引导。他师父说:你要去杀一千个人,然后把他们的指头串成一个花蔓挂在胸前,我才告诉你一个修行涅槃的法。

  结果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杀到整个瞋心达到极限。他杀到整个城市大家都不敢出来,跑的跑,躲的躲,看不到人。还差一个人,就想到要去杀他自己家裡的母亲。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就过来引导他,他去追佛陀的时候,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走得慢,佛陀就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就走得快。他就很紧张说:沙门,你停下来、停下来!佛陀说:我早就停下了,你还没有停下来。

  这个时候,佛陀对他开示一个佛法以后,他就产生迴光返照,一念的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这个时候他整个烦恼就熄灭了,向佛陀忏悔,后来出家以后,今生证得四果阿罗汉。这个人今生杀了九百九十个人,还证得阿罗汉。

  如果这个烦恼是真实的体性,他怎麽做得到?乃至于我们〔淨土宗〕带业往生,我们无量劫来造了那麽多杀盗婬妄的罪业,我们为什麽能够往生到淨土去?这个诸位就要想想看。

  因为烦恼跟罪业都不真实,你看你在作梦就跟真的一样,醒过来觅之了不可得,当然这关键点就是你要能迴光返照。我们前面说过,你要没有迴光返照,那这烦恼变成怎麽样?我们看经文就知道「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烦恼在我们的心中到底它的势力是很强大,还是很羸弱,就看你自己会不会观照,你要随顺它就不得了,你要是顺着它的因缘去向外攀缘,那它是大的不得了。但是烦恼最怕一件事情,你问它「你从什麽地方来?」它就完了!身为一个没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迴光返照,你问它一句话就好,你从什麽地方来?「觅之了不可得」,这个就是安心的处所,这就是一个灭罪的处所。

  总结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既然梦中的事情都不能指示,何况是无因缘而生起的妄想呢?它是本来就不存在的。这种情况就好像室罗筏城的演若达多,他哪有什麽真实的因缘,而生起痴狂之心到处奔走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使令他奔走的。如果他能够一念的迴光返照,问它你为什麽痴狂,你的痴狂心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只要一念的迴光返照而熄灭痴狂,那麽他的头,本来就不必从外面而得,因为他从来没有失掉。纵然在这没有歇熄这痴狂之心的时候,其实他的头部也没有遗失掉。富楼那!无明妄想的体性,本来如是,哪有什麽真实的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还有我们一念的随顺,所以它才生起。

  到这个地方,我们整个《首愣严王三昧》第一个观念:「达妄本空」这个是很重要。

  淨业学园 56讲次  讲义113面

  庚二、明真亦无得

  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讲「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整个过程当中就是要迴光返照,你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都是假借外在的事相,来观照我们这一念心。迴光返照的第一个是照什麽呢?照空如来藏,所谓心性的本体是如实空义,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这样的思想从清淨的角度我们就可以认知一个思想就是:「达妄本空」。既然清淨哪有妄想的立足点呢?所以我们本来是没有妄想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这种思想在达妄本空当中,对于我们在调伏烦恼灭除罪障,就产生很大的力量。

  蕅益大师他甚至于说:你能够观照「达妄本空」,可以说达到“日劫相倍”的效果,你修一天超过别人修一劫。就是只是在事修上没有理观,你就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

  前面这一段文等于是在观:空如来藏来破妄;这以下真亦无得,我们所观的是: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说真实的心性也不是从外而来,是本自俱足。前面是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从清淨的角度而建立了“达妄本空”。这以下是观察不空如来藏是「何期自性,本自俱足」,而建立了“知真本有”。我们内心当中,本来就俱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我们没有把它显发出来,这个地方强调“知真本有”。

  庚二、明真亦无得  (分二:辛一、法。辛二、喻)

  辛一、法

  断除妄缘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

  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

  “汝”这个地方的汝,蕅益大师讲它其实强调的是富楼那尊者跟二乘的无学。

  为什麽这样讲呢?为什麽他当机众是二乘人跟无学呢?

  佛陀说:二乘无学在修学当中,你修四谛法门,你喜欢修四谛,你还是修四谛,没关係,但是你再加一个微密的观照,就是不随分别。你不要随顺你有所得心去分别,你一定要再修「苦集灭道」。当你在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时候,或者观察顺逆十二种因缘的时候,你一定要迴光返照,去正念真如,不要随外在的相,人相、法相所转。不随顺这样的因缘而转,则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就能够慢慢的消灭。

  世间指的是依报环境,众生是正报,世间跟众生的相互作用就是业果,是前面说的三种相续。能够不随分别,就能够消灭三种相续。

  妄因自绝    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三缘”三缘指的是杀贪、淫贪、跟盗贪,断除杀盗淫三种的业缘,这时候三因不生;「三因不生」就是生死的业因,就是前面说的世界、业果、众生。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不随这样的分别,这三缘断故,这三种生死的业因就不再生起了。

  妄本亦尽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淨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ㄑㄩ)劳肯綮(ㄑㄧ)修证。

  在汝满慈子心中,有如演若达多的这痴狂之性自然就熄灭了,熄灭以后当下的歇心处就是无上的菩提处。这时候我们最为殊胜的清淨本性,跟这种光明的妙用,本来就周徧于法界之中,本来就众生俱足,不是从他人而得,又何必经过多生多劫的修学,如此的辛劳,如此的精进来修证呢!

  蕅益大师说:二乘人的特色,事修很强。我们讲说“戒定慧”,戒跟定是事修,持戒、修定。理观就是一念的观照,二乘人理观薄弱。所以蕅益大师说:二乘人即使你戒定的力量很强,你只要再加一个理观,所谓的于诸境缘「不迷、不取、不动」,重点在“不迷”,他只要能够不随妄想而分别,直下承当,你就能够有所突破,不必经过这麽的辛劳,经过长远二乘的路,再迴小向大,这样很长的时间。

  辛二、喻  佛陀譬喻

  本有不觉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觉知。

  「知真本有」要怎麽去承当呢?

  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他有一个家传的摩尼宝珠。他要去远行,就把这摩尼宝珠在自己衣服的中间,用绳子把它绑在裡面(繫,就是绑在裡面)。

  所谓的如意宝珠,就是你对这个宝珠,向它做任何的祈求,它能够所求如意,你要一个车子,它就给你车子;你要房子,它就给你房子,这就叫如意宝珠,能够所求如意。

  这如意宝珠他把它放在衣服当中的时候,因为时间久了,这个人就整天忙着外在的事物,就把衣服裡面的如意宝珠给忘掉,他忘掉他有这麽一个如意宝珠。

  迷之非失    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当然忘掉以后他就不会拿出来用,那这样子有什麽结果呢?

  「穷露他方」“穷”就是贫穷;“露”就是居无处所。因为没有如意宝珠的关係,他就流浪到它方去,一方面居住也没有处所,一方面也过着贫穷的生活。所以他必须乞食奔走,他到处去乞食奔走,才能够勉强的来饱足他的三餐。

  这个人从一时的表面来说,这个人是非常贫穷。你看他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丰富的饮食,表面上很贫穷。但是实际上,他衣服上的如意宝珠并没有失掉,他只是暂时没有把它拿出来而已!

  悟之非得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假设有一个有智慧的大善知识,他能够以种种的方便来指示说,你的衣服裡面有一个如意宝珠,你为什麽不拿出来用呢?你为什麽一天到晚要向外去攀缘这些外在的东西,你应该回过头来去找你的如意宝珠才对啊!224找到如意宝珠有什麽好处呢?「所愿从心」这时候他就能满足他心中所有的愿望,有种种的功德法财,成就大富大贵。这时候他才能够真正觉悟,原来如意宝珠并不是从外面而得,它本来就在衣服当中,是把本来的东西显出来而已。

  「如意宝珠并非外得」这一句话蕅益大师说,就是解释前面为什麽说你不必经过多生多劫辛劳的修证。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不适合凡夫,因为凡夫的事修太薄弱,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的戒定的薰修。但是二乘人戒定的基础已满,他为什麽一直停留在阿罗汉,不能成就诸佛的功德呢?他只就是缺乏一念的理观,不敢去直下承当他自己本具的,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他不能够直下承当而已。

  「直下承当」在〔禅宗〕裡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是这个人他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他人乞求,他就认为他就是一个乞丐的种性。

  在禅宗公桉裡面有一个赵州禅师,他非常用功,「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

  八十岁的时候,还到处参访善知识,因为他对内心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还没有很真实的明白。他到处行脚,有一天,他的脚就踢到一个石头,这个石头就“啪”碰到一个竹子,碰到竹子产生这样一个声音的时候,他突然间开悟了,一念的迴光返照,他开悟了,他说:「踏破草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

  「踏破草鞋无处觅」是指他在迷的时候,他跟妄想在一起的时候,他真的是踏破草鞋无处觅。当他跟妄想在一起的时候,他找“真”就找不到,怎麽找都找不到,找了八十年找不到。但是他后来听到那个声音“啪”一声,迴光返照的时候,哎哟!当下就是,他得来却全不费工夫。他悟的时候「即妄是真」,刚刚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大家要用心的去体会「真妄不二」。迷的时候,全真成妄;悟的时候,即妄是真。

  我印象很深刻,我刚出家的时候,我过去有一个在家居士的同参道友,这个人年纪大我差不多有十五岁左右。我们过去参加某一个居士的共修团体,他把我当小老弟看待,他有一天跟个佛教团体去做一个大陆的参访,他们非常认真,到每一个寺庙前面大概一二百公尺,他们就三步一拜,一路的拜进去,每一个寺庙没有例外,都是朝山朝进去。进去以后一方面打斋,一方面供养出家众,每一个人一份红包。后来他去了将近一个月回来,我去找他。

  我说:你这一次消了不少业障,增了不少福报,有没有什麽心得?

  他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心得。我说:什麽心得?他说:他礼朝四大名山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寺庙,拜的时候那个时候下雪,雪下得很大,拜下去的时候,头都碰到雪,但是他勉强把它拜完,一直拜拜拜…拜到山门地方的时候,他拜下去的时候满脸都是雪,突然间他眼睛一张开来,看到前面…看到山门,那个山门写了四个字:「莫向外求」,他心裡面突然间“啪”!有所感应。「莫向外求」我从台湾坐飞机到大陆去,参访善知识,其实就是古人说的「今之当体是,方恨自蹉跎」,所以他那一次从大陆回来以后,我看他就很少在外面跑。

  就是那一念心,你去跑,跑了半天回来,「踏破草鞋无处觅」结果得来全…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不能否认,人可是要经过这个过程,但是你真的了解以后,其实「知真本有」无量的功德,这个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的内心当中,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迴光返照,看你愿不愿意直下承当而已。

  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整个灭恶生善的思想,「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裡是把前面的思想做一个总结。

  戊二、答阿难再执缘起

  这一段是回答阿难尊者,他再一次的生起执着,对因缘所生法的执着。225之前佛陀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把因缘法给否定了。这时候阿难尊者又质疑,佛陀对因缘法又重新肯定,但这时候的肯定跟前面的因缘法不同。

  我先讲出一个消息,大家先了解一下:佛陀前面否定因缘,这个地方又重新肯定因缘,理由何在呢?

  因为阿难尊者之前讲的因缘,是心外求法,是站在外境的角度来谈因缘,所以佛陀诃责,这不是真如本性的一部分。

  佛陀这个时候肯定因缘是,当你安住在心性的时候,你这时候借假修真,称性起修,又必须要假借因缘来开显自性的功德,这时候佛陀对这个因缘是肯定的。

  这个诸位懂吗?

  你心外求法的时候这个因缘是生灭法,你回归到真如本性的时候再来谈因缘,这个因缘已经变成不生灭的。

  所以阿难尊者再一次的疑惑,这个时候佛陀对因缘法是执肯定的态度

  (分二:、己一、疑问。己二、示答)

  己一、疑问

  引述佛语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婬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这时候阿难尊者听到佛陀对二乘人所开示的观念,所谓的「知真本有」,要他们直下承当以后,他就起来顶礼佛陀,站在佛陀的前面跟佛陀白告说:「世尊,您刚刚宣说『杀盗婬三种恶业,如此三种业缘断故,三种生死的果报,所谓的众生、世界、业果,就不再生起,众生心中的演若达多的这种狂性只要歇息了,即此歇妄之处就是无上菩提之处,根本不从外得』。

  这一段是阿难尊者把佛陀的话,重新引述一遍。

  徵示疑问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这样子讲起来,这个因缘之教太重要了,因为你断除杀盗婬妄的业缘,就没有众生世界业果的相续,因为狂心歇息的因缘,无上菩提而显现。那这样子讲这就是因缘的教法,这个教法是皎然明白,是非常清楚明白。那麽为什麽佛陀在前面四科七大的文当中诃责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这是什麽道理呢?

  阿难尊者提出这个疑问

  昔教有益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这以下就引自己的修学经验,来阐述因缘的重要。

  他说:「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以我阿难来说,我过去也是依止佛陀说法的因缘,而迴光返照,才能够真正的了达我这一念心性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而得开悟,才有前面的发愿。

  世尊!此因缘教法的重要性,其实不单只是我一个年少的有学声闻(这个地方的“年少”古德说:是约着内心来说。也就是说,只要有学叫年少,无学叫长老,不是约年龄来说的,是约着内心的世界,内心的功德。),不但是年少的有学认为因缘很重要,乃至于《愣严会上》这些长老比丘,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须菩提尊者,对因缘法都是非常重视。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他过去也是跟外道的梵志修学,后来闻佛因缘,他就是遇到了马胜比丘威仪俱足,就说你的师父是谁啊?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那你师父平常是说什麽法呢?马胜比丘说:我师父常常说:「诸法从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时舍利弗尊者听了以后心开意解,而发心出家,在出家的过程当中也是观察四谛理,而证得我空的真理,而证得阿罗汉果。这些长老比丘之所以一一的证得阿罗汉果,也都是依止四圣谛的因缘法来成就。

  这个地方举出了阿难尊者自己的修学过程,也举出了这些大阿罗汉的修学都要依止因缘的。

  溷滥自然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如今佛陀在四科七大当中,乃至于在前面的文说:「无上菩提,不是从因缘而成,是众生本来俱足。」那这样子讲,在王舍城当中的外道,比方说拘舍梨自然外道,他们所说的“自然的法则”,就变成诸法的第一义谛,这道理是什麽道理呢?惟愿慈悲的佛陀再为我们作详细的开示,解开我心中的迷闷!

  226这个地方说因缘跟自然,当然因缘跟自然,蕅益大师说:这都是世间的戏论。

  自然是什麽意思呢?

  比方说,它这个地方举的拘舍梨,拘舍梨他这种自然外道,他认为,你从什麽地方来?他会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五蕴生命是从冥谛而来,这个冥谛创造了宇宙万物。但是不要紧,每一个众生经过八万大劫以后,你自然又回归到冥谛当中,你不必去修证,你只要等待就好,生命只要等待就好。这个八万大刧生命过了,你又回到冥谛去了。这样子的自然法跟佛陀说的自然是不一样的。

  我们这样讲好了,简单的讲一下,后面佛陀会说明。

  当外道讲自然,当二乘人讲因缘的时候,他们的思考模式是对立的,问题在这个地方。他是因缘当中不允许有自然,自然中也不允许有因缘,因为他那是心外求法。你一个人心外求法,就变成一种对立的思考。

  佛法是把一切法汇归到心性的时候…  佛陀说:「何期自性本自俱足」,这有就有点自然意思了;「随缘不变」也有自然意思;「不变随缘」这随缘又有因缘的意思。但是当你汇归心性的时候,自然中有因缘,因缘中有自然,这二个是同时存在,是不二的,这就对了!你把因缘跟自然把它拆开来这就错了。

  佛陀所诃责是那种对立性的因缘,对立性的自然,但是你把因缘跟自然合成一体,把它不二的时候,自然中同时具足因缘,因缘中又同时自然,「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这个就对了。问题不在因缘跟自然,问题在有没有对立,有没有心外求法。

  这是阿难尊者提出的疑问,到底是因缘的法比较殊胜,还是自然的法比较殊胜,请  佛陀开示。当然佛陀是二个都破斥

  己二、示答(分二:庚一、破疑。庚二、诫劝)

  庚一、破疑  破除心中的疑惑 (分二:辛一、即喻推破。辛二、合法结显)

  辛一、即喻推破(分二:壬一、立二执。壬二、破二执)

  壬一、立二执  先安立众生因缘跟自然二种执着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227这个地方佛陀把因缘跟自然的真实义先把它表现出来。

  佛陀说:因缘跟自然这二个法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怎麽理解它呢?

  佛陀说:「譬如在室罗筏城当中的演若达多,他早上起床的时候去照镜子,照镜子时产生一念痴狂的心,而到处奔走。

  因为这个痴狂的因缘,而产生了奔走,如果有人告诉他:你的头还在,你的头不是存在镜子当中,你的头还是在你的身体上面,他能够迴光返照,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正念真如,它就能够灭除对镜中的头的影像的执着,就能够灭除。这时候他认为不痴狂的真如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这个就是因缘跟自然的道理,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缘,这个道理才对。

  什麽叫作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缘?

  当我们在观察这一念心的时候,你要分二部份: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

  「理具」是指的我们随缘不变之体,这清淨的本体的理具,但是你要开显这个本体,必须要假借「事造」。这个事造就有点像因缘,理具要有事造才能够显现。

  比方说,我们讲布施,布施这个法门如果你的理解是,我把这个东西我送给了你,我送给了你,所以我有功德,这样子就是心外求法,这个因缘就被佛陀所诃责,因为这个因缘就产生一个对立的思考。

  如果你在布施的时候,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你,我为什麽有福报呢?

  因为我把东西送给你的时候,我启发我一念施捨的心,这一念施捨的心,开显我自性本具的福报,我假借这布施的因缘,来开启我本具的功德,所谓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所以我应该感谢你,成就我这个因缘「藉事修心」。

  我们《愣严经》的因缘跟小乘的因缘是不太一样,诸位要知道。它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谈因缘,叫「称性起修」。你不能站在心外的角度谈因缘,心外角度谈因缘,佛陀就开始破斥,那是生灭法。

  在『宗镜录』讲一个公桉,这个公桉值得我们去思惟。

  说:有一个行脚比丘,他走走走,走到一个佛塔的地方,看到佛塔非常尊重。因为有佛陀的出世,我才能够了解明白道理,开啓我中的智慧,我才知道什麽是对,什麽是错。他对佛陀很感恩,绕塔三圈以后,他觉得应该供养佛陀,就把自己最尊贵的草鞋拿起来,吊在佛塔的旁边供养佛陀,就走了!走了没多久以后,又来了一个行脚比丘,他也看到佛塔,也讚叹佛陀,绕塔三圈讚叹佛陀以后,他要走之前,欸!看看这个草鞋怎麽挂在佛的前面呢!这是很不礼貌的,就把草鞋拿下来把它丢掉,欸!这样好多了,也就走了。

  『宗镜录』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二个比丘功德是完全一样。

  这个怎麽解释因缘呢?一个人把鞋子挂上去,一个人把鞋子拿走,他们二个人做了一个相反的因缘,为什麽功德一样?

  因为功德约在内心安立的,不是约外境,他们二个都是出自一念供养佛陀的心,这叫「因缘」,不在于他的动作。他把鞋子挂上去也是出自于一念的供养之心,他把鞋子拿下来,也是出自一念供养之心,所以功德完全一样。

  这个就是本经所谓的「因缘」。你要约着内心的角度来探讨因缘,从一个理具、事造,所谓的「修德有功,性德方显」的角度来谈因缘。

  佛陀先把因缘的观念先按定,因为狂性歇灭的因缘,而使令真如本性显现,所以因缘跟自然是不二的。从这样的角度来安立因缘,这个叫「理穷于事」,道理是这样才是真正的道理。这以下破除对立的因缘跟自然

  壬二、破二执  破除过去凡夫跟外到所执着的因缘跟自然。

  (分二:癸一、正破二执。癸二、悟本俱非)

  癸一、正破二执(分二:子一、约头破。子二、约狂破) 今初

  子一、约头破  “头”指的是我们众生本具的性德;“狂”是约着妄想。

  破自然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佛陀首先破除外道的,这种绝对的自然论。

  佛陀说:阿难!比方说,以演若达多这个人来说,如果他头绝对属于自然而有,自然而有。说:我们众生本俱的心性,是本来就俱足的,这个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谈,就是自然当中不能谈因缘。既然是这样「本自其然,无然非自」,既然头是绝对自然而有的,不容许有因缘的理论在裡面,那就表示说,你无始无处都是自然有才对啊!既然它绝对自然,那只要有一个时,一个处不属于自然,就表示不是绝对自然;既然是自然而有,它必须要随时随处都要自然有,只要有一个时间不是自然有就不是自然。既然它随时随处都自然有,那何因缘故,而怖头狂走?既然他的头是真实的,绝对性的自然而有,那又是什麽原因使令他,认为他头不在而产生恐怖,而到处的奔走呢?为什麽圣人照镜子的时候不会奔走,为什麽我们凡夫照镜子的时候会奔走,如果絶对的自然,那他为什麽会迷惑呢?他就不应该有迷惑。如果我们这一念是绝对自然,那我们就不应该迷真起妄。所以自然不能离开因缘,所以绝对自然的思想是错的。

  破因缘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绝对因缘也是错,破绝对因缘。

  说是「若自然头,因缘故狂」,假设头是自然而有,他只是一时照镜子的因缘而生痴狂,那「何不自然,因缘故失」,那又为什麽自然之头,不会因为照镜子的因缘,而失掉他的头呢?他的头为什麽没有真正的失掉呢?如果是绝对的因缘,那麽就是缘生缘灭的东西,绝对的因缘,他的头应该完全失掉。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绝对的因缘,那我们佛性应该要失掉,我们永远找不回来,应该被无明妄想全部破坏掉,就是「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其实他的头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失掉,他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而不敢直下承当而已。所以说「曾无变易」,我们的头部其实没有任何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不管我们随顺妄想的因缘,到三恶道去,到了各式各样的地方,其实我们的真如本性没有失掉。所以你不能够说「何藉因缘」,你不能够说他是绝对的因缘,也不可以。

  228所以我们了解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它不是绝对性的自然,他也不是绝对性的因缘。这个要注意!

  从修行的角度,你要先站在不变自然的角度来谈因缘,就是「称性起修」。我们先相信自己有佛性,刚开始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讲自然跟因缘是不二的,但是你修行的角度,先肯定自然,我们的本性没有失掉,然后从这个地方再假借因缘来开显。先求不变,再求随缘,从不变的角度来谈随缘,这个是个观念。

  前面是从一个觉悟的角度来探讨所谓的「因缘跟自然」。这以下是从迷惑的角度。“狂”就是痴狂之性,比喻我们众生一念的无明妄想。

  子二、约狂破

  破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先破绝对的自然,说:「本狂自然」,从一个无明痴狂的体性来说,如果它是绝对自然而有,说:妄想痴狂是绝对自然而有「本狂自然」,那麽「本有狂怖」那就表示说,我们本来就俱足痴狂之性。那这样讲,痴狂之性既然本来俱足,那应该时时刻刻都出现才对阿!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成佛,既然狂性是自然,那应该经常表现出来才对啊!因为它自然而有嘛!

  「未狂之际,狂何所潜」假设它已经迴光返照了,消灭了狂妄之心,那麽它原来那狂妄之性又潜伏在哪裡呢?说:一个人成佛以后,他把无明妄想破坏了,那麽它无明妄想又跑哪裡去呢?既然是自然,自然就不应该消失掉啊!所以无明妄想也不是自然而有,不能讲自然。

  破因缘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破因缘。既然在没有痴狂之前找不到痴狂之性存在,那就表示它不是自然而有,所以「头本无妄,何为狂走」,既然头本来就没有痴狂,那麽又是什麽因缘而狂走呢?使令他生起痴狂真正的因缘到底是什麽呢?其实也找不到原因。我们说,无明妄想是因缘生,那是什麽因缘而生呢?请你道一句。你又找不到它最初的因缘,是「觅之了不可得」,所以无明妄想也不是因缘。

  229妄想为什麽它非自然?因为真不起妄,真实的心不生起妄想,所以它不是自然。那麽妄想为什麽非因缘呢?因为妄本无因,它没有生起的原因,所以你不能够说它是因缘。

  佛法是对于对立性的、决定性的自然跟因缘是破坏的,但是对于回归一念心性,谈到不二,理具不碍事造,事造不碍理具,这个因缘自然,佛陀是肯定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